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土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23
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象征着一个泱泱大中华,东边是海,西边是白色的沙,南边是块红土地,北边是黑土的故乡,而中间,就是黄土高原。
北京社稷坛设有五色土台,它的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是黄土,正中立了一根石柱,叫“社...社稷坛五色土的配置,意在代表我国辽阔多彩的土地,用此以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江山永固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
《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为天下求福报功。
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
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
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沧海桑田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
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寸金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始建于一九二五年。
一八九八年三月,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
清政府屈膝投降,同意租借,租界另议。
法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不待议定租界,悍然于四月廿二日派兵攻占广州湾,自拟租界,并四出烧杀掳掠,妄图囊括我大片领土。
五色土是什么?
金融含义
五色土,是指不动产五类物权支持的、大额可转押资产。
五类物权即:所有权、用益权、抵押权、质押权、占有权。
《说文解字》“金,五色土也”。
五色土代表硬通货。
哲学含义
中国古代哲学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对立统一。
“火生土,土生金”。
地理含义
象征中国领土:青土东方、白土西疆、红土岭南、黑土塞北、黄土中原。
在北京中山公园,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显示着人们对土地的崇拜,《礼记大学》“有土斯有财”。
古人堪舆风水,五色土之地人多富寿,象征富贵吉祥。
商标含义
五色土的商标,是一枚印章,象征五色土是一个有信用、负责任的品牌;红底,象征五色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五边形,象征钻石般的土地,“五色土”三个字临摹于颜真卿的字帖。
色彩含义
白色象征诚实守信。
黑色象征创新发展。
红色象征公平正义。
黄色象征自律负责。
青色代表永续经营。
第一课五色土一、教学对象:中级班留学生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课文和会话的内容。
2.熟练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对组成观念神秘欢乐思考如果罢了配3.掌握本课句型……之一;不过……罢了;虽说……可是……;……上百……;把……分成……;由……组成;由于……就……;如果……的话三、教学重点:1.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2.词语辨析:如:一定\千万所以\就等。
3.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共8学时。
1-2学时,检查本课词语的预习情况;3-4学时,课文学习,并做相关练习;5-6学时,副课文的学习和练习;7-8学时,做补充练习,复习全文,布置作业。
五、新课导入:中国人对土地的重视——落叶归根六、教学内容:(一)课文生词讲解1.座:(1)(~儿)座位:满~有~;(2)(~儿)放在器物底下垫着的东西:茶碗~电脑~;(3)量词,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一~水库一~高楼2.砌:用灰、泥把砖、石垒起来:~墙堆~3.坛:(1)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时用土、石等筑的高台:祭~天~(2)用土堆成的平台,多在上面种花:花~(3)指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体~歌~文~(4)坛子:醋坛子菜~[注意]醋坛子:比喻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也说醋罐子。
形近字:切\彻\沏\窃4.相对:(1)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论反义词:绝对(2)比较的:~稳定~优势5.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6.祭: (1)祭祀:~祖宗。
(2)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公~死难烈士7.青:(1)蓝色或绿色:~天~山绿水。
(2)黑色:~布。
(3)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踏~。
(4)比喻年轻:~年。
(5)指青年:~工(青年工人)知~。
(6)(Qīng)姓。
8.观念:(1)思想意识:传统~。
(2)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
