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训作业资料

实训作业资料

实训作业资料
实训作业资料

第一章现代企业

第一节现代企业的内涵

一、现代企业的概念

在当今我国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经济类辞书中,关于“企业”的定义往往不尽相同。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二条中对企业的规定为依据,以《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这一权威性辞书中关于企业的定义为基础,对现代企业的定义做如下表述:

现代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赢利,实行独立核算,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现代企业必须依法设立,取得法人资格

现代企业是一个法人组织,它要取得法人资格,一是要依照法定程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二是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设立企业的条件,如要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独立的财产等;三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独立享有法定的民事权力和承担法定的民事义务。

2.现代企业是专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就不是企业。即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3.现代企业应进行独立核算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就必须进行独立核算,那些虽然进行经济核算,但没有独立账号,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经济实体,如公司下的分厂、车间等,就不能称为企业。

4.现代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企业要获利,就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适应社会需要。为此,除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外,企业必须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及时作出反应,即要有经营自主权。而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就必须承担自主经营带来的全部后果,即必须自负盈亏。

二、现代企业的起源

企业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自给自足的社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自然工具和自然分工(男女之间的分工),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是氏族或部落组织。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手工业的个体劳动得到了迅速发展,家庭便成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济单位。以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为基本经济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工场手工业的出现。然而,那些专为奴隶主、封建主服务的以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为基本经济单位的生产组织,并不是企业。

企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资本的集中和劳动力的商品化,伴随着大量小手工业者的分化和破产,手工业工场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手工业工场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期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形式,在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期,它曾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占据统治地位。手工业工场以分工和协作基础上的雇佣劳动为特征,进行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并且它的管理活动从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成为工场所有者的一项基本工作。史学家们一般称手工业工场为传统的工业企业。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的产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使过去的手工业工场逐渐被以机器为基础的工厂所代替。工厂一般按照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组织生产,内设车间、工段、生产小组和岗位;工厂管理比过去变得更复杂,开始出现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供应和销售等管理活动的分工,推动了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工厂要求建立严格的纪律、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有节奏、高效率的分工与协作体系,以满足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此时,工厂已成为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工业组织,一种新的工业生产制度的诞生,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前身或基础,它直接导致现代企业的产生。

现代企业产生的这一过程见表1-1。

对于现代企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劳动分工结果”说

表1-1 现代企业的产生过程

组织形式家庭手工业作坊手工业工场工厂企业公司企业

时间

原始社会到封建

社会,延续几千年

16世纪中叶至18

世纪末

18世纪末至19世

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

特点

个体劳动,以家庭

为单位,为奴隶主、封

建主服务

以分工协作为基

础的雇佣劳动

以机器生产为基

础,管理职能专业化

以现代化机器体

系、自动化技术为基础,

采用现代公司制度

阶段企业的萌芽传统企业现代企业

对于企业存在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劳动分工结果”之说。这种学说认为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是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就叫协作。”协作劳动是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工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劳动,能够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亚当·斯密曾经举例指出,扣针的生产分工为18个操作,各个操作由专业化的熟练工人来完成,会使扣针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倍甚至千倍。马克思分析认为:“协作提高了生产力,而且也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厄舍教授也认为,“企业是劳动分工日益复杂的结果……经济分工程度的增长需要一定的一体化力量,没有一体化力量,分工将导致混乱;而且正是因为分工经济中存在一体化力量,产业形式才富有意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正是组织协作劳动,发挥这种集体生产力或一体化力量,以提高劳动效率的一种表现形式。

2.“交易费用节约”说

科斯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资源配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另一种则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来进行交换需要支付成本。在市场上,为达成一定交易,通常需要寻找对方,了解其产品和价格,进行谈判、协商和签订协议,这些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即市场交易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这些成本称之为交易费用。因此,当通过一个组织(企业),让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生产要素,能够较之市场外购更低的费用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便产生了。也就是说,企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企业通过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变成企业内部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有奖惩的合作和交换行为,即实现外部交易内部化,就可以降低市场的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用企业组织的协调机制来取代市场调节机制是有效率的。

3.“产权合约集成”说

科斯教授提出的关于“企业的出现是市场的一种替代”之说,并没有被人们完全认同。著名产权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于1983年在《合约的本质》一文中指出:企业和市场都是一种合约。市场上的合约主要是产品和服务的合约,并且主要以短期合约的形式存在,而企业内部的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合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所签订的一系列相对长期的合约组合。只是由于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人们从过去在市场上提供产品的合约变成了在企业内部各自提供生产要素并组织生产的合约。市场和企业的不同,只是合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合约的集合。

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费用和所有者结构》一书中也认为:企业的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合约充当联结点,即若干个人之间的一组合约关系的联结点,这“一组合约”是在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建立的。离开了这些合约关系,就没有企业。

三、现代企业的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在他的名著《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指出:现代企业源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的结合。在企业从事多方面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变由专业经营人员来负责。于是公司制企业就从旧时的“企业主企业”演化为

现代的“经理人员的企业”了。钱德勒认为,现代企业的产生应归结为企业规模扩张所带来的资本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以及公司制作为一种法律形式的固定化。

现代企业被认为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诞生的。它不仅在组织形态、产权制度上与以前的工厂组织及工厂制度有了根本性的区别,而且在组织生产和销售方面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当代企业并非都是现代企业,只是当代企业中具有某些特征的企业,才是现代企业。这些特征为:

1.具有现代企业制度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质上是指公司制度。在长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与不同产权形式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企业三种法律制度形式:个体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在当代西方所有的企业中,大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的是个体业主制和合伙制,采用公司制的企业为数并不很多,但由于这些公司往往规模巨大,故往往成为所在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采用公司制的企业之所以能被称为现代企业,是因为公司制是一种更适合现代大生产方式,更有利于企业资源有效整合的制度形式。

2.采用现代大生产方式,

现代大生产方式是指以大规模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机器生产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使企业内保持生产阶段的并存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要素的比例性、生产进度的均衡性以及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和程序化。这种生产方式存在的前提是大机器生产体系。大机器生产体系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与沉淀,另一方面需要有大量的产品需求。现代大生产方式的这些特征注定了并不是当代所有的企业都会采用这种生产方式,而只有规模巨大和资本雄厚的公司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从本质上看是由于这种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中最先进、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则在于这种生产方式有助于企业大规模发展,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3.从事大规模产销活动

实施大规模产销活动的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1)对某种产品的生产不限于单一的工厂,而是并行地在一个企业内开设多家工厂来生产该种产品。

(2)对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不只限于生产过程,而是把该产品所需原材料及销售渠道的某些部分也纳入企业,实行有选择的供应、生产、销售以及研究开发的联合经营。

(3) 一个企业内不仅经营一种产品,而且同时生产销售若干种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产品。

大规模产销活动作为现代企业的特征是因为它不可能由规模甚小的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承担,也不可能由传统的作坊式管理结构来承担。大规模产销活动使得企业内部实行分工以提高效率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货物产销流的速度与衔接也需要鼓励把不同单位整合到同一企业中来。这样就能实现规模经济,节约交易费用,在更大范围内实施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二节现代企业系统的结构

系统是事物具有相互作用的诸种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它有三个基本点: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构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这些要素或组成部分综合起来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根据上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来分析和认识现代企业,不难看出现代企业也是一个系统。它是一个人造的由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开放的、并不断将输入转变成输出的动态系统。

一、现代企业系统的构成

现代企业系统的构成要素很多,为研究方便起见常把它们分成两类: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企业系统的硬件要素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主体框架的那些要素。主要包括:厂房设施、机器设备、材料工具、生产技术等。硬件要素是形成企业系统框架的物质基础,建立这些要素需要投资多,一旦建立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组合关系之后,要改变它或进行调整是相当困难的。硬件要素对形成企业系统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决策时应该慎重。

企业系统的软件要素是指在企业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要素。主要包括: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政策、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等。建立企业

系统的软件要素一般不需花很大的投资,建成以后对它的改变和调整较为容易。因此.采用何种软件要素,决策风险不像硬件要素那样大。但在实施过程中,软件要素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类要素的掌握和控制较复杂。

现代企业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并不存在必然的有机联系。为了有效地发挥企业系统的功能,完成企业系统目标,就需要按照一定的生产技术规律,运用有效的管理,并采用恰当的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企业系统的结构。

1.企业横向分系统

从现代企业系统的职能分析,一般可以将企业系统各要素分别组合为:生产子系统、营销子系统、技术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和人事子系统等。此即企业横向分系统,如图1-1所示。

生产子系统由企业系统中的各生产单位和生产计划调度部门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与实施产品的加工制造活动。

营销子系统由企业系统中的经营、市场及销售等部门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搞好市场研究和市场开发,以及产品销售等工作。

技术子系统由企业系统中的研究开发部门、设计与工艺部门、质量保证等部门组成。其基本职能是组织企业的产品研究与开发,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从技术方面保证企业生产的有效进行。

财务子系统由企业系统中的各财务会计核算等部门组成。其基本职能是筹措和管好、用好资金,搞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良好的经济效益。

人事子系统由企业系统中的各劳动人事部门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负责职工的招收、使用、考核、培训以及工资、劳保、福利等工作。

2.企业纵向分系统

从现代企业的层次分析,一般可以将企业系统各要素分别组合为:高层战略管理子系统、中层日常管理子系统和基层作业子系统,此即企业纵向分系统,如图1-2所示。

高层战略管理子系统由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主要行政助手和参谋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谋划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长远规划,统筹分配企业的各种资源等。

中层日常管理子系统由直接隶属于最高管理层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销售单位的主要行政负责人及其职能参谋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一方面,通过参谋和建议活动,协助最高管理层搞好经营决策,制定好经营战略和长远规划等;另一方面,做好一系列具体计划、组织、控制工作,搞好企业内外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保证最高管理层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层作业子系统由基层管理人员和广大生产操作人员组成。他们以其具体的生产劳动和与之直接联系的管理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最终实现。

