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特性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特性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特性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特性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断路器分合闸速度降低原因

调整好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可靠条件,而正确的测试是检验其速度合格与否,是分析查找速度不合格原因的最直接方法。为此,分析断路器速度的正确测试方法和速度降低的原因。对正确判断断路器的运行有很大帮助。 1 断路器速度降低的原因分析 1.1 操作电源 操作电源是断路器分、合闸的间接能源,操作电源电压过低,在电磁机构操动中,合闸铁芯动作缓慢,降低合闸速度。在液压机构操动中,分闸时分闸一级球阀打开过小,工作缸合闸腔及合闸油管中的高压油不能瞬间释放,使分闸速度有所降低;合闸时合闸一级球阀打开过小,使得合闸油管内压力油建压速度变慢,最终导致合闸速度降低。 1.2 操作能量 弹簧机构的弹簧储能及液压机构油压不足导致分、合闸速度下降。气动机构中,如果合闸弹簧失效,合闸速度自然降低。 1.3 操动机构调整不良 在电磁机构中,由于辅助开关切换过早,合闸保持信号保持时间太短,两个合闸线圈极性接错,合闸顶杆伸出太短或合闸线圈发热,传动机构卡涩及合闸铁心动作不灵活等,均会引起合闸速度降低。弹簧机构分闸速度降低,是由于分闸弹簧弹力不足或传动连杆卡涩所造成。对液压机构,在操作电压和油压正常时,二级阀分闸泻油孔偏小,可导致分闸速度降低而合闸速度正常;合闸二级下锥阀处节流垫内孔太小,可导致合闸速度降低而分闸速度正常;工作缸与合闸油管处节流垫内孔偏小,可导致分、合闸速度均偏低;如液压机构管路堵塞、二级阀活塞动作不灵活、安装基础使机构和本体安装不良或有卡涩,也会使断路器分、合闸速度降低。 1.4 断路器本体调整不良 断路器的超行程偏大、触头压力过大、触指抱得过死将分闸速度降低;缓冲器效果不同、机械传动系统有卡涩等会影响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 2 容易产生的错误判断 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与其固有分、合闸时间及分、合闸同期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些现场修试人员认为,固有分、合闸时间或分、合闸同期合格,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就不会出问题,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统计看出,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往往合格,但它的分、合闸速度却不合格。 断路器分、合闸速度不合格,如刚分或刚合速度偏低,会造成燃弧时间拉长,这样电弧高温将使灭弧介质碳化或电游离程度加大,使触头熔焊或烧毁。对于单相断路器,速度的变化对同期的影响不大,而对于三相由联动机构操动的断路器,速度的变化必然引起断路器同期的变化。 3 断路器的正确测速

计算机辅助工程题目(考试用).

计算机辅助工程题目 CAD部分 下列经典视图中哪一个不属于平行投影视图:( B ) A. B. C. D. 样条(Spline)曲线特征控制点的数量必须大于或等于样条的次数(Degree值)( False) 构造实体几何法(CSG)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是基本体素的定义与描述;第二是体素之间的集合运算。 扫描法实体造型需要两个要素:第一是被移动的形体(基体)或截面(Section) ;第二是移动该形体的轨迹(路径)(Guide)。 自下向上的设计(Bottom-Up Modeling)装配方法与产品的实际装配过程类似,即事先创建好所有的零件模型,然后把创建好的零件装配成部件,再把零部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 CAE、CAPP部分 下列哪项工作不属于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内容(C ) A. 生成几何实体模型 B. 施加边界条件 C. 生成应力等值线图 D. 生成网格单元 下列哪项工作不属于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内容(B) A. 生成各阶振型图 B. 施加载荷 C. 生成应力彩色云图 D. 应变过程仿真 优化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即确定优化设计问题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二是选择适宜的优化方法。 派生式CAPP是建立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客观存在的零件结构和工艺特征的相似性,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规程。 CAPP 专家系统是由工艺知识库和工艺决策推理机两部分组成。

