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二酮显现技术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手印检测技术及其发展1.光学检验(1)光学检验的工作原理。
光学检验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光源照射并调整入射光源的角度、位置及其方向发现并检验手印的。
多波段光源检测法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光学检测法,其能够发出从紫外到红外范围内不同波段光的新型光源,由于多波段光源具有光能量大、可选择光源多、较灵活方便的特点,而受到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喜爱,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量使用。
(2)紫外光检验。
紫外光检验的工作原理是经过荧光试剂处理的手印遗留物质受紫外光的激发会发出特定的荧光,从而将指纹显现出来。
之后,使用专业的紫外照相相机对于显现后的指纹进行拍照固定。
紫外线照相主要作用是增强手印物质与留痕客体之间的反差,以此达到更好的手印提取效果。
在可见光范围内,大部分手印物质的反射能力与留痕客体的差别是不明显的,但是在紫外区域内,手印物质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而留痕客体的吸收率却很差,于是在紫外光激发下,显现的手印纹线与承痕客体之间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最终显现出指纹。
利用手印物质与留痕客体在紫外区域照射下具有差异较大的反射吸收率,从而在感光材料上形成较大的反差,以此获得清晰稳定的手印图像就是物证检验摄影的原理。
依据紫外反射照相原理,短波紫外光源照射在留痕客体表面,留痕客体表面与手印中的汗液、油脂等物质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反射效果产生差异,加大手印与背景之间的这种反差,实现潜在手印的光学显现,最后利用滤光镜、数码相机、翻拍架等摄影器材进行拍摄提取。
紫外照相法在实际的工作中,成功的解决了部分疑难手印的拍照提取问题,如陶瓷、镜面、搪瓷、部分塑料制品上的手印以及玻璃上双面重叠手印等,能够利用紫外线照相方法分离出清晰的指纹,并最终固定、保存。
(3)激光检验。
科学家B.E.Dalrymple,J.M.Duff在1976年鉴定年会上第一次提出可以利用氩离子激光器进行手印显现。
1978年,利用氩离子激光器进行手印显现成果被刊登在《法庭科学》上。
至此,对应用于手印显现技术的激光检验法的研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方兴未艾。
茚三酮鉴定氨基酸概述1.茚三酮简介茚三酮(Ninhydrine),又称水合茚三酮,水合茚满三酮,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
茚三酮是一种用于检测氨或者一级胺和二级胺的试剂。
当与这些游离胺反应时,能够产生深蓝色或者紫色的物质,叫做Ruhemann紫。
茚三酮常用来检测指纹,这是由于指纹表面所蜕落的蛋白质和肽中含有的赖氨酸残基,其上的一级胺被茚三酮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它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溶于乙醇和丙酮。
茚三酮可以看作是是二氢茚-1,2,3-三酮的水合物。
1901 年,茚三酮被成功研制出来以后主要用于生物医学领域,1954年,瑞典科学家Oden 和Hofsten 将其应用于潜在汗液手印的显现。
茚三酮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发生反应, 生成蓝紫色的手印纹线。
茚三酮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分析。
除去脯氨酸之外的大多数氨基酸,水解之后可与茚三酮反应。
水解中某些氨基酸的侧链也会被降解。
因此对于那些与茚三酮不反应或者发生其他反应的氨基酸需要另作分析。
其余的氨基酸经过色谱分离后可以比色定量。
在分析化学反应的薄层色谱(TLC)中,它可以用于检测所有的胺类,氨基甲酸酯类,在经过充分热处理后可以检测酰胺类物质。
2.实际运用2.1指纹鉴别汗液手印中的汗液成分绝大多数是水(约99%以上),其余是少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中包括了人体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
茚三酮与手印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而现出手印。
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来源于氨基酸当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时可以释放CO2的羧基碳。
在考古研究中,这个反应用于释放古老骨骼中羧基碳用于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帮助重现古代生物的食物结构。
用一种标记底物处理的土壤,随后利用茚三酮与氨基酸的反应释放羧基胺,可以证明这种底物是否被吸收进微生物蛋白质。
这种方法成功的发现了一些氨氧化细菌(也叫做硝化细菌)利用土壤中的尿素作为碳源。
法医常用茚三酮溶液分析诸如纸张等多孔表面上的潜指纹。
