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不识庐山真面目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不识庐山真面目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不识庐山真面目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不识庐山真面目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二、不识庐山真面目

前导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拥有非凡文采的苏轼却一生官场失意、仕途不顺,在颠沛流离的贬官途中,在坎坷暗淡的人生谷底,苏轼用诗来不断地化解内心的忧愤,原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却“只缘身在此山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二集《不识庐山真面目》,敬请关注。

画外音: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尤其是他所创作的词,成为宋词最高水平的代表。相比于在作词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苏轼的诗也有很高的水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并被收录于当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普及推广。在苏轼的诗中,最为后世所熟知的,莫过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这首诗的流传,“庐山真面目”也成为了市井熟语。那么这首《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的诗中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情怀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二集《不识庐山真面目》,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是一个文学家,我们大家对苏轼比较熟悉的是他的词,其实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大诗人。苏轼他这个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总充满了一种奇趣,什么叫奇趣呢?奇就是奇怪的奇,它总是有新奇的地方;趣是说它有很大的趣味,有情趣,所以这个奇趣是苏轼诗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但是奇趣的诗要写出来的话,那应该是比较崎岖的,没那么容易,不是随意写就能写出来的,所以他那首很著名的写庐山的诗,其实还是费了一番周折,这个大家就不知道了。写庐山这个诗是有点来历的,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正月,苏轼在黄州被贬已经是第五年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原因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宋神宗对于苏轼,对他来讲是一个难题的这么一个人物,在看法上有些松动,就是想着说,别老让他在黄州待着了,给他搬一个地儿,挪一个地儿,离京城近一点,所以神宗有一天亲自下手诏,就把苏轼从黄州要把他挪到离开封不远的汝州,这当然是好事了。四月份苏轼接到了诏书就离开黄州了,他离开黄州以后,因为他的弟弟苏辙当时被贬在云州,他当时跟家里人商量好,他经过庐山先去云州跟他弟弟会面之后,然后再折回来,到庐山、九江这个地方跟他的家人会合,然后一起再去汝州。

他这次来庐山想好好地在山上转一转,他的好朋友佛印还有那位道潜,这都是两位僧人,陪着他在山上转。他到庐山上之后,发现庐山特别地秀美,而且我们知道,庐山不像石钟山这些山,没什么名气,庐山本来就名气很大,自然历代有很多文人,唐代的诗人、唐以前的诗人都有人歌咏过庐山,庐山本身又美不胜收,所以苏轼自己觉着,我还有必要再为庐山写点什么吗?他跟朋友说,我这次来庐山一首诗都不写。你注意,这是他来庐山的时候最初的打算是什么都不写。可是苏轼名气太大,他刚到山上,那山上山下山中腰的那些和尚就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苏子瞻来了,然后奔走相告,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当然现实情况什么样咱没见。苏轼一激动,写了一首诗,说: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一哎哟,这深山老林的,还都认识我。再往山里走,一激动,想起来了,哟,开始不是跟朋友们说了不写吗?既然已经破了戒了,那就再来一首,他又写了一首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二又说: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三

庐山是美不胜收、多姿多彩,要把庐山认个遍,那除非是它的老朋友,我对庐山是神往已久,今天来这儿一看,感觉像在梦里头游一样。你注意,他对庐山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一开始他就说要把庐山的真面目看清除了,那除非是跟它神交已久,到这儿很多次的老朋友。我这次第一次来,我懵懵懂懂地,我还觉着像在梦里头呢。

庐山的美深深地吸引了苏轼,让他本来都说好了不写了,写了,但这时候你注意,那首诗还没写出来呢,为什么呢?得走着,走着那诗才能来着,这不得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吗?不带一来就写那个的。好了,他一边走着,正好他原来有个好朋友,已经过世了,有一本书叫《庐山记》,那肯定就是跟现在一样,苏轼一边走一边拿着“旅游指南”,嗯?得绕着走。在这个《庐山记》上边记录了前代诗人的两首诗,一首当然不用说了,李白是少不了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孩子都会背,这首诗苏轼自然没有意见。但第二首诗苏轼看不起,中唐的一位诗人叫徐凝,他写这个诗叫《庐山瀑布》,专门写瀑布,跟李白一样,都是写瀑布的,这诗怎么说呢?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意思是说,这庐山的瀑布就好像从半空里头一直落下来,打着雷就进了江了。那就是说这个瀑布的声势很大,感觉这瀑布一落下来,把青山都劈成两半。其实写得挺好的,白居易还说这诗太好了,“赛不得”,意思说什么呢,写不过他。但在苏轼眼里觉得,这诗不怎么地。陪他的僧人说苏学士那您也来一首?苏轼说没问题,马上就写: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戏徐凝瀑布诗》

什么意思?说古往今来写庐山的诗多了,这是上帝把这个银河给派到人间的,可是只有李白的诗写得最好。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它的任务不是为了把徐凝那破诗给洗干净了,等于说庐山瀑布是要给徐凝那诗洗个澡,让它变成一首好诗。拿徐凝的诗取笑了。

