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中国烟草行业研究与市场预测报告(下)

2006年中国烟草行业研究与市场预测报告(下)

第二节 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现状评价

一、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

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场结构状况可用市场集中、规模经济、行业壁垒等指标来体现,市场集中度作为衡量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用来反映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市场集中度则表明特定产业内若干家最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支配力,是规模经济和行业壁垒程度的反映。

1

2000

2005

单位:%

数据来源:烟草工业快报

在国外,烟草行业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而我国的烟草行业与之相比集中度明显偏低,整个行业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烟草市场结构的过于分散,使得我国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难以持续成长,相对于国内来说,我国烟草行业地区区域市场集中度却极高,这也是跟我国烟草专卖演变成“地方专卖”所造就的困局有极大的关连。在我国的烟草专卖制度下,其它产业的企业不能进入烟草行业;现有烟草产业内的企业又难以在其它烟草企业所属的行政区域公平,公正地销售。因此,我国的烟草行业存在两种“进入壁垒”。专卖制度阻止了非本产业的潜在进入者,但由于销售区域的限制,使得烟草产业现有企业的规模受到制约,从而规模经济的作用难以发挥;又由于卷烟消费者数量大致保持稳定,从而三种主要因素在总体上导致了我国烟草的低市场集中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0~2004年间,我国烟草企业的CR4、CR8和CR10的市场占有率基本上变化不太,市场占有率涨幅甚微,基本上在1%以下起伏,但到了20005年,我国三个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涨幅,CR4指标由2000年的17.75涨

至2005年的22.21%,涨幅达5个百分点,CR8指标由2000年的28.17%涨至2005年的37.71,涨幅9个百分点以上,CR10指标由2000年的32.18%涨至2005年的44.52%,涨幅达12个百分点。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2005年我国的烟草企业通过精简、重组其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渐集中。

从我国目前的烟草现状来说,尤其对于我国的烟草行业整体来说,培育优势企业和发展名牌产品是支撑其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培育优势企业和发展名牌产品首先要求市场结构要相对集中。从我国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计划体制、财税体制、国有企业体制等方面的体制性约束和烟草专卖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扭曲(借专卖执法搞地区封锁),由于行政法规方面的非经济壁垒阻止了其它产业企业的进入,整个烟草产业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是垄断的市场结构状况。但由于销售区域的限制,各地诸侯自立山头,因此其产业内部又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状况。

220012004

单位:%

数据来源:烟草工业快报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我国卷烟产量的集中度CR4和CR8两项指标看出,2001年至2003年这两项指标均呈上升状态,由此表明我国卷烟业的产量集中度正在逐渐集中,2004年由于烟草行业重组,形成了一批重大规模的企业,导致产量集中度有所下降。目前国家局为了改变我国烟草行业“国内集中度偏低、地区区域集中度较高”的局面,国家局提出了以“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国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争取通过3年左右或更长一段时间把卷烟工业企业调整到30~50家,品牌调整到100个左右,培育出几个几百万箱生产规模的企业,几个几百万箱的名优品牌,提高名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增强和优化我国的烟草产业集中度低的局面,增强我国烟草行业的竞争实力。

产业结构发生调整:面临专卖取消后的各种压力,有效竞争已经成为我国烟草市场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家局已采取“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等战略措施以加大全国烟草产业的集中度和降低省份烟草的集中度。首先是促进规模经济

的形成。方法是采用一体化战略,通过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来促进共同发展,这是采用水平一体化战略来增大企业规模。其次,强调低档烟的生产和销售,这既是抢占整体市场的措施,同时又是增大产销量规模的策略。第三,国家局强调百牌号的销量,这是降低本产业内企业在行政区域上的进入壁垒,结果是增强行为主体的竞争能力,降低省份市场的集中度,相应也会增大全国范围的市场集中度。

同时,在烟草价格上,国家局反复强调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又提醒省级公司从思想认识上,认真克服非市场因素的高毛利倾向,重视搭售的负面性,上述诸多措施显示,国家局正在调整市场行为来影响烟草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最终使竞争形成的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由此可以预见,我国烟草未来的市场结构变化将从目前垄断竞争的状态走向寡头垄断。

