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贵州马幺坡矿业有限公司马幺坡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O—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1、矿井现状

马幺坡煤矿按照黔能源审[2016]36号批准的《关于贵州马幺坡矿业有限公司马幺坡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进行矿井建设,即:改造新施工的回风斜井为副斜井;将原设计的副斜井、行人斜井(经改造后为平硐)在接近地表位置通过联络巷沟通合并改造作回风井;主斜井不变;将原设计四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行人斜井)为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首采工作面位于M8煤层运输上山1段东侧+1345.0m标高至+1328.8m标高之间;10802接替掘进工作面位于M8煤层1#回风上山1段、2段西侧+ 1320m标高至+1310m标高之间;采区主要硐室,集中布置于副斜井与1#回风上山1段之间的巷道中,巷道标高+1292.6m标高至+1287.7m 标高之间。

截止至2016年11月30日止,矿井除10802接替掘进工作面尚未竣工外,其他井巷工程改造已基本完成,具备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条件。

2、目前矿井通风概况

矿井目前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三个井筒进风(主

斜井、原副井、新风井),一个井筒回风,矿井总进风量3172.2m/min

(见通风系统示意图图1)

二米区回风斜井主扇风机技术参数如下表(表1):

二采区回风斜井现排风量4285mVmin,风压为2345Pa。矿井总进风量4115n n Zmin ,其中一采区主斜井进风1895mVmin ,二采区副斜井进风2150n n Zmin ,可以满足二采区矿井目前各个用风地点的风流情

况见下表(表2)

矿井各用风地点风流分配表(表2)

二、组织措施

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田奎国(矿总工程师)

副组长:王凤臣(机电副经理)、宴扬雯(安全副经理)

谭显友(通防副总工程师)

成员:文臣(通防部主任)

陈臣(通防部主管)

薛云贵(机电副总工程师)

王居臣(调度室负责人)

刘明(安环部主任)

胡能(通风工区区长)

职责:

1、组长:通风系统调整的全权指挥者,统一协调指挥矿井通风系统

调整工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人员的调动,负责向董事长、经理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召集领导组成员及相关人员现场研究。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自己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3、领导组成员: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把关,做好领导安排的全面工作。

三、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间

2014年月日。

四、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新回风立井正式运转后,二采区原回风井将变为进风井筒,二采区的回风井为新风井。二采区副斜井、一采区主斜井、二采区原回风

井为二采区的主要进风井筒。

1、需要建造、拆除或改造的通风设施

⑴ 二采区轨道上山、运输上山及回风巷之间建造永久挡风墙。靠轨道上山侧的二采区临时变电所建造防火门并安装正、反向防火门。

⑵ 拆除二采区新风井贯通处的控风设施回风巷之间密闭墙;

⑶拆除二采区防爆门。

⑸ 在二采区回风巷与原南回风巷交叉处砌筑永久密闭墙,切断二采

区回风巷与北回风巷联系。

⑹ 拆除二采区原总回风巷之间联络巷中风门,安装主要通风机的风

硐处砌筑永久密闭墙;

各设施具体位置见下图(图1)

2、矿井各巷道及工作面需风量的确定

根据矿井转入生产时最大需风量为4560nVmin,主斜井进风量3652nVmin,最高风速6.85m/s ;副斜井进风量4200nVmin,最高风

速7.2m/s ;通风系统调整后矿井各区域的风量需求见下表(表3): 通风系统调整后矿井风量需求明细表(表3)

五、工作顺序

第一步:完成如下工作

1、完成用于调整通风系统所必要的通风设施建造,作好井下风

流调整准备工作(具体工作为第二部分第1款第⑴-⑷项工作);

2、完成回风立井地面土建工程,内容包括地面电缆沟建筑、井

口防爆门安装、主要扇风机及扇风机辅助设施的安装;回风井口各类

门安装,主扇风机房机电部分安装。

3、通风系统调整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07条执行,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由企业负责人审批后,贯彻到每个参与通风系统调整

人员;

4、拆移措施井口备用主扇风机并安装于回风立井口主扇风机位置,封堵措施井口备用主扇风机风道,封堵回风立井口备用主扇硐口

及其检修道等。

第二步:启动回风井主扇风机,调整矿井通风系统

1、启动新主扇风机,使矿井处于三进两回的状态(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进风,回风立井、措施井回风),防止矿井在系统调整时处于无风状态。其顺序是:打开回风井底与总回风巷之间的挡风墙,启动新风机(先启动一级,30分钟后再启动二级,以便测定一

级及二级时的风量)。

2、停止措施井主扇风机,切断措施井的回风路线。回风立井主扇风机运行稳定后,停止措施井主扇风机,慢慢关闭内机蝶阀,接着

完成第二部分第1款第⑸项工作。风流稳定后,完成第二部分第1款第

⑹项工作。

六、测风工作

1、测风地点及测风人员安排如下:

⑴ 主斜井测风站:负责人陈雨;

⑵ 副斜井测风站:负责人崔建文;

⑶ 行人斜井测风站:负责人崔建文;

⑷ 总回风巷测风站:负责人梁宝生;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平禹煤电公司一矿 编制:陈占旭 2009年5月8日

