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日关系的当前反思和未来展望

论中日关系的当前反思和未来展望

论中日关系的当前反思和未来展望
论中日关系的当前反思和未来展望

金熙德

对于中日两国而言,中日关系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年中日关系迎来了邦交正常化"$周年。当年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国际环境和中日双方各项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中日关系,理想目标是成为合作伙伴,最坏可能是走向对抗,最有可能的常态则是保持非敌非友状态。中日两国应共同致力于实现最佳前景,避免最坏前景。

)*中日复交及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

)+,#年+月#+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战后中日之间持续#$余载的冷战型政治隔绝状态宣告结束。中日邦交正常化在那一时刻得以实现,归因于多种内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中美关系缓和、美苏两极格局向美苏中战略三角演变,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营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

战后国际关系史一再证明,中日关系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中日双边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多边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强烈地受到超级大国的影响。

二战后,中日均形成了新的政权主体:)+!+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中华民国;日本经过被占领期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于)+&#年!月#-日恢复了外交权。中日两个新政权一开始就被置于美苏冷战格局之下,两国都缺乏重塑东北亚国际秩序的能力,都面临倒向美苏某一方或保持中立这三条道路。其结果,两者分别选择了向苏美一边倒的对外路线,分属于相互对峙的东西两大阵营。然而,中苏关系与日美关系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年代就制定了推动对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日美关系却始终带有“美主日从”性质,日本决策层发展对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每一步尝试,都受到美国的严密监控和严厉打压。

)+,)年,中美实现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和解,美国出于“联华制苏”战略,对其西方盟国发展对华关系予以默许乃至鼓励,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牵制作用大为缓解。中美接近给日本决策层带来了巨大冲击.日本称作“尼克松冲击”/,在被中美“越顶接近”的极度失落感中,日本开始认真考虑推动日中复交。

第二,中日从战略高度作出果断的政治决策,在策略上保持务实与灵活,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关键。

二战以后,中日再次开战的双边诱因大为降低,但因两国的政治隔绝及在冷战格局中的不同地位,使两国的双边关系长期因为两大阵营的对抗而无法改善。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日邦交正常化归根结底需要两国决策层高瞻远瞩,对本国的核心利益和两国共同利益作出政治判断,从战略高度对两国关系予以共同推动。

)+,#年上台的“田中—大平”内阁一改其前任佐藤内阁的反华政策基调,制定了速战速决、实现日中复交的方针。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决策层敏锐地把握到日方政治气候的变化,发出了欢迎田中首相来华谈判的信号。双方决策层的政治决断,使停滞#$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出现了一泻千里、一气呵成的结局。

三十年前,如何对待两国间差异和矛盾,如何把握原则的度,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成败的关键。中日复交谈判曾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包括:日本反省侵华历史问题、日本宣告“日台条约”无效问题、日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中国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日美安全条约问题等等。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邦交正常化再次拖延。中日双方经过艰苦细致的谈判,共同努力逐一跨越了诸项障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

—中日邦交正常化"$周年的思考

碍,终于迎来了谈判成功。

历史表明,中日两国领导人表现出的战略判断、政治决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高超政治智慧和谈判艺术,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第三,中日两国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是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顺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战后相互政治隔绝时期,中国政府一直以“渐进积累”、“以民促官”的方式,积极、主动地推动对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日本各界对华友好人士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在其政府设置重重障碍的困难情况下,为推动两国民间经贸与文化交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些前期积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民众和舆论基础。

()*(年中美实现接触之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内外条件日趋成熟。()*"年)月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前后,中日两国社会都作出积极反应。在中国国内,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方式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中国政府就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积极意义向全社会作了广泛的解释和说明。在日本国内,出现了推动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强大氛围和舆论,这对排除反华、亲台势力的阻挠,推动其政府作出日中复交的决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经历"#余年的艰难曲折之后,()*"年在国际环境、最高决策、社会舆论等领域出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一举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的新局面

经过,#年的发展演变,中日关系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各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日各自国内状况、两国间的相互作用等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两方面的因素促使中日关系形成了新的局面。

首先是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有了空前发展,其继续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这表现在政治、安全、经贸、文化等各个方面:

——

—政治关系。()*"年)月")日的《中日联合声明》,就中日间最重要事项——

—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作了原则规定,扫清了两国复交的主要障碍,宣告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从此结束,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遵循联合声明的精神,按照国际惯例和中日关系的特殊情况,中日两国于()*-年-月("日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年((月"’日,中日根据内外环境和中日关系的新变化,在遵守前两个双边关系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发表了反映新的时代特征的《中日联合宣言》。在这三个基本文件的指导下,中日政治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两国高层互访十分频繁,正趋向制度化、日常化。中日政府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其量与质都在稳步提高。

——

—安全关系。中日间三个基本文件为两国睦邻友好、永不再战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超越国情差异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都不应谋求亚太霸权,也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谋求霸权;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回首()世纪后期开始的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中日关系史,再对比一下"#世纪!#年代末以后"#余年间中日间的冷战型隔绝状态,最近,#年间的中日安全关系无疑是近代以来的最好状态。近年来,中日间安全对话与交流正在起步,国防高层互访已在进行,中、高、低级军官交流有待启动,舰艇互访等军事交流有望实现。

——

—经贸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消除了两国经贸往来上的政治障碍,双边经贸关系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成为两国关系当中“双赢”效果最显著的领域。

()*"年,中日贸易总额仅为(#+,-亿美元,到了"##(年则已达到-)"亿美元。日本已连续近十年成为中国的首位贸易伙伴.目前美国和欧盟是中国的第二、第三位贸易伙伴/。〔(〕中国连续多年为日本的第二位贸易伙伴,并于"##(年首次成为日本的首位出口对象,中日贸易在日本外贸总额中的份额首次突破(#0。据日方数据,"##(年中国的对日贸易顺差达到"*#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年中日贸易有望达到(###亿美元。中国的对日出口正不断从低级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变,中日贸易在优势互补的基调下正从“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转变。

