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D卡引脚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引脚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引脚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引脚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引脚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引脚编号SD模式SPI模式

名称类型描述名称类型描述

1 CD/DAT3 IO或PP 卡检测/

数据线3

#CS I 片选

2 CMD PP 命令/

回应

DI I 数据输入

3 V SS1S 电源地VSS S 电源地

4 V DD S 电源VDD S 电源

5 CLK I 时钟SCLK I 时钟

6 V SS2S 电源地VSS2 S 电源地

7 DAT0 IO或PP 数据线0 DO O或PP 数据输出

8 DAT1 IO或PP 数据线1 RSV

9 DAT2 IO或PP 数据线2 RSV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

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

1. 命令传输

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

每一个命令都有自己命令应答格式。在SPI模式中定义了三种应答格式,如下表所示:字节位含义

1 7 开始位,始终为0 6 参数错误

5 地址错误

4 擦除序列错误

3 CRC错误

2 非法命令

1 擦除复位

0 闲置状态字节位含义

1 7 开始位,始终为0 6 参数错误

5 地址错误

4 擦除序列错误

3 CRC错误

2 非法命令

1 擦除复位

0 闲置状态

2 7 溢出,CSD覆盖

6 擦除参数

5 写保护非法

4 卡ECC失败

3 卡控制器错误

2 未知错误

1 写保护擦除跳过,锁/解锁失败0 锁卡

字节位含义

1 7 开始位,始终为0 6 参数错误

5 地址错误

4 擦除序列错误

3 CRC错误

2 非法命令

1 擦除复位

0 闲置状态

2~5 全部操作条件寄存器,高位在前

写命令的例程:

//-----------------------------------------------------------------------------------------------

向SD卡中写入命令,并返回回应的第二个字节

//----------------------------------------------------------------------------------------------- unsigned char Write_Command_SD(unsigned char *CMD)

{

unsigned char tmp;

unsigned char retry=0;

unsigned char i;

//禁止SD卡片选

SPI_CS=1;

//发送8个时钟信号

Write_Byte_SD(0xFF);

//使能SD卡片选

SPI_CS=0;

//向SD卡发送6字节命令

for (i=0;i<0x06;i++)

{

Write_Byte_SD(*CMD++);

}

//获得16位的回应

Read_Byte_SD(); //read the first byte,ignore it.

do

{ //读取后8位

tmp = Read_Byte_SD();

retry++;

}

while((tmp==0xff)&&(retry<100));

return(tmp);

}

2)初始化

SD卡的初始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行了正确的初始化,才能进行后面的各项操作。在初始化过程中,SPI的时钟不能太快,否则会造初始化失败。在初始化成功后,应尽量提高SPI的速率。在刚开始要先发送至少74个时钟信号,这是必须的。在很多读者的实验中,很多是因为疏忽了这一点,而使初始化不成功。随后就是写入两个命令CMD0与CMD1,使SD卡进入SPI模式

初始化时序图:

初始化例程:

//-------------------------------------------------------------------------- 初始化SD卡到SPI模式

//-------------------------------------------------------------------------- unsigned char SD_Init()

{

unsigned char retry,temp;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CMD[] = {0x40,0x00,0x00,0x00,0x00,0x95}; SD_Port_Init(); //初始化驱动端口

Init_Flag=1; //将初始化标志置1

for (i=0;i<0x0f;i++)

{

Write_Byte_SD(0xff); //发送至少74个时钟信号}

//向SD卡发送CMD0

retry=0;

do

{ //为了能够成功写入CMD0,在这里写200次

temp=Write_Command_SD(CMD);

retry++;

if(retry==200)

{ //超过200次

return(INIT_CMD0_ERROR);//CMD0 Error!

}

while(temp!=1); //回应01h,停止写入

//发送CMD1到SD卡

CMD[0] = 0x41; //CMD1

CMD[5] = 0xFF;

retry=0;

do

{ //为了能成功写入CMD1,写100次

temp=Write_Command_SD(CMD);

retry++;

if(retry==100)

{ //超过100次

return(INIT_CMD1_ERROR);//CMD1 Error!

}

}

while(temp!=0);//回应00h停止写入

Init_Flag=0; //初始化完毕,初始化标志清零

SPI_CS=1; //片选无效

return(0); //初始化成功

}

3)读取CID

CID寄存器存储了SD卡的标识码。每一个卡都有唯一的标识码。CID寄存器长度为128位。它的寄存器结构如下:

名称域数据宽度CID划分

生产标识号MID 8 [127:120]

OEM/应用标识OID 16 [119:104]

产品名称PNM 40 [103:64]

产品版本PRV 8 [63:56]

产品序列号PSN 32 [55:24]

保留- 4 [23:20]

生产日期MDT 12 [19:8]

CRC7校验合CRC 7 [7:1]

未使用,始终为1 - 1 [0:0]

它的读取时序如下:

与此时序相对应的程序如下:

//------------------------------------------------------------------------------------ 读取SD卡的CID寄存器16字节成功返回0

//------------------------------------------------------------------------------------- unsigned char Read_CID_SD(unsigned char *Buffer)

{

//读取CID寄存器的命令

unsigned char CMD[] = {0x4A,0x00,0x00,0x00,0x00,0xFF};

unsigned char temp;

temp=SD_Read_Block(CMD,Buffer,16); //read 16 bytes

return(temp);

}

4)读取CSD

CSD(Card-Specific Data)寄存器提供了读写SD卡的一些信息。其中的一些单元可以由用户重新编程。具体的CSD结构如下:

名称域数据宽

度单元

类型

CSD划分

CSD结构CSD_STRUCTURE 2 R [127:126]

