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xx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xx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xx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内容涵盖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是建立初始水权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的基础,是贯彻落实《水法》、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治水新思路的体现。

为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陇东煤电化基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为政府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根据华亭县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结合《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阶段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XXXX年X月受华亭县水务局的委托,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承担了《甘肃省华亭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基础资料收集,于XXXX年X月初完成了初稿,交华亭县水务局征求意见,X月初完成送审稿。

编制本规划报告的技术路线、调查评价方法、技术标准主要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甘肃省的有关文件及技术报告为依据,以收集现有的气象、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水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资料为基础,以XXXX年为基准年,调查收集了华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各部门需水量等基本数据,整理统计水文站实测的径流资料,计算了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纳污能力。评价成果涵盖了水资源数量及多年变化趋势、水资源质量、水污染现状,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

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与保障、规划工程总体布局、效益评价等相关内容,并对远期(XXXX年)经济社会各部门需水量做出了趋势分析和预测。

规划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对华亭县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调查评价,对全县各类现状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规模等指标进行复核,具体分析了各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变化规律,通过节水潜力分析,确定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和节约用水计划;以水功能区划为基础,提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目标与具体措施和计划;通过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其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区域内水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协调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提出区域内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本次规划在进一步查清全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需水总量、节水、水污染防治为控制目标,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需求对全县水资源进行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全县未来产业布局、能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提供了以水定发展的决策依据。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华亭县水务局和统计局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短、工作任务大及基础资料的局限性,报告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谨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二X一二年九月十日

目录

第一部分华亭县水资源调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一章华亭县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X.X自然地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X.X.X 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X.X.X 地形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X.X.X 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X.X.X 河流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X.X.X 土壤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X.X 社会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X.X.X 行政区划及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X.X.X 经济发展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二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X.X降水量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X.X.X 水资源分区和分区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X.X.X 基本资料的审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X.X.X 降水量资料插补延长和可靠性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X.X.X 降水量资料系列代表性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X.X.X 年降水量等值线图的绘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X.X.X 分区降水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X.X.X 降水量地区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X.X.X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X.X蒸发量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X.X.X 水面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X.X.X 陆面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X.X.X 干旱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X.X地表水资源量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X.X.X 地表水资源量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X.X.X 基本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X.X.X 天然年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X.X.X 地表水资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X.X.X 地表水资源量径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X.X.X 径流量的地区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X.X.X 入境水资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X.X.X 河流调查与洪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X.X地下水资源量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X.X.X 地下水资源分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X.X.X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X.X.X 山间河谷区地下水资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X.X.X 分区地下水资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X.X.X 地下水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X.X水资源总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X.X.X 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X.X.X 水资源总量及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X.X.X 水资源总量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X.X水资源可利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X.X.X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X.X.X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X.X.X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X.X 河流泥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X.X.X 基本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X.X.X 代表站泥沙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X.X.X 水资料源分区年输沙量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X.X.X 泥沙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X.X 水资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X.X.X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X.X.X 评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X.X.X 水质监测断面布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X.X.X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X.X.X 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质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 X.X.X 综合分析与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

第二部分华亭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 101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X.X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X.X.X 地表水供水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X.X.X 地下水供水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X.X.X 其它供水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

X.X 现状供水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

X.X 现状用水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 X.X.X 用水量及用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 X.X.X 用水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 X.X.X 现状用水消耗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 X.X.X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

X.X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

X.X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 X.X.X 规划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 X.X.X 规划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

X.X 规划水平年、目标、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X.X.X 规划水平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X.X.X 规划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X.X.X 规划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X.X.X 规划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

第五章节约用水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X.X 节约用水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X.X.X 工业节水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X.X.X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节水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 X.X.X 农业节水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

X.X 节约用水潜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 X.X.X 工业节水潜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 X.X.X 建筑业及第三产业节水潜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 X.X.X 农业节水潜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 X.X.X 综合节水潜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

X.X节约用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 X.X.X 城镇生活节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 X.X.X 工业节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 X.X.X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节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

X.X节约用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X.X.X 城镇生活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X.X.X 工业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 X.X.X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

X.X节水农业发展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 X.X.X 农业节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 X.X.X 节灌面积发展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 X.X.X 农业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

第六章需水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X.X 需水预测原则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X.X.X 需水预测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X.X.X 需水预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X.X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X.X.X 人口及城镇化发展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X.X.X 一般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X.X.X 农业发展指标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 X.X.X 河道外生态环境指标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 X.X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 X.X.X 生活需水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 X.X.X 生产需水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 X.X.X 生态需水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 X.X.X 需水量汇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 X.X 煤电化产业规划及其需水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 X.X.X 煤电化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 X.X.X 煤电化产业开发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 X.X.X 煤电化产业需水量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 X.X 总需水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 X.X 华亭工业园区规划及其需水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 X.X.X 工业园区发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 X.X.X 工业园区需水量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