对于我国的地区烟草市场结构来说,当前我国的烟草行业通过重组与联合,企业规模大了,其市场集中度亦可高也可降,因为重组毕竟只是市场结构形成的一环节,真正的市场结构将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形成,省份范围内,在各省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动力和各种压力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将会逐步出现。行政原因造就的高集中度的类寡头状况,在被逐步引入的省外品牌竞争下,或被逐渐稀释,或增强竞争力而仍然保持较高的集中度水平。市场集中度最有可能会经历由高到低,然后由低到高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行政因素为主的高集中度将逐步转为市场因素为主的高集中度,相应呈现出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发展又回归的市场结构变化。因此各省份间的发展趋势则可能是先从类寡头的垄断结构逐步走向垄断竞争,再从相反的方向返回至接近寡头的市场结构趋势。

市场壁垒进一步弱化:目前我国烟草行业的进入壁垒包括规模政策壁垒、经济壁垒、巨额资金壁垒、技术壁垒等。烟草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国家专卖专营,所以说烟草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是政策壁垒,国家对烟草实行高度的监管,从烟叶的种植、生产设备购买、烟草收购、卷烟的生产销售等工作国家都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也使得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十分高,不可能有其它资本形式进入生产领域。

以前由于政府干预,主要是政府对利税的关注,使得一些小企业即使是年年亏损,也仍旧生产不允许破产,从而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加剧了“退出壁垒高”这一特征。如今我国烟草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为中心任务,着力于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推动企业间的联合重组,这使得小企业的退出壁垒要小得多。

企业竞争逐步加剧:我国的烟草属于国家垄断行业,烟草行业限制其他行业参与该领域竞争,包括国外竞争者,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烟草行业是“处于温室中”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前由于存在卷烟生产指标在各省间的分配问题以及特殊的税收体制,使得各省争指标,争计划,对外实行封锁,这种情况下,烟草企业间的竞争演化为了地区之间的竞争,使各地区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个利益整体。2003年来由于国家局的品牌政策和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再加上入世的影响,封闭的地方竞争显然不能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也会阻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于是企业间的竞争上升到企业品牌间的竞争,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各烟草企业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大做强品牌成为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行业生产规模逐渐提高:

320002005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烟草工业快报整理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烟草单一企业规模明显扩大,组建大型烟草企业集团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品牌逐步趋向集中化。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以著名品牌为龙头的烟草集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一些资金雄厚、市场销售好的烟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外进行资本扩张,并购其他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了各种形式的烟草集团。近年来烟草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企业的规模却越来越大,无论是从总产量和单和企业平均产量来看,都呈逐年上升态势,在我国的烟草企业构成比例中,产量小于30万箱的企业的数量减少较快,与此同时大企业的数量产量大于50万箱的企业数却逐渐增加(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局的政策所致)。2005年底,烟草工业企业共计44个。产量在200万箱以上的企业5个;100~200万箱的10个;50~100万箱的16个;50万箱以上的企业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91.53%。(见下表)

420012005

单位:个

数据来源:烟草工业快报整理与此同时烟草企业的卷烟产量明显增加,2000年前十家工业企业的总产量占全国企业产量比重为32.18%,而到2005年前十家工业企业的总产量占全国企业产量比重则达到了44.52%。