日本是中国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对象国之一。从()*)年到())#年的(#余年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协议金额合计仅为,"+)亿美元。但到了)#年代,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有了一个飞跃,())%年以*%+-亿美元而形成高峰。在日本经济低迷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日本对华投资一度出现停滞状态,但自"###年上半年起又出现了上升势头。截至"###年*月底,中国吸引日资的累计合同金额为,*#+"’亿美元,实际使用"’%+-亿美元,〔,〕日本仅次于美国而为第二位的对华投资国。〔!〕日本的对华投资领域正从劳动密集型项目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领域拓展,其投资目的也由出口加工转向在中国国内销售。

()-#年以来,日本政府对中国提供了以日元贷款为主、以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为辅的政府开发援助.123/。截至"###年,其对华政府贷款总额"’%#*+#*亿日元,占外国对华政府贷款总额的!#0以上,其贷款援建项目分布于中国众多的大型经济基础设施和环保、农业等领域。在此期间,日本还向中国提供了无偿援助(",,+"%亿日元,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无偿援助的"%0左右,提供了技术合作("!!+!(亿日元。日本的对华123成为促进中日经贸关系、加强政治关系的有力纽带。

——

—文化关系。中日间人际交流快速扩大,由*#年代初期只有几千人相互往来发展到每年近两百万人进行互访。中日关系已告别“少数精英交流时代”而进入以经贸与文化交流、留学生双向增长、公民旅游自由化为内容的“大众交流时代”。过去,#年间,中日关系经历了“政治关系正常化”——

—“经贸关系全面发展”——

—“社会对社会全面交流”的发展进程。

其次是,#年间中日关系发生了几次阶段性变化,需要适时进行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

"#世纪*#年代初到-#年代初的(#年,是中日奠定和巩固相互间政治与安全关系基础、并为经贸与文化关系扫清障碍的阶段,此期两国关系因结束长期的战争与对峙状态而进入了一个“蜜月期”。

#$世纪($年代初到)$年代初的*$年,中日关系进入了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动力的新阶段,中日经贸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中国出现了*)世纪末#$世纪初以来新一轮的对日留学高潮。

#$世纪)$年代初到#*世纪初的*$年,在国际环境和中日国内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的新条件下,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调整期。与前两个*$年相比,最近*$年期间中日关系经历着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中日在国际秩序观和对外战略上的分歧凸显出来,两国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时期。

美苏冷战格局崩溃后,国际局势出现了美国的单极霸权战略和多极多元化趋势并存与竞争局面。中国一贯认为:由一个超级大国主宰一切的单极国际秩序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应致力于建立所有国家都平等参与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冷战后初期,日本也认为未来世界不可能是单极霸权体系,而只能是一个多极世界,并主张建立一个“日美欧三极”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然而,#$世纪)$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放弃了“三极论”转而采取了“霸权稳定论”,试图以充当美国霸权体系的忠实支持者来为自己争得有利的国际地位。

随着中美日俄的发展出现“两盛两衰”势头,美国把迅速崛起的中国视为未来头号潜在对手,着手构筑以美日同盟为轴心的新东亚战略。日本政府虽然表面上矢口否认其中包含遏制中国的意图,但其行动却清楚地显示出正亦步亦趋地配合美国构筑共同控制东亚的军事体制,尤为严重的是摆出了联合干预台湾问题的态势。对此,中国理所当然地增大了对日本的疑虑和戒心。这一因素已成为中日建立战略互信的最主要障碍。

+#,日本的经济低迷和中国的经济崛起使两国战略心理失衡,相互防范心理给两国关系投下了阴影。

目前,日本的经济实力依然远大于中国。以美元换算,#$$$年日本的-./+!0(万亿美元,约为中国-./+*0*万亿美元,的!0!倍,日本的人均-./+10(万美元,为中国的人均-./+(""美元,的!!0!倍,日本在金融、技术、开发、资产等方面依然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另一方面,中国在过去的*$年间却在缩小与日本的差距,并出现了在未来*"2#$年期间在经济规模上赶超日本、在经济质量上进一步缩小与日本的差距的趋势。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日间的国力差距则要比上述数值小得多。另外,与日本相比,中国在国际地位与作用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而且正不断上升。中日两国的国力变化趋势,正给相互间的战略心理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世纪后半期,日本曾透过一系列事件而把古代以来对中国的敬畏之情改换成蔑视之念,即使在二战中战败后也认为是败给了美国而不是中国。以现实和功利著称、崇尚强权和力量的日本,对#$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崛起势头感到不安,“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列岛悄然流行开来。

在中国国内,近年来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使一部分人滋生出浮躁心态,对日本这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潜力采取了盲目轻视的态度。然而,中国政府和各界主流对中日国力之差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日本鹰派势力利用“中国威胁论”来推动军事大国化的动向表现出了高度警惕。

+1,中日之间围绕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政治摩擦迭起,潜藏着从根本上动摇中日关系基础的危险。

近年来,日本一些势力不断尝试突破中日关系的“*)3#年体制”,其矛头直指中日间关于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原则共识。在历史问题上,不时有日本政府阁僚出来否认其侵略历史,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版本教科书,日本首相参拜了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些举动一再挑起了中日间的政治摩擦。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以配合美国共同对付“周边事态”的名义摆出了干预台湾问题的态势,日本亲台势力不断推动其政府提高对台交往级别,日本政府给“台独”势力总后台李登辉发放了访日签证,这些问题更使中日政治与安全互信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中日新生代的崛起、大众参与度的提高和舆论多元化趋势,使中日关系面临更为复杂化的局面。

#$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人际交往迅速增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迅猛发达,两国的民众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日益增大,使得中日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愈益难以驾驭。一方面,中日两国的人们有了越来越多地了解对方的机会和手段;另一方面,相互接触的增多也会使双方的矛盾和差异更加突出起来,在现阶段出现了相互间感情冲突反而升级的现象。

#$世纪)$年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多次舆论调查显示,双方民众对两国关系发展情况的负面判断呈上升之势,其相互好感度均下降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在中日两国的因特网网站上,相互反感的言论盛行,民族对立情绪正在蔓延,其焦点集中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安全问题方面。〔"〕中日舆论领域的感情冲突,对两国政府的相互对应方式都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综上所述,#*世纪初中日关系呈现出了共同利益和矛盾因素同步增加的新局面。可以说,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由较单纯的低级阶段向更复杂的成熟阶段过渡的转型期。

10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与思路

近年来,中日关系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使之更趋复杂化。因此,为了对未来中日关系作出展望,有必要首先澄清当前中日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主流与支流?