CAM部分 UG NX4.0 部分 在NX的用户界面里,哪个区域提示你下一步该做什么?( B ) A Information Window B Cue Line C Status Line D Part Navigator 下列图形中哪一项不能作为轮廓在UG中用Extruded 命令进行拉伸( D ) A. B. C. D. 在UG NX4.0中用基本曲线(Basic Curve)的Fillet 命令中的“2 Curve Fillet”命令对下图左图倒圆角,要得到右图,在操作工程中,鼠标的选择顺序是( B )。 A. A→B→D B. A→D→B C. D→A→B D. A→D→C 在UG NX4.0的特征建模(Feature Modeling)中,下列设计特征(Design Feature)的建立哪一项特征必须要定义水平参考(Horizontal Reference )。( B ) A. Extruded B. Slot 孔 C. Block D. Hole

计算机辅助工程

一.结合产品周期,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工程的概念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并论述了集成制造系统的组成。 一般产品的生产周期包括(1)产品设计阶段(2)产品制造阶段(3)市场销售阶段,三个环节。不仅好的产品会受到市场的认可,同样市场的需求对产品有反作用,它催生着新的产品。产品的一般生产过程下所示: 了解到产品的周期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兴技术。CAE软件是由计算力学、计算数学、结构动力学、数字仿真技术、工程管理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知识密集型信息产品。CAE的核心技术是有限元理论和数字计算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AE软件分析的对象逐渐由线性系统发展到非线性系统,由单一的物理场发展到多场耦合系统,并在航空、航天、机械、建筑、土木工程、爆破等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并随着计算机技术、CAD技术、CAPP技术、CAM技术、PDM技术和ERP技术的发展, CAE技术逐渐与它们相互渗透,向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从字面上讲它可以包括工程和制造业信息化的所有方面,但是传统的CAE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对工程和产品的运行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分析,对其未来的状态和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及早地发现设计计算中的缺陷,并证实未来工程、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准确地说,CAE是指工程设计中的分析计算与分析仿真,具体包括工程数值分析、结构与过程优化设计、强度与寿命评估、运动/动力学仿真。工程数值分析用来分析确定产品的性能;结构与过程优化设计用来保证产品功能、工艺过程的基础上,使产品、工艺过程的性能最优;结构强度与寿命评估用来评估产品的精度设计是否可行,可靠性如何以及使用寿命为多少;运动/动力学仿真用来对CAD建模完成的虚拟样机进行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从过程化、实用化技术发展的角度看,CAE的核心技术为有限元技术与虚拟样机的运动/动力学仿真技术。它在现代生产领域,特别是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又称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集成化的全局效应更为明显。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项作业都已有了其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上述计算机的功能集合于一体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一体化辅助制造过程。

全国计算机一考试理论题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 A)1939 B)1946 C)1952 D)1958 2.冯·诺依曼研制成功的存储程序计算机名叫()。 A)EDVAC B)ENIAC C)EDSAC D)MARK-II 3.1949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投入运行。 A)存储程序B)微型C)人工智能D)巨型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A)大型化B)小型化C)精巧化D)巨型化 5.新一代计算机是指()。 A)奔腾4系列B)人工智能计算机C)工作站D)多媒体计算机 6.计算机从其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这种对计算机划代的原则是根据 ()。 A)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即逻辑元件)B)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C)程序设计语言D)计算机的存储量 7.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的发展顺序是()。 A)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B)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芯片D)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8.下列不属于第二代计算机特点的一项是()。 A)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B)主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辅助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和磁带 C)运算速度从每秒几万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扩展到几十万字节D)出现操作系统,开始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9.在计算机时代的划分中,采用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属于()。 A)第一代 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 10.使用晶体管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是()计算机。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 D)第四代 11.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 12.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属于()。 A)第一代计算机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D)第四代计算机13.现代微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 A)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4.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和计算机,这是按()进行分类。 A)功能和用途B)性能和规律C)工作原理D)控制器 15.专门为某种用途而设计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 A)专用B)通用C)普通D)模拟 16.个人计算机属于()。 A)小型计算机B)巨型机算机C)大型主机D)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

