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人自身的活动

B.实物

C.标本

D.说教

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4.()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5.()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D.赖斯

6.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学生()。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9.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1.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2.辐合论,也称二因素论,此观点肯定____和_____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它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地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与_____共同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学校教育。

5.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_____。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

7.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_。

8.瑞士教育家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9.先秦时期,以___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0.《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指_____。

11.通过网络教育,既可以进行_____,又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二者结合是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

12.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日益揭示出受教育者的_____,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扩展他们的受教育能力。

13.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_____。

14.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____。

1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2.为什么说“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3.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4.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6.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教学实际,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有些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

结合教育学的知识,请说说“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或

要求?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

2.C[解析]教育学是关于怎样培养人的一门科学,而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就势必会在解决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当人们体会到某些教育事实对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的发展有某种意义,但还不了解它,同时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决定去研究它时,这样便构成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达到这个水平时,即把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的对象时,教育学就产生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最根本的对象就是教育问题。3.C[解析]新中国教育学发生、发展既得益于我国学者对它的积极主动的探索,又与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导入有着深刻的关联,特别是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4.D[解析]设计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构想。创始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教授、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

5.C[解析]桑代克从动物心理实验着手研究学习心理、智力及个别差异。他观察动物走迷宫、开迷笼等从尝试错误到成功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验结果,桑代克提出了有名的学习律,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6,B[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就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

7.D[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8.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观、朴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校园等。

9.A[解析]班级组织建构主要是为了教育,因而其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10.C[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

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11.A[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12.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记》还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13.D[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14.C[解析]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

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15.B[解析]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二、填空题

1.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内在品质外在环境

3.学校文化

4.法律形式免费5.终身教育

6.双重性

7.外部条件

8.裴斯泰洛齐

9.墨翟

10学校

11.个别化教学

12.身心发展规律

1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

多元智能理论

14.《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

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15.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2.[参考答案]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综上所述,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因此,不能否认遗传素质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宿命论观点。

3.[参考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4.[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意义: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5.[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同。

(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为成熟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由于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的提高,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期限后移,使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由于食物营养的改善、社会文化的影响,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从而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6.[参考答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想象对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也是很困难的。必须根据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是,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创造成分增多。

(2)小学生的想象总是天真灿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因而培养这种能力必须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氛围;根据学生特点引导想象,拓展想象空间,发挥想象潜能。

2.[参考答案]

“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教育要勇于创新。教育形式要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地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既重视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塑造,又注重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2)观念层面应该革新。从上述材料中也可看出,“家庭学校”对学校教育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正是由于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或者缺漏之处,致使家长会选择“家庭学校”的方式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也凳出反映现今学校教育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学校提供的教育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从而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进一步的革新,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也满足不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3)技术手段上要革新。在学校教育的手段上,可以大量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和互联网,让学校教育在技术层面上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利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改进教学质量,也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突破口和教学的亮

点,改善学校的形象,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加强。同时,也应加强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充分地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运用于教学,最终改善学校教育的质量。

(4)提倡素质教育。应继续坚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德育教育,改变重智育,轻德、体、美育的倾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让学校教育逐渐符合家长对其的期待和愿望,让家长明白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可以取代的教育形

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教育的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是( )。

A.古代教育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2.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毛泽东于( )提出的。

A.1957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4年.

3.“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是华生在《行为主义》中的一段话,它低估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4.“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提出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市土威

D.卢梭

5.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

A.1911年

B.1912年

C.1957年

D.1958年

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说明这次测验的( )较好。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7.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学生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属于( )。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8.德育评价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评价和对学生品德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这是德育评价的( )要求。

A.过程性

B.多元化

C.客观性

D.质性化

9.教育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在教育史上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0.不属于教师的领导方式的是(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断型

D.民主型

11.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

12.构成一节课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说的是课外活动的( )特点。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兴趣性

D.自主性

、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教育要适应_____;其二是教育要适应_____。2.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_和______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3.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_。

4.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______。

5.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时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______。

6.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7.__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8.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______和_____的控制。

9.所谓国家课程,是由_____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10.陶冶法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______,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其产生作用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______。

1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有_____。

1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的人。

13._____班会的形式包括: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等。

14.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15.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债据_______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立法的意义。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为什么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4.简述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

5.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6.小学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教育作用。