第七章供水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

X.X基准年可供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

X.X供水工程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 X.X.X 病险水库加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 X.X.X 水库续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 X.X.X 在建和规划蓄、引、提、调水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 X.X.X 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 X.X.X 污水处理再利用与其它水源开发利用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

X.X供水量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

X.X煤电化产业建设供水量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 X.X.X XXXX—XXXX年煤电化产业建设供水量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 X.X.X XXXX—XXXX年煤电化产业建设供水量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 XXXX—XXXX年煤电化产业建设供水量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第八章水资源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 X.X总体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 X.X水资源配置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

X.X水资源供需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 X.X.X 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 X.X.X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

X.X水资源合理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 X.X.X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

X.X.X 煤电化产业建设水资源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

X.X水资源配置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 X.X.X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 X.X.X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

第九章水资源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

X.X 水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 X.X.X 水功能区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 X.X.X 保护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7

X.X 纳污能力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 X.X.X 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 X.X.X 计算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

X.X 污染源排放量估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 X.X.X 估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 X.X.X XXXX年污染源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 X.X.X 污染物削减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 X.X.X 规划水平年污染源排放量估算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 X.X.X 规划水平年污水处理量和中水回用量估算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

X.X 供水水源地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 X.X.X 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 X.X.X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

X.X 地表水水质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 X.X 地下水水质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第十章水资源管理与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

XX.X 水资源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 XX.X.X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策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 XX.X.X 建立总量和效率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 XX.X.X 加强取水和排污监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 XX.X.X 建立水权转让和水市场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

XX.X 水资源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 XX.X.X 制度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 XX.X.X 体制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 XX.X.X 机制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 XX.X.X 政策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 XX.X.X 法规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 XX.X.X 管理能力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

第十一章规划工程总体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XX.X工程布局的原则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XX.X.X 工程布局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XX.X.X 工程布局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XX.X工程布局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 XX.X.X 节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 XX.X.X 水资源保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 XX.X.X 供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

XX.X非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

XX.X投资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第十二章规划效益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

XX.X 社会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 XX.X.X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 XX.X.X 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保障城乡用水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 XX.X.X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社会发展需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 XX.X.X 坚持人水和谐,保障良好人居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

XX.X 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

XX.X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 XX.X.X 节水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 XX.X.X 水资源保护措施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7 XX.X.X 供水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

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

XX.X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 XX.X.X 华亭县水资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 XX.X.X 供水量和用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 XX.X.X 节水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 XX.X.X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 XX.X.X 需水量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XX.X.X 供水量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XX.X.X 水资源合理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XX.X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XX.X.X 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和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XX.X.X 建立和完善全过程和全面的用水管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 XX.X.X 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 XX.X.X 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 XX.X.X 加快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

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

第一部分华亭县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章华亭县概况

X.X自然地理

X.X.X 地理位置

华亭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理坐标介于东经XX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北距平凉市XXkm,西至省会城市兰州XXXkm,南到咸阳国际机场XXXkm,宝中铁路横穿境内。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素有“陇上明珠”之称,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总面积XXXX.XXkm X,其中山地占XX.X%,川地占X.X%。

X.X.X地形地貌

X.X.X.X地形

西部关山呈南北向延伸,巍然耸立,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最高峰(五台山)海拔XXXX.Xm,构成区域内分水岭。从关山山前至华亭县城一带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川地相间地形,西高东低,山梁及河谷成东西走向,顺山体走向方向地形坡降约XX-XX‰,河谷地区地形坡降约XX-XX‰。由于丘陵和川地相间,决定了冲洪积扇和河谷阶地的砂砾卵石层是第四系潜水赋存的较好场所。地下水的流向基本与地形坡降一致,即由西向东径流。

X.X.X.X 地貌

华亭县地貌景观严格地受着近期构造运动和地层岩性的控制,按不同的成因类型及地貌形态特征,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

(X)剥蚀堆积低山丘陵地形

位于马峡-西华以东的地区。以新第三系砂质泥岩,砂岩构成基底格架,表面覆盖XX-XXm厚的黄土。地貌景观主要呈梁峁相间的黄土丘陵,主体山梁一般呈近东西向走向,其间分布有东西走向的河谷川地。海拔高程XXX-XXXm,地形坡度一般XX-XX°。沟谷下切作用较弱,沟脑残留有支离破碎的掌型洼地。西侧由于元古界地层褶皱隆起,“野狐峡-马峡残梁”成为低山丘陵地形与山前洪积扇地形的分界线。“野狐峡-马峡残梁”地区沟谷中蓟县系沙质灰岩和三迭系裸露,形成险峻的峡谷地貌。