土建专业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一、学习目的 1、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单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2、熟悉施工项目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网络图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分析;熟悉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熟悉 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及各项计划与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3、熟悉使用计算机管理软件(Project2003 等)编写管理实施规划的流程。即: (1)定义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开始时间、项目文件名称、摘要信息、项目日历时间等); (2)对项目进行WBS 分解,采用大纲与分级结构列出项目的所有子任务。 (3)对所有子任务(不包括摘要任务)填写每个子任务的估计工期。 (4)设定任务的链接关系。 (5)建立资源表。 (6)给项目的各项任务分配资源。 (7)对项目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并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编写一套适合信息化管理的、较为详尽的工程项目管理 实施规划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工程项目概况; 2、施工项目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设置、设计的原则及根据; 3、选择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说明,以及必要的简图和表格等; 5、工程施工资源供应计划和成本规划; 6、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施工平面图; 7、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8、项目风险管理;

9、信息管理; 10、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等。 三、设计指导及案例 (一)工程项目管理分为 5 个阶段: 1. 项目启动阶段,包括:收集数据、识别需求、建立目标、进行可行性研究、 确定利益相关者、评价风险等级、制定策略、确定项目小组、估计所需资源等。 2. 项目计划阶段,包括:任命关键人员,制定项目计划(包括产品技术参数、 质量标准、资源、预算、现金流、进度表、WBS 等),以及评估项目风险。 3. 项目执行阶段,包括:实施项目计划、报告项目进度、进行信息交流、激励小组成员,以及采购产品和服务等。 4. 项目控制阶段,主要对项目范围、项目进度、项目成本以及项目质量进行监 控和调整,以求平衡。 5. 项目收尾阶段,主要包括:交付项目产品、评价项目表现、项目文件归档及 总结项目经验教训等。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项目管理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2、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 3、项目成本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材料管理; 4、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 5、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现场管理; 6、项目组织协调、项目竣工验收; 7、项目考核评价、项目回访保修。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 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确定项目经 理,组建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开工前 的准备,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进行竣工结算、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移交 资料和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做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并送企业管理层有关职能部门, 企业管理层组织考核委员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项目经理部解体,进行 项目回访保修。 (四)用Project2003 编写项目计划的流程 1、定义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开始时间、项目文件名称、摘要信息、项目日历 时间等,这一步可以通过“项目向导”完成。Project2003 的项目向导用户界面非常友好,可以引导用户一步一步的完成以上信息的设置。 2、对项目进行WBS 分解,采用大纲与分级结构列出项目的所有子任务。这个 过程应该是逐步细化的过程,最先列出摘要任务或者是里程碑式的任务,然后对每 一个摘要任务分别进行分解,列出子任务,任务分解的程度以自己管理的要求为准。

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课程设计

一、 设计要求 1、功能与用途 加速度传感器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被应用于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手提电脑的硬盘抗摔保护,另外一个用处就是目前用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里,也有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拍摄时候的手部的振动,自动调节相机的聚焦。而这些产品中由于要求对温度的干扰有很大的免疫力,其中采用的都是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还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等安全性能方面,灵敏度是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应用时候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之一。 概括起来,加速度传感器可应用在控制,手柄振动和摇晃,仪器仪表,汽车制动启动检测,地震检测,报警系统,玩具,环境监视,工程测振、地质勘探、铁路、桥梁、大坝的振动测试与分析;鼠标,高层建筑结构动态特性和安全保卫振动侦察上。 2、指标要求 分别用压电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现加速度的测量将非电量转化为电量输出。 二、设计方案及其特点 依据压电效应、电阻应变效应以电容相关的物理参数及性质随外力而变化的特性,可制作成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三种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及特点分别叙述如下: 1、方案一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材料作基本元件 ,是以压电材料受力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为转换原理的传感器。这些压电材料 ,当沿着一定 压电加速度 传感器 电荷放大器 信号处理电 路 A/D 转 换电路 图1 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结构框图

