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病人判断标准

危重病人判断标准

危重病人判断标准
危重病人判断标准

金堂县淮口中心卫生院2010年培训资料

危重病人判断标准

罗千勇

(西医师)

由于急诊科危重病人多、死亡病人多、医疗纠纷多,迫使我们预测死亡的可能性,这样可以早重视、早抢救、早告知,减少死亡,避免纠纷。

急诊症状学一般症状学是按照定义、机制、病因等顺序叙述。

而急诊症状学首先是处理致命性问题,待病情稳定后,再作全面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查。

亦就是把危重病情判断在症状学中具体化。

呼吸困难本症要点●极危指征呼吸不规则或浅慢;频率40次/分或9次/分;氧饱和度85%(吸氧浓度35%)。

●危重表现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呼吸时抬头耸肩,辅助呼吸参与呼吸,语不成句或说话不能;有奇脉,颈静脉怒张。

●极危疾病严重气道阻塞;张力性气胸;濒死性哮喘;严重肺水肿。

●重要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CT扫描。

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及呼吸节律异常。

在四大生命指征中,是最敏感的生命指征,但常不被重视,其原因可能是量化概念不如血压、心率明显。

在1984年12月及1985年1月,两个月中,在我院急诊室及内科

病房,有5例病人以呼吸窘迫为临终表现,当时有的医师感到费解,因血气分析检查尚未普及。

后来此类病人经检查血气,有的病人PaO2低到12mmol/L。

在1985年组建专职急诊科人员后,我们就提出呼吸急促者要死的警语,以提示对呼吸急促者的重视。

在多年实际工作中体会到:

一、呼吸异常是最敏感的生命指征这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占居全身最大数量,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与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反应最强。

我们曾以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4项条件(体温38℃、呼吸22次/分、脉搏90次/分、WBC 1.2×109/)对3组病人进行观察。

①轻症组(上感、肠炎)30例;②危重症组(呼衰、心衰,均抢救成功)30例;③死亡组30例。

其中符合4项标准的6例,全部在死亡组,呼吸异常31例为最高((3))(见下表)。

表 1.符合全身性炎症反应标准的病例数体温脉搏呼吸白细胞轻症组4 20 0危重组5 77 5死亡组12 19 24 6合计21 28 31 11从表1可说明:

①呼吸异常为四项指标中最高一项;②一旦有呼吸异常则属危重症;对呼吸异常除从解剖及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理解以外,更应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来理解,如急性肺损伤、ARDS、呼吸衰竭及急性肺水肿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存在于各科的危重病人中。

二,最危急的呼吸困难是喉阻塞、张力性气胸、濒死性哮喘及肺水肿。

其中以喉头梗阻为最甚。

(一)喉阻塞病因:

急性会厌炎、喉炎、喉头水肿(过敏)、误咽、肿瘤;表现:

一度;安静时无、活动时有呼吸困难,二度:

安静时有呼吸困难,有吸气期喉鸣,但不影响进食与睡眠。

三度:

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响,有三凹征,有烦躁,不能进食。四度;极度呼吸困难,极度坐卧不安,出汗,紫绀,三凹征减弱。处理:

1-2度:

药物治疗3度:

气管切开4度:

气管切开,必要时环夹膜穿刺。

(二)张力性气胸靠临床诊断,穿刺减压。

三,端坐呼吸的诊断与处理:

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气胸;最常见是心肺疾病约占90%;在诊断心衰和呼衰时应先排除肺压缩如气胸、胸腔积液等,因为处理原则不同,而张力性气胸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气胸是突发性、张力性气胸呈进行性加重,应每隔15-30分钟监护病人,数呼吸次数,气胸的主要体征是患侧呼吸音减低,如呼吸音减低伴叩诊过清音或

鼓音,即可诊断,而张力性气胸是浊鼓音,如鼓鳃后的叩击音。有时不宜送放射科及B超室作特殊检查,应立即做胸腔穿刺排气,因为在搬运或检查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事例。

最好事先作血气检查,或做床旁血氧饱和度监测,最近我科有一例严重气胸病人,经做血氧饱和度低于30%,立即排气,血氧饱和度即刻上升,如送放射科或B超室检查,势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四,易并发急性肺损伤及ARDS的几种疾病(一)肺炎肺炎合并呼吸困难表明病情危重。

1996年我科有3例白肺来诊,全部是民工,均在24小时内死亡,其中1例做尸检为ARDS;1997年有1例白肺,经收住院抢救存活;糖尿病病人如合并肺炎或肺部感染,因有毛细血管病变,易发生低氧血症;老年性肺炎如呼吸急促在25-30次/分,亦表明病情危重;在2003年春天,肺炎伴呼吸困难比比皆是,这就是全国性的灾难,SARS流行。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所制定的重症肺炎标准:

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分;③PaCO2 60mmHg、PaO2/FiO2 300;④血压90/60mm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叶受累;或入院24小时内病变扩大≥50%;⑥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急性肾功衰竭需要透析。