(X)侵蚀堆积洪积扇地形

位于关山东侧大断裂和野狐峡-马峡-西华之间的狭长地带,以第三系砂质泥岩为主要基底,其上发育有新老洪积扇,形成山前特有的洪积扇裙地貌景观。主要有马峡、西华等新洪积扇。由于受基底及“野狐峡-马峡残

梁”基岩的控制,洪积扇形状很不规则,呈扇形或长条树枝状展布,现代河床在其上摇摆不定,洪积扇在河床两侧呈不对称分布。且基底起伏不平,扇的前缘中间部分地表略微隆起。由于四个洪积期的堆积有厚X-Xm的次生黄土、亚砂石和漂卵石层,洪流深切部分的强径流带成为主要的第四系潜水含水层。

老洪积扇一般分布在新洪积扇的两侧,高出新洪积扇及现代河床X-Xm,其上为马兰黄土,下部为漂卵石层,冲洪积扇地区第四系地层的厚度,受古地貌及侵蚀堆积作用的控制。在西华洪积扇地区,新第三系隆起区两侧的古河道处,第四系地层堆积较薄。新第三系隆起区起着阻水堤坝作用,致使其两侧在枯水季节失去水力联系,水位相差很大。

(X)侵蚀堆积河谷阶地地形

分布于西华-华亭县城之间的河谷地区,发育有X-X级阶地。一级阶地零星分布,阶面高出河漫滩X-Xm,二级阶地分布较广,阶面高出现代河床X-XXm,阶面宽一般X-Xm,一、二级阶地多为内迭式接触。三级阶地属基座阶地,阶面高出现代河床X-Xm,仅在华亭县西有少量残留。四级阶地即为基座阶地,仅在南汭河北岸有少量分布,高出三级阶地台面X-Xm,由于冲沟切割,无完整的阶地台面,一、二级阶地底部普遍堆积厚度不等的砂卵石层,是河谷第四系潜水的主要含水层。

X.X.X 气候特征

华亭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平均海拔Xm。全年大部分季节受西北环流影响,水、光、热随四季变化明显,南部山区阴湿多雨,北部地区

干旱多风,中部川区比较温和。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水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冬半年(X月~次年X月)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少雪,寒冷时间长;春季风大少雨,冷暖无常,多寒潮霜冻;夏半年(X~X月份)高压西风带波动活跃,形成夏季高温,睛朗干燥多暴雨;秋季降温快,温度低温,阴湿多雨初霜来的早。

X.X.X.X气温

华亭县年平均气温X~X℃,西北部、南部山区气温较低,东部、中部区域气温较高。多年平均气温X℃,最冷元月份平均气温X℃,最热月平均气温X℃,极端最高气温X℃,极端最低气温X℃。

X.X.X.X积温

华亭县积温的分布规律是:在平面上经向、纬向差异甚微,但垂直分布变化较大,即海拔越高,积温越低。据气象资料提供的海拔~活动积温相关图查证,海拔在X~Xm,大于等于X℃的积温为X~X℃,大于X℃的积温为X~X℃;海拔在X~Xm,大于X℃的积温值为X~X℃,大于X℃的积温为X~X℃。

X.X.X.X日照

华亭县关山林区一带,湿度大,阴雨天气多,日照少,中东部较干旱,日照充足,光能富裕。年日照时数在X~Xh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X%。多年平均太阳辐射能力为X~Xkk/km X。

X.X.X.X无霜期

华亭县区无霜期较长,年平均初霜日为X月X日,最早在X月X日,

最晚在X月X日,年平均终霜日为X月X日,最早在X月X日,最晚在X月X日。平均无霜期Xd,最长为Xd,最短Xd。

X.X.X.X降水量

华亭县多年平均降水量Xmm,且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降水量总的分布特征是自东向西递增。西部多年均值在Xmm以上,东部多年均值在Xmm以下。华亭县降水量介于X~Xmm之间;华亭县降水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季节性变化明显,呈现春季干燥少雨,夏秋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冬季降雪较少的特点,春季(X~X月)和冬季(X~X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X%。夏季(X~X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X%,秋季(X~X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X%。

X.X.X.X蒸发量

华亭县E-XXX型蒸发器观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XXX.Xmm。历年最大水面蒸发量XXXX.Xmm,出现于XXXX年;历年最小水面蒸发量XXX.Xmm,出现于XXXX年;其中X-X月蒸发量最大,占年蒸发量的XX.X%,其余X个月占年蒸发量的XX.X%。X~X月是蒸发最为强烈的时期,易发生季节性干旱。