二、现代企业的运行结构

企业运行表现为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四大流程的合理运作,如表1-2所示。企业的运行就是要将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共同实现企业的整体使命。

表1-2 现代企业的运行

类型构成要求实质

物流运行

供应物流→生产物

流→销售物流

快速、连续、尽可能消除

物料滞留现象

物质形态的转换:原材料一

产品、废弃物的处理

资金流运行

资金筹集→资金运

用→资金分配

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

价值的增值:从输入到输出

的纯价值增长

人流运行

员工吸纳→员工使

用→员工变迁

合理规划,科学录用;知

人善用,教育培训;有效激励;

科学考评,合理流动

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

展持续匹配

信息流运行

收集→加工→储存

→传递

准确、及时、系统、适用、

经济和浓缩

对企业系统自身及外界做

出反馈、判断及对生产经营活动

进行指导和调控

1.企业物流的运行

企业物流是指从原材料等资源的输入到变为成品输出,转移到顾客手中,这一物质资料在企业内外进行形态、性质、空间位置等变化的运动过程。以机械制造企业为例,企业物流过程,就是由原材料订购、入库、投产,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制成零件,再经过部件装配、总装形成产品,然后经过调试、检查、油封包装、出厂销售的物质运动全过程。

根据物流运动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将企业物流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即企业为组织物料供应而进行的物流活动,包括组织物料从供应商送达本企业的外部物流(物料采购),以及从本企业的仓库送达生产车间的内部物流(收、储、发);生产物流是企业按生产流程的要求,组织和安排物料在生产环节之间进行依次加工的内部物流(生产过程);销售物流是企业为实现产品销售,组织产品送达顾客和市场经销网点的外部物流。

企业物流的实质是物质的转换,即对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变换过程。对企业物流的总体要求是快速、连续,尽可能消除物料滞留现象。这样才可做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物料储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资金流的运行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物流运行过程,又是资金流运行的过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要耗费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能源等资源,要占用大量的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产品销售后,还要对各种耗费进行补偿等。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系统,用货币形式,从价值方面对物流的运行进行核算、监督、控制,从而使物流运行达到最经济、最合理。伴随着物流运行,并以货币形态来反映、监督、控制物料过程的资金运动全过程,称为企业资金流的运行。

企业的资金流运行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资金分配三个环节。资金筹集是资金流运行的起点,也是企业组织生产、流通的前提条件。资金筹集有多种方式,如发行股票、债券;向银行借款、票据贴现;以及租赁、赊购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要合理运用资金,实现价值增值。资金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当生产经营活动告一段落时,企业要分配资金,以便做到以收抵支,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活动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地不断进行。

企业资金流的实质是实现价值的增值。作为企业系统的输出——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比从投入原材料开始所消耗的所有输入价值(成本)还要高的价值。对企业资金流运行的总体要求是要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企业人流的运行

人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企业对人的聘用是一个具有时序性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从人员的招聘、录用、选拔,到人员的教育、训练、考核、晋升,直至人员的调职与输出,构成了企业运行中人流的运行。

企业人流的运行包括员工吸纳、使用与变迁三个过程。员工吸纳是企业人流运行的起点,它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录用工作;员工使用是企业人流运行的主要过程,它包括员工任用、教育培训和员工激励等工作;员工变迁是企业对员工调整的过程,它包括员工在企业内部流动和向外输出两种情况。

企业人流的实质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持续匹配。职业生涯可以被看成是人们在其一生中经历的事件。它是由个人能力和职业目标以及企业提供的经验和机会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出来。对企业人流的总体要求是:合理规划,科学录用;知人善用,教育培训;有效激励;科学考评,合理流动。

4.企业信息流的运行

信息是反映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等的统称。企业信息指企业所收集到的,经过加工、整理而用于管理方面的经济信息。企业信息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全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和传递过程。它包括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两种。纵向信息流是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经济信息流动。例如公司的经济决策信息向下传递,

生产计划指标逐级向下分解,车间的生产情况逐级向上汇总等;横向信息流是指企业内部各种人员之间、车间之间、职能部门之间所进行的经济信息传递。企业内部纵向信息流与横向信息流交叉进行,形成企业经济信息流网络。

企业信息流运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即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传递,经过信息反馈,再一次进入循环过程。信息的收集就是从企业内外广泛收集所需的各种情报资料;信息的加工就是将收集的原始资料,按一定的用途、程序和方法加以处理,精炼其数量,提高其质量,转换其形式,使之便于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储存就是将处理过的有用信息保存起来,以便随时调用;信息的传递就是通过各种传输渠道将信息及时传输到所需的部门、环节与有关人员进行使用。

企业信息流实质上是对企业系统自身及其外界环境所做出的反映、判断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以各种数据、标准、定额、决策、计划、指令等形式,进行上传下达,执行或调整的过程。企业信息流是伴随着物流、资金流和人流的运行而产生的,同时信息流的运行又规划、控制、调节着物流、资金流和人流运行的数量、方向、速度、目标和方式,使之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运行。信息流是否畅通有效,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其他三流运行的正常程度。

第三节现代企业的目标与责任

一、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

对于企业追求的目标,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个笼统的、又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企业应具体追求什么样的经济效益目标,理论界的观点又有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1.企业利润最大化

有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这种看法最典型,也很自然。因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的目标,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点。但是,对利润最大化并不能绝对化。片面地、单纯地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有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

一是容易诱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唯利是图,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最典型的是曼维尔公司的例子。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曼维尔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发觉,其产品——石棉会引起致命的职业病——矽肺病。作为一项政策,公司管理者决定隐瞒石棉影响雇员健康的事实。在利润的驱使下,公司为了节省一大笔钱,而让雇员一直工作下去,直到他们倒下。从短期看,公司的确节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但从长期看,肯定事与愿违。果然,1982年该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以避免成千件潜伏着的与石棉有关的诉讼。

二是容易诱使企业行为短期化。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为获取眼前利益而忽略或放弃长远利益。例如,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近期利润,不注重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员工队伍的建设,甚至采取拼设备,搞掠夺式经营。虽然近期利润达到最大化,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后劲不足,优势丧失,寿命缩短。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西方企业理论研究者认为,今天大部分经理是职业经理,即他们并不拥有他们经营的公司,他们是雇员,对股东负责。因此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按股东的利益来经营公司业务。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的衡量标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为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反映了股东及其潜在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所做出的评价。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公司普通股价格即公司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这一目标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反映管理当局的赢利业绩、企业目前与未来的获利能力、预期的收益、企业获利风险等因素及其变化。

有人认为,股价主要是公司外部的一种评价,若以公司股票价格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则似乎过于注重企业外部对企业的判断,而不利于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技术和信息,因而也难以实现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再加上一些不为企业所控制的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的影响,使公司管理层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缺乏信心。

然而,在股票市场规范的条件下.以股价最大化作为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最大化毕竟是当今社会公认的尺度。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由于人事任免制度和企业管理体制等各方

面的原因,使现实中的企业目标并不像人们在理论上概括的那么单纯。企业管理当局在管理企业时的实际或潜在的管理目标往往不同于出资者的目标,且这种目标往往是不公开的。当今我国企业的目标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以下几种扭曲和异化现象。

(1)政治利益最大化。我国现有的许多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实际上是一些行政性公司的翻牌公司,在这些有一定行政级别的翻牌公司中,管理当局的目标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或出资者财富最大化,而是个人行政职务的升迁。也许管理当局也强调所谓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者也强调下属企业要赢利,给下属企业下达一定的利润目标,给自己确定一定的加总利润目标,但强调这些目标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在行政职务方面的升迁,是以不影响个人行政职务升迁为前提的。当某些重大决策有利于出资者而有可能对管理者个人的行政职务的升迁产生不良影响时,管理当局往往会做出放弃的决定。这种政治利益至上的目标可能是中国国有企业所特有的。

(2)管理者个人报酬最大化。管理者个人报酬最大化就是指管理人员工资与福利的最大化。以管理者报酬最大化为企业目标的管理者总是以能够给他们带来最多的工资和奖励作为他们的决策依据。如果他们觉得股东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他们将通过增大“在职消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费用偏好”,即管理人员从一定类型的费用(如汽车、移动电话机、公关、星级宾馆住宿等)中获取价值,以增加福利。

(3)内部人报酬最大化。在这里,内部人可被定义为企业的管理当局与企业的全体人员。内部人报酬最大化肯定不会是股东或出资者所期望的企业目标,但在中国的许多国有企业和一些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大量存在。管理当局往往忘记企业还有出资者,出资者的合法权益需要保障,他们心中的目标就是使企业内部人报酬最大化,如工资水平、奖金水平、员工福利水平的提高等。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操纵国家股的转让(如以较便宜的价格将本企业的一部分国家股“转让”给职工持股会或类似的机构)来使企业内部人合法地享有企业利润,提高内部人的收入水平。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但现在时代变了,管理者现在经常遇到需要考虑社会责任的决策,如慈善事业、定价问题、员工关系、资源保护,以及产品质量都是极为明显的社会责任问题。社会公众对现代企业的社会期望自60年代以来急剧增长,公众支持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追求社会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受经济利益的约束,又受社会的约束。现代企业是赢利性机构,具有赢利性的特点,要有其赢利目标,它同时又是社会组织,有着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与社会目标。

社会责任是一种现代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关心长期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他们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不从事欺骗性的广告宣传等方式来保护社会福利,他们还必须融人自己所在的社区及资助慈善组织,从而在改善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要注意的是,现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除了法律所规定的之外,必须是企业自身为实现其确定的目标——出资者财富的最大化——采取的一种主动行动,而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合理的摊派,更不能用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来作为少数一些政府部门的不合理摊派的理由。