如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样,中日关系的每一阶段、每一步发展都同时产生着双重影响。当前中日间的各种潜在摩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中日关系不断发展、相互依存日益增大、竞争意识益发突显的结果。可以设想,如果没有*)3#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就不会有目前形态下的两国历史问题摩擦。如果没有#$多年间中国与日美欧关系的全面进展,也不会出现西方一些势力从鼓吹“中国崩溃论”转向煽动“中国威胁论”的局面。再如,正是中日经贸关系的长足发展,才使得中日关系在#*世纪第一年进入了以“大葱贸易摩擦”为象征的贸易战时代。

因此,对中日关系须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考察和分

析。从静态看,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年间,中日关系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是两国关系的主流,矛盾与摩擦显然是支流。从动态看,($年来中日关系始终是在化解矛盾、排除干扰的过程中发展的,当前和未来的中日关系正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中日间出现新的矛盾与摩擦,是前进和发展中的现象,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全面地把握其主流和支流,因势利导,化解矛盾,不致使负面因素上升为中日关系的主要方面。

)#*如何看待中日间各种摩擦的同时上升?

#$世纪+$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摩擦时代。两国间围绕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潜在矛盾更显突出,中日美关系重陷“零和”型的“安全困境”),-./0123415-667*,#8世纪伊始中日间又增加了贸易战这种新型摩擦,中日民众间的感情冲突正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更趋尖锐地得到表现。

各种摩擦的同步上升给中日关系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中日关系包括着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等领域,中日在这些领域的交往都受到国家利益、民族感情和国力竞争等基本动机的驱动,两者间存在矛盾和分歧、发生竞争和摩擦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中日盛衰势头的逆转增加了摩擦的强度和化解矛盾的难度。惟其如此,对中日关系的基本判断必须如实反映当前现实,由此出发积极探索化解矛盾、扩大共识之策。

)(*如何看待两国舆论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随着中日间人员交往迅速增多和以因特网为中心的信息交流日趋便捷,以大众参与为特征的舆论相互影响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向。这一趋势将日益发展,势不可挡,对此只是一味地加以否定是无济于事的。中日关系已不可能在政府全面掌控、舆论高度一律的社会氛围下发展。中日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现实,以新的思维积极面对和正面引导,在中日民众之间形成坦诚对话、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不致使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潮流对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主流形成冲击。

)!*如何看待中日新生代的崛起及其相互关系?

#$世纪+$年代以来,日本各界一些精英开始强硬地主张:“对中国该说‘不’时就要说‘不’”,“要把日中关系变成‘普通关系’”。他们属于战后出生或成长起来的所谓“战后世代”。他们扭曲了的中国观来源于对日本侵华历史真相的无知和对中国在历史问题上“以德报怨”立场的曲解。另外,他们在日本“经济奇迹”时期的成长经历,也使之急欲从上一辈的战败阴影中解脱出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其“文革后世代”开始以崭新面貌在社会各界脱颖而出。他们经历了正规高等教育或海外留学,看到了世界,更加自信,也更了解日本。这一代人总体上对8+9#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对日政策表示理解和拥护,但他们中不少人认为,中国政府的“以德报怨”政策并没有换来日本人的广泛认同。当他们接触日本新生代时,常常被其对历史的无知和对中国立场的曲解感到震惊。

过去的8$年,是中日双方逐步认识两国新生代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及其对中日关系影响的时期,也是两国新生代相互对话、交锋和了解的过程。新生代崛起的显著影响,突出地体现在二战后长期形成的中日间“友好渠道”的严重老化,以致难以适应#8世纪初中日关系发展的需要。可以说,不理解新生代的思维,不了解因特网,不懂得两国关系的复杂化,已很难勾勒出推动中日关系的新的战略思路。

在上述新的内外环境下,中日关系正处在从8+9#年以来形成的“和平友好型”向更加成熟、更高层次的“合作伙伴型”转变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中日双方将不断总结历史经验,重新认识对方,逐步走向新的战略共识和双边框架。这一时期的起点已经确定,那就是8++:年88月中日已就建设“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这一努力目标能否以及何时得以实现,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趋势的影响:中国的发展、日本的改革、中美关系的稳定以及中日合作的进展。

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仅没有放弃冷战思维,反而在全球各区域重新划分敌友阵线,日本予以密切呼应。在美日同盟的负面阴影下,中日关系的未来前景无非有三:走向对抗,非敌非友,合作伙伴。从目前趋势看,第一种前景以中美关系的破裂为前提,第二种前景将是过渡期中日关系的常态,第三种前景是未来中日关系的理想目标。

从目前的起点出发,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将是不进则退。为了争取最佳前景,防止最坏可能,力保中间状态,当务之急是要排除一些主要干扰,防止中日政治与安全关系持续滑坡,实现止跌回升。

当前,中日两国应致力于缓和感情冲突,开展广泛合作,在国际规则和两国关系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良性竞争。“中国威胁论”和“日本威胁论”已成为中日相互疑惧、阻碍合作的战略心理障碍。日本能否以平常心看待中国的崛起,中国能否对日本的大国化心态给予妥善对待,是中日关系实现稳定和发展的心理前提。

在中日间最敏感问题——

—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中日两国宜采取多管齐下、广泛协商的方式,致力于建立排除干扰、解决摩擦的具体规则和机制。

日本坚持“专守防卫”方针、不参与美国的对台干预体制、不采取“挟美制亚”和“协美制华”的战略思维,是缓解中国对日本的警惕的根本措施。当前,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干扰作用远大于对中国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关系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日本比其它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更俯首听命于美国。日本应正视亚洲崛起和东亚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立志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脱亚入欧)美*”的思维定式,积极融入亚洲,这是日本在外交上避免成为“亚洲孤儿”、经济上恢复活力的最佳选择,也是中日关系走向成熟的必要前提。中日互为对方的重要安全环境。中日如能增进互信,改善相互间战略环境,就能降低安全成本,从而得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发展方面。

从以上种种现实和假设条件看,未来8&;#$年期间中日关系究竟将呈现何种前景呢?