一、矿井概况 平禹一矿位于禹州市北9km,郑平公路两侧。井田西起小王庄断层,东至315勘探线,北至二1煤层露头及魏庄断层为界,南到黑水河断层、肖庄断层,即-800m水平,东西长8km,井田面积10.5km2。 平禹一矿始建于1969年,1976年10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经过多次技术改造,2005年实际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矿井二1、二3两层煤。主采二1煤层,煤厚0.99—12.55m,平均5.69m,一般4.0---7.0m,井田西北有一条封闭型的断层,造成局部瓦斯富存量较大,在开采过程中,由于二1、二3煤层间距较小,易出现未采煤层瓦斯释放到开采煤层的现象;二3煤层较薄平均厚度在1.8m左右。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平禹一矿,地质构造处于白沙向斜的东北部。矿区北、西、南三面环山,为一向东南开阔的“箕形”向斜汇水盆地。多次受水灾的危害,造成矿井巷道普遍压力大,巷道变形快,有效通风断面小,通风阻力大,维护周期短。目前矿井正处于东区水灾复矿阶段。 矿井运输、回风大巷、采区上、下山及车场采用砌硂、U型钢、裸巷、锚喷、锚网、工字钢等多种支护形式,由于受压力和顶板(顶板破碎严重)条件影响,巷道变形较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通风。 矿井目前的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抽出式,主要通风机为FBCDZNo26型对旋式,一台使用,一台备用,转速740r/min,风机叶片安装角度为-9/-9o,配用电机功率为2*355KW,两条立井进风和一条斜井进风,一条并联回风斜井:1、新鲜风流由副井(主井)进入主石门、东西大巷,经采区运输上山供给各采面、掘进工作面,乏风流经采区轨道上山进入采区回风巷,经风井由主要通风机抽出地面。2新鲜风流由明斜井进入三采区,经采区运输上山供给各采面、掘进工作面,乏风流经采区轨道上山进入采区回风巷,经风井由主要通风机抽出地面。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二、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必要性 平禹一矿目前总进风量为5416m3/min,总回风量5703m3/min(风速为9.70 m3/s,超过最高允许风速8m3/s),风机房水柱记读数为3000Pa。主石门的供风量为3547m3/min(风速为6.03m3/s,接近最高风速8m3/s),明斜井的供风量为1869m3/min(风俗为3.80m3/s)。 东翼实际进风量为2629m3/min。设计风量为(各地点)1160*(通风系数)1.2+300(一采区下车场至明斜井之间避免出现盲巷和风路絮乱情况)=1692m3/min。目前有效用风地点为2个扒修工作面(三皮带下山扒修需风量为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马幺坡矿业马幺坡煤矿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1、矿井现状 马幺坡煤矿按照黔能源审[2016]36号批准的《关于马幺坡矿业马幺坡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进行矿井建设,即:改造新施工的回风斜井为副斜井;将原设计的副斜井、行人斜井(经改造后为平硐)在接近地表位置通过联络巷沟通合并改造作回风井;主斜井不变;将原设计四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行人斜井)为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首采工作面位于M8煤层运输上山1段东侧+1345.0m标高至+1328.8m标高之间;10802接替掘进工作面位于M8煤层1#回风上山1段、2段西侧+1320m标高至+1310m标高之间;采区主要硐室,集中布置于副斜井与1#回风上山1段之间的巷道中,巷道标高+1292.6m标高至+1287.7m标高之间。 截止至2016年11月30日止,矿井除10802接替掘进工作面尚未竣工外,其他井巷工程改造已基本完成,具备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条件。 2、目前矿井通风概况 矿井目前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三个井筒进风(主斜井、原副井、新风井),一个井筒回风,矿井总进风量3172.2m3/min (见通风系统示意图图1) 二采区回风斜井主扇风机技术参数如下表(表1):

二采区回风斜井现排风量4285m3/min,风压为2345Pa。矿井总进风量4115m3/min,其中一采区主斜井进风1895m3/min,二采区副斜井进风2150m3/min,可以满足二采区矿井目前各个用风地点的风流情况见下表(表2)。

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

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 摘要: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具体问题,如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研究、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主通风机工况优化研究、矿井通风系统测量平差优化等进行阐述,并指出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0 引言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生产系统,同时又制约着生产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灾害防治和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矿井通风系统的不合理,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矿井的抗灾能力,导致矿井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稳产和高产,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最终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通风系统必须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的基本保证。而实行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正是为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它是通风管理工作和矿井设计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生产矿井由于生产布局的变化、自然条件的影响及生产能力的提高,必须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2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问题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类: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研究、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主通风机工况优化研究矿井通风系统测量平差优化。2.1矿井通风系统阻力优化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技术措施的研究对于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矿井通风优化设计还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都要尽力降低矿井通风阻力,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矿井通风阻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2.1.1风量对阻力的影响 (1)根据通风阻力定律2 h RQ =可知:通风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当矿井总风阻不变,矿井总风量增加时,通风总阻力按风量的平方的倍数增加;同理,各个分支风量增加时,分支的阻力也相应地随风量的增加按风量平方的倍数增加。 (2)各个分支通过的风量(包括用风地点需风量)越接近自然分风风量,矿井通风阻力越小,各个分支的阻力就越接近平衡。 2.1.2分支风阻对通风阻力的影响 巷道风阻()7/ R kg m取决于巷道的长度() L m、断面积()2 S m、周长() U m、支护形式等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3 LU R m α =