2.试论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自19世纪50年代似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学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教育进入了多元化阶段。

2.A[解析]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主要规定的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第一次概括。3.A[解析]遗传素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

4.A[解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

5.B[解析]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并于同年ll月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标志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6.B[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7.C[解析]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8.B[解析]德育评价要求过程性、多元化、客观性和质性化。题干说的是多元化的要求。9.B[解析]泰勒在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

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围绕这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10.A[解析]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领导方式、专断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11.D[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l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基本定型,发展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B[解析]一般来说,构成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讲授新教材。

13.C[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学校才能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挥上述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14.D[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15.B[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综合性(课堂教学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兴趣性和自愿性。

二、填空题

1.社会发展学生发展2.伦理学心理学

3.儿童中心主义

4.小学

5.个体身心发展

6.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7.受教育权

8.教育对象教育影响

9.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0.情景潜移默化

11.考查和考试

12.社会属性

13.主题

14.教育立法

15.小学德育目标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要求;

(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的要求;

(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要求;

(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的要求。

2.[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参考答案]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并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4.[参考答案]

(1)专业知识素养,要求教师要具有:

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

②精深的学科知识,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到“化”的程度;

③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2)专业能力素养,要求教师具有:

①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

②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能力;

③精湛的语言能力;

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⑤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⑥较高的教育机智;

⑦教育科研能力。

5.[参考答案]

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

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扩大、拔高。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参考答案]

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小学德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⑦一定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班集体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

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班集体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平等,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一致;成员个体对集体有自豪感、依恋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极大的强化。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2.[参考答案]

(1)在教学上,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

(2)突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3)赫尔巴特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配套工程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

(5)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5.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三级管理相结合。A.国家、地方、校长

B.国家、地方、教师

C.国家、校长、教师

D.国家、地方、学校

7.教育家( )曾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

之父”。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8.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10.“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 )的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1.( )是“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D.保罗?朗格朗

12.班级授课制的固定是指( )。A.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B.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和场所固定C.学生、位置、教材、课时和班级固定D.教师、学生、内容、班级和时间固定13.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体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社会活动

15.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属于班级目中的( )。A.终极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广义的教育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2.第一次提出教育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是______。

3.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

4.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______,______,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__的教育。

6.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____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______,一种是,____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___”。

8.19世纪英国哲学家______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9.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____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最终目标的管理方法是

______。

11.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_____。

12.学生具有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13.杜威的学生_______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1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是______。15.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_______,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活动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点。

2.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4.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5.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6.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

2.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见解。《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3.B[解析]认识的间接性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4.A[解析]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校盛行的都是个别教学制。

5.D[解析]安排了环境才能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6.D[解析]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7.C[解析]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8.D[解析]品德评价法的方式有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等。

9.A[解析]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10.B[解析]“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指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主张“学”和“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

新的作用。所以它指的是巩固性这一教学原则。

11.B[解析]西德的数学和物理教学专家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被认为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的理论。

12.A[解析]班级授课制五固定是指学生、教师、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

13.B[解析]情感陶冶法强调的是环境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题干所说。14.B[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夕卜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等。

15.B[解析]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近期的目标如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等,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中期的目标如某学期的奋斗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决心;远期目标如整个班级的最终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

二、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2.亚里士多德

3.卢梭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5.非认知因素6.六到十一二

7.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

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

展区

8.洛克

9.教学大纲

10.班级目标管理

11.道尔顿制

12.向师性

13.克伯屈

1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小学德育纲要》

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距离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呢还是在缓缓等待考试时间呢?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 A.评价标准多元化 B.评价主体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 A.教育科学研究者 B.行为规范示范者 C.专业发展引领者 D.课程资源开发者 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 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 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 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 )。

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和答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7上半年教师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水平 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文学艺术活动 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 A.游戏活动 B.学科活动 C.科技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 A.观察条件是否认为控制 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 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 D.观察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 7.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立即包扎伤口 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