卷烟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我国卷烟产品在包装形式上的差别很小,仍以84mm 的盒装为主。目前,有些企业也推出了特殊型的高档包装,如铁盒、木盒,但总量很少。从卷烟的品种上看,近年来品种不断增多,新增了一些不同包装、不同口味的卷烟产品。地理位置差异也是造成差别化的主要因素。首先,烟草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域性分布明显,消费者选择时受该地区内品牌的限制。其次,消费者消费卷烟一般是在零售店进行的。店内卷烟的品种也限制着消费者的选择,而店内卷烟品种则易受地方烟草公司的影响。虽然全国卷烟品牌的集中度很低,但是区域市场的卷烟品牌集中度很高,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这一点可以从重点企业卷烟销量比例可以看出(见表40),从表中可以看出32家重点企业中,除红塔集团、曲靖卷烟厂、红河卷烟厂、昆明卷烟厂、上海烟草集团、黄果树烟草集团外,其他企业在省内销售其卷烟的比例都占其销售总量的59%以上,有19家企业省内销售比例在70%以上。虽然近年来国家局为建立高效、顺畅的烟草流通市场作了不少努力,但是烟草消费的区域特性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也是一些小品牌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52005

烟草企业分布广泛:在企业的区域分布上,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内,除青海和西藏外,其他省份都有卷烟工业企业。由于烟草的高利税及其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地位,这导致了各地方纷纷发展本地烟草企业,运用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来促进地方烟草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外地烟草的拦截,从而促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

卷烟品牌逐步精简:在我国卷烟品牌上,由于国家局品牌政策的实行,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订,树立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各卷烟企业加大了品牌整合的力度、速度和深度,一些销量比小市场需求不大的品牌退出了市场,这给大品牌发展挪出了市场空间。经过几年的品牌培育,目前我国卷烟品牌有了长足进步,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品牌牌号减少(见下表),大品

牌增长强劲。2005年卷烟生产前十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达到26.44%,比2004年提高4.74个百分点,品牌发展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

620012005

数据来源:华研整理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烟草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我国烟草市场企业数目变少,企业规模变大,企业的集中度增加;二是我国烟草品牌数减少,品牌产量增加,品牌的集中度提高,不过品牌的区域特性还比较强;三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经国家局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使得国内市场长期存在的地区封锁得到有效缓解,使得全国烟草资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使烟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2、我国烟草行业市场行为

政府行为在加强:从我国的烟草市场结构变化来看,我国的烟草行业正在通过调整市场行为(强调技术创新,大力推动重组与联合、控制价格波动)的三个层面影响我国烟草行业的市场结构,而我国烟草行业的趋势是与其它非行政垄断行业的共性在快速增强,而行政垄断或政府(经济)管制类行业的共性在逐渐减少。

从我国的宏观层面来看,国家行政作用将逐渐回归,但其宏观调控与计划仍将占据我国烟草行业的重要地位。其职能将不仅仅关注烟草行业在具体经营行为方面,而是在宏观上控制我国烟草产业的市场结构,保持经济垄断与市场活力间的平衡,达到适度竞争和适度规模的均衡,也就是将由控制市场行为转变为控制市场结构。

适度竞争的原则下控制市场结构,一是造就合理的市场集中状况,即让现行业内竞争者(当前主要指厂家)在全国范围内公平、公正的流动。二是要设置进入壁垒。可以控制进入该行业的非现有产业内竞争者的数量。

鉴于烟草有害健康,一定程度上可以纳入政府社会管制内容再结合烟草产业对国家税收的重要影响,可以预计烟草管理部门将会在市场竞争的主要作用下,施加行政壁垒。如加强各种审批手续与控制许可证的发放,以把控进入烟草行业的竞争主体数量,省份将会控制进入当地市场的厂商合理数量,从而保持市场活力,也就是在市场结构上达到适度竞争的状况;另外,可监控和引导合理的市场行为而最终实现较高经济效率。

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烟草行业的“经营”将成为“管理”之后的市场行为主题。烟草工业和商业在经过横向一体化的战略行为后,规模急速扩大。但是规模效益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就是要降低其平均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这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3月底的经济运行会议上明确提出对工商业都要考核成本、费用,即是向规模要效益的体现。工商业未来将面对适度竞争的格局(在省份范围内可能犹为明显),竞争能力是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继“管理”之后,市场化的“经营能力”,比如,工业企业的市场细分与定位、产品研发,商业企业的采购决策、库存控制、品牌经营等,可能成为在“有效竞争”目标下的重要考核指向。