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 ,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 ,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的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 ,电荷的极性也随着改变。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放大 ,即可由一般测量仪器测试出电荷(电压)大小 ,从而得出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度计的使用上限频率取决于幅频曲线中的共振频率图2。 方案二 电阻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a=F/m 。 图3中1是等强度梁,自由端安装质量块2,另一端固定在壳体3上。等强度梁上粘贴四个电阻应变敏感元件4 。 测量时,将传感器壳体与被测对象刚性连接,当被测物体以加速度a 运动时,质量块受到一个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 使悬臂梁变形,该变形被粘贴在悬臂梁上的应变片感受到并随之产生应变,从而使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 电阻的变化引起应变片组成的桥路出现不平衡,从而输出电压, 即可得出加速度a 值的大 图2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幅频特性曲线 3 2 1 4 1—等强度梁;2—质量块;3—壳体; 4—电阻应变敏感元体 图3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计算机辅助工程大作业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形状复杂的连续体的求解区域分解为有限的形式简单的子区域,即将一个连续体简化为由有限个单元组合的等效组合体;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把求解连续体的场变量(应力、位移、压力和温度等)问题简化为求解有限的单元节点上的场变量值。此时求解的基本方程将是一个代数方程组,而不是原来描述真实连续体场变量的微分方程组,得到的是近似的数值解,求解的近似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单元类型、数量以及对单元的插值函数。 CAE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工程上应用到今天,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和算法都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日趋成熟的过程,现已成为工程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如航空、航天、机械、土木结构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数值计算工具,同时也是分析连续力学各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提高,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产品数字建模的CAE 系统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计算机辅助4C系统(CAD/CAPP/CAM/CAE)的重要环节。 CAE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就是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用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结果来替 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采用CAD技术来建立CAE的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完成分析数据的输入,通常称此 过程为CAE的前处理。同样,CAE的结果也需要用CAD技术生成形象的图形输出,如生成位移图、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等值线图,表示应用、温度、压力分布的彩色明暗图,以及随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变化生成位移、应力、温度、压力等分布的动态显示图,通常称此过程为CAE的后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也可用CAE仿真模拟零件、部件、装置(整机)乃至生产线、工厂的运动或运行状态,在CAE的应用过程中,前、后置处理是最重要的工作。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是实现重大工程和工业产品的计算分析、模拟仿真与优化设计的工程软件,是支持工程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和工程师进行创新设计的最重要工具和手段。CAE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自1943年数学家Courant第一次尝试用定义在三角形区域上的分片连续函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 C )。 2.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C )。 A.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 B.进行数据处理 C.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D.实现软硬件的转换 3.个人计算机简称为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 A )。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超级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4.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D )。 A.晶体管 B.超导体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 A )。 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主机、键盘与显示器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计算机软件是指( D )。

A.计算机程序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C.源程序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资料 7.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 A )两大部分。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语言 C.程序和数据和WINDOWS 8.在计算机内部,不需要编译计算机就能够直接执行的语言是( C )。 A.汇编语言 B.自然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9.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 A )。 B.耗电量 C.质量 D.价格 10.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D )。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初等函数运算 D.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是( C )。 A.每秒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B.每分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C.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D.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12.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 A )。 A.位(比特) B.字节 C.字长 D.千字节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应用备课讲稿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及其应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一、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原理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又称压电加速度计。它也属于惯性式传感器。它是利用某些物质如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在加速度计受振时,质量块加在压电元件上的力也随之变化。当被测振动频率远低于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时,则力的变化与被测加速度成正比。 由于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是微弱的电荷,而且传感器本身有很大内阻,故输出能量甚微,这给后接电路带来一定困难。 为此,通常把传感器信号先输到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经过阻抗变换以后,方可用于一般的放大、检测电路将信号输给指示 仪表或记录器。 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构成元件 常用的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如图所示,是由预压弹簧,质量块,基座,压电元件和外壳组成。图中为环形剪切型,结构简单,能做成极小型、高共振频率的加速度计,环形质量块粘到装在中心支柱上的环形压电元件上。由于粘结剂会随温度增高而变软,因此最高工作温度受到限制。 预压弹簧压电元件外壳质量 块基座