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 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 8.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 A.广阔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9.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联传主义学习理论 10.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1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2.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 A.活动过多 B.冲动任性 C.注意障碍 D.学习困难 13.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期宾塞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教诲学题库 一、单项选取题(在每个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诲史上最早教学手段是()。 A.人自身活动 B.实物 C.标本 D.说教 2.普通而言,教诲学研究对象是()。A.教诲现象 B.教诲事实 C.教诲问题 D.教诲规律 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诲家对国内教诲理论体系产生影响较大?()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4.()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5.()被称为“当代教诲测验之父”。A.杜威 B.泰勒C.桑代克 D.赖斯 6.教学过程具备间接性,重要指是学生()。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协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窗协助去获得知识 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互有关系,普通以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 A.惟一选取 B.内容 C.途径 D.基本 8.“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办法()。 A.陶冶教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9.班级组织建构首要原则是()。 A.有助于教诲原则 B.目的一致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助于身心发展原则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诲影响一致性原则 11.如果一种测验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体相似成果,那么这个测验()。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别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13.德育是指教诲者培养受教诲者()教诲。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4.班集体形成重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对的舆论和良好班风 D.拟定了班级工作筹划 15.课外活动主体某些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关于身心发展动因问题,重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解释。 2.辐合论,也称二因素论,此观点必定____和_____两种因素对小朋友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两者作用各不相似,不能互相代替。它以为、心理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地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接受或反映,而是其与_____共同发展成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3.学校全体成员或某些成员习得且共同具备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 4.义务教诲是国家用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小朋友实行某种限度______学校教诲。 5.与人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持续性教诲是_____。 6.教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当前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诲作用是有限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诲作用品有____。 7.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一切____。 8.瑞士教诲家_____以为教诲目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小朋友一切天赋力量。

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答案《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D)。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B )。 A.评价标准多元化 B.评价主体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D)。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D)。 A.教育科学研究者 B.行为规范示范者 C.专业发展引领者 D.课程资源开发者 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A)。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 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笔试真题估分 ——小学综合素质—— (科目代码:201 )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0 120 分钟,满分为0 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 29 小题。每小题2 2 分,共8 58 分) 1 、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 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A 学生的心理发展 B 学生的全面发展 C 学生的主动发展 D 学生的主题发展 【参考答案】B B 孙老师只注重学习,没有注意学生 兴趣爱好特长等全面发展。 2 、图 1 1 中,该老师的做法()。 A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B 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C 适应了社会竞争的要求 D 体现了学科教学的重要 【参考答案】A 违背了素质教育廉洁从教 3 、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 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沈老 师具有() A 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 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 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 教育启发引导能力 【参考答案】】A 将废旧轮胎篮球等废物改造,变成新的课程教具,属于资源开发。 4 、郑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郑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 A 政治理论知识 B 文化基础知识 C 学科专业知识 D 教育科学知识 【参考答案】D 孙老师的话中包含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属于教学科学 知识。 5 、小学教师梁某因上班迟到被罚款,她对学校的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机关是() A 教师共代表大会 B 信访机关 C 教育行政部门 D 检查机关 【参考答案】C 法律规定教师申诉的部门是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 6 6 、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约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充作班费。周某的做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1(新)

1.下列不属于常用搜索引擎的是()。 A、百度 B、谷歌 C、阿里巴巴雅虎搜索引擎 D、新浪 答案:D 2.“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行为规范,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定的。 A、示范性 B、责任性 C、继承性 D、特殊性 答案:A 3.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仇 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答案:C 4.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答案:B 5.某小学对学生评优制度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创造之星”“孝心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该学校的做法()。 A、不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B、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 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D 6.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学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A、主体性 B、发展性 C、全体性 D、全面性 答案:C 7.朱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想发言时必须先举手,不然就不会叫他们。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举手是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 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 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

