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量分析法

第10章 量分析法

第10章 量分析法
第10章 量分析法

第十章重量分析法

(6课时)

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 10 — 1、概述

1、重量分析法:采用适当方法,将被测组分从式样中分离,终称量得到其质量和含量。

优点:不需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引入误差的机会相对较少,故准确度较高(0.1%~0.2%); 缺点:分离时涉及一系列操作(加热、沉淀、过滤、烘干、称量),故操作繁琐(费时)。 2、分类:按分离被测组分不同,可分四组(P302-303):

①.沉淀法②.气化法③.提取法(利用被测组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④.电解法

加提取剂

其中,沉淀法是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章只讨论此法。

10 — 2、沉淀法

1、原理: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M +(被测物)+L -

(沉淀剂)→ML ↓

再将ML ↓→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M +

的含量

从过程看,关键是第一步沉淀和最后一步称量——操作好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故要求较高。

2、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沉淀形式——被测组分经沉淀后所得到的物质形态(ML ),其要求有4条:

①.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确保沉淀完全(一般要求未沉淀部分不超过0.2mg ——即天

平称量误差);

②.沉淀应容易过滤和洗涤——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成为大颗粒; ③.沉淀必须纯净——不应混进沉淀剂或其他杂质,以减小分析误差;

④.应易转变为称量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所得的物质形态。

[注意:有时,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如:Cl -

??→

?+

Ag AgCl ↓?????→?烘干

洗涤过滤、、AgCl 有时二者不等。如:Mg 2+????→?4

24)(HPO NH MgNH 4PO 4·6H 2O ??

?????→?烘干或灼烧

洗涤过滤、、)

(722焦磷酸镁O P Mg 3、对称量形式的要求:也有三条(见P304)

①.应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含量;

②.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受空气中的H 2O 、O 2、CO 2影响; ③.应具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误差。

怎样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是后面讨论的问题。先分析怎样满足沉淀形成的第一条要求。

10 — 3、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一、沉淀的溶解度:分两种情况讨论。

1、1∶1型难溶化合物:其化学式用MA 表示,将其放入水中,MA 将部分溶解,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显然:S ’=[M +

]= [A - ],而溶解度表示饱和溶液中所有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通常用S 表示,则:

S =S 0+S ’= S 0+[M +]= S 0+[A -

] 式中S 0又称固有溶解度,∵绝多数难溶盐均为强电解质,S 0很小可忽略(仅HgCl 2

等少数除外):

∴S = [ M + ] = [ A -

]

按溶度积关系,溶解达到平衡时:[ M + ]·[ A -

]=Ksp ←溶度积 故:S ·S=Ksp S= ←可见,Ksp 越大,S 越大,故要使被测

组分沉淀完全,应选用Ksp 较小的物质做 沉淀剂

若考虑了离子间的相互影响——离子强度,则平衡时有:a M+·a A -=Kap ←活度积

按浓度与活度的关系:a M+=γM+·[ M + ] ,a A -=γA -·[A -

],可推得Ksp 与Kap 相互关系:

γM+·[ M + ]·γA -·[A - ]= γM+·γA -·[ M + ]·[A -

]= γM+·γA -·Ksp =Kap ∴Ksp =

,代入S 的计算式:S =

一般资料告知的是活度积Kap 而非Ksp ,但大多数情况下,溶液浓度不大(难溶物),

故γM+=γA -=1,∴S= ,由此可由Kap 直接算出S ,只有在浓度较大,且强调要考虑离子强度时,才由①式计算S

2、m ∶n 型难溶化合物:化学式可用MmAn 表示,放入水中,溶解达平衡时,有:

同样:S=S 0+S ’=S ’,按溶度积关系:[M n +

]·[A

m -

]=Ksp

【这里不必再讨论活动积和条件溶度积(可按副反应系数自然算出结果)】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较多,分析时以定性为主。

1、同离子效应:按沉淀平衡,若向溶液中加入任何一种与沉淀有关的离子(称构晶离子),

将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从而使难溶物的溶解度减小。

如向MmAn 溶液中加入A m -

,使其加入之浓度C A S ,则[m ·S]m ·[nS+C A ]n =Ksp , 由于C A S ,∴[nS+C A ]= C A ,代入,解之 m n A

C Ksp m S ?=

1 可见,S 与加入的A m -

浓度成反比——加入越多,S 越小(但不能太多,否则将出现盐效应)