新陆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新陆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褚延群1,金铭1,贾会迎2 (1.龙口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煤炭管理办公室,山东烟台265701;2.烟台南山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5713) 摘要通过对新陆煤矿的通风阻力测定及数据分析,掌握当前通风系统概况,并对2017年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提出优化改造具体方案。 关键词矿井通风阻力分析系统模拟改造 中图分类号TD72文献标识码B 新陆煤矿现有3个采煤工作面,均为综放工作面。目前南部开拓水平-490m,生产水平-440m,回风水平-385m。北部生产水平-310m,回风水平-256m。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通风方法为中央并列式。 1通风阻力测定及数据分析 1.1通风阻力测定 矿井进行通风阻力测定,获得矿井通风系统主要通风路线的风量和阻力值,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测定分支的风阻、百米风阻、分支摩擦阻力系数等基础参数,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验证后用于矿井通风改造方案的模拟,以保证通风改造方案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数据处理的过程如图1所示。 1.2测定结果分析 根据矿井通风系统中空气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巷道在通风中的作用,把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三段,即进风段、采区段和回风段。整个通风系统各段测得的阻力值如表1所示。通过对当前通风系统测定发现,当前矿井的通风系统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该矿-125m中央石门与暗风井联巷风阻太大,造成该巷道通风阻力大大增加,高达1270Pa,需对此巷道实施降阻工程。 (2)全矿通风总路线3250m,但是阻力却达 *收稿日期:2012-05-21 作者简介:褚延群(1972-),男,内蒙古牙克石市库都尔镇人,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从事矿业安全管理工作。3250Pa左右,主要原因是矿井回风段阻力太大。回风阻力大主要是该矿回风汇合早,风量较大,巷道断面小,风阻较大,使得阻力大大增加,特别是35 52段,长度只有80m,但阻力却达153Pa,因此必要的话需对其实施降阻工程。减小巷道风阻,从而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 轴流式 外型尺寸:1990?890?1300(mm) 5安装实用效果及推广应用 (1)维护量大大减少,按照使用说明正确进行维护,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运行状况良好。 (2)两套相对独立的系统,即使其中一套系统出了问题,可由球阀手动切换到另一套系统继续使用,不会影响提升任务,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6结束语 改造后的TH102A液压站,经过1年半时间的运转实践证明,制动系统运行状态良好,解决了原TE-130型液压站制动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动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善,减少了设备维修的工作量,消除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64 2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优化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措施名称: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矿长:×××× 编制单位:×××安技科 编制时间:2013年6月29日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表

矿井风量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因+500水平巷道即将贯通形成通风回路,为确保全矿井通风可靠,对井下采掘工作面以及主要通风巷的风量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为使整个调风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管理措施,请有关单位和部门遵照执行: 一、计划调风日期:预计贯通日期为2013年7月5日,巷道贯通后应立即停止井下作业,构筑通风设施,调整通风系统。 二、采掘工作面风量计算: (一)、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超过0.75%的要求计算: Q采=q瓦采×K采/c 式中:q瓦采—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采—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通常机采工作面取1.2~1.6;炮采工作面取1.4~2.0; K采=1.5。 c—回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时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浓度, c取0.75%。 根据兵团发改委对我矿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1m3/min,且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82m3/t,属低瓦斯矿井。 则:Q采=q瓦采×K采/c=0.41×1.5/0.75%=82 m3/min ②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 Q采=q采×KCO2/c

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采—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涌出量m3/min。 Kco2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通常机采工作面取1.2~1.6;炮采工作面取1.4~2.0;水采工作面取2.0~3.0, Kco2=1.5。 c—回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时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碳浓度,c取1%。 根据兵团发改委对我矿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83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3.63m3/t。 则:Q采=q采×KCO2/c=0.83×1.5/1%=124.5 m3/min 2、按工作面进风流温度计算需风量 采煤工作面应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其气温与风速的关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工作面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 长壁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下式计算: Q采=60×V采×S采×K采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的风速,v=1.0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面积,s=7.4㎡ 平均断面积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 K长—采煤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按下表取: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实用版

YF-ED-J551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 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了实现独立通风,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 靠,根据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情况,将通 风系统调整如下: 一.21回风上山调整为独立通风系统,实 现北翼进风上山、炸药库、充电硐室的独立通 风。 调整方法:1)准备工作:三专变电所风门 正反向均关闭,11绞车房调节窗通风口调整为 宽约200mm;2)安装并关闭11轨道上部联络巷 风门;3)拆除21回风上山平台风门连锁装

置,并打开固定牢固或拆下风门靠帮摆放。4)恢复11轨道上部联巷风门连锁装置。 二.相关措施及要求: 1.调风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调度会议通知为准。 2.调风前,11041采面、11151采面停止割煤、排放作业,11151泵站、11041泵站设备正常对采面上隅角、煤壁浅孔进行抽放;掘进、开拓工作面停止放炮作业。待调风结束后,由调度室通知恢复正常生产。 3.调风期间,通防队组织人员进行调风作业,安排测风人员在系统稳定后对采面、11轨道上山、21回风上段、总进及总回进行测风,并列表报送相关单位。 4.根据11041采面、11111采面测风结果对