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答案:B 8.1957年10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欧共体 答案:B 9.12岁的小亮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放学后道饭店打工,饭店老板了解情况后雇佣了他,并为他安排了较为清闲的工作。该饭店老板的做法()。 A、合法。有助于改善小亮家庭的经济状况 B、合法。有助于锻炼小亮的自立能力 C、不合法。任何人不得非法招用童工 D、不合法。没有取得小亮监护人同意 答案:C 1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真题(小学部分)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小学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高尔登 B?华生 C.霍尔 D.吴伟士 E?施太伦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的作用。 A.基础性 B.前瞻性 C.先导性 D.普及性 E.全局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 ?个别差异性 4参观法的种类有()。 A ?准备性参观 B ?并行性参观 C ?总结性参观 D ?常识性参观 E ?教育性参观 5?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烘不发〃的著名諮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 ?荀子 D ?庄子 E ?朱熹 6.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o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E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徳育过程是山()儿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A ?徳育理念 B.教育者 C ?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E ?徳育方法 8?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 %— 8% %— 10% %— 10% %— 20% %— 10% 9.班会的特点有()。 A.民主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教育性 10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 A?〃惑〃 B."学" C."忆" D."思〃 E."行" 口?教育H的有()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 ?规范 D ?评价 E ?鉴定 世纪初徳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A."明了〃 B."预备" C."联想〃 D.係统" E?“方法〃 13?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 (科目代码:201) 【来源于网络心成教育整理】 注意事项:心成教育整理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1.王老师经常让同学们相互批改作文,大家都非常认真,不仅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而且从语言表达,结 构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王老师及时给予点评王老师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 ) A.发挥了学生的调控性 B.券重了学生的选择性 C.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D.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 2、如果将下图比喻为某教师的教育行为。该教师的做法( ) A.不怡当,忽视了学生均衡发展的要求。 B.不恰当,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C.怡当,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劳 D.恰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彤彤性格内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学交往,课间常一个人在座位上看书。罗老师对她说:“你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啊,你应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跟大家一起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罗老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B.罗老师注重学生主动发展 C.罗老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D.罗老师注重学生均衡发展 4.董老师,上完公开课后自己看课堂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改进教学,嗯,体现了教师 专业发展途径的是( ) A.互助 B.教学观摩

D.教学反思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A.劳动权 B.休息权 C.罢工权 D.受教育权 6.某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向学校收取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教由政府责令该机关退还所收费用 并对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员 A.依法给予验 B.依法给与诉讼 C.依法给予处分 D.依法提出复议 7.教师魏某工作消极,多次矿工,多次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 以采取措施的是( ) A.給魏某予以解聘, B.给予魏某行政处罚 C.对魏某予以罚款, D.要求魏某悔过 8. 小学生梁某欺凌同学,抗乱现草纪律,学校经过研气决定将其开除。该校做法() A.不合法,学校只能劝退学生 B.不合法,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C.合法,学校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D.合法,学校有处分学生的权利 9.小学生孙某经常违反班规,班主任向他收取“违纪金,并予以公布,该班主任的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有想戒学生的权利 D.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10. 梁某在小学周边开了一家网吧,并对前来.上网的小学生打折优惠,梁某的做法( ) A.合法,梁某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合法,利于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C.不合法,应依法给予梁某行政处分 D.不合法,应依法给予梁某行政处罚 心成教育整理 11、11 岁的陈某参加了当地的一一个团伙,学校发现有违法行为,依据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来成年人犯罪法,学校应当及时报告的部门是( ) A.教育行政部门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距离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还剩2个月多的时间,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呢还是掐着手指算日子呢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 1.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 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2.陈涛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是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回答时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识笑。老师课下向陈涛问明原因后给予鼓励。老师的做法( )。 A.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 B.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C.不正确,挫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D.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 3.“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 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 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 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景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5.《中华人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民主协商制度 B.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6.某初中校向学生收取练习本费用,未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该校做法( )。 A.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能收费 B.不合法,学校必须公开收费项目 C.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D.合法,学校是按规定收费 7.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 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 C.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 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 8.大学毕业的陈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刑满释放后,他前往某初级中学应聘学校( )。 A.不得聘用 B.可以聘用 C.应当聘用 D.暂缓聘用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

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试行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试行 ) ( 面试部分 )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育部考试中心 二〇一二年五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 一) 职业认知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知,能清楚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 2.关爱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

( 二) 心理素质 1.乐观开朗,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2.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 不偏激,不固执。 3.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 三) 仪表仪态 1.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 四) 言语表达 1.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2.表达准确、简洁、流畅 , 语言具有感染力。 3.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 五) 思维品质 1.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作出及时反应。 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独到之处。 ( 六) 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处理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2.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 3.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 七) 教学实施 1.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小学综合素质(完整)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小学综合素质(完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D.【解析】“每个学生”体现差异性,“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故本题选 D. 【知识点】职业理念 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 A.评价标准多元化 B.评价主体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答案】B评价标准单一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答案】D.擦掉字课后再处理。检举、责令、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 A.教育科学研究者 B.行为规范示范者 C.专业发展引领者 D.课程资源开发者 【答案】D.【解析】荷花荷叶都是校外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角色.故本题选 D. 【知识点】职业理念 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答案】A.【解析】《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故本题选 A. 【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 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答案】A.【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三)抄袭他人答案的;(四)让他人代替自己