2、盐效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时,可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若浓度较大,则须考

虑相互间的影响,应用活度关系考虑平衡:

以MmAn为例,平衡时,a M m·a A n= Ksp,其中:a M =γM·[M n+]=γM·mS

a A=γA·[A m-]=γA·

nS

上式左边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右边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强度I有关,其关系式为:

lgγi=-0.50Z i2( -0.30I)

而I又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有关:I=∑C i Z i2,显然,C i,I →离子间相互作用

,γi相应↓,S ,可见:盐效应使溶解度增大。

此影响称“盐效应”

3、副反应(包括酸效应和络合效应):

以MmAn型难溶化合物为例。设M n+、A m-皆有副反应(其副反应系数分别为

M

α、

A

α),

]

[

]

[/

+

+

=

n

n

M M

M

α

M

n

n M

Mα]

[

]

[

'+

+=

?

]

[

]

[/

-

-

=

M

M

A A

A

α

A

m

m A

Aα]

[

]

[

'-

-=

?

按平衡关系,有

()()n

A

m

A

m

M

n

M

n

m

A

m

n

M

n

A

m

M

A

M

A

M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α

γ

α

γ

γ

γ

]

[

]

[

]

[

]

[

'

'

而[M n+’]= m S ;[A m-‘]= n S。

代入,得Kap

nS

mS

a

a

n

A

A

m

M

M

n

A

m

M

=

??

?

?

?

?

?

?

??

?

?

?

?

?

=

?

α

γ

α

γ

解出S :)

(

)

(n

m

n

A

A

m

M

M

n

m

n

m n

m

Kap

S+

+

??

?

?

?

?

?

??

?

?

?

?

?

?

=

γ

α

γ

α

显然,副反应越大,

M

α、

A

α亦越大—→难溶盐的溶解度S也越大。

10 —4、沉淀的形成←前讨论的是如何使↓完全,本节讨论如

何使↓便于处理(如何形成大颗粒↓,若

得不到大颗粒,又如何处理)

一、沉淀的类型:按物理属性不同,可分三类:

①.晶形沉淀:颗粒大(d=0.1~1μm),故晶离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密度大,总

体积小,易↓(如BaSO4);

②.无定形沉淀:颗粒小(d<0.02μm),故晶离子杂乱无序,结构疏松→密度小,总

体积大,不易↓[如Al (OH )3];

③.凝乳状沉淀:物理属性介于二者之间(如AgCl);

显然,第一种沉淀便于处理(过滤或洗涤),希望得之——需从形成过程探讨。

二、沉淀的形成过程:

当难溶物的构晶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溶解度S对应的浓度时,溶液呈过饱和状态,开始出现↓,其过程为:过饱和构晶离子→晶粒产生↓

∴形成过程分为二环节:一是形成晶核,二是晶核成长产生↓,分述之:

1、晶核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方式:

①.均相成粒:完全由构晶离子

.......的相互缔合而形成晶核(晶种);

②.异相成粒:由溶液中的其他固体颗粒[如尘埃、杂质(玻璃小颗粒)等]吸附构晶离子

在其表面形成晶粒。

物质以何种形式成核取决于自身浓度的大小——可用相对过饱和度进行量化。

:S——难溶物的溶解度

Q——加入沉淀剂的瞬间构晶离子的总浓度一般:越大,离子浓度越大,相互间越易缔合形成晶核——离子以均相成粒为主;

越小,离子浓度越小,相互间越不易缔合形成晶核——离子以异相成粒为主。

均相成粒的特点:溶液中晶核(晶种)数量多→晶体颗粒小,结果:易形成无定形沉淀。

犹如在资金总额一定的条件下,申请贷款

人越多,每人所得到的资金少一样。

异相成粒的特点:溶液中晶核数量少,晶体颗粒大,易形成晶形沉淀。

故沉淀时应注意控制操作条件:减小过饱和度,避免均相成粒,促成异相成粒。

缓慢加入沉淀剂,边加边搅拌,使Q↓

2、晶体的成长过程:

晶核形成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因吸附作用,将向晶粒表面沉积,使晶体颗粒的体积V逐渐增大,从而最后形成↓——此即成长过程。

在此成长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值得讨论:

①.聚集过程:指构晶离子向晶体表面沉聚的过程,相应的速度称“聚集速度”,用V

聚表示,其值和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V聚=K·

可见,越大,V聚越大;

②.定向排列过程(简称“定向过程”):当构晶离子聚集到晶体表面以后,受晶体内

离子作用力的影响,将按一定的规律整齐排列在晶体表面形成更大的晶粒,此过

程称为“定向过程”,相应速度称“定向速度”,用“V定”表示,其值大小与物

质的极性有关——大致成正比:V定∝物质的极性。

可见,极性越大,V定越大。

【上述现象与沉淀类型的关系:显然,在晶体的成长过程中,若

V 定>V 聚:构晶离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密度大——易形成晶形沉淀犹如进剧院 陪看电影若入院速

V 定<V 聚:构晶离子排列无序,结构输送,密度小——易形成无定形沉淀度>找座位 速度,则乱序;反之则有序】 故沉淀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条件,使V 定>V 聚,方法:有两个方向:

增大V 定:需增大物质极性(但这由物质本性所决定,难以改变);←行不通 减小V 聚:减小过饱和度。←可缓慢加入沉淀剂(前叙)

可见,无论从晶核的形成还是晶体的成长,要得到晶体,均需减小饱和度——缓慢加入沉淀剂并不断搅拌(前一原理由冯·准曼,后一原理理由哈伯提出)。

10 — 5、影响沉淀浓度的因素

重量分析中,不仅沉淀S 要小,颗粒大,还要求↓较纯净,所含杂质少——关系到影响↓纯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共沉淀和后沉淀。

一、共沉淀:构晶离子↓的同时某些可溶性杂质混杂其中一起↓的现象(见P263)。

产生原因:表面吸附、包夹和吸留、混晶。 沉淀剂、缓慢、少量加入 (滴定剂) (被测物)

1、表面吸附:以AgNO 3沉淀NaCl 为例:AgNO 3+NaCl →NaNO 3+AgCl ↓

如:前一滴沉淀剂反应完全

后,后一滴沉淀剂又随之加

2、吸留与包夹:若可溶性杂质离子(如上例中的Na +)被晶体吸附后,该晶体又继续成长,

从而将杂质离子包藏在晶体内,此现象曰“吸面”(与表面吸附不同的是:表面吸附的杂质处于沉淀表面,而吸留则处在晶体内)。

此外,若溶液的过饱和度大→则.V .留.则很大...,将有一部分靠近晶体表面的溶剂分子和其他非构晶离子来不及离开包裹在晶体内,此现象称为“包夹”(与吸面的区别是:吸面有选择性,包夹则无选择性。) 选择原则见P318

不论吸留、包夹,其共同特点:所含杂质不能用清洗方式全部除去。

【解决方法】:①.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过饱和浓度,以避免或减少包夹;

②.除去大小

..与构晶离子相近的离子,以减小吸留;

③.陈化:将沉淀在母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大小不同→溶解度则不同→

小颗粒更易溶,放置后,可通过沉淀溶解这一平衡将小晶体→大

晶粒,从而除去一部分包藏的杂质(这一措施操作最简单,尽管除

不去,但仍可选用);

④.重结晶(若杂质很多——如AgCl、BaSO4呈非白色,其他方法又除不

去,可考虑本法)。

3、混晶:若溶解中的杂质离子和构晶离子大小和性质

..相近,则在晶体的成长中将混入晶体内组成混晶。如沉淀BaSO4时Pb2+的混入(特点:带入的杂质成晶状,且为大片

混入,互相参合)。

很难除去

【解决方法】:事先分离混晶离子。

二、后沉淀:构晶离子沉淀以后再混入杂质的现象。

产生原理:以Na2S沉淀AgNO3为例:2Ag++S2-→Ag2S↓

若溶液中有少量的Cu2+、虽S Ag2S=7.9×10-17>S CuS=2.4×10-18,但Ag+是大量的,

【解决方法】①.适当控制陈化时间,使之不要过长;