9.中上游:河流中介于上由与下游之间,靠近上游的一段。
紫砂泥料的分类紫砂壶是由紫砂泥抟制而成,紫砂泥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也被称为五色土,颜色变化丰富,有紫色,黑色,绿色,黄色,天青色,红棕色等等。
喜欢紫砂的朋友们可能经常听到“底槽清”、“本山绿”、“红皮龙”等等泥料名称,听着名字是熟悉,但是紫砂泥到底是怎样分类的呢?且看善壶君一张图让你看懂!总体而言,紫砂泥料传统的分类为:紫泥、绿泥、红泥三大类,缎泥为共生矿,一般未单独分类。
紫泥、绿泥、红泥是根据矿岩的基本颜色或者烧成之后的颜色命名,这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
紫泥1.天青泥,号称泥中极品,古不多见,久已绝迹。
2.底槽青,因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故名有老嫩之分,矿料一般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有青绿色豆斑状(俗称“鸡眼”、“猫眼”),烧成后呈紫红色。
3.清水泥,一般为紫褐色致密块状,有云母碎片,矿料上带淡绿色斑点、斑纹状,烧成后呈紫棕红色,高温呈紫黑、暗青色,一般指单一矿料仅加石黄等练成的紫泥。
4.普通紫泥,一般指拼紫,为紫泥矿料添加少量氧化锰炼制而成。
绿泥1.本山绿泥,一般指黄龙山优质绿泥,呈淡绿色致密块状,烧成后呈浅黄、米黄色,高温泛青绿色。
2.芝麻绿泥,呈青绿色致密块状,烧成后胎质中含黑砂质点较多,故称为“芝麻绿泥”,有白麻子泥、红麻子泥。
3.墨绿泥,因矿料呈墨绿色,故称“墨绿泥”,烧成后呈米黄色、浅黄色,高温透青。
段泥缎泥(段泥),古称团泥,有人说黄龙山、青龙山之间有团山,产出泥料为团泥,也有人说团泥类矿烧成后多呈黄缎色,故称为缎泥。
缎泥一般为共生矿,绿泥与紫泥共生矿,绿泥与红泥共生矿,烧成后有米黄色、棕黄色、赭灰色、褐紫色等,历史上的壶呈古铜、棕黄、冷金黄等色的均为缎泥。
不过,任何同种原矿泥料,经过不同的陈腐,不同的烧制方式、不同的窑温和烧制时间长短以及泥料的粗细都可以改变成品的颜色!。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叫XX,来自XX大学。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次试讲与学习的机会。
今天我要试讲的课文是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册第一课的《五色土》。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这里的“食”就是指粮食,可见,中国人对于粮食的重视。
而只有有了土地,才能产出粮食,故人们常常把掌管土地的神“社”和掌管粮食的神“稷”放在一起祭祀,便产生了社稷坛;而粮食是否丰收除了靠土地还得靠天,因此,便产生了祭天的“天坛”;不管是祭天还是祭社稷,其目的都是为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去过北京中央公园的同学就会发现那里既有天坛也有社稷坛,今天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用五色土砌成的社稷坛。
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张关于社稷坛的图片,了解一下五色土。
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社稷坛是一个四方的土坛,它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是圆形的黄土。
以社稷为重,就是以粮食生产和土地的使用为重。
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对土地的重视及热爱,一方面因为土地产出粮食,养育了人们,可以使人们更好的生存;另一方面生存好了,也能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团结,进一步加强了和平。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大地的热爱,也象征着中国人追求包容万物的宽博情怀。
再来看看中国各个地区的土色,中间的是黄色流域的黄土,最下面的是四川的红土,还有东北的黑土。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顺便来认识一下方位词和颜色词。
例如一、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几个重点词语。
第一个是“相对”,读作“”,它有两个词性,一是动词,指方向或性质互相对立。
例如,主+~:甲和乙相对。
正方和反方相对。
大眼睛和小眼睛相对。
二是形容词,比较的,根据一定条件而存在和变化的,跟“绝对”相反。
例如,~+中:跟赵薇相比,右边那个女孩儿的眼睛相对小点儿。
主+~: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个是“丰收”,动词,意思是收成好,收获大。
例如,主+~:小麦丰收了。
苹果丰收了。
~+中:他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动+~:今年的文艺创作获得了丰收。
有关土地的故事(1)北京中山公园的五色土在那古柏遒劲、繁花飘香的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被人们称做“五色土”的大土坛,它便是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
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
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
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时所建的铺填五色土的社稷坛,应该叫“太社稷坛”或“太社坛”。