你看,还没怎么样呢,已经较上劲了,先是跟自己的诺言较了个劲,然后又跟徐凝的诗又较了个劲。

接着再往里头走的时候,因为庐山上面有很多石刻,他跟道潜还有佛印,他们走的过程当中看到一个大石头上,刻了一段碑文,这个碑文是佛经里边的一段(话),大家都站在这儿看,看完了以后也就走了。结果回来的时候苏轼就问身边的人,刚才那碑文写的什么你们还能记得吗?有一个僧人叫自顺,法号叫自顺,“哗哗哗”就背下来了,背了十分之六七。大家都非常震惊,这记性太好了,学习这么好。苏轼说你的法号叫什么?说我叫自顺。苏轼脱口而出说“逆则烦恼,顺则菩提”。意思说什么呢?如果人的心情不好、不顺畅就会生出烦恼。如果人的心情舒畅,就会生出菩提。菩提的意思是正觉智慧的意思。从此这个自顺就被他的门人们,被这些和尚们称为“顺菩提”,对他的尊称。这说明什么呢?在庐山里头不光有景,还有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个领悟之人。

再往前走,看见一块石头上刻了一首诗,苏轼觉得这个诗写得还不错,一看署名就是这山上的一个和尚,叫可遵。最后苏轼看了以后,他也不认识这个可遵,就和了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咱就没必要再念了,苏轼和的这诗咱也没必要知道。问题是可遵当时正好在山上,这个可遵和尚颇有几分诗才,可是就因为有这诗才,所以他自己觉得有点牛,还不大看得起别人,结果在山上一听说苏轼苏学士和了他的诗,特高兴,“咣叽咣叽”就从山上跑下来,非要见他一面。苏轼本来也不认识他,只是和了这首诗,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就赶紧地满头大汗跑了来,一见他就说,苏学士,我这儿还有好些诗,我想跟您唱和一下。苏轼不喜欢这种风格。他跟苏轼又朗诵了自己一首诗,苏轼就没怎么搭腔,叫人抬着轿子就走了,就觉得这个人特别恶俗,他不像个真正的诗人。这人家可遵还说,哼,苏轼嫉妒我,他走了,他比不了我,他自护其短。

你看,山里头什么鸟都有,有自顺这样的“好鸟”,也有像可遵这样的不怎么地的“鸟”,这就是庐山的妙处,有李白那样的诗,有徐凝那样的诗,有自顺这样的僧人,也有可遵这样的僧人,里边真是美不胜收啊。

你觉得那诗它是轻而易举能写出来的吗?未必。好了,上庐山来,人也见了;山也看了;瀑布也看了;诗也写了,把徐凝的诗也损了一通。有两个地方是必须要看的,一个是庐山的东林寺,一个是庐山的西林寺,看完了东林寺再看西林寺,看着西林寺,看着看着,就在一堵墙壁前停下来了,苏轼觉得该写点什么了,然后他就饱蘸浓墨,在墙上就题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完之后,苏轼说“谱庐山诗尽矣”。什么呀?我关于庐山的话说完了。知道吗?这句话很重要,关于庐山,这将是最后的总结,这就是我这次来庐山最大的感受。我们说苏轼的诗有奇趣,其实头两句很一般,跟白话诗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咱都能写出来,后两句你写不出来,要不怎么他是苏轼呢,你不是苏轼呢。它的奇和趣都在后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他这趟进山来一开始就有的感触,他开始觉得像梦游,开始觉得要不是熟悉它的人很难全面地了解庐山,又还不知道在庐山里边有这么多不同的和尚,有不同的领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诗,所有这一切都让他产生一种深刻的感觉,对真相要了解太困难了。这个诗就有这个好处,古典诗歌你知道吗?头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到了第三句,啪,跳起来了,这一跳,他的高度就跟你不一样了,你到第三句就趴下了,他到第三句跳起来了,不但跳起来了,而且眼睛睁得挺大,把这个事看得特别明白,非常妙。

画外音:

对苏轼来说,“庐山真面目”不仅是一个感官命题,更是一个人生的哲学命题,苏轼不仅要探究庐山的真面目,更要托物言志,用庐山的诗来探究人生的真面目。我们今天不时会用到的成语“雪泥鸿爪”就来源于苏轼对人生真相的追问,来自于一首苏轼年仅二十岁时所作的诗。那么,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雪泥”和“鸿爪”又是如何打动了苏轼的心呢?

康震:

其实,苏轼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一直都在探究真相,一直都在追问真相。什么真相?那就是老想弄明白这人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活着?到底活着有什么劲?他这个劲指的是什么?他有了劲和没了劲,最后人的境界有什么不同?从年轻的时候就在追求这个东西。

比如我们都知道,他跟苏辙科举考试考得很好,成绩很高,后来两个人都参加制科考试也考得不错。那么制科考试完了以后就有一个问题,你们得去做官,朝廷并没有规定说因为你们是兄弟俩,做官就在一个屋里做,那没这样的,俩人就得分手。但是当时苏洵在京城,那么苏辙就暂时没有去做官,在京城陪他父亲,苏轼就去做官了,苏辙就去送别他,这是他们兄弟两个第一次将要分别,苏轼心中诸多感慨,他走到河南渑池这个地方的时候,感慨就更深重了,为什么呢?因为渑池这个地方是他父亲当时领他们兄弟两个人进京赶考的时候从四川往开封赶的时候路过这地儿,当时渑池这个地方有一座寺庙,他们就住在这儿,住持的

