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抗所有权

居住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抗所有权

居住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抗所有权
居住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抗所有权

居住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抗所有权

【案情】

李大与李小系父子关系且李大只有李小一个儿子,2000年4月23日,李大购得商品房一套并于同年6月20日入住。2008年8月14日,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为李小,但李大仍居住在房屋中至今。2015年5月10日,李小因资金短缺将上述商品房出售给刘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现在,刘某以自己是房屋实际所有人为由要求李大腾出房屋,李大认为自己从2000年6月20日入住一直到现在,其享有该房的居住权利,不同意腾房。

【分歧】

对于刘某能否要求李大腾房,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有权要求李大腾房。刘某购买房屋支付了价款并办理过户手续,根据物权制度,刘某现在是该房屋的实际所有权人,刘某可以对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故刘某有权要求李大腾房。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不能要求李大腾房。该房一开始是李大购买的且从2000年起居住至今,虽然后面房屋所有权变更为李小,但李大对该房依法享有居住权。居住权具有人身属性,根据利益平衡原则应优先予以保护,对所有权具有一定的限制。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李大依法享有该房居住权并受法律保护。涉案房屋原本由李大购买所得,且李大自2000年6月20起一直在该房中居住。虽然后面房屋所有权变更为李小,但李大并无其他合法住房,况且基于李大和李小的父子关系(李大仅有李小一个儿子)而产生的赡养义务,依据现实情况,李大不具被腾房的条件,且李大在该房享有合法的居住权。同时,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之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法律精神明确了子女依法负有保障老年人住房和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的责任,是对保护老年人老有所居的一项原则性规定。

第二、居住权具有人身属性,应优先予以保护。首先,居住权是法律规定特定人享有或房屋所有人为特定身份关系的自然人而设立,设定居住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定主体(尤其是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困难,具有扶危解困的救助性质,因此具有人身专属性。其次,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确定了“买卖不破租赁”规定,明确了房屋所有权的转让不改变房屋的使用状态,其本质同本案中的老年人居住权基本相同,也就说我国法律承

认在特定条件下对所有权的限制。依据法理和类推原则,同时居住权作为人身属性的权利,人身权优于物权,我们可以认定本案中居住权可以对抗所有权。

第三、从实践中来看,保护老年人住房是国际公认的人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老龄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受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的影响,绝大多数老年人需要由子女养老送终。本案中,李小让李大在房屋中居住是其尽赡养义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能让李大更好地度过晚年。如果认可刘某有权要求李大腾房,李大将面临无房可住或居住条件恶化的境况,势必引起家庭矛盾和赡养纠纷,老人的晚年生活将在家庭矛盾中度过,这显然与我国法律保障人权的精神不符,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本案中李大的居住权不因房屋所有权的变更而改变。

文章来源:律伴网https://www.doczj.com/doc/361603023.html,/

所有权的类型

所有权的类型 李绍章 一、所有权类型化概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所有权的类型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规范。 (一)单一所有权与双重所有权 按照同一物上是否可以有两个以上所有权,所有权可以分为单一所有权与双重所有权。大陆法系国家的所有权形式都是单一所有权,日耳曼法中的所有权存在着双重所有权形式,英美信托制度信托财产所有权也被学者称为双重所有权,即普通法上的所有权与衡平法上的所有权,或称为名义上的所有权与利益所有权。 (二)动产所有权与不动产所有权 按照所有权客体,所有权可以分为动产所有权与不动产所有权。以动产为客体的所有权为动产所有权,如某人对其购买的洗衣机的所有权;以不动产为客体的所有权为不动产所有权,如某人对其购买的房屋的所有权。关于此,在第三节和第四节还专门有介绍。 (三)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所有权、社会团体财产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 按照所有权的主体划分,我国财产所有权的类型主要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所有权、社会团体财产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等。 (四)公有财产所有权、私有财产所有权和公私混合财产所有权