笔者认为,展望未来中日关系,既不能空谈超越现实的理想,也不能放弃对理想前景的积极追求。其主要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现实合理的未来展望,二是探讨切实可行的措施与

步骤。

从#$$#年到#$)#年即中日复交!$周年,将是决定中日“伙伴关系”能否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处于上升期的中国的发展势头将对中日关系产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影响。中国将于#$$*年主办奥运会,#$)$年+,-预计比#$$$年翻一番,改革开放将更上一个新台阶,西部开发将初见成效,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将有很大提高。这一时期日本有望在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走上成熟市场经济的轨道、政界重组进入新的阶段、在对外战略上朝着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出新的步伐。

这一时期中日经贸关系预计实现新的飞跃。中日贸易将进一步从“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转变,中日贸易总额有望紧追日美贸易,形成中、日、美、欧之间六对双边贸易规模大致相等的局面。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将实现从小规模加工贸易型向大中规模本地化生产型的转变,中国的对日直接投资也将逐步增加,中国有可能从日本政府大规模日元贷款的受援国行列“毕业”,但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环保、教育、扶贫的经济合作有可能继续进行。

这一时期中日安全合作有望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酝酿启动的舰艇互访和军方交流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动,两国间战略对话势在必行,迟早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以商务、留学、文化交流、旅游为中心的中日人员互访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中日地方城市间交往将继续增加,中日间信息交流和舆论互动将更为密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将明显增大。迄今为止中日关系的双边框架经过“以民促官”——

—“政府主导”——

—“官民并举”等阶段,今后将日益呈现出“社会对社会”的全面交流局面,双方的行为体将更趋对称和对等,呈现多元化和网络化的特点。

中日间的历史问题可能在摩擦与反复中不断得到解决。中日在台湾问题上能否化解矛盾,有赖于两岸关系、中美关系和日美对华战略的演变趋势。

从#$)#年到#$##年即中日复交&$周年,是新型中日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届时,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中日关系的内涵将日益从双边合作向地区与国际事务上的合作扩展,中日关系的理想目标是致力于推动“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

中日关系的比较理想的前景能否实现,取决于中日两国政府采取何种措施与步骤以及两国社会各界作出何种反应。

#$世纪"$年代以来,日本在美国“联华制苏”战略的总体框架下采取了欢迎中国走向富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帮助的方针。#)世纪初,日本经济的低迷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使日本失去了心理平衡。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正给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还使日本社会出现了新民族主义思潮上升之势。日本恢复经济景气和平稳心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和东亚各国的利益。

未来中日关系的重中之重,就在于能否就未来相互关系及地区与国际秩序问题不断扩大战略共识,致力于把两国围绕综合国力与地区作用的竞争纳入“双赢”轨道,缓解或防止陷于“中国威胁论”和“日本威胁论”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中日应通过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开展战略对话,围绕中日美关系、日美同盟与中国安全、./,等重要问题以及其它敏感事项进行共同探讨,致力于预防争端,增进互信,建立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

针对中日两国相互舆论恶化的现实,中日面临着能否形成友好合作潮流、妥善疏导民众对立情绪的课题。其中,如何把因历史问题摩擦的不断反复而引发的舆论恶化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其对中日关系总体发展氛围的冲击,将是两国面对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中日关系的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两国在各领域、各行业广泛形成更加稳定、成熟的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关系,从而使两国关系不致因高层领导更替和政治摩擦而出现很大波动。

“中日相争,美国得利”的局面能否向中美日建设性三角关系转变?这归根结底取决于东亚各国能否自强、自立及“东亚共同体”建设能否走上轨道。

从长远的观点看,中日实现“双赢”之路就在于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与安全合作。这将产生有效控制两强竞争、得到本地区各国的理解、使日美同盟逐渐融入多边体制、共同解决地区潜在热点和确保海上安全、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中日双方的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多重功效。0截稿日期:#$$#年#月#$日1!

注释:

〔)〕#$$)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为&$2"3(*亿美元,进出口顺差##&3!)亿美元。中国与日、美、欧的贸易总额约占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半0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网站444%56789:%;6<%:=1。#$$)年,中国成为日本五大贸易对象国中唯一保持进出口双增长的对象国。

〔#〕数据来自日本贸易振兴会网站0444%>98?6%;6%>@1。

〔A〕截至#$$)年)$月底,中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A*!*2!个,合同外资"A)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A*&*%""亿美元。

〔!〕截至#$$)年底,美国在华投资合同金额("*亿美元,实际投入A&$亿美元,美国已连续A年成为对华实际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和‘中日论坛’”0444%B;C8%:651经常有网友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提出尖锐的批判。日本一些网站的论坛则有不少责难中国的帖子。近来,日本有个网站建立了叫做“日中坦率大讨论”的论坛0444%;96:D8D9E%:6%>@F G9H?8IH=J’K:L6F&$)*1,其中有不少相互尖锐对立和争论的投稿。

0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

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

爱国热情与理性爱国—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 考点:(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2)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3)中日台湾问题;(4)战后日本经常援助中国(如汶川地震);(5)2011年日本9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事件。 理性爱国: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2010年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以来,人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格外的关注。想了不少老问题:例如,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 从近年来的国际形势和日本国内政局的变化来看,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不仅受到中日两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也会受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日向认为,影响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因素很多,但简单说——既有许多有利因素,也有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 从有利因素方面看: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历史表明,尽管两国关系在发展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是对立,但友好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主流。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应从两国关系存在的有利条件中去寻找双方相互依存的可能性,在当前维护和发展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其有利因素有: 第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苏联解体,两极体制崩溃,世界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明显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和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和国际关系中的重点,同时,包括中国、东盟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崛起。虽说美国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由于世界多极化、大国间实力差距的缩小和相互制约作用的增强,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正趋于下降。随着时代的变化,亚太地区的关系和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中国、韩国、东亚各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内部混乱、软弱可欺的状态,中俄之间相互接近,日俄关系有所改善,中韩建交,整个亚洲出现了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高速发展的局面,也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第二,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依然将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两国之间经济关系由原来的贸易为主,发展为由贸易和直接投资为主的经