和尚叫奉贤法师,而且当时他们在这儿寺庙里还写了首诗题在墙壁上,这番再来奉贤法师已然去世了,被埋在塔底下了,墙壁也已经破败了,诗已经看不清了。苏轼赋诗一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曾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什么意思?“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告诉你人生是怎么回事,下雪了,下大雪了,茫茫大雪下得满地都是,这时候,扑棱棱飞来一只鸟,在这雪地上停下来,不知道在干吗,这不重要,这小鸟停在雪地上停了一会儿,扑啦啦地又飞走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个鸟儿在这上留了几个爪印,“泥上偶然留指爪”,因为这只鸟可能从东边飞来,也可能从西边飞来,你不知道它从哪儿飞来,反正来了一只鸟,然后留了一爪子印,飞走了,“鸿飞哪复计东西”,鸟飞走了不假,过了一会儿雪一直在下,一直在下,那爪子印还有吗?没了,覆盖了。这鸟来过吗?不知道。来过,你见了?鸟呢?“鸿飞哪复计东西”,没了,飞了。爪子呢?它停过吗?爪子?爪子印没了。这人来过吗?来过一遭吗?不知道。有一种空默感,有一种无常感你知道吗?“老僧已死成新塔”,来看老和尚,老和尚来了没?就剩一座塔了。题的诗呢?都不见了。以前的事还记着吗?都不记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而你只不过是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个过客而已,别那么太在乎。其实他特在乎,他想念他弟弟苏辙,但是他得这么写。

你知道作品里头写的东西都跟自己想的相反,就是在作品里头越表现得特别旷达、特别不在乎,心里头特纠结,通过这个释放自己,从这儿来讲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治疗,是一剂良药。写出来了,心里头好受多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总是暗示自己,人生是个过程,这没什么了不起,人生总是要分离的,鸟总是要飞来的,飞来它总是要飞走的,它来没来过我们不知道,我跟我兄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面,这样想能好受一点。

很年轻,二十多岁写这样的诗,而且是名篇。你看,这样的一种比喻的方式,这是他的诗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你知道一个人如果写诗特别善于用比喻的话,说明他脑子好使,读的东西多,而且善于转换,善于沟通不同事物之间的性质。他把这两个事能连到一块,这领悟力是很高的,在二十多岁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这么高的领悟力,很不容易,同样的事情在苏轼的眼中它就能变得非常地富有价值感。这是年轻的时候。

年纪大了,遭了难了,被贬到黄州了。关于到了黄州,我们光知道他写了很多内容“大江东去”的东西,其实也有一些小诗写得特别好,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要是念出来的话就特别地有奇趣。他有一首诗,名字很简单,就叫《东坡》。他怎么写的呢?他说: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东坡》

写得太好了。我给你说它为什么好:东坡嘛,其实它叫东坡好听点,就是那块地,就是他种的那块地,不是还种了些大麦吗?这写的是晚上的时候,一场大雨,雨洗东坡,一场大雨过后东坡的月亮看上去特别地漂亮、特别地脱俗、特别地清新可爱。底下这句很重要,“市人行尽野人行”,市人,就是市民的市,什么叫市人呢?就是世俗之上的那些个来来往往的庸俗之辈。这条路白天的时候,卖菜的、打酱油的、还有货郎,什么人都在这条路上走过,可是到了今儿晚上,他们都歇了,这路上没别人,就一个“野人”是我,就是山人我,我东坡居士、我来了,今儿晚上这东坡是我的,就这意思,“市人行尽野人行”。

那你行跟别人行有什么不同呢?你别忘了,这东坡路况不好,“荦确坡头路”,“荦确”是什么呢?就是很多石头,曲曲弯弯的,然后疙里疙瘩的,反正不好走。你“莫嫌荦确坡头

路”,你不要埋怨,说东坡的这条路不好走。谁会埋怨啊?白天走的那些货郎,卖货的、打酱油的,他们觉得这条路该修了,铺一柏油马路多好啊,这走着多难走啊。今儿晚上野人来了,感觉不一样,不要嫌这个路崎岖不平,要的就是崎岖不平,为什么呀?“自爱铿然曳杖声”,我拄着手杖在这路上走着,听着这个手杖和这石头子碰撞的(硁硁硁)的声音,觉得特别地好听。自爱,我就爱这口,我就爱这个小情调,“自爱铿然曳杖声”。

你想想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一种心境?在这样一个下过大雨之后的夜晚,月亮挂在半空里头那么地漂亮,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嘈杂,一个人走在崎岖的小路上,手杖碰着石头发出轻灵的声音,就好像音乐在伴随着苏轼一样,在这种自得自乐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在这小路上走。这“荦确坡头路”那可不就相当于生活中的一些磨难吗?可是这磨难对于苏轼来讲它不算什么,这些磨难就好像你的手指触动琴弦、按动琴键一样,你总得发生摩擦吧?这摩擦了之后一般的人认为这是噪音,可是在苏轼看来那是美妙的音乐在伴随着他,心境如此。最妙的奇趣发生在就是“莫嫌荦确坡头路”,你别看这条路不好走,可它有我的妙处。这诗,写得有水平。

画外音: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相比于“大江东去”的豪迈,“千里共婵娟”的缠绵,苏轼用词来诉情,却更多地用诗来言志,而他言得最多的,就是对人生浮沉的感慨。苏轼虽然少年成名,却一生仕途坎坷,在官场的漩涡中屡次失意,人到晚年仍一贬再贬,最终卒于宋徽宗大赦后的北归途中。一生壮志未酬,一路辛勤辗转,让苏轼在诗中不断追寻着自己的灵魂。康震:

类似的诗他还写过很多。苏轼不是被贬海南了吗?你想六十多岁给贬到海南岛,这是非常惨的一个事,但是苏轼挺过来了。什么叫做挺过来呢?这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你比方说,咱们都知道,他四十多岁的时候给贬到黄州了,快到六十的时候给贬到惠州了,六十过了以后给贬到海南岛了。那就太惨了,这后半辈子基本上就在贬谪当中度过的,即便说捡了一条命回来,那黄州的时候,回来了,到惠州、海南岛呢,最后宋哲宗去世了,宋徽宗即位之后大赦天下,然后让他回到中原。但是对于一个受过很重伤害的人来讲,即便现在已经让他回来,那他也是伤痕累累、心事重重,他不可能马上转换心境,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没那么容易,受过伤的心是很难复原的。苏轼跟咱们最大的不同是就没把这当成伤,老先生看得开着呢。六月二十号这天晚上,在海南岛的澄迈他登舟北返,写了一首诗,超级棒: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晚上的时候渡海呀,像我们说的“乌漆墨黑”地渡海,是“乌漆墨黑”地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星移斗转,一转眼天都快亮了,实际上是到了什么呢?到了最深的子夜时分还往后,到凌晨的时候那会儿了。

“苦雨终风也解晴”,刚才正是大暴风大暴雨的时候,现在一看,天光慢慢放亮了。在海上走,刮着大风、下着大雨,但是作者就一句,“苦雨终风也解晴”,一会儿天就晴了。

晴了之后可就不一样了,怎么着?“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句话说得非常有意思,什么意思?说现在云都散了,月亮出来了,对于天空来讲,对于大海来讲,本来就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渣子的,现在风过去了,雨过去了,回到了它的本来面目。这里边用了一个典故,说魏晋的时候,有个人叫谢崇,跟一个人叫司马道子的在一块,晚上在一起喝茶,喝茶的时候看月亮啊,开始的时候还有云,后来就是云都散了,露出明月,皎皎的明月。谢崇就跟司马(道子)说,这天空太亮了,太干净了,要是点缀一点浮云就很漂亮。

这司马(道子)跟他说你心理有问题,天空本来是澄净的,乱点缀什么呀?我们现在看着这个月明之日、月明之夜不是很好吗?很干净吗?你为什么非得在上边点缀点儿什么浮云呢?说明你自己心里不干净。苏轼这话什么意思?就刚才我说的,云散了,月亮出来了,我的本色出来了,自然的本色出来了,我本来就是清白的,我本来就是堂堂正正的,我的本色即是如此。无管你有多少云,无管你有多少雨,还有多少风,都不可能遮挡我的本来面目。有的人解释说这是他在埋怨,说我这个冤枉被澄清了。其实我觉得苏轼没这么大的怨气,就这一个晚上的天气的变化,苏轼借着说天气,说自己堂堂正正地回来了。那是,如果是心怀龌龊的话,也不可能健健康康地面对世人。

底下说“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这里用了个典故,孔子曾经说自己的道得不到实现,要坐着船到海外去。他借着孔子的话是说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海外居住。这是个过度。

最后两句最绝,“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跑到这南方来,这不光说的海南,这是说从被贬惠州一直到被贬海南,加在一起六年,整整六年的时间我都在这南荒之地度过,我要是死在这儿怎么办?原来我们前面讲过,他有的朋友就担心他会死在这儿。我没死,但如果我死在这儿,我后悔不后悔?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也不会恨。为什么呢?我告诉你,我是怎么看我的,我“兹游奇绝冠平生”,我来到这南方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奇绝的景观,我旅游来了。

讲到这儿我们就觉得苏轼的诗真是他的灵丹妙药,我在想他为什么诗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他的诗叫做有奇趣?那首先是他的生活不平常,一个从小到大在官场上历尽坎坷、受尽磨难,到了晚年的时候,特别中晚年以后又历次被贬的人,生活首先给他提供了“荦确坡头路”。谁也不想过苦日子,谁都喜欢过平平安安的日子,但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你怎么来看这个问题?苏轼写诗,在诗当中他把这些困难都写出来了,但是他同时表现出了对待困难的不同的态度,苦难、困难对我来说是什么呢?对我来说好像是手指触摸的琴弦发出的音乐的声音。

我看不到世间的真相,我可以琢磨,我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不但在琢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说了,像一只鸟一样,来去无踪影,他看透了、看穿了,不过是过客。但是虽然是过客,也得珍视真情啊,也得重视当下呀,你不能说因为我是过客,所以我什么都不看重,什么都不在乎。错了。对待每一个困难,苏轼还是非常重视的,他得努力地把这点困难转换成他的快乐,这样他才能够有一个空间和时间,才有个力量,为下一次迎接困难做准备。一个人可能会一拳一拳地被困难打倒,那就完了,而应该是什么呢?每一拳打来的时候,都应该勇敢地去迎接它。

你看,庐山的诗写出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的认知,那飞鸟的诗写出了他对于人生过程的认识,再到后边,“荦确坡头路”写出了困难在他面前意味着什么,到了最后的时候把大实话给说出来了,要让我死,进入绝境,对不起,我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种观点和看法,当一个人面对生活当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的不平衡和挫折的时候,只把它看做是来到这世上的一场游,你还能把我怎么着?所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对于苏轼来讲非常恰当,置之死地了,进入绝境之后你怎么来处理自己。我们都知道苏轼发达过、得意过、飘飘然过,这些情况下都很好理解,都很好接受这种现实,最难接受的现实就是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一切都可能会终结的时候,你怎么来看待自己。