按照财产所有制形式,所有权可以分为公有财产所有权、私有财产所有权和公私混合财产所有权。公有财产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有财产权主要是指个人财产所有权以及私营企业或者私营团体财产所有权;公私混合财产所有权是指含有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以及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混合形式,本质上仍然可以分别归属于公有财产所有权、私有财产所有权。 (五)单独所有权和共有所有权 按照所有权主体之数量,所有权分为单独所有权和共有所有权。单独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为单一的所有权,这是所有权的常态;共有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为二人以上的所有权。 当然,最新物权法论著常以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来进行分类研究,这也是物权法草案的一种分类规范。笔者在本节也主要介绍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 二、国家所有权 (一)国家所有权的概念 由于国家所有权所处的历史条件与政治环境不同,功能各异,为国家所有权下一个抽象的、统一的定义诚非易事。民法学界也存在诸多不同观点,对此积极探索者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民法通则》第73条规定:“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笔者认为,从民法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主体,界定国家所有权的定义不应脱离民事权利的视角,鉴于此,国家所有权是指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对全民共同占有的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在民事法律上的体现。国家所有权是我国民法理论与立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到国有财产的界定、运用和保护。

2018年福建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

福建省2018年初中学业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思想品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平安中国体现的是政治文明建设,《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体现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②观点错误;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体现的是法制建设,即政治文明建设,③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5.【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6.【答案】A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体现的是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小红请同学帮助她改正缺点是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①观点正确;小玲对着镜子演练、规范动作;小玉每天坚持自我反省,完善自己是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②③观点错误;小文是通过老师的评价认识到自己是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属于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点睛: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预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9.【答案】D 【解析】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②④观点正确;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①观点错误;提升生命的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有利于赢得百姓的口碑,但不是提升生命价值的目的,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

货物所有权证明

货物所有权证明所有权 是指所有人依法享有对自己的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一种最充分的权利,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凭证又称会计凭证,是指能够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所有权凭证:产生占有或控制某物的法律权力的全部证据. 如,股票是所有权凭证,[[票据]]、债券、存款凭证均属[[债权]]凭证 海运提单,也是承运人所签署的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还代表所载货物的所有权,是一种货物所有权凭证(DOCUMENT OF TITLE)。 2 所有权 是指所有人依法享有对自己的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一种最充分的权利,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凭证又称会计凭证,是指能够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所有权凭证:产生占有或控制某物的法律权力的全部证据. 如,股票是所有权凭证,[[票据]]、债券、存款凭证均属[[债权]]凭证 海运提单,也是承运人所签署的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还代表所载货物的所有权,是一种货物所有权凭证(DOCUMENT OF TITLE)。 3 .所有权 是指所有人依法享有对自己的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一种最充分的权利,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所有权(ownership)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制度。一个民族如果不知所有权为何物,或在其制度安排中仅给予所有权以次要地位,而且如果它认为,“我的和你的”(meum and tuum)只不过意味着“当下你我所持有的”,这个民族生活就生活在一个与我们的世界不同的世界里。但是为了弄明白他们的世界为什么会不一样,为了评价以“公共管理”取代“所有权”的这一模糊设想或所有权在20世纪重要性已下降、特征已发生变化这一的模糊要求的可能合理性,我们首先要对“所有权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理概念。 因此,我打算首先描述一下列出所有权所内涵的标准的附属于财产的要件权利义务(incidents),:即:,通常情况下,适用于特定成熟法律制度所承认的、对某物具有成熟的法律制度所承认的最大利益之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义务,以及或其他附属于财产的权利义务要件。这样做也就是要分析所有权的概念;我指的是“完全的”个人所有权这一的“自由主义”的概念(,而不是其它他受到更多限制的观概念,尽管,在某些场合下,它们亦可叫做所有权。其次,我计划谈一谈了财产权资格 (titl e)§的观念,谈一谈了法律制度为决定“谁拥有某物”所采用的规则的种类以及,谈了在多个主体都对主张对某物享有均有要求权利的情况下,谁享有优先权的问题。再次,我也会简单谈到分割所有权(split ownership)的情形,在这里,标准的附属于财产的权利义务要件由两个或多个主体分割所有。最后,我会分析社会利益对所有权所作的限制,以及所有权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这种论述顺序具有如下优点:只要描述了完全所有权的标准情形,它的变体和或可能的替换形式,就会通过对比,显得更为清晰,也更易于理解和评价。另外,这种处理也并不意味着提前臆断了对私人所有权应扩张至