消费行为发生改变:目前我国的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其年龄构成为30-40

岁年龄段的吸烟者人数最多,20岁以下的吸烟者最少,呈近似的“正态型”分布。根据我国烟草2002年发展报告,男性占94.7%,女性占了5.3%,其分布为农村的吸烟人口比率高于城镇。城镇烟民约占总量三分之一。吸烟人口比率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的烟草消费比例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增加的特点。

消费种类-根据河南渑池县2005年前11个月卷烟销售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和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卷烟消费表现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各层次卷烟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了一个档次,尤其是一、二类烟消费群体明显增加,前11个月的一、二类烟销售由去年同期的占总销量10%,上升到占总销量的15%,增长5个百分点,这个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三类烟销售也较去年同期增长610箱,增幅达到27%。二是全县卷烟零售客户的盈利水平有明显提升。据统计,2004年城区60%的卷烟零售户月盈利水平在200元左右,2005年城区零售客户的月盈利已经达到900元左右,商户盈利增幅比较明显。三是五类烟消费呈下降趋势,在总销量增幅明显的情况下,五类烟销售反而略有下降。

消费方式-全县以个体消费为主的特点比较明显,团体消费所占比重较低。

消费特点-消费档次集中度高的特点较为突出,低档卷烟仍是县级城市卷烟消费的主导品牌,这是卷烟消费中没有发生变化的重要方面。

消费习惯-突出表现了五个明显特点:一是烤烟型卷烟消费占主导地位。二是全县省内品牌卷烟销售占总销量的91%。三是消费者对品牌认同集中度达到60%以上。四是吸食口味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是消费需求变化也导致一些卷烟价格不适应消费的品牌在市场中萎缩。

3、我国烟草行业市场绩效

经营绩效逐年增长:从我国的烟草产业角特性来看,由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无法进入烟草行业,而烟草行业内的企业又难以进入其它区域公平销售,这种市场结构状况决定了行业内创新及一体化战略类的发展较为缓慢,价格上一般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容易出现畅销卷烟与特殊卷烟的搭售行为,实施销售区域的行政限制等现象,从整个行业的绩效上则表现为技术进步慢,成本费用率高及傲慢对待客户的态度等结果,而行业的毛利和利润则非常高。

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对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在2002年至2004年这三年中,卷烟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为53.2%、54.0%和60.8%,年均提高3.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21.3%、23.9%和35.1%,年均提高6.9个百分点。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我国烟草行业每年实现的税利总额也大幅增加,其中2000年为1050亿元,2003年为1650亿元,2004年为2100亿元,到2005年达到2400亿,年均增长率高达17.98%。

以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烟草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得我国烟草行业的市场绩效明显提高,这也正说明我国烟草业市场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未来推进卷烟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加大卷烟品牌整合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组建大企业,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将是烟草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管理绩效逐渐增强:随着烟草行业从行政垄断向有效竞争的转变过程中,即打破行业行政壁垒,构建经济壁垒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变动,这时可以通过增强核心能力和提高市场地位来取得竞争中的主动,这些发展趋势对烟草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内容、架构、研发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随着烟草行业对市场化经营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按照其它非结构化行业向半结构化行业、结构化行业转变的过程来看,烟草将从目前对生产、经营、库存、配送等品种类型及数量的短期内战术性经营转变为应对寻找多元利润点,寻找多个利润区域并对绩效作整体性控制的战略性经营过程,当然,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也可能成为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头戏。

信息化绩效逐步规范:在我国烟草行业向市场集中和保持市场活力的转变中,基于市场能力的市场集中趋势会促使行业内的企业展开竞争,从而竞争力度会增强,相应的关于制造、销售、库存等品种、规格类型及其数量的预测、决策需求将不断出现,并且对于时间期限较长的战略性需求也将出现。因此,作为支撑企业战略和管理战略手段的信息化,必须要跟上和匹配这种战略需求和管理需求。

另一方面,当前烟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能大大减少繁杂手工的劳动量,客观上也要求从减少人的体力劳动,到减少脑力劳动的智能化的提升。因此,信息化提供商的关注将从关注完成基本业务,拓展至将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融合至相关信息系统中的转变过程。

