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神经脊髓炎再认识

视神经脊髓炎再认识

视神经脊髓炎再认识
视神经脊髓炎再认识

视神经脊髓炎再认识

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为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免疫介导的脱髓鞘疾病。发病时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和脊髓出现严重的髓鞘脱失,临床表现为双侧同时或相继出现球后视神经炎和急性严重的横贯性脊髓炎,迅速发生而导致失明和截瘫甚至死亡。NMO在东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较多见,在东亚国家NMO约为48%。NMO平均发病年龄39岁,不同人种女性患病均明显多于男性,女性患者占90%。现就NMO的免疫病理及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的进展作一综述。

一、发病及免疫机制

Lennon等在血清中发现NMO免疫球蛋白G(IgG),即中枢神经系统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是NMO较为特异的一项免疫标记物,大多数NMO患者中能检测到AQP4抗体,在NMO患者的神经系统中以抗体和免疫沉积物为特征,而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中未检测到AQP4抗体。这将NMO与MS独立开来。AQP4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AQP。NMO患者病灶中AQP4缺失,无论炎性反应程度轻重、病灶部位及坏死程度如何,均提示AQP4是NMO最先受到攻击的靶抗原。AQP4抗体的出现与AQP4缺失同时发生,是以血管为中心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表明AQP4抗体诱导的补体活化是MNO的始动因素,这种抗体对NMO的敏感性为58%~73%,特异性为91%~100%,是鉴别NMO与经典MS 的生物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AQP4主要位于脑内广泛分布的血脑屏障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以及小脑、中脑和脊髓的白质和皮质血管周围问隙、微血管、软脑膜和软脑膜下。有研究发现,AQP4抗体水平与颅内病灶数呈正相关,提示AQP4抗体可能是形成颅内病灶的主要原因;NMO患者急性复发期血清AQP4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而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后AQP4抗体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AQP4抗体参与了NMO的病理生理机制;NMO-IgG结合AQP4的不同亚型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可能是病灶的病理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NMO患者急性发病期星形胶质细胞AQP4的表达均消失,但AQP4表达的消失并不局限于NMO,在MS的活动期也可以发生,表明AQP4消失伴随星形细胞损伤和血脑屏障破坏并不是都与AQP4抗体有关。

NMO病理表现为脊髓较长节段广泛脱髓鞘并伴有坏死和囊样改变,以及急性轴索损伤,病变位于皮质和白质,典型病变位于脊髓中央部位,而周边髓鞘保留。病灶内血管数量增加,管壁增厚,少突胶质细胞显著脱失,急性轴索肿胀和变性。在急性活动性病灶内,有较多巨噬细胞浸润,较多B淋巴细胞和少量CD3和CD8 T细胞,并常伴有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血管周围浸润,病灶内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这些抗体和补体在血管周围呈玫瑰花样沉积,可有透明样血管变性。

二、临床和实验室及影像特征

临床特征NMO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速,可有缓解复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双侧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球后视神经炎是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可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导致截瘫和失明。首发的视觉障碍常为眼球后疼痛,尤其

在转动眼球时明显,随即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严重者很快失明,双眼可同时发病,也可单眼发病,以后再累及另一侧视神经。检查时可见视野出现中心暗点或中心视野缺损,还可伴有周边视野缺损。受累眼均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底改变可表现为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后期则出现视神经萎缩,对光反射减弱。横贯性脊髓病变的首发症状通常为双下肢无力、麻木,由远端开始,数日内逐渐上升至胸段甚至颈段脊髓水平而出现双下肢截瘫或四肢瘫痪。

实验室检查NMO急性期的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可达(50~1000)×106/L,分类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细胞数的改变对诊断NMO的特异性>95%,但敏感性<30%。Wingerchuk等报道脑脊液IgG合成率有利于判断NMO的活跃程度,虽然脑脊液IgG合成有一定差异,但敏感性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改变与欧美报道有差异,中国人NMO是否不同于欧美人NMO的一个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然而,脑脊液检查对于排除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判断NMO的活跃程度仍有很大价值,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MS患者85%~90%脑脊液中检测到IgG寡克隆带,而只有20%~40%的NMO患者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