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61 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制度范本 编号:YTO-FS-PD361 2 / 2 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每月初由通防技术人员对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进行核算,并按照“以风定产”的原则,核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2、每季未由通防技术人员对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通风阻力进行核算,合理分配风量。 3、井下备用面形成后,要进行通风阻力核算,选择通风阻力小的巷道,合理建筑通风设施。 4、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需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杜绝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 5、每月对矿井的有效风量率进行计算,每季度对矿井的外部漏风率进行测定。 6、对北三瓦斯异常区瓦斯涌出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整通风系统。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通风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通风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20〕3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一通三防”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20〕2号)以及《贵州煤矿安监局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监察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煤安监办函〔2020〕31号)要求,为推动煤矿优化通风系统,提高煤矿通风系统防灾抗灾能力,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时间及对象 (一)整治时间:2020年3月至12月。 (二)整治对象: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排查全省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缺陷和突出问题,严厉打击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仍然组织生产作业等重大违法行为,推动煤矿构建“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通风系统,提升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合理性、稳定性,提高煤矿通风系统防灾抗灾能力,为防止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提供系统保障。 三、整治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整治内容。一是机构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到位,通风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二是通风系统不完善。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存在一段进风一段回风,采掘工作面违规串联通风、无风、微风、循环风作业;突出煤层采区没有独立回风系统、未实现分区通风,准备采区突出煤层掘进巷道回风经过有人作业的其他采区回风巷,突出煤层揭煤前系统未独立,掘进工作面进风侧未安设至少两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等。三是设备设施不完好。矿井未安装2套同等能力主通风机和主通风机监测系统,通风设施质量和构筑位置不符合要求,掘进工作面风机不能满足“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且自动切换规定等。四是通风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通风阻力测定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不能满足要求,主要通风机、防爆门和反风设施未按规定检查,仪器仪表未按规定检验。五是技术资料不全,通风系统图等图纸不符合实际,没有通风值班记录、测风记录、通风情况旬报和月报等,未按规定制定计划停风安全技术措施和调风安全技术措施,未按规定召开通风工作例会。六是瓦斯超限作业、瓦斯超限未按规定停电撤人、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未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二)责任分工。由省能源局、贵州煤矿安监局牵头组织开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3061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针对矿井旧通风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体积庞大、接线复杂、机械触点多、排除故障困难、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先进PLC控制技术的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矿井内工作环境条件、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政府对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尤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xxxxxx煤业有限公司 2014年通风、抽放系统优化方案 科长: 分管领导: 通风科 2013-11-19

2014年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完善、合理、稳定可靠,现根据我公司井下通风系统现状,特制定2014年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 一、矿井通风基本情况 矿井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和采区小风井独立进、回风相结合的通风系统。进风井有三个,即主井、副井和12区进风井;回风井有三个,即11区、12区、14区回风井。我公司为高瓦斯矿井。 11区回风井担负11采区上、下山及15采区开拓供风,12区回风井担负12采区供风,14区回风井担负14采区供风。11区回风井安装FBCDZ№.18-2×110型主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为2×110Kw;12区回风井安装FBCDZ№.16/2×55型主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2×55Kw/台;14区回风井安装FBCDZ№.18-2×110型主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分别为2×110Kw;每个风井两台主通风机,互为备用。 矿井等积孔2.85m2,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总进风量为6258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6387m3/min,矿井有效风量为5810m3/min。现11采区及14采区风量、负压不匹配。 二、系统优化的目的 减小通风阻力、提高通风能力,力求通风系统简单可靠,

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采区通风负压大,其原因是: 1、11区、12区、14区的主要进、回风巷部分段巷道喷浆层脱落、巷道底板隆起,造成巷道断面小、回风阻力大。 2、15采区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现15采区通风采取压入式通风,风机安设在11采区大煤仓向东35米处,增加了11采区的通风负担,使11采区通风负压偏大。 3、我公司属典型的“三软”煤层,工作面上下巷巷道受采动影响极易底鼓、变型。 (二)采区变电所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1、15采区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2、12区、14区采区变电所目前没有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 四、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和计划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一)通风系统主要优化方案 1、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局部地段变形严重,影响巷道的通风断面,增加了通风阻力,需要对其进行扩修。2012年对矿井主要进回风巷扩修了1200米;2013年截至目前已扩修了750米,预计年底完成850米;2014年计划对矿井主要进回风巷进行扩巷降阻1050米。

通风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1)

附件1 通风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20〕3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一通三防”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20〕2号)以及《贵州煤矿安监局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监察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煤安监办函〔2020〕31号)要求,为推动煤矿优化通风系统,提高煤矿通风系统防灾抗灾能力,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时间及对象 (一)整治时间:2020年3月至12月。 (二)整治对象: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排查全省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缺陷和突出问题,严厉打击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仍然组织生产作业等重大违法行为,推动煤矿构建“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通风系统,提升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合理性、稳定性,提高煤矿通风系统防灾抗灾能力,为防止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提供系统保障。 三、整治内容及责任分工 — 1 —