本标准的各项内容绝大多数是大家所熟悉的危重指征,而我们从临床感知所提出的呼吸次数与标准相符,应强调的是在急诊最先的感觉是呼吸次数,然后才能去作其他各项检查,所以检测呼吸频率是

判断病情的先导。

(二)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判断病情轻重是很重要的,因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是腹腔疾病中最易发生急性肺损伤与ARDS 的疾病。

如腹痛伴呼吸急促,首先应考虑重症胰腺炎。

所以,对急性胰腺炎一定要监测呼吸频率,并做血气检查,即使无低养血症,只有PaCO2降低,则提示过度通气,应引起重视,特别是老年病人。

(三)严重腹腔感染笔者遇到2例以呼吸急促来诊的严重腹腔感染病人。

1例是呼吸急促同时伴休克来诊;另1例是先呼吸急促,拍胸片示少量双侧胸腔积液伴有肺部阴影,疑诊结核性胸膜炎,1小时后发生休克;此2例经腹腔穿刺均为脓性腹腔积液。

导致急性肺损伤与ARDS的原发病约有40-50余种,不一一列举,但此类因病理生理异常所致的呼吸异常,应引起急诊科医师特别注意。

五,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应想到肺梗塞、心包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一)肺栓塞本病是常见疾病。

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警惕性提高,加上有螺旋CT先进设备,对本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数月前我科1周内确诊3例。

但本病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可似肺炎、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及急性冠脉综合症,而这些疾病又可同时合并肺栓塞,所以肺

栓塞的诊断有相当大困难,但注意如下几点有助诊断:

1.在高凝状态下,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胸膜痛、咳嗽、咯血等。

2.由于本病可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大。

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提示诊断;胸片亦可提供线索。

3.低氧血症,胸片正常,排除支气管痉挛与心内短路,高度怀疑肺栓塞。

4.关于D二聚体500μg/L可排除肺栓塞,这是用酶联免疫荧光法(ELISA)测定的,由于此法费时,一般不用于临床检查。

如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约50%500μg/L,应特别注意。

5.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体征者,更有助诊断。

(二)心包疾病心包疾病亦常很隐蔽。

胸片烧瓶样心脏自然是很突出的表现,怀疑心包疾患的线索有:颈静脉怒张、奇脉;心电图示低电压、普遍ST段抬高。

超声心动图是最敏感的确诊检查。

(三)神经肌肉疾患这是要警惕的一种疾病,由于肌无力,呼吸表浅,呼吸困难不明显,仅感到气憋或氧饱和度下降。

一定要询问与检查其他肌无力症状与体征。

常见病因有格林-巴利综合症、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等。

在有机磷中毒抢救过程,一旦诉述气憋应立即给简易呼吸器通气。六,其他1,肝硬化合并呼吸困难应考虑肝肺综合症。

2,尿毒症合并呼吸困难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尿毒症肺。

3,严重贫血合并呼吸困难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

4,深大呼吸:

应考虑酸中毒,常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休克等。5,满罐胸腔积液与严重气胸应注意搬动的危险性。

意识障碍意识包括觉醒与意识内容两方面。

目前国外专著已分为:

觉醒下降与意识模糊两类。

觉醒下降:

指嗜睡、昏睡及昏迷。

意识内容障碍。

大家较熟悉,本讲省略。

意识模糊(confusion):

是指觉醒正常甚至亢进,而意识内容障碍。

如某院1例留观病人,女性25岁,在纸筐里洒尿,并说外面风太大,确实外面刮风。

这就是意识模糊,结果是脑炎。

严重者称谵妄。

临床上常见闹的病人,拔氧气管、输液管、下床,不配合治疗。此类病人急诊科很常见。

国内文献关于昏迷的论述很多,而关于谵妄的论述很少。

原因是谵妄属器质性精神症状,器质性疾病收治在综合医院,而症状属精神病学范围,目前国内内外科论述甚少,这是一个跨学科问

题。

其实在综合医院十分常见。

急诊科约占2%,内外科约10%,儿科不少见,老年病人约占50%-80%。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颅内局灶性病变一般可除外。

病因:

(便于记忆,从头、颈、胸、腹顺序)大脑:

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Wernicke's脑病颈部:

甲状腺疾病,为便于记忆,加上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不全。

胸部:

呼吸衰竭、肺炎或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腹部:

肝性脑病、尿毒症、低血糖、胰性脑病等全身性疾病:

严重感染(脓毒症)、药物或戒断、酒精或戒断。

任何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包括觉醒低下(昏迷)或意识模糊提示病情危重。

据报告老年人出现谵妄其预后较差。

急性腹痛本征要点●包括腹腔、盆腔、胸腔、脊柱疾患。

●上腹痛包括胸腔疾病。

●老年人腹痛则为高危问题。

妊娠是特殊人群。

●腹膜刺激征是诊断腹痛的核心●即刻致命问题是主动脉瘤、宫外

孕、脾破裂、心肌梗死、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

●对诊断不明的腹痛,推荐及早使用麻醉止痛剂。

一、老年病人腹痛属高危 1.因感觉迟钝,腹痛、压痛不如年轻人敏感。

2.急性腹膜炎可无腹膜刺激征、不发热、白细胞不增高。

3.易发生生命体征异常;死亡率随年龄递增。

4.易发生主动脉、肠系膜疾患等致命性疾病及乙状结肠息室。

.5.基础病多,如呼吸、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

6.诊断胃肠炎应采取排除法。

二、推荐及早使用麻醉止痛剂传统的观念均认为急腹症在为明确诊断之前是禁用止痛剂。

这是Zachary Cope医师在1921年提出的,他认为给腹痛病人使用止痛剂可掩盖诊断,并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那个年代,抗生素尚未问世,使用止痛剂掩盖症状,可能导致内脏穿孔或脓毒症。

最近,这种观点受到挑战。

《Cope's急腹症早期诊断》18版序言中,Silen谴责不及时使用止痛剂的传统做法。

Attard等人证实急腹症使用鸦片类止痛剂可极大的减轻病人痛苦,且不影响诊断。

因此,在完成全面病史与体检前使用止痛剂是人道的、应当的。其原因是由于在腹痛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均得到很大的进步:

①诊断技术的进步。

过去医生只能依靠病人的主观疼痛及压痛程度来判断的;而现在的先进仪器能显示客观存在的病变,不依据病人的主观感觉,所以麻醉止痛剂只能减轻病人痛苦,而不会掩盖客观病变。

②治疗技的进步,包括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手术中与术后精细的监护。

至少有5篇随机临床研究,由于一致性很差,故不能做荟萃分析,但均一致提出对腹痛病人使用鸦片类药物是安全的。

尽管无肯定的说明,但均认为鸦片制剂对腹痛的诊断与治疗均是有利的。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剧烈疼痛、烦燥不安的病人,根本无法询问病史及做体格检查,经用麻醉止痛剂后有利于临床检查,止痛后肌紧张减轻,压痛部位更明确。

尽管如此,据调查,在美国约有75%急诊科医师在外科会诊前,仍不使用麻醉止痛剂。

最近,所有文献报告及美国保健管理研究与质量管理委员会(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的推荐意见均支持,急诊科处理急腹症可合理使用麻醉止痛剂。

目前,在我国有经验的医师使用麻醉止痛剂将会是安全的。

胸痛基本概念:

实际上是胸部难受,憋闷感;范围涉及颈部、肩臂及下颌等部位。致命性疾病:

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食管穿孔非致命性征象:

随呼吸、转动躯干、吞咽加重。

主要病史:

1.胸骨后痛;急性冠脉综合症、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及心包炎。此外,最常见是食管疾患(痉挛、食管炎)

2.胸膜性胸痛;最常见肺炎、胸膜炎、肺栓塞;其次纵膈疾患与实到破裂。

最危险的是肺栓塞。

3.伴随腹部与背部胸痛:

腹腔内疾病、下壁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4.肌肉骨骼痛:

有压痛(Tietze's综合症、骨折)。

但胸腔内疾患亦可有浅表压痛。

主动脉夹层疼痛特点:

突然痛、前后痛、转移痛、起病时最痛;撕裂痛、打杜冷丁仍痛。最常见是急性冠脉综合症385例胸痛分析ACS 308肺占位7急胃炎3颈椎病5其他心脏22肺栓塞6反流性1肋间N痛1心官能13结胸膜炎2肝占位1带泡疹1主A夹层1肺炎2肾性骨病1肺结核2急支管炎2支扩感1心血管344呼吸22消化4胸壁8 89.4%5.7%1.0%2.0%晕厥本讲要点●定义:

晕厥是突然的、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致命性晕厥:

宫外孕、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肌梗死。

●高危组:

①年龄45岁,特别是60岁;②有室颤病史;③有心力衰竭病史;

④心电图异常●低危组:

①年龄45岁;②非劳力时晕厥;③无猝死家族史;④排除致命性晕厥,均为良性迷走神经性晕厥;但如果是在劳力时发生,或有猝死家属史者属高危病人。

对晕厥的理解:

是心血管危重症状。

不是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途径1.年龄45岁者(见上低危组标准);45岁(见上高危组标准)。

2.先兆有先兆为迷走神经性;心源性晕厥常无先兆,有亦仅3秒钟。

3.心脏病史。

4.晕厥时情景:

咳嗽、大小便、吞咽等。

5.体位:

立位常为迷走性的;卧位或坐位是心源性或神经源性的。

老年人体位性晕厥很常见,应予注意。

6.药物血管扩张药、降压药等。

7.既往晕厥史如1年内晕厥5次以上,则不可能是心律失常性的。

8.家族史如有猝死家族史,高度怀疑心肌病。

老年病人常是多种因素。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多见功能性晕厥,但应警惕心源性晕厥,特别是