脑组织改变NMO患者头颅MRI检查一般未见异常。诊断NMO之前应常规行头颅MRI检查以排除MS的可能。NMO早期脑部MRI检查很少见到异常信号,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脑部病灶数目逐步增加,但是,满足MS诊断标准不足10%。有研究显示,NMO患者的脑组织病灶常出现在AQP4高表达区域,例如下丘脑、邻近室管膜区(导水管周围、第三脑室壁、第四脑室壁)除了上述典型部位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幕上半卵圆区病灶亦不少见。而NMO的脑组织病灶位于所谓的AQP4高表达区,通常呈小片状、条带状、线状或不规则形,边缘模糊,幕上病灶较大,形态不规则。少数两侧脑室旁密集小片病灶融合改变,以及丘脑单发肿瘤样病灶。病灶信号及强化:NMO的脑组织小病灶常表现为信号均匀;一般无强化,但较大病灶有时呈现病灶内散在强化,且强化明显。

脊髓NMO的脊髓病灶一般>3个或更多个脊柱阶段,正常的影像或者很短的病灶也可能出现,如在复发早期或者萎缩阶段残存的病变等。病灶主要位于颈胸部脊髓中心灰质部分,为T2加权像高信号,相应的T1加权像低信号。颈部病灶也可扩展到延髓。空洞样纵向广泛的病灶可以在严重病例中看到。Qian等对NMO患者颈部C1~6侧柱和背侧柱进行量化研究,与对照组比较,NMO患者神经的表观扩散系数增加、各向异性值下降、垂直扩散水平下降,而2组平行扩散比较无显著差异;扩散测量与临床残疾评分相关,因此,各向异性的诊断价值更加显著。

三、诊断标准

据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发表的《2010年EFNSNMO诊断和治疗指南》,NMO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即Wingerchuk等的诊断标准和美国国立MS协会的诊断标准。这些诊断标准适用于大多数视神经炎和脊髓炎患者,可鉴别NMO与MS,但应该注意NMO的疾病谱(NMO疾病谱指潜在免疫病理机制与NMO相近,但临床受累局限),不完全符合NMO者。(1)受累部位局限的类型如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复发性孤立性视神经炎(RION)和双侧视神经炎(BON)。(2)在器官特异性或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背景下发生的NMO。(3)伴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脑内病灶不典型病例。(4)亚洲国家的视神经脊髓型MS。NMO疾病谱中的高危综合征包括NMO—IgG/AQP4抗体阳性的LETM和

RION/BON。

四、治疗进展

急性期治疗目前认可的NMO常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激素冲击治疗,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能使NMO病情缓解,从1 g/d应用,静脉滴注3~4 h,共3 d,剂量阶梯依次减半。部分NMO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有依赖性,在减量过程中病情可再次加重甚至复发。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加速NMO恢复,终止或缩短NMO恶化,近期有效率可达80%,但不良反应较大,对远期预后改善不明显,也不能减少复发率。对甲泼尼龙依赖性患者,甲泼尼龙减量过程要慢,每周减5 mg,至维持量(15~20 rag/d),小剂量甲泼尼龙激素维持时间应较MS长,或血浆置换疗法。但部分NMO患者对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反应差,对这些患者用血浆置换疗法(特别是早期应用)可能有效,一般建议置换3~5次,每次用血浆2~3 L,多数患者置换1~2次后见效。若无血浆置换条件者也可使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用量为按体质量0.4g/(kg d)静脉滴注,连续用5 d为一个疗程。

缓解期治疗治疗目的为预防复发,对急性发作的NMO、NMO高危综合征及血清AQP4抗体阳性者应早期预防治疗。以小剂量甲泼尼龙配合硫唑嘌呤口服维持,有研究者认为,每月1次的免疫球蛋白对NMO患者复发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调节体液免疫,中和AQP4抗体,并推荐长节段脊髓病灶(>3个节段)者或AQP4抗体阳性、对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和免疫抑制剂反应欠佳者,可选用间歇性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在缓解期目前用于NMO治疗的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米托蒽醌、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对于β干扰素,急性期使用β干扰素可明显加重病情,使病情恶化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到目前为止,对临床、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测和发病机制等的研究已经证明了,NMO是一种独立的区别于MS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对NMO的重新认识,会使我们做出更正确的诊断,从而制订适合的治疗方案。