中日关系论文1500字左右

论中日关系发展 在21世纪,对世界各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7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回顾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为标志,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二十六年来,中日两国之间虽出现过冲突,但从总体上看,两国关系还是以友好与合作为主的。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82年,中国总理访问日本,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三原则”; 1987年9月日本众参两院通过《进一步增进日中友好关系的决议案》。当然,80年代中日之间也存在摩擦: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把“侵略”改成“进入”,中国政府曾对此提出强烈抗议;198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其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1996年,日本自民党还把“实现首相和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写入该党众议院选举公约。8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有所增多,但两国政府为了两国的长远利益,多次表示重视发展中日关系。 二、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问题 1.历史认识问题是处理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战后日本对历史问题认识的不足, 导致中日政治关系的反复, 不利于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2.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对台湾实行过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至今仍有着浓重的“台湾情结”。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日美同盟的巩固,日本出于战略现实利益的考虑,对台湾问题越来越关切,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有日益突出之势。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3.近几年,在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争执。去年,两国因钓鱼岛归属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军事矛盾,双方互不相让,也引起两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关注。中国境内频繁出现抵制日货的行为,两国关系也仿佛到了冰点。 以上三个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贸摩擦问题、经援政治化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日本自身。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真正放弃否认和歪曲历史的企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 三、对中日关系展望 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不论彼此间愿不愿意,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正是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使两国之间不能不产生相互合作的必要与可能。这种合作是基于理性的而不是感情的,是现实的而不是理想主义的,是彼此需要的而不是一相情愿的。也正因为如

中日关系论文2013

论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是亚洲最核心的大国,新国际形势下的中日关系必然服从于这一基本定位,即新型大国关系。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自一千多年起,就开始了频繁的交流,其间有经济交流,有高层互访,由民间学潮,亦不乏兵戎相见。 应该说,从文化角度看,自古以来日本受中国影响颇多。而近代以来,尤其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作为新兴大国,日本给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冲击极大,我们看到的多是灾难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日本的崛起对中国也有启示性的一面。比如那个失败的百日维新,不能不说是从日本取来的经。 二战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亚太地区又多了一只强有力的手参与到大国博弈中来。中国作为五常之一,作为核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同时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贵面孔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作为邻邦的日本,面临的却是经济衰退,政治瘸腿,其在亚洲传统地位正逐渐黯淡,逐渐让位于中国,或者说分享给中国。 应该说,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在中国国内需求激增,而日本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对日本是有力的。中国巨大的市场就在日本家门口,这种天然的优势是别人所没有的,利用好了对双方都是巨大的市利。而我们看到的日本却是酸溜溜的心态。今天中国威胁到他了,明天中国侵犯他了,老想着整出点动静让中国也让世界关注一下自己。 于是,先购岛,后告状,再后来访美,访东盟,想从外交上包围中国,给中国政府施压。 中国是强大了,可中国绝不是日本乃至世界的威胁,历史上,中国比日本强大的时期远大于日本比中国强大的时期。可中国只是在元代小规模入侵日本一次,还失败了。反倒是日本在各个时期常常武装入侵中国。屠城,掠夺,可谓恶事做尽。如今,明明是中国强大到可以不被人欺了,日本却抛出“中国威胁论”,这哪是什么“中国威胁论”,这是明目张胆的“威胁中国论”,他想要让中国默认日本在亚洲的强势地位,也让中国在领土问题上让步。 这是日本又一次搞错了,纵向上看,中国是比过去强了不少,但与其他传统强国的横向对比上看,中国其实是“大而不强”,还是一个虚弱的胖子。但是虚弱也是胖子,日本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采取与中国交恶的态度,绝非良策。 所以人家不给你面子,你得自己长脸,中国作为大国,应该做出大国的姿态,表现出大国的胸怀。 首先,还是那句话,主权问题不容谈判,尤其是你日本都接受开罗宣言了,而今又出尔反尔,这不光是开罪中国,更是在国际舞台上狠狠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虽然说国际关系利益至上,但基本的道义还是有的,诚信还是得讲的。其次,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此乃事实,日本非法侵占钓鱼岛后又与美国私相授受,这是另一个事实。既成事实又否认事实,此乃颠倒黑白。长此下去,我不敢想象日本在世人心中会是什么形象。当然,我过去不和你计较是应为出于两国关系考量,且当时你还承认争议。现在你不认账了,那我不能不考虑是否给你一些教训。包括外交的,经济的,甚至军事的。 其次,中国应该保持冷静克制,中日两国,经济互补,往来频繁。且一个处于战略机遇期,一个处于经济低迷期,这档口出不得岔子。如果两国过分对立,只能是互相伤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都成一个整体了。作为经济上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日两国更像连体婴一般,小打小闹可以,过去就算完。要真是一刀两断,只能是各自大出血。而且谁也不完整了。所以,能不睁硬眼就别睁硬眼,能不说狠话就别说狠话。毕竟两国邦交和两国人民的友谊比各自恩怨重要啊! 再其次,两国关系虽多有反复,但两国人民的民间友谊却是源远流长。如果日本政府肆意破坏两国人民的感情,那只能是自伤三寸。要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伤害刀疤还在呢,好