致命性晕厥。

抽搐抽搐是一个危重症状,据笔者体会,不能控制者几乎均死亡。从抽搐的病因可看出只有少数几种病因是不危急的如低钙血症、癔病等。

青少年不明原因抽搐高度怀疑中毒。

颅内感染、肿瘤、血管、外伤、变性心脏阿斯、心律失常、完全性AVB代谢高(低)钠、低钙、低氯、碱中毒、低血糖、高渗性中毒全身尿毒症、肝病、妊高症、其他高热惊厥、中暑、破伤风、狂犬病●三环类抗抑郁药、吩塞嗪、异烟肼、氨茶碱、利多卡因、苯丙胺、可卡因、苯环已哌啶、氯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抗生素:

喹诺酮、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灭鼠药(敌鼠强、有机氟类)。

●杀虫剂(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症状学是临床工作的基础。

任何一位病人均以症状来就诊,而其病因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病人不断学习。

急诊症状学,就是首先排除致命性病因,以便及时抢救与转诊,上述列举几个症状,仅是重点体会,不是全面论述,供同道参考。

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怎么写

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怎么写 【导语】本文是WTT 为您整理的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怎么写,仅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 次,并有记录;(2) 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 5 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 5 月底派三 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 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 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程度的满 足。

危重病人APACHE II评分表

危重病人APACHE II评分表 危重病人APACHE II评分表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床号: ;病例来源: 初步诊断: A(年龄 ?44?0; 45-54?2; 55-64?3; 65-74??5 A记分 B(有严重器官系统功能不全非手术或择期手术后?2;不能手术或急诊手术 后?5;B记分或免疫损害无上述情况?0 GCS评分 6 5 4 3 2 1 1(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疼睁眼 ?不能睁眼 2(语言反应 ?回答切题 ?回答不切题 ?答非所问 ?只能发音 ?不能言语 3(运动反应 ?按吩咐动作 ?刺疼能定位 ?刺疼能躲避 ?刺疼肢体屈曲 ?刺疼肢体伸展 ?不能活动 GCS积分=1+2+3 C(积分=15—GCS D(生理指标分值 D记 分 +4 +3 +2 +1 0 +1 +2 +3 +4 1(体温(腋下?) ?41 39-40.9 38.5-38.9 36- 38.4 34-35.9 32-33.9 30-31.9 ?29.9 2(平均血压(mmHg) ?160 130-159 110-129 70-109 50-69 ?49 3.心率(次/分) ?180 140-179 110-139 70-109 55-69 40- 54 ?39 4(呼吸频率(次/分) ?50 35-49 25-34 12-24 10-11 6-9 ?5 5(PaO2(mmHg) ,70 61-70 55-60 ,55 (FiO2<50%) A- aDO2 … …… …… ……… ……… ……… ……… ……… …… (FiO2>50%) ?500 350-499 200-349 ,200 6.动脉血PH ? 7.7 7.6-7.69 7.5-7.59 7.33-7.49 7.25-7.32 7.15- 7.24 ,7.15 血清HCO3(mmol/L)(无血气时用) ?52 41-51.9 32-40.9 23-31.9 18-21.9 15-17.9 ,15 7(血清Na(mmol/L) ?180 160-179 155-159 150-154 130-149 120-129 111-119 ?110 8(血清K(mmol/L) ?7 6-6.9 5.5-5.9 3.5-5.4 3-3.4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得评估标准 危重患者得评估分为初始评估与二次评估.当患者得病情紧急时,开始治疗前可能没有时间采集完整得病史或进行详细得体检。此时进行初始评估得目得在于了解危及患者得紧急问题并采取相应得治疗措施。如果通过初始评估治疗措施,患者病情得以稳定,则可以进入二次评估阶段。二次评估得目得就是对病史、体格检查与实验检查进行必要得补充,随着得到信息逐渐完整,需要根据这些及患者对治疗得反映反复修正最初诊断. 初始评估 气道(airway,A) 评估患者就是否存在气到梗阻或者维持气道得能力(即气道完整性),需要通过视诊、听诊与触诊发现梗阻得证据.视诊时需要注意心动过速、呼吸频数、大汗、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动作,胸膜矛盾呼吸运动及三凹征。听诊时需要注意有无喘鸣音。(需要注意得就是,上气道梗阻患者可能没有喘鸣音,特别就是在病情极为严重得病例。而且,即使氧饱与度正常,也不能排除气到梗阻.)气到梗阻患者若出现碳酸血症或意识形态恶化,往往提示代偿机制已经耗竭,若心动过速提示即将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呼吸(breathing,B) 无论患者就是否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呼吸频数均表明患者病情危重。由于患者病情各异,紫绀往往难以发现。相反,呼吸频数常更为明