卓顶精文-最新2019最新视神经脊髓炎指南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NMO 的病因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相关,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独立疾病实体。NMO临床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LETM 为特征表现,常于青壮年起病,女性居多,复发率及致残率高。 传统概念的NMO被认为病变仅局限于视神经和脊髓。随着深入研究发现,NMO的临床特征更为广泛,包括一些非视神经和脊髓表现。这些病变多分布于室管膜周围AQP4高表达区域,如延髓最后区、丘脑、下丘脑、第三和第四脑室周围、脑室旁、胼胝体、大脑半球白质等。 AQP4-IgG的高度特异性进一步扩展了对NMO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临床上有一组尚不能满足NMO诊断标准的局限形式的脱髓鞘疾病,可伴随或不伴随AQP4-IgG阳性,例如单发或复发性ON(ON/r-ON)、单发或复发性LETM(LETM/r-LETM)、伴有风湿免疫疾病或风湿免疫相关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ON或LETM等,它们具有与NMO相似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部分病例最终演变为NMO。2007年Wingerchuk等把上述疾病统一命名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 在随后的观察研究中发现: (1)NMO和NMOSD在生物学特性上并没有统计学差异; (2)部分NMOSD患者最终转变为NMO; (3)AQP4-IgG阴性NMOSD患者还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目前的免疫治疗策略与NMO是相似或相同的。 鉴于上述原因,2015年国际NMO诊断小组(IPND)制定了新的NMOSD 诊断标准,取消了NMO的单独定义,将NMO整合入更广义的NMOSD疾病范畴中。 自此,NMO与NMOSD统一命名为NMOSD,它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鉴于AQP4-IgG具有高度的

视神经脊髓炎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视神经脊髓炎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脊髓脊柱中心范涛 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离不开各种检查,如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等,通过这些辅助检查来准确诊断疾病,对症治疗。 磁共振成像(MRI) 1.头颅MRI:许多NMO患者有脑部病灶,大10%约的NMO患者脑部病灶与MS一致。其分布多与AQP4高表达区域相一致,而不符合MS的影像诊断标准。特征性病灶位于下丘脑、丘脑、三脑室、导水管、桥脑被盖及四脑室周围。延髓病变,常与颈髓病灶相延续。病变往往不强化。 此外假瘤样脱髓鞘和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亦可见于患者。 2.眼部MRI:急性期可见视神经增粗、肿胀,呈长T1、长T2信号,可见“轨道样”强化。通常双侧视神经均有异常,视交叉及视觉传导通路上可见异常。 3.脊髓MRI:病变常累及3 个或3 个以上椎体节段,为NMO 最具有特异性的影像表现。NMO 以颈段或颈胸段同时受累最为多见,病变可向上延伸至延髓下部。病变多位于脊髓中部,累及大部分灰质和部分白质。急性期多伴有脊髓肿胀并可见强化。疾病后期部分病例脊髓变细、萎缩、中心空洞形成。 脑脊液检查 急性期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较常见,约13-35%

患者细胞数大于50/mm3。46-75%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小于30%的NMO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可阳性。 血清NMO-IgG NMO-IgG是NMO的免疫标志物,是鉴别NMO与MS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需反复检测。此外,NMO 患者NMO-IgG 强阳性其复发可能性较大,其滴定度有可能作为复发与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实验方法不同阳性率不同,NMO患者血清NMO-IgG阳性率大约50-75%。最敏感的方法是细胞转染免疫荧光法。 血清自身抗体 约40-60%的NMO 患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抗SSA/SSB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甲状腺相关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 神经眼科检查 1.视敏度:80%以上NMO患者仅为20/200 或更差,超过30%的患者无光感;第一次发病后30%患者的视力低于20/200;病程5 年以上的NMO 患者,有一半患者单眼视敏度低于20/200,其中20%的患者为双眼视敏度降低。 2.视野检查:NMO患者可有中心及外周视野缺损。 3.视网膜厚度(OCT):NMO 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明显缺失,平均减少厚度约为30-40UM,而MS平均减少厚度为20-30 UM。Ratchford等人发现NMO相关神经炎首次发作时RNFL减少31 UM,以后每次发作减少10 UM。RNFL与视力、视野、功能缺损、疾病进

