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损伤

脊柱损伤

脊柱损伤
脊柱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简介

脊柱脊髓伤的伤情严重复杂,在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及自然灾害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并严重的的并发症,处理上难度大,预后差。

脊柱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脊柱骨折,

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有局限性后突畸形,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受到损害。

脊柱脊髓损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脊柱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共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

2.脊髓挫裂伤,

3.脊髓受压,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脊柱脊髓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

4.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

相关文章

?脊柱脊髓损伤应急措施

?脊柱脊髓损伤如何急救

?开放性脊柱脊髓损伤清创术

?脊髓与脊柱的位置关系

?修复脊髓损伤的新方法

?脊髓损伤患者的胆石症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病人的性问题

?脊髓损伤后女性的性功能

?脊髓损伤病人的性问题

脊柱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脊柱骨折,

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有局限性后突畸形,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受到损害。

脊柱脊髓损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并发症包括:(1)防治褥疮(2)防止泌尿系统感染(3)关节僵硬和畸形的防治(4)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便泌。

三、诊断

根据病史、病因、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作出诊断。

四、治疗

(一)限制损伤部位的活动对脊柱损伤的病畜,应避免脊柱屈曲、伸展或扭转,移动病畜时要十分小心,疼痛不安者可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对脊柱不完全骨折或脱位者,采用适当的方法固定,或将病畜置于吊具上。对于完全骨折或脱位,并伴有脊髓严重损伤的家畜,应考虑淘汰,特别贵重的动物可在早期试行手术。

(二)手术治疗如已确定脊柱骨折或脱位、脊髓受到压迫,临床表现严重瘫痪和进行性神经机能障碍时,应尽快手术。手术的目的包括减压、复位和固定。减压是指通过椎板切除,取出骨片,清除血凝块,解除脊髓的压迫。复位可在减压之后进行。为确保脊柱的稳定,还需考虑作内固定。

(三)药物治疗对于脊髓震荡、挫伤而没有脊髓受压的动物,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皮质激素,以减少脊髓的水肿。

(四)防止并发症脊柱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有尿潴留与尿道感染、便秘和褥疮。

1.防止尿道感染多数病例脊髓损伤后很快发生膀胱麻痹和尿潴留,引起膀胱张力的丧失,易发生膀胱感染。因此,应经常挤压膀胱或导尿,促使尿液的排出,防止尿潴留。导尿后膀胱内注入抗生素或泌尿道消毒剂冲洗膀胱。

2.便秘的处理脊髓损伤的动物常发麻痹性肠梗阻和粪便停滞。每日用温水灌肠,对小动物还可服果导片或灌注开塞露等促使粪便的排出。

3.防止褥疮截瘫动物皮肤失去感觉,卧地不起,常多处皮肤发生褥疮。应将动物放在软垫上,并常改变体位。灌肠排便或挤压膀胱排尿后,应及时清理会阴或包皮,使其保持干燥,骨骼隆起的部位防止潮湿。可使用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脊柱的损伤

脊柱损伤有骨折和脱位,往往累及脊髓及马尾神经。临床分为无神经损伤和有神经损伤两种类型。无神经损伤常见于单纯椎体压缩骨折或附件骨折,偶见于劈裂骨折;有神经损伤者,在脊柱骨折脱位平面以下呈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或马尾及神经根损伤。应在不加重损伤的前提下,全面系统检查,及时摄片,以进一步明确损伤部位性质和程度。

(一)脊柱胸腰段压缩骨折(无神经损伤)

胸腰段(胸椎11、12和腰椎1、2)是胸椎和腰椎两个生理弯曲的交界部位,对维持脊柱的支柱和平衡作用尤为重要。胸腰段活动范围之大仅次于颈椎,所以易于损伤。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受伤部位活动受限,腹胀。早期由于椎体受伤引起腹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所致;晚期由于交感神经麻痹,而引起肠蠕动功能减退所致。单纯压缩性骨折的后遗症为“腰痛”,系由于受伤后小关节紊乱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和软组织萎缩粘连所致。积极正确地治疗新鲜骨折可预防和减轻腰痛。目前最好的治疗措施多采用积极的功能疗法,具体做法是让病人仰卧于木板床上,在伤椎后凸畸形处垫一枕头,逐日增高,使之逐渐伸展。受伤2日后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位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腰部,即“五点支撑背伸肌锻炼”。1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的“三点支撑背伸肌锻炼”;再过1周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方法是将上肢放在腰背部,背伸肌用力使头和下肢都能翘起离开床面,如燕子起飞,故也叫“飞燕式背伸肌锻炼”。每日反复做几次,每次坚持5~l0分钟。

观察和护理重点:

1.卧位患者需睡木板床、平卧、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病房的床如系

钢丝屉,可在屉上加放一块木板,要向病人详细讲解卧硬板床的原因和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2.指导病人自己翻身要保持受伤的局部固定,不弯曲,不扭转,故称“轴位翻身”。例如,给一个伤在胸腰椎的病人翻身时,要用手扶着病人的肩部和髋部同时翻动。如果肩、髋分别先后翻动,就可以造成腰部的扭转。如伤在颈椎,则须保持头部和肩部同时翻动,以保持颈部固定不动。病人自己翻身时,也要掌握这个原则。其方法是;挺直腰背部再翻动,以绷紧背肌,形成天然的“固定夹板”,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侧卧时,背后要用枕头将全背部顶住,避免上、下身的卧位不一致,造成胸腰部脊柱的扭转。伤在颈椎的病人,也不要随意低头、仰头或向左右扭转。对于脊柱骨折患者不可随意给枕头,例如颈椎及高位胸椎损伤者,宜平卧不用枕;要根据病情需要,有时在颈部或肩下加枕垫,使颈部后伸。

3.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和腹胀情况:患者早期因椎体位置的改变和血肿的刺激,局部会有剧烈疼痛,此时应注意有无神经继发损伤的情况,疼痛难以忍受时可遵医嘱给止痛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压缩骨折的病人受伤后可出现腹胀、便秘症状,患者腹大、肠鸣音亢进,再加腰痛,因而痛苦异常。此时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可行肛管排气;或中药大承气汤急煎内服;或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便秘者还可给番泻叶代茶饮。可配合五点支撑练习,症状均可逐渐缓解。