(一)整治内容。一是机构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到位,通风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二是通风系统不完善。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存在一段进风一段回风,采掘工作面违规串联通风、无风、微风、循环风作业;突出煤层采区没有独立回风系统、未实现分区通风,准备采区突出煤层掘进巷道回风经过有人作业的其他采区回风巷,突出煤层揭煤前系统未独立,掘进工作面进风侧未安设至少两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等。三是设备设施不完好。矿井未安装2套同等能力主通风机和主通风机监测系统,通风设施质量和构筑位置不符合要求,掘进工作面风机不能满足“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且自动切换规定等。四是通风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通风阻力测定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不能满足要求,主要通风机、防爆门和反风设施未按规定检查,仪器仪表未按规定检验。五是技术资料不全,通风系统图等图纸不符合实际,没有通风值班记录、测风记录、通风情况旬报和月报等,未按规定制定计划停风安全技术措施和调风安全技术措施,未按规定召开通风工作例会。六是瓦斯超限作业、瓦斯超限未按规定停电撤人、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未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二)责任分工。由省能源局、贵州煤矿安监局牵头组织开— 2 —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最新版) 1矿井概况 东海煤矿于1958年建井,当时为农恳局所建的2对片盘斜井生产。后经1980年改扩建成集中胶带斜井生产。1989年矿井进行二次技改,分东、西区生产,分区联合通风。矿井东部区包含2个行政井区,即五采区、六采区。五、六采区走向长臂后退式开采,2个采区走向长均分别为1800~2400m,五采区于1989年投产,六采区于2000年3月份投产。 2问题的提出 矿井东部区由2条2段斜井及水平主运巷(-450m二水平)联合分区入风,2个采区走向中间一集中回风立井回风。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五采构二水平、上、下山已开采完,下一个生产水平又未施工,迫使二水平下山又施工联络车场继续下山开采,这样导致五采区生

产工作面通风系统加长,五采区32 #层组一套下山系统开采,35 #、37 #层组一套下山系统开采,巷道维护量大,通风阻力高。五采区高档采煤队2个、掘进队8个、硐室6个,总需风量5160m3 /min。而六采区又刚刚投产,为二水平上山开采,1个采煤队、5个掘进队,需配风少,相对通风系统又较短,通风阻力小,这样导致为2个井区综合配风极为困难。只能采用增阻法,造成通风极为不合理,主要通风机效率低,吨煤电耗大,矿井安全度差。 3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针对矿井五、六采区通风现状,提出了2个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方案Ⅰ:维持现状,采、掘工作面回风经两阶段下山(1600m)上行后入二水平回风总排(1200m)再至二水平回风总石门(400m)到回风立井。该方案初期投资小,仅需对回风系统进行维护。缺点:回风巷道服务年限过长,维护困难,巷道有效断面小,导致回风阻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

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 定义: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矿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的总称。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 网络矿井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或平硐)和回风井(或平硐)矿井通风方式的布置方式,即所谓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和混合式等;矿井通风方法是指产生通风动力的方法,有自然通风矿井通风方法法和机械通风法(压入式,抽出式);矿井通风网络是指井下各风路按各种形式联接而成的矿井通风网络网络。 建立完整的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目前用通风方 法排除井下瓦斯、粉尘和热量的平均能力。 研究表明,矿井通风系统能:排除全矿井瓦斯量的80%?90%,排除回采工作面瓦斯望的70%?80%,排除装有抑尘装置回采工作面的粉少量的:20%?30%排除深井回采作面热量的60%?70%。 在影响矿井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瓦斯、高温和有自燃煤层的矿井对矿井通风系统有不同的要求,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应有利于排除矿井瓦斯、降低工作面的温度和防止煤炭自燃。 第一节通风系统的类型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增大,煤层的开采技 术条件日趋复杂化,相应的矿井瓦斯涌出量也增大,岩层温度也升高,矿井自然发火也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各矿井通风系统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为了使矿井通风系统与矿井开拓开采的条件相适应,应对不同开 拓开采条件的矿井的通风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

型与级别根据瓦斯煤层自燃和高温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和特点,为了便于管理、设计和检查,可把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一般型、降温型、防火型、排放瓦斯型、防火及降温型、排放瓦斯及降温型、排放瓦斯及防火型、排放瓦斯与防火及降温型矿井通风系统及其相应的级别,如表1—1所示。 将矿井通风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级别,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1)有利于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有利于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根据不同类型的矿井对通风系统的不 同要求,规范。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具体制定出每一类型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提高了矿井没计的质量。 2)可使通风管理标准化2)可使通风管理标准化。可使通风管理标准化矿井通风系统类型不同,通风管理酌标灌也有差异,根据每一类型矿井迎风系统类型的特点,制定出每一类型矿井通风系统具体的管理标准,即可使通风管理有的放矢。3)提高了矿井通风的管理质量提高了矿井通风的管理质量。3)提高了矿井通风的管理质量。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的不同类型,制定出了具体的管理标准,在进行通风质量检查时,按照通风系统的不同类型分别对待,提高了4)可使矿井的开拓开采和矿井通风结为一体可使矿井的开拓开米和矿井通风结为一体。4)可使矿井的开拓开采和矿井通风结为一体。在进行通风质量控查时通风检查,首先要检查的是矿井通风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才是检查通风 管管理是否符合质量标准。通风检查把矿井的开拓、开采与通风检查 联系在一起,可健全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都重视起通风工作。5)增强了矿井的技灾能力。5)增强了矿井的技灾能力。增强了矿

