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2014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2014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2014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1.混合运算 4课时

2.解决问题 2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5.单元检测与评估 2课时

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正确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会用

脱式格式正确计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脱式格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图书馆多安静啊!

出示例1: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指名学生回答:53-24=29 29+38=67 53-24+38=

教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你们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顺序计算的吗?

计算:15÷3×5

=5×5

=25

归纳: 这种格式就是脱式计算

做一做:

计算:23+6-11= 2×8÷4= 72÷8÷3=

指名三位学生板演.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同意吗?

教师:三位同学做的都很好,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巩固练习:

一、用脱式计算:

45-18+15 48÷6×5 6×6÷9 44+56-32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二、在里填上〉〈或 =。

3×8÷4 ○ 6 34+34-27 ○ 21 56÷8×9 ○ 72

总结:略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53-24+38 15÷3×5

=29+38 =5×5

=67 =25

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学的

兴趣了,逐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三、新课

出示例2图:

指名学生回答:

7+4×3 4×3+7

=7+12 =12+7

=19 =19

归纳:

小结:在书写脱式时,注意格式,前面的数后算时,把数落下来,再写上先算的得数。

四、做一做

五、总结:略

混合运算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准备

一、复习: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8×9+13 20-3×4 7+4×7 20-8×2

新课:

二、出示例3:

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问:用脱式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 58-(14+6)

=58-20

=38

出示:7×(7-5)(77-42)÷7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归纳:

四、总结:略

混合运算练习课第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熟练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比较一下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分别算一算。

4+5×8 (36-18)÷9 24÷6-3

(4+5)×8 36-18÷9 24÷(6-3)

二、练习

做书p50练习十一

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

说运算顺序。

第3题: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第4、5题:让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订正。

第6题:先填空,再列式计算。问: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第7、8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并检查书写格式,集体订正。

第9题:根据下列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指名学生说明题意,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哪道题需要加小括号,为什么?

第10题:比较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2题:看图并列式计算。

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后,独立完成。

第13题:指名学生独立,说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

第14题:把下面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36÷4=9 12+8=20

12+9=21 20÷5=4

本道题有些难度,让学生看懂题之后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总结: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加以总结。

解决问题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读题、分析、列式。

1、小兔采了20个蘑菇,送给小猴8个,小兔又采了10个蘑菇,小兔现在有多少个蘑菇?

2、小明剪了37颗星星,小红剪了45颗星,他们送给幼儿园50颗星,现在还剩多少颗星?

二、新课

出示例4:

问: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

问: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

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

还要烤几次?54÷9=6(次)

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90-36)÷9=6(次)

问:解答正确吗?指名学生检验是否正确。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解答什么。

二、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说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步是怎样解答,综合算式是怎样解答的。

2、种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

3、动物园有10只黑鸽子,22只白鸽子,每个笼子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四、总结

解决问题练习课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1、一个笔记本8元,一枝钢笔13元,小利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明买了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元?

3、一个足球9元,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球,应找回多少元?

4、有70名游客来北京旅游,有5辆面包车,每辆车上坐8人,其余的游客坐大客车,坐大客车的游客有多少人?(旅游中要注意环保)指名学生解答。

二、课堂作业,巩固新知

第1题

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解答格式。最后集体订正。

第2题:

让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题意后列式解答。

第4题:

让学生读题说题意后列式解答。

第5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脱式完成。

第6题:

说题意,列综合算式完成,集体订正.

第7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独立完成订正.

第8题:

读懂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三、总结:根据练习情况加以总结。

整理复习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熟练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整理本单元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4、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37–28)×4 (2) 8×6–30 (3)42–30÷6

===

===

(4) 19+6×5 (5) 35÷(28–21) (6) 5×(28÷4)

===

===

指明指名学生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应用

出示p57图。

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

问:你是怎么一步一步思考的?

你会列综合算式吗?说一说你的思路?

二、练习书p58练习十三

第1题:比一比,算一算。

你发现了什么?再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算算。

第2题:指明学生读题,列综合算式完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题:

读懂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第4题:

小明在计算6+ ()×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40.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想后算的乘法,就是几乘5得40,再想6加几得8,然后根据算式正确计算。

三、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52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自 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17.葡萄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认识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我们要去阿凡提的故乡——美丽的新疆,去看看洁白美丽的天鹅,去尝尝香甜可口的哈密瓜去。大家一定很想去吧! 二、看图,初步了解课文 1、选出导游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2、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2)给生字宝宝组词。 (3)订正字音(开火车认读)。 杏钉 (4)从课文中画出含有生字宝宝的词语。 (5)带读词语。