最新2020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教育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人自身的活动 B.实物 C.标本 D.说教 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4.()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5.()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 D.赖斯 6.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学生()。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9.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1.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2.辐合论,也称二因素论,此观点肯定____和_____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它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地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与_____共同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人自身的活动 B.实物 C.标本 D.说教 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4.()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5.()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D.赖斯 6.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学生()。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9.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1.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2.辐合论,也称二因素论,此观点肯定____和_____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它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地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与_____共同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学校教育。 5.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_____。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 7.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_。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完整版)

模块三班级管理 第一章小学班级管理概述 1现代意义上的班级组织产生于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予以论证,到19世纪中叶班级组织才普及。 2班级作为教学组织的萌芽,课追溯到古罗马昆体良。 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 4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推断作用的,英国的贝尔和兰卡斯特推行的“导生制”,即从儿童中选择优秀者施以特别训练,充任教师助手。 5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使班级教学日趋规范。 6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构筑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论模式。 7班级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特点:教育实体社会实体 8班级管理:是指在师生合作的前提下,教师通过适当的班级管理策略。有效的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等各项事务,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情境与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以达成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 9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明确社会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10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 (1)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2)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 (3)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11小学班主任的角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班级活动的管理者,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班级普通的一员。 12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3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1)责任意识和探究能力(2)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14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阶段:规范化阶段(从新手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过程。但缺乏经验,处在模仿期,对自己期望值高。)个性化阶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能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工作进入高原区,难以前进)特色化阶段(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班级管理也进入民主化、科学化阶段) 15班级管理目标的作用:导向激励凝聚调节评价 导向作用:班级管理目标从客观上看,它体现了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从主观上看,它体现了班级成员的理想和愿望。 激励作用: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并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反过来又能增强目标意识,是他们在实现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到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对于考小学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者来说,想要得到面试官的青睐,做好准备,了解面试问题很重要,以下是阳光网小编帮你们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一起来学习啦。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一) 1.假如你班上发现一例甲流病例。你将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防止传染痛蔓延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学校教师和学生在预防传染病在学校与社区中蔓延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早发现、早报告。如果班上发现有疑似患有甲流的学生,教师要将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发病情况上报给学校,学校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为医疗人员实施检查提供便利。如果证实患有甲流,将转由医

疗部门对该学生进行隔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将孩子的病情通报给学生家长。 为了避免班级中其他孩子被传染,应该按照医疗卫生组织的建议组织班级其他学生参加检查,以保证没有疑似病例。接下来,教师要采取适当的传染病预防措施。例如可以设置主题班会向学生普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预防传染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中小学校不仅是青少年与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场所,而且也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在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传递知识与信息、促进社区公众健康行为与环境的建立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次事件之后,学校和教师都要进行反思,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健康教育,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与应对机制。保护广大青少年与儿童的健康。 2.假如地震突然发生了,请问你如何组织学生避震?

【参考答案】 地震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减少破坏性地震对学生带来的伤害,作为教师要有一切为学生的思想,迅速反应,带领学生脱离危险。 如果在教室上课时,地震突然袭来,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自己要保持冷静,同时鼓励学生让大家冷静不要慌张,并指挥学生远离窗户蹲在课桌旁边,或者墙角,双手护住头部,或者将书包顶在头上。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同时我会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乱跑出去。然后我会和学生蹲在一起。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大声大喊卧倒!别动!卧着别动!等命令。其次,等震感减小后,以防余震,要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出教室。可以让较为冷静沉着的班干部带队,自己在后面维持秩序并号召大家帮助受伤或因为慌张惊恐而慌乱的同学一起下楼。按照通道的宽窄程度,让学生们排成一至两路队列,靠着右侧按照疏散线路快步逃离。让学生远离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2.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属于学生享有的( )。 A.人格尊严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3.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是由( )提出的。 A.福勒

B.布朗 C.伯利纳 D.夸美纽斯 4.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5.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依法执教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B.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C.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D.依法执教才能保证人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自行决定 8.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养和培训 D.交流和互访

9.志存高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 )。 A.为人师表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的职业道德。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为人师表 11.( )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A.《四库全书》 B.《永乐大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