X.X.X.X干旱指数

干旱指数是以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与平均年降水量的比值求得,即

ɑ=E X/P

干旱指数是用来划分干旱带的传统方法,具有概念明确,简单方便,符合实际的优点,根据多年平均干旱指数,经计算华亭县区干旱指数ɑ

=X.X,所以华亭县为半湿润区。

X.X.X 河流水系

华亭县境内河流主要有汭河干流及其支流策底河、北汭河、南汭河、南川河、石堡子河等。

(X)汭河

为泾河X级河流,又名黎明河(北汭河)发源于庄浪县六盘山山脉的关山一带,由华亭县境内的南汭河,南川河,策底河等河流汇合,流经华亭小庄子及崇信县,于泾川县城处汇入泾河,河源处海拔高程XXXXm 左右,河流全长XXXkm,总流域面积XXXX km X,河床平均比降X.X‰。华亭县内河长XX.Xkm,流域面积XXX.XX km X,多年平均径流量XXXX.XX万m X,多年平均输沙率XX.X万t。

(X)南汭河

又名西华河,为泾河X级河流,汭河X级支流,发源于华亭县西华乡草滩,至东华镇石嘴子汇入汭河。河流全长XX.Xkm,流域面积XXX.X km X。多年平均径流量XXXX.XX万m X,多年平均输沙量X.XX万t (X)策底河

为泾河X级河流,汭河X级支流,发源于泾源县新民乡童家山,自西向东流入甘肃省华亭县。在华亭县安口镇石堡子汇入汭河,全长XX㎞,流域面积XXX km X,境内主河道长XX㎞,流域面积XXX.X㎞X,河道比降XX.X‰,多年平均径流量XXXX.XX万m X,多年平均输沙量XX.X万t。

(X)南川河

为泾河X级河流,汭河X级支流,发源上关涝池滩,至安口小庄子汇入汭河,河流全长XX.XXkm,流域面积XXX.XXkm X,多年平均径流量XXXX.X 万m X,多年平均输沙量XX.X万t 。

(X)黑河(神峪河)

为泾河X级河流,发源于关山脚下的华亭县上关乡黑鹰垧,河源处又名神峪河,在柳家河流出华亭县。流经崇信,灵台,泾川县,于陈家河进入陕西省长武县,至长武县亭口镇流入泾河,河源处海拔高程XXXXm 左右,河流全长XXXkm,总流域面积XXXX km X,河床平均比降X.XX‰,总落差XXXm。华亭县内河长XX.XXkm,流域面积XXX.X km X。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XXXX.X万m X,多年平均输沙量XX.X万t 。

(X) 千河(麻庵河)

为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华亭县马峡乡燕麦河村长沟,由麻庵乡南庄流入陕西省,上游有较大支流麻庵河汇入。河流全长XXXkm,流域面积XXXX km X,其中本县境内河长X.Xkm,面积XXX.XXkm X。境内多年自产水平均径流量XXXX.X万Xm X,多年平均输沙量X.XX 万t。

(X) 上关河

为渭河X级河流,千河X级支流,发源于华亭县上关乡水眼子,由上关乡半川流入陕西省后汇入千河。河流全长XXkm,流域面积XXXkm X,其中本县境内河长X.Xkm,面积XX.XXkm X,境内多年自产水平均径流量XXX.X万m X,多年平均输沙量X.XX 万t。

X.X.X 土壤植被

X.X.X.X 土壤

华亭县土壤主要分关山土石山林区和中下游河川塬区两大类。关山土石山林区主要为华亭县的石堡子、砚峡、马峡以上地区,土壤土种有油土、黑绵图、黑黄土、黑砂土、黑麻土、黑草皮土、森林黑土、红砂土及黄砂土等。这些土壤土质疏松,为柱状或团粒状结构,下层呈中性或微酸性反映,土层一般厚度XX~XXcm,肥力较高,但由于地势高寒,土壤养分释放慢,发育受到限制,土壤养分淋溶流失严重。中下游河川塬区主要为华亭县的策底、东华、西华、南川以下河川及残塬地区,土壤土种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黄砂土等,且以黑垆土和黄绵土最多。这些土壤和土质绵软糅细,为粒状或粉状结构,呈中性或碱性反应,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高,土壤淋溶流失较轻。

X.X.X.X 植被

华亭县有关山等山林次生林区,植被覆盖率XX~XX%,主要植物种类有桦、栎、杠、椴、山杨、松柏以及乔木和菊科累植物;除荒坡荒沟菊科类植物外,还有不连篇的人工洋槐、杨柳、杏桃等林木,植被覆盖率XX~XX%。