随着大连和浙江信息化建设相继引入国际咨询公司埃森哲和凯捷,并且四川、杭州等地的信息化建设前期都进行了企业战略规划咨询。实际上,战略咨询、管理咨询、信息化咨询的依次展开是国际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过程,可以看出,烟草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走向规范化。

但是,当前国内从事烟草行业的多数信息化提供商并不能提供体系化的信息化整体规划,但是需要有相应的人员和信息化咨询公司对接。因此,信息化提供商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将从信息技术人才、项目实施人才,向经营管理人才过渡。另一方面,对智能管理的需求促使烟草客户要求信息化提供商将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融合至相关信息系统,这也需要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的共同推动。当然,实践中在重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导致行业发展对信息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同时,也得关注信息化发展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如此更能全面地分析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信息化有关的主体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支持。

二、我国烟草行业竞争现状

1、烟草行业现有的竞争能力

行业特点:我国的烟草行业特点显著,一是边际利润率高,在高税收下其平均边际利润率能达到5%。二是生产资本占用少,资本流转率在100%左右,这两个条件决定了提高产品品牌和服务差异化往往能够带来更大资本回报率。

生命周期:从生命周期来看,自从我国实施烟草专卖制度以来,我国烟草销量不断的攀升,从1982年到2003年,我国卷烟销量年均增长率是3.9%,其间还有16个年份的正增长,只有5个年份出现过小幅下滑,按可比价计算的卷烟销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2.9%,所以整个销量都处于正增长状态,如从有我国历史增长变动的趋势来看,我国的烟草产业增长速度正在逐步减缓,总体的趋势的上升和增长速度的减缓,也正是一个产业从成长走向成熟的最为显著的特性。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其必须经过分散化竞争阶段,到以内部成长为主的积累式发展阶段,再到以外向扩张为主的聚集式发展阶段,最后形成大集团、大企业,从我国近几年烟草行业“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联合发展”

的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来看,我国的烟草产业目前正进入了以外向扩张为主的聚集式发展阶段。

国内竞争力量:在我国各个行业,各类竞争者会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变化,运用各种手段力图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竞争者越多的行业,行业平均利润越低。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烟草行业具有几个特殊性,一是国家烟草局依照专卖法对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总量进行控制,因此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价格最后独占市场的传统竞争方式不可行。二是卷烟企业有很强的地方保护,工商分家后,各省市通过卷烟企业间相互资产重组,以省为单位培育一家大型工业企业,这更加减少了当地竞争。三是卷烟工业企业营销不直接面向顾客,中间还有烟草专卖局的环节,当地的烟草专卖局对当地烟草工业公司有一定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因此很多竞争手段不能完全展开。因此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也是有限的,除了几家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推行全国营销战略,大部分的企业还处在圈地为营的状态。

2、烟草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

对于我国烟草上游烟叶供应商来说,不存在讨价还价的做法,因为,因为很多工业企业提出的品牌战略的瓶颈往往出在没有优良烟叶的支撑。

卷烟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包括烟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和其他供应商(如设备供应商、备件供应商等)。相对于原材料供应商而言,卷烟生产企业作为下游生产环节(即买方),在今天这种买方市场的现实里明显处于主动的地位。而目前我国的烟草工业企业生产物资是在烟草专卖法规定下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的,省级工业公司实际上掌握了除烟叶外,全部物资采购、管理、销售的职能,而烟叶则由商业公司下的烟叶公司管理,这进一步加深了工业企业对商业的依赖,但随着我国烟草行业供应商的进一步成熟,其讨价还价能力也在加强:

1、由于目前国内卷烟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供应商的集中度则明显高于购买者,一些较有优势的供应商的讨价能力大大加强。比如全球主要的烟草机械由欧洲少数几家供应商所垄断,因此在烟机采购上,国内的卷烟生产企业明显处于弱势。