保留- 6 R [125:120] 数据读取时间1 TAAC 8 R [119:112] 数据在CLK周期内读取

时间2(NSAC*100)

NSAC 8 R [111:104] 最大数据传输率TRAN_SPEED 8 R [103:96] 卡命令集合CCC 12 R [95:84] 最大读取数据块长READ_BL_LEN 4 R [83:80] 允许读的部分块READ_BL_PARTIAL 1 R [79:79] 非线写块WRITE_BLK_MISALIGN 1 R [78:78] 非线读块READ_BLK_MISALIGN 1 R [77:77] DSR条件DSR_IMP 1 R [76:76] 保留- 2 R [75:74] 设备容量C_SIZE 12 R [73:62]

最大读取电流@V

DD min VDD_R_CURR_MIN 3 R [61:59]

最大读取电流@V

DD max VDD_R_CURR_MAX 3 R [58:56]

最大写电流@V

DD min VDD_W_CURR_MIN 3 R [55:53]

最大写电流@V

DD max VDD_W_CURR_MAX 3 R [52:50]

设备容量乘子C_SIZE_MULT 3 R [49:47] 擦除单块使能ERASE_BLK_EN 1 R [46:46] 擦除扇区大小SECTOR_SIZE 7 R [45:39] 写保护群大小WP_GRP_SIZE 7 R [38:32] 写保护群使能WP_GRP_ENABLE 1 R [31:31]

保留- 2 R [30:29] 写速度因子R2W_FACTOR 3 R [28:26] 最大写数据块长度WRITE_BL_LEN 4 R [25:22] 允许写的部分部WRITE_BL_PARTIAL 1 R [21:21] 保留- 5 R [20:16] 文件系统群FILE_OFRMAT_GRP 1 R/W [15:15] 拷贝标志COPY 1 R/W [14:14] 永久写保护PERM_WRITE_PROTECT 1 R/W [13:13] 暂时写保护TMP_WRITE_PROTECT 1 R/W [12:12] 文件系统FIL_FORMAT 2 R/W [11:10] 保留- 2 R/W [9:8] CRC CRC 7 R/W [7:1] 未用,始终为1 - 1 [0:0]

读取CSD 的时序:

相应的程序例程如下:

//----------------------------------------------------------------------------------------- 读SD卡的CSD寄存器共16字节返回0说明读取成功

//-----------------------------------------------------------------------------------------

unsigned char Read_CSD_SD(unsigned char *Buffer)

{

//读取CSD寄存器的命令

unsigned char CMD[] = {0x49,0x00,0x00,0x00,0x00,0xFF};

unsigned char temp;

temp=SD_Read_Block(CMD,Buffer,16); //read 16 bytes

return(temp);

}

4)读取SD卡信息

综合上面对CID与CSD寄存器的读取,可以知道很多关于SD卡的信息,以下程序可以获取这些信息。如下:

//-----------------------------------------------------------------------------------------------

//返回

// SD卡的容量,单位为M

// sector count and multiplier MB are in

u08 == C_SIZE / (2^(9-C_SIZE_MULT))

// SD卡的名称

//-----------------------------------------------------------------------------------------------

void SD_get_volume_info()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c_temp[5];

VOLUME_INFO_TYPE SD_volume_Info,*vinf;

vinf=&SD_volume_Info; //Init the pointoer;

/读取CSD寄存器

Read_CSD_SD(sectorBuffer.dat);

//获取总扇区数

vinf->sector_count = sectorBuffer.dat[6] & 0x03;

vinf->sector_count <<= 8;

vinf->sector_count += sectorBuffer.dat[7];

vinf->sector_count <<= 2;

vinf->sector_count += (sectorBuffer.dat[8] & 0xc0) >> 6;

// 获取multiplier

vinf->sector_multiply = sectorBuffer.dat[9] & 0x03;

vinf->sector_multiply <<= 1;

vinf->sector_multiply += (sectorBuffer.dat[10] & 0x80) >> 7;

//获取SD卡的容量

vinf->size_MB = vinf->sector_count >> (9-vinf->sector_multiply);

// get the name of the card

Read_CID_SD(sectorBuffer.dat);

vinf->name[0] = sectorBuffer.dat[3];

vinf->name[1] = sectorBuffer.dat[4];

vinf->name[2] = sectorBuffer.dat[5];

vinf->name[3] = sectorBuffer.dat[6];

vinf->name[4] = sectorBuffer.dat[7];

vinf->name[5] = 0x00; //end flag

}

以上程序将信息装载到一个结构体中,这个结构体的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SD_VOLUME_INFO

{ //SD/SD Card info

unsigned int size_MB;

unsigned char sector_multiply;

unsigned int sector_count;

unsigned char name[6];

} VOLUME_INFO_TYPE;