三、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幅频特性 图1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幅频特性曲线 加速度 限频率取决于幅频曲线中的共振频率图(图1)。一般小阻尼(z<=0.1)的加速度计,上限频率若取为共振频率的 1/3,便可保证幅值误差低于1dB(即12%);若取为共振频率的1/5,则可保证幅值误差小于0.5dB(即6%),相移小于30。但共振频率与加速度计的固定状况有关,加速度计出厂时给出的幅频曲线是在刚性连接的固定情况下得到的。实际使用的固定方法往往难于达到刚性连接,因而共振频率和使用上限频率都会有所下降。 四、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压电加速度计属发电型传感器,可把它看成电压源或电荷源,故灵敏度有电压灵敏度和电荷灵敏度两种表示方法。前者是加速度计输出电压(mV)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后者是加速度计输出电荷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加速度单位为m/s2,但在振动测量中往往用标准重力加速度g作单位,1g= 9.80665m/s2。对给定的压电材料而言,灵敏度随质量块的增大或压电元件的增多而增大。一般来说,加速度计尺寸越大,其固有频率越低。因此

CAE分析

汽车CAE工程分析 汽车公司建立高性能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系统,其专业CAE队伍与产品开发同步地广泛开展CAE应用,在指导设计、提高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上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CAE应用于车身开发上成熟的方面主要有:刚度、强度、NVH分析、机构运动分析等;而车辆碰撞模拟分析、金属板件冲压成型模拟分析、疲劳分析和空气动力学分析的精度有进一步提高,已投入实际使用,完全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和改进设计;虚拟试车场整车分析正在着手研究,此外还有焊装模拟分析、喷涂模拟分析等。 汽车公司建立高性能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系统,其专业CAE队伍与产品开发同步地广泛开展CAE应用,在指导设计、提高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上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CAE应用于车身开发上成熟的方面主要有:刚度、强度(应用于整车、大小总成与零部件分析,以实现轻量化设计)、NVH分析(各种振动、噪声,包括摩擦噪声、风噪声等)、机构运动分析等;而车辆碰撞模拟分析、金属板件冲压成型模拟分析、疲劳分析和空气动力学分析的精度有进一步提高,已投入实际使用,完全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和改进设计,大大减少了这些费用高、周期长的试验次数;虚拟试车场整车分析正在着手研究,此外还有焊装模拟分析、喷涂模拟分析等。 一、刚度和强度分析 有限元法在机械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方面因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到普遍采用,特别是在材料应力-应变的线性范围内更是如此。另外,当考虑机械应力与热应力的偶合时,像ANSYS、NASTRAN等大型软件都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分析手段。 (1)车架和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分析:车架和车身是汽车中结构和受力都较复杂的部件,对于全承载式的客车车身更是如此。车架和车身有限元分析的目的在于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减轻其自身重量并节省材料。另外,就整个汽车而言,当车架和车身重量减轻后,整车重量也随之降低,从而改善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性能。 (2)齿轮的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分析:齿轮是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中普遍采用的传动零件。通过对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分析,优化齿轮结构参数,提高齿轮的承载载力和使用寿命。 (3)发动机零件的应力分析:以发动机的缸盖为例,其工作工程中不仅受到气缸内高压气体的作用,还会产生复杂的热应力。缸盖开裂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仅采用在开裂处局部加强的办法加

MS office全国计算机二级虎奔选择题(含答案)

1.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年代是()。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解析】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 ENIAC)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至今仍被人们公认。 2. 20GB的硬盘表示容量约为()。 A) 20亿个字节 B) 20亿个二进制位 C) 200亿个字节 D) 200亿个二进制位 【解析】根据换算公式1GB=1000MB=1000*1000KB=1000*1000*1000B,20GB=2*1010B。 3. 在微机中,西文字符所采用的编码是()。 A) EBCDIC码 B) ASCII码 C) 国标码 D) BCD码 【解析】西文字符所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 4. 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 A) 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不受自然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B) 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C) 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受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D) 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解析】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的定义是: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5. 度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常用的单位是()。 A) MIPS B) MHz C) MB/s D) Mbps 【解析】运算速度指的是微机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单位是MIPS(百万条指令/秒)。 6. 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一组是()。 A) 喷墨打印机, 显示器,键盘 B) 激光打印机,键盘,鼠标器 C) 键盘,鼠标器,扫描仪 D) 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A、B、C选项中都有键盘,而键盘是计算机输入设备,故可排除A、B、C,选择D。 7.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并为其它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B) 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到计算机硬件可以直接执行的目标程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 C) 对各类计算机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交计算机硬件高效处理 D) 为用户提供方便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解析】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的管理者,他的主要功能对是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8. 计算机软件的确切含义是()。 A) 计算机程序、数据与相应文档的总称 B)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总和 C)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总和 D) 各类应用软件的总称 【解析】计算机软件的含义:(1)运行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故选A。 9.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 B)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 C) 感染过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该病毒的免疫性 D)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特殊的寄生程序【解析】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寄生性、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和隐蔽性。 10. 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添加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 A) 4倍 B) 2倍 C) 1/2倍 D) 1/4倍 【解析】最后位加0等于前面所有位都乘以2再相加,所以是2倍。 11. 以下关于编译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编译程序属于计算机应用软件,所有用户都需要编译程序 B) 编译程序不会生成目标程序,而是直接执行源程序 C) 编译程序完成高级语言程序到低级语言程序的等价翻译 D) 编译程序构造比较复杂,一般不进行出错处理