2.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关于社会责任活动是否会降低一个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凭直观感觉,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的确有些企业通过年度报表的分析,认为社会责任对企业利润会产生消极的冲击,然而这仅仅表明的是短期的财务绩效。其实,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要许多年后方才见效。许多研究表明,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的逻辑基础是社会责任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利益,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这些利益可能包括了一个积极的企业形象,一支目的更明确和更讲究奉献的员工队伍,以及政府更少的干预等。

大量研究可以得出的最有意义的结论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社会责任活动不会降低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果社会责任并不消极地影响经济效益,也许整个社会责任观点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公共

关系概念,它使得企业管理当局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显示出某种社会意识。就是说,社会责任行为不过是一种乔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虽然提出这种问题显得不够严肃,然而,社会公众经常对企业追求社会目标行为是出于一种利他动机表示怀疑。

毫无疑问,企业的某些社会行为主要是由利润动机驱动的。事实上,这种行为已获得了一个名称:起因相关营销,指实施直接由利润驱动的社会行为。正如美国运通公司的一位总经理所说:“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诱饵。”研究表明,企业的慈善事业需要借助广告宣传,而且要以利润来驱动。事实上,美国《商业周刊》已将起因相关营销描绘成了“慈善事业中最热门的事情”。

虽然还不能说明企业的每一个“社会”行动的动机,但显然至少有一些这样的行为是出于利润动机的,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20世纪的前半期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多样化时期。科学管理理论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使整体组织更有效率;行为科学理论侧重研究人的行为,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管理科学理论则强调应用定量的和数学工具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这些管理理论是基于研究人员不同的背景和兴趣,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管理所做出的解释,各种观点都为认识企业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难免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人F·W·泰罗及其追随者创立的管理理论。泰罗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企业从此由传统(经验)管理阶段进入科学管理阶段,泰罗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开始于劳动效率的研究,寻求提高效率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其主要内容是:

1.工作方法的标准化

通过分析工人的操作,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出高效率的标准工作法,相应地使设备、工具、材料、工作环境标准化。

2.工作时间的标准化

通过对工人工时消耗的研究,规定出按标准工作法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需的时间及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作为安排工人任务、考核劳动效率的标准。

3.挑选和培训工人

使工人能掌握标准工作法,尽力达到“合理的日工作量”。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按照工人是否达到“合理的日工作量”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以刺激工人拼命干活。

5.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作业职能

计划职能人员负责研究、计划、调查、控制以及对操作者进行指导,逐步发展为管理人员专业化。

从上述内容看,泰罗主要是研究企业最基层的工作,即如何经过科学研究以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为资本价值增值服务。但后来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的实质已上升为管理哲学或理论。这一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劳资合作,鼓吹雇员同雇主二者利益的一致性。为做到一致,就需要来一场“完全的思想革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蛋糕”做大。而这正是泰罗所说的科学管理的实质。

泰罗指出:这种思想革命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劳资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即资方总是想多得利润,劳方总是想多得工资),而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赢利增加了,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也就不必要了。第二,劳资双方都必须承认,对厂内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或经验,这包括每项工作的方法和完成每项

工作所需的时间。他还提出“将科学与工人相结合”,即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亲密合作,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科学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它主张管理问题必须而且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而不能仅凭经验办事,泰罗把他所实行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工作时间标准化、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等,作为科学方法的范例。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与科学管理理论不同,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关注对整个企业组织的管理。这一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

1.亨利·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1841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富裕资产阶级家庭。他从一个采矿工程师逐步晋升到总经理,担任总经理职务长达30年之久。法约尔具有长期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经历,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发表)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所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法约尔认为企业的全部活动可分为6组,即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商业活动(购买、销售)、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财产清点、成本、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企业各级人员都要参加这些活动,但各有侧重,如工人和工长主要从事技术活动,厂长、经理则主要从事管理活动。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由上述定义可见,法约尔是用管理的职能来解释管理的。对管理职能的论述,构成了古典组织理论的一种重要内容,至今仍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古典组织理论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法约尔首先提出的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法约尔说,这些原则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又在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当然还可在实践中继续加以发展。

2.马克斯·韦伯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通常被称为“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理论对工业化以来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核心是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所谓行政组织形式是指一种能预见组织成员活动、保证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形式。所谓“理想的”是指纯粹的或典型的,是为了便于理论研究做出的抽象。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应以理性化、法律化的权力为依据,不带神秘色彩,不受传统约束,人们只服从依法制定的、与个人无关的命令,实现集体活动的理性化。

韦伯阐明了理性化、法律化权力的基本范畴,设计了行政组织形式的结构,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每个组织都要有一个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制结构,每个职位都有明确规定的权责范围。

(2)每个组织中,只有最高领导人员因专有(生产和管理资料)、选举或继承而获得其掌权的地位,其余管理人员都实行委任制和自由合同制。一切管理者必须在规定的权责范围内行使其权力。

(3)被委任的管理者是根据技术规范来挑选的,要经过考试或验证文凭,并把职位作为自己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4)管理者应当同生产(管理)资料的所有权相分离,即把属于组织而由他们管理的财产同他们个人的私有财产彻底分开,把管理者执行职务的地点同他们的生活场所相应地分开。

三、行为科学理论

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论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美国人E·梅奥、F·J·罗特利斯伯格等创立的。其特点是将社会学、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这一理论包括三条基本原理:1.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任何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中,既有经济方面的需求,又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如感情、友谊、安全感、归属感和受到尊重等。对人的激励也应是多方位的,金钱绝非唯一的激励力量,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心理方面去满足人的需求,才能激励士气。

2.企业中存在正式组织,又存在“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指由共同的兴趣、感情等因素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的群体。“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并非坏事,它可以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关键是管理当局要予以充分重视,注意将其目标引导到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需求的满足程度,以提高士气和生产率

这既需要技术——经济技能,又需要人际关系的技能。所以,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了解工人感情的技巧,并提高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

在人际关系论之后,西方从事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大量涌现。行为科学理论后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代表理论有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等。

(2)同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代表理论有D.麦格里戈的“X理论——Y理论”等。

(3)企业的领导方式问题,代表理论有R·R·布莱克和J·S·穆顿的“管理方格”等。

(4)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问题,代表理论有K·卢因的“团体力学理论”等。

四、管理科学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手段,运用计量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信息资源做系统定量的分析,进行优化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它实际上是科学管理运动的一种继续,加上更复杂的(主要是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对广泛问题决策的方法,亦称为运筹学或数量学派。

运筹学起源于二战期间,是为解决军事问题而导致的数学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战后,运筹学在工业方面的运用逐渐普遍。新工业技术的发明以及交通、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化,带来了一连串传统方法难以圆满解答的复杂问题。运筹学专家不断地应邀协助管理人员为新问题寻找新答案。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更加方便了运筹学的运算,促进了运筹学的发展,最后形成了管理科学理论。

管理科学包括了统计应用、最优化模型、信息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技术,大大方便了企业的管理决策。例如,线性规划可以帮助经理人员优化资源配置,关键路线法可以使工作规划更加有效,经济批量模型对决定企业最优库存量具有重大影响。

管理科学理论对管理决策,尤其是计划和控制决策具有直接贡献,但就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来看,远不如行为科学理论那样显著。这是因为许多管理人员不熟悉数量工具,而行为问题则显得广泛而直观,此外,与较为抽象的建立数学模型相比,大多数管理人员更愿意接触组织中真实的日常人际问题,如激励下属、减少冲突等。

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

和大多数研究领域一样,管理学在其成熟期走向了统一。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现代管理开始进行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下三大学派的研究成果。

一、管理过程学派

1961年12月,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哈罗德·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了分类和详细说明。孔茨承认每一个学派都对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但他指出:

(1)不应把内容和工具混淆起来。例如,不应将行为科学学派、数量学派等同于管理,而应将它们看作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2)管理过程学派能够对当代多样化的管理理论加以概括综合,形成一种一般管理理论。

该学派最初的代表人物就是亨利·法约尔。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在有组织的集体中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若干职能。

孔茨的文章促成了管理学界的一场大辩论。1962年,孔茨邀请了一批著名的管理学者

和实际工作者,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孔茨是会议的主席。与会者重温了不同的管理学派思想并就能否综合形成一种一般管理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事实上,这次讨论会反映了管理理论的不一致状况,学者们只能了解那些来自同一专业的人,实际工作者不了解学者,反之亦然。因此,到会议结束之时大家仍未能达成共识。然而,在会上孔茨极力宣扬了管理过程学派,指出它作为一种一般管理理论为走出“丛林”开辟了道路。当代大多数畅销管理教材都沿用管理过程学派体系的理论,这一事实也无可辩驳地证明:管理过程学派是一种适用性强的综合管理理论框架。

二、系统学派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管理学界兴起了一股在系统框架中研究分析组织的浪潮。系统学派认为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社会是一个系统,汽车、动物、人体等同样也都是系统。在一个企业内,人力、作业、管理等相互关联,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部分,因此企业如同一个有机体,也是一个系统。

系统有两种类型:封闭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封闭式系统不受环境影响,也不与环境发生联系。泰罗关于人和组织的机械观点无疑就是一种封闭式系统的理解。相反,开放式系统则与环境发生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尽管早在20世纪30年代巴纳德就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直到30年后这一观点才为人们广泛接受。

对一个企业系统而言,其输入包括物料、人力、资金、信息等,这些输入通过系统的转换过程被转变为产成品、服务等形式的输出。同时,系统要生存发展,就不能脱离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供应者、工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顾客等。系统的输出及其产成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可用来支付工资、税金、红利、购买输入品等。如果该收入不足以满足环境的需求,那么,系统就会萎缩或消亡。