SD卡工作原理介绍和工作原理图

大容量SD卡在海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本设计使用8 GB的SDHC(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大容量SD存储卡),为了方便卡上数据在操作系统上的读取,以及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在SDHC卡上建立了FAT32文件系统。 海洋要素测量系统要求数据存储量大、安全性高,采用可插拔式存储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目前,可插拔式存储卡有CF 卡、U盘及SD卡。CF卡不能与计算机直接通信;U盘需要外扩接口芯片才能与单片机通信,增加了外形尺寸及功耗;而SD卡具有耐用、可靠、安全、容量大、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兼容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测量系统长期的数据存储。 1 SD卡接口的硬件设计 STM32F103xx增强型系列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的高性能的32位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72 MHz,内置高速存储器(128 KB的闪存和20 KB的SRAM),以及丰富的增强I/O端口和连接到2条APB总线的外设。STM32F103xx系列工作于-40~+105℃的温度范围,供电电压为2.0~3.6 V,与SD卡工作电压兼容,一系列的省电模式可满足低功耗应用的要求。 SD卡支持SD模式和SPI模式两种通信方式。采用SPI模式时,占用较少的I/O资源。STM32F103VB包含串行外设SPI接口,可方便地与SD卡进行连接。通过4条信号线即可完成数据的传输,分别是时钟SCL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OSI和片选CS。STM32F103VB与SD卡卡座的接口电路如图1所示。 SD卡的最高数据读写速度为10 MB/s,接口电压为2.7~3.6 V,具有9个引脚。SD卡使用卡座代替传输电缆,减少了环境干扰,降低了出错率,而且1对1传输没有共享信道的问题。SD卡在SPI模式下各引脚的定义如表1所列。 2 SD卡接口的软件设计 本设计采用STM32F103VB自带的串行外设SPI接口与SD卡进行通信,这里只介绍SPI模式的通信方式。 2.1SD卡的读写 先对STM32F103VB的SPI_CRl(SPI控制寄存器)以及SPI_SR(SPI状态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使能SPI并使用主机模式;同时设置好时钟,在时钟上升沿锁存数据。SPI通道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字节,由STM32F103VB控制其和SD卡之间的所有通信。 要读写SD卡,首先要对其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成功后,即可通过发送相应的读写命令对SD卡进行读写。SD卡的读写流程如图2所示。 2.2 SD1.x与SD2.0标准的识别 由于大容量SDHC的出现,SD1.x满足不了SDHC的容量要求,标准已经升级为SD2.0。但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电子设备无法驱动大容量SD卡的情况,如何识别SD1.x与SD2.0就显得尤为重要。SD2.0的SPI模式初始化流程如图3所示。 判断是否为SD2.0卡,CMD8(SD2.0新增的命令)是关键。若卡是SD2.0,则发送CMD8将会返回有效响应;若是SD1.x,则返回非法响应,这样就可以识别SD卡的类型。 SD1.x与SD2.0的最大不同在于命令地址的表示。SD1.x的地址单位是字节,而SD2.0的地址单位是扇区,地址仍然采用32位4个字节来表示。因此在读写操作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卡对地址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是SD1.x则写入字节地址,若为SD2.0则写入扇区地址。 3 FAT32文件系统目前有3种FAT文件系统:FAT12、FAT16和FAT32。它们的区别在于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FAT)中每一表项的大小(也就是所占的位数):FAT12为12位,FATl6为16位,FAT32为32位。本设

电脑还原原理解析

要想实现硬盘还原,需要做到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分析扇区,还原产品通过分区表和文件分配表,获取当前硬盘哪些扇区是已经使用过的,哪些扇区是暂未使用的。第二步是拦截读写,还原产品通过还原驱动程序拦截硬盘读写驱动,并改变系统对硬盘的读写,实现对硬盘已经存在的数据的保护。 举个简单的例子。Windows要将一段内容写入到硬盘的第100扇区,这时还原驱动会将它拦截下来,通过还原算法将这段内容转而写入到了硬盘中空闲的第1000扇区,并将这个扇区映射关系(100→1000)记录下来,这样实际上100扇区原先的内容并未改变。之后当Windows要读取100扇区时,还原驱动通过查询将1000扇区的内容提交给Windows,Windows则认为它成功的从100扇区得到了想要的数据。这样对用户甚至Windows来说硬盘随时都在发生着改变,然而实际上硬盘原有的数据都没有改变。当Windows重新启动后,包括这个100→1000在内的所有记录都被清除了,在用户和Windows看来,硬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数据被还原了。 目前还原方式不外乎硬件还原和软件还原两种。 那么还原卡和还原软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一分析。 现在流行的还原软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冰点为代表的纯驱动还原软件。这一类的还原软件只有一个驱动程序,在Windows启动过程中加载。这个驱动程序不仅要实现对硬盘驱动的拦截,它还要在程序加载时完成对硬盘已使用扇区和未使用扇区的分析。它把还原的两个步骤结合到了一个驱动程序当中。它还舍弃了从Windows开始启动后,到还原驱动程序启动前这段时间Windows对硬盘的读写(事实上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写操作)。这是实现还原最简单的方法,简单就会存在安全性的问题,我们后面再分析。 第二种是以还原精灵为代表的类还原卡软件。顾名思义,它们和还原卡很类似,它们的特点是通过修改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来启动还原。启动还原的代码是在安装时写入到硬盘中去的。我们知道,硬盘都是通过主引导记录来启动的。还原精灵将硬盘原有的主引导记录保存下来,并改成自己的主引导程序。这样当硬盘启动时,系统就会首先加载还原精灵的主引导程序。分析扇区这一步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而同时还原精灵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分析硬盘扇区,还原,转储(又叫更新硬盘数据)等等,这让它也能实现还原卡的诸多功能。当还原精灵做完了这些事后,就去加载硬盘原有的主引导记录,开始启动Windows。然后还是通过驱动程序,完成对硬盘读写的拦截。 还原卡的工作原理和还原精灵类似,也是分两部分,只不过它的启动是通过插在主板PCI 槽上的还原卡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启动时间更早,而且也无需修改硬盘的引导区,相比之下更加安全。还原卡在启动时,同样可以实现转储等功能,甚至还能实现网络对拷,硬盘复制等附加功能,这些对于拥有多台相同型号电脑的机房来说,非常实用。 了解了这些还原产品的原理后,我们可以对它们做一番比较。(考虑到市场上还原产品很多,各有特点和附加的功能,所以我们只针对还原相关的功能,对以上三类还原产品做比较)。 功能比较 纯驱动还原软件的功能都很简单,只有开机还原,和开放还原两个功能。这和它的工作原理有关。没有引导程序,让它无法执行转储等类似于整理磁盘的功能。当还原驱动处于工作状态时,就是开机还原;当还原驱动停止工作时,就是开放还原。 类还原卡软件,顾名思义和还原卡很类似。它除了有开机还原和开放还原的功能外,还