4.使用便盆法:压缩骨折病人,臀下放便盆也是一难关。因抬起臀部会引起胸腰段的脊柱向前屈曲。病人多不能接受。有条件的医院最好给病人使用带洞木板床或睡三截褥子床。如果没有条件还可以用一简易方法:把整个上身垫高,然后将便盆垫在病人的臀下,双腿自然屈曲舒适即可。这样也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

5.指导、督促病人做腰背肌锻炼: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护理工作,是治疗的需要,也是预防腰背疼的好方法。锻炼背肌的方法如前。要循序渐进,每次练习不可过多,过累。

6.对于年老体弱者应注意预防肺炎、褥疮等合并症,具体措施包括:在床上做上肢及扩胸运动,

增加胸部的活动及肺的功能锻炼。为预防褥疮,在骨突部如尾骨部位加用海绵软垫及气圈,使尾骨悬空。

(二)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有神经损伤)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它是由脊髓受压、损伤或供血障碍造成的,不仅使运动、感觉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还可使植物神经系统发生障碍而引起内脏器官的功能紊乱。

1.并发症的观察

(1)排尿障碍截瘫早期,受伤平面以下的一切反射均消失,膀胱壁的收缩反射也消失。膀胱在此期间可膨胀很大而病人感觉不到有排尿的需要,直到膀胱壁的张力阻止它再扩张时,尿才溢出来,这一情况称为充盈性尿失禁,是最普通的最先发生的排尿障碍。伤后几周或几个月后,如果是骶髓或马尾神经完全损伤,膀胱由于失掉了骶髓中枢的控制,只能依赖膀胱壁的微弱收缩,这种膀胱称为“自主脊髓膀胱”。这种微弱收缩,仍然不能引起自动排尿,只有靠腹壁和膈肌用力,用手辅助按压或导尿来帮助排尿。如果脊髓损伤在骶髓以上,那么伤后半年到一年,膀胱由于尚有骶髓排尿中枢的控制,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就可反射性自动收缩,引起排尿。这种膀胱称为“自动反射膀胱”。病人虽不能随意控制,但要排尿时病人有一些预兆,例如下肢抽搐、身体感到发冷发热或出汗等。这种情况可不必再留置导尿管,但排尿后膀胱仍然有数十毫升的残余尿。

由于排尿障碍所致尿潴留、残余尿和长期反复放置导尿管的原因,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或膀胱结石。

(2)—褥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全身代谢紊乱及发烧的消耗引起低蛋白、消瘦;截瘫平面以下神经营养障碍;尿液浸渍皮肤而降低皮肤抵抗力;翻身不及时使骨突部位长时间受压;床单不平整或有渣滓等;都可以压迫或刺激皮肤而发生褥疮。

(3)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是肺内感染和呼吸道梗阻。引起肺内感染的原因有二:1)长期卧床,咽

喉的粘液不易咯出,支气管内分泌物引流不畅。2)高位截瘫引起呼吸肌肋间肌、膈肌瘫痪,气体交换量下降,肺内分泌物增多。因无力咯出气管内分泌物可发生窒息。高位脊髓损伤波及延髓呼吸中枢时,可引起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

(4)消瘦和水肿截瘫后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欲不振,摄入减少,如果再合并褥疮大量丢失蛋白,或感染发烧的消耗,病人的营养状态很快低下,体重下降。病人在截瘫1~2周内因通过葡萄糖氧化释放热量的一系列生化作用被抑制,进食和静脉注入的葡萄糖大多数不能被利用,于是主要代谢作用依赖蛋白质和脂肪,远远抵不住消耗,所以病人很快出现明显消瘦或浮肿。

(5)中枢性高热颈椎骨折脱位损伤颈髓造成高位截瘫时,常可因病变波及延髓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障碍,而出现持续性高热。常在伤后一周出现,可高达40℃~41℃,且比较顽固。出现这种高热的病人,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2.截瘫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多在正常劳动情况下突然受到伤害,思想上不能接受生活起居、饮食都需要别人帮助料理的现实,思想顾虑大,不能安心休养。护士应针对这些情况给病人进行主动、周到的护理,抽时间与病人谈心,鼓励病人与疾病做斗争,使病人产生身残心不残的乐观主义思想,而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2)保护皮肤预防褥疮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避免大小便浸湿。每2小时翻身一次,或根据皮肤的耐压情况确定翻身时间,夜间可适当延长。骨突部位用50%酒精按摩,并可采用棉垫分置减压法(上三角、下三角、井字形)。一旦发生褥疮时,更应减少局部受压。轻者可加强按摩局部促进循环;如已有坏死组织,应予切除,每日清洁创面直到痊愈。

(3)泌尿系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正确地进行截瘫后的泌尿系统护理,不但可以制止感染和结石,还可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伤员截瘫后,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插粗细适宜的尿管,因为太粗可压迫尿道粘膜,时间长了会发生溃疡或炎症;太细又会被尿沉渣阻塞,引流不畅。伤后1~2周内,尿管应持续开放。这样膀胱里不积存尿液,可使膀胱休息,减少膀胱壁受损伤的机会。当患者肌张力开始恢复,反射出现,可将膀胱的持续开放改为定时开放,以避免长期没有尿液在膀胱内积存,膀胱由于肌肉萎缩而逐渐缩小形成挛缩膀胱。一般白日每2~4小时放尿1次,夜间每6小时放尿1次。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应在早晨拔除导尿管,拔除前将尿放尽;6~8小时后重新插入新的、消毒好的导尿管。拔管期间,伤员应少进流质饮食,以免膀胱过分充盈。如果尿液引流通畅,尿中沉渣不多,不混浊,则不必冲洗膀胱,只单纯引流即可。

膀胱冲洗法:膀胱冲洗的目的是为了把膀胱里积存的尿沉渣冲洗出来,尿沉渣长期积存在膀胱里可引起感染、发烧。常用的冲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密闭式膀胱冲洗法,另一种是用迨金冲洗器或注射器冲洗法。用密闭式冲洗法污染机会少、方便,但是这种方法的冲击力和吸引力都比较缓和,遇有过多沉渣时,不能彻底冲洗干净。用迨金冲洗器或注射器冲洗时,可以用比较大的压力把冲洗液注入膀胱内,随即把冲洗液抽吸出来,这种方法多配合密闭式膀胱引流,在沉渣多时使用;其缺点是比较容易感染。.常用的冲洗液有3%硼酸溶液、0.2%呋喃西林溶液或外用生理盐水。其作用是清洗并改变尿的酸碱度,抑制细菌生长。