手指所分泌的细微汗液聚集于独特的手指纹路表面,也即含有氨基酸的指纹,经过茚三酮处理可以将氨基酸指尖纹路变为可见的紫色。
粉末显现法:静电吸附原理。
手印物质与粉末的强亲和力来自于静电势,但这种静电势并不是恒定的,对手印来说时间越长,水分等流失越多,电阻率上升,静电位下降,手印与粉末间吸附力降低。
磁性粉末:一种和成粉末,主体是铁,外包碳粉。
400目左右即可。
主要由能被磁力吸引的金属粉末和其他粉末。
使用方法:直接显现法、撒粉显现法、抖粉显现法、磁性粉显现法适用于光滑非渗透性客体表面。
如陶瓷、玻璃、金属等!502胶显现法:a-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体,患有少量对苯二酚和二氧化硫阻聚剂的粘合剂。
显现原理:由于含有很强的吸电子基氰基和酯基的存在,它的单体很容易在水和弱碱的引导下进行阴离子聚合。
单体挥发后在水和氨基酸的作用下发生阴离子聚合最终生成固体聚合物使手印显出。
即是挥发后遇到手印部位发生聚合,显出手印。
适用客体: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新鲜汗潜手印,如塑料金属等。
对于陈旧手印要用甲胺处理后才能显现。
最佳显现条件:湿度80%、温度显现方法:自然熏显、加温熏显、加温加湿熏显(熏显柜、大型密闭空间熏显系统)、滤纸贴附法、真空熏显法、真空加温加湿熏显法。
后处理方法:加荧光试剂、加碘熏显、烟熏、粉末染色、化学试剂染色法。
优点:1灵敏度高,可用于陈旧手印、也可以用于显现皮肤、皮革、细纺织品等2适用范围广,所有非渗透性客体和部分半渗透性客体3显现纹线清晰,不易破坏,可长久保存。
4价格低廉5英国的大型熏显系统可用于大空间和大客体,而且有活性炭部分环保。
小微粒悬浮液法:主要针对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油脂手印,油脂在水中不溶解而且对小微粒具有吸附作用达到显现效果。
高真空镀膜法(vmd)主要针对黑色塑料袋渗透性客体上潜在手印显现茚三酮显现法:氨基酸检测试剂。
针对汗潜手印。
反应原理:茚三酮反应很复杂,主要是与氨基酸反应。
茚三酮水合物与氨基酸反应失去2分子水,产物再水解,再与茚三酮水合物反应失水然后互变异构得紫色化合物,即鲁赫曼紫。
鲁赫曼紫易溶于水,应保存在干燥环境中。
硅油纸上手印显现研究作者:易祥冰阮定国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03期摘要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的学术著作和优秀论文的基础上,利用手印显现的各种方法来显现硅油纸客体上的汗液手印,并理论结合实际操作,重点讨论了显现硅油纸上汗潜手印的不同方法,以及对于不同遗留时间的汗潜手印各类显现方法的显现效果及其应当遵循的程序、注意事项和适用条件。
本文研究的硅油纸上手印的显现,主要是比较对同一客体、不同手印显现方法、不同遗留时间汗潜手印的显现效果,为实际办案中针对硅油纸等渗透性差的客体表面的汗潜手印提供一些思路,对进一步提高现场物证利用率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刑事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硅油纸手印显现方法作者简介:易祥冰、阮定国,武冈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1.412近年来,随着百姓家中物质资源的丰富,硅油纸在各类现场出现的频率日益增高。
寻找、发现、显现犯罪现场硅油纸上的手印是犯罪现场勘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以该内容为研究方向,对公安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使用手印显现中常用的六类方法对硅油纸上的汗潜手印进行显现研究,依据大量的科学实验,通过观察、统计与分析,对遗留时间不同的手印,对其显现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找到硅油纸上不同时间,显现出潜在手印的最佳显现方法,从而为公安工作提供服务。
一、基础理论概述(一)硅油纸的性质1.硅油纸的定义:硅油纸是一种包装纸,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具有三层构造。
第一层结构为底纸,第二层结构是淋膜,第三层结构是硅油。
硅油纸具有耐高温、防潮、防油的特点,因此一般多用于食品行业包装。
硅油纸强韧、耐挤压、耐折揉,在包装物品时可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
硅油纸纤维组织均匀、平整、无皱纹、色斑、穿孔、残缺等纸病。
2.常见的硅油纸: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硅油纸主要有烤肉纸、烤鸭包装纸、以及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茚三酮固体介质法显现纸张表面潜指纹研究摘要:指纹多年以来被认为是犯罪现场最常见、最有价值的物证之一。
犯罪现场勘查时,现场勘查人员需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发现作案人遗留在现场的潜在手印。
指纹显现的时间和效果对侦查破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指纹显现方法的研究始终是法庭科学的热点之一。