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近几年来,中日两国关系起伏跌宕,摩擦不断。从小泉首相接连“参拜靖国神社”、“沈阳日本领事馆事件”、“侵华日军毒气事件”,到“钓鱼岛事件”“春晓油田事件”“亚洲杯球迷事件”,中日两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对立摩擦的范围逐渐扩大,不断引发人们对于中日关系的忧虑和思考。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中日建交后,日本政府虽然一方面多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但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势力甚至政府成员又不时进行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对中日关系形成干扰。日本内阁成员接连“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 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其后在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方面产生过一丝矛盾和摩擦。但总的来说来: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政局变化的考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领域的交流的盛况空前,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完全可以说取得了双赢。 在小泉任日本首相期间内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的反对。也同时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已成为导致当前中日关系僵冷的最直接原因 自1982 年以来,日本国内就涌起一股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政治逆流。极少数右倾保守势力力图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翻案,几次企图修改中学历史课本,否定和美化侵华战争罪行。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同样也是“日本方面能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能不能以实际行动来取信于亚洲的近邻各国,是不是愿意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中日两国关系若要走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日本方面就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正视历史,反省侵略,以史为鉴,不再做伤害中国人民和其他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另一方面,中日两国都应具有长远眼光,面向未来,注意拓展中日间的共同利益,并通过政府和民间理性对话,逐步缩小和解决双方在历史观上的分歧。 在此基础上,中日两国才能以负责的态度,通过谈判和交流,妥善处理好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战争赔偿问题等历史遗留问 在中日之间发展的中的少不了一些历史问题的影响外,还有因为两国实力的发展而引发的问题,在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和相互适应由两国的实力的发展而引发的变化。

中日关系发展趋势

浅谈中日关系未来走向 专业: 13 级临床医学 姓名:岳阳 学号: 2135113848

摘要 中日两国于 1972 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现在,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对世界各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勿庸讳言,在中日两国多年来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与“友好、合作”这一主流不协调的支流。它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为了使中日关系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寻得解决的办法。 (一)历史认识问题 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的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仅在 90 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 愤填膺。而且回想起侵华日军在我国南京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惨无人道地杀害了 30 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对这一铁的事实,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竟说,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1990年 11 月 10 日)。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于 1994 年 5 月 3 日会见《每日新闻》记者时也有类似的言论。他们的这些狡辩虽然遭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广泛批评,但由此也可见日本极少数人歪曲 历史已到了不顾事实、指鹿为马的地步。 1994 年 8 月 12 日,日本环境厅长官樱井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并非想发动侵略战争而进行了过去那场战争。”他还说:“与其说侵略战争,毋宁说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托它的福从欧洲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不应当只认为日本坏”。这种颠倒黑白的诡辩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试问:既然日本不想发动侵略战争,为何要向国外派遣军队 ?日本侵略军仅在南京一地就屠杀了 30 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难道这就是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福”吗?难道中国人民还要因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内容提要:中日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就处于一个微妙的局势当中。在当代普通大学生当中,对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家自身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态度。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日本中日关系 正文: 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在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就都有着亲密的交流,甚至日本文化中有很大一方面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巧妙借鉴。中国近代史以来,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和双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日关系就开始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在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外交关系的处理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也始终是中国政治范围内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公民越来越有自主意识,并且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在,如何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只是党和政府所要考虑的主题,它也和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也该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与同辈的大学生群体的接触经验来讲,当代大学生对于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群体,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大部分都是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历史性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首先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同时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尊严也是必须维护和不可侵犯的,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也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恰当的解决。第二类是对于国家事务包括外交问题在内的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的群体,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中对于国家事务不太关心的群体还是存在着的,并且还不能算作个别现象。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国家的政治事务,这样一般而言不会对普通人的生活有过大的影响的,并不会得到太多关注。即使是大学生,也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中日关系的冰冻或改善,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及未来走向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及未 来走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 答: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关系。充分全面地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两国政府和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的伤害,一提到中日关系,自然想到这段历史,并把他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高度。但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的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表达,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辛酸的一页。 二、中日关系现状。从目前整个中日关系来看,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从战后的历史看,正是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中日两国间最大的政治障碍是历史问题,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是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长期的战争状态粉碎了中日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相互师从、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与历史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两国在台湾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日美安保问题等方面的分歧。近

新时期中日关系和发展

新时期中日关系和发展 摘要: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在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如果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中日关系的当前局面对两国的发展都十分不利,所以改善中日关系成为中国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经济问题发展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 (一)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在贸易方面,日本中国已连续11年保持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两国不断深入地交往中,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七十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对经济关系,尤其是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了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分歧,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二)陷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 自从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把中国视为意识形态和战略上的潜在对手,日本的思路也与之合拍。在此背景下,美日同盟启动了“重新定义”进程,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形成了战略压力,特别是对中国的台湾问题构成了军事干预的威胁。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在 1991 年后陷于长期萧条,中国则于九十年代进入了经济腾飞期。同期,日本决策层借美国的“压力”突破“和平宪法”体系的动向日趋明显,其走向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意愿日趋强烈。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日之间的相互竞争与戒备心理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其领导层的对日政策日趋稳定和积极。日本政界却出现了相反方向的变化,各主要政党在强化日美同盟、修宪及海外派兵等方面日益趋同,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维护中日关系基本原则的意识变得淡薄。 二、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 (一)教科书问题 从历史进程来看,教科书问题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这是日本政府长期纵容、支持右翼势力的必然结果。对于教科书的审定,日本政府一再声明表示“不介入”,但右翼教科书在国内外舆论的抗议声中两次获得通过,日本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科书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归根结底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反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为了追求政治大国目标,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机电学院1408503班赵禹1140850304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在享受日本商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对于日本人气的牙根痒痒。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首先是面对历史的态度。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日本没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反而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再者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原因之一。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当然,作为我们东北永远的痛,日本遗弃在东北的化学武器也是很大的问题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为止日本的反应实在难以让人满意。 近年来,为迎合美国干爹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与美国推动军事一体化,构筑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以干预钓鱼岛和台海局势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无异于是在公然威胁中国,而中国则并没有相应地威胁日本。日本不时表现出冷战思维,试图在中国周围构筑一堵意识形态围墙。日本对“战略互惠”的态度是否真诚,也将在战略对话中得到彻底验证。 未来中日关系的基本样式,将是发展共同利益和调整相互矛盾的统筹兼顾。其最低目标是力争维护和发展合作大于竞争、共同利益大于相互矛盾的局面,理想目标则是构筑战略和解与合作的双边框架。日本决策层能否摒弃对华冷战思维和围堵战略?这将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另外,两国政界的友好意愿、经贸界的双赢合作以及舆论界的正面呼应,也将对此番中日关系上升势头的方向与速度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近来安倍首相少有的表示将在明年二战结束七十周年之际将在讲话中正式反省侵略,虽然可能是是对于明年大选的宣传与作秀,但无论如何这总归是一个友好的信号吧 中日两国应坚持安倍上次访华时达成的“消除政治障碍”的共识,提升安全对话与军事交流的档次,缓解乃至解决领土与海域问题,开展大型经济项目合作。另外,中日还应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推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强化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在解决环境、贫困等问题加强双边与多边合作,在更广泛的国际问题上加强政策协调。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众感情和舆论氛围还是相对脆弱的。正因如此,应当对刚刚出现的回升势头倍加珍惜和维护。而我们当下大学生,更应该客观的看待中日关系,理性看待中日关系。我们青年一代需要的是理智的是非辨别能力,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日本人。爱国不一定要徴战沙场,不一定要血染大地,抵制日货是爱国,学习日文也是爱国,其实每个为自己理想奋斗的中