(6)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四、学习课文,朗读悟情 1、自由选择,分组练读(一、二、三自然段)。 2、介绍你选择的内容进行介绍。 3、分组汇报,学会评价。 提出倾听要求: (1)认真听别人的汇报,有不同的意见时,请有礼貌地补充。 (2)如果喜欢,请开心地朗读。 五、激励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祖国像葡萄沟这样物产丰富的地 方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呢?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014-2015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后附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11.52÷6.4=()。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 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我会读,还会写。(12分,每空1分。) chuán rǎn pùbùqīng cuìxiàtiān jùli lǐu ya ( ) ( ) ( ) ( ) ( ) ( ) jì xù qī fu mào shèng gē bo huī huáng xióng wěi ( ) ( ) ( ) ( ) ( ) ( ) 二、组词。(16分) (1)同音字组词。 yǎn_______ ________ gòu _______ ________ fù_______ ________ zhū_______ ________ (2)多音字组词。 转zhuàn ( ) zhuǎn( ) 钉dīng ( ) dìng( ) 重zhòng( ) chóng( ) 间jiān ( ) jiàn( ) 三、花儿朵朵。(17分) 1、词语联想: 很多词翻过也是个词,比如:牛奶——奶牛。请你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白(白色)皇()发()军()(柏)(柏树)()()()()()()四、我会读词语,还会写句子。(5分) 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三心二意七嘴八舌 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用我写的一个词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填词。(6分) 产生发生果然居然发明发现 (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了浓浓的感情。 无论()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 (2)、列宁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没有想到,我()能得到一等奖。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 春天来了,我()迎春花开了。 六、照样子写句子。(5分) (1)、我要给窗前的小树开了一朵花。 一朵花_____________ 。 (2)、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一下,行吗? _____________,行吗? (3)、他好像在叫我。

(完整word版)2018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2014-2015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36分) 1、78厘米+22厘米 =( )厘米=( )米 ( )小时=60分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这个式子读作( )。 3、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 )× 3 < 27 ( )<5×7 4、在算式2×8=16中,2和8是( ),积是( )。 5、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小明身高132( ) 小花身高1( )32( ) 6、一个 要9元, 买7个要( )元。列式是( ),口诀是( ) 7、一把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长方形有( )个直角。 8、在○里填上 “<、>、=”或“+、-、×” 9+56○64 36○73-37 9×7○65 1小时○65分钟 20○4=16 4 ○ 9=36 0 ○9=9 0 ○ 9=0 10、 小刀长( )厘米 蜡笔长( )厘米 11、用 这三张卡片能组成( )个两位数。 12、7+7+7+7+7=( )×( ); 4×4-4 =( )×( ); 13、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 )二十四 ( )二十四 14. ( : )也可以表示成( )。过20分钟是( ) 。 . 二、选择题(3分) 1、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 )元。 A 、22 B 、30 C 、20

2、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A、5×4 B、5×3+4 C、4×5-1 3、3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手一次,共要握手()次。 A、3次 B、4次 C、6次 三、判断(4分)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4、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是不一样大的。() 四、我会连(6分) 小芳 下面图形是谁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2.小华吃完饭前做作业,后去看电影,他9点50吃饭。 做作业看电影吃饭 9:50 10:20 8:30 五、计算(22分) 1、口算(6分) 64-18= 36+24= 5+35= 0×76×7= 3×9= 6×7+24= 8×(71 - 66)= 30-(19+6)= 2、用竖式计算。(12分) 80-57= 69+16= 73-38= 36+46-58= 80-32-37= 62-34+57=

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

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电子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 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014年春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试题

小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总分100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24分) 1、36÷4=9,这个算式读作(),其中除数是(),商是()。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3、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4、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5、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tì)是()现象。 7、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 >( ) 8、4个3是(), 12里面有()个4 一共有(,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10、24÷4=(),口诀:,表示把 ()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11.有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个 二、请在○里填上“+”、“–”、“×”或“÷”。 (每题1分, 共 6分) 8○2=6 9○3=3 6○6=36 35○7=5 6○4=1018○2=9 三、请在□里填上适合的数:(每题1分, 共 6分) 4×□=28□×6=4256÷□=7 49÷□=772÷□=9 5×□=20 四、给“<、>、=”找家。(每题1分, 共 6分) 32+9〇6×715-3〇12÷43+3〇3×3 7×9〇8×8 6×3○20 -2 5×2○5+2 五、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错的“×”。 (每题1分, 共 4分) 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2、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授课计划) 教学内容: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 单元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 2、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

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设计思路: 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2)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3)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3课时