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1、固有共振频率 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基本上由质量块m、弹性常数k的压电体、空气阻抗等的阻尼器D 以及基座构成的。 图1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的弹性质量系 现在我们假设没有阻尼器D和外力的情况,如图1(a)此时的共振频率为: m b:基座的质量 上式中f n 是弹性质量系(质量块m)的共振频率,用以下公式表示。 图1(b)中,当基座固定在质量无限大的物体上时,mb远大于m,f0约等于fn。 我们将fn 称为不衰减固有共振频率。 接下来我们假设有衰减的情况,实际上自由振动不可能一直进行,一定会受到某些衰减并随时间变弱。 衰减状态由衰减比h的大小决定,分为3种状态。另外衰减比h 是衰减系数 D 比上临界衰减系数Dc,即D/Dc 得出。

图2 衰减自由振动 h<1 时,后续振幅比如下式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包络线会随时间以指数函数减少。此时将fd 作为共振频率的话, 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fd 就称作衰减固有共振频率。 h≥1 时,则fd=0。变为失去振动性的无周期运动。从振动测量精度上来看,自由衰减振动需要尽可能快得使其衰减,但衰减比h并不是越大越好。这一点可从图上记公式中得知。 衰减比h 的大小也受到谐振锐度即Qm 值的影响。h 越小Qm 就越大,形成尖锐的共振。其关系由下记公式来表示。 在设计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时,会尽可能使h 值小,Qm 值大,形成尖锐共振后,扩大平坦的频率范围。

2、 电荷增幅中的低频截止频率 上述已经提到,电荷放大器中传感器产生的电荷全部储存在反馈电容 Cf 中。 因此低频特性与输入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电缆电容 Cc 、传感器电容 Cd 等)没有关系, 而是由反馈电路的时间常数 Cf ?Rf 决定。即低频截止频率 fc 为: 由于一般情况下Rf 会选定10MΩ 以上的高阻抗值,比 Cf 的电感器大很多,因此实际上 fc 的值主要由 Cf 的值来决定。Cf 值越大 fc 就越小,适合低频的振动测量。但是这也有一定限度,从之前公式可以看出,Cf 值非常大时电荷—电压的转换率下降造成灵敏度下降,导致 S/N 比的恶化。一般情况下,大多选择 1000pF 左右。 3、 电压增幅中的低频截止频率 将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到电压放大器上的等价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增幅的等价电路 途中 V 和 V in 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在低频截止频率 fc 中,因为丨 Vin/V 丨=1/√2,因此将上记公式的分母 1+w2Rin2(Cd+Cc )2=2,得到: 则 f c 为: Cd :传感器的静态电容 Cc :电缆的静态电容 Rin :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Vin :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电动力计算