据明代的史料说,太社坛在明代先后有3处:一在南京,一在中都(安徽凤阳),一在北京。
如跟前二者比起来,北京的太社坛自然是最年轻的了。
明太祖吴元年(洪武前一年,公元1367年)落成的南京社稷坛,原是东西对峙的两坛,社稷分开,两坛相去5丈。
坛南皆植松树;坛上铺填五色土,土色随其方位—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为了象征中央的统治,又以黄土覆于面上,洪武10年(1377),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社稷分为二坛祭祀不合经典,故让礼官奏议,于是太社坛才改在午门的右方,社稷共为一坛。
永乐时北京社稷坛所遵照的,便是洪武十年改建后的制式。
现存北京的这座太社坛仍是一座方形大平坛,坛分三阶,每阶高32厘米(约合明清营造尺一尺),用汉白玉砌成;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
坛北是一座现叫做中山堂的木结构大殿,这便是明清时祭祀社稷的拜殿,其实整个公园园地原来都属于社稷坛。
(2)寸金桥寸金桥,座落在湛江市赤坎区西侧。
始建于1925年,原为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
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
1959年重修,重修后的寸金桥为水泥铺面单孔石桥,长19米,宽12米,两侧各立栏柱18根,桥西头立碑一方,记抗法斗争事迹始末,1964年2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来湛江,为桥题诗:“不甘俯首所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头自由云”。
郭沫若也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
1986年7月,市人民政府再修寸金桥,桥宽扩至22米、伸长24米,为水泥钢筋结构。
五色土副刊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说说五色土副刊投稿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五色土副刊投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可都是我的亲身感受和见解呀,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投稿流程吧。
你得找到它的投稿渠道,这就像是找对门一样重要。
不然你再有才华,投错了地方那也白搭呀!找对了门之后,就该把你精心打磨的作品给送进去啦。
这时候就得像嫁女儿一样,有点舍不得但又满怀期待。
把作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整整齐齐地发过去,可别毛毛躁躁的。
然后呢,就是等待啦。
这等待的过程啊,那可真是难熬,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咪在挠痒痒一样。
你会时不时地去瞅瞅有没有消息,每次看邮箱或者手机都带着那么点小紧张、小期待。
有时候等得久了,还会胡思乱想,哎呀,我的作品是不是石沉大海啦?接下来咱再说说注意事项。
首先啊,作品可得有质量。
你不能随随便便拿个东西就往上扔,那可不行!就像去相亲,你不得好好拾掇拾掇自己呀。
文章的内容得有趣、有深度,能吸引人。
还有啊,一定要看清投稿要求。
别人家要议论文,你给投个散文,这不是南辕北辙嘛。
就好像人家要吃苹果,你非得给人家塞个香蕉,那肯定不行呀。
再就是要有点耐心。
投稿可不像买彩票,一下子就能中。
也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没中,但别灰心呐。
坚持就是胜利,说不定哪天就被编辑大大看上啦。
我还想说,投稿被拒也别太往心里去。
就当是一次锻炼,一次成长。
你看那些大作家,哪个不是被拒了无数次才成功的呀。
每次被拒,咱就找找原因,改进改进,下次再来。
总之呢,投稿五色土副刊是个有趣又有点挑战的事儿。
有时候会顺利,有时候会坎坷,但只要咱保持热情、保持努力,总有一天咱的作品能出现在那上面。
大家加油哦,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让我们带着梦想,在投稿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吧,哈哈!。
五色土的故事一、故事背景在一个遥远的古代王国,有一种神奇的土壤,被称为“五色土”。
这种土壤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混合而成,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力量和属性。
传说,掌握五色土的力量,就能够掌握自然界的奥秘,为国家带来无尽的财富和荣耀。
二、故事情节这个王国有一个年轻的王子,名叫艾瑞克。
他聪明勇敢,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热情。
艾瑞克知道五色土的传说,决定寻找这种神奇的土壤,为国家带来荣耀。
在寻找五色土的过程中,艾瑞克结识了一位智慧的老者。
老者告诉他,五色土藏在一片神秘的森林里,只有纯洁的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找到它。
艾瑞克决定立即前往神秘的森林。
三、角色设定:1.艾瑞克:年轻勇敢的王子,拥有纯真的心和坚强的意志,对探索未知充满热情。
2.老者:一位智慧的长者,指引艾瑞克寻找五色土,传授给他关于五色土的知识和智慧。
3.五色土精灵:守护五色土的神秘生物,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能获得五色土的力量。
四、故事发展:艾瑞克在神秘森林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需要克服险恶的环境、凶猛的野兽以及迷惑人心的幻境。