排除残余尿:俯卧位有利于引流残余尿。俯卧撑是排除残余尿的一种措施。病人最好睡三褥子床,便于俯卧时排尿。俯卧的位置很累人,要用枕垫将上身垫高,且时间不可过长。截瘫晚期病人可以自由在床上翻动者,感到累了自己可以更换体位时,每日督促病人俯卧两次即可。不能自己俯卧者,护士须帮助病人翻身俯卧,但时间不可过长,20~30分钟就要翻回来。高位截瘫病人不宜俯卧,因为这种体位不利于呼吸,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每日3~5升,以便于冲出尿中沉渣,预防泌尿系结石。

(4)大便失禁和便秘的护理:脊髓损伤后,肠道的神经机能和膀胱的情况一样,受到破坏而发生机能失调。护理这样的病人,关键是帮助病人建立起反射性排便,定时排便,方法如下:

1)饮食管理饮食要定量,不可忽多忽少,吃的过少时,大便就要减少。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质量,粗纤维可以刺激肠蠕动,所以每餐应给病人加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品和水果,有助于排便。多饮水可以防止大便干燥。

2)药疗法临床上常用的缓泻剂有双醋酚酊、麻仁滋脾丸、麻仁润肠丸、番泻叶等。每种药的作用因人而异,反应也不一样。需要在用药后密切观察疗效。当试用某一种药物无效或效果不好时,可以改试另一种。这些药物一般都是首日服,次日可解大便。如果服药后发生腹泻或大便失禁,则应立即停止服药,以后可改换药物,或拉长服药间隔。

3)训练反射性排便带上手套,在病人海日早饭后,定时给病人扩张肛门,利用刺激肛门括约肌的作用,反射性引起肠蠕动。反射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第一次做就能奏效。坚持做一个阶段,反射可建立起来,那时当用手指按压肛门后,就会有大便排出。

4)按摩顺着结肠走向,自上而下地在腹壁上按摩,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5)大便失禁和腹胀的解决处理法经常有大便流出来浸泡在臀部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也容易诱发褥疮。遇此情况,最好用清洁灌肠法,连续灌肠1~2次,使大便一次排净。肛管要比正常人插得深些。如有腹胀,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新斯地明皮下或穴位注射、热敷等都有一定效果。

6)肺炎的预防和护理;为防止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应按时翻身、捶背以协助排痰。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服祛痰药或蒸气吸入。如发生窒息可行气管切开术。

7)功能锻炼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保持瘫痪的肌肉、关节活动,以使软组织不萎缩、关节

不硬,促进血循环,预防畸形。对于没有瘫痪的肌肉,尤其是上肢和背部的肌肉,要认真积极地锻炼,为将来扶拐下地打基础,做准备。通过锻炼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肺部及泌尿系统的并发症,并增强病人的信心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情绪。

3.脊柱损伤合并截瘫病人的康复措施:

(1)心理康复外伤截瘫的病人,在疾病康复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应着重心理的康复,使他们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要将康复计划,治疗及锻炼方法都应向病人耐心解释,对他们指导和督促。其手段有与病人谈心、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做一些公益性工作,如有文化的病人,可辅导病儿的学习等等,使他们看到自己还有所为,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目的是预防因长期卧床引起关节僵直和挛缩。方法包括:

1)体位变换可防止发生褥疮、关节挛缩和呼吸道感染。利用水平旋转床、体位变化床进行体位变换。每隔2小时改换一次。对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可采用体位休整法:①准备4~6个聚氨酯大泡沫块,垫在体下,留出褥疮好发部位取仰卧位。②用1~3个小软枕或浴巾垫在骨折部下方,保持脊柱在生理弯曲基础上呈过仰位,以便尽快恢复脊柱的正常弯曲度。③骨折部位贴上标志以示确认。④受伤后6周内,每隔2小时按仰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的顺序变换体位。⑤仰卧位时下肢轻度外展,踝关节保持90o,双下肢间垫软枕保持外展。⑥6周后逐渐延长体位变换时间为3~4小时一次。10~12周可移到一般软床,但仍要进行体位变换。⑦坐位体位变换。脊髓损伤导致截瘫,不宜同一姿式长期就坐,坐骨结节部位很容易发生褥疮。乘坐的轮椅的顺序为挖空板、泡沫和羊皮坐垫。每坐15~30分钟要支撑抬起上半身并左右挪动,以避免同一部位持续负重过久。

2)夹板的应用目的是防止足下垂,保持肢体功能位。常用的有箱形足夹板、足板、石膏足夹板、保护足跟式石膏。若没有条件也可用砂袋预防垂足,注意砂袋要将全足支起,否则足的前部仍向跖侧屈,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被动活动被动活动是指靠医护人员的手法、患者的健康部位,借助器具的力量,使相关的肌肉在松弛状态下所进行的运动。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在给脊髓损伤病人做被动活动时要注意时间、部位,以免造成负损伤。如:早期不宜做髋关节的活动,会妨碍损伤部位的稳定。大约6周后即可开始做被动活动,先是轻轻地活动远心端,逐渐活动近心端,活动量要逐渐加大。

4)伸展法伸展法主要用在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促使挛缩肌肉松弛。对于截瘫患者而言,主要是预防屈肌挛缩和足下垂,其措施为倾斜台和踝关节矫正站立板,为日后的站立打基础。

(3)体力恢复训练为防止全身体力下降,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持心肺功能,增强体力而进行的活动。它包括:

1)上肢的伸屈、内收外展活动。

2)随着病变局部活动受限的改善,可做卧位体操活动上半身。

3)用自己的力量或靠背架坐起来,做坐位体操。

(4)增强上肢、躯干肌肉肌力的训练瘫痪患者中等度以上的损伤,下肢肌力恢复希望不是很大,故应加强上肢肌及肌力的锻炼,为将来使用软椅及拐杖步行做准备。架拐步行所需的上肢肌及肌力见表20—1。