对于苏轼来讲,既然人生是一个过程,那么它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一直可以走下去,就是生命终结了走不下去了,这些诗歌还能代表他一直走下去。我觉得这个就是苏轼的诗在他生命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生生不息的一个角色,他活着的时候,这些诗伴随着他的生活,也伴随着他的情趣,伴随着他的人格,为他疗救着、为他治疗着身上的创痕,在苏轼去世以后,这些诗继续在代表苏轼而行走在世间,而带给我们后代的很多人更多的生活的勇气。

所以我们说,诗如其人,文也如其人,我们讲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在哪儿呢?是散文。苏轼不但诗写得好,文章更了不得,跟他的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常言说得好,“欧文如潮,苏文如海”,要想全面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那还就得非读他的文不可,这也就是我们下一次要接着讲的。谢谢。

下期预告: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多面才子,诗词曲赋、书法绘画无不精通,在贬官湖北黄州期间,苏轼在长江边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遗世独立,超然旷达,于枯灭处酿造出生命的清泉,《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三集《响彻千古天籁音》。

百家讲坛-苏轼01-少年成名

苏轼01.少年成名 画外音: 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 全文: 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义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稿 (一)《考试进行时》 画外音: 在唐宋文坛,有这样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么,是谁首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这八个人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会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开唐宋文坛,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集韩愈之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但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连续三次名落孙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志在必得的他在连遭打击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康震: 朋友们,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都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但如果我们说,要学习唐宋散文,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么这儿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我们今儿来复习一下功课,是吧,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呢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最后啊,再加一个曾巩,这八大家。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为什么是这八个人结合到一起,叫他“八大家”,谁给他们最早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的。为什么是他们八个人,这里头为什么没有李白,没有李商隐,――刚才说的,没有辛弃疾呢?我们说啊,最早,把这八大家结合到一起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他这儿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可是有一样,这个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个样板,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们的古文、他们的散文写得是最棒的,是当时的榜样。所以,他选了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苏轼生平简介

唐宋八大家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苏轼生平怎样?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苏轼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轼的愿意是车前的扶手,虽然默默无名但是扶危救难,不可或缺,苏轼之名便是取的这个意思。苏轼为人豁达率真,喜欢广结好友,喜欢美食与品茗,也喜欢出游山水之间。二十一岁时与弟弟苏辙随父入京赶考,二人均及第,深得欧阳修的赞赏,在京城名噪一时。苏轼起初仕途还算平顺,但苏洵病逝,兄弟二人回乡守孝,归来之时,王安石开始变法,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此仕途开始不顺,屡次遭贬谪,流放多地。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合称“苏黄”。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工于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作品传于世,可以说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过世,享年六十五岁,其子苏过尊其遗愿,将他安葬于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将苏轼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唐宋八大家苏轼是什么家首先,苏轼作为大文学家,他都哪些才能,或者说他都有哪些作品,以至于后人评价他为一个大文学家。 想当日,苏轼,与其父、弟三人共同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三人同时金榜题名,放榜当日,苏家门前几乎被人踏破,可谓是人声鼎沸。其后,他们三人同时入朝为官,苏轼的为官之路最为坎坷,正是这种坎坷,加之他的天赋,造就了他创作了大批量的文学作品,在政论上建树不大的苏东坡,却开创了宋词的一个新派别,豪放派。在他的诗词中,前半段写景大气霸气,后半段抒情豪迈壮阔,一改那小女儿家的娇羞之态,并且在苏轼的大多数作品中的抒情都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了主人公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能够心怀希望,着眼于远处,相信自己的未来之路必将越来越为之光明。著名文集有很多,如《念奴娇》等。 其次,他作为一个书法家,被后世之人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可与王羲之比肩,可见他的书法确实是开创了当时之先河,并且在行书中的成就可谓是卓越不凡,著名的作品有《寒食帖》等。 轼的书法也能算得上北宋时期的一绝,虽比王羲之稍微逊色,但担任大书法家也是名至实归的。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著名的人物,不仅同朝为官,为宋朝效力,同时也是当时的大文学家。但他们政见不同,王安石主张变法,而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据记载,苏轼因反对变法,还遭到过变法派的迫害,那王安石和苏轼两人之间有何纠葛呢?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全部讲稿)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全部讲稿) 两宋风云(一)徽宗即位(文稿)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大家应该都看过,这本书里描写了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郭靖,一个叫杨康,这个名字是全真派道长邱处机给起的。邱处机为什么给他们起这个名字呢?就是让他们不忘靖康之耻。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里有这么两句,“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那么这个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就是在公元1127年,宋钦宗继位的第二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军南下,灭掉了北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做了俘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宋钦宗在位才两年啊,满打满算实际上一年零三个月,他为什么会遭受这种亡国丧家之痛,主要责任在他的父亲宋徽宗。 您如果对宋徽宗不了解、不熟悉都不要紧,《水浒传》大家都看过,那些梁山好汉的事迹,大家比较熟悉,这些梁山好汉,是被谁逼上梁山的?在梁山好汉李逵的嘴里,那个把国家弄得奸佞满朝,狼虎满街,坐在天子鸟位上的皇帝老儿,就是这位宋徽宗。关于这位宋徽宗啊,他的出生就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 宋神宗一日幸秘书省,见江南国主像,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适后宫有娠者,梦李后主来谒,而生端王。说宋神宗皇帝,有一次去秘书省,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这个画像文采风流,儒雅俊俏,神宗皇帝再三惊讶。而这个时候,他的后宫一位嫔妃怀孕,正好这个皇帝梦到了李后主来参谒他,后来这个嫔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所以人们就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等到他被金人俘虏的时候,金人对他就像宋太祖对李后主一样。这个故事当然是个故事,是无法考证的,他就比较符合咱们中国人因果报应啊,一报还一报这种观念。你看李煜的南唐,是亡在宋太祖手里,所以李煜怎么报复宋朝呢?投胎为宋太祖子孙,把宋朝搞亡,是符合这种观念。 但是,这两个人确实是很有相似之处的。第一,两个人都是艺术天才,李煜是词人,宋徽宗是书画家,甭管是瘦金体书法,还是他的花鸟画,都是精工到极点。第二两个人都治国无方,欠缺的都是治国才能,不过李煜治的那个国地窄人稀,特别是在他父亲中主李璟的时候,跟后周打仗就已经损失惨重。宋徽宗可是接过一个富庶广大的王朝,北宋据现代学者测算,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它的国民总收入是明朝的10倍,所以它是很有钱的一个王朝,富庶广大。 但是两个人都治国无方,把好端端的国家治了个乱七八糟。第三,两个人都是亡国之君。李煜的南唐亡于北宋,宋徽宗的北宋亡于金,最后两个人的下场,都非常凄惨,亡国皇帝令人生出无限同情。当然李煜更多的可能让人感觉可怜,明朝人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没有什么大错,就是祖宗造孽报在他的身上了。宋徽宗亡国,就是可恨,把祖宗留下一座花花世界,朗朗乾坤糟蹋成这样,非常可恨。 那这样一个人,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皇兄哲宗死后无子。徽宗和哲宗,就是北宋的第七、第八代皇帝,是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是北宋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神宗一共有14个儿子,但是他14个儿子夭折了7个,老大到老五,老七,老八,老十,全夭折了,那么留下来的,这几个就是长成年的皇子,哲宗是老六,徽宗是第11子。 结果哲宗归天,没有儿子,无子怎么办呢?到底由5个弟弟里面谁承继大统,谁继大统,当时哲宗的母亲,