X.X 社会经济

X.X.X 行政区划及人口

华亭县现辖XX个乡镇、X个街道办事处、X个省级工业园区,XXX个

行政村,XX个社区。

XXXX年底,华亭县总人口XX.X万,XXXXX户,其中非农业人口X.X 万,农业人口X.X万,总面积XXXX.XXkm X。

X.X.X 经济发展概况

X.X.X.X 生产总值

XXXX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XX.XX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XX.X亿元;地方财政收入X.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XX.X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和XXXX元。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连续第三年荣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三项殊荣。

X.X.X.X 工业生产

华亭县工业体系完备,形成了以煤电为龙头,建材、化工、陶瓷、电瓷、机械制造等多业并举,规模优势突出的地方工业体系,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户,工业产品XX余种。XXXX年原煤产量XXXX万t,发电量XX.X亿度,同比分别增长XX%和X.X%。 XX万t煤制甲醇项目建成试产;难采煤地下导控气化煤气发电项目建成发电。煤矸石制砖、安源公司工艺玻璃生产线、豫华公司二期扩建、兰煤公司矿用机械加工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黄庄煤矿、华星煤业公司(原策底河西联营煤矿)矿井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华亭电厂二期扩建项目、XX万t聚丙烯项目完成可研论证。XXXX年工业生产增加值XXXXXX万元。

X.X.X.X 建筑业

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XXXXX.X万元,上缴税金X.X万元,施工房屋面积XX万m X。XXXX年建筑业增加值XXXX万元。

X.X.X.X 第三产业

华亭县形成以县城休闲旅游为核心、以省道XXX线为轴线、以西部关山生态旅游和东部绿色工业旅游为两翼的“一心一轴两翼”旅游空间结构。XX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XXXXX万元。

X.X.X.X农业生产

华亭县现有耕地XX.X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盛产核桃、药材、大豆,是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被列为甘肃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干果生产基地。“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华亭核桃”地理商标通过国家核准注册,建成了全国核桃种植标准化示范县。全县药材、核桃、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X.X万亩、XX.X 万亩和X.X万亩,牛饲养量达到XX.X万头,出栏X.X万头。XXXX年农业增加值为XXXXX万元。

X.X.X.X 林牧渔生产

截止XXXX年末,全县林果地种植面积X.XX万亩;鱼塘X.XX万亩;大牲畜存栏XX.XX万头,小牲畜存栏X.XX万头;林牧渔业增加值XXXXX 万元。

第二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X.X降水量评价

X.X.X水资源分区和分区面积

华亭县位于黄河流域泾河水系,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属水资源四级区渭河宝鸡峡以上北岸分区,分区代码为DXXXXXX。考虑到华亭县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要,本次评价遵循区域水平衡原则,按照华亭县境内河流分布特征及自然地理条件,划分为汭河(干流区间)、策底河、南汭河、南川河、神峪河(黑河上游区间)、上关河、麻庵河共X个地表水资源分区。依据华亭县X:X万地形图,分别量算各水资源分区面积。华亭县水资源分区及分区面积见表X-X。

X.X.X基本资料的审查选用

按照设站时间早、观测系列长、资料质量好,并且分布较均匀,代表性好的原则,根据华亭县境内及邻近地区雨量站网分布,选用境内XX 处常年雨量站,站网密度为XXXkm X/站,作为本次降水计算和地表、地下

水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在周边地区选用X处雨量站,作为本次降水计算和地表、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勾绘等值线图的参照。

资料来自《甘肃省水文统计》、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水文年鉴》,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邻近省(流域)水文局所属雨量站历年整编成果,华亭县气象站历年降水资料等。实测资料共XXX站年,降水观测资料系列最长为华亭气象站XX年,最短为XX年,截止到XXXX年。所选站降水量资料均为实测资料,观测资料完整,经严格审查,真实可靠,精度高。选用雨量站点见表X-X。

X.X.X降水量资料插补延长和可靠性分析

为了使降水资料系列同步,对华亭县内不足XX年的站,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站资料,分别采用线性回归、等值线内插等方法,进行了插补延长,延长后资料系列全部达到XX年。其中对甘肃省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很低,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为70%~90%,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对于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现将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的措施总结如下。 1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 现有的灌区改造,在水源的设计上,应在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引水。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在灌区改造中占有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合理调控,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水转化为农业可用的水源。此外,经过适当处理的工业和城镇生活排出的污废水以及具有一定矿化度的地下咸水等都是灌溉水源。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当且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适当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增加降雨入渗量,减少径流流失和潜水蒸发,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有利于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而且能充分发挥地下水库的多年调节作用(干旱年适当多开采,多雨年得到补偿),提高农业用水的保证率。劣质水处理利用是增加灌溉水源和保护、改善环境的战略措施。劣质水包括工业和城镇生活污废水、地下咸水。污废水经过处理使之达到灌溉标准,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灌溉水源,还可防止污染环境,其充分利用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2井渠结合 井渠结合是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有效途径,其机理是调