显。与气到评估相同,对于呼吸窘迫严重程度得评估常常需要根据患者代偿反映得表现。脉搏氧饱与度虽然就是床旁常用得检测指标,但呼吸异常进入晚期时氧饱与度才会明显降低。如果患者虽然有呼吸困难却没有氧与障碍,则应立即寻找非呼吸因素,如代谢性酸中毒或全身性感染。 循环(circulation,D) 对循环状态初始评估不应仅重视血压,而更需要重视组织灌注状态。由于代偿机制得影响,低血压往往就是心血管功能异常得晚期表现。组织灌注不足得表现包括意识状态恶化,皮肤花斑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少尿及代谢性酸中毒。通过触诊脉搏与外周灌注情况,以及判断颈静脉充盈状态,可以对休克种类(心源性、分布性等)作出初步判断。 意识状态(disability,D) 意识状态得显著恶化往往提示代偿机制耗竭或严重得神经系统疾病。无论上述何种情况,均提示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支持性治疗。故应经常检查患者得瞳孔反应。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不应影响最初得复苏治疗措施,通常可在复苏治疗得同时进行。用于筛查得实验室检查包括动脉气血、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指标。 二次评估 病史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 危重患者的评估分为初始评估和二次评估。当患者的病情紧急时,开始治疗前可能没有时间采集完整的病史或进行详细的体检。此时进行初始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危及患者的紧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通过初始评估治疗措施,患者病情得以稳定,则可以进入二次评估阶段。二次评估的目的是对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检查进行必要的补充,随着得到信息逐渐完整,需要根据这些及患者对治疗的反映反复修正最初诊断。 初始评估 气道(airway,A)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气到梗阻或者维持气道的能力(即气道完整性),需要通过视诊、听诊和触诊发现梗阻的证据。视诊时需要注意心动过速、呼吸频数、大汗、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动作,胸膜矛盾呼吸运动及三凹征。听诊时需要注意有无喘鸣音。(需要注意的是,上气道梗阻患者可能没有喘鸣音,特别是在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例。而且,即使氧饱和度正常,也不能排除气到梗阻。)气到梗阻患者若出现碳酸血症或意识形态恶化,往往提示代偿机制已经耗竭,若心动过速提示即将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呼吸(breathing,B)

无论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呼吸频数均表明患者病情危重。由于患者病情各异,紫绀往往难以发现。相反,呼吸频数常更为明显。与气到评估相同,对于呼吸窘迫严重程度的评估常常需要根据患者代偿反映的表现。脉搏氧饱和度虽然是床旁常用的检测指标,但呼吸异常进入晚期时氧饱和度才会明显降低。如果患者虽然有呼吸困难却没有氧和障碍,则应立即寻找非呼吸因素,如代谢性酸中毒或全身性感染。 循环(circulation,D) 对循环状态初始评估不应仅重视血压,而更需要重视组织灌注状态。由于代偿机制的影响,低血压往往是心血管功能异常的晚期表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包括意识状态恶化,皮肤花斑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少尿及代谢性酸中毒。通过触诊脉搏和外周灌注情况,以及判断颈静脉充盈状态,可以对休克种类(心源性、分布性等)作出初步判断。 意识状态(disability,D) 意识状态的显著恶化往往提示代偿机制耗竭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无论上述何种情况,均提示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支持性治疗。故应经常检查患者的瞳孔反应。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不应影响最初的复苏治疗措施,通常可在复苏治疗的同时进行。用于筛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动脉气血、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指标。

最新胸外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最新胸外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把安全护理作为每周五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APN 排班及弹性排班制,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合理搭配年轻护士和老护士值班,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管理:如病重病人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5.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

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8.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怎么写

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怎么写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升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升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实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实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展开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有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实行检查,并即时反馈,持续提升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实行了汇报。 三、增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展开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有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水准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实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实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升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危重病人管理评价标准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科室检查者检查日期得分 项目评价标准 标 准 分 扣分标准扣分原因 得 分 床单位10分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杂物、无污渍、血迹,铺中 单。(5) 每周更换床单、被套、枕套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5) 10 分 每床一处做不到扣1分。 不按要求更换被服一床或 一人扣2分。 护理措施15分病人体位舒适、合理与医嘱相符合。(5) 遵医嘱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如会阴护理、口腔护理 等。定时翻身、拍背,设有翻身卡。(5)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5) 15 分 每个病人一处做不到扣2 分。 无翻身卡扣2分/人。 发生护理并发症不得分。 危重管理25分危重病人入院应进抢救室。(2) 床头上有病危标志。(3) 突发重大抢救事件及时报告护理部,(5) 病房护士、护士长对危重症病人做到“八知道”。(床 号、姓名、诊断、症状、阳性体征、治疗护理、病 情、心理)(5) 烦躁病人有安全防护措施。(5) 无发生意外损伤。(5) 25 分 抢救室有床位,危重病人 未入住的不得分 床头卡不准确不得分。 漏报一例扣2分。 护士、护士长对病人情况 不够了解,每项扣2分。 无安全措施和发生意外损 伤不得分。 治疗护理20分执行分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满足患者各种需求。 (5) 治疗、护理准时(无药、欠费、外出检查等除外)。 (5) 输液速度、氧气流量符合病情需要(或与医嘱相符 合)。(4) 避光药物符合要求(由药瓶或袋到针头)。(4) 抗生素现配现用,药瓶内无剩余药液。(4) 各种管道通畅,引流袋放置合理。(4) 各种管道、湿化瓶、水封瓶等按规定时间更换,有 标志。(4) 20 分 一个病人反映一项做不到 扣2分。 一项治疗或护理不及时不 得分。 吸氧卡、注射药物执行单 登记不规范一处扣2分。 药物避光不符不得分。 管道护理一处不符扣2分。 护理文书20分护理措施具体全面,突出专科特点。(4)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能反映主要病情。(4) 护理措施落实有效,有记录。(4) 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填写规范。(4) 护士长检查、修改护理计划有签字。(4) 20 分一处不符扣2分。 健康教育10分科室有健康教育指南(相关内容)。(2) 向病人介绍住院环境。介绍作息、陪住、外出等规 定。(2) 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护士长等。(2) 讲解安全规定;禁吸烟、用电,贵重物品保管等。 (2) 病人、家属熟悉呼叫器的使用方法,护士应接及时。 (2) 10 分 一个病人不知道有关内容 扣1分。 一个病人不会使用传呼铃 不得分。 健康教育少一人次不得 分。 注:≥85分为合格