在这个过程中,艾瑞克逐渐领悟到五色土所代表的力量和智慧。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艾瑞克遇到了五色土精灵。
精灵们告诉他,想要获得五色土的力量,必须通过一个最后的考验——在规定时间内,将五种颜色的土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艾瑞克勇敢接受挑战,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完成了考验。
五、故事高潮:在艾瑞克成功通过考验之后,五色土精灵赋予了他掌握五色土的力量。
他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五种颜色的土壤,为国家带来繁荣和富强。
同时,他也明白了自然界的奥秘和智慧。
六、结局:艾瑞克带着五色土的力量回到王国,用它治愈了国家的创伤,带来了繁荣和富强。
他的行为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在他的领导下,王国成为了一个充满幸福和和谐的乐土。
而艾瑞克也成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和守护者。
七、主题思考:这个故事传递了几个重要的主题。
首先,它告诉我们只有拥有纯洁的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
五色土是指中国各地的土壤类型,有青、红、黄、白、黑五种,在盆栽中,我们也常常用到五种不同的土,它们分别是:泥炭土、珍珠岩、蛭石、赤玉土、麦饭石。
1、泥炭土
泥炭土也就是草炭土,内部呈纤维状结构,疏松多孔、通气,能有效贮存养分和水分。
一般大家使用的泥炭土如果没有标示喜酸植物用,就都是人为调整到pH值(5.5-6.5)的泥炭土,是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的。
2、珍珠岩
珍珠岩具有干净、质地轻、无病菌和虫卵的优点。
排水性、透气性良好。
它属酸性,适合喜酸性的植物,或者是喜欢疏松土壤的植物,比如多肉类植物。
3、蛭石
蛭石具有一定的保肥性,且可以释放一定的营养元素。
常用做园艺配土,加入介质中,可以起到疏松、透气、保水和保肥的作用。
与育苗泥炭配合使用,是扦插、播种的最佳组合。
4、赤玉土
赤玉土也被誉为万能用土,是一种疏松透气的火山泥,无菌,pH值呈微酸性。
具有良好的蓄水和排水性,适合各种多浆肉植物,兰花,菖蒲等高等植物的栽培。
5、麦饭石
麦饭石有很强的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能,能够有效吸附介质和水中有害物质,释放有益元素,促进根系生长,让植物更加挺立。
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活化矿物质,还可以重复使用。
大多用于给多肉植物铺面,或者充当颗粒基质配土养多肉。
北京深度(18)社稷坛记:五色坛土,朕的江山社稷天安门周边一直是敏感地区,每次安检都很麻烦,尽管如此,还是以社稷坛的名义,去了一次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
事不凑巧,公园正在大修,到处挖的坑坑洼洼。
中山公园在辽代曾为兴国寺,元代称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定都北京时,依“左祖右社”之制,社稷坛建造于皇宫之右、故宫午门外西侧,明清两代皇帝或遣官曾在此举行达1300余次祭祀活动。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拜殿停放灵柩并举行公祭,故更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南门面朝天安门广场,进门是保卫和平坊和孙中山铜像。
保卫和平坊,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原建在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名“克林德碑坊”,承载着一段丧权辱国的历史,后移迁入园。
沿轴线来到社稷坛南坛门外,粗壮的古柏为辽代兴国寺遗物,是北京有记载的最老的古柏。
不远处习礼亭,原建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为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官吏等,演习朝见皇帝礼仪之用。
一对蹲坐门前的石狮,雄俊有神。
资料显示为1918年河北大明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两狮重8800余斤,为宋代遗物。
进入内坛,轴线前方直对社稷坛。
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座南朝北,呈正方形,青白石砌三层平台,坛上层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色土来自全国各地,由各地官员纳贡而来。
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
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上锐下方,以示“江山永固”,朕的江山社稷长存。
当初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
原坛中还有一根木制的“稷主”已无存。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对社稷的祭拜远早于祭天祭地。
古人认为土壤和粮食,乃国家的立命之根,因而社稷一词逐渐演化为国家的象征。
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秋仲月(农历二月、八月)上戊日,在此举行祭祀大典,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稷坛四周有矮墙环护,琉璃瓦与坛土辉映,墙正中各有一座棂星门。
五色土有什么风水作用
