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11.11 MB
- 文档页数:41
葡萄怎么管理葡萄管理应注意的问题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葡萄种植面积快速发展,但由于管理措施不当,很多果农收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那么葡萄应该怎么管理,葡萄管理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果园清理地面落叶和杂草中带有大量的越冬病虫,部分果农在秋后不认真甚至不清理果园,致使来年葡萄虫害发生严重或难以控制。
首先在葡萄落叶干净后,应及时把枯枝、落叶、杂草等彻底清理出果园;其次翌年春季葡萄修剪下的枝条,尤其是病枝,以及老皮也要及时清理,清理出的杂物要做深埋或焚烧处理(不要随便丢弃、堆放)。
这是防止病虫害传播,以及控制、减轻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
二、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的使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成本低、效果低、低残留、无抗药性。
尤其波尔多液用于葡萄比其它果树效果更佳。
具体方法是:萌芽前,在葡萄冬芽上鳞片开始爆开时,喷一遍浓度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药时要将枝条、地面、柱子及铁丝全部喷到。
展叶期喷一次1:0.5:240倍波尔多液;花后结果期喷1:0.7:200倍波尔多液;上色期喷1:0.7:180倍波尔多液;葡萄采后至落叶前喷1:1:180倍波尔多液。
三、氮、磷、钾肥的施用具体施肥方法是:第一次施肥在葡萄萌芽前或开花前,此时主要使用氮肥,开花前还可用3-5%的过磷酸钙浸制液进行根外追肥,以提高坐果率。
第二次施肥在幼果生长初期,仍以氮肥为主,适量加施磷、钾肥。
第三次在浆果成熟前及成熟期施用磷、钾肥,以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枝条成熟。
另外,葡萄采摘后补充氮肥可以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枝条内营养贮藏,但施用过多或过晚,易造成植株贪青,降低抗寒能力。
磷肥大部分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在秋季施入。
四、水肥管理花期控制浇水,适当追肥5月份大部分葡萄开始进入开花期,也是当年丰产分收的关键时期。
同时是葡萄浇水重要关键控水时期。
花期需要严格控制水量,以防灌水增加生理落果量。
五、农事管理严格控产,合理整穗疏果5月的葡萄进入旺长阶段,新曼展叶、生长、开花。
葡萄养护与管理一、选择合适的土壤与地点葡萄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葡萄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种植地点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阴影遮挡。
二、合理施肥葡萄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在生长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在春季萌芽前,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为葡萄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生长期间,可根据葡萄的生长状况进行追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葡萄造成伤害。
6月中旬、果实着色前进行追肥,这对果实第二次膨大、提高浆果质量和促进新梢成熟至关重要。
催熟肥分两次进行,成熟前20~30天,施入高钾低氮水溶肥,氮和钾黄金比例1∶3,即如果氮肥是15%,钾肥含量要在45%。
三、适时浇水葡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浇水要适时适量,在萌芽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在果实成熟期和休眠期,要适当减少浇水,以免导致果实裂果或根系受损,浇水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四、病虫害防治葡萄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葡萄植株,一旦发现病虫害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选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既保证防治效果,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重视清园工作,冬季修剪病枝并清除园子中残枝败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基数。
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并喷施一次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进行第二次清园。
防治:6月进入降雨季节,果实容易感染病虫害,特别是炭疽病和白腐病。
雨过天晴后,待叶片水干后,及时施药。
可使用如霜霉疫净、瑞毒霉锰锌、福美双、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排水与套袋: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
及时的套袋可以保护果穗,有效防止病菌侵染。
五、修剪整形通过修剪,可以调整葡萄植株的形态,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果实生长。
修剪工作主要在冬季进行,要剪去弱枝、病枝和多余的枝条,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要根据葡萄品种和栽培方式,合理设置主蔓和侧蔓,形成良好的树形结构。
葡萄管理技术重点方法葡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果树,其果实可以用于酿酒、食用和制作葡萄干等。
为了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
下面将介绍葡萄管理技术的重点方法。
一、土壤管理1. 土壤改良葡萄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透气性好、排水良好、肥力充足的土壤。
因此,在种植葡萄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常见的改良方法包括施肥、翻耕、深翻等。
2. 施肥施肥是保证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关键。
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如春季追肥、开花期追肥、果实成熟期追肥等。
3. 灌溉灌溉是保证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
在灌溉时应注意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
二、修剪管理1. 冬季修剪冬季修剪是葡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冬季修剪时,应根据葡萄的生长情况和品种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以保证葡萄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2. 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是为了控制葡萄的生长势头和促进果实成熟。
在夏季修剪时,应注意控制枝条长度和叶片数量,避免过度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常见的葡萄病害有白粉病、黑腐病、灰霉病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可以采用药物防治、轮作、清除枯叶等方法。
2. 虫害防治常见的葡萄虫害有红蜘蛛、卷叶蛾、果实蝇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虫害,可以采用药物防治、黄板诱捕等方法。