通风系统优化

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通风系统优化分析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 二O一O年五月

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 通风系统优化分析报告 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 河南理工大学: 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

目录 1 矿井概况 (3) 2通风系统优化分析 (4) 2.1矿井通风系统分析概述 (4) 2.2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5) 2.3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技术路线 (6) 2.4 对通风网路分支风量及风阻值测算结果的评价 (6) 2.5 平禹一矿新风井风机选型 (7) 2.6 平禹一矿通风系统优化分析 (7) 3. 结论 (16) 附件Ⅰ——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 (17) 附件Ⅱ——解网数据文件 (21)

1 矿井概况 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原新峰矿务局一矿,以下简称平禹一矿),1969年9月开始建井,1976年10月正式投产,建有一对竖井和一对斜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1991年生产能力为20~30万吨/年;至2005年9月,实际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2005年10月19日,位于东大巷扩砌处,底板突水最大涌水量达38056m3/h,造成本矿淹井。经数月注浆堵水及排放工作,与2006年6月恢复生产。 采掘范围内,二1煤层厚度大部比较稳定,一般厚5~8m,最大厚度达14m,结构简单,偶含一薄层泥岩夹矸,顶板大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直接顶为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二3煤层大部厚2.0m。1981年3月上旬,二采区轨道上山二1煤层曾发生自燃,1982年该处冒顶后再次发生自燃,1985年7月7日,+30m总回风巷掌子面突水,最大流量2375 m3/h;矿井历年瓦斯相对涌出量1.33~14.23/t.d,绝对瓦斯涌出量0.30~11.19m3/min,属低瓦斯矿井。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灰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705m,太原组为一煤组,山西组为二煤组,下石盒子为三、四、五、六煤组,上石盒子组分七、八、九煤组。含煤总厚39.72m,含煤系数为5.63%。其中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全区可采,二3煤层为大部可采,下石盒子组的四6煤层为局部可采,上石盒子组的七4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他煤层不可采或偶尔可采。可采煤层总厚9.0m,可采含煤系数1.28%。 二1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下距太原组顶部硅质泥岩或菱铁质泥岩4.50m左右,距太原组下部L4石灰岩55.50m,距本溪组铝土质泥岩68.50m左右;上距香炭砂岩23.00m 左右,距砂锅窑砂岩64.00m左右。煤层埋深140.00m~1090.00m,煤层底板标高为+25m~-950m。 二1煤层直接顶板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其次为细~中粒砂岩。老顶大多为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长石砂岩(大占砂岩);泥岩或砂质泥岩多为深灰~灰色,水平层理,富含植物叶化石,较松软,与二1煤层为明显接触,局部为炭质泥岩伪顶,呈过度接触。 二1煤层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粉砂岩,含植物根化石和黄铁矿结核,具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和水纹层理,遇水易膨胀,受击打呈楔形碎裂。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登金字﹝2014﹞号签发人:刘发展 登封市金星煤业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通知 矿属各部门: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完整、合理、稳定、可靠,使井下每一工作地点风量符合规程要求,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目前我矿井下通风系统现状,特制定2014年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 一、矿井通风状况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由主、副立井进风、立风井回风,主扇采用FBCDZ54-8-№.22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备一用,风机工作风量范围55~123m3/S,风压范围1158.7~2182.7Pa。电动机型号YBF315-8型专用防爆电机2台,供电电压380V。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现场存在问题

(一)通风系统存在问题 1.老主副斜井、一7斜井、二1东西斜井存在矿外漏风(300方以上)不利于通风管理。 2.130水平一7东巷采空区漏风严重(400方),属矿内漏风。 3.井下个别通风设施老化,部分需要更换和修理,同时也增加了矿内漏风。 4.由于人员不够的原因,临时设施比较多,造成系统不稳定,需要构筑永久设施。 5.部分地点存在下行风,造成通风不畅通, 6、个别密闭墙体爆皮,密闭前卫生差。 7、斜风井六巷下15米处密闭漏风。 8、对井下无用巷道(包裹以前的老井筒)进行统一论证,如老主副井、一7主副井、二1东西斜井、六巷东一斜巷、老主井六巷以上与回风斜井贯通段等。论证后该回撤的回撤,该封闭的封闭。 (二)局部通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局扇的安装因受地点、空间的限制,没有全部实现安装双风机,自动倒台,三专两闭锁。 三、优化调整方案和计划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一)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1.构筑永久性通风设施,确保风流稳定性。 A、老井区通风设施的构筑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120 万吨/年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由于我矿的通 风方式将由中央并列式改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将 发生较大变化,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后符合 《矿井 120 万吨 / 年初步 设计》前期要求,特制订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一、矿井概况: *** 煤业有限公司为持证改造建设矿井, 兼并重组后批准生产规模为 12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23.2年,井田面积为11.9917km 2,由11个拐 点坐标圈定。批准开采 2#- 1 5#煤层,现开采 15#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 3.6m,属高瓦斯矿井。 为满足矿井 1 20万吨/年前期通风需求,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矿 井 120 万吨/年初步设计》,我矿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 FBCDZ-8-NO28型对旋式轴流风机)已经安装完毕,井下通风设施已经 按照通风系统调整要求构筑完毕, 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已具备启动条件, 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定于 月 日 班 点启动回风立井主要通风 机,主要通风机运行后矿井各井筒功能将发生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需重 新进行调整,主斜井、副斜井、行人立井、瓦斯管路井变为进风井,原 主立井变为回风立井。 二、成立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组织机构及明确职责分工: 1 、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 煤业有限公司