五色土是一种在风水上被认为具有特殊作用的土壤。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五色土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混合而成,包括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和紫色。
以下是五色土在风水上被广泛使用的几种作用:
1. 增强能量:五色土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能量场,可以吸收和放射正能量,从而提升环境的活力和气场。
2. 平衡气场:根据风水理论,五色土可以帮助平衡不同元素的能量,从而改善环境的风水气场,营造和谐平衡的空间。
3. 提升财运:据说放置五色土可以提升财运,吸引财富和机遇进入家庭或办公场所。
4. 增加健康能量:五色土被认为具有护身辟邪的作用,可以驱散负能量,提升居住或工作场所的健康能量。
5. 促进人际关系:风水信仰认为五色土的存在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各方之间的和谐与共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针对五色土的作用主要是基于风水学的信仰和理论,并非科学证实。
每个人对此的看法和体验各异,因此使用五色土时需根据个人信仰和喜好进行选择和运用。
社稷坛(五色土)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亦是皇权、国土与谷物收成的象征。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明清两朝每年农历二、八月的第一天,皇帝都要把太社、太稷的神主牌位从拜殿中请出来,放在坛上,以面南背北行三跪九叩大礼,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社稷坛是用艾叶青石铺成的三层正方形平台,高0.96米。
上层方15.95米,中层方16.90米,下层方17.85米。
上方平台由南红、西白、北黑、东青、中黄五种颜色铺就而成。
亦称五色土。
据说这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来的,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清朝干隆皇帝有诗咏到,“物备九洲贡,土分五色方”说的就是这五色土。
社稷坛四周的琉璃矮墙颜色也与五色土的颜色一致,五色土的分布与中国地理土壤分布是一致的,封建帝王取五色土集于一处,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同时也表示皇帝一统天下。
在土中间有一突起的石堆称“社主石”或“江山石”,代表江山永固的意思。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曾把香港的土壤带到社稷坛并洒于中间黄土上,并用分隔线划分,代表了“一国两制”的制度。
Altar to the God of Land and GrainShejitan Altar was built in the 18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Yongle(1420).It i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Wumen gate of the Imperial Pala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ncestors on the left and State on the right: by the ancient book Zhou Li. The alter is the only survived state-level alter by the emperors, The word She refers to the god of landand Ji means the god of grain. The square-shaped alter consists of three levels, built with green white marble stone and with a height of 0.96 meter. On the top, there is the five-color soil, blue on the east, red on the south, white on the west, black on the north and yellow in the center, What the five-color soil indicates is that all the land under the sun belongs to the emperor. In the middle of the alter the “sovereign” stone si erected, sharp at the top and square at the bottom, meaning that the reign is firm and soild forever. Ceremony of sacrificing, with the theme pray for good harvest and well being of the country and her people, was held here every lunar February and August in the two dynasties of Ming and Qing.。
第一课五色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扩大词汇量、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说和写的能力,帮学生更好地应对MHK考试。
2、通过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达到能利用其做各种练习。
掌握近义词语用法对比。