高压断路器 第一章 概述 (2006-11-24) 第一节 :高压断路器的用途和基本结构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 根据控制和保护的对象不同,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发动机断路器—控制、保护发动机用的断路器; (2):输电断路器—用于35kv 及以上输电系统中的断路器; (3):配电断路器—用于35kv 及以下的配电系统中的断路器; (4):控制断路器—用于控制、保护经常启动的电力设备,如高压电动机、电弧炉等的断路器。 还有按使用的电压等级来划分,有: (1):中压断路器—在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使用的断路器; (2):高压断路器—110、220kv 电压等级使用的断路器; (3):超高压断路器—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使用的断路器。 按断路器灭弧原理来划分,有油断路器、气吹断路器(如空气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和磁吹断路器等。 高压断路器的典型结构简图如下: 有开断和关合电路的执行元件,它包括触头、导电部分和灭弧室等;操动机构用以操动触头的分合动作;还有绝缘支柱和安装基座。 第二节:对断路器的主要要求 对其要求大致分成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断、关合电路方面 1:开断负载电路和短路故障 断路器开断电路时,主要的困难是熄灭电弧。由于电力网电压高、电流大电弧熄灭更加困难。在电力网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比正常负荷电流大的多,这时电路最难开断。因此,可靠地开断短路故障是高压断路器的主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任务 。 标志高压断路器开断短路故障能力的参数是: 额定电压e U ,单位kv ; 额定开断电流ke I ,单位kA ; 习惯上,经常使用的另一个参数是额定断流容量de P ,单位兆伏安。对于三相电路,de P 的计算公式是 de e ke P I (1-1) 2:快速开断 电力网发生短路故障后,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动作要快。更重要的是,在超高压电力网中,缩短断路器开断时间可以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参看图1-3。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2012.11.10 1.1、举例说明工程实际中计算机辅助工程的问题。P3 答:借助CAE技术,一家英国的汽车业咨询公司TWR短时间内(15周)完成一个紧凑型家庭轿车全尺寸模型的设计、验证和制造。通过使用非线性仿真软件MS C.Dytran和MSC.Ma r c重现世贸大楼倒塌全过程,美国政府的研究人员们找到了为科么世贸大楼在仅仅一个小时之内就坍塌了的原因。 1.3、传统的工程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异同点? 答:(1)共同点:所遵循的步骤和摸型完全一致;(2)不同点:计算机辅助的工程分析部分由计算机全自动的来处理,另外一部分则由工程师和计算机互相协调来进行;传统工程分析则完全由工程师自己完成。 1.5、传统的机械产品或工程设计与现代机械产品或工程设计的异同点。P3 答:(1]共同点:保证性能指标;保证可靠性、使用寿命;最大限度降低成木。(2)不同点:①依据理论: 传统的机械产品依据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公式;现代机械产品借助于计算机和CAE(Computea} Aided Engineering软件。②传统的机械产品进行简化,计算精度较低,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加大安全系数,导致结构尺寸过大,浪费材料,造成结构性能地降低;现代机械产品高速、高效、高精度、低成木、节省能源和高性能。③传统的机械产品采用串联设计:设计,制造或施上,物理样机或工程结构,性能测试和评价,改进设计,反复循环;现代机械产品采用并行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CAE软件进行,设计,分析计算,仿真,改进设计,设计阶段性能测试和评价,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加工制造,物理样机或工程结构,性能测试和评价,改进。④传统的机械产品研发周期长,费用高,性能很难保证;现代机械产品研发周期短,费用相对较低,性能容易保证。 1.7、简述CAE软件的结构与功能。P5 答:(1)现行CAE软件的基木结构包含以下模块:前处理模块,有限元分析模块,后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数据管理系统与数据库、专家系统、知识库。(2) C A E的作用: 1.增加设计功能、借助计算机分析计算.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减少设计成本; 2.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3.CAE分析起到的“虚拟样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代了传统设计中资源消耗极大的“物理样机验证设计”过程虚拟样机作用能预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4.采用优化设计,找出产品设计最佳方案,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木; 5.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6.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7.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2.1、简述材料力学研究工程问题的范畴和方法。 答: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梁柱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只限于简单的载荷和一般载荷。 方法:理论分析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抽象和转化,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给出问题的答案;试验方法:用实验直接解决工程问题,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确保理论分析的参数。 3.1、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是什么? P18-24 答:有限元的基本思想:把作为对象的物体分割成小部分并输入边界条件把各个小部分的结构特征用公式近似,把这些小的部分组合起来就可得到力的平衡,以结果求的单元内部的应力应变位移等。物理有限元FEM 的基本思想是:一分一合,化整为零,积零为整把复杂的问题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概念1:有限元是将实体单元结构划分成网格单元,网格间相互联系的点称为结点,网格与网格的交界线称为边界,节点数与单元数都是有限的。(概念2):物理解释的基本概念是分离或离散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成为更加简单的互不连接的称做为有限元或简称单元的部件。单元的机械响应由有限个节点自由度位移表示,这些节点由度位移表示为未知函数的值。单元响应由数学和实验的形成的代数方程定义,原系统的响应认为是由连接或组装所有单元形成的离散模型的近似值。 3.3物理FEM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P23 答:(1)结构的离散化。(2)单元特性分析: ①选择位移模式;②分析单元的力学特性,建立单元刚度方程;③计算单元等效节点力。(3)单元集成。(4)求解方程,得出节点位移。(5)由单元节点位移计算单元应变和应力。