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

硬盘保护卡 硬盘保护卡、硬盘还原卡也称硬盘保护卡,它主要的功能就是还原硬盘上的数据。每一次开机时,硬盘保护卡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任何对硬盘受保护的分区的修改都无效,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硬盘数据的内容。硬盘保护卡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它接管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的一个INT13中断,保护卡在系统启动的时候首先用它自己的程序接管INT13中断地址。这样,只要是对硬盘的读写操作都要经过保护卡的保护程序进行保护性的读写。也就是先将FAT文件分配表、硬盘主引导区、CMOS信息、中断向量表等信息都保存到保护卡内的临时储存单元中。 纠错编辑摘要 目录 ? 1 概述 ? 2 安装 ? 3 注意事项 ? 4 安全性 ? 5 选择 硬盘保护卡 还原卡的主体是一种硬件芯片,插在主板上与硬盘的MBR(主引导扇区)协同工作。大部分还原卡的原理都差不多,其加载驱动的方式十分类似DOS下的引导型病毒:接管BIOS的INT13中断,将FAT、引导区、CMOS信息、中断向量表等信息都保存到卡内的临时储存单元中或是在硬盘的隐藏扇区中,用自带的中断向量表来替换原始的中断向量表;再另外将FAT信息保存到临时储存单元中,用来应付我们对硬盘内数据的修改;最后是在硬盘中找到一部分连续的空磁盘空间,然后将我们修改的数据保存到其中。 硬盘保护卡在学校的机房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基本上达到了“一卡无忧”的目标,使用了硬盘保护卡后极大的减少了机房的维护,基本无需担心病毒、误操作等问题。当然,如果硬盘发生了物理性损坏,硬盘保护卡是无能为力的。在教育、科研、设计、网吧等单位使用较多。它可以让电脑硬盘在大多情况下非物理损坏,恢复到最初的样子。换句话说,不管是病毒、误改、误删、故意破坏硬盘的内容等,都可以轻易地还原。

各类盗号木马是这样盗取你看似不可能盗取的帐号密码的!详细讲解

各类盗号木马是这样盗取你看似不可能盗取的网游帐号密码的!详细讲解帖子比较长,有耐心的就看下去吧,绝对有收获 首先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对号入座,看有没有你对上的情况。 1、有多少人的电脑没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或者说有多少人装了且正确使用的; 2、有多少人在玩游戏的时候QQ聊得热火朝天; 3、有多少人装系统的时候用的是番茄花园等一系列所谓电脑公司专用系统盘的; 4、有多少人从来不关心微软每天发布的层出不穷的补丁的; 5、有多少人受不了诱惑去看PLMM的视频或照片; 6、有多少人在家上网,不设电脑密码或密码没有复杂性的; 7、有多少人家里电脑开启GUEST账户,且登录时用非Administrator账户登陆,尽管设置了密码,但最高权限的Administrator账户却无密码的(请搞清楚这段话什么意思); 8、有多少人在公司或机关上网,有硬件防火墙便不做任何防范措施的; 9、有多少人使用有未知风险的辅助的; (注:风大和大大们的小M等辅助挂可以放心使用,但新手发的要小心) 10、有多少人是在极不安全的网吧上网的; 11、有多少人会看些不安全网站(**、暴力等)的; 12、有多少人喜欢随手点一些不明链接的; 13、有多少人喜欢贪图小便宜,相信问道里的小道或陌生消息去看非官方网站的; 14、有多少人看别人盗号眼红,自己去网上搜索下载盗号木马的; 大家自己对对看,有的人抱怨我没上QQ、没上黑网等等的。其实你们仔细想想,恐怕大多数被盗号的人都干过这些中的某一条或很多条(当然不包括那些相信所谓朋友,自己给人家账号的笨蛋)。 接下来详细谈。说起盗号,不能不谈QQ盗号。我想问道里QQ号被盗的人数肯定远远超过游戏号被盗的人数。对大多数网民来说,QQ盗号也许是他们接触的最早的盗号现象了.早期的盗取Q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本地机器种木马.这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方法,而且很简单,只要您能有一个QQ(或游戏)木马就行,这种软件可以说遍地都是,数量很多,随便到哪个小黑客网站都能找到,其工作原理也很简单,首先它具备记录功能,敲入的密码可以自动记录下来,当木马被“种”到您的电脑里之后,它会更改注册表,随系统启动而自动运行,并会自动侦测QQ(游戏)的进程,一旦运行QQ(游戏)它就开始记录键盘输入,有的木马会先弹出个伪装窗口和QQ登陆窗口一样,等您把号码、密码都输入后点确定,它会提示密码不正确,关闭后再弹出真正的登陆框,无论是以上哪种方法,此时您的QQ号+密码已经被发至盗号者的邮箱了。(这个现象在问道里不会出现,因为两者的数据验证方式有所不同,这里不谈).这种方式一般需要盗号者有机会接触盗取对象的电脑,对于网络游戏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 二,是远程机器种木马.原理是和第一种方式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盗号者不需要接触盗取对象的电脑,通过传输文件的方式种植木马. 了解原理后,盗取方法就很简单了.