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又称为Devic病,是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炎性脱髓鞘病。视神经脊髓炎在中国、日本等亚洲人群的CNS炎性脱髓鞘病中较多见,而在欧美西方人群中较少见。 长期以来关于NMO是独立的疾病实体,还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亚型一直存在争议,近年研究发现NMO-IgG是NMO较为特异的一项免疫标志物,而NMO-IgG就是CNS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抗体,AQP4分布于星形细胞足突,后者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与MS不同,NMO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的CNS炎性脱髓鞘病。由于NMO在免疫机制、病理改变、临床和影像改变、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与MS有差异,故认为NMO是不同于MS的疾病实体。因此,应根据相应的临床症候、影像特点和血清AQP4抗体早期鉴别NMO和MS,在治疗上也应有相应区别对待。 一、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 ㈠临床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女性远高于男性,女:男比例高达5~10:1,远高于MS患者的女男比例(2:1)。NMO主要为急性视力障碍和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症候,其初期可为单纯的视神经炎或脊髓炎,亦可两者同时出现,但多数先后出现,间隔时间不定。视神经炎可单眼、双眼间隔或同时发病。多起病急,进展快,视力下降可至失明。尤其是双下肢瘫痪、双侧感觉障碍和尿潴留等功能障碍显著重于MS,更容易有根性神经痛,痛性肌痉挛和Lhermitte征。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常在几天内加重或达到高峰,NMO患者视力障碍的恢复对较MS差,NMO患者的视力障碍对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效果较MS差。部分NMO可累及脑干,表现为眩晕、眼震、复视、顽固性呃逆和呕吐、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有的NMO 单纯为视神经与脊髓的损伤,不伴有脑内的病灶,有的NMO在脑内可发现少数脱髓鞘病灶,但又不符合MS的影像诊断标准。 80%~90%NMO患者呈现反复发作病程,有报导60%患者在1年内复发,90%患者在3年内复发。多数NMO早期的年复发率高于MS。西方的NMO有少部分为单时相病程,一般以双侧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同时或相近发病(1月内)者多见于单时相NMO,单时相NMO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常较复发型NMO重。 总体而言,NMO的预后较MS差。多遗留显著视力障碍及下肢功能障碍。5年内约有半数患者单眼视力损伤较重或失明,约50%复发型NMO患者发病5年后不能独立行走。与MS不同,NMO较少发展为继发进展型。 部分NMO患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重症肌无力、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血清亦可检出其他自身免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SSA/SSB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但应注意区分是原发的NMO,还是继发的(如SLE导致的)视神经脊髓损伤。