②.洗涤:后沉淀均处于↓表面,洗涤可将其冲洗下来(同表面吸附)。

[以上讨论为针对某一环节而为,实践中需综合考虑,可从6个方面进行参考(见P319,略),(无作业)]

10 —6、进行沉淀的条件

为使所得↓同时满足各项要求(沉淀形成要求的1~3条),即:溶解度小——使被测离子↓完全,颗粒大——便于过滤和洗涤,尽量纯净——减少分析误差,特将各项总体操作要求归纳如下:

一、晶形沉淀的操作要求:

若被测物S较大(如BaSO4),可通过改变操作条件获得晶形↓,则操作时应遵守五条:稀——降低Q值,减小过饱和度(从被测物考虑),同时减小表面吸附(但不能太稀,否则溶解损失大);

热——增大溶解度,减小,同时也可减小表面吸附,提高纯度;

陈——陈化:以减小吸面或包夹,但若有后↓现象,则应注意陈化时间

二、无定形沉淀的操作要求:

浓——用浓被操作液

....进行操作,∵浓度越大,V聚越大,由此可减小离子的水合效应。

得到较紧密的沉淀;

热——加热,减少表面吸附和生成沉淀的胶体(如效果不好,可加适当的电解质);

快——快速滴加沉淀剂(∵无定形↓已既成了事实,故可加快),以增大V聚,得到“较紧密的沉淀”(同“浓”);

稀——沉淀作用完毕后,立即用大量热水稀释溶液并搅拌,使被吸附的杂质转如水中;

开始不能稀,否则与“浓”矛盾再——必要时再沉淀(重结晶),以除去含量较多的杂质

三、均匀沉淀法(又称“均相沉淀法”):

不需要人为控制操作即可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的方法,特别适合S较小的沉淀。

对一些S较小的物质,即使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也无法避免局部过饱和度过大。对此可加入一种特殊沉淀剂:加入后沉淀剂并不立即解离出构晶离子,而是通过一缓慢的化学过程逐渐分解出构晶离子,从而避免局部过浓,使沉淀缓慢、均匀析出,从而得到颗粒大、吸附杂质少的晶形↓。←最典型的TAA

∴欲沉淀二、三组阳离子,应用TAA而不用Na2S或(NH4)2S之原因。

均匀沉淀法的具体方法很多(TAA仅属其中之一种),可参见相关书籍。

【缺点】:需较长时间分解加热,易去器壁上沉积一层致密的沉淀而难以取下,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0 —7、有机沉淀剂(略讲)←相应的沉淀剂为有机物

一、特点:和无机沉淀剂相比,有机沉淀剂具如下优点(见P323-324):

1.选择性高:每种有机沉淀剂往往只与少数几种特定的离子产生↓,不易出现混合现象;

2.沉淀的溶解度小:∵生成的有机沉淀极性小,难溶于水,有利于沉淀完全;

3.所得沉淀较纯净,吸附杂质少:∵沉淀表面多为电中性基因,故对其他离子的表面吸

附较小;

4.沉淀物的质子质量大:∵有机基因的质子质量大,∴↓质子质量也大,称量误差小。【缺点】:试剂本身在水中S较小,不易与溶液中的被测离子相互接触,沉淀产生不太顺利。

二、分类:有机沉淀剂按沉淀原理不同,可分为两类:

㈠、螯合型:与被测离子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型↓,如8—羟基硅林与Al3+生成五元环状↓(见P323)

㈡、缔合型:与被测离子的静电静力相互吸引而组成↓。(沉淀过程同难溶无机盐)

10 —8、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分析结果常用质量分数表示:S(样品)→B(被测组分)→C(称量形式)

若分析样品(S)的质量为m S,样品中被测组分为B,质量为m B,则B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被测组分B经处理后,得到的称量形式为C,其质量为m C(可直接称得),如何由m C计算m B?一般而言:B和C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如:

被测组分为S,其称量形式通常为BaSO4;

被测组分为Mg,其称量形式通常为Mg2 P2 O7。

∴需将m C换算成m B,为简化此换算过程,提出换算因数下:

如:测S:换算因数:F====0.13740

测Mg:F====0.21842

有了换算因素F后,被测组分m B的质量则为:

m B=F·m C

代入质量分数计算式,即可算出W B:W B=

※※※※

【本章要求:1、掌握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称量形式的要求熟悉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2、认识沉淀的形式过程掌握相应的操作条件.