控地下水埋深在适宜的状态,通过降雨入渗地下形成土壤水和地下水。井渠并用、优化调度水资源,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方式:一是春灌。地下水位回升到最高,返盐盛期,采用群井汇流,井渠间灌,防止返盐;二是夏灌。以井为主,降低地下水位,预防渍涝;三是冬灌,河水充足,渠灌可用于洗盐补淡。 3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 目前,水资源管理为政及多部门争权现象普遍,在上游地区,大引大排,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导致渍涝灾害加重和土壤盐碱化蔓延;而下游地区则由于河道来水供不应求或枯竭,不得不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地下水,以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灌区水资源必须统一管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的统一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在制订灌区改造规划时不能忽略。灌区水管理机构给各地区和各部门分配的水资源,要以这些地区和部门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为前提。 4工程统一规划 一是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非工程性节水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灌区管理主要是理顺供水和用水机制,灌区优化配水节水技术主要根据灌区的可供水量、作物的需水量和生产函数以及各级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制订灌区水量调配方案。节水灌溉制度是把有限的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3.03.30 【实施日期】2013.05.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 【修改依据】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的决定(2016)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号)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已由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3月30日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

(2013年3月30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加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海岸带,保障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经济特区海岸带范围内从事保护治理、开发利用及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包括海岸线向陆地侧延伸的滨海陆地与向海洋侧延伸的近岸海域。 海岸带的具体界线范围由省人民政府依据海岸带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实际,结合地形地貌具体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海岸带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应当遵循陆海统筹、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合理开发、综合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工作机制。 省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发展与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洋、渔业、建设、旅游、交通运输、水务、林业、农业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协同做好海岸带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海岸带的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发展与改革、国土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 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 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洼地形成湖泊或沼泽。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成冰川。 6、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迟缓的流速/层流与湍流/非稳定、缓变流运动达西定律v=KJ(雷诺数<1-10)谢才公式 第三章水循环量的计算与评价 1、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2、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A.算术平均值法。X=ΣXi/n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B.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C.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区域降水量资源的计算)W=1000FX,F区域面积,X区域平均降水量 3、地下水地表水资源量如何计算?P50 5、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 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评价? 7、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量。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初始储存量(地下水)。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水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用途,认识水的重要性 2 了解水污染的后果和学习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靠科学技术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从小树立爱护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主要 教法:观察、比较、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水资源开发方法的探索主要学法观察、比较、讨论教具: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法规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的用途 二:关心、爱护水资源 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设计 15分钟组织教学 叙述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宣布开始上课,面向全体同学,用目光

巡视全体同学的行为 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及净化过程。通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水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自由发言:说出水的用途。并观察一组有关水的用途的图片 水的用途这么广泛,如果缺了水,将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 害,事实表明,淡水资源已严重匮乏,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近14亿人口将严重缺水。中国和印度人口约1/3生活在绝对缺水的地区。中国为3.81亿多人。 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不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水资源减少到只剩下一口水”或一点都不存在时,我们将怎么办?请同学们观看一动画:当担心变成现实时,生活该是多么艰难!思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我们应如何做? 听到老师的口令后,起立,精神集中,目视前方,准备上课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水的用途。 学生观察画面,通过视觉了解水在人类生活、生产之中的作用 观看、倾听,认识到淡水资源的危机 学生观看动画 结合画面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讨论:应怎样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始上课 通过水的广泛用途,认识水的重要性,为认识淡水资源的危机”和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全文)【精品】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全文) 近日印发的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进一步落实、细化和完善了海南省海岸带保护与开发法规政策规定,建立海岸带保护与开发长效机制,下面是细则的详细内容。 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海岸带环境的保护,规范海岸带开发利用管理,根据《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结合本经济特区海岸带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在本经济特区海岸带范围内从事保护治理、开发利用及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和本细则的规定。 第三条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包括以海岸线为基线向陆地侧延伸的滨海陆地与向海洋侧延伸的近岸海域。海岸带具体范围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范围和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年)的通知》确定。 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线。海岸线具体界线由省海洋部门会同省测绘部门依据国家海岸线修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我省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际和岸线变化情况进行划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省海洋部门会同省测绘部门应当每年对海岸带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每5年组织对海岸线进行修测,报省政府批准。 第四条海岸带保护与开发应当遵循陆海统筹、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分类管控、协调发展的原则;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实行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第五条省政府和沿海市县政府应当加强对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省政府负责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沿海市县政府是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严格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审批监管,加强海岸带环境修复和保护,建立健全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长效机制。 省政府和沿海市县政府发展与改革、规划、国土、环境保护、海洋、渔业、建设、旅游、交通运输、水务、林业、农业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落实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控要求,加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省政府和沿海市县政府应当将海岸带的保护与开发纳入海南省总体规划和沿海市县总体规划(以下简称省和市县总体规划),按照海岸带环境总量和承载力,划定海岸带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限定开发边界,优化海岸带保护开发布局。 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最高潮线向陆地延伸最少米(以下简称海岸带陆域米)范围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以及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海洋