为用系统的观点来统一各种不同的管理学派,系统学派主张将企业视为由相互依存的因素组成的系统,包括个人、集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力、目标、地位、权威等。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要确保企业的所有组成部分协调一致,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例如,运用管理的系统观点就会认识到无论生产部门效率多高,如果营销部门不去预测消费需求的变化并和生产部门一起创造出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的整体运作就会受阻。同样,如果采购部门未能获取所需数量、质量的原料,生产部门就不能有效、顺利生产。因此,系统学派强调组织内各项活动的相互依存性。

此外,开放式系统学派认为,企业并非孤立的,必须依赖于周围环境。环境向系统输入生存发展之所需,并为系统输出的消化吸收发挥重要作用。任何一个组织如果忽略了政府、供应者或其他相关的外部因素,都不可能长期存在。管理部门必须了解企业的环境及其形成的制约。

三、权变学派

管理理论走向统一的最新发展方向是权变学派(也称情景学派)。和较为笼统的系统理论相比,权变学派有助于帮助我们明确了解对管理行为和组织运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变量。由于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权变学派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早期的管理理论贡献者,如泰勒、法约尔,建立了管理原则和普遍适用的组织理论假设。但后来发现,这些假设存在不符合许多原则的例外现象。例如,在许多情形下劳动分工是有意义的,但工作也可能因此变得过于专业化,此时,拓宽而不是缩小工作任务范围反而能够提高雇员的劳动生产率;行政性组织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在许多情形下是合乎需要的,但在某些情形下其他结构形式或许更有效;允许员工参与决策有时是一种好的领导方式,但也并非总是如此,某些情形下也需要领导自行决策后再告知下属。

权变学派是前述各管理学派的一种综合。学者们认为在任何情形下都是最好的管理方法是不存在的,必须在特定的情景变量条件下考虑何种方案最为有效,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权变学派寻求出了100多种不同的情景变量。下面介绍几种较为普遍常见的情景变量:

(1)组织规模。组织成员的多少对管理者行为有很大影响,随着规模增大,协调难度也随之上升。适用于50人的组织结构类型对于50000人的大企业就是无效的。

(2)技术常规性。组织要达到目标,就要采用技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常规技术所要求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控制系统等就不同于非常规技术。

(3)环境的不确定性。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变动导致的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着管理行为方式。在稳定环境中的管理工作很可能不适应多变的环境。

(4)个体差异。个体在进取心、能力、耐力、责任感、主动性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管理人员选择激励技巧、领导风格和工作设计方面特别重要。

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最新发展及趋势

在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使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人们在做着各种有益的探索,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走向未来,使21世纪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一、企业管理思想的变化

1.全球化与跨文化管理的思想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场革命,全球化贸易与全球化投资正在改变着原来经济发展的格局,现在资金、技术、设备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世界已成为一个全球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管理不再局限于国家的边界。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适应这种新的客观环境。21世纪企业的生存能力将取决于它是否以全球战略眼光来进行全球资源整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势在必然,这就要求企业管理有新的价值观,既要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有充分的认识,又要有对非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力。这就是跨文化管理——管理文化的升华。它强调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建立既有自己特色又充分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看待的。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也只是把人当作“经济人”对待的,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达到高的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企业管理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企业职工不再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不应被看成是“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社会人”,看成是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自在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共同愿景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人本管理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概括为“3P”管理,即of the People(企业是由人组成的),by the People(企业要依靠人进行管理),for the People(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也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分为五个层次:即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尽管人们对人本管理的认识还有一些分歧,但多数人都认为,人本管理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塑人际关系;增加人才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3.“知本化”与创新管理的思想

当今社会是知识量和信息量急剧增长的社会,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的企业竞争不是精良的机器和雄厚的财力较量,而主要是企业间知识和脑力的对抗。世界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最伟大的转折时期,即从货币和物质资本为企业主导资源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知识为主导资源的社会。”这种转变将要求有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新理念。这一新理念强调的正是创新——未来管理的主旋律。创新型管理就是指为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把创新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未来企业要善于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4.追求“四满意”目标的思想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高度重视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不仅要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投资者满意,而且要让社会满意,这就是企业永恒的追求——“四满意目标”。企业要更积极地开展为社会认可的活动。过去20多年中兴起的消费者权益和人们与日俱增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使一贯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众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行为准则,因而有关企业伦理已成为近年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

门话题。一般认为,合乎伦理的企业行为应该具备的特征是:提倡交易保密,避免利益的实际冲突;赞赏承诺,避免欺诈,要公平地满足交易各方的合理预期;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的权力和自由,杜绝种族、性别和宗教歧视,尊重、关心人;关心环境保护;尊重个人独立,允许人们做出有关自我实现的决策;遵守国家法律。要将上述内容落实到实处,必须有好的实施方法。为此,企业的伦理原则必须和日常经营结合在一起,这需要高层领导的示范,广泛宣传企业的伦理原则,定期讨论公司的经历,疏通伦理问题的沟通渠道,奖罚分明,对企业行为定期评估,及时纠正不符合伦理标准的行为。

二、企业管理组织的发展

1.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正在逐步被网络型的组织结构取代

长期以来,企业都是按照职能设立管理部门,按照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其结果是管理组织结构正在变“扁”变“瘦”,综合性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网络型的组织结构正在发展起来。

2.由单一决策中心向多决策中心发展

以前,许多企业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单一决策中心。这种传统的单一决策中心的组织结构有许多弱点,包括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和低效率;雇佣大量人员及管理的多层次,组织结构比较僵化;决策及信息主要是由总部流向下属单位,容易脱离基层实际需要;统一地控制产品和经营方式,容易脱离市场的实际需要等。目前,许多国外的大公司都在逐步将过去高度集中的单一决策中心组织改变为适当分散的多中心的决策组织。这种多中心的决策组织能够减少决策层次,使基层经营单位有很大的自主权,能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

3.公司组织结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

现代企业采取的组织结构形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朝多样化发展。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联邦制、多维结构等被广泛采用。组织结构朝多样化发展的原因是:

(1)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业务范围千差万别。比如钢铁企业和计算机企业,它们的生产技术是很不相同的。

(2)企业产品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的不同。由于各个企业的产品特征不同,其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也大不同。轿车、家用电器、微机等产品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消费者,需要庞大的销售机构;而生产飞机、大型机床、发电设备的企业面对的用户则要少得多,与前者比较,销售机构就要小得多。

(3)采用的战略不同。钱德勒通过对美国70家大型公司,特别是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美孚石油、西而斯一罗布克公司发展史的考察,得出了“结构跟着战略变”的著名结论。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有组织上的保证,所以公司采用的战略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

4.强调公司组织结构不断自我更新

过去,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每5~10年就要重新调整一次组织的结构,这种做法往往引起大的震动,造成混乱,带来交易中的一些困难。但是,如果不进行调整,也会因老的组织结构僵化引起许多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矛盾,现在更多的公司主张采取自我更新的办法,公司根据内部发展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公司的组织结构能经常适应内外部变化的需要,并减少由于管理组织的变化而引起的摩擦。

三、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

1.经营决策

在经营决策方面,由于“运筹学”“博弈论”等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家的决策水平。运筹学包括规划论、统筹方法、排队论、决策论、库存论等。“运筹学”的主要方法是把问题化为模型,推导一定的解法,经过试验和模拟,得出具体结论。它被广泛地用于解决有限资源如何合理运用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博弈论”是研究多元决策主体的决策问题,研究这种多元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当今市场已被少数垄断寡头企业瓜分完毕,市场中某一企业的决策将使市场形势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之间的战略选择将相互影响,相互牵制。这就产生了多元主体的决策及决策的均衡问题。该类问题成为博弈论研究的主题。

2.生产管理

在生产管理方面,由于“准时制”(Just in Time)在生产和物资管理中的运用,大大降低

了零部件和其他物资的库存,降低了产品成本;由于“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的采用,实现了用大批量的生产技术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由于“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的采用,生产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不仅适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市场需求,而且提高了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采用了“最优化生产技术”(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瓶颈”现象,达到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采用了“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技术,不仅使制造系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产生出了新的企业形式——虚拟公司。

3.营销管理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营销方法创新,营销方法随着营销领域的深化和拓展,趋向多元化发展,这至少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由于考虑到政府的政治行为及权力对企业活动的影响,将政治以及权力因素纳入了企业营销领域,因而产生了政治营销及权力营销。

(2)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们逐渐崇尚绿色消费,诸多企业也开始从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或生态营销,人们对营销的视野更为宽广,以更为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3)关系营销方法的产生和日益被重视,既表明人们对市场营销的领域有了更广阔的认识,也说明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已从市场交易深入到各类关系。

(4)具有与一般产品营销不同特点的服务营销,逐渐成为独立的营销领域,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表明市场营销方法按营销对象的特征差异正逐渐分解和深化。

(5)基于对顾客概念的深入认识,企业市场营销由不遗余力地满足直接顾客的需求,发展为既分析直接顾客的需求,又注意“顾客的顾客”——最终顾客的需求。

(6)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然也对市场营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现了诸多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营销方法,如网络营销、虚拟市场、电子销售等。

纵观上述各类营销方法创新,大多是从某个角度,强调某些方面对市场营销进行研究,从而推陈出新。如权力营销强调权力的影响,关系营销要求把营销的中心由交易转向关系,绿色营销则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等。但CIS的产生和发展与上述营销创新完全不同,被认为是以企业形象为核心的形象营销方法创新。但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从企业的内在素质到外在形象,从产品的内在品质到外在包装,从人员的内在价值观念到外在行为表现,都构成了企业形象的关键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导人CIS企业的营销行为一定要发生全面系统的变化,围绕设计的企业形象,企业营销的所有活动和环节,从产品开发到定价、从广告促销到分销渠道的选择,都要进行系统的变革和创新。因而,CIS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营销方法。

四、企业管理手段的更新

管理手段方面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的运用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企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物资管理,计算机运用和管理专家维特(W. Wight)和普劳士(W. Ploshi)设计出了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系统(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十年后这种系统又将生产过程的一些环节包括进来,使该系统得到了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财务、供销、技术等环节又被包括进来,形成了以物流为主干线,包括若干子系统的大系统,即制造资源计划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与此同时,计算机进入设计环节,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进入制造环节,形成了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g System).