四、果实保护1. 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一种有效的果实保护方法。
在果实成熟前,将果实套上保护袋,可以有效地防止果实受到日晒雨淋、虫害侵害等。
2. 果实采摘果实采摘是葡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采摘时应注意采摘时间和方式,避免损伤果实和影响品质。
五、其他管理措施1. 常规清洁葡萄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落叶、枯枝等垃圾。
定期清理这些垃圾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 定期测土施肥定期测土施肥是保证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
通过测土施肥可以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葡萄管理方法与施药葡萄是一种古老的果树,其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葡萄的种类繁多,包括餐酒葡萄、干葡萄、葡萄汁等等。
葡萄的栽培需要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施药,以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一、葡萄管理方法1.剪枝葡萄的剪枝是保持葡萄树健康和促进产量的重要措施。
剪枝可以帮助葡萄树保持良好的形态,避免过度生长。
剪枝还可以去除病态和死亡的枝条,使葡萄树更好地利用光线和养分。
2.施肥葡萄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健康生长。
通常情况下,葡萄需要施加氮、磷、钾等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化肥、有机肥料或者腐熟的堆肥来提供。
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和生长环境来确定。
3.灌溉葡萄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健康生长。
在干旱的环境下,葡萄需要更多的灌溉。
但是,灌溉过多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从而影响葡萄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灌溉时需要注意水分的控制和管理。
4.病虫害防治葡萄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葡萄蚜、葡萄白粉病、葡萄黑腐病等等。
这些病虫害会影响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等。
二、葡萄施药1.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最常见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化学药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杀死病虫害,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化学药剂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化学药剂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其防治效果。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通常使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
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简单、环保、安全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通常使用物理手段,如黏贴板、陷阱、防护网等来防治病虫害。
物理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葡萄的管理方法和施药措施对葡萄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施药措施可以帮助葡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葡萄的管理方法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由于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备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要想让葡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
下面,就以葡萄的管理方法为主题,详细介绍一下如何管理葡萄。
1. 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葡萄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注意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进行施肥和调节土壤pH 值。
在施肥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根系生长不良。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土壤松压,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 病虫害防治葡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要进行科学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菌和虫卵在树上滋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使用天敌等生物控制害虫的数量。
3. 剪枝管理剪枝是葡萄栽培中重要的一步,可以控制葡萄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
在剪枝方面,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和树势进行具体操作。
一般来说,剪枝应在冬季进行,清除枯萎、病虫害和交叉生长的枝条,保留健康、有活力的新梢。
剪枝的目的是控制葡萄的生长方向和节数,使其形成良好的枝条结构,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4. 灌溉管理葡萄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生长发育,因此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灌溉方面,要根据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定期进行测量,控制土壤水分的含量。
一般来说,葡萄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在果实成熟期则需要逐渐减少水分,以增加果实的糖分含量和口感。
5. 茎蔓管理茎蔓是葡萄的主要器官之一,对葡萄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茎蔓管理方面,要注意控制葡萄的生长方向和长度,促进芽的分化和生长。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清除叶片和茎蔓上的杂草和枯枝,保持葡萄的清洁和整洁。
葡萄的管理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注意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剪枝管理、灌溉管理和茎蔓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葡萄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如下:
1. 土壤选择: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过湿或过干的土壤。
土壤pH应保持在6.0至6.8之间。
2. 栽培方法:将葡萄树苗种植到预先准备好的行列之间的空地中。
种植时,将树苗放在坑中,并确保根部均匀分布。
填充坑,并稀土踩紧,以确保根部接触土壤。
3. 支撑结构:在种植葡萄之前,准备好支撑结构,如葡萄架或平行线框架,以帮助葡萄藤生长和支撑果穗。