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通风助理)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安指主任) (安全副总) (防治水副总) 成员:(机电科长)(通风副科长) (通风队长)(调度主任) (机修队长)(机电队长)主要通风机厂家技术人员 2 、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通风系统调整的全权指挥,统一协调指挥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工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人员的调动及召集领导组成员和相关人员现场研究。 常务副组长负责整个通风系统调整制定的方案研究和审批及现场技术操作指导,组织相关人员对主要通风机运行后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定、评估。 副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员负责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把关,做好领导安排的全面工作 总指挥部地点:矿调度室联系电话: 66198 66199 3 、领导组分管职能部门职责:

煤矿采区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通风防突办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1通风系统现状分析 ***煤矿此次通风系统改造时间紧迫、任务重,为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对于矿井通风风量进行调整,同时为保证整体优化方案与局部整改措施的统一,必须以矿井阻力测定(详细内容见阻力测定报告)数据为基础,准确获取全矿井的总阻力。 1.1 矿井通风现状参数 1.1.1 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现有2个采区,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主要由***平硐、***平硐排水巷、一采区回风井、二采区回风井。 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一采区BDK54-6-№15-04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套,功率55×2kw,额定风压:1470Pa,额定风量:2021.6m3/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采区配风量2400 m3/min(见风量分配表),实测风量2673 m3/min;二采区:FBCDZ-6-№19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套,功率185×2kw,额定风压:987-3737Pa,额定风量: 6300m3/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二采区配风量2580 m3/min(见风量分配表),实测风量2881 m3/min;矿井通风系统布置合理,所有工作面、采区均为独立通风,井下局部通风机采用FBDY№6.0/30型对旋风机,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风电、瓦斯电闭锁。 通风路线:矿井新鲜风流经***主平硐、8#排水巷分别进入一采区、二采区。 一采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分别进入两条支路后汇至***m水平7#联络巷:一条经一采区7#车场通风道(+***m水平7#联络巷)→一采区材料道→***m水平7#联络巷;一条经一采区石门皮带巷→7#石门皮带巷(中段)→+***m水平 7#联络巷; +***m水平7#联络巷→7#主运输下山→***运输巷→***综采面→***回风巷→***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120 万吨 /年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由于我矿的 通风方式将由中央并列式改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将 发生较大变化,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后符合 《矿井 120 万吨 / 年初步 设计》前期要求,特制订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一、矿井概况: *** 煤业有限公司为持证改造建设矿井, 兼并重组后批准生产规模为 12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23.2年,井田面积为11.9917km 2,由11个拐 点坐标圈定。批准开采 2#- 1 5#煤层,现开采 15#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 3.6m,属高瓦斯矿井。 为满足矿井 120 万吨/年前期通风需求,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 及 《矿 井 120 万吨/年初步设计》,我矿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 FBCDZ-8-NO28型对旋式轴流风机)已经安装完毕,井下通风设施已经 按照通风系统调整要求构筑完毕, 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已具备启动条件, 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定于 月 日 班 点启动回风立井主要通风 机,主要通风机运行后矿井各井筒功能将发生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需重 新进行调整,主斜 井、副斜井、行人立井、瓦斯管路井变为进风井,原 主立井变为回风立井。 二、成立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组织机构及明确职责分工: 1 、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 煤业有限公司

常务副组 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通风助理)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安指主任) (安全副总) (防治水副总) 成员:(机电科长)(通风副科长) (通风队长)(调度主任) (机修队长)(机电队长)主要通风机厂家技术人员 2 、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通风系统调整的全权指挥,统一协调指挥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工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人员的调动及召集领导组成员和相关人员现场研究。 常务副组长负责整个通风系统调整制定的方案研究和审批及现场技术操作指导,组织相关人员对主要通风机运行后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定、评估。 副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员负责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把关,做好领导安排的全面工作 总指挥部地点:矿调度室联系电话:66198 66199 3 、领导组分管职能部门职责:

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对提高我国煤矿经济效益和改善煤矿经营状况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意义、通风系统的选择要求以及矿井通风优化方案设计的原则,初步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关健词:矿井通风系统系统选择优化方案 1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意义 所谓矿井通风系统,就是向矿井中各个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并排出矿井中的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稳定和正规合理是确保矿井在发生瓦斯涌出和火灾事故等意外情况时抗灾和减小事故扩大范围的重要保障。因为许多的矿井通风系统存在安全、技术、经济和布局等不合理的现象,以致于煤矿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甚至难以维持矿井的正常生产,进而导致矿井的破产。这些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设计不当引起,或者是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通风技术管理不当、设备老化、主要通风机通风能力与井巷通过能力不匹配等造成。实践证明,不论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现象,只要及时加以改造、优化调整,相应的矿井通风系统就会得到改善,以致有利于安全生产,这对改善煤矿经营状况和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2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2.1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 矿井的通风系统的要求如下:①每一个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不能多个矿井共用一个通风系统;②井下爆破材料库必须有单独的新鲜风流,回风风流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巷和总回风巷中;③每一个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④在满足风量按需分配的前提下,多风机通风系统的主要通风机的工作风压应接近;⑤矿井的进风口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必须布置在不受粉尘、灰尘、煤尘、有害气体和高温气体侵入的地方。 2.2通风系统的确定 按照矿井的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布局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混合式、区域式及对角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当矿井井田面积较大时,矿井初期宜优先采用中央式通风系统,因为其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对于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煤层易自燃的矿井、有热害的矿井及高瓦斯矿井,应采用对角式或分区对角式通风,对于初期采用中央通风的矿井,可逐步过渡为对角式或分区对角式。矿井通风方法一般采用抽出式。当露头发育老窑多、地形复杂和采用多风井通风有利时,可采用压入式通风。 3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对提高我国煤矿经济效益和改善煤矿经营状况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3.1矿井通风优化方案设计的原则 通风系统方案设计时遵循的原则主要是:①通过改善矿井通风状况和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劳动环境和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利的保障;②尽量缩短回风路线,减少回风距离或者设法采取降阻措施,以减少回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合理化;③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用风地点风量和风流方向保持不变;④充分利用和合理调整现有的井巷和通风设备,极大地发挥其潜力;⑤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的安排矿井的采掘部位,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通风能力。 3.2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由于煤矿开采各个阶段条件不同,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应从通风设计、设备选型、开拓布局和科学管理等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使矿井的通风网网络与风机相匹配,充分发挥井下通风风机能力,达到高效节能和安全可靠的目的。而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基本步骤为:①对现在矿井的通风阻力、通风机性能、漏风状况和风量分配状况等进行测定,同时对所测定的资料进行认真地综合的分析、研究和整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系统配风漏风登等情况、井巷通过能力和风机能力鉴定等;②针对存在的问题,请专家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改造方案;③请专家对给定的各个改造方案进行初步比较,找出它们的优缺点,选出相对较好的方案;④借助计算机对初选方案进行再优化,找出其中最优方案。 下面是根据一些矿井不同时期的通风状态的评定,而总结的一些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3.2.1选择合理的通风设备 对于刚建的矿井,必须选用高效率、曲线较平缓和低噪音的新型节能型风机,除了能够长期安全运行外,其高效区范围大,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生产布局的需风要求,兼顾采区生产的前、中、后期及其巷道布置,做到运行工况点总是处于高效低能耗区域内,减少通风电费和通风成本。一些矿井往往是由于通风设备虽然陈旧、运行费用高、性能降低和效率低下,然而由于资金问题而不愿意优化其通风系统。因此,建议矿井通风系统的决策者从提高经济效益韵角度,对比一下优化前后的经济帐,下决心逐步更换成高性能的通风设备。 3.2.2选择合理的优化工具 矿井通风安全设计人员的客观判断及他们的经验对通风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往往对于解决相对较小的网络问题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工作面距地表的距离不断加大,这时通风网络渐趋复杂化,则这种方法便会到达其使用极限。所以,在设计和管理通风系统时越来越趋向于使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分析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连同设计数据和通风测量数据一起用于获得矿山服务期限内安全经济的通风方法。并且由于安装了先进的监测传感器,通风技术人员可以不断地更新模拟程序所用的输入数据。这样便可得到最佳的通风系统方案。 3.2.3合理开采布局 为了解决那些特殊的通风问题,开始从现有通风网络获取最新的精确通风监测数据着手或从确定通风设计参数着手,应用先进技术设备,例如计算机,根据先进的程序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和分析,从而实现合理开采布局,优化通风系统,然后将监测数据或设计数据输入到稳态矿井通风模拟程序中从而计算出整个网络的风量与压力平衡值。并利用现代的交互式计算机程序,包括市场上买得到的和内部开发的稳态矿井通风莫拟程序,从而进行有效的通风网络设计。 3.2.4选择合理的通风安全技术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通风安全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该项工作可以了解系统中的阻力分布清况,以提供实际的风阻值和井巷通风阻力系数,进而保证通风设计与计算更切合实际。由于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特别是矿井通风网络拓扑结构随着矿井生产的发展而变化,为此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由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方向发展,以此保证具有先进的通风安全技术,从而优化矿井通风系统。 参考文献: [1]谭允祯.矿井通风系统优化[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陈开岩,傅清国,刘祥来,等.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软件设计及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4). [3]魏平儒,王永建,程远国.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4,(3). [4]张国枢主编.通风安全学,徐州:中雷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5]谭允祯.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6]赵梓成,谢贤平.矿井通风理沦与技术进展评述[J].云南冶金,2002,(3). 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力尚全(同煤集团雁崖煤业公司通风区) 矿山天地 17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