计算机在各项专业管理中的运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运用存在相互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把这些系统联合起来的想法和呼声。于是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CIMS的中心概念是“集成”,它把一些成熟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转化为数学模型和软件包,形成四大方面的系统,即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信息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CIMS对这4个系统实现了“集成”和一体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据美国科学院调查,一些大企业采用CIMS后,产品质量提高200%~300%;生产率提高40%~

70%;设备利用率提高200%~300%,生产周期缩短30%~50%;在制品减少30%~60%;工程费用减少15%~30%;人工费减少15%~20%;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300%~3500%。

谈到管理手段的变化,还必须说一说信息网络化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除集成化之外,还在向信息网络化方向发展。不仅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信息共享,而且企业还与外部网络沟通,形成互联网络。Internet网络的建立和使用,为建立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创造了条件。它使网络内的用户彼此很容易沟通,从而为企业方便、快捷地获得充分的信息,改善企业与用户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章资产管理

第一节流动资产管理

一、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1.流动资产的概念

流动资产是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流动性大,它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不断改变形态。流动资产的价值表现就是流动资金。所以,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又称为毛运营资金,而企业净运营资金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对流动资产概念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流动资金的理解上。对流动资金的理解要从其构成要素和存在形态两个方面来考察:从构成要素来说,包括垫支于劳动对象的资金和垫支于工资的资金;从存在形态来说,它顺次经过货币资金形态、材料物资资金形态、在制品资金形态、产成品资金形态,然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流动资产在每次循环中都要顺序地经过三个阶段,即企业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其中原材料、在制品是流动资金在生产领域中的存在形态;产成品和货币资金是流动资金在流通领域中的存在形态。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流动资金是指在劳动对象、工资等要素方面垫支而以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和货币资金形态占用着的资金,是存在于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周转资金。

流动资产的分类主要有两个分类标志。

一是按流动资产在企业所处的领域分:可分为生产领域的流动资产和流动领域的流动资产。生产领域的流动资产是指直接为产品生产而储备的物资和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产品。它是保证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不可缺少的资产,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等。流动领域的流动资产是指不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成品资金、结算资金和货币资金,它是保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并尽快进入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必要资产条件。

二是按对流动资产的管理方式分:可分为定额流动资产和非定额流动资产。定额流动资产是指生产领域中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流通领域中的成品资金。这些资金占用数量可以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条件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实行定额管理,所以称为定额流动资产。

非定额流动资产是指结算资金和货币资金。这部分资金由于占用数量不稳定,不易确定定额,所以属于非定额流动资产。

企业流动资产分类如图5-1所示。

从流动资产分类可知,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结算资金和可变现的存货资产组成。货币资金是流动资产中最活跃的项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

结算资金是企业为了实现交易和提高竞争力所必须占用的各种应收、预付款项。其中应收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预付货款是指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生产而储备的物资。它是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项目,也是定额流动资产的全部构成。存货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如按存货所占用的资金分,可分为储备资金(如原材料)、生产资金(如在产品)、成品资金(如产成品)。

2.流动资产的特点

流动资产的特点实质上也是流动资金的特点。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进行,流动资产也在不断改变自身形态,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周转。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看,流动资产具有以下特点:

(1)流动性强,周转期短。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顺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具有高度连续的流动性。

流动资金的消耗与补偿期限很短,通常在一年内或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发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生产后转为产成品,再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一般周转期都较短,不超过一年。

(2)占用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变动性。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将流动资产同时分别配置到不同的占用形态上,如货币资金形态、储备资金形态、在制品资金形态、产成品资金形态,具有多样性。而且每一种具体占用形态都要向另一种具体占用形态转化,才能实现流动资金的周转。流动资金变动的方向依次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3)占用数量具有波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的物料供应、生产条件和产品销售都是不完全确定的,是有变化的。季节性企业尤其如此,非季节性企业也是这样。

(4)变现性强。有些企业流动资产本身就是现金,有些是应收账款和票据,有些是短期证券,所以变现性很强。即使是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与固定资产相比,变现性也强得多。

3.流动资产管理的要求

(1)合理确定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数量。要根据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保证提供足够的流动资金。但是决不能多多益善和宽打宽用,必须做到节约和有效使用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数量合理,就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并最有效地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益。

(2)流动资产管理与流动资金管理相结合。流动资产与流动资金本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流动资产是统一体的物质形态,流动资金是统一体的价值形态。但企业在管理该统一体时,通过不同的职能部门。一般来说,流动资金由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而流动资产由企业的物资部门和生产、销售部门管理。由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资金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以客观上要求流动资产管理与流动资金管理相结合。

管理流动资金的部门应参与流动资产的管理,同时管理流动资产的部门也应参与管理流动资金,把流动资金管理和流动资产管理结合起来。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的同时,实行分口分级管理,建立有关物资、生产、销售部门管理的责任制度。

(3)加快流动资金周转。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反映着企业产供销工作的组织完善程度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各项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的综合性财务指标。

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可用以下正反两项指标表示:

当周转额不变时,提高周转次数,可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这种流动资金减少的净额称为绝对节约额。

当提高周转次数,且周转额增加,而流动资金占用不变或少增加时,这种相对减少的流动资金占用量称为相对节约额。

所以,企业加快流动资金周转既可获取流动资金绝对节约额,又可获取流动资金相对节约额,从而可取得流动资金的最佳利用效益。

(4)坚持钱货两清,遵守财经纪律。必须坚持资金运动和物资运动的紧密结合,坚持钱货两清,遵守财经纪律。企业在购销活动中一般要做到钱出去、货进来;货出去、钱进来。坚持钱货两清。如发生商业信用,必须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结算纪律,不得无故拖欠往来单位货款,对应收账款要及时清理,对预付货款也要派员催货。这样,才能保证账物相符,企业的流动资产不损失,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被往来单位长期占用。

二、现金管理

1.现金的作用与成本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企业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和可以立即变现的票据。现金的作用可归纳于以下几点:

(1)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开支的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偿还利息、缴纳税金、支付现金股利,这些都需要用持有的现金支付。虽然企业在营业活动中有现金收入,但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不可能始终保持同时段和等数额发生。因此,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额的现金应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开支的需要。一般说,企业规模越大,需要的现金持有量就越大。

(2)预防性需要。俗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有些意外事件和突发事件是可能发生的。如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客户拖欠和拒付款项、原材料价格暴涨等。企业持有足够的现金就能应付这些意外和突发事件对现金的特别需要,从而能防患于未然,减少生产经营的风险。通常,公司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用现金的数额也应越大,预防性现金数额还与公司的借款能力有关,如果公司能够很容易地随时借到短期资金,预防用现金的数额就可以减少;企业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时,预防用现金的数额也可以减少。

(3)投机性需要。当稀缺资源和重要原材料预期未来价格大涨时,当有价证券的价格预期未来将要上升时,企业持有现金就可满足投机买卖的需要。如果企业没有持有足够的现金,就不可能以目前较低价格购入这些原材料和有价证券,当然就不可能获取未来价格上升的投机收益。如果等到将来有现金时再买人,就会蒙受价格上升的损失。

当然,除了金融和投资公司以外,一般企业专为投机性需要而持有的现金量是不多的。遇有特别有利的购买机会时,也常常设法临时筹集现金来解决。

企业持有现金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但现金持有是有代价的,这就是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即占用成本和短缺成本。占用成本表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这些现金用于有价证券投资时能得到的资金增值,短缺成本是指企业因现金缺乏而需要将其他流动资产转换为现金的转换成本。

所以,企业持有现金,既要考虑其作用,又要考虑其成本;既要维持一定的数量,又不能多多益善,必须考虑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优化问题。

2.现金管理的原则

要真正发挥现金的作用,避免和减少现金的损失,企业必须对现金加强管理。现金管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管理现金的和管理账目的要分离,会计和出纳不能由一人兼任。遵守这条原则,有利于会计和出纳互相监督,杜绝假账和违规资金出逃。这样可从组织上保证企业资金安全。

(2)建立和健全现金管理的责任制度。如现金收付的复核制度、现金交接手续制度、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对账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追究管理人员责任。这样可从制度上保证企业资金安全。

(3)严守现金开支范围。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劳保福利、差旅费以及不够支票结算起点的公用开支,都可以支付现金。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应以银行支票、本票支付或以其他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4)确定并遵守库存现金限额。为了控制现金使用,要合理确定企业的库存现金数额。一般以不超过企业3~5天零星开支的正常需要为限额,最高不得超过7天零星开支的正常需要。核定后的限额必须遵守。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需要增加库存现金限额的,应当向开户行提出申请,由开户行核定。

(5)严格现金存取手续,提倡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收入的现金应于当日送存开户行。有关现金的支出,除了限额内的数额不大的开支可以从库存现金支付以外,其余的开支必须从银行提取,不得从企业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提倡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保证现金不透支和现金的合法、安全、计划使用。

3.现金管理的内容

要最佳地发挥现金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达成使用现金的成本最低,关键是要做好现金预算和预算执行控制工作。所以现金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编制现金预算;确定最佳现金余额;对现金预算执行控制。