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

中日关系是今天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和世界拥有重大影响的中日两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是遗憾的是,2001年中日关系中再次发生了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李登辉访日问题等严重损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事件。同时,在经贸领域也发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重的贸易摩擦;在安全合作方面双方互不信任,彼此警惕。那么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呢? 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就指出,“要把帝国主义政府和这些国家的人民区别开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也明确地表示,“中日两国人民永远地友好下去,这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是共同的,没有冲突”,“中日两国关系,从根本上说必须建立在两国人民友好的基础上”。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又指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口号,代表了我们大家的理想。应该说,这个口号三十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不是今天提出来的,更不是某一个人提出来的,是中日双方提出来的。”[1](P.231) 2000年5月20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日本“2000中日文化观光交流大会使节团”主要成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推动两国友好合作不断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2](P.3)显然,江泽民关于中日友好的论述,同党和国家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关于中日友好的论述和见解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关于中日友好的指导思想所作出的新发展。其中,特别是“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中日两国关系中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曲折和风波,甚至一时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情绪,中日两国人民要求“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殷切愿望和发展趋势绝不会出现根本的改变;只要抓住了“两国人民的友好”这个根本,就可以相信任何企图破坏中日友好的力量,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 良好的中日关系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日本起着很大作用,既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又是引进资金技术的重要来源。同时要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稳定周边,也必须搞好中日关系。因此,中国早就把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合作关系定为基本国策,并一直坚持力行。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中日关系。首先在外交上,日本需要借助中国。在对美外交中要借助中国的影响。每当日美关系紧张时,日本只要加强对华关系,日美关系便缓解,日中关系是日本对付美国压力的一张“王牌”。在谋求大国地位方面,日本将中国视为其推行联合国外交的关键因素。日本联合国外交的重点放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上,如果得不到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将难以如愿。日本的亚洲外交也需要借用中国的支柱作用,日本无论是在朝鲜半岛还是在东南亚问题上要发挥作用,没有中国的支持与合作都将是困难的。其次,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是日本发展战略的需要。中日经济在亚洲占有重要的位置。中日两国GDP之和占亚洲GDP总和的3/4。21世纪合作的焦点是经济安全,在维护亚洲的稳定与繁荣上中日两国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同时,日本也需要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某些资源。再次,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日本同样需借助日中关系。目前,美国谋求单极世界,日本虽怕触怒美国不敢明确支持多极世界,但面对中俄

论当代中日关系及发展现状

论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要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日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日和平,则东亚平安无事;中日矛盾激化,则会危及世界和平。两国关系何去何从,是对两国政府与人民智慧的考验。搞好中日关系将有利于中日两国政治互信、安全保障、整体合作和东亚和平稳定;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外交方针的展开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维护。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1.中日关系现状 1.1合作 近些年来的中日关系有不可否认的突出成就,最大的成就是中日之间的经济互惠,由于中国与日本天然的地理环境,使得两国形成了一衣带水、互相依赖的经济发展关系,而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日两国政府都极为重视民生对于本国政治的重要性,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作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之一,所以两国都特别重视经济水平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提升,从而为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基坚实的基础,这是两国之间经济交往密切并且持续升温的根本原因。其次,由于经济上的这种依赖关系,中日之间在政治和军事上基本上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性,因此虽然中日摩擦不断,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军事冲突,这也应该看作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成绩,并且我们还应在未来继续将这一成绩加以保持。最后,中日民间持续交往,形成了互相交流的常态化趋势,在文化、旅游、留学生以及友好城市等诸多方面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交流交往活动,逐渐培育了较为良好的交流模式,这也是中日关系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绩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1.1.1经济 两国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合作原本不乏亮点:东京和上海启动了日元和人民币直接兑换交易,日元也因此成了继美元之后第二个直接与人民币兑换的国际货币,2012 年 6 月,日本购买103 亿美元中国国债,也是发达国家与中国首次签署此类协议,有利于推动两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减少对美元储备的过度依赖,中日经济联系也因此进一步加深。【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与趋势研究-钟亮】 1.1.2政治 中日两国于2008年6月18日共同发表了《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原则共识》,这是为落实中日两国领导人关于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采取的重要步骤,也是两国本着求同存异精神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利共赢的积极成果。“战略互惠”是多年来两国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在政治上、经济上、安全上、社会上、文化上等领域促进各个层次交流与合作,通过中日安全对话和防务交流,增进安全领域互信。 1.2冲突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日关系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军国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势力对历史抱有极其暧昧的态度,不反思自己的侵略历史,反而一再挑战中国人民乃至亚洲人民的情感底线,肆意歪曲和篡改历史,否认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历史,并在中国的东海南海等敏感地带一再挑衅,引起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厌恶,这是中日关系出现不和谐甚至对抗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看到经济交往在总体向好的趋势中也出现了局部降温的可能性,政治上在几个敏感问题上不能达成基本共识,军事上更是难以做到互相信任,在日本国内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舆论风潮甚嚣尘上,不断刺激其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势力的抬头。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 摘要:当今中日关系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日本邻邦的地理位置,和他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强势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看待并处理好中日关系,已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目中的共同疑问…… 关键词:中日;关系;和谐;战略 现阶段,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不仅是两国政治家,而且是两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这几个方面看待和处理好了中日问题,便会使得我国人民在看待和处理当前我国与日本关系的发展局势方面,有更为清醒和明晰的认识,从而,在与自身相联系的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一、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就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前提。“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 提到中日关系史,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就历历在目,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难怪人们在中日关系上一提到“以史为鉴”,就会自然想到这一段历史,并把这一段历史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战略高度。这样的理解中日关系并不算错,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确。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队立”。“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说明和表达。中日关系,从历史角度来