MOOC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课程考试答案

课程考试 1 单选(1 分)关于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B?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与后天的学习无关。 C. 思维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大脑是人体的直接感觉器官。 D. 思维是人类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直接和间接反应。 2单选(1分)关于信息技术(In formation Techno logy ,I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信息技术无法对工业社会形成的传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成为智能设备。 B. 在信息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C.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技术。 D. 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3 单选(1 分)二进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D )。 A. 图灵 B. 巴贝奇 C. 冯.诺伊曼 D. 莱布尼兹 4 单选(1 分)在计算机中,引入16 进制,主要目的是(B )。 A. 计算机的内存地址采用16进制编制。 B. 简便二进制串的书写。 C. 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可以采用16进制。 D. 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算可以采用16进制。

5单选(1分)关于计算机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计算机字的位数为字长,字长是任意的。 B?—个计算机字就是指两个字节。 C?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保存或传送的二进制字串称为计算机字。 D.计算机字都是32比特。 6单选(1分)设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一个数的补码为10000,则该数字的值是(D )。 A. -0 B. +0 C. 32768 D. -32768 7单选(1分)关于微处理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 微处理器执行CPU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B. 微处理器不包含内存储器。 C. 微处理器就是微机的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D. 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8单选(1分)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每秒钟所执行的加法运算的次数。 B. 运算速度即CPU主频。 C. 运算速度与CPU主频有关,主频越高,CPU运算速度越快。 D. 总线频率。 9单选(1分)关于计算机系统软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程序。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学习目标: 了解工程分析在设计/制造中的重要性;学习和理解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学习优化设计的概念和常用优化设计方法;学习仿真的概念,了解计算机仿真的一般过程。为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软件进行工程分析奠定基础。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有限元法。 学习难点:优化设计方法。 学习建议: 复习前序课程学过的力学知识,掌握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创造条件,通过练习商品化CAE软件(例如:Ideas)、优化设计以及仿真等功能,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几种工程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概述 近三十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及测试手段的不断完善,机械设计已由静态、线性分析向动态非线性过渡;由经验类比向最优设计过渡;由人工计算向自动计算,由近似计算向精确计算过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将计算机引入工程分析领域,是机械设计中的一场巨大变革。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关键 是在三维实体建模的基础上,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按实际条件进行仿真和结构分析;按性能要求进行设计和综合评价,以便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通常包括: 有限元法

优化设计 仿真技术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不仅是结构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广泛应用于磁场强度,热传导,非线性材料的塑性蠕变分析等领域。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弹性力学基本知识 简例及基本解法与步骤归纳 有限元的前置处理和后置处理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概念 先把一个原来是连续的物体剖分成有限个单元,且它们相互连接在有限个节点上,承受等效的节点载荷,并根据平衡条件来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把这些单元重新组合起来,成为一个组合体,再综合求解。由于单元的个数有限,节点的数目也有限,所以这种方法称为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力学分析方法可分为解析法和数值法,前者只能应用于求解简单问题,复杂的结构问题只能应用数值法求出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法解决问题是物理模型的近似,而数学上不做近似处理。其概念清晰,通用性与灵活性兼备,能灵活妥善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单元类型 采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依据分析对象不同,采用的单元类型也不同。 弹性力学的基本知识(一) 弹性力学中常用物理量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虚功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