4. 阳光和灌溉:葡萄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选择一个有充足阳光的地方种植葡萄。
确保葡萄藤定期得到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在果实发育期间。
5. 剪枝:在葡萄藤生长期间,进行定期剪枝,以控制葡萄藤的生长和形状。
剪枝有助于改善通风和光线穿透,并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病虫害管理:定期检查葡萄植株,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病虫害问题。
使用有机或化学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感染。
7. 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定期施肥以提供葡萄所需的营养元素。
在生长季节开始时施肥,以及果实发育期间进行额外的
施肥。
8. 果实管理:根据需要进行果穗的疏果,以促进更好的果实质量和尺寸。
此外,注意提前预防和管理果穗腐烂等果实问题的发生。
通过积极地采取这些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可以帮助葡萄植株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和果实的质量。
葡萄的管理方法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对于葡萄的管理方法,我们需要从栽培、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实施。
首先,栽培是葡萄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葡萄的排列和支撑,以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和通风透光。
同时,还需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葡萄的生长环境整洁。
其次,施肥也是葡萄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以满足葡萄生长发育的需求。
在春季和夏季,可以适量施用氮肥,促进葡萄的生长;在秋季,可以适量施用磷、钾肥,促进葡萄的果实发育。
同时,还可以适量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另外,浇水也是葡萄管理的重要环节。
葡萄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在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因此,在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浇水的时间和量要适当,避免给葡萄造成过多或者过少的水分供应。
最后,修剪也是葡萄管理的重要环节。
葡萄的修剪主要是为了控制葡萄的生长方向和促进葡萄的结果。
在冬季,可以对葡萄进行适当的修剪,剪去多余的枝条和叶片,保持葡萄的通风透光和生长势头。
在果实成熟后,还可以对葡萄进行采摘和修剪,促进葡萄的新梢生长和结果。
综上所述,葡萄的管理方法涉及到栽培、施肥、浇水、修剪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加以重视和实施。
只有做好葡萄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葡萄种植五个时期流水管理葡萄是我国栽种面积很广的水果,但在葡萄管理过程中,要是水分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甚至大幅度减产,如葡萄花期遇雨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大小粒出现等。
葡萄着色期水分管理不到位,果实着色以及品质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炭疽病、白腐病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对此给大家介绍葡萄几个重要时期水分管理。
1、萌芽期葡萄出土上架后,应结合施肥立即灌水1次,灌水量要求渗透至50cm以下的土层,以满足枝蔓发芽需要。
芽眼萌发之后,新梢开始生长的这段时间,如若土层20cm以下的水分保持在60%左右,就不需要进行灌水了。
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的萌芽期应尽量减少灌水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次,以此来提高地温,促进植株发芽以及新梢生长。
2、幼果膨大期葡萄这个时间段主要处于新梢、叶片、果实以及根系快速生长期,且花芽也开始分化,是葡萄一年中水分需求的临界期。
因此,需要结合施肥催果灌溉催果水,大概每隔10-15太难灌溉一次,每次浇透,以满足新梢和幼果的生长需要。
3、浆果转色期一般来说,在浆果开始着色至采收前一个月的时间内不宜进行灌水操作,减少灌溉可极大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以及色香味等品质属性。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遇到连续干旱的天气,尤其是北方地区,这个时候可进行少量灌溉,以此减轻旱情。
此外,这个时间段,还要注意水灾问题,如果果园排水不到位,很容易发生大量落果的现象。
4、采果后经过着色期这段较长时间的控水期,植株会隐隐约约对缺水做出反应,所以在葡萄采收后,要及时进行灌水,保持土壤中水分含量保持在60%-70%范围内,从而增加植株根系的吸收有,以及树势的恢复,为来年更好的开花结果奠定基础。
5、封冻期冬季气温较低,葡萄安稳越冬有时得不到充分保障,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冬季土壤冻结前,灌溉一次浇透水,以此保证植株安稳越冬。
尤其是沙地葡萄园,封冻水的浇灌更为重要。
以上就是葡萄5个时期水分管理的介绍了,要想保证葡萄的色泽、口感、品质佳,那么水分控制非常重要。
葡萄采收前管理与果实贮藏保鲜方法一、采收前管理1、修剪果穗:首先剪去果穗最下端甜度低、味酸、柔软和易失水干缩的果粒。
其次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及时疏掉。
2、巧施磷、钾肥:采前一个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4%硫酸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一般连喷2次为好,这样可提高果粒糖度和品质,增强耐贮性。
3、严格控水:为了保证葡萄品质,提高耐贮性,要求在采收前一个月内严格控制灌水,大雨来临前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4、防止裂果:采取在畦面铺草、覆膜等措施来保持土壤水分均衡供应,可有效减轻裂果。
5、防冶病害:在果实着色时,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800倍退菌特或600倍多菌灵溶液,及时预防病害发生。
6、喷施激素:在采前15天可喷2000~4000×0.00000l 的比久或60~100×0.000001的青鲜素,可有效防止在贮藏过程中落粒和果柄干缩。
二、适时采收1、采收标准:果实充分成熟,完全变成褐色,色、香、味、形等特点充分显示的果实。
2、采收时间: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推迟采收时间。
越晚采收的葡萄,含糖量越高,果皮较厚、性韧,着色也好,果粉充分形成,能耐贮藏。
采收时可选择晴天、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采摘。
3、采收方法:采时用剪刀小心剪下果穗,同时对果穗进行修剪,然后装入垫有3~4层纸的箱或筐中。
箱或筐以能装10kg左右为度,果穗装满后置放在阴凉处暂存。
三、贮藏前准备1、适宜的贮藏条件:温度0℃~-1℃;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氧气2~4%;二氧化碳3~5%。
2、药剂处理:普遍采用硫磺燃烧熏蒸法,即将葡萄装箱码成垛,罩上塑料薄膜帐,以每立方米帐内容积用硫磺2~3g的剂量,使之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熏20~30分钟,然后揭开薄膜帐通风,在熏后10天左右再熏一次,以后每隔1~2个月熏一次。
也可利用重硫酸盐如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或焦亚硫酸钠等,使之缓慢释放二氧化硫气体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