对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

对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今中日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先说说近期看的书《菊花与刀》吧,之前我也是对日本咬牙切齿,觉得他们犯了滔天罪行,不管什么样都不能得到原谅,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对日本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此作者本尼迪克特对于日本的评价是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但是从长期看,两国的未来是以共取双赢为目标,世界正向着多极化发展,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虽然中日两国现状并不十分和谐,但随着领导人的协调,中日还是会走向合作。 要合理的分析复杂的中日关系现状与未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从中日关系的三个时期看,即2000年的友好交往历史,近代以来的165年和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3年。其中,2000年的主要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友好历史,165年里有侵华战争的历史伤害,33年是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和相互依赖。从最初我们互相学习到互相伤害再到共同进步的过程,漫长而又充满了伤害,现在好不容易发展平衡了些,双方的关系也有了缓和,都是双方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努力换取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种和平的时光,不应总是把过去血腥的历史拿出来时刻想着要报复。 但是,中日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双方也存在着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中日两国尽管相隔很近,交流却远远的大于着我们的距离,不管是文化还是娱乐,日本和我们的交流甚至不及韩国的十分之一。而且由于彼此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也在不断出现,日本开始出现大量误解中国的说法。因此,随着交往的深入和交流领域的扩大,双方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增多。钓鱼岛碰船事件是日本“不光彩的阴谋”,也是日本处理日中关系的严重误区,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日本也不敢随随便便的像从前一样宰割中国,但是这些累积的各种问题,再次加深了中日矛盾。 但是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不论彼此间愿不愿意,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作为亚洲大

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

历史问题: 中日间的历史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历史认识问题;(2)历史遗留问题(如日军遗留在中国国土上的化学武器的处理问题);(3)历史牵连问题(如台湾问题);(4)历史根源问题(在中国方面,需要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日本方面则需要反省“国强就想扩张”的教训)。但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历史问题”,主要是指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对问题的看法: 1、日本的国民性对其认识问题的影响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民族的特点之一是崇尚先进,能不断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但它只对先进文化表示认同。日本的神道教文化又使日本人崇尚武力,争强好胜,蔑视其他民族,对落后的民族缺乏尊重。有些人形容日本人是不顾一切的。1972 年中日恢复关系之初,双方的友好一时掩盖了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日本民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日本人危机感很重。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要求在国际社会上有地位,有发言权,但现实差距很大,心里极不平衡。日本经济科技发达,在一些日本人看来,现在是中国更需要日本,而不是相反。高傲和矛盾的心态使日本不愿面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刻反省和道歉。 2、二战后美军对日实行单独占领,保留天皇制,使得日本对战争问题认识不深,对军国主义的清算极不彻底,造成了日本国民对侵略战争历史认识的普遍模糊与混乱。 3、日本的选举制度对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日本现行的选区选举制度之下,选举输赢往往取决于国内问题,而不是国家的对外战略问题。政治家关心的是选区内的事,而不是国家大事,心胸过于狭窄,眼光较为短浅,为争取更多的选票,谋取自己的政治私利,往往不顾虑国家的长远利益。 4、国内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易使日本政府将矛头向外,转移国民的视线。二战日本曾以经济“奇迹”今世人惊叹,以此为依托,日本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期提出争当政治大国的蓝图。孰料1991 年“泡沫经济”破灭,易导致日本经济陷于十年萧条。世界经济低迷和“9·11”事件的影响。对于日本经济有如雪上加霜。如今的日本依然是世界一流,经济强国,但以危机意识著称的日本人对未来充满悲观,要求恢复经济成为压倒一切的呼声。中国的迅速崛起无疑成了日本的头号对手。右翼分子乘机发展,利用民众的不满心理,扩大影响。可以说在日本右翼势力并不占社会主流地位,但能量很大,影响很坏。 5、日本人认为二战中是被美苏打败的,而不是中、韩与亚洲其他国家打败的,心理上不肯服输。且认为田中角荣与村山富市首相对侵略已表示道歉,小泉也参拜了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新一代不应背这个历史包袱。不愿现实地面对历史问题。 中日关系: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中日建交后,日本政府虽然一方面多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但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势力甚至政府成员又不时进行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对中日关系形成干扰。日本内阁成员接连“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 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其后在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方面产生过一丝矛盾和摩擦。但总的来说来: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政局变化的考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领域的交流的盛况空前,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完全可以说取得了双赢。

浅谈中日关系及未来展望

浅谈中日关系及未来展望 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我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勿庸讳言,在中日两国二十六年来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与“友好、合作”这一主流不协调的支流。它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为了使中日关系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寻得解决的办法。 (一)历史认识问题 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台湾问题 从历史上看,日本曾通过武力吞并台湾并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政府就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日本力图介入台湾问题和南沙诸岛的争端,众所周知,台湾及南沙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直接或是间接地把台湾海峡列入日美安全合作范围,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干涉,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能接受的。 (三)钓鱼岛问题 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5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班级:20144184 学号:2014418306 姓名:刘思琪 提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首先是历史的认知问题。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第二个是台湾问题。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再者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六是日本遗弃再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如何尽快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近来,中日政治氛围刚刚回暖,却又接连传来令人感到丝丝凉意的消息。中日首脑会晤和外长会谈余音未消,安倍首相和麻生外相回过头来就分别在国内演讲和出访途中一路渲染“中国威胁论”,扬言要建立日美澳印“价值观联盟”和欧亚大陆“自由与繁荣之弧”,不厌其烦地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要与美国大搞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军事演习。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日本对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