现在轮椅普遍使用之后,多少有些忽视了上肢及躯干的肌力增强训练。其实上肢及躯干肌力增强,对轮椅操作特别是对保持平衡和增强耐力大有俾益,不应放弃训练。

1)初期脊髓损伤时,在不给损伤部位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在静卧期即可开始使用拉力器训练;

后期可拿哑铃、铅球、杠铃、砂袋等重物练习。

2)慢性前期随着损伤椎体稳定性增强可利用骨科牵引床上的支架、滑轮、重锤来进行练习。首先练习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屈曲,伸直肘关节。

3)慢性后期恢复到任何体位不受限时,即可在床上做抗阻力训练。脊髓损伤的起步,特别是下肢的起步,需要背阔肌的运动,这一肌肉的强化可以使骨盆做一定强度的运动。

以上是胸10平面脊髓损伤引起近似全瘫病人的上肢、躯干肌力的增强训练。如损伤平面较低,肌肉损伤轻微,则训练较之简单。

(5)下肢肌力、肌肉功能恢复训练截瘫病人下肢条件与上肢明显不同,因而在临床上不能采用上肢的训练方法。应以被动运动为主,并把再训练结合起来,逐渐由被动运动过渡到功能再训练。

1)先采用被动运动方法缓冲肌张力亢进。

2)使病人有意识地注意到欲恢复活动的肌肉和部位,用手触及该部皮肤或用力压迫。在充分唤起病人注意力下进行训练。

3)进行言语刺激和视觉追踪,医护人员同时可用自己的肢体来带动病人活动。

4)强化臀部的腰方肌,利用其上举骨盆的功能使下肢迈步。

(6)复合基本动作训练

1)依靠倾斜台或支架被动坐起从每日练坐1小时为基点逐渐延长时间。

2)坐位基本动作坐位平衡动作,首先是两腿伸直坐位训练,如果有可能,病人前面放一面镜子,

让病人自己看着倾斜状态来自我矫正。稍一倾斜时,医护人员立即喊“歪了!起来!”倾斜时不立即扶他,宜轻轻地向反方面推他,以期诱发姿式反射而直立。无论如何总向侧方或后方倾斜时,为找平衡可在麻痹侧臀部垫一小枕。

3)半辅助坐起利用靠背板可呈直角坐起,并能保持坐位平衡时,则可开始进行半辅助的坐起。利用床边横梁、绳梯、索带等坐起,不能完成的部分给予辅助。要逐渐地脱离帮助。

4)主动坐起病人能长时间保持坐位后,还需练习将下肢垂于床边,依靠手的力量坐起。

5)坐位移动除练习向后、侧方移动外,还需将下肢垂于床边,沿床横向移动。

6)轮椅动作被动坐起来若能保持15~30分钟,即使坐位保持不了平衡也可在辅助下坐轮椅。脊髓损伤约3~4个月,非外伤性截瘫在1个月内开始练习。病人从室内生活中解放出来,可使精神振奋。训练分如下步骤:①轮椅上坐位平衡体操与坐位平衡。②在轮椅上练习用双臂支撑身体。③将下肢移到地上的动作:先用手将腿盘上;抬起足踏板,然后把腿放在地上。④驱动轮椅前进、后退、转大弯、转小弯,使用车闸,此外还要上下台阶。

7)移乘动作①从轮椅移至床上,先将轮椅斜着贴近床旁向前靠近。②从轮椅移椅子间,按从轮椅到床的方法进行。③利用练习台,练习从轮椅到地面的移动。

8)应用动作①在轮椅上开关门。②从轮椅到洗澡间的移动。③从轮椅到厕所间的移动。④从轮椅上站起来。

9)立位基本动作起初靠倾斜台练习被动起立,4~5个月后开始做下面两项练习。①帮助起立最初病人自行站立(在平行杠之间)时,多半要依靠医护人员的辅助,因这时刚能从坐位站起来,是由于肌力低下及其它障碍的缘故,或由于得不到要领。医护人员抓住病人的腰带或防止跌倒带,好像抱着他一

样;随着习惯了以后,而逐渐减去辅助。若病人支持不住体重而膝关节屈曲时,可用固定膝部的夹板和膝部支具进行练习。②平行杠内站立保持平衡病人双手握双杠站立,体重由两脚负担,保持平衡。重心先放到右足,身体向右倾;再放到左足,身体向左倾。然后右手放开,利用两足和左手保持平衡;再次放开左手进行同样练习。放开双手保持平衡最初只能保持一瞬间,逐渐延长时间。③离开平行杠,靠拐杖保持立位平衡利用平行杠完全可以保持平衡后,可让患者拿起拐杖练习。

10)基本步态动作在站起来之前,要把拐杖选择好,然后开始。顺序是:四点拖地,交替拖地;其次是小步和四点步行;最后是大步和两点步行。指导要领如下:医护人员要位于病人身后,在跌倒时能立即给以支撑。腰向一侧弯曲,靠在双杠的一侧,使该侧手用力挺直腰部。若这样还不能矫正身体时,医护人员应即刻支撑其身体使其复原。臀部向后方突至身体呈弯曲状时,医护人员从后方推压臀部使身体伸展。腰方肌良好时,即使髋肌无力,也能使骨盆向对侧倾斜,抬起下腹悬空的同时旋转躯干,使下肢向前移动。如腰方肌不强,不能进行上述动作时,则可先做小步幅步行,进而再做大步幅步行。利用平行杠步行练习前进、侧进、后退、上下台阶。扶双拐步行亦要练习:前进、侧进、后退、转变方向,以及依靠双拐做一些应用动作,如开、关门,从床上下地站起,从椅上站起,从轮椅上站起,从马桶上站起,从地板上站起,上下楼梯,上下车,上下斜坡,跨沟,提物步行等。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与复合基本动作训练一并进行。包括穿脱衣服,装卸支具,排便动作。

(8)作业疗法截瘫时上肢功能正常,所以应把重点放在改善躯干和下肢功能上。步骤为:

1)早期应重视精神疗法和支持疗法。

2)恢复前期,做一些增强上肢、躯干肌力为目的作业疗法。如仰卧位编织,捏粘土,叠纸玩具等。

3)能坐轮椅后,开始学习使用手压粘土粉碎机、用锯锯东西,以及使用木工的锤子等。作为一种游

戏,可进行撞圆盘等项目。以上动作既是对躯干的训练,同时也是一种支持疗法。

4)恢复前期的后半期,靠倾斜台能被动起立的同时,即应开始用起立桌练习起立。可做一些手工艺品,并从事利用上肢的游戏活动。

5)恢复后期以游戏和体育活动为主,可恢复和保持体力。在恢复心肺功能的同时,使病人压抑的心情得到解脱,心胸开阔,增强成功的勇气和信心。除起到上述心理作用外,还可使病人消除自卑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使用上肢为主的活动有:轮椅赛跑,借助轮椅跳方形舞,射箭,标枪,套圈,打球等。

(9)支具的使用使用支具主要为保持身体平衡,增强肌力和耐受力以及使全身功能协调。脊髓损伤在胸1—7者,仅用长下肢支具即可,胸以上损伤者,用带有骨盆带的长下肢支具或再装上其他用具。要与轮椅配合使用,力争尽快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融入社会。

脊柱损伤急救转运

脊柱损伤急救转运 【目的】 对可能或已经发生脊髓损伤的伤员进行安全的正确转运,以及现场处理方法。 【物品及器材】 无菌纱布、绷带、医用胶布,硬板担架,固定(约束)带、止血带。 【操作关键步骤】 现场和院外的救护:在损伤发生的地点,施行紧急救治和处理。 1.初步判断是否有脊髓损伤及受伤部位。 简要询问病史,受伤过程(如直接砸压在头或肩部者,暴力直接冲击在脊柱上者。正处于腰弓背时受到挤压力等)、检查伤员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疼痛部位等,查看伤员身上是否有其他创口,查看伤员疼痛部位,四肢是否有骨折;局部脊椎的压痛、肿胀,或有隆起、畸形,或肢体有麻木,活动无力或不能。 2.迅速清理现场或将伤员撤离可能再次发生意外的创伤现场,避免重复或加重创伤。 3.确保伤员呼吸道通畅,如果通气功能明显障碍,可在现场作紧急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 或切开等。 4.安抚伤员,嘱伤员保持平卧体位,勿自主活动。 5.将伤员两下肢伸直、靠拢,两上肢伸直、贴于身旁,将无弹性担架或木板放在伤员一侧。 6.三位救护人员站立于伤员同侧,蹲(跪)下,将双手放置于伤员身体下方,其中一人双 手放于肩部及腰部、一人双手放于腰部及臀部、一人双手放于腿部。若为颈椎损伤,一人应轻牵引头部保持与躯干长轴一致。 7.将伤员整体托起,保持伤员水平仰卧状态,水平放至担架,再将手从伤员身下抽出。整 个过程使其脊柱成一直线,动作要轻、稳和准,并协调一致。 8.用固定带将伤员固定于担架上,一般使用4条固定带:胸、肱骨水平,前臂腰水平,大 腿水平,小腿水平,各一条带子将伤者绑在硬质担架上。 9.在搬运过程中要保持脊椎躯干不扭曲或转动,要平抬平放,下肢不过度活动及摇摆,保 持头略低位,防止过伸或过屈位。 10.转运途中应保持担架、车辆平稳、以防颠簸加重损伤。密切观察伤员全身状况,并保持 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敷,以防烫伤。 院内救治:转运至医院急诊室后的紧急救治。 1.迅速仔细的全身检查,体检过程中仍要保持脊椎躯干一直线。确定有无休克、颅脑和其 他重要脏器等危急生命的并发伤;有无其他部位骨关节合并伤,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开放静脉通路,输液,必要时备血和输血。 3.在全身情况稳定和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X线摄片、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项检查。 进一步明确损伤部位和损伤严重程度。在进行相应检查的过程中,由医务人员陪同前往,需要搬动伤员时仍应保持脊椎躯干不扭曲或转动,要平抬平放的原则。 4.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明确有脊髓损伤但病情稳定的病人可转入病房作进一步的处理。

脊柱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脊柱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25T10:28:04.5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张智英 [导读] 脊柱损伤常伴有神经根和脊髓的损伤,急诊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预后,危重患者的存活多依赖于提供紧急救助护士的决策张智英(河池市中医院急诊科广西河池5470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9-0132-02 脊柱损伤常伴有神经根和脊髓的损伤,急诊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预后,危重患者的存活多依赖于提供紧急救助护士的决策[1]。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对急诊收治的45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急救观察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5例,男34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41岁。受伤原因:交通伤36例,高空坠落伤5例,工伤4例。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入院时Bp13.18~9.21/8.95~5.68kPa,P 80~140次/min;损伤部位:颈椎损伤8例,胸腰段17例,腰椎损伤20例;合并躯体其它部位损伤26例:颅脑损伤8例,血气胸11例,腹部损伤7例。 2 急救护理措施 2.1正确搬运患者患者由救护车送到医院时,根据其受伤部位分别给予上颈托、围腰等,应用脊柱板进行搬运。搬运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方法,以避免搬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度损伤。移动时由2~3人用手同时将患者平托至脊柱板上,禁止搂抱或2人上下各抬一端导致患者脊柱屈曲扭转。移动前后均要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有无差异,肌力有无变化。 2.2 初步检查、协助诊断迅速、准确的按A(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节律、频率)B(循环状态、血压、脉搏)C(意识、瞳孔)D (四肢活动度)S(有无脊柱脊髓损伤)顺序进行检查评估,对伤情做出初步判断,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对伤情不重或无明显出血征象者,可采用一看(神志、面容)、二摸(脉搏、肢体)、三测(血压)、四量(尿量)进行综合分析[2]。 2.3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应选择健肢大静脉用16-18号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有口腔异物者给予清除,吸痰、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情况,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对有合并症的患者按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给予处置。合并颅脑外伤时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时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严格掌握合适的补液量、补液速度及时机,兼顾抗休克与脱水治疗之间的矛盾。合并胸部外伤要密切观察有无反常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协助医生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合并腹部损伤患者观察腹痛和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患者意识、面色、皮肤黏膜、尿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仔细观察肢体的肿胀程度,肢端温度、皮肤及甲床的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早发现骨筋膜综合征,及时给予处理。 2.4心理护理脊柱损伤患者病发突然,创伤所致的后遗症使患者备受打击,以致于无法面对,患者紧张、恐惧、焦躁、不配合治疗,从而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抢救的同时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给予心理支持,用温和的语言、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激动的情绪,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治信息;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准确敏捷,给患者安全感。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 体会 脊柱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患者通常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急救的重点是抢救生命,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脊柱损伤患者的急救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后续治疗和康复效果,患者可因急救处理不当而失去脊髓功能恢复的可能。急救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补液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做好体位护理和心理护理,抢救过程中认真仔细观察病情,抢救技术操作娴熟,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孙淑英,孙红玲,张巧玲.36例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8):593-594. [2]魏薇萍,张妮娜,管佳慧,等.以脊柱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管理[J].上海护理,2010,10(4):84-85.