(1)编制现金预算。预算就是数字型计划。现金预算就是现金收支计划。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首先要对未来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进行预算和安排,并纳入企业财务计划,这就是编制现金预算。现金预算见表5-7。

表5-7 现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序号现金收支项目上月实际本月计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一)现金收入

(1)营业现金收入

现销和当月应收账款的收回

以前应收账款的收回

营业现金收入合计

(2)其他现金收入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

股利收入

其他现金收入合计

(3)现金收入合计(3)=(1)+(2)

600

600

1200

100

80

50

70

300

1500

13

14

15 16(二)现金支出

(4)营业现金支出

材料采购支出

当月采购材料支出

500

250

续表

序号现金收支项目上月实际本月计划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本月付款的以前月份采购材料支出

工资支出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支出

财务费用支出

营业现金支出合计

(5)其他现金支出

厂房、设备投资支出

税款支出

利息支出

归还债务

股利支出

证券投资

其他现金支出合计

(6)现金支出合计(6)=(4)+(5)

250

100

80

80

40

800

200

50

50

60

100

40

500

1300

32

33

34

35

36

37

38 (三)净现金流量

(7)现金收入减现金支出(7)=(3)-(6)

(四)现金余缺

(8)期初现金余额

(9)净现金流量

(10)期末现金余额(10)=(8)+(9)=(8)+(3)-(6)

(11)最佳现金余额

200

100

200

300

160

140

39(12)现金多余或短缺(12)=(10)-(11)

表中净现金流量=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净现金流量-最佳现金余额

现金预算涉及到企业众多部门,在企业财务部门统一协调下进行编制,一般按以下程序编制:

首先,由有关部门,如生产部门、供应部门、劳动工资部门、投资部门等根据企业的整体计划和上期预算的预计完成情况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并上交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部门预算进行全面汇总和审查,并统一进行平衡。对平衡中发现的问题应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提出解决办法,对重大问题应向领导汇报,研究处理办法,然后提出企业综合现金预算草案报批后正式向各部门下达,企业各部门必须坚决执行。

(2)最佳现金余额。最佳现金余额是指企业所持有的现金数额是最为有利的数额,即是成本最低时的最佳货币持有量,这是现金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金可看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特殊存货。企业要生产经营,必须保持它,但必须为此付出成本,这就存在一个最佳持有量问题。因此,可借助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确定企业最佳现金余额。

在现金支出是均匀发生的前提下,假定企业获得现金的方法是通过销售有价证券的办法,于是就会发生两种成本:一是持有现金所放弃的报酬,也就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通常为有价证券的利息率;二是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如经纪人费用、手续费、税费等交易成本,这种成本只与交易的次数有关。在这种情况下,现金余额越大,持有现金的成本越高,而转换成本减少;如持有现金余额很小,则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低,而转换成本上升。参考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可求出总成本最低的现金余额。

总成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的关系如图5-2所示。

根据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可推导出最佳现金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最佳现金余额;

T——定时期内的现金需求总额;

b——有价证券每次转换成现金的固定成本;

i——有价证券利息率。

[例题] 某企业预计1年内经营所需货币资金500 000元,准备用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取得。证券每一次变现的固定费用为40元,证券的市场年利率为10%,则

=20000元

(3)现金预算执行控制。现金预算执行控制是现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加快现金的回收。为使现金收入预算落实,加速现金周转,企业应加快现金回收。具体执行时可采用以下办法:使用现金折扣、鼓励客户提前付款;建立多个收款中心,既方便客户,又缩短了票据兑现的时间;设立专用邮政信箱,通知客户把付款寄到指定信箱,授权开户行办理信箱的汇款存入业务,从而大大缩短了企业办理收款、存款手续的时间;对金额很大的现金收入,应派员前往客户单位收取支票并送存银行以加速收款。

2)控制现金支出。首先要合理控制现金支出时间,尽可能地使现金流出与现金流人趋于同步。在采购物资享受信用条件时(如1/10,net,30),则应该在进货开票后第10天付款,既可享受现金折扣,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金。其次,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前提下,可考虑运用“现金浮游量”。现金浮游量是指企业在银行账户上的现金余额与企业财务账簿上现金余额的差额,如果能正确预测现金浮游量并加以利用,则可大大节约现金支出。

3)对现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追踪。现金预算执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现金结存数量的合理性、收支项目的合法性和支出项目的节约性。企业有关部门应按月向财务部门上报现金预算的执行情况,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财务部门应汇总进行检查分析,提出报告,有必要变动时应对原现金预算进行修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实际现金流量不可能与现金预算完全一致,通过对现金预算

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追踪,可以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系列原因和主要原因,采用针对性的纠偏措施,使现金预算与企业内外的现实情况更加符合一致,从而保证企业现金预算得以更积极、更圆满地实现。

三、应收账款管理

1.应收账款的作用与成本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其他物资而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企业的净运营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对客户的一项短期债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讲,一般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因为,应收账款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可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赊销比现金交易更容易让客户接受,客户既得到商业信用,又得到了商品,但是企业也可以借此增加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企业新产品销售时或开拓新市场时,或市场不景气时,这种作用就特别明显。二是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开支。企业中有些产品会因各种原因造成积压,如产成品存货过多,仓储费、管理费、损失费等就会增大。通过赊销把产成品存货变成应收账款,就可大大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各种开支。

应收账款在增加销售和减少存货作用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应收账款的占有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持有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企业资金如果不用于应收账款,就要用于其他经济,如投资有价证券。这种因应用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而减少的收入,就是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一般按有价证券的利率计算。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包括: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应收账款的核算费用、应收账款的收款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3)坏账损失成本。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原因,应收账款总有一部分不能收回,这就是坏账损失成本,它一般与应收账款的数量成正比。

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必须在其发挥的作用和支付的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只有在其发挥作用所增加的赢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

应收账款政策又称信用政策,是企业重要财务政策之一。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部分。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销货企业用来判断客户能否得到商业信用所订立的财务能力基本条件,如客户的还款能力和客户拖欠货款的情况等。信用标准一般用预计的坏账损失率来衡量。如果企业订立的信用标准比较严格,则只有信用很好的客户才能得到商业信用,企业就会减少销售量,但也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反之,信用标准宽松,则一般信用等级的客户也可能得到商业信用,企业会扩大销售量,减少存货,但同时增大了应收账款的成本和坏账损失数额。

假定某企业原订立的信用标准是客户信用分数要80分。今年经过实施测算,当客户信用分数从80分降至60分时,企业因销售额增加和存货减少而获净利100万元,应收账总成本只净增40万元,则企业原订立的信用标准应修订至60分,即放宽信用标准。反之,就应提高信用标准,或维持原订信用标准。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项目。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客户的最长付款期间。信用期间的长短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制定,一般都在30~120天之间。折扣期限是企业给予客户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期限。

例如,某企业给予的信用期间为:2/10,net 30,说明信用期间为30天,现金折扣期间为10天。

信用期间过短,不足以吸引客户,企业销售额下降;信用期间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所得的利益有时会被增长的应收账款成本所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权衡,制定出合适的信用期间。

现金折扣是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可以得到价格优惠的政策。采用现金折扣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客户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公司的平均收款期,减少应收账款占用数额,同时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客户前来购货,借以扩大销售量。

仪容礼仪教案培训资料

仪容礼仪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仪容美的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掌握仪容主要内容,能够正确修饰妆容。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个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不同的场合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维护个人形象,形成注重个人礼仪的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形象创造的奇迹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公民”,与他的杖态表现分不开。在1988 年的总统选举中,老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老布仆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而老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卡基斯10多个百分点。未料两个月以后,老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l0多个百分点,创造了奇迹。原来老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噪音叉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的感觉,身体动作不美。后来他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尖细的嗓音、生硬的手势和不够灵活的摆动手臂的动作,结果就有了新颖独特的魅力。在以后的竞选中.老布什竭力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在演讲的时候穿着卡其布蓝色条子厚衬形,以显示“平民化”。终于,他改变了原来人们时他的评价,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细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一个人即使有美国总统的胆识和见地,也必须通过光彩照人的形象才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可觅,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

在修养和素质的井在表现.同时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瞳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密度日渐集中,人们对个人礼仪更是倍加关注。那么,个人礼仪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应该如何遵循个人礼仪规范? 二、新授 智慧之光 只有留给人们好的第一印象,你才能开始第二步。—海罗德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客。—欧阳修 (一)、仪容及其基本要求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心理学上讲的“首因效应”,即人的知觉的第一印象往往形成顽同的心理定势,通常在30秒内形成的第一印象,对后期一切信息将产生指导效应。在个人的仪表问题之中,仪容是重点之中的重点,下面主要介绍仪容美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1、仪容美的内容 仪容美主要包括=个方面:仪容自然美、仪容修饰美以及仪容内在美。 (1)、仪容自然美 仪容自然美是指仪容的自然条件较好,五官端正,天生丽质,日睹此人之后让人赏心悦目。尽管不应以貌取人,然而美的事物总容易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2)、仪容修饰美 仪容修饰美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修饰仪容的基本原则为美观、整洁、卫生、得体。仪容的修饰美是指依照规则、场合与个人条件,对仪容施以必要的修饰,扬长避短,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这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做必要的修饰,是一项基本礼仪。 (3)、仪容内在美 仪容的内在美是仪容美的最高境界,它是指通过个人努力,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 真正意义上的仪容美,应当是上述三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仪容美黯然失色。