sd卡电路图学习

,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 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 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 1. 命令传输 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 每一个命令都有自己命令应答格式。在SPI模式中定义了三种应答格式,如下表所示:

计算机文化基础练习题1-

第一套 1 有关信息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数据(data)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载体 B 数据可表示信息,而信息只有通过数据形式表示出来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C 数据是有用的信息,信息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D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语义的解释 2 与其他运算工具相比,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它也是计算机能够自动运算的前提和基础。 A 高速性B存储性C通用性D精确性 3 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CAI的中文全称是_________。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计算机辅助设计 C 计算机辅助制造 D 计算机辅助教学 4 计算机在存储数据时,把2的10次方个存储单元记作1_________。 A M B K C T D G 5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的功能是________。 A 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完成指令的翻译,并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 C 将要计算的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D 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们习惯接受的信息形式 6 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程序设计语言D数据库管理系统 7 在当前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GHz来描述计算机的_________。 A 运算速度B主频 C 存储容量 D 字长长度 9 下列关于文件名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 B 从Windows 95开始放宽了对文件名的限制,组成文件名的字符数最多可达255个 C 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之间用英文句号分隔,但一个文件名只能有一个英文句号 D 文件名中可以包括空格和英文句号 10 可以修改计算机设置或安装程序,但不能读取属于其他用户的文件,没有备份和复制目录、安装或卸载设备程序以及管理安全和审核日志的权利的组是_________组。

SD卡读写操作 SD卡电路

SD卡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 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 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 1. 命令传输 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 每一个命令都有自己命令应答格式。在SPI模式中定义了三种应答格式,如下表所示:

STM32读写SD卡要点

3.20SD卡实验 很多单片机系统都需要大容量存储设备,以存储数据。目前常用的有U盘,FLASH芯片,SD卡等。他们各有优点,综合比较,最适合单片机系统的莫过于SD卡了,它不仅容量可以做到很大(32Gb以上),而且支持SPI接口,方便移动,有几种体积的尺寸可供选择(标准的SD 卡尺寸,以及TF卡尺寸),能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只需要4个IO口,就可以外扩一个最大达32GB以上的外部存储器,容量选择尺度很大,更换也很方便,而且方便移动,编程也比较简单,是单片机大容量外部存储器的首选。 ALIENTKE MiniSTM3开发板就带有SD卡接口,利用STM32自带的SPI接口,最大通信速度可达18Mbps,每秒可传输数据2M字节以上,对于一般应用足够了。本节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在ALIENTEK MiniSTM32开发板上读取SD卡。本节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3.20.1 SD卡简介 3.20.2 硬件设计 3.20.3 软件设计 3.20.4 下载与测试

3.20.1 SD卡简介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SD卡一般支持2种操作模式: 1,SD卡模式; 2,SPI模式; 主机可以选择以上任意一种模式同SD卡通信,SD卡模式允许4线的高速数据传输。SPI模式允许简单的通过SPI接口来和SD卡通信,这种模式同SD卡模式相比就是丧失了速度。 SD卡的引脚排序如下图所示: 图3.20.1.1 SD卡引脚排序图 SD卡引脚功能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3.20.1.1 SD卡引脚功能表 SD卡只能使用3.3V的IO电平,所以,MCU一定要能够支持3.3V的IO端口输出。 注意:在SPI模式下,CS/MOSI/MISO/CLK都需要加10~100K左右的上拉电阻。 SD卡要进入SPI模式很简单,就是在SD卡收到复位命令(CMD0)时,CS为有效电平(低电平)则SPI模式被启用。不过在发送CMD0之前,要发送>74个时钟,这是因为SD卡内部有个供电电压上升时间,大概为64个CLK,剩下的10个CLK用于SD卡同步,之后才能开始CMD0的操作,在卡初始化的时候,CLK时钟最大不能超过400Khz!。 ALENTEK MiniSTM32开发板使用的是SPI模式来读写SD卡,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SD卡在SPI模式下的相关操作。 首先介绍SPI模式下几个重要的操作命令,如下表所示:

还原精灵与还原卡的工作原理

还原精灵与还原卡的工作原理分析: 还原精灵的工作原理:它修改了引导区,引导区又被称为MBR,它位于硬盘的0头0柱1扇区,在扩展int 13中没有头、柱、扇区这个概念,它只有逻辑扇区,在扩展的int 13中MBR位于是0扇区,如果BIOS中设置的是硬盘启动的话,系统会首先载入这个扇区到内存,然后运行这个代码,还原精灵就是用的是自己的引导代码,这个方法与引导型病毒一样,病毒的目的是破坏,而它的目的是保护,就如武器在坏人手里有破坏力一样,这个代码接管了INT13中断,每当我们向硬盘写入数据时,其实还是写入到硬盘中,可是没有真正修改硬盘中的FAT。由于INT13被接管,当还原精灵发现是写操作,如果没有激活管理身份,便将原先数据目的地址重新指向它自己定义的一段连续的空磁盘空间,并将先前背份的第二份FAT中的被修改的相关数据指向这片空间。当我们读取数据时,和写操作相反。所以还原精灵需要被保护的磁盘上有较大的空闲空间,它就需要利用这段空间! 另外,用户不可能格式化真正的硬盘,还是因为被接管的INT13,所有对硬盘的操作都要通过INT13。还原卡的原理也和还原精灵软件的方法类似,不做详细解释 如何解除还原精灵与还原卡的保护呢? 通过分析原理,我们发现保护程序是通过修改中断向量来达到保护硬盘不被真正写入的,其中int13是关键,它拦截了int13的处理程序,将自己的程序挂到上面,这也是无法写进数据的原因所在,有的卡同时还修改了时钟中断来达到反跟踪,它会利用早以被它修改过的时钟中断定时检查中断向量表,它一旦发现修改为别的值.就会一一还原。 所以我们从编程的角度来看,就有了下面这样一些解决方法(用qbasic在理论上都能使用下面的破解方法!) 1、既然它拦截了int13的处理程序,将自己的程序挂到上面,那么我们只要把bios的int13的程序地址,在dos下填入中断向量表不就大功告成了,不过对于有的卡不方便用,而且需要你对汇编有一定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这个方法用编程的方法来破解很有难度。 2、破解密码,这个方法比上一个我认为要简单,还原精灵把自己的密码放在0头0柱8扇区的位置,如何知道是这个位置呢?对于硬盘的0头0柱的63个扇区只有1扇区被使用,我们可以写个代码来分析这些扇区是否被改动,在安装还原精灵前,先保存这63个扇区,然后安装,再读取这些扇区与保存的比较,就可以找到存放真正MBR的扇区与存放密码的扇区,然后我们改动一下密码,再比较存放密码的扇区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分析来找出密钥,很多还原卡也是把密码保存在前63个扇区里,不过扇区的位置和密钥不一定都一样,这个是肯定的! (凡是密码进行判断肯定有一段代码会把真假密码进行比较,可以使用一些调试工具来破解,如果加密技术不强也可以用什么能查看内存的软件来搜索,这种方法不大适合编程,只适合手动破解!) 相关编程资料: 中断INT13 读硬盘扇区功能用法 INT 13H,AH=02H读扇区说明: 调用此功能将从磁盘上把一个或更多的扇区内容读进存贮器。因为这是一个 低级功能,在一个操作中读取的全部扇区必须在同一条磁道上(磁头号和磁道号 相同)。BIOS不能自动地从一条磁道末尾切换到另一条磁道开始,因此用户必须 把跨多条磁道的读操作分为若干条单磁道读操作。

SD卡引脚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引脚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引脚编号SD模式SPI模式 名称类型描述名称类型描述 1 CD/DAT3 IO或PP 卡检测/ 数据线3 #CS I 片选 2 CMD PP 命令/ 回应 DI I 数据输入 3 V SS1S 电源地VSS S 电源地 4 V DD S 电源VDD S 电源 5 CLK I 时钟SCLK I 时钟 6 V SS2S 电源地VSS2 S 电源地

7 DAT0 IO或PP 数据线0 DO O或PP 数据输出 8 DAT1 IO或PP 数据线1 RSV 9 DAT2 IO或PP 数据线2 RSV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

浅论如何科学管理和高效维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

浅论如何科学管理和高效维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从模拟化转化成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目前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维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科学管理;高效维护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阵地,其效能的发挥不仅关系到外语教学的进展情况,而且也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质量。目前,大学里使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进行外语教学已经很普遍了,并成为了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科学管理和高效维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使之充分发挥其效能,是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为教育教学开创了广阔的科学远景,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一、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现状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包括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使用管理、及工作人员和学生管理等方面。 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语言实验室在硬件的投入上较过去有很大改变,数字多媒体、投影等现代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使语音室的设备不断地提升档次,从而为教学的功能与手段,以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由于语音室的管理者属于教学管理人员,其中多数人非本专业,业务不精,管理缺乏科学性,队伍不稳定,并且缺乏定期、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所以不论在管理理念上,还是具体动作上总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多,新思维、新方法较少。这导致与教学部门的横向沟通不够,相互配合不协调,使教师在教学设备的使用上,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软环境建设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另外,语音室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也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语音室的科学化管理是一个势在必行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验管理员属于教辅人员,每天必须早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晚走,做好清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的教学课程正常进行。齐齐哈尔大学网络信息中心要求管理人员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下班后对自己管辖的教室设备都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班。由于设备使用率高和学生操作不当会引起各种故障,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语音室管理员就要加班加点地查找故障原因,并要及时排除故障。 二、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是科学管理的关键 加强岗位业务培训是干好工作的基础。齐齐哈尔大学网络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始终坚持岗位练兵,每年一次,对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考核。

网吧电脑还原卡的原理(转载)