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海岸带地区一直都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发展最快速的地区。随着近年人口的激增和城市的扩张,对滨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巨大压力。基于海岸带和岸线资源在生态方面的脆弱性和在经济方面的战略价值,自 197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发展和成熟了海岸带综合管理( Inter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CZM )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般说来,相比岸线地区,海岸带的概念要更为宽泛而且广博, 但是海岸带与岸线地区在资源特性方面是共同的,只不过在空间尺度上有所差异。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岸线管理与利用也都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工作框架下进行的。因此,分析解读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念与要求,对探讨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管理目标 行动计划 机会+高层次决策+准备+行动 海岸带管理问题:1、资源耗费2、生态退化3、使用者间矛盾冲突4、供需不平衡管理投入: 1、资源禀赋 2、生态环境 3、生产活动 4、社会需求法规条例规则教育 监测/评价/反馈 图6: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 海岸带综合管理是通过多种学科手段对海岸带自然、人文、经济资源制定计划、进行统筹开发保护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为实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滨海地区及其资源所进行的持续的、交互式的、多方参与的、动态的决策管理过 程,其基本目标是追求开发滨海资源产生的最大利益, 减少人类活动与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保持各种开发活动与造成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其具体管理模式见图。

面对海岸带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精髓 所在,其“综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不同经济部门的综合、不同级别部门的综合、不同管理内容的综合、不同管理手段的综合等等。结合到具体的空间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岸线资源开发管理在横向上的协调,以及其与陆域、海域空间要素在纵向上的关联与统一。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见表5。 表5: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原则 内容原则要点 (1)经济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潜力且有利于环境; 不依赖水运方式或生产流程中不需要大量用水的制造业应该选址于内 陆; 旅游业的增长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土地利用必须选址于滨海地区的功能对其土地具有优先使用权; 改善公众到达滨海地区的可达性。 (3)环境妥善保护海域及陆地的环境敏感地区,使生态价值最大化; 降低自然灾害诱发灾害性破坏和损失的机率; 在可以采用非结构性防护措施的地方避免建造滨海防护工程,如防浪 堤; 保护滨海地区的自然景色以及周围社区的特色; 治理排入海域的城市污水,并且排污口的位置必须远离旅游区和居住 区; 完善并巩固燃油、液化气的输送及储存设施,以减少因为燃油溢出或泄 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4)科研教育定期监测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 对公众进行滨海地区环境价值的教育; 滨海及海洋科学的研究机构应该沿海岸线选址,以利于加强对滨海资源 的认识。 1.1划定专门的岸线管理区域 划定专门的岸线控制区域,明确管理对象,是对岸线地区进行综合管理的首要前提。国内外诸多地区和城市,在划定岸线控制区时,都考虑了沿岸线向海、 向陆拓展一定的区域,并尽量纳入重要的海陆资源、生态敏感区和战略性海岸发展地带,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资源加以管理。在具体划定方式上,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 广义水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在河心设置_____________,从河心取水的构筑物。 3. 凿井过程中,向井内灌注泥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冷却钻头。 4.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组成。 6. 海水取水构筑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7. 地下水源卫生防护时,在单井或井群_____________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 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毒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等。 8. 井群干扰的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10分) 1. 管井过滤器的适宜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米。 (A)20 (B)25 (C) 30 (D)35 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管冲洗时,在洪水位时利用____________冲洗,枯水位利 用_________冲洗。 (A)正向,正向(B)正向,反向(C)反向,正向(D)反向,反向3. 对含沙量比较高的河流,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时,斗槽形式不可采用___________。(A)顺流式(B)逆流式(C)双向式(D)侧坝进水逆流式 4. 对于埋藏深度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地下水,宜采用___________。 (A)大口井(B)辐射井(C)复合井(D)渗渠 5. 某城镇设计用水量1200m3/d,采用管井取地下水,已知每个管井出水量100 m3/d, 备用井数为10%-15%,设计最少的管井数为___________。 (A)12 (B)13 (C)11 (D)14 三、问答(共计55分) 1.湖泊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注意什么?( 6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八上科学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修订版