自动化仪表培训学习

培训学习 仪表的安装 ?概述 自动化仪表要完成其检测或调节任务,其各个部件必须组成一个回路或一个系统。仪表安装就是把各个独立的部件即仪表、管线、电缆、附属设备等按设计要求组成回路或系统完成检测或调节任务。也就是说,仪表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仪表与仪表之间、仪表与工艺设备、仪表与工艺管道、现场仪表与中央控制室、现场控制室之间的种种连接。这种连接可以用管道连接,也可以是电缆连接,通常是两种连接的组合和并存。 安装术语 (1)一次点:指检测系统或调节系统中,直接与工艺介质接触的点。一次点可以在工艺管道上,也可以在工艺设备上。 (2)一次部件:又称取源部件,通常指安装在一次点的仪表加工件。它可能是仪表元件,也可能是仪表本身,更多的可能是仪表加工件。 (3)一次阀门:以称根部阀、取压阀。指直接安装在一次部件上的阀门。 (4)一次仪表:现场仪表的一种,指安装在现场且直接与工艺介质相接触的仪表。 (5)二次仪表:是仪表示值信号不直接来自工艺介质的各类仪表的总称。其信号通常由变送器变换成标准信号,标准信号一般有三种:0.02~0.1MPa, 0~10mADC, 4~20mADC。也有个别不用标准信号,由一次仪表发出电信号,二次仪表直接指示。如远传压力表。 (9)仪表加工件:是指全部用于仪表安装的金属、塑料机械加工件的总称。 仪表加工件在仪表安装中占有特殊地位 (10)带控制点的流程图:它详细地标出仪表的安装位臵,是确定一次点的重要图纸。

仪表安装程序 自动化仪表系统按其功能分可分为三大类型:检测系统、自动调节系统和信号联锁系统。从安装角度来说,信号联锁系统往往寓于检测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之中,因此安装系统只有检测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两种类型。 不管是检测系统还是自动调节系统,除仪表本身的安装外,还包括与这两大系统有关的许多附加装臵的制作、安装,仪表管道及其支架的制作、安装,除此之外,仪表为工艺服务这一特性决定着它与工艺设备、工艺管道、土建、电气、防腐、保温及非标制作等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安装必须与上述各专业密切配合,密切合作,而这种配合,往往是我们需要主动,甚至顾全大局,需要作出局部让步,才能最终完成安装任务。 仪表安装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 2、施工阶段 3、试车交工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仪表安装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工作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展乃至仪表施工任务的完成。 施工准备包括资料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表格准备和工机具及标准仪器的准备 (1)资料准备:是指安装资料的准备。包括施工图、常用的标准图、 施工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以及有关手册、施工技术要领等。 (2)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在资料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施工方案的编制(注意:方案必须是安全第一),图纸的会审,技术交底,划分单位工程,培训。 (3)物质准备:施工图上提及的仪表设备和材料的领取。重点是施工材料和加工件。物质要注意保管。 (4)表格准备:一个是施工表格,一个是质量记录表格。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材料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培训教材 姓名: 培训时间: 年月日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一、有限空间作业基本知识介绍 1、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井)、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2 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2 有限空间危害、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c)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d)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f)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g)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h)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红木家具知识培训教材二

红木家具知识培训教材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红木家具相关知识 一、古代家具风格特点 明代家具风格特点: 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从以上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只看一点是不够的,只具备一个特点也是不准确的。这四个特点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可以说缺一不可。如果一件家具,具备前面三个特点,而不具备第四点,即可肯定他说,它不是明代家具。后世模仿上述四个特点制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 清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

有限空间培训容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或附近民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四)其他危害:其他任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是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四、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材料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四)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 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 编号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记录表 培训主题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主讲人记录整理人或召集人 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是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四、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礼仪礼节培训资料全

礼仪礼节培训资料 一、塑造您自己 不管您以前怎样,加入我们后您就成了物业管理公司的一员,在这里您有绝好的机会来重新塑造您自己。您学到的不只有工作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到那时您会惊喜地发现,“气质高雅,风度翩翩”已不再是演员明星的代名词,也许它在您身上已得到更淋漓尽致的表现。请牢记: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的对外形象,同时也是衡量您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是您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名片。 努力吧!您一定会成功! 二、您的道德 服务行业是社会文明的窗口,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公德是不可能遵守职业道德的,因为企业的形象是由社会来确认的。企业形象的形成是靠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热情服务并由这种服务造成的社会效益逐渐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的。没有社会公德,就谈不上职业道德;没有职业道德又怎么能做好服务工作呢? ※社会公德: 1、尊老爱幼 2、互相尊重 3、待人礼貌 4、彼此谦让 5、行为文明

6、信守诺言 7、助人为乐 8、遵守秩序 9、爱护公物 ?职业道德: 1、敬业乐业,遵章守纪 2、主动热情,业主至上 3、耐心周到,恭敬谦让 4、勤学好问,不断进取 5、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6、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7、互相尊重,互相协作 三、您的修养 人们往往把讲礼貌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服务业人员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就像无声的语言,说明一个企业的档次、级别和服务水准。优良的服务态度和规的礼仪礼貌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礼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仪容仪表培训方案

仪容仪表培训方案 一、礼的涵义 (一)什么是礼 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 以示尊重他人的准则。 (二)什么是礼貌 礼貌是人们在交往时,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三)什么是礼节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问候、祝颂、 致意、慰问、哀悼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四)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尊重和敬意而举行的礼宾仪式。 (五)礼、礼貌、礼节、礼仪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是:(1)、礼,包含着礼貌、礼节、礼仪,其本质都是表示对人的尊重、敬意和友好;(2)、礼貌、礼节、礼仪都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 区别是: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礼仪是礼的较隆重的仪式。

二、礼的特性:国际性、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 l 仪表仪容 一、仪表美 (一)什么是仪表美 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个人卫生和姿态等方面。仪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是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仪表仪容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仪表美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指人的容貌、形体、仪态等的协调优美。指经过修饰打扮以后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美。指其内在美的一种自然展现。(二)注重仪表美的意义: 仪表美能够给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美是自尊自爱的体现;仪表美是尊重宾客的需要;仪表美是酒店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反映。 (三)仪表美的基本要求: 追求秀外慧中;强调整体效果;讲究个人卫生;社交与服务中的仪表仪容要求(附表) 基本要求女子要求男子要求 头发要常洗常梳理,不准染异色头发,发型要大方,不留奇异、新潮发型不留披肩发,发不遮脸,前留海不过眉毛,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四)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是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四、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常识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三)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 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点击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一)检测 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的原则; 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 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3.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4.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5.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危害评估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2.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3.危害评估应依据

定制家具培训资料---板材常识

定制家具培训资料——(一)板材常识 一、木工板(俗称大芯板) 木工板(俗称大芯板),内部由小块实木条用胶粘合拼接而成,表面则用实木薄面板贴面。 优点:A、细木工板握钉力好,强度高,具有质坚、吸声、绝热等特点,细木工板含水率不高,在10%—13%之间,加工简便,用于家具、门窗及套、隔断、假墙、暖气罩、窗帘盒等,用途最为广泛。 B、由于内部为实木条,所以对加工设备的要求不高,方便现场施工 缺点:A、因木工板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尿醛胶,甲醛释放量普遍较高,环保标准普遍偏低,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木工板味道刺鼻的原因。 同时由于木工板表面比较粗糙,所以木工现场加工时,在对表面的处理时通常使用大量使用胶水或油漆,故以此板材制作出的家具极不环保,此类现场制作的家具是致癌及导致基因突变的罪魁祸首,对人体的伤害非常的大。这也是装修时为什么味道十分刺激的主要原因, B、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木工板生产时偷工减料,在拼接实木条时缝隙较大,板材内部普遍存在空洞,如果在缝隙处打钉,则基本没有握钉力。 C、木工板内部的实木条为纵向拼接,故坚向的抗弯压强度强,长期的受力会导致板材明显的横向变形。 D、木工板内部的实木条材质不一样,密度大小不一,只经过简单干燥处理,易起翘变形;结构发生扭曲、变形,影响外观及使用效果。 E、防潮性能较差 二、刨花板 1、刨花板,是将各种枝芽、小径木、速生木材、木屑等物切削成一定规格的碎片,经过干燥,拌以胶料,硬化剂、防水剂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压制成的一种人造板,因其

剖面类似蜂窝状,所以称为刨花板。 2、关于防潮板的解说: A、在刨花板内部加入一定的“防潮因子”或“防潮剂”等原料,就成了平时人们所讲的防潮刨花板,简称防潮板,有一定的防潮作用是因为刨花板本身防潮性能较强,吸收水份后膨胀系数较小,被普遍用于橱柜、浴室柜的等环境,但在现实中,却成为许多劣质刨花板掩盖内部杂质较多的工具。 在刨花板内部再加入“绿色染色剂”,就形成了目前市面说所说的绿基刨花板,许多厂家用它来误导为绿色环保板,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国内外顶级品牌的刨花板其实多为本色基材。 优点:A、握钉力好内部为交叉错落结构钉子旋进去后螺丝卡住不易松动。 B、防潮性能较强,吸收水份后膨胀系数较小,被普遍用于橱柜、浴室柜的等环境潮湿的柜类产品原材料, C、刨花板表面平整,厚度误差小,可进行油漆处理和各种贴面; D、刨花板在生产过程中,用胶量较少,环保系数相对较高。 缺点:A、内部为错落交叉状结构,不易于铣型; B、在裁板时容易造成暴齿的现象,所以对加工设备要求较高,处理不好封边后易吸水蒸汽导致封边起翘、脱落。 三、纤维板(又称密度板) 纤维板是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热磨、施胶、铺装、热压成型等工序制成。纤维板有密度大小之分,密度在450千克/立方米以下的为叫低密度板纤维板,密度在450—800千克/立方米之间的为叫中密度纤维板(简称MDF),密度在800千克/立方米以上的为叫硬质纤维板(简称HDF)。密度板主要用于成品家具的制作,同时也用于强化木地板、门板、隔墙等。 优点:A、纤维板表面光滑平整、材质细密,可方便造型与铣型。