茚三酮是显现渗透性客体上潜在汗液手印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一般有三种方式,即浸泡法、喷洒法,抹拭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使客体表面背景着色,二是容易引起油墨扩散,三是使用的溶剂易燃。
而茚三酮固体介质法能够克服以上缺点,不需使用茚三酮熏显柜,更便捷更迅速的显现现场指纹,并且能够突破茚三酮只能显现渗透性客体的局限,拓宽茚三酮显现客体的范围。
关键词:茚三酮;固体介质法;纸张;潜指纹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tent fingerprints on paper by the method of solid-medium ninhydrinAbstract:Fingerprint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valuable and frequent forensic evidence on crime scene. During criminal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ors search and detect the latent fingerprints with all kinds of skills. The means of detecting fingerprint and their effec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crimes. So the techniques and skills for detecting latent fingerprints are hotspot in forensic science. Ninhydrin is a successful reagent for developing latent fingerprints on porous surfaces. Ninhydrin solutions may be applied by spraying, swabbing, dipping.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limitations to the ninhydrin method, such as background coloration after treatment, dissolution of the printing ink and its flammable characteristics. Solid-medium ninhydrin method can overcome those disadvantages, avoid the using of ninhydrin development cabinet, development fingerprint in high speed and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detecting prints only on porous surface.Key words:ninhydrin; solid-medium; paper; latent fingerprints目录1 引言 (1)2 茚三酮显现方法概述 (1)2.1茚三酮显现指纹的提出 (1)2.2茚三酮显现指纹的原理 (2)2.3茚三酮显现指纹的发展现状 (2)2.4茚三酮显现指纹的影响因素 (5)3 实验设计 (5)3.1实验目的 (5)3.2实验材料 (6)3.3实验方法 (6)3.4实验步骤及结果 (7)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5)4.1对茚三酮溶液配方及浓度的选择 (15)4.2对茚三酮固体介质法具体操作方法的探讨 (15)4.3茚三酮固体介质法的优点与不足 (18)5 结论 (18)致谢 (20)参考文献 (21)1 引言1887年,法国医生Aubert在研究皮肤病和腺体分泌过程中,将硝酸银溶液涂在纸上显出了汗液指纹,成为创立指纹显现法的第一人。
茚二酮-硝酸银复合显现膜应用于纸质客体上潜手印的显现研
究
李书蒙;蔺云亮;刘青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24(51)8
【摘要】指纹证据的研究一直是刑事科学的热点之一,其中潜在手印更是重中之重。
潜在指纹的成分是由人体皮肤中各种腺体分泌的自然物质组成。
基于指纹独一无二、终身基本不变的特性,该项目首先通过确定茚二酮、硝酸银化学试剂各自的最佳浓度,并将二者混合制备茚二酮-硝酸银复合显现膜作用于纸质客体上进行显现研究,同时观察遗留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探究茚二酮-硝酸银复合显现膜作用在打
印纸,牛皮纸、相纸、滤纸等常见客体表面上潜在指纹显现的效果,以期更好地改进
潜手印的显现方法,在显现潜手印方面获得效果稳定、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价
格低廉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显现技术。
【总页数】4页(P109-111)
【作者】李书蒙;蔺云亮;刘青
【作者单位】郑州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昆都分局;中国人
民解放军93121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硝酸银、茚三酮显现纸张上汗潜手印的效果比较
2.利用1,2-氢化茚二酮显现热敏纸上汗潜手印
3.茚二酮与DFO显现纸张上潜在手印的比较研究