危重症评分表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表(2018版) 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评分时间:年月日时分 APACHE-Ⅱ总积分(=A+B+C):分医师签名: 说明:1.数据采集应为病人入ICU或抢救开始即刻或其后24小时内最差值,并注明具体评分时间。 2.APACHE-Ⅱ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分值范围为0-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共12项生理参数,其12 项参数必须全部获得,否则会产生误差。慢性健康评分(CHS),是指患者入ICU前3~6个月的健康状况。 3.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4.评价肺氧合功能时,如呼吸机吸氧浓度(FiO2)<0.5或使用鼻导管及普通面罩吸氧者,用动脉血氧分压(PaO2)作为评分指标;如FiO2≥0.5,则用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作为评分指标。 5.如果确定病人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根据肌酐先行评分后将分值x 2,而非将肌酐数值x 2后再进行评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为:每日尿 量< 410 ml,或每日肌酐升高> 132.6 μmol/L,且未接受长期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6.GCS积分:因GCS主要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其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轻,正常(满分)为15分;而APACHE-Ⅱ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故以15减去GCS实际得分后再计入APS,以符合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情越重的原则。两侧肢体活动不对称时,根据病情较轻侧的情况进行评分。 7.CHS评分:凡有下列严重器官系统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的慢性疾病,行急诊手术或未手术治疗者加5分,择期手术治疗者加2分。⑴严重器 官功能不全指:①心: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IV级;②肺: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或既往有慢性低氧血症、高碳 酸血症、继发性红血球增多症、重度肺动脉高压(﹥40mmHg)或呼吸机依赖病史;③肾:长期透析治疗者;④肝:活检证实的肝硬化及明确的门 脉高压,或既往因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肝昏迷。⑵免疫损害指: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长期 糖皮质激素或近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有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若不符合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的诊断,无论入院情况如何,均没有慢性健康评分(即慢性健康评分为0)。 8.计算预期病死率时应根据患者入ICU的主要原因而非基础疾病确定诊断分类系数(或权重),如列举项目均与患者情况不符合,应根据导致患 者入ICU的主要罹患器官或系统确定系数。

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七篇

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七篇 护理工作计划篇1 在xx年新的一年里,我们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积极吸纳多学科知识,在队伍建设上强调知法、守法、文明规范服务和为病人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逐步把护理人员培训成为病人健康的管理者、教育者、照料者和研究者角色。特制订xx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50项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 3.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工作,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4.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危重病人APACHEII评分表

危重病人A P A C H E I I评 分表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APACHE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 ,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年龄分值 0~6分,CPS2~5分。APACHE 的总分值为0~ 71分。与 APACHE 不同的是 ,APACHE 要求 12项 APS必须全部获得 ,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此外 ,APACHE 还提出了计算每一个患者死亡危险性 (R)的公式 :In(R/1-R) =+(APACHE 得分×0 .146 ) +0 .603 (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 者 )+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将每一患者 R值相加 ,再除以患者总数即可求出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判断一种疾病的严重度分类系统是否有效 ,取决于其能否准确地预计患者的病死率。Knaus等将APACHE 用于 1 3所医院的 5815例 ICU患者 ,发现APACHE 分值与病死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分值越高 ,病死率也越高。其预测病死率的正确率达 86%。这表明 APACHE 是一种较好的疾病严重度分类系统。尽管 APACHE 仍采用了患者入 ICU后第 1个24小时最差的12项APS分值,但 Knaus等认为,如果APACHE 能在急诊室或患者入ICU时进行评定,意慢性健康评分Glasgow昏迷及年龄评分义更大,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治疗对评分结果的影响,因此他们推荐使用患者入ICU时的APS。究竟是患者入ICU后的最初APS更有意义,还是前24小时内最差的APS更有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自APACHII评分系统问世以来,便以其简便和可靠的特点倍受医学界的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ICU普遍使用的评分系统。在我国虽然发展较晚,但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引入并开始使用该系统,目前作为ICU入住患者的主要评估标准。