脊柱损伤3人搬运流程

脊柱损伤搬运术的操作步骤 脊柱损伤搬运术-操作步骤(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

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

脊柱损伤3人搬运流程

脊柱损伤搬运术得操作步骤 脊柱损伤搬运术—操作步骤(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得;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得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得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得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就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就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

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得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她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得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得肩、髂与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得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得

-脊髓损伤的护理

脊髓损伤的概述 (一)概述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颈髓损伤造成上下肢瘫痪时称为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为截瘫。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二)致病原因 主要见于车祸伤、坠落伤、运动性扭伤、脊柱损伤、过重负荷等。 (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2.脊髓休克以迟钝性瘫痪为特征,病理反射消失、二便功能丧失,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通过X线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及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MRI(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 4.脊髓造影对陈旧性外伤性椎管狭窄诊断有意义。 (四)治疗原则 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原则已有共识,即早期用药、早期手术(彻底减压、

合理固定和有效融合)、早期康复。脊髓损伤24小时内属于急性期,此期内治疗都属于早期治疗。 早期用药 由于脊髓血运障碍及代谢产物等对脊髓造成的继发性损伤是可以阻止或预防的,临床常联合应用药物来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害,或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 1.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急性SCI经典有效药物。冲击疗法是指利用极短时间内超过通常口服剂量约20倍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充分发挥其抗炎及免疫抑制效应,强烈地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趋化分子等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阻断炎症细胞活化及其黏附和在组织中的聚集,使炎症反应得到控制。 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减轻水肿,增加脊髓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增加NaK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增大静息电位和脊髓运动纤维的兴奋性,促进脊髓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快速、强大,甚至在若干小时内病情可以得到改善。 尽早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冲击疗法可预防脊髓水肿及缺血造成的继发损伤。脊髓损伤时不能用于低于L2或马尾神经的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规定,对脊髓损伤进行治疗必须在8小时之内,3小时最好,持续24小时。 (1)方法如下:[准备好输液泵→前15分钟按30mg/kg的剂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教学文稿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一、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 1、房屋倒塌:是导致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如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掩埋在废墟中的遇难者,很多人死于脊柱损伤或由于脊柱损伤而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能正确救治,可挽救病人的生命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分析显示:在死亡的33例中,有30%因院前急救措施不当而死于脊柱损伤。 2、高处坠落:见于建筑施工意外、自杀等。 3、车祸:高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撞击。 二、脊柱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脊柱相当坚韧,周围有大量软组织,除了一些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般人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受伤。脊柱损伤多见于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严重事故,可发生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椎骨骨折和椎骨脱位、脊髓损伤等,伤情常常严重复杂,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如果损伤部位位于腰椎,就有可能下肢截瘫;如果位于颈椎,就有可能颈部以下截瘫,高位颈髓的损伤甚至可导致伤者立即死亡。 三、脊柱损伤的救护要点 胸腰椎损伤时,伤者往往会觉得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不能直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颈椎损伤时,伤者自觉头、颈部疼痛,不能活动,常用两手扶住头部。如无其他损伤,伤者的意识大多是清醒的,但是如果有脊髓损伤,其损伤部位相对应的肢体、躯干会觉得无力、感觉丧失或放射样的疼痛,甚至出现大小便异常。救助人员检查伤者时,可发现他(她)不能感觉到疼痛、不能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肢体不能运动,而且伤者脊柱骨折处肿胀,脊柱向后凸出,并有触痛。 对于脊柱外伤患者的救护,必须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及技巧。否则,很可能在你好心救人的同时,却因为第一线救护措施的不当,造成损伤加重,甚至发生截瘫或死亡。国外曾有统计,40%的人是因为不恰当的急救而使病情加重。

脊柱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脊柱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一、院前急救 1、伤情评估 到达急救现场切勿立刻搬动患者,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后,首先进行伤情评估,护理人员立即配合医生按程序对伤情作出初步判断。 由于现场条件所限,无法做相应的辅助检查,判断脊柱损伤主要根据患者症状与体征,清醒患者可根据主诉颈、腰疼痛、以及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等进行初步判断。首先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频率、节律、血压、脉搏、意识、肢体感觉运动情况。然后再检查是否有内脊柱、脊髓损伤及其他合并症,凡怀疑有脊椎、脊髓损伤者一律按脊椎骨折处理。 2、清理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立即采用托下颌法打开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凝血块,保持通畅,松开衣领,避免气管受压。若出现呼吸表浅,频率减慢,胸闷加重或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则提示高位颈脊髓损伤,膈肌麻痹,应尽早气管插管,用呼吸机维持辅助呼吸。 3、正确调整体位及搬运 最好由三至四名医务人员进行配合操作完成体位的调整。由一名医务人员固定头部并负责发出指令,其他两名医务人员听从指令,按“原木滚动”的原则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位,保证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头、颈、胸、腰、腹在同一轴向。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上颈托。由一名医务人员将一只手的中指放在患者的胸正中央胸骨 处,引导另一名医务人员将患者的头部向头顶方向略做牵引,慢慢转动头部至正中位置,使患者的头、颈、胸、腰、腹处在同一轴向。然后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确定颈部无伤口后,上颈托固定。 ②检查全身受伤情况。由一名医务人员始终固定患者头部,另一名医务 人员分别检查头部、胸部、腹科、骨盆、四肢。 ③将患者移至脊柱板上。始终由一名医务人员负责固定患者头部,保持 患者的头、颈、胸、腰、腹在同一轴向,由固定头部的医务人员并发出翻转患者指令,患者身体成侧卧状态时,由一名医务人员检查确定脊柱和背部有无损伤,然可上脊柱板,将患者转回仰卧体位,操作过程中注意三人动作协调一致。然后调整患者位置,上头部固定器,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脊柱板上。 ④搬运患者。4个人站在担架的4个角上,由医生发出指令后同时抬起 患者,平稳整体搬运。 4、现场急救 脊柱损伤的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重,特别是颈椎损伤伴有高位颈髓损伤可致呼吸、心跳抑制,若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立即行气管插管。出现合并创伤性休克,给予抗休克治疗。对一些开放性损伤出血者,可用压迫止血,迅速建立两组静脉通路,妥善固定输液装置,防止脱落。应遵医嘱及时药物治疗。按医嘱静脉滴注20%甘露醇以脱水、消肿。另外,可根据情况运用糖皮质激素和6542。