4.茚二酮对疑难客体上汗潜手印的显现
5.红外辐射法与茚二酮法显现纸张表面汗潜手印的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垫!!芏箜兰塑塑!:兰兰Q!!竺!!堂旦!!:生!堡墨!!兰!i堕旦旦堡!!墅望!!垦!i翌i曼!堡竺i!塑!旦墅)整箜!鱼塑坠堕鱼常见纸张类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汗潜手印最佳显现方法研究马竞(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刑事技术系,辽宁大连 1 16036)摘要目的:探索有效的显现常见纸张类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的方法。
方法:本文以白纸、报纸、画报纸、牛皮纸上遗留的汗潜手印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用DFO显现技术、茚三酮显现技术、物理显影液显现技术、硝酸银显现技术和茚二酮显现技术对汗潜手印进行显现。
结果:通过比较不同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汗潜手印的显现效果,得出茚二酮显现技术是显现白纸、画报纸和报纸等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汗潜手印显现的最优方法,对于牛皮纸类渗透性客体上遗留的汗潜手印最优方法是使用茚三酮。
关键词纸张类渗透性客体;汗潜手印;最佳显现方法;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13918.91玻璃棒、镊子、一次性手套等。
0引言1.2实验药品手印是人身同一认定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之茚二酮、茚三酮、DFO、硝酸银、马来酸、十二烷一,在物证之中居于重要地位。
而渗透性客体在各基硫酸钠丙酮(表面活性剂)、硝酸铁、硫酸亚铁铵、类案件中的出现率较高,使用化学试剂显现渗透性柠檬酸、无水乙醇、冰醋酸、1,1,2一三氯三氟乙烷、客体上遗留的汗潜手印是目前常用的显现技术,除10%PE-68(表面活性剂)、甲酸、石油醚等。
了经常使用的显现技术如硝酸银显现技术、茚三酮1.3实验材料显现技术、DFO显现技术、物理显影液显现技术外,白纸、报纸、画报纸、牛皮纸。
茚二酮显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显现技1.4实验样本的制作术,该显现技术的优势在于茚二酮属于荧光试剂,与本次实验选取了同一人的十个手指头在同一时汗液中氨基酸反应的灵敏度高,在多波段光源照射间里,在手洗净并尽可能地在同一水平下,用相同的下显示很强的荧光,可以消除背景干扰,而且显现后捺印方式在白纸、报纸、画报纸、牛皮纸四种客体上在渗透性客体上基本不留痕迹,对客体污染小,是较捺印手印,并在12个小时内按照预先的实验设计进为理想的手印显现试剂。
使用茚三酮检测蛋白质
与指纹形成物质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鲁赫曼紫(RP),使潜在指纹与背景形成反差。
在室温和适当湿度下,潜在指纹可在24小时后显出。
加热处理可使指纹即刻显出。
参考配方:储存液:25g茚三酮溶于100ml无水乙醇和60ml冰醋酸,搅拌均匀。
工作液:30ml储存液加入1000ml三氯三氟乙烷,均匀混合即可。
检测方法:将检材浸泡在茚三酮溶液中30秒,或者将溶液滴于纸张上,取出晾干,过一小时或稍微加热自然显出。
如果茚三酮溶液显现的指纹反差小,可用580nm的窄波段光观察,580nm是鲁赫曼紫的最大吸收峰
附:茚二酮
茚二酮是茚三酮的一种衍生物,呈淡黄色粉末状,和人体汗液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分红色物质。
适合于显现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液手印。
配方:100mg茚二酮+ 1ml冰醋酸+ 9ml乙酸乙脂+ 90ml石油醚。
将检材放入溶液中浸泡、晾干,置于温度85℃、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反应5分钟。
用510nm或530nm 光照射检材,佩带橙色眼镜观察,可以看到手印发出黄橙色荧光。
茚二酮显现技术概述作者:岳健李晏刘景宁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茚酮类有机化合物是氨基酸类有机物的敏感反应物,它们能与氨基酸类物质反应生成有颜色(荧光)的产物,因此在有机化学分析中常用来检验氨基酸的存在。
茚二酮与人体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经浸泡、晒干、高温处理后显出手印,在激光或者多波段光源下观察并拍照提取。
茚二酮不仅具备与茚三酮同样的灵敏度,而且它和氨基酸(蛋白质)的反应产物为荧光物质,所以能更好地在一些复杂背景客体上显现出汗潜指纹。
关键词:指纹;荧光显现剂;茚二酮1 茚二酮显现指纹的提出茚二酮属于一种衍生物,与此相类似的有茚三酮和DFO。
茚三酮(Ninhydrine),又称水合茚三酮、水合茚满三酮,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
茚三酮又名水合茚三酮、水合三酮氢茚、苯并戊三酮等,音译宁西特林,化学式是C9H4O3?H2O。
它是一种白色到浅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能吸潮结块。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醚和氯仿。