2、虽然烟叶供应由国家调拨,但是优质烟叶,特别是云南产的优质烟叶,由于其特定的气候、土壤等作物环境,使其在目前烤烟流行的中国烟草市场上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因此,云南各地的烟草公司(法定的云南烟叶的唯一合法收购者,也是云南烟叶的合法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大增强。

3、对于大部分的材料供应商,由于卷烟生产企业采购量较大,因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但是由于一些新型的原材料没有替代品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企业过度依赖供应商技术、产品和服务(例如香精香料、降焦减害的特殊过滤嘴等),企业只能接受供应商的条件和价格。

3、烟草行业客户的议价能力

在现行的烟草专卖体制下,卷烟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各地的烟草公司(烟草商业流通企业)分销其产品,无法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而烟草商业流通环节上虽然有了庞大的市场分销网络,但由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依赖专卖手段进行经营所形成的旧的经营观念、工作方式和习惯尚未彻底根除。烟草公司在经营观念上,与零售户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管与被管的关系,寓服务于管理做得还不够,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在市场调控方面,多以管制为主,利益和服务机制缺失;在经营方式上,仍以推式为主,拉式为辅,在引进产品时关注毛利水平多,考虑适销对路少,有的甚至采取人为的“缺位置换”式推销手段;在品牌培育上,宣传促销投入少,有的不注重培育市场主打品牌,让产品自生自灭,“走马灯”式地更换品种;有的“窜货”突出,降价甩卖,靠侵占别人的区域市场增加销量和盈利;有的搞“配盘”销售,变相降价,损害品牌形象。

在专卖体制下的烟草商业企业对卷烟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极强,商业企业要抵制某个品牌或者某个生产企业轻而易举,即使迫于国家烟草专卖局打破地方封锁的压力,商业企业仍就能够通过提高批发价,减少零售客户获利水平,卷烟陈列位置的指定以及强制性批量销售或搭售等手段打击零售商经营积极性,以打击生产企业。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能够真正帮助生产企业维护市场、树立品牌的商业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了。

4、烟草行业替代产品威胁力

烟草特有的生物碱——烟碱,即通常所说的尼古丁,会导致吸食者产生精神和生理上的依赖性。精神依赖是指心理上对活性物质的渴求;躯体依赖是指长期反复使用此类物质使躯体发生了生理生化改变,致使需不断使用以保持体内一定浓度。

除了尼古丁本身的导致的依赖性以外,维持吸烟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条件反射,特别是长期吸烟的人,往往在情绪、生活、工作等方面和吸烟建立起了密

切联系,“吸烟往往是不由自主的嗜好”。烟草的这种在习惯或社会因素和精神、身体方面的致瘾特性,使吸食者对烟草制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依赖性,因此卷烟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嗜好品,到目前为止,尚无被广泛接受的、有效的替代品。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也难以出现对整个行业具有威胁的替代品。

替代品对于行业来说,一旦替代品价格降低,消费者会选择能带来同等效用而价格更低廉的产品这就限制了行业收益,比如煤炭和石油产品可以相互替代,石油价格上涨了,煤炭工业效益也变好了,但相对于烟草业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吸烟危害健康已成为共识,我国也正在积极的控烟和宣传戒烟。日前,一种名为“国草”香烟替代品在深圳和广州市场上出现,这种“既能满足烟瘾又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香烟替代品”立即受到了众多烟民的关注同。但由于我国的大多数烟民的吸烟历史已经很长,且已经形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或少的一项习惯动作,根据行业多年来的跟踪分析显示,全球卷烟消费市场在未来5-10年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我国卷烟消费市场总量将会保持相对稳定,至于此香烟替代能否真正替代香烟,还有待市场检验。

5、烟草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力

烟草行业由于产品具有一定的嗜好性和替代品少的特性,产品生命周期很长,并且烟草行业天然的垄断性也决定了其利润率远高于其他产品。目前我国烟草行业仍然处于产品成长期,高销售和利润增长原则上会吸引潜在进入者。但由于我国烟草行业特殊的准入和许可制度和烟草行业天然的品牌规模垄断,因此实际进入者几乎不存在。