3、学会换算因素的计算和使用. 【作业:P328:第15题】

第二节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第二节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一、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 供应链的运作实效最终都会体现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所以供应链评价系统必须将供应 链运营的绩效与财务状况直接联系起来。 (一)会计核算法 会计核算的财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一个企业在某个特定时 点的财务状况,目的是总结资产和负债并指明所有者权益净值。损益表反映了某段特定时期 与特定运作相关的收入和成本。然而,传统的会计方法由于不能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的物流成 本统计,因此并不能完全满足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需求。 为了弥补不足,就有必要对传统的会计方法进行修正,尤其是物流中两项最大的独立支 出,即运输和库存,在传统的报表中都没有显示出它们的重要性。为了控制成本,提高运作 效率,有必要使用恰当的方式来确定并收集所有与成本有关的信息。有效的成本核算需要确 定每项具体费用,这类分析框架包括贡献毛利法和净利润法。 (二)贡献毛利法 贡献毛利法要求所有成本都根据支出行为确定为固定成本或者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 那些不随活动量直接改变的成本。例如,一个运货卡车的成本是固定的,如果卡车的成本是 30万元,不论卡车是运输1次或者1000次,公司都必须支付30万。可变成本则是那些随 活动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这时,汽油费就是可变成本,它依赖于卡车行驶的频率和距离。 在贡献毛利法中,确定什么是直接成本、什么是间接成本很有必要。可以通过确定固定 /可变、直接/间接成本而得出每个部门的盈利性。表9-1分析了一家公司的两个客户收益率。 销售产品的可变成本与每个客户销售的产品直接相关;它包括直接人工、原材料和供应商。 固定直接成本包括可以直接追溯到某个客户的任何其他成本。间接固定成本包括不易追溯的 所有费用。其中,许多都可能是与物流相关的成本。例如,公共仓库、运输设备和其它共用 资源,这些都应该划为间接成本。所有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在贡献毛利法中都作为间接成本。 表9-1 两个客户的贡献毛利损益表 客户A 客户B 总计 收入100 000 150 000 250 000 减:销售产品可变成本42 000 75 000 117 000 可变毛利润58 000 75 000 133 000 减:可变直接成本 6 000 15 000 21 000 部门总体贡献毛利52 000 60 000 112 000 减:固定直接成本15 000 21 000 36 000 部门净贡献毛利37000 39 000 76 000 000 减:间接固定成本41 000 净利润25 26% 30.4% 部门净贡献毛利率 37% (三)净利润法 净利润法要求按部门分配运营成本,这种方法的前提假设是认为一个公司的所有活动都 是为了支持生产、产品配送以及服务客户。实际上,许多公司的大多数成本都是联合或者分 摊成本。要确定一个分销渠道、区域或者产品的真实盈利情况,就必须将这些成本公平地分 摊到每个部门。在表9-1的例子中,如果根据销售量来分摊间接成本,那么客户A将要分 摊40%,即16 400元,客户B要支付60%,即24 6000元。那么来自客户A的净利润为20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82638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GR&R。 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

关于“实物量分析法”的一点思考(转载)