在125℃时去水变为红色,139℃体积膨胀,214℃时分解。
对鼻腔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1901年,茚三酮被成功研制出来以后主要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1954年瑞典科学家Oden和Hofsten将其应用于潜在汗液手印的显现。
茚三酮与汗液手印中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的手印纹线。
DFO(1,8-Diazafluoren-9-One),化学名称为1,8-二氮-9-酮,是一种黄色粉末。
1990年美国人C.A.Pounds报告了用DFO处理渗透性客体表面汗潜手印的方法。
DFO能够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生成淡紫红色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这些淡紫红色化合物纹线非常弱,但是在蓝绿光照射下能显示出很强的可见荧光。
茚二酮也叫茚满二酮,亦称IDO,是在配制取代茚三酮产物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种过渡化合物,属于茚三酮的一种衍生物,化学名称:1,2-茚二酮(1,2Indanedione)。
茚二酮与茚三酮相似,为淡黄色粉末。
199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莱蒙托斯基等人合成了茚二酮,他们在英国的《指纹世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对茚二酮的初步评价——一种与氨基酸反应的新化合物”的文章。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用茚二酮甲醇溶液处理纸张后,会显现出粉红色手印,在绿光的照射下会产生高强度荧光现象。
2 渗透性纸张上汗潜指纹的显现原理汗液成分是手印遗留的主要物质。
人体汗液由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两部分组成。
对汗潜指纹残留物贡献较多的是外分泌腺和皮脂腺。
实验证明,指纹残留物中99%为水分,1%为无机盐和有机物成分,如阴阳离子(K+、Na+、Mg2+、Fe3+和Cl-)、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鸟氨酸和缩氨酸等)、多肽、蛋白质、油脂和DNA(常见于血指纹)等。
在其有机成分中,氨基酸的含量较高,是手印显现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物质。
当手掌与渗透性客体接触后,氨基酸物质会与渗透性客体纤维基底发生结合,并能够长期存在,从而为用氨基酸检测试剂来显现手印提供了条件。
渗透性纸张上的汗潜手印能够得以显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印遗留物质中的汗液成分。
3茚二酮显现指纹的原理茚二酮与茚三酮同属于芳香多酮类有机化合物,它显现指纹的机理与茚三酮、DFO显现指纹的机理相似。
茚二酮主要是与潜在指纹中的氨基酸成份发生显色反应,其基本原理和过程是:所有的a-氨基酸(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外)都能与茚二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整个反应分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二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二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二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二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此反应的适宜PH条件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茚二酮之所以能够将潜在指纹显现出来,主要是利用了茚二酮能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可见的蓝紫色物质。
人体分泌的汗液中99.0%-99.5%是水,其余为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汗液的主要成份如下所示:正是由于人体手指上的汗液中含有氨基酸,当人用手接触客体时这些物质会或多或少的遗留在客体上,所以我们能够利用茚二酮将潜在指纹显现出来。
茚酮类有机化合物是氨基酸类有机物的敏感反应物,它们能与氨基酸类物质反应生成有颜色(荧光)的产物,因此在有机化学分析中常用来检验氨基酸的存在。
茚二酮与人体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经浸泡、晒干、高温处理后显出手印,在激光或者多波段光源下观察并拍照提取。
其中茚三酮经常用来显现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指纹和血潜指纹,作为一种新的手印显现试剂,茚二酮不仅具备与茚三酮同样的灵敏度,而且它和氨基酸(蛋白质)的反应产物为荧光物质,所以能更好地在一些复杂背景客体(如彩色画报纸)上显现出汗潜指纹。