民法考研题库 经典教材课后习题 (第十四章 所有权)【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所有权 1.简述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及与财产、财产权的区别。 答:(1)所有权的概念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所有权的特征 ①所有权是法定的财产权。具体来说:所有权的取得必须合法;法律规定了一些所有权的客体范围;所有权的权能是由法律规定或赋予的,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所有人行使所有权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滥用权利;法律对所有权的保护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②所有权的主体为所有人。任何在民法上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均可取得所有权。 ③所有权是独占的支配权。所有权是一种独占的支配权,即法律赋予所有人具有排他的支配力,因此产生了所有权的排他性原则,即一物不容二主,同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而不可能出现两个或多个所有权。一物一权乃是所有人对其物享有完全的、独占的支配权的必然引申,由此也导致了所有权与他物权的区别。 ④所有权是无期限限制的权利。这就是说,所有权在存续的期限上,是不存在限制的。当事人不得创设有期限的所有权;法律本身不能为所有权设定存续期限;只要标的物持续存在,所有权就一直存在。 ⑤所有权是完全物权,它包含了四项权能。根据我国《物权法》第39条的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可见,所有人享有的四项权能组成了法定的所有权的内在结构。 ⑥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有体物、特定物和独立物。所有权法律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其客体仅限于财物。作为所有权的客体,必须是有体物,而且该物

必须是特定的、独立的,如果所有权的客体不能特定,则权利人根本不可能对物形成特定的支配权。 (3)所有权和财产的区别 ①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客体应该是指物权的客体。物权的客体就是“物”,是指凡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和控制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财产,而不是所有的财产。 ②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国家财产、私人财产,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大体上,财产有三种,即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即知识产权)。 (4)所有权和财产权的区别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而所有权属于物权的一种,所以财产权包括所有权。 2.简述占有的概念及区分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的意义。 答:(1)占有的概念 占有是主体对于物基于占有的意思进行控制的事实状态。占有人因占有可能取得占有权甚至所有权,即使不能形成权利的占有,在法律上也可获得保护,故占有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根据占有人是否有权占有某物,可分为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 ①有权占有,指基于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而享有对某物进行占有的权利。 ②无权占有,指无本权的占有。其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

财产所有权习题及答案

财产所有权 一、填空题 1、所有权是(物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不同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社会所有权的性质,是由不同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所有权)的性质所决定的。 2、所有权的四个权能使(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其中(占有权)是基础,(处分权)是核心。 3、占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的(控制权),包括实际控制和法律控制。 4、占有包括(合法占有 )、(非法占有)、(善意占有 )和恶意占有。 5、收益权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 6、处分权是指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置)的权利,包括(消费)和转让。7.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8、原始取得包括(生产)、(孳息)、(没收)、(遗失物)和(添附) 9、财产所有权的消灭的原因(转让所有权)、(抛弃所有权)(所有权主体消灭)、(所有物本事消灭)和国家采取强制措施。 10、继受取得包括(转让财产 )和(继承和接受遗赠 )和其他原因。 11、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主体)、(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和(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12、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其中权利主体的所有人具体包括(国家)、(集体)和(私人),而义务主体泛指(一切非所有人)。 13、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这种两个或多个单位或个人,共同对一件财产使用权的想象称为(共有财产权),共有财产权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类。 14、财产所有权的客体是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作为财产所有权的客体,这种物质必须能够被人们所利用,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所有权

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法定的财产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能。 所有权的取得,是指民事主体获得所有权的方式和根据。根据法律规定,所有权的取得必须是合法的,否则不受法律的承认与保护。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两种。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主要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征收、善意取得、添附、没收、遗失物的取得、漂流物的拾得、埋藏物和隐藏物的发现。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这种方式是以原所有人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作为取得的前提条件的。继受取得的根据主要包括:买卖合同、赠与、互易、继承、受遗赠和其他合法原因。其实在我看来这两种取得方式的根本区别是: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继受取得必须要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 所有权的行使是指所有权人依照法律规定实现所有权各项权能的行为。根据《物权法》第7条的规定,物权的行使必须合法。物权人所享有的物权并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权利,在加强对各类物权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有必要从公共利益等原因出发对所有权进行限制。所有人直接行使是指所有权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直接对其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人授权他人行使,是指所有权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授权他人依法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自己的财产,从而使所有权权能与所有权分离。在法定范围内有权依自己的意志行使所有权,但所有人在行使所有权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同时,必须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所有权,不得滥用所有权,致他人损害。在我家乡农村最常见的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继承问题,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取得死者生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而且继承人除继承土地的使用权外,其地上附着物的所有权也随之得到继承,不过仅仅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所有权的消失,是指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财产所有人丧失了所有权。导致所有权消失的原因有所有权客体灭失、所有权主体消灭、所有权被依法转让、所有权被抛弃、所有权被依法强制消灭共有五种。所有权的消灭,会导致所有权的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的后果。在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情况下,该财产已不复存在,任何民事主体都不能拥有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在所有权主体消灭、所有权被依法转让、被依法征收等情况下,只是发生相对消灭的后果,一方丧失了所有权,但同时另一方则取得了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 所有权的形式主要有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这三种基本形式。国家所有权是指以国家的名义享有的所有权,即国家对国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国家所有权的客体主要包括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文物、基础设施等。其实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除了可以通过积累和交易的方式取得外,还可以通过税收、没收、赎买、征收、罚款等方式取得。 集体所有权是指集体组织以及集体组织全体成员对集体财产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即所有人是“劳