仪表员工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 仪表车间 二Ο一八年

仪表车间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业务水平,弥补在生产维护、检修中出现的不足。 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让新员工尽快掌握仪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动手操作能力,解决仪表日常维护和检修中的各种问题,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仪表工。 二、培训方向及内容 1、严格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执行,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强度培训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公司培训工作各项要求,正确引导员工端正学习态度,转变观念,积极参加培训。 3、针对大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 阀门的联试联校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关键仪表阀门调试、故障处理维护注意事项。 配合工艺人员做大联锁跳车实验时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 仪表信号回路测试方法、各类信号发射器使用方法等。 日常维护及检修很难遇见的仪表及阀门调试方法。 引压管、气源管配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型机组保护系统的介绍、组成、各部作用、联锁、探头拆装及校验、检修要求及注意事项。 4、日常维护与检修中总结出的好的经验与方法。 各工段检修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 各类阀门定位器的调校方法。 各类阀门回讯开关种类及调校方法。 电磁阀、气控阀等关键阀门附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磨煤机连锁说明及油站控制功能讲解。 5、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与专业知识盲区的扩展。

压力、流量、液位、温度检测仪表基础知识及仪表类型。 仪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及典型的控制方案的学习。 法兰、垫片的分类与关键参数。 螺纹的分类及重要参数讲解。 机柜内线路走向,安全栅、继电器等工作原理与类型。 常见故障、检修注意事项等。 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培训。 三、培训方法 大修中出现的问题由大检修各组长及经验丰富、专项特长的老员工担任讲解,全员进行讨论交流,有需要实际操作的在培训室实际操作讲解。 理论知识由授课人制作PPT讲解,并出制每周三题题目。课件需上交存档。 为新入职及新上岗员工单独制定培训计划,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实习生的导师,由实习生导师向实习生描述工作职责要求,并且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实习生动手操作(如检测仪表校验、阀门调校、简单故障处理等)需在培训室内进行。 以师带徒的方式,一对一对新员工手把手培训。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为依据,定期由专人系统培训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仪表专业实训基地提高实操动手能力。 实行每月一次的月度小总结考试,每季度一次的大的总结考试和讲解。 每月月底班长组织,主管及主管经理参加“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理论知识培训及实操培训请主管工程师及以上领导参加。 四、培训奖惩 每月28日检查当月的学习笔记,如有无记录扣除当月奖金50元/次,记录不齐全或学习态度不端正者,扣除当月奖金30元/次。 现场仪表的提问,要求每个人认真学习,积极准备,随机提问,本月内3次回答不出者,扣除当月奖金100元。 每月或每季度一次的考试,针对本月内(本季度内)培训计划安排的的培训内容,以及本月内(本季度内)“每周三题”的学习内容,进行专项考试,凡考试不及格者扣除第一次扣除50元,第二次扣除100元,第三次扣除200元以此翻倍处罚并面谈做思想工作,所扣除的费用全部用于奖励前三名。对于实操不合格者者扣除第一次扣除50元,第二次扣除100元,第三次扣除200以此翻倍处罚并面谈做思想工作。

有限空间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资料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四)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是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四、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

酒店员工仪容仪表培训资料

仪容仪表APPEARANCEz

仪表仪容 一、仪表仪容的概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自己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及道德规范,再融合国际礼仪的精髓,来提高我们酒店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宾客服务,做到彬彬有礼,待客至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应该从我们自身的仪容仪表做起。 所谓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包括人的容貌、服饰、个人卫生和姿态等方面;仪容主要指人的容貌,是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仪表仪容的具体要求 1、工装的着装规定 1)平整干净,常清洗。(清洗工作由布草房完成,但保洁工作则应由自 己做好。 2)熨烫平整,无破损,无污渍。 3)全套整齐着装,并流露出自豪感。 4)不要依个人喜好,试图修改制服。 5)系好领带、领结,并摆正位置。穿酒店指定的工鞋; 6)铭牌戴在左胸前。 7)不要让工装商标显露在外。 8)除非天气很冷才可在工装内着毛线衫等,但也必须与工装相称。9)男员工内衣内裤不能长于工装,袜子应是深色的(黑色);女员工袜子一般为肉色,平时要注意是否挂丝,并及时更换。 10)着围裙的员工要保持围裙整洁并系好围裙。

11)系好鞋带,擦亮工鞋,并做到清洁无异味。 12)站在镜子前面练习一下微笑。 2、发型 1)梳理整齐,无头皮屑,不染色(除黑色以外)。 2)男员工头发的发脚侧不过耳后不过领。 3)女生头发过肩应用酒店规定发网盘起,不留怪异新潮发型,留海不能过眉头。 3、化妆 1)自然的淡妆,包括:眼影、眉毛、口红、粉底、腮红及接近肤色的粉底。 2)干净、清爽、无油腻的外貌。 3)干净及修剪整齐的指甲,只允许使用无色指甲油。 4)牙齿应是洁白的,口腔清新无异味。(注意在上班时吃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葱、韭菜等) 5)除手表与结婚戒指外,不能配戴其它饰物。 6)勤洗澡,身体无异味。 附: 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做到“四勤”: (1)勤洗手,剪指甲; (2)勤洗澡,勤理发; (3)勤洗衣服被褥; (4)勤换工作制服。

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培训内容

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培训内容 第一:仪容仪表 酒店给宾客的第一印象就是员工的仪容仪表,我们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给我们的宾客第一印象所以说作为酒店从业人员我们必须树立酒店的职业形象。它包括: 一、个人外表: 1、制服: ⑴、确保你的制服干净,否则,立刻换掉; ⑵、剪断露出的线头,不要把它们拉出来,以免将线抽出; ⑶、确保制服合身; ⑷、常换洗衣服,只穿着洗好烫平的衣服; ⑸、保持制服和衬衫烫平整,没有污点和斑点; ⑹、总是全套穿着制服,制服要穿着得体。 穿着制服的举止: ⑴、不要卷起外衣袖子; ⑵、不要在衬衣领子和外衣领子没有扣好的情况下,到处走动; ⑶、确保制服的扣子都扣好,特别是领口和袖口; ⑷、确保制服的标签没有外露; ⑸、男士不要让内衣内裤从制服里露出来,女士要经常检查,别让长袜边从裙下露出来; (6)、不要在制服口袋里乱放东西,以免变形; (7)、随身携带的物品要放在较低的口袋里,以免弯腰时掉出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工号牌:

⑴、工号牌应佩带在正确的位置和方向(左胸口正上方10cm处); ⑵、保持工卡的干净、清洁、没有任何污损;损坏立即更换 3、袜子: ⑴、要穿酒店要求或提供的工袜,检查袜子是否有洞或拉丝,及时更换; ⑵、男员工要穿黑色或深色的袜子; ⑶、女员工穿肉色丝袜,同时应避免露出袜口,避免出现划痕。 4、鞋子: ⑴、穿着酒店要求或提供的工鞋,工鞋的颜色应该是深色的; ⑵、确保鞋带系好,鞋是擦亮的; ⑶、不要光脚穿鞋。 二、个人卫生: 1、头发: A男士:1、前发是否过眉B女士:1、前发是否遮眼 2、侧发是否过耳2、侧发是否盖耳 3、后发是否压领(打者喱)3、后发是否披肩(盘起) 4、发型是否稀奇古怪,是否将头发染成其他颜色; 5、头发是否清洁、没有头皮屑; 6、头发是否梳理整齐。 1、化妆:是否有化淡妆,口红颜色是否合适、恰当。(最后讲) 2、牙齿:保持口腔清洁,口气清新,经常漱口,去除食物的残留物,上班前不要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大蒜、白酒等)。

家具行业-金润森家具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 8页)【企业管理】

灭火基本知识 金润森家具有限公司培训教材 1. 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2. 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3. 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4. 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消防安全宣传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1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 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蹿,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蹿。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进离险境的人员.切奠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人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 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的凸出物滑下楼。在高层 2

餐饮服务员礼仪培训资料

农家人美食城服务礼仪培训 餐厅服务员的仪表与举止,不仅反映一个餐厅的精神面貌,而且还体现了这个餐厅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餐饮业的服务礼仪是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直接表现,其中餐厅服务水平更是餐饮业服务水平的缩影,讲究礼仪更为重要。 餐厅服务员的礼仪风度 人的礼仪风度不单纯是穿着昂贵的衣服或只是外貌五官端正就可以做到的,礼仪是人际交往中文明礼貌的表现,也是社会文化和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服务人员,讲求礼仪风度直接能够体现出一个餐厅的整体素质。 第一部分:餐厅服务员仪容仪表礼仪 重视仪表仪容美: 一、我们很需要讲求礼仪风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的外在和整体的表现不太好,甚至很糟糕,这就是礼仪风度的问题。如有的人衣冠不整,萎靡不振;有的人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有的人一张嘴就是粗话、脏话,一吸烟就随地弹烟灰,遇事大惊小怪,吵吵嚷嚷,毫无顾忌对别人的干扰……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不讲求礼仪和风度的表现。 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常会看到一些客人有这样的表现,我们经常会用“这人素质真差”这类的话评价这样的客人,但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呢? 二、应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讲求仪表仪容的美,并不是“臭美”,而是一种文明礼仪。整洁、新颖、美丽、大方的形象既合乎人们的审美,又适应交际的需要,同时又体现了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那些衣冠不整,随口吐痰,大呼小叫,指手画脚的丑态恶习,是缺乏文化教养体现,也是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三、讲求仪表之美,学点穿着的美学也是个重点。人们在串亲戚、会朋友和欢度年节假日,总要穿戴打扮的新鲜漂亮。尽管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仍有许多人没有自觉地把讲求服装的美作为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