2020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

2020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升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 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 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 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 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升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 理部实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 计划重点实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 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展开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有的优缺点,并提出 相对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 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实行检查,并即时反馈,持续提升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实行了汇报。 三、增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展开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 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有的问题 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 要求给予水准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实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 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实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升 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 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 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实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危重病人APACHEII评分表 (1)

APACHE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 ,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年龄分值 0~6分,CPS2~5分。APACHE 的总分值为0~ 71分。与 APACHE 不同的是 ,APACHE 要求 12项 APS必须全部获得 ,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此外 ,APACHE 还提出了计算每一个患者死亡危险性 (R)的公式 :In(R/1-R) =-3.517+(APACHE 得分×0 .146 ) +0 .603 (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者 )+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将每一患者 R值相加 ,再除以患者总数即可求出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判断一种疾病的严重度分类系统是否有效 ,取决于其能否准确地预计患者的病死率。Knaus等将APACHE 用于 1 3所医院的 5815例 ICU患者 ,发现APACHE 分值与病死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分值越高 ,病死率也越高。其预测病死率的正确率达86%。这表明 APACHE 是一种较好的疾病严重度分类系统。尽管 APACHE 仍采用了患者入ICU后第 1个24小时最差的12项APS分值,但 Knaus等认为,如果APACHE 能在急诊室或患者入ICU时进行评定,意慢性健康评分Glasgow昏迷及年龄评分义更大,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治疗对评分结果的影响,因此他们推荐使用患者入ICU时的APS。究竟是患者入ICU后的最初APS更有意义,还是前24小时内最差的APS更有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自APACHII评分系统问世以来,便以其简便和可靠的特点倍受医学界的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ICU普遍使用的评分系统。在我国虽然发展较晚,但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引入并开始使用该系统,目前作为ICU入住患者的主要评估标准。

危重患者护理计划

外科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 科室:床号:姓名:诊断:住院号: 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监测神志、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体温检测□保暖□观察末梢循环、肢体运动□观察尿液颜色、量及形状□观察大便颜色,性状,量 二、饮食护理 □禁食□鼻饲□流质□软食□普食□其他______ 三、加强基础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协助翻身拍背 □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吸痰 □床头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静脉回流□口腔护理每日2次(07:00-19:00) □会阴护理每日2次(07:00-19:00) □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07:00-19:00),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四、特殊护理 □持续胃肠减压□持续微量泵泵入□加床档 □使用约束带□加强心理护理□血压监测每____小时1次 五、管道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需留取培养。 □保持尿管道通畅,防打折、受压、扭曲、及时倾倒尿液,保持引流通畅,并严格交接班,并详细记录颜色、量,膀胱冲洗不能停止或间断。 □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应严格交接班,有无渗血、置管周围有无红肿,是否通畅、有无回血、打折、扭曲、等情况,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处理。 □保持膀胱造瘘管通畅固定在位,严格交接膀胱造瘘管置入刻度、是否通畅,并详细记录颜色、量。 六、皮肤护理 □班班进行皮肤情况的交接与评估,尤其要注意检查枕后、耳后、颈下、腋下、会阴、臀裂及皮肤皱褶处,如有异常,应详细描记录,并报告护士长。 □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及时擦净胶布痕迹、污渍、血渍、汗液等,及时更换污被服。做好褥疮护理,褥疮换药每日两次,皮肤护理每日两次,给翻身每2小时一次。□凡皮肤易压红淤紫部位,及时予按摩。 制定人:日期:色、量。 六、皮肤护理 □班班进行皮肤情况的交接与评估,尤其要注意检查枕后、耳后、颈下、腋下、会阴、臀裂及皮肤皱褶处,如有异常,应详细描记录,并报告护士长。 □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及时擦净胶布痕迹、污渍、血渍、汗液等,及时更换污被服。做好褥疮护理,褥疮换药每日两次,皮肤护理每日两次,给翻身每2小时一次。□凡皮肤易压红淤紫部位,及时予按摩。 制定人:日期:

危重病人抢救技术规范

天台县始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危重病人抢救技术规范 一、实训时数:8学时 二、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方法:吸痰、给氧、心肺复苏、洗胃法、心肺复苏技术、气切护理。 (2)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及内容。 (3)熟悉抢救工作的管理与抢救设备。 2、能力目标 (1)正确实施抢救工作:吸痰、给氧、气切护理、洗胃、心肺复苏技术。 (2)洗胃法能根据病情配制洗胃液,正确选择洗胃方法,熟悉仪器的使用,会观察和处理洗胃过程的病情变化。 (3)吸痰法明确吸痰指征,熟悉吸引器的使用,掌握吸痰手法与稀释痰液的方法(4)吸氧法会判断缺氧程度,能正确选择给氧方法,熟悉氧气装置的结构,掌握安全用氧。 (5)心肺复苏技术能正确判断心跳呼吸停止,掌握正确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 (6)操作手法正确,操作动作敏捷、熟练。 (7)操作过程能有条不紊、具有爱伤观点。 (8)能与患者有效的沟通。 3、职业素质 (1)操作规范、严谨,一丝不苟。 (2)符合护士仪表规范,动作轻巧、连贯。 (3)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病人。 三、实训设计 1、播放教学VCD片,再通过教师示教吸氧法、吸痰法、洗胃法气管切开护理、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来强化记忆过程。 2、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吸氧法、吸痰法、洗胃法、气管切开护理、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也可设计病例,组织学生评估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操作技术,来训练学生的急救能力。 3、在以上学习基础上,学生可分小组反复练习(开放练习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查对制度,在熟练掌握抢救技术操作步聚的基础上,教师平时可采用分小组抽人考核的方法,考核完激励其他学生来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而期中、期末采用逐一考核的方式,测试技能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在操作中表现的综合素质,最后给出综合成绩。

2020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

2016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评估目的 1、确定病人生理学方面的异常 2、确定纠正这些异常的最佳方法 3、确定潜在的问题。 评估顺序 1、病史—体检—辅助检查? 2、平行进行:主要病史、体检、初期复苏。 一初步评估: 1.病人的危重程度 2.初步治疗前病情允许用多少时间来评估和检查。 初步评估的重点:1.气道通畅性,2.呼吸,3.循环 (注意:三者任一缺失需立即复苏) 气道: 1.评价气道是否通畅 2.心动过速、呼吸增快、出汗、辅助肌应用、矛盾胸腹运动、三凹征、喘鸣音。 (注意:1 气道严重阻塞病人可没有喘鸣音,2 SPO2正常不能排除气道阻塞,3 高碳酸血症和意识清醒程度降低提示失代偿,4 心动过缓提示很快发生心跳呼吸停止)。 呼吸: 1.明显的呼吸增快提示病情危重,不论病人是否有呼吸衰竭 2.危重程度靠代偿程度判断 是呼吸受损的较晚指标 4.呼吸急促而氧合正常的病人,应检查是否有呼吸系统以外的病因,如代酸和脓毒症。 循环: 评估重点:组织灌注、血压 (注意:一、血压下降是循环衰竭的晚期指标;二、组织灌注不足的指标:1 清醒程度降低,2 皮肤花斑,肢体末梢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3 尿少,4 酸中毒;三、脉搏、颈静脉压、肢端温度可提示休克类型)。 清醒程度 1、清醒程度降低提示:内环境严重紊乱或有严重的脑血管病变。 2、二者均需要紧急支持治疗,并要密切检测瞳孔变化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动脉血气分析 3.电解质、肾功能; 4.凝血功能; 5.指脉氧。

(注意:不可因为检查延误初期复苏。可同时进行) 提示病情可能急剧恶化的临床表现 血压SBP<90 或MAP<70mmHg 心率HR>150 或<50bpm 呼吸R >30 或<8次/min 清醒程度GCS<12 少尿尿量150mmol/l 血k < 或>6mmol/l 血碳酸氢根<18mmol/l 提示病情危重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1 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速、低血压、肢端发冷、皮肤花斑心动过缓(提示临终状态) 2 呼吸系统 呼吸急促、三凹征、呼吸辅助肌应用、低氧饱和度、呼吸过缓(提示临终状态) 3 消化系统 呕血、黑便、黄疸、咖啡样呕吐物 4 泌尿系统 少尿 5 神经系统 清醒程度降低、意识模糊、激越、进攻行为 6 代谢 酸中毒、严重电解质异常(特别是严重高钾和低钠)、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乳酸增高 7 其他出汗 (注意事项:1. 交感神经代偿程度无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可根据交感神经代偿程度评估病情危重程度。注意临终病人代偿耗竭,HR、R可减慢 2.受支持的程度 面罩吸氧2L/min SPO2 92% 面罩吸氧15L/min SPO2 92%)。 二进一步评估 病史: 1.来源:转运人员、记录、家属 2.评估心肺储备:运动耐受力(距离、速度) 3.揭示是否属于难以评估人群:年轻成人、老人、免疫抑制病人、创伤病人(机制)。 体格检查: 目的:确定潜在的病因 注意:应反复体格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和病人对治疗的反应。

20XX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318094723.html,)/工作计划 20XX危重病人护理计划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2020年外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外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外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篇一】 一、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1)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合理搭配年轻护士和老护士值班,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2)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病区设立责任组长2名、床位责任护士2至3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危重病人、大手术后及并发症的高危患者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执行。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

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做好病重病人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2)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3)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4)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5)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三、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1)加强"三基"培训计划,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2)学习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3)每月组织全体护士进行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