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消毒制度

清洁消毒制度

清洁消毒制度
清洁消毒制度

《清洁消毒制度》

分为3个方面:一、包材的消毒方法;二、设备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三、车间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一、包材的消毒方法

1. 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内包装材料消毒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2.定义

内包装材料:指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如:软管、瓶等。

3.工作程序

原则上使用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

3.1 臭氧消毒

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3.1.1 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消毒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1.2 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3.1.3 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3.1.4 除内包装材料外,其余物品不得放在包装材料消毒间。

3.2酒精消毒

3.2.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3.2.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

10~15分钟(或验证)。

3.3.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10~15分钟。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确保无酒精残留,再烘干或风干。

3.3 已经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储存在洁净区内,在48h内使用,或经验证确认其有效期。

3.4 内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需经验证并保留验证及消毒记录。

4. 相关记录

《包装材料消毒记录表》

二、设备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清洁消毒的操作,以保证设备清洁效果符合工艺要求,车间环境卫生达到洁净厂房的相应卫生要求。

2程序(见下表)

三、车间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清洁消毒的操作,以保证车间清洁效果符合工艺要求,车间环境卫生达到洁净厂房的相应卫生要求。

2程序(见下表)

消毒的方法及验证方法

1. 目的

规范直接接触物料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操作及消毒验证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工作程序

2.1消毒范围

主要指直接接触物料的配料设备(如配料锅、输料泵、贮罐、管道)、灌装设备(输料泵、灌装机)及辅助工具。

2.2消毒流程

2.2.1 配料设备的消毒

2.2.2 灌装设备的清洗消毒

2.2.3 辅助工具的清洗消毒

2.3.生产设备消毒效果验证方法

2.3.1 培养基及无菌工器具的准备

配制0.85%生理盐水,分装10ml于具塞试管中,配制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灭菌备用。将棉签用牛皮纸包好灭菌备用。

2.3.2采样

每次取样前应做好手部消毒。在十万级工作间内,对已消毒好的设备及设备的不同部件、食品临近接触面等处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擦拭,每处擦拭用一到二个棉签,擦拭面积为25cm2左右,擦拭后立即放回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并塞好。样品采集后应及时送检,若不能及时检验,可暂于2-4℃保存。

2.3.3 检测

a) 将棉签样品震荡混匀,进行微生物检测。

b) 菌落总数按GB4789.2进行检测,霉菌及酵母菌按GB4789.15进行检测。计算每平方厘米的菌落数。

2.3.4 验证标准

3. 相关记录

《生产设备消毒记录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