网吧电脑还原卡的原理(转载) 今天给邻居修理电脑,此电脑室邻居买的二手电脑,打开机器看到里面有一块小哨兵还原卡。我猜应该是网吧的电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带还原卡的电脑。于是百度了一下,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写的不错,于是转载过来。 还原卡的原理是在操作系统启动之前获得机器的控制权。用户对硬盘的操作,实际上不是对原来数据的修改,而是对还原卡虚拟的空间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对系统数据保护的功能。单纯功能的硬盘还原卡占用的系统资源多,要求硬盘有很大的剩余空间才行,已经逐渐被淘汰。现在出现了网络还原卡,采用网卡实现还原卡,将网络和还原技术结合,实现远程的开机关机、重起、还原、对拷、监视、控制等功能。其对拷功能支持一台和数百台机器的数据对拷,每秒可以达到数MB,比传统的维护方法省时省力,可以为大规模机群的管理提供支持。 使用还原卡,可以将计算机的系统分区或其他需要保护的分区保护起来,可以将还原卡设定为下次启动或过一定的时间后对系统进行自动还原,这样,在此期间内对系统所作的修改将不复存在,免去了系统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就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系统紊乱、经常出现蓝屏而不得不再次重装系统之苦。这对于熟练用户来说也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新手就更不用说了。当然,还原卡一般也提供了安装模式以安装新的需要正常使用的软件。其实,就笔者的使用经验来看,使用还原卡甚至比使用GHOST软件来恢复系统还要方便。即使您需要经常安装/卸载一些软件,也可以很方便地用还原卡来恢复系统。您可以将还原卡设定为每一星期还原一次,如果需要还原时,将系统时间改一下,那么下次启动时系统就会自动还原了。 还原卡好是好,但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要想使还原卡发挥作用,必须在BIOS中将第一启动项(First Boot Device)设为“LAN” 启动。而BIOS设置可以很容易地用Debug加以清除(只需在Debug下输入“o 70 71”和“o 71 70” 两行代码即可)。而主板中BIOS中启动第一项的默认项一般并非为“LAN”启动,这样一旦BIOS设置被清除,BIOS中的设置值被恢复到默认值,还原卡就不能起作用。虽然大多数还原卡还具有还原BIOS设置的功能,但还原卡不起作用,它的还原BIOS设置的功能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联想启天电脑使用的还原卡集成在网卡上,BIOS中启动第一项设置为任何值还原卡均可起作用,据笔者分析,这款电脑BIOS中启动第一项已被锁定为LAN启动,实际上在BIOS中根本没有提供BIOS第一启动项的设置,在BIOS中所显示的第一启动项设置实际上是第二启动项的设置)。笔者所在的学校机房从价格因素考虑,购买了50台金长城电脑,型号为育翔3600-1000C-Q,使用的主板是技嘉的GA-6VEML。同时使用了一款小哨兵还原卡,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电脑知识较多,动手能力也较强,这批电脑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有很多电脑因还原卡不起作用,系统被安装了很多杂乱的软件,更糟糕的是感染了很多病毒,造成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因为这款电脑无网络拷贝功能,机房管理维护人员只能将机箱打开后用GHOST将系统再重新恢复上去,因此维护工作量很大。 为摆脱这一困境,我们考虑到如果BIOS里启动第一项锁定为LAN启动,那么即使清除了BIOS设置,还

SD测速和超速保护卡SDP及端子板说明(有路DOC

测速和超速保护卡(SDP)及其端子板 使用说明 (有6路模拟量输入)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批准:???????????????????? 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二00四年四月

转速测量和超速保护卡及端子板使用说明 1. 概述 SDP卡是转速量测速和超速保护功能合二为一的DEH/MEH专用卡件。在DEH系统中为保证冗余设计,采用3块SDP卡分布在3个不同的站,3块SDP卡与SDP端子板( CCC2.908.402)配合使用,构成硬件三选二超速保护系统。在DEH/MEH系统中,SDP板作为一个前端数据处理器,将转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经I/O总线送至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转速控制等。同时SDP卡对转速进行逻辑,并发出超速保护信号,控制超速限制(OPC)电磁阀或停机电磁阀,防止汽轮机超速。SDP卡在DEH系统中还可以根据输入电负荷和汽负荷的瞬间不平衡,产生超速保护的信号。DEH/MEH系统的超速保护功能由SDP及其端子板完成,与DPU独立。同时SDP卡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DPU读取在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的画面上显示。 2. 硬件组成 测速及超速保护硬件系统由SDP卡及端子板组成,一般在设计时都采用三块SDP卡和一块SDP端子板组成硬件的三选二系统。 2.1 SDP测速卡 2.1.1 简介 SDP为汽机控制系统中专用的测速及超速保护模件,模件上采用AMD 188EM为16位嵌入式CPU,它具有与速度快、数据处理能力强PC机的指令相兼容。因此,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手段。最大寻址空间为存贮器1Mbyte,I/O为64K,有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多级中断、8个优先级等功能。 程序存储器FLASH ROM(AMD 29F040),FLASH ROM中固化了32K的EMON86 V3.21和PI的执行程序,数据存储器一片628128 128K字节的RAM,该RAM主要用于程序的运行和数据计算。 2.1.2 主要特点 (1) 1路交流量输入、8路开关量输入、4路开关量输出、六路模拟量输入。 (2)采用全光电隔离,隔离电压 1500V。 (3)采用1路16位计数器,在转速>50rpm时,测量转速时间<20ms。 (4)允许带电插拔(热插拔)。 (5)运行状态LED指示

SD卡原理及内部结构

1、简介: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为满足安全性、容量、性能和使用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存储器件,SD卡允许在两种模式下工作,即SD模式和SPI模式,本系统采用SPI模式。本小节仅简要介绍在SPI模式下,STM32处理器如何读写SD卡,如果读者如希望详细了解SD卡,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SD 卡内部结构及引脚如下图所示:

SD卡内部图.JPG 2、SD卡管脚图:

SD卡图.JPG 3、SPI模式下SD各管脚名称为: sd 卡: SPI模式下SD各管脚名称为.JPG

注:一般SD有两种模式:SD模式和SPI模式,管脚定义如下:(A)、SD MODE 1、CD/DATA3 2、CMD 3、VSS1 4、VDD 5、CLK 6、VSS2 7、DATA0 8、DATA1 9、DATA2 (B)、SPI MODE 1、CS 2、DI 3、VSS 4、VDD 5、SCLK 6、VSS2 7、DO 8、RSV 9、RSV SD 卡主要引脚和功能为: CLK:时钟信号,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个命令或数据位,频率可在0~25MHz之间变化,SD卡的总线管理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产生0~25MHz 的频率; CMD:双向命令和回复线,命令是一次主机到从卡操作的开始,命令可以是从主机到单卡寻址,也可以是到所有卡;回复是对之前命令的回答,回复可以来自单卡或所有卡; DAT0~3:数据线,数据可以从卡传向主机也可以从主机传向卡。 SD卡以命令形式来控制SD卡的读写等操作。可根据命令对多块或单块进行读写操作。在SPI模式下其命令由6个字节构成,其中高位在