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

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 ptica,NMO),又称德维克病(Devic d isease),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NMO在亚洲、拉丁美洲较为常见,女性高发,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较严重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如视力下降、失明;截瘫,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脊髓病变通常超过3个椎体节段,预后较差。 最早的NMO被描述为一种严重的单时相的视神经和脊髓损害疾病。Gault 和他的老师Devic在1894回顾总结了16 例类似病例,提出这是一种选择性损害视神经和脊髓的完全独立的疾病,自此本病被正式命名为NMO[3--‐5]。如今NMO的概念与最初Gault描述的临床特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视神经炎可以为单侧或双侧,脊髓炎可以为横贯性或部分性,病程可以为单时相或多时相。通常将单时相的NMO称为Devic病,而多时相的NMO称为复发型NMO,80~90%的NMO为复发型。 长期以来,关于NMO是独立的疾病实体,还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 clerosis,MS)的特殊临床亚型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研究发现,NMO和MS在流行病学、免疫机制、病理、临床、影像以及药物治疗和预后等多个方面均存在着较明显差异。2004年Lennon等在NMO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特异性抗体,命名为NMO--‐IgG[4],其靶抗原是位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足突上的水通道蛋白4(AQP4)[5],其在NMO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MO的病理显示:脊髓病变可累及多个节段,表现为肿胀,广泛的髓鞘脱失,并有坏死、空洞以及急性轴突损伤;病变多位于脊髓中央;活动期的病灶有炎性细胞的浸润,主要是大量的巨噬细胞和一些血管周围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同时还有一些少见的CD3阳性和CD8阳性T细胞。病变区血管呈透明样变,壁增厚、纤维化,同时有增生。血管周围可见显著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少突胶质细胞丢失明显,少有髓鞘再生。NMO的可能发病机制为,AQP4--‐Ab与AQP4特异性的结合,改变了AQP4在AS的极性分布,在补体参与下,AQP4--‐Ab激活补体依赖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途径,AS足突被抗AQP4自身抗体和补体沉积物降解,继而活化的巨噬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一起产生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等造成血管和实质的损伤,最终导致包括轴索和少突胶质细胞在内的白质和灰质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讨论稿) 发表时间:2010-01-03发表者:李宏增 (访问人次:250)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又称为Devic病,是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视神经脊髓炎在亚洲中国、日本等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中较多见,西方人则以经典型多发性硬化较多。长期以来关于NMO是独立的疾病实体,还是多发性硬化(m ultiple sclerosis ,MS)的亚型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研究发现NMO-IgG是视神经脊髓炎较为特异的一项免疫标记物,而NMO-IgG可能?就是中枢神经系统水通道蛋白aquaporin-4(AQP4)的抗体,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其参与血脑屏障。与MS不同,NMO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参与的中枢神经系统水通道蛋白病。NMO不论在东西方种族间的分布、免疫机制、病理改变、临床和影像改变、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与MS不同,大家一致认为NMO是不同于MS的疾病实体。我们应早期认识和关注NMO的特殊性,早期鉴别NMO和MS,避免采用与治 疗经典MS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治疗NMO。 一、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女性远高于男性,女男比例高达3~9:1,远高于MS患者的女男比例(2:1);NMO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视力障碍和急性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初期既可以表现为单纯的视神经炎或脊髓炎,也可以两者同时发作,但多数不同时发病,两者间隔时间不定。视神经炎可单眼发病,以后另侧眼也发病,也可同时发病。起病急,进展快.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其功能障碍显著重于MS,双下肢瘫痪、双侧感觉障碍和尿潴留,可有神经根性痛,痛性痉挛和Lhermitte\\"s征。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常在几天内加重或达到高峰。8 0%一9O%的患者呈现反复发作病程,60%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9O%的患者在3年内复发。视神经脊髓炎的预后较差.很多患者遗留显著视力障碍以及双下肢功能障碍,5年内约有半数患者至少一只眼失明,或无法独立行走。NMO患者的视力障碍对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效果较MS差。 多数NMO患者虽然预后较MS差,但与MS不同,NMO较少发展为继发进展型。亚洲的NMO基本是复发型NMO,女性最常见,且复发频率显著多于经典MS,西方的NMO有少部分为单时相病程,一般以双侧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同时或相近发病(1月内)者多见于单时相NMO,单时相NMO神经功能障碍常较复发型NMO重。 部分NMO可伴有内分泌功能紊乱(Vernant\\"s 综合征),如 NMO复发时闭经,泌乳素增高并异常泌乳,个别甚至发生尿崩症,可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引起肥胖和贪食,嗜睡、低血钠和低体温。 部分NMO患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清其他自身免疫抗体增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结节性多动脉炎、恶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核抗体、抗S SA抗SSB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 (二)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spectrum of Devic\\"s NMO) 为NMO及相关疾病血清NMO-IgG阳性,但临床表现不同的一组疾病。 1.经典Devic\\"s NMO 为单时相病程的急性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双侧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同时或相近发生,病变限于视神经和脊髓。这种单时相NMO在西方有一些报道,在亚洲很少见,我国NMO病例基本属复发型。 2.复发型NMO 在亚洲较常见,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视神经炎和脊髓炎,与单时相NMO相比,复发型NMO女性更常见,女男比例可高达9:1,发病年龄较MS偏大,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预后差。复发型NMO可有脑干的轻微体征,如眼震、复视、恶心、讷吃和吞咽困难。在亚洲患者中,部分视神经脊髓炎型MS属此型,对于脱髓鞘病变始终仅累及视神经和脊髓,且血清NMO-IgG 阳性患者应考虑复发型NMO,若病变累及视神经和脊髓,脑内又有多发脱髓鞘病变符合MS改变,应诊断MS。 3.复发型NMO伴有不典型脑内病灶,首次发病时NMO脑MRI常正常,但在以后病程中MRI可显示下丘脑、丘脑、三脑室、四脑室周围非特异性病灶,不强化。多数患者血清NMO-IgG阳性。 4.复发型视神经炎或复发型急性脊髓炎(NMO高危综合征,high-risk syndromes for NMO),该型可能是NMO的早期表现,但应与临床孤立综合征相鉴别。 (三)辅助检查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ICD-10:G36.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多发性硬化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2):862-864)。 1.必要条件:视神经和脊髓的炎症性损害。 2.支持条件:脊髓MRI异常延伸3个椎体节段以上;头颅MRI不符合MS诊断标准;NMO-IgG血清学检测阳性。 3.具备以上条件,并符合Wingerchuck NMO标准(2010年)。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多发性硬化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 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2.人体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3.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4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根据《中国多发性硬化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2):862-864)。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36.0视神经脊髓炎疾病编码。 2.神经功能明显受到影响(视神经、脊髓)。 3.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心电图、X线胸片;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抗“O”、血沉、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4)抗核抗体、ENA、ANCA、类风湿因子、甲状腺功能; (5)头颅及脊髓MRI平扫和增强; (6)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IgG指数、寡克隆区带、24小时IgG合成率; (7)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区别