八上科学水资源的利用 开发与保护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5讲主题: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思维导图 1. 2.水污染的防治与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二、课堂落实(讲练结合) &例题精析 考点一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例1.据估计,2025年全球约有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危机将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 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认识中,不正确 的是()。 A.人们对水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方面 B.河水、淡水湖泊水及埋藏较浅的地上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D.北纬40度的华北、西北是我国水资源状况最严峻的地区 考点二节约用水 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要兴建水利工程 D.农业和园林浇灌方式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考点三防止水污染 例3.下列减少水质污染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③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拆除溪流两岸乱搭 建的养殖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专项训练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其次是地下水 B.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总水量的2.53% C.洗衣机的出水管可以接入阳台上的雨水管道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下列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优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利用与整治修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 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纳入自然岸线管控目标管理。 第三条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应遵循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科学整治、绿色共享、军民融合原则,严格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修复受损岸线,拓展公众亲海空间,与近岸海域、沿海陆域环境管理相衔接,实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军事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国家海洋局牵头负责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工作。 国家海洋局会同军委联合参谋部、国防动员部建立海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统筹军事安全与开发利用,协调做好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保护工作。 沿海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监督管理,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责任制,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第五条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

岸线)。 第六条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调查统计规范,沿海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海岸线资源调查、自然岸线认定和保有率统计工作。 第七条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海岸线修测工作。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修测成果经国家海洋局审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二章岸线分类保护 第八条国家对海岸线实施分类保护与利用。根据海岸线自然资源条件和开发程度,分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三个类别。 军队管理使用的海岸线,其保护利用纳入国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范围。 第九条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着的自然岸线应划为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优质沙滩、典型地质地貌景观、重要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所在海岸线。 严格保护岸线按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本行政区域内严格保护岸段名录,明确保护边界,设立保护标识。 除国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的保护范围内构建永久性建筑物、围填海、开采海砂、设置排污口等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十条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应划为限制开发岸线。 限制开发岸线严格控制改变海岸自然形态和影响海岸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活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严格海域使用审批。 第十一条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应划为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工业与城镇、港口航运设施等所在岸线。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区域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的近岸近海区,涵盖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含辽东湾、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北黄海、苏北沿海、长江口—杭州湾、浙中南、台湾海峡、珠江口及邻近海域、北部湾、环海南岛、西沙、南沙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本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区域,也是保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自然生态状况 本区域是陆地、海洋的交互作用地带,纵贯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沿海潮汐类型和潮流状况复杂。区域内大陆岸线长度1.8万公里,分布1500余个大小河口、200余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约为580万公顷。本区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海岛、海湾、河口、上升流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区域内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海洋生物约28000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是我国乃至

全球海洋生物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是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区域。 二、主要生态问题 本区域受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影响,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显著退化,部分近岸海域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脆弱,风暴潮、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多发频发。具体表现为,17%以上的岸段遭受侵蚀,约42%的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局部地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较为严重,调节和防灾减灾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 三、主攻方向 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立足辽东湾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保护自然岸线,严格控制过度捕捞等人为威胁,重点推动入海河口、海湾、滨海湿地与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和修复,综合开展岸线岸滩修复、生境保护修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生态灾害防治、海堤生态化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洋保护地建设,改善近岸海域生态质量,恢复退化的典型生境,加强候鸟迁徙路径栖息地保护,促进海洋生物资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 一、 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 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水资源评价的容: 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 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 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 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 ●水平年 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 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 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 ●典型年法 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 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 典型年选择 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分配 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 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 ●系列法

锦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

锦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 【批准部门】8;806;80601; 【批准日期】2018.01.19 【发布部门】锦州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8.02.05 【实施日期】2018.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号) 《锦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已由锦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于2017年11月20日通过,并经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18年1月1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2月5日

锦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 (2017年11月20日锦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8年1月19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海岸带范围内从事海岸带保护、利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包括海岸线向陆地侧延伸的滨海陆地和向海洋侧延伸的近岸海域。 第四条海岸带保护与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和沿海县级人民政府(含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下同)应当加强组

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和沿海县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海岸带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发展与改革、公安、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与城乡建设、规划、交通、水务、林业、市场监督、城市管理、行政审批、旅游、港口与口岸、海事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行使海岸带管理职权,并协同做好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海洋、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与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水务、林业等部门,编制本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海域管理、海岸线管理、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保护与利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