百家讲坛 苏轼

百家讲坛《苏轼》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幼年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会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么青睐呢?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奇吗? 2、内容简介: 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20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的文人从政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将如何延伸?面对他的到底是坦途还是坎坷呢? 初涉官场,苏轼意识到,当官并不像吟诗作赋那样令他得心应手,最初的踌躇满志和如今的现实显然相距甚远。年轻气盛的苏轼官场第一站便遭遇寒流,那么,面对苛刻严厉的上司,他到底该逆来顺受?还是应针锋相对呢?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闻”,少年成名、踌躇满志的苏轼刚刚迈出为官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难严厉的上司,让苏轼接受了一次挫折的考验。然而,当他离任第一个官职到京城任职之后,他却遇到了使他遭受人生中真正挫折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他跟苏轼到底有什么恩怨?他们之间的纠葛对苏轼的政治命运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苏轼赴京履任新职的时候,正赶上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那时的朝廷几乎成了战场,每天上朝时都会爆发一场唇枪舌战。那么,苏轼对改革变法又持什么态度呢?他的政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道中帖》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选修)第五单元15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上苏辙)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选修)第五单元15上枢密韩 太尉书(以上苏辙)教案模板范文 1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部分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2、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3、认识干谒文,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2创新之处 设置主问题引导互动对话 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主问题”是经过教师的概括、提炼的,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余映潮老师实际上是将师生的互动对话依托于“主问题”的设计。因此,笔者在《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教学设计时,试图用“主问题”来引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文本三者间对话互动,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一)主问题引导入课 嘉佑二年,苏轼、苏辙两兄弟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在家待选。嘉佑六年,两人参加制考,临考前,苏辙却生病。宰相韩琦向仁宗呈奏“今岁制科,轼、辙最有声望,惟辙偶病,望欲展限”,于是皇帝开恩,将考试日期推延,由八月中旬延至九月份。设置“为什么韩琦那么赏识苏辙呢?”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的教学。 据说是苏辙给韩太尉写了一封信,韩太尉看了后很感动。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苏辙的信是如何写的。 (二)主问题提纲挈领 主问题必须是简洁明确,一问抵多问。主问题的设计必须有全局观念,帮助学生整体地把握文本。在本课教学中,以“把握情感”为切入点,设置“苏辙如何打动韩太尉?”,将本文最主要内容及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涵盖于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主问题挖掘深度 “苏辙写信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鉴赏视角从文章的内容转向写作的目的,不仅解决了“学生能不能与文本对话”的问题,而且能促使解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问题。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现自我,这是隐藏于文本深处的意义,必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去挖掘;这是文本的深度,也是对话的难度,教师此时应予以正确有效的引导。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中考技巧唐宋八大家文史考点