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区别 很多人都把视神经脊髓炎跟多发性硬化混为一种疾病,其实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以往,视神经脊髓炎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的一种亚型,两种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往往不加以区分,这是不妥当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目前,原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在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发病率较高。我国也属于高发地区。中老年女性是易感人群。该病男女患病比例高达9:1。在欧美的高加索人群中,视神经脊髓炎发病相对少见。视神经脊髓炎的视神经损害往往较为严重,双侧同时受损或反复受损的情况较多。脊髓病灶多为长节段(>3个椎体节段),可以有明显的肿胀。视神经脊髓炎可以出现颅内病灶,特征性地分布于中线结构,如丘脑、胼胝体、脑干背侧等部位。 视神经脊髓炎在治疗上对激素较为依赖,急性期需要激素大剂量冲击,之后口服激素需要缓慢减量,特别是减至6片之后需要更慢减量。缓解期可以硫唑嘌呤,CTX等免疫抑制剂减少复发。干扰素不推荐用于视神经脊髓炎复发的预防。水通道蛋白4抗体是视神经脊髓炎的特异性抗体,而多发性硬化水通道蛋白4抗体为阴性。视神经脊髓炎合并其他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SLE较为多见,但这种情况在多发性硬化并不常见。 多发性硬化好发于白种人。我国的多发性硬化病人数近年来也有