2014年秋季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考场号:座位号: 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2014年秋季数学期中卷 五年级数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将5.1千克菜油分装在可装0.8千克的玻璃瓶内,需要准备()个玻璃瓶。2.小兰家养了a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只数的3倍还多2只。养了()只白兔。3.7.56×5.4=40.824,由此可以得到:756×5.4 =() 75.6×0.54=()40.824÷5.4=()40.824÷54=()4.1.1×3.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24,其中一个因数是0.3,另一个因数是()。 6. 在0. . 8; 0. . . 7 8; 0.8 . 7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 。 7. 3.4560560560……是一个()小数,用简便的写法可以写成()。 8.小王4分钟做100道口算,平均每分钟做()题,平均每题花()分钟。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5.70,原来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0.小数7.64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新数比原来的数大()倍。 11. 一个循环小数0.ABAB…(A、B都是非0自然数),这个数的前20位上的数字和是80,这个循环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2.如果2X+3Y =11,则4X+6Y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 4.30与4.3的大小相等,精确的程度也相同. () 2. X = 0 不是方程。() 3.当 X=2时,X2与 2X 相等。() 4.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5. 5.666666是循环小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8×101=6.8×100+6.8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2.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5.95,甲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甲数是( ). A 、1.75 B、1.47 C 、1.45 D 、1.95 3、计算28× 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28 × 0.5 × 0.5 B、28 × 0.2 +28 × 0.05 C、7 ×(4 × 0.25) D、20 × 0.25+ 8 × 0.25 4、0.47÷0.4,商1.1,余数是() A、3 B、0.3 C、0.03 D、0.003 5.五年级有学生m人,六年级比五年级少3人,两班共有学生()人。 A、m+3 B、m-3 C、2m+3 D、2m-3 四、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2 × 4.5 7.8×6.9+1.2×6.9+6.9 5.6÷0.25 12.5×16×2.5 2.计算下面各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春)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 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 能正确地进行计数 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 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 整理数据 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 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 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

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 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 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以“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为主题。通过学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古诗两首》——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内容富于情趣,更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 《雷雨》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同时,要注意引导课前课后的积累,比如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学科学,探科学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中入境,读中生情,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 2、学法:学生要图文对照,反复诵读,自主探究。用朗读感受人物对话中所揭示的神奇,用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景的喜爱。 五、课时分配 第17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18课:《雷雨》2课时 写字课1课时 第19课:《最大的“书”》2课时 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语文园地五4课时 写字课1课时 单元检测五2课时 13、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汇总新人教版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汇总(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6): 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1)(P6):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1)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 (bc) 乘法分配律:(a+b) c=ac+bc【(a-b) 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 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9)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014年春季二年级(下)阅读与作文

2014年春季二年级(下册)阅读与作文------1 姓名 主题1 词语的故事————表示春夏的词语 A 阅读驿站 目标解读: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太阳一蹦一跳地冲出了云朵,挂在了蓝蓝的天空上。冬眠的动物苏醒了,又回到了这美丽的世界上。草儿探出了绿色的小脑袋,张望着大地。柳树姑娘梳理着自己翠绿欲滴的长发,一条条长满了嫩绿色叶子的柳丝在微风中飘摇着,好像在向春天招手。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一边流淌一边玩耍。一会儿拍拍岸边的石头;一会儿摸摸岸边的嫩草;一会儿向岸边的树木招招手。鱼儿时不时跳出水面,好像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跳高比赛。一排排像军人一样挺拔的大树又披上了碧绿的外衣,小鸟们也飞出了温暖的鸟巢,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家快出来吧,看看这美丽的春天……”小露珠像一颗颗小小的、圆圆的水晶。它们在刚刚从树枝中抽出来的嫩叶上滚来滚去,一不小心摔了下去,落在花瓣上。 夏天是个变脸的季节,它时而哭,时而笑。一会儿晴空万里,碧空如洗,天高云淡,骄阳似火;一会儿天低云暗,乌云密布,狂风怒吼;一会儿天公大发雷霆,电闪雷鸣;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滂沱,;一会儿潇潇雨歇,虹桥飞架南北。夏天就如同孩子的脸一般,没有征兆地变换着。 同步迁移: 一、阅读训练 (一)春天 春天来了,春风吹遍了大地。小草悄悄地从( )泥土里露出了头,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bóbáo)的绿色地毯。柳树芽偷偷地从柳条上钻(zhuān zuān)了出来,顿时,柳树换上了一件( )的春装。公园里的花开了。( )桃花像怕羞似的,一朵挨(ái āi)着一朵密密地开放着。玉兰花洁白无瑕,散发出阵阵( )清香,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草,也都尽情地开放着,五颜六色,非常漂亮。蜜蜂又忙碌起来,成群地飞来飞去,在花丛里传粉采蜜。活泼(pópō)可爱的小燕子也不远千里从南方飞回来了。人们看到一对对燕子从头顶飞过时,兴奋地说:“春天来了,春天多好啊!” 1.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把文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 浓郁的松软的粉红的淡绿的 3.这段话写了、、和四种植物,还写了、两种小动物的活动。 (二) 春天来了,我真想脱下厚厚的棉衣,穿上美丽的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可是现在的春天还像冬天一样冷,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专项过关训练·新人教版(2014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专项过关训练1. 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是6枝笔,第1个笔筒里有6枝笔,第2个笔筒里有 7枝笔,第3个笔筒里有______枝笔。 2.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3. 直接写出得数。 36÷0.6= 1.2-0.7= 75+99= 4. 直接写出得数。 5.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4.15﹣3.24+9.85﹣6.76 ②3.2×4.6+3.2×5.4 ③(8+0.8)×1.25 ④(15.4﹣7.8)×3.5 ⑤1.25×4×2.5×0.8 ⑥0.32×9+0.32 6.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7. 直接写出得数。 2.4×0.3= 4.2÷3= 0.6a+5.4a= 0.32= 3.2×4÷3.2×4= 6x-5x= 8. 直接写得数. 4.2÷6= 1.5﹣0.3= 1.3×6= 0.2÷0.4= 3.05+0.95= 0.75÷0.25= 0.6×55=10÷0.1=