中考技巧唐宋八大家文史考点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六家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1 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 画外音: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解读了苏轼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自古文人命运多有不幸,但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有人说他满肚子不合时宜,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吗?苏轼一生广交朋友,他有怎样的朋友印象?苏轼为官多年,他又有怎样的官场印象?民间流传,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取笑兄长的脸型太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倒腮边”,那么苏轼的真实容貌究竟如何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走近大文学家苏轼,剖析他的庐山真面目,系列电视节目苏轼第九集《东坡印象》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古人所画的苏轼的画像里边,有一幅画像非常值得我们重视。这幅画像据说是与苏轼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叫李公麟所画。画的名字叫《扶杖醉坐图》,这个画面的形象是苏轼拄着一个手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上去有点醉意朦胧的样子,带了一顶毡帽。清代的一个著名学者叫翁方纲他考证过,说这个画,距离苏轼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从这幅画像上我们能够看出苏轼相貌的那些特点呢? 第一,苏轼身材颀长。他是个高个,苏辙曾经说过“颀然仲与叔”,我跟我哥哥都属于高身材。 第二,眉疏目朗。眉疏什么意思呢,不是浓眉毛,淡淡的眉毛。孔武仲说“紫瞳烨烨双秀眉”,说他目光炯炯非常有神,但是他是秀眉,很秀气的眉毛,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浓眉毛,眼睛炯炯有神,目朗,但是不是大眼睛。 第三,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这个苏轼自己有交代,他在他的一篇文章叫《传神记》里面说什么呢“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上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晚上的时候,把灯点亮,自己站在墙跟前,灯一照自己的面颊的影子投在墙上,然后让人就着墙上的影子把自己的轮廓画下来,别人一看,这么高的颧骨,这么瘦的颊面,那就是你。所以这个高颧骨和清瘦的面颊是苏轼面部特征里边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第四,很重要的是,苏轼的胡须并不是那么地茂盛,相反,胡须很少。宋代有一部史料笔记,叫《邵氏闻见后录》,这里面记载了苏轼与谁呢,苏轼与他的学生秦观互相开对方的玩笑,拿对方的相貌开玩笑。秦观说“君子多乎哉”,这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君子的胡须是很多的,凡是多胡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君子多乎哉?苏轼那是很机智,很诙谐很幽默的一个人,他当即就回了一句,叫什么呢,“小人樊须也”,这也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樊须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意思是什么呢,凡是胡须多的人都是小人。你看,孔子说的,但他取的是谐音。那这说明说明呢,说明秦观是大胡须,苏轼呢,胡须比较稀疏一点,这是个铁证。 画外音: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不识庐山真面目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二、不识庐山真面目 前导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拥有非凡文采的苏轼却一生官场失意、仕途不顺,在颠沛流离的贬官途中,在坎坷暗淡的人生谷底,苏轼用诗来不断地化解内心的忧愤,原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却“只缘身在此山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二集《不识庐山真面目》,敬请关注。 画外音: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尤其是他所创作的词,成为宋词最高水平的代表。相比于在作词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苏轼的诗也有很高的水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并被收录于当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普及推广。在苏轼的诗中,最为后世所熟知的,莫过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这首诗的流传,“庐山真面目”也成为了市井熟语。那么这首《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的诗中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情怀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二集《不识庐山真面目》,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是一个文学家,我们大家对苏轼比较熟悉的是他的词,其实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大诗人。苏轼他这个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总充满了一种奇趣,什么叫奇趣呢?奇就是奇怪的奇,它总是有新奇的地方;趣是说它有很大的趣味,有情趣,所以这个奇趣是苏轼诗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但是奇趣的诗要写出来的话,那应该是比较崎岖的,没那么容易,不是随意写就能写出来的,所以他那首很著名的写庐山的诗,其实还是费了一番周折,这个大家就不知道了。写庐山这个诗是有点来历的,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正月,苏轼在黄州被贬已经是第五年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原因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宋神宗对于苏轼,对他来讲是一个难题的这么一个人物,在看法上有些松动,就是想着说,别老让他在黄州待着了,给他搬一个地儿,挪一个地儿,离京城近一点,所以神宗有一天亲自下手诏,就把苏轼从黄州要把他挪到离开封不远的汝州,这当然是好事了。四月份苏轼接到了诏书就离开黄州了,他离开黄州以后,因为他的弟弟苏辙当时被贬在云州,他当时跟家里人商量好,他经过庐山先去云州跟他弟弟会面之后,然后再折回来,到庐山、九江这个地方跟他的家人会合,然后一起再去汝州。 他这次来庐山想好好地在山上转一转,他的好朋友佛印还有那位道潜,这都是两位僧人,陪着他在山上转。他到庐山上之后,发现庐山特别地秀美,而且我们知道,庐山不像石钟山这些山,没什么名气,庐山本来就名气很大,自然历代有很多文人,唐代的诗人、唐以前的诗人都有人歌咏过庐山,庐山本身又美不胜收,所以苏轼自己觉着,我还有必要再为庐山写点什么吗?他跟朋友说,我这次来庐山一首诗都不写。你注意,这是他来庐山的时候最初的打算是什么都不写。可是苏轼名气太大,他刚到山上,那山上山下山中腰的那些和尚就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苏子瞻来了,然后奔走相告,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当然现实情况什么样咱没见。苏轼一激动,写了一首诗,说: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一哎哟,这深山老林的,还都认识我。再往山里走,一激动,想起来了,哟,开始不是跟朋友们说了不写吗?既然已经破了戒了,那就再来一首,他又写了一首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篇一:《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

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 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十年生死 两茫茫”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 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兄弟之情,感动古今。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呢? 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600字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600字 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全篇看下来,让我觉得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许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很严格。苏轼之名的由来,便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苏洵希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舞弊,把这份考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名。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