所上升。好侵犯年轻人群,男女比例为2:1。视神经损害在多发性硬化多为单侧,严重程度较多发性硬化轻。脊髓病灶为短节段,颅内病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皮层下,小脑脑干也会累及。治疗上急性期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减量较视神经脊髓炎快,多不需要长期口服激素,缓解期可以干扰素皮下注射。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又称急 性横贯性非特异性脊髓炎(不包括病毒性脊髓炎、化脓性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真菌性脊髓炎、梅毒性脊髓炎等特异性脊髓炎 ), 是一原因尚不明确、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展迅速的横贯性炎性脊髓损害。目前多认为本病可能为各种感染或预防接种所诱发的免疫介导性疾病。病变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以胸髓最常受累。临床上以双侧肢体无力(双下肢截瘫最为多见),伴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感觉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以及持续性的括约肌功能障碍为特点。肢体瘫痪程度因病变程度而不同,主要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疾病早期可出现脊髓休克,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等弛缓性瘫痪的特点,脊髓休克期持续数天?数周不等。高位颈髓病变者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而需要人工辅助呼吸。本病预后差异大,约44%预后良好,约33%可独立行走但存在痉挛性步态、感觉障碍或括约肌功能障碍,23%患儿遗 留严重后遗症不能独立行走。 【病史要点】

1.病前2~4周是否有前驱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流感、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等)或预防接种史(若狂犬病、破伤风、麻疹、乙肝疫苗等)。 2.起病形式,是否伴有发热,是否有后背及下肢疼痛,病前是否有明确的外伤史。 3.瘫痪发生的时间,瘫痪的部位(截瘫或四肢瘫),瘫痪的程 度和进展,尤其应注意是否伴有流涎、呛咳、吞咽困难、声嘶、 咳嗽无力,以及呼吸困难。 4.感觉障碍的表现和进展。 5?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否有持续性的尿潴留、大小便失禁或便秘。 【体检要点】 1.运动障碍:注意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征的检 查。 2.感觉障碍:全面的浅深感觉检查。 3.脊柱:外观有无畸形,脊柱旁有无包块,有无脊柱压痛。 4.颅神经:尤应注意以、X、刈后组颅神经有无麻痹表现。 5.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功能 6.一般体检中注意血压、呼吸、心率,尤应注意有无青紫、呼 吸困难及心律紊乱。 【辅助检查】

脊髓炎治疗指南

脊髓炎治疗指南 西医定义 脊髓炎medullitis是指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生物原性感染,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以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临床上虽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病理学上均有病变部位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缺失;白质中髓鞘脱失、炎性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等改变。因此,脊髓炎包括了大量的脊髓炎性疾病。本条只对急性脊髓炎,亦即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着重介绍。急性脊髓炎(acutemyelitis)指的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损害。中医中医虽无脊髓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不同,本病可以分别归属于中医的“痿证”、“癃闭”及“便秘”等病中。 疾病症状 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多为双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围绕躯体的束带状感觉,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若起病急且病变广泛而严重,则瘫痪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是为脊髓休克。一般休克期约为2~4周。如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则可延长至数月,影响预后。如无重要合并症,3~4周后进入恢复期。通常自发病后3~6个月可基本恢复,少数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 体征 (一)症状: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疫苗接种史,或有受凉、过劳、负重、扭伤等诱因。本病发病急骤。可以在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完全性截瘫。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背部疼痛、束带感、肢体麻木、无力等先驱症状,并于数天至十几天后逐渐发展至全瘫。 脊髓炎的临床症状可以根据其病变部位、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胸髓节段较长,且某些节段供血较差,病变常易累及胸髓。其首发症状常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束带感,或见排尿困难。2~3天后,病情发展到高峰,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完全性瘫痪,感觉消失,少汗或无汗和二便潴留。 发病早期,处于脊髓休克阶段,肢体力弛缓性瘫痪,也就是所谓的软瘫。经过2~4周的时间,肢体逐渐变为痉挛性瘫痪,亦即所谓的硬瘫,排尿问题也由尿潴留转为尿失禁。病变累及颈髓时,可以出现四肢瘫痪。如果影响到高颈段(C4以上),还可以出现呼吸困难。颈膨大脊髓炎可以出现双上肢软瘫,而双下肢硬瘫。病变部位在腰髓时,下肢呈弛缓性瘫痪,早期即可见肌肉萎缩。病变在骰髓时,括约肌障碍明显,而无明显的瘫痪。另外,还有一种上升性脊髓炎,本型脊髓炎起病急骤,病变可以迅速由下向上发展,常在1~2天内,甚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