同时,针对我国卷烟市场总量基本饱和、卷烟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实际状况,国务院在1993年就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规定“禁止以各种名义兴办新烟厂、包括合资烟厂”。近十几年来,我国烟草行业在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烟草企业组织结构战略性调整,对生产能力落后、经济效益差的小烟厂积极实施关闭和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始终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从未批准建设新的卷烟厂、包括新建合资卷烟厂。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对各类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对烟草类国营贸易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必须由我国烟草进出口(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因此,鉴于烟草生产的特殊性,凡未经批准在我国境内新建任何形式的卷烟厂都是我国现行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我国影响最大的潜在进入者跨国烟草工业企业来说,

其主要的竞争压力还是自其品牌、原料、管理和资本上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发现我国烟草工业企业竞争环境并不激烈,远没有到挥舞成本控制大刀打价格战的地步,企业可以利用目前这种比较宽松的环境,致力推出自己品牌和特别的品质服务。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销售和原材料供应上对商业过度的依赖,存在联盟还要保障联盟,要探索一条新的、长期的和利益共有的“工商关系”。

第三节我国烟草行业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烟草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这样几大趋势,一是世界烟草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二是世界高端烟草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烟草行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整合再造、改革创新成为世界烟草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世界烟草企业正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跨国经营方向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对于产品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烟草行业说来,其发展往往与政策的制定和变化密不可分,对于我国的烟草业来说,未来的政策只会是控烟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对于我国的烟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变化仍将是我国烟草业的主题。为此,国家局提出的“两个维护”为新形势下的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烟草行业唯有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才能健康发展。这既是我国《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同时也是我国烟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企业长期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烟草市场结构来看,随着我国政策对烟草市场的不断调整,我国烟草未来的市场结构变化将从目前垄断竞争的状态走向寡头垄断,市场竞争将从无序竞争变成有效和有序的和平竞争环境。

从我国的烟草企业来看,当前,我国的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已形成了10余个规模超百万箱的特大型卷烟企业,通过重组,卷烟工业企业规模得到扩张,实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重组后企业管理半径延长,管理幅度扩大,管理难度增加,再加上重组各方原来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同时由于重组事实上是对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职工思想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因素,这对重组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效率发挥形成严峻考验。

从我国的烟草制品来看,如今吸烟与健康是国际社会关注的课题,开发无公害香烟的原料、降焦减害、保健科技创新是我国烟草行业长期的奋斗目标。鼓励开发与发展“应用无公害、保健的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烟,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香烟产品,是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也是关注健康、奉献社会的历史体现。

?

?

?

?

?

?

我国烟草行业分布广泛,其制造业分布除了青海、西藏以外广泛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从产量上来看,云南、河南、湖南、湖北、广东、贵州是我国烟草企业密集和卷烟产量较多的的省市和地区,从近几年各省的烟草收入情况来看,我国烟草可控制的市场资源日渐成为决定地区烟草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税利增长的活跃地区逐渐由东部向北部转移,全国烟草在“市场闭锁式”的发展之中陷入了低水平均衡的状态,我国烟草行业的区域结构市场封锁逐步减弱,烟草产业走向区域联合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第一节我国烟草行业重点区域概述

719982003

单位:%

数据来源:经济学年会论文:区域经济学82003

单位:%

数据来源:经济学年会论文:区域经济学我国的烟草区域分布广泛,从我国的近几年的区域主值和区位商变化来看,我国的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区域产值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贵州、湖南。

920002003

数据来源:国研网回顾这几年来的卷烟市场竞争,焦点大多集中在销大于产的地区,2002年,从100个城市的卷烟市场调查来看,东北、西北地区是最主要的竞争市场,且云南烟和湖南烟在竞争中胜出。2003年、2004年是卷烟市场格局变化较快的年度,广州、深圳、大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等众多重点城市成为卷烟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