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那个时代的苏轼善于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抒情、论国策,所以我们今天才有机会读到他的许多作品,并在文字的带领下回到那个时代体会他的心静与喜怒哀乐。反观如今,我们真的没太多机会写作了。其实写作,一在记录,二在思考。更何况苏轼可以一直保持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生活并抒发自我情感,只这个境界就是足以贯穿千古。无外乎欧阳修曾说,千年之前没有出现过苏轼这样的才华超群的人,我不知道千年之后,还能否出现第二个苏轼。 苏轼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文豪,他的词自成一派,让人望之感叹。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迈的胸襟,能包容天下,虽寄情与山水之间,却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解读,他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于朝野,却通达于后人。正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都做到了 初一:莹莹香草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简介资料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简介资料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 苏洵,字明允,字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三人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洵于公元1009年,出生于眉州眉山,少时不喜读书,常外出游荡,直到二十五岁才开始读书,仗着聪明,认为读书没有什么难的,但第一次应考乡试举人时却落败了,自此才开始发愤读书,彼时苏洵已经二十七岁。后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被录取,期间一直发愤读书。公元1042年,苏洵经过五 六年的刻苦钻研,学问已有所成,开始教授儿子读书。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得到 了欧阳修的赞赏,一时苏洵的文名大胜。次年,苏轼、苏辙同时应试及第,一时轰动京师。公元1059年,苏洵带着全家游京,次年苏洵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一年后又被任命秘书省试校书郎。 公元1066年,苏洵著《易传》一书,但尚未完成便 病重,遂令苏轼将《易传》写完,四月在京师病逝,其二子尊照父亲遗愿将其与妻子合葬。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故事 先和大家讲一个苏洵引导孩子学习的故事。苏洵的两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不喜欢上学堂,十分好动,常常是看着书就走神了,苏洵也打骂过,但似乎只是加重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于是他就想了个很睿智的办法。

苏洵之后每次一看到孩子们在身旁嬉戏玩闹,他就故意什么都不说,然后悄悄的跑到一旁看书,还一副特意怕让两个孩子看到的样子,这么一来,两兄弟也想知道父亲看的是什么,于是在父亲走了之后,就去偷偷的把书找出来,也在墙角处看了起来。 时间长了,两个孩子都爱上了读书,不管是哪家之作,都要看上一看,好的地方留着自己借鉴。苏洵的目的也就这样容易的达到了,作为一个父亲,他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就是关于苏洵教育引导自己孩子读书的小故事,看起来很容易,却真正的起到了教育作用。当然,和这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像是苏洵本人,他是非常有才华的,可他的这些才情都是从书中一点点积累来的,甚至曾经因为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文章,一度焚烧了原有的书稿,这才有了突破和进步。 苏洵的故事有很多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有很深教育意义的,我们可以用来激励孩子,使其更加刻苦努力,每当遇到困难有了退缩的念头时,就去看看古人的这些付出,恢复自己的斗志。 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 其实,苏洵并没有考中过进士,虽然他参加了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还有他的二哥苏涣都中了进士。所以,虽然苏洵的文章享誉千古,但他却有没有考中进士的遗憾。 苏洵生于名门之家,年少的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少爷,不喜欢读书,终日以游山玩水为乐,娶了大家闺秀程氏后也不见好转,没有担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后,苏洵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二十七始发愤,通读名著,研究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0)豪放词里天地宽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豪放词里天地宽 前导言: 苏轼的词自成一派,冠绝古今,他既能书写缠绵悱恻的婉约词,更能挥就雄浑壮阔的豪放词。而在苏轼的豪放词中,它所涵盖的内涵极为广泛,无不能写的事,无不能写的人。赏苏轼豪放词的百花园,品风格迥异的人间奇迹。《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集《豪放词里天地宽》,敬请关注。 画外音: 苏轼不仅是一位驰骋政坛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开宗立派的文学家。在文学上,苏轼诗、词、歌、赋、散文皆有大成,又以词的成就为最。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文人墨客通常是以写诗的余力和游戏的态度填词,内容上也多以男欢女爱、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苏轼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那么,苏轼豪放词派的代表作是什么?豪放词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集《豪放词里天地宽》,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写过很多不同的文学作品,虽然他在唐宋八大家当中,散文也是写得最好的之一,诗也是写得最好的之一,但是对于大家来讲,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讲,最喜欢的、最熟悉的还是苏轼的词,而且大家背得比较多的也是苏轼的词。但其实可能大家并不知道,苏轼写词,开始创作词很晚,他大概是十九岁、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写文章,到二十四岁的时候才开始写诗,到了三十七岁在杭州做了通判才开始写词的,这不像人家有的作家六岁、七岁、五岁,根据历史上记载人就开始能写很漂亮的文章,苏轼没有那个神话,都是十几了写文,二十几了写诗,三十多快四十了才开始写词。大家说这么晚,说明不是你讲得那么聪明,那是,他是写得晚,可是一出手就不一样,他出手不凡,所以这聪明人不一定说动得是最早的,他动得是最高的。 我们经常说苏轼的词,大家一说起来就说豪放派嘛,写得非常豪放。那么,是不是他的词都可以用豪放来代表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他的作品当中来体会,能够代表他豪放的,能够用豪放这个词来概括他的,应该是他创作得比较早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豪放词,特别毫,也特别放,这是特别典型的豪放的做派。为什么呢?首先这个词的主题就是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其实这会儿他也没多老,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才三十八岁,但是古人喜欢说自己是老夫,跟现代人正好相反,现代人甭管多大年龄,女士一看,小妹妹,甭管你多老了,说哥哥,最后都分不出来到底有多大年纪。但古人喜欢说老夫,年龄不大就叫老夫。“老夫聊发少年狂”,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今天的精神状态像小伙子,我狂,我今儿就耍一把狂,他耍什么狂呢?左手黄犬,右臂架鹰,这出来阵势不一样,跟以往我们看到的苏轼的情形不一样,你只要一还原这个情景你就能感觉到,地上跑的是猎犬,臂上架的是苍鹰、猎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全副武装,可能连防弹衣都穿上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