建安工程费是水电工程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造价编制的主要内容。在我国,传统的编制方法有工程类比法、估算指标法和定额编制法。80年代末,随着鲁布格、水口和二滩等国际招标项目的实施,“实物量分析法”被引入国内的水电建设中,并在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和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受到有关领导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实物量分析法概述 实物量分析法在欧美一些国家比较常用,它是根据工程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施工条件以及确定的施工规划对主要建筑安装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而编制项目投资的一种方法。项目投资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组成。项目直接费用以单项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单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工程进度要求、现场的施工条件拟定该项目的施工规划,配备必要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等主要资源,通过计算各种资源的消耗总量并乘以资源的单位价格得到项目直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则以整个标段工程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施工管理费、施工辅助工程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需缴纳的各种税费以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也是通过资源配置的方法逐项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计算出项目总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一般应按一定标准或比例分摊至相关的直接费项目中。项目直接费与间接费的总和即为项目投资。 实物量分析法的优点是适应多变的施工条件,能够反映施工工期和质量要求对施工成本的影响,较准确地计算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源消耗,从而使计算出来的项目投资更加接近于实际施工成本。由于该方法具有上述优点,且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通行,在我国加入WTO、投资管理体制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有必要对实物量分析法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步加以推广。 二、实物量分析法与传统造价编制方法的比较 实物量分析法相对传统的工程类比法、估算指标法和定额编制法来讲,虽然具有其独特的一些优势,但笔者认为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对新的方法盲目推崇,更不能对传统方法一概予以否定。 首先,实物量分析法与传统的编制方法并不相互排斥,仅是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并且其所依据的基础和编制的目标是一致的。 工程类比法是利用结构特征和建设条件基本相同的已建或在建工程,类比造价指标,从而估算出拟建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法是利用已建工程的造价资料,得到一系列符合一定条件的分类工程造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进行拟建工程投资的估算;定额编制法是利用水电工程概预算定额,根据施工方法查选定额,进行单价计算,乘以相应的工程量得到单项工程投资的一种计算方法,这当中所使用的概预算定额也是根据大量的工程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来的,并凝聚了广大编制人员的智慧;实物量分析法虽然没有固定的定额依据,但其所需的基础数据,如施工机械效率指标、材料单耗指标、人工班组配备等均取决于编制人员的经验,这些经验无疑也是来源于工程实践。由此可见,它们所依据的基础均来源于工程实际资料的积累,同时,它们的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确定项目投资,只是所走的路不同。 其次,各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应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工程类比法比较简便、快速,但精确度较低,在勘测设计深度较浅、仅有主要的结构工程量,无具体设计方案的情况下使用,主要适用于项目规划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估算指标法精确度要高于工程类比法,主要适用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定额编制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编制方法,精确度较高,但要求工程勘测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已提出具体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量和施工方法,且编制起来比较繁锁,适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或招投标阶段。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但需对定额消耗量取一定比例的扩大系数。目前,针对定额编制法已有较成熟的计算机程序,使编制工作得到大大简化。定额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为广大造价工作者所熟悉,长期应用于工程设计概估算的编制和招投标工作,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与投资控制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九宫分析法

九宫图分析法 [编辑] 什么是九宫图分析法 九宫图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如下图所示,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考,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九宫图 [编辑] 几种运用九宫图的分析法

(一)曼陀罗法 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备注]:此九宫格法可作为扩散性思维的基本单位,由此演变出其它九宫格法(如莲花法中央的单位,正是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此法之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巧,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而莲花法也是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二)莲花法 这是从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发展扩展而来(下图)。 莲花法图 (1) 每位讨论者手持一莲花图,并将讨论之主题或问题写于图中央位置。 (2) 把相关的意念写于围着主题四周的八个圈中(每个圈的左上角分别写上英文字母A至H),成为八个子题,并于图中央部分构成了一幅曼陀罗法九宫图。随后,讨论者可就各个子题再想出另外八个意念,将之写于围着「子题」四周及标着1-8号码的方格内,讨论者可沿以上步骤再延伸构思新的意念。 (3) 讨论直至整个莲花图写满为止。 [编辑]

关于九宫数图的概说 (1)九宫数图起源 目前普遍认为,九宫数图即为“洛书”的主要内容,是最早关于数的起源之说(见图3)。《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1]但其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洛书”的主要内容。直至西汉经学家孔安国的《尚书?洪范传》才提到:“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皆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 刘歆注1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其九畴,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正龟背之象也”。[2] 《周易本经》的洛书图解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左准通,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陈九泽……”。此后大禹以洛书为据,应用到测量、气象、地理与交通运输之中,从而治理黄河,大获成功。由于神龟所背图是在黄河支流洛水中发现,且图中内容如书一样深