9. 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 ①25×32×125 ②4.2-1.38+5.8-4.62 ③ ④69×101-69 ⑤0.8×5.6-0.8×0.6 ⑥ 10. 简算。 11. 直接写出得数。 67+23= 224÷7= 24×5= 0÷(2×5)= 2.7+2.7+7.3= 12. 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气温如下:14度、16度、20度、21度、14度,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______度。 13. 口算。 210÷7= 12.25-0.5= 25×0.4= 14. 计算。 15.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6. 脱式计算。 ①105×2×5 ②540÷4÷3 ③560÷(4×2) ④360÷9×18 ⑤364-12×24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完整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 册教学计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科教学计划和教材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年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海豚企鹅 小熊钟表 、小鸡在白马的7、在○内填上>、<或= 310-170 ○40+90 20+24 ○5×9 20-12○72÷9 8、填上合适单位 一颗大树高10()小懂的课桌高7() 小华的身高135()火车每小时行120()数学书厚7() 二、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6分 40+60= 100-35= 48- 28= 52+20= 5 × 7=35÷7 = 54 ÷ 9=9× 6= 4dm=()cm 3m=()cm 5km=()m 50mm=()cm 三、判断题 5分 1、读数时,中间或末尾的0都不读。()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大。() 3、2千米要比1900米短。() 4、最大的五位数是10000() 5、丽丽早晨面向太阳,她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四、用竖式计算12分 54÷6=67÷9= 438+197= 136+265= 403—106= 363—97 五、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由8个千和三个一组成的数是() ⑴80003 ⑵ 8300 ⑶8003

2、60÷()=8 (4) ⑴5 ⑵7 ⑶6 3、下面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⑴6897 ⑵6978 ⑶7890 4、8087读作() ⑴八千八十七⑵八千零八七⑶八千零八十七 5、下面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⑴8080 ⑵7380 ⑶7600 六、操作题 4分 1、画一条长5cm的线段。 2、画一条6厘米3毫米的线段。 七、比较大小 10分 5065 5650 6550 6505 6500 ()<()<()<()<() 1908 990 1000 99 9801 ()<()<()<()<() 八、解决实际问题。31分(第3题6分,其余5分) 1、每件衣服用7个扣子,有60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2、织布厂上半月织布300米,下半月比上半月少织布60米,这个月共织布多少米? 3、(1)35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如果每条船每小时租金4元,计划玩2小时,50元够吗? 4、同学们分成4组做风车,每组做了8只,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8只,还有多少只? 5、一本书共68页,小明已经看完23页,剩下的5天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几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安全教案(2014年最新)

五年级安全教案 第一单元社会安全

(一)如何应对陌生人 教育目的: 1、小学生缺乏辨析善恶是非的基本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懂得陌生人多数是好的,但也有极少数坏人,学习分辨好人与坏人。 2、学会一些防范坏人,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帮助小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 2、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 2、懂得运用防范坏人,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请一名学生讲课本中的故事,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生活中的故事 引导学生讲生活中与陌生人接触的故事,并从中发现陌生主动搭讪的目的。 三、总结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全班交流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1、不要以表面来判断陌生人的好坏,好人与坏人是不会写在脸