从近几年我国卷烟产量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从我国烟草制造业分布除了青海、西藏以外,我国的卷烟生产分布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从产量上来看,云南、河南、湖南、湖北、广东、贵州是我国烟草企业密集和卷烟产量较多的的省市和地区,(见上表)2003年除了我国前10个省(除云南)的烟草收入基本保持均衡,这也表明我国烟草可控制的市场资源日渐成为决定地区烟草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税利增长的活跃地区逐渐由东部向北部转移,全国烟草在“市场闭锁式”的发展之中陷入了低水平均衡的状态,我国烟草行业的区域结构市场封锁逐步减弱,烟草产业走向区域联合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进入2005年,随着我国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力度的加大,大企业的逐渐形成,向全国扩张的卷烟品牌数量和单品牌销量相应增加,市场竞争程度明显增强。原来的竞争焦点市场已趋于饱和,新的竞争热点地区开始形成,从各地区卷烟零售店所陈列的非地产烟数量和品牌集中度看,海口、哈尔滨、成都、重庆、福州、泉州、太原等城市已进入竞争焦点城市行列中。

第二节云南省烟草产业发展现状

一、云南省烟草产业现状

20世纪80年代,云南烟草以原料优势和先进设备的率先引进成就了其在我国的至高地位,在1985-1995年间,云南省的卷烟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7%,工商利税年均增长37.1%,凭借其利税对全省财政收入70%以上的贡献率,云南烟草业迅速成为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和全国最大的烟草大省。

进入“九五”期间,面对“大红鹰”“白沙”等品牌的异军突起,云南卷烟显得有些黯然,1995-2001年,云卷烟产量年均下降0.7%,工商利税增长率仅为2.6%;而江苏省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6.8%和23.9%,浙江省分别为3.7%和37.1%。全国卷烟市场的竞争格局由此呈现“一超多强”、群雄并起的局面。

自“十五”以来,云南烟草行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无论从税利还是在企业重组、品牌整合上都取得了突破。2005年,云南省烟草行业共生产卷烟631.5万箱,同比增加10.1万箱,其中出口卷烟产品9.5万箱,同比增长3.1万箱。卷烟销量的增长对税增长的贡献率为79.7%,在云南省烟草品牌中,“红河”、“红梅”两个品牌分别以128.1万箱和126.3万箱的销量继续占据着全国大品牌第二、三名的位置,“云烟”、“红塔山”、“玉溪”、“小熊猫”的产销量同比均有增长,这4个高价格品牌的销量占了全省卷烟总销量的20.9%,对云南省税利的贡献率达到了45%,使云南省省外联营生产云南品牌高达118.8万箱,云南品牌香烟的总销量达到762.6万箱,大大的提高了云南卷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二、云南烟草产业经济指标统计

10200320061-5

数据来源:国研网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云南省作为我国烟草工业的大省,其烟草业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烟草品牌,在我国的烟草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近几年的数据看出,云南省烟草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上趋势,其累计资产已从2003年的817亿元增至2005年的947亿元,同比增长130亿元;累计负债总额从2003年的246亿元减至2005年的237亿元,累计减少9亿元;利润总从2003年的70亿元增至2005年的98亿元,累计增长28亿元;2003年至2005年,云南省烟草企业只有两家亏损,亏损额为2236万元,2004年和2005年没有企业亏损。

2006年,云南省烟草行业继续延续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06年1-5月,云南省烟草制造企业21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75.89亿元,实现利润和利税分别达到48.69亿元和147.15亿元。

11200320061-5

数据来源:国研网从云南省烟叶复烤行业经济指标来看,云南省的烟叶复烤业经济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累计资产来看,已从2003年的22亿元增至2005年的55亿元,共累计资产增长了2倍之多;从行业负债合计来看,随着云南省烟叶复烤的发展,其负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累计负责已从2003年的12亿元增至2005年的将近29.5

亿元,增长了将近2.5倍;从销售收入来看,从2003年的16亿元增至2005年的32亿元,也增长了将近2倍;在从业人数、企业个数、税金总额等都有大幅的增长。

2006年云南省的烟叶复烤行业继续延续着稳定的增长态势,截止到2006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