所有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

所有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的特征:所有权具有全面性、自权性、弹力性、恒久性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包括:无权处分行为、无权代理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行为、债权人同意欠缺的债务转移行为。 民法是私法\是实体法\文明法\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事实中,能发生不当得利的是() 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 B.债务人清偿己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 C.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D.顾客多付售货员的货款 2.债权人甲下落不明,债务人乙在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提存。提存后,该标的物意外毁损、灭失,该损失应由() A.甲承担 B.乙承担 C.甲和乙共同承担 D.提存机关承担 3.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为() 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B.借款发生之日起2年 C.借款发生之日起6个月 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4.下列关系中,属于民法上债的关系的是() A.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关系 B.甲与乙共同出资购买一辆汽车所形成的关系 C.甲死亡,其继承人乙、丙对甲的遗产形成的关系 D.甲向乙购买房屋而形成的买卖关系 5.与用益物权比较,担保物权的特征是() A.他物权 B.不完全物权 C.对担保物交换价值的支配权 D.对担保物使用价值的支配权 6.甲在某制衣店加工服装一套,取货时,因带钱不够支付加工费,征得制衣店同意将手表留下,约定交费后取回手表,制衣店对手表享有() A.留置权 B.抵押权 C.质权 D.典权 7.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买方已付清全部价款,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买卖合同未生效 B.买卖合同无效 C.买卖合同已生效但房屋所有权未发生转移 D.房屋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 8.依《物权法》规定,除共有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处分按份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 A.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共有人的同意 B.应当经占份额1/2以上共有人的同意

吉大19年9月课程考试物权法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权法》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简述物上请求权的性质。 答:1.物上请求权是请求权. 2.物上请求权是物权的效用. 3.物上请求权附属于物权. 2.简述所有权的特征。 所有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其法律特征表现在: (1)所有权是法定的财产权,依照《物权法》的规定,所有权的取得必须合法,并且法律还规定了一些所有权的客体范围。 (2) 所有权的主体为所有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所有权关系的主体则为所有权人和除所有人之外的义务人。任何在民法上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均可取得所有权,从而成为所有权的主体。但是对于某些财产,法律规定只能有特定主体所有。 (3) 所有权是独占的支配权。 (4) 所有权是无期限限制的权利。 (5) 所有权是完全物权,它包含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6) 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有体物、特定物和独立物。 3.简述相邻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行使占用、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1 )相邻关系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互毗的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 (3)相邻关系的客体是相互毗邻阳的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财产利益和其他利益。 (4)相邻关系的内容是-方相邻人有权要求他方提供必要的便利,他方则应当给予必要的便利。 4.简述善意取得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1)概念:善意取得是指动产由元权处分的占有人转让给不知情(善意)的第三人时,该善意第三人依法取得该动产所有权或他物权的制度,又称即时取得。 (2)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善意取得的标的必须是法律允许自由流通的动产; 第二,善意第三人必须是有偿取得对动产的占有; 第三,善意第三人须自无处分权人处取得占有; 第四,第三人必须是公然和善意取得占有。所谓公然,即非隐秘;所谓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且不可能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转让; 第五,非法转让人的占有须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而取得。 5 简述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所有权发生转移(直接法律效果)善意受让人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相应地,真权利人的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