还原卡

一、原理篇 硬盘还原卡也称硬盘保护卡,在教育、科研、设计、网吧等单位使用较多。它可以让电脑硬盘在大多情况下 非物理损坏,恢复到最初的样子。换句话说,不管是病毒、误改、误删、故意破坏硬盘的内容等,都可以轻易地还原。 还原卡的主体是一种硬件芯片,插在主板上与硬盘的MBR(主引导扇区)协同工作。大部分还原卡的原理都差不多,其加载驱动的方式十分类似DOS下的引导型病毒:接管BIOS的INT13中断,将FAT、引导区、CMOS信息、中断向量表等信息都保存到卡内的临时储存单元中或是在硬盘的隐藏扇区中,用自带的中断向量表来替换原始的中断向量表;再另外将FAT信息保存到临时储存单元中,用来应付我们对硬盘内数据的修改;最后是在硬盘中找到一部分连续的空磁盘空间,然后将我们修改的数据保存到其中。 每当我们向硬盘写入数据时,其实还是写入到硬盘中,可是没有真正修改硬盘中的FAT。由于保护卡接管INT13,当发现写操作时,便将原先数据目的地址重新指向先前的连续空磁盘空间,并将先前备份的第二份FAT中的被修改的相关数据指向这片空间。当我们读取数据时,和写操作相反,当某程序访问某文件时,保护卡先在第二份备份的FAT中查找相关文件,如果是启动后修改过的,便在重新定向的空间中读取,否则在第一份的FAT中查找并读取相关文件。删除和写入数据相同,就是将文件的FAT记录从第二份备份的FAT中删除掉。 二、安装篇 现在市面上硬盘还原卡种类很多,大多是PCI总线,采用了即插即用技术,不必重新进行硬盘分区,而且免装驱动程序。安装时把卡插入计算机中任一个空闲的PCI 扩展槽中,开机后检查BIOS以确保硬盘参数正确 同时将BIOS中的病毒警告设置为Disable。在进入操作系统前,硬盘还原卡会自动跳出安装画面,先放弃安装而进入Windows,确保计算机当前硬件和软件已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建议检查一下计算机病毒,确保安装还原卡前系统无病毒。最好先在Windows里对硬盘数据作一下碎片整理。杀毒软件的实时防毒功能、各种基于Windows的系统防护/恢复软件的功能已经完全或者部分地被还原卡包含,建议关闭或不安装或卸载。 重启后安装还原卡,并设置还原卡的保护选项(具体设置因还原卡不同而异)。但大多都应有以下几项:硬盘保护区域设定、还原方式设定(包括开机自动恢复、选择恢复和定时恢复等)、密码设定等。设置完毕,保护数据后,整个硬盘就在还原卡的保护之下了。 三、使用篇 1.使用GHOST进行磁盘对拷 很多的还原卡在说明书中写着并不支持GHOST的使用,因为还原卡在硬盘的隐藏扇区中写有数据,直接对拷后很可能会蓝屏进不了系统。然而很多情况下(如网吧、学校等单位大批机器软件安装),我们还是要使用GHOST做磁盘对拷。必须将源盘和目标盘的还原卡彻底移除(大部分还原卡的设置选项均中有移除选项,有的厂商提

SD卡初始化顺序

1.1 SD卡模式选择 SD卡上电后进入SD模式,如果SD卡在接收CMD0命令时CS为0则SD卡进入SPI模式并且应答为R1应答,SD卡处于idle状态,回到SD模式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上电。 1.2 SD卡SPI模式下初始化 1、Clock:上电后主机应发送至少74个时钟,在这期间应保持CS为高电平,然后SD卡进入idle模式。 2、进入SPI模式:如果在接受CMD0命令时CS为低电平,则SD卡进入SPI模式,CMD0命令没有参数。 CMD0的应答R1格式,R1应答的内容定义为: 3、CMD8:初始化发送CMD0后,SD卡并不知道当前的电压是否合适,为了验证电压Physical LayerSpecification Version 2.00定义了CMD8命令;初始化发送完CMD0后,在发送ACMD41

之前需发送CMD8,以便初始化High Capacity SD卡,如果SD卡不能在该电压下工作,则SD卡不作应答,并处于idle状态,否则SD卡将作出应答并echo出命令中设置的电压范围和check pattern。 CMD8命令格式: VHS: 0000b、Others Not Defined 0001b 2.7-3.6V 0010b Reserved for Low Voltage Range 0100b、1000b Reserved Check Pattern:可为任意8位的数,推荐使用0xaa。 CMD8应答:

4、发送ACMD41:ACMD命令是在发送需要的命令之前发送一个CMD55命令组成的,ACMD41命令由CMD55和CMD41组成,CMD55命令没有参数,应答为R1应答,HCS=1表明主机支持High Capacity SD卡,HCS=0表明不支持。 发送CMD41命令,判断应答是否表明表明SD卡仍然处于初始化阶段;R1应答的bit0为1表明处于idle状态,SD卡还在初始化阶段。 5、初始化完成:当发送ACMD41命令的应答为0x00时表明SD卡已完成ACMD41发起的初始化过程。 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一下编写该程序所需要的知识: 1.SD卡的官方资料(我承认这个资料很垃圾,比起民间的技术总结它的内容 可谓又臭又长,但是作为基础也要了解一下,SD协议不用看) 2.清晰明了的MMC卡时序图(虽然这个是MMC卡的,但是在初始化的时候 CMD0的时序是一样的)

SD卡电路图

https://www.doczj.com/doc/314833467.html,/v_playlist/f4403013o1p0.html 窗体底端 SD卡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 SD 卡的引脚定义: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 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 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