3、熟练朗读课文,语音基本正确,语调较为自然。
4、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的词语、语法结构,语篇表达形式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要说的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词47个专名8个2、重点词语:相对、丰收、组成、观念、神秘、欢乐、思考、配3、语言点:之一、不过…罢了、上(百∕千∕万)、虽说…可是…、者(词缀)、把…V成…、由…组成、由于…就…、如果…的话4、词语辨析:一定/千万、所以/就5、课文:《五色土》6、课后练习三、教学方法: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四、课时安排本课共需4讲,7学时教学内容一、课文《五色土》二、生词47个三、重点词语:8个;语言点:9个近义词语用法对比:2组四、课后练习第一讲(1—4学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询问考勤二、上新课(一)导入课文:五色土是什么?有没有同学见过?(二)听录音认读生词并要求学生齐读生词。
(三)听课文录音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1.社稷坛在哪儿?2.古代的皇帝在社稷坛做什么?3.五色土是哪五种颜色?4.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由哪五种物质组成的?5.为什么有人去远方要带一包故乡的土?(四)听写词组和句子(叫两名学生上黑板来写,其余学生在下面写)词组:1—4段:1、有座美丽的公园 2、用五色土砌成3、社稷坛是北京的九坛之一,它和天坛相对4、东西南北中,组成五方、五土的观念 5社稷坛现在已经不神秘了,不过是一个历史遗迹罢了。
6在中国,可以游览的地方很多。
7、去泰山看日出 8、去长城看日落 9、去西湖划船 10、去草原骑马 11、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5—8段:1、古代的中国人把世界分成东、西、南、北、中五方,并且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木、金、土组成的。
《北京晚报》五色土品读书中风景在数字化时代日益兴盛的今天,在纸质媒体被新兴数字媒体猛烈冲击的状况下,《北京晚报》依然能够坚守阵地,受到诸多读者的喜爱,引领北京报业市场,《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在这中间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一、《五色土》副刊的办刊思想《五色土》的名字源于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土呈五色,叫五色土。
《五色土》副刊是自《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以来一直保有的传统栏日,半个世纪以来培育了一:大批忠实而可爱的读者,是很多读报人每天必看的栏目。
《五色土》副刊白产生之日起,就坚持做好文艺性综合副刊的本职工作,以坚守文学阵地为己任,坚持雅俗共赏、平民化视角和高品位文化理念相融合的办刊思想。
《五色土》副刊既具有大众文化鲜活生活的语言外壳,又兼有精英深度文化的内在气质,并以其深刻的文字、真挚的感情、多变的风格以及对于生活深沉的感悟和思考,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甚至积极向副刊投稿,努力参与其中,不断地以一片热忱之心为《五色土》的繁荣增砖添瓦。
二、《五色土》副刊的栏目设置自2012年新年伊始,《北京晚报》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随之改版,崭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改版后《北京晚报》的版面设置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五色土”版面突然“长个儿”了。
“五色土”增加到了十几个版,内容_ 上也有很大改变。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五色土》副刊的栏目设置有:《点睛》、《特稿》、《文娱关注》、《教育》、《闲事》、《名人食单》、《阅读》、《记录》、《连载》、《漫画》、《财智》、《人与法》、《养生》、《慈善》等等。
栏日设置有-定灵活性,周一至周五都会有不同的栏目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固定栏目与机动栏目相结合,融入当下热门话题和公众关注焦点,如《文娱关注》栏目于2014年4月17日刊文《国产都市剧为啥总时尚不起来》,吸引广大年轻人的目光;《财智》栏日于2014年4.月23日刊文《办相亲会银行抢居委会的活儿》,文章生动有趣,既得到老年人的喜欢,又吸引读者关注财经生活;《养生》栏日于2014年4月23日刊文《大热天古人如何相聚》等,激发当代文人的极大兴趣和猎奇心理。
五色之土口诀
五色土口诀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口诀,用于记忆五种颜色的土壤。
根据传统说法,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的土壤。
口诀如下:
青黄赤白黑,东南中西北。
这个口诀是根据五行学说中五方和五色的对应关系来记忆的。
其中,“青”代表东方,属木;“黄”代表中央,属土;“赤”代表南方,属火;“白”代表西方,属金;“黑”代表北方,属水。
通过这个口诀,可以记住五种颜色的土壤所代表的方位和五行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五色土口诀只是一种记忆方式,实际生活中五种颜色的土壤分布并不均匀,也没有严格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