脊柱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简介 脊柱脊髓伤的伤情严重复杂,在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及自然灾害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并严重的的并发症,处理上难度大,预后差。 脊柱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脊柱骨折, 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有局限性后突畸形,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受到损害。 脊柱脊髓损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脊柱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共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 2.脊髓挫裂伤, 3.脊髓受压,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脊柱脊髓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 4.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 相关文章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一、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 1、房屋倒塌:是导致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如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掩埋在废墟中的遇难者,很多人死于脊柱损伤或由于脊柱损伤而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能正确救治,可挽救病人的生命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分析显示:在死亡的33例中,有30%因院前急救措施不当而死于脊柱损伤。 2、高处坠落:见于建筑施工意外、自杀等。 3、车祸:高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撞击。 二、脊柱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脊柱相当坚韧,周围有大量软组织,除了一些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般人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受伤。脊柱损伤多见于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严重事故,可发生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椎骨骨折和椎骨脱位、脊髓损伤等,伤情常常严重复杂,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如果损伤部位位于腰椎,就有可能下肢截瘫;如果位于颈椎,就有可能颈部以下截瘫,高位颈髓的损伤甚至可导致伤者立即死亡。 三、脊柱损伤的救护要点 胸腰椎损伤时,伤者往往会觉得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不能直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颈椎损伤时,伤者自觉头、颈部疼痛,不能活动,常用两手扶住头部。如无其他损伤,伤者的意识大多是清醒的,但是如果有脊髓损伤,其损伤部位相对应的肢体、躯干会觉得无力、感觉丧失或放射样的疼痛,甚至出现大小便异常。救助人员检查伤者时,可发现他(她)不能感觉到疼痛、不能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肢体不能运动,而且伤者脊柱骨折处肿胀,脊柱向后凸出,并有触痛。 对于脊柱外伤患者的救护,必须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及技巧。否则,很可能在你好心救人的同时,却因为第一线救护措施的不当,造成损伤加重,甚至发生截瘫或死亡。国外曾有统计,40%的人是因为不恰当的急救而使病情加重。 遇有脊柱损伤患者时,救助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切莫马上抱起伤者,而应按照以下处理步骤救助伤者。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不能轻易翻动伤者。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救助人员在抢救伤者时,若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千万不要对

脊柱损伤的早期评估和急诊处理

Spine教程:脊柱损伤的早期评估和急诊处理 2012-07-22 22:01 来源:丁香园作者:紫川秀第二 简介 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仔细,全面,即时的初期(早期)评估,为后续的进一步全面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脊柱创伤病人而言,准确的早期评估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预防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 脊柱创伤病人的不恰当处理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实验性处理措施在早期评估中估显然不太合适。所以目前大部分治疗处置措施及临床实践指南都基于已有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II,III,IV级证据。 现场确认 年轻人的高能量损伤是脊柱或者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摩托车碰撞、高危险职业。老年病人低能量损伤是第二常见原因,老年病人由于骨质疏松合并脊柱僵直等原因,在低能量下容易出现脆性骨折。医患双方均应当警惕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脊柱损伤的症状容易被其他损伤掩盖,如闭合性的颅脑和面部损伤的患者,这类损伤在患者头部遭受暴力时往往容易合并颈椎损伤。此外,若发现单节段的脊柱骨折,需警惕其他脊柱锥体的骨折,近期有研究提示,在对492名单节段脊柱损伤的患者进行CT扫描发现非临近阶段的骨折发生率在19%左右。对损伤脊柱和脊髓的保护应开始于事故现场。统计发现约有25%的患者在车祸现场发生脊柱损伤时得不到正确的救助,以致后期出现不可恢复的神经功能损伤。正确的搬运和固定可以有效地保护脊柱损伤病人的神经功能,避免神经损伤的进一步恶化。目前推荐处理措施包括,坚强的颈托固定,有力地侧方支持,在搬运过程中保持脊柱轴线稳定,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在年轻儿童当中,因为头部通常较身体体积大,将身体放置在平板上时容易导致颈椎前屈,从而加重可能存在的颈椎损伤。因此,在该类病人脊柱发生损伤时,须将颈椎放置在神经功能位,如在转运板上的枕骨部位预先设置一凹陷,或者在躯干部位放置一垫子,保持颈部略微后伸。 若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若有脊柱骨折,对病人固定时要考虑到已经存在的脊柱畸形,脊柱僵直的病人必要时可以在头部垫一衬垫保持脊柱的弧度。若过度矫正颈椎的后伸弧度有可能造成已经存在的伸展-牵张型脱位进一步加剧而造成严重后果。 不正确的制动可能导致严重的伤残:颈托可能增高颅内压和脑脊液压力,并能改变吞咽的功能而增加误吸的可能性,所以尽快尽早的确诊颈部损伤以便及早的解除颈托固定非常重要;脊柱担架平板通常被错误的认为是可以提供脊柱稳定性的工具,但事实上,这类工具仅仅使用在解救和转运过程中,因为平卧在这类担架板上可能减弱呼吸功能,长期平卧在该平板上时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褥疮,所以骨科医生应当尽早的将病人从担架板上转移至适当的病床中。图1

脊柱损伤的搬运

操作目的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适应症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行脊柱固定:①脊柱疼痛或触痛;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③脊柱结构变形。 物品准备 脊柱固定担架、短脊板、固定带、颈托、头部固定器,必要时可就地取材木板、门板等。操作步骤 (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 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2.再次检查伤员