4茚二酮显现指纹的发展现状4.1 操作方法目前,工作实践中使用茚二酮的传统操作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喷洒法、浸泡法和抹拭法。
(1)喷洒法。
先配制好茚二酮溶液,装在喷雾器中,然后均匀的将溶液喷洒在被显客体的表面,使溶液均匀地覆盖于被显客体表面,可根据溶液的浓度来选择喷洒的次数。
然后置于室温下数小时以后手印即显出。
(2)浸泡法。
将茚二酮溶液倒于广口容器内,把待显客体浸泡在溶液内,使客体表面浸泡一层溶液后取出,置于室温下数小时以后手印即显出。
(3)抹拭法。
用脱脂棉球或软毛刷蘸取已配制好的茚二酮溶液,点蘸均匀的涂抹在疑有手印的客体表面,切忌纵横用力涂抹,待客体表面均匀涂一层溶液后,置于室温下数小时手印即显出。
用上述方法处理过的客体,在一般自然环境条件下,需数小时甚至一、二天才能将手印显出,显出速度较慢。
最新的实验结论认为显现的最佳条件是50-70℃,相对湿度80%-100%,为了尽可能满足此条件,可以采取喷气熨斗熨烫、放于开水锅内熏蒸、放于茚二酮熏显柜内显现等办法。
喷气熨斗熨烫就是通过对熨斗的加热来制造一种对茚二酮的反应的温度和湿度来加快此种反应。
放于开水锅内熏蒸就是通过对蒸锅内水的加热来制造一种对茚二酮的反应的温度和湿度来加快此种反应。
茚二酮熏显柜显现指纹是实践部门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正是因为这种熏显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精确的调节,容易达到最佳的指纹显现效果。
4.2 试用范围茚二酮显现技术主要适用于各种纸张、本色木、牛皮纸、热敏纸、票证、一些墙壁上的装饰材料等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汗潜指纹,以及渗透性客体上的血潜指纹。
4.3 茚二酮常用配方简介茚二酮显现技术是一项最初从国外引进的针对渗透性客体的手印显现技术,国内对茚二酮配方的研究尚在不断研究更新中,有些配方是保密的,目前公开的基本配方为:配方一(引进时茚二酮显现技术的原配方):甲液:0.1 g茚二酮完全溶于8 mL丙酮中,棕色瓶中保存。
乙液:10%的PE-68(表面活性剂)1.25 g,加入到100 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25 mL冰乙酸,搅拌均匀保存在棕色瓶中。
丙液:1, 1, 2-三氯-1.2.2-三氟乙烷。
工作液:取4 mL甲液和5 mL乙液混合,再加入91 mL1, 1, 2-三氯-1.2.2-三氟乙烷,搅拌均匀,配成100 mL工作液备用。
该配方的优点:溶剂价格便宜、溶剂易于风干。
该配方的缺点:配方复杂,其中的氟利昂存在环保问题、PE-68(表面活性剂)为进口产品不易购买,溶剂有刺激性气味,配制好的溶液保存时间短,需现配现用。
配方二(香港、澳门警方茚二酮显现技术配方):将2g茚二酮溶于70mL乙酸乙酯,充分搅拌后,加入HFE-7100至1000mL。
该配方的优点:刺激性气味小,环保,溶剂对茚二酮的溶解性好。
该配方的缺点:主要溶剂HFE-7100价格昂贵,国内不易购买,配制好的溶剂保存时间最长为一周,需现配现用。
4.4茚二酮显现指纹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茚二酮方法显现潜在指纹时,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指纹的显现效果。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茚二酮的操作方法,茚二酮溶液的不同配方,以及显现时的温度、湿度、PH值等等。
就茚二酮的操作方法而言,一般采用浸泡法效果最好,因为浸泡法能够使药液和客体表面充分接触。
但是也要根据承载客体的表面性质来选择方法,对于比较薄容易破碎的纸张,一般要采用喷洒法。
不同配方的茚二酮溶液,其溶剂、浓度、PH值等都是不同的,显现效果也自然有所差别,显现效果越佳,也往往就难以配制并且价格昂贵。
因此,在实践中要根据纸张的性质,需要显现的质量以及显现的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适宜的配方。
对于显现时的温度湿度,最新的实验结论认为茚二酮溶液显现手印以温度50℃、湿度80%为最佳条件,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纸张和不同的茚二酮配方以及不同的地域又有所不同,要视情况而定。
溶液的pH值对指纹的显现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在配制溶液时调整溶液的pH值,使其显弱酸性。
原因有三:其一,茚三酮与氨基酸的反应在弱酸的条件下容易进行;其二,反应生成的鲁赫曼紫在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其三,中和纸张的碱性。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茚二酮法对手印显现方法优化对比研究”立项,支助;项目编号:201810329036X。
2作者简介:岳健(1997.11-),男,2016级江苏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员,从事物证技术工作。
3通讯作者:刘景宁(1960.10-):男,江苏盐城,硕士研究生,教授,江苏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及分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毒物、毒品及微量物证分析,应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