上的。 2、近可能不与陌生人接触。 3、不要告诉陌生人这些情况: 家庭状况、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单位等。 4、不要为陌生人带路,如果有陌生人问路,你可以把他引领到警察那里或是找成人来帮忙带路。 5、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任何物品。 四、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社会安全 (二)、远离毒品 教育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过程: 1、出示题目。(远离毒品) 2、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

201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测试题

201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号次: 一、填一填。(28分) 1、 2、这枝铅笔长()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4、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一端,再看物体的另外一端对着几。 5、用()作单位来量课本的长度,用()作单位来量教室的长度。 6、300厘米=()米 8米40厘米=()厘米 4米=()厘米 275厘米=()米()厘米 7、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高40()厚约5()

高1()22()高70() 8、在里填上“>”“<”或“=”。 40厘米 5米 82厘米 28厘米 6厘米 6米 2米 200厘米 3米 30厘米 495厘米 5米 1米—20厘米 80厘米 40米+3米 403米 二、选一选。(12分) 1.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 3米②3厘米③30厘米 ② 2.小敏身高95厘米,小亮身高1米。小敏和小亮相比,()。 ①小敏高②小亮高③一样高 3.一根跳绳长() ①4厘米②40厘米③4米 4.给出两个点能画()条线段 ①1 ②2 ③无数 5.图····中有()条线段。 ①3 ②4 ③5 ④6 6、一根跳绳长() ①4厘米②40厘米③4米 三、判断对错。(14分) 1、(4分)在线段的()里面“√”,不是线段的在()里画“×”。 ()()()() 2、下面的说法对的画“√”,不对的画“×”。 (1)一枝铅笔长约20米。()

(2)妈妈的身高大约160厘米。() (3)20厘米就是2米。() (4)小明每分钟大约走60厘米。() (5)一条线段长5厘米。() (6)一个图钉长1米。() (7)比70米少20米的是50厘米。() (8)一棵树高6米。() (9)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10)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四、计算小能手。(12分) 1、(9分)算一算。 23米-8米=()米 38厘米+7厘米=()厘米 1米-60厘米=()厘米 50厘米-4厘米=()厘米 20厘米+80厘米=()米 1米-9厘米=( )厘米35米-18米=()米 40厘米+26厘米=()厘米 30米+15米=()米2、(3分)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米5厘米 5米50厘米 66厘米 6米 60厘米 6米5厘米 五、按要求画线段。(8分) 1.(2分)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2分)画一条比9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2分)画一条比6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4、(2分)画两条长度和是8厘米的线段。

2014年春二年级期终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2014年春学期二年级期终质量调研 数 学 试 卷 卷面整洁分。(3分) 一、细心计算(26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5+43= 70-46= 58-34= 56+35= 65-17= 37+48= 26+49= 46-19= 50+80= 170-80= 900-500= 1200-60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20分) 53÷9= ☆458+343= 636-478+722= w W w .x K b 1.c o M 842-428= ☆705-258= 437+182+356= 二、仔细填空。(32分) 1.6个千、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这个数接近( )千。 2.□÷8=6……☆中,☆最大是( ),这时□是(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写字台的高度大约7( )。 (2)儿童心跳75下大约1( )。 (3)中国象棋棋盘厚15( )。 (4)小强上午在校时间约3( )。 4.从0,3,7,9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最接近800的数是( )。 5.在 里填上“>” 、“<”或“=”。 5 分 秒 100分时 8厘米毫米 8米分米 9厘米分米 30 毫米分米 6.按规律填数。 (1)685,690,695,( ),( ) (2)876,776,676,( ),( ) (3)506,612,718,( ),( ) 7.先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再想想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 ∶ ) ( ∶ ) ( ∶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下面的三个数中,最接近3000的数是( )。 ① 3003 ② 2999 ③ 3900 2.□891<7890,□里最大能填( )。 ① 6 ② 7 ③ 8 3.下列算式中得数不是六十几的是( )。新- 课- 标-第- 一-网 ① 24+38 ② 83-17 ③93-36 4.用这样的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 )。 ① 锐角 ② 钝角 ③ 直角 5.17粒大米接在一起,长约是1分米,170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长约 ( )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五、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图,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书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谁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进行对物体的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还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楚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发展直观思想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

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探究新知 → 错误!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实际切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师: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得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师:大家觉得拍得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前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前面。 生2:我最喜欢左面的,站在她的左边,拍的是她的左面。 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