脊柱损伤3人搬运流程

脊柱损伤搬运术的操作步骤 脊柱损伤搬运术 -操作步骤(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

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脊柱损伤急救要得当

脊柱损伤急救要得当 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路边意外碰到车祸伤者、坠楼伤者,或是家里的老人突然摔伤,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和许多热心人一样,你可能会连拉带抱地送伤者去医院,但是你也许没有想到,如果伤者是脊柱受伤,你的行为很有可能使伤者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 脊柱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脊柱相当坚韧,周围有大量软组织,除了一些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般人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受伤。脊柱损伤多见于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严重事故,可发生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椎骨骨折和椎骨脱位、脊髓损伤等,伤情常常严重复杂,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如果损伤部位位于腰椎,就有可能下肢截瘫;如果位于颈椎,就有可能颈部以下截瘫,高位颈髓的损伤甚至可导致伤者立即死亡。脊柱损伤的救护要点 胸腰椎损伤时,伤者往往会觉得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不能直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颈椎损伤时,伤者自觉头、颈部疼痛,不能活动,常用两手扶住头部。如无其他损伤,伤者的意识大多是清醒的,但是如果有脊髓损伤,其损伤部位相对应的肢体、躯干会觉得无力、感觉丧失或放射样的疼痛,甚至出现大小便异常。救助人员检查伤者时,可发现他(她)不能感觉到疼痛、不能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肢体不能运动,而且伤者脊柱骨折处肿胀,脊柱向后凸出,并有触痛。

对于脊柱外伤患者的救护,必须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及技巧。否则,很可能在你好心救人的同时,却因为第一线救护措施的不当,造成损伤加重,甚至发生截瘫或死亡。国外曾有统计,40%的人是因为不恰当的急救而使病情加重。 遇有脊柱损伤患者时,救助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切莫马上抱起伤者,而应按照以下处理步骤救助伤者。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不能轻易翻动伤者。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救助人员在抢救伤者时,若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千万不要对伤者任意翻身、扭曲身体,比如一人托抱式的搬运,或两个人一人抬头部一人抬腿的搬运方式,都是严禁使用的。因为这些方法都将增加受伤脊柱的弯曲度,使失去脊柱保护的脊髓受到挤压、牵拉,加重脊柱和脊髓的损伤。 正确搬运方法是,将伤者的双下肢伸直,双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放在伤者的一侧(搬运脊柱损伤的伤者必须用硬木板,且不能覆盖棉被、海绵等柔软物品)。在急救现场,门板、黑板或工地的跳板都可作为搬运工具。搬运时,至少要有三人同时将伤者水平托起,轻轻放在木板上,整个过程动作要协调统一、轻柔稳妥,保证伤者躯体平起平落,防止躯干扭转。然后,用沙袋固定在伤者的躯体两侧,以防搬运途中因颠簸而导致肢体摆动,从而加重脊髓的损伤;或者用大的宽布将伤者与担架绑在一起,这样即使担架歪斜翻转,伤者也能保持平躺的

脊柱损伤的急救程序

脊柱损伤的急救程序 脊柱骨折在煤矿事故中,约占各种损伤的3 %~5 %,在脊柱骨折的工伤中约有15 %~20 %合并脊髓损伤。脊柱骨折通常发生在活动范围大、或活动范围大与活动范围小的交界部位的颈椎和胸腰段。脊柱骨折常伴有颅脑损伤、胸腹脏器伤和四肢、骨盆骨折等多发伤;因此,在对脊柱骨折的工伤检查过程中,应做到细致、周密,防止遗漏。当确定工伤有多发伤存在时,应根据各不同部位伤的轻重缓急,安排处理好顺序,避免发生某部位伤情的治疗工作的延误。 1.脊柱损伤的急救程序 (1)当矿井发生冒顶砸人事故时,若伤员出现四肢或两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则应高度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应由专人负责搬运和处理,防止因搬动和放置伤员不当而加重脊髓的损伤。 (2)搬运应在有经验人的主持下进行。3 ~4 人应蹲在伤员的同一侧,1 人呼口号,一同将伤员抬起,保持其身体呈一直线,送到担架上;对颈椎骨折四肢瘫痪的工伤,还应有一人牵拉其头部、不使工伤头部前屈或左右摆动。 (3)使用特制的硬担架搬运。如仅有普通担架时,应在此担架上放一平板,使伤员仰卧其上,避免脊柱骨折处发生屈曲。对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伤员,还应在其头的两侧置沙袋或衣卷固定,不使伤员头部摇摆。 (4)高颈段脊髓损伤的伤员,很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急救时应做好吸痰、给氧,或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抗休克。脊柱脊髓损伤同时伴发胸、腹脏器伤和四肢、骨盆骨折等多发伤的伤员常发生休克,应在及时补液、输血等抢救休克措施的同时,查明合并伤的部位和脏器损伤情况,再根据各部位伤情的缓急需要,安排处理好先后顺序。 (6)排除排尿困难。当伤员膀胱充盈尿潴留时,应放入留置导尿管。 (7)早期给予药物治疗。为了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所造成的严重功能障碍,应争取在伤后1 ~2h 内尽快给予缓解微血管痉挛和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常用的有山莨菪碱(654 -2)、纳洛酮、尼莫地平、维生素C 、维生素E 等。 2.无神经体征的脊柱骨折急救程序 (1)轻度骨折系指横突或棘突的骨折。症状轻,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只需卧床休息几天即可鼓励伤员早期活动。 (2)胸、腰椎稳定骨折骨折较为单纯,常不合并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无神经系统体征,X 片除可见椎体骨折外,骨折之椎体未向前滑行。通常,伤员平卧平板床上2 周即可,然后可采取如飞燕点水、五点支撑、三点支撑等练功法进行功能治疗,以达到复位和治疗的目的;伤情严重者,可用Taylor 氏支具固定1 ~3 个月。 (3)颈椎不全脱位和骨折这类骨折无神经系统体征。对这类伤员,最初可用颈椎牵引带牵引,重量为2 ~3kg ,随后改用颅骨牵引3 ~6 周,必要时重量可增加到4 ~6kg 。通常于颅骨牵引后3 周,再用石膏颈托或圈形颈项支具固定6 ~9 周。 3.合并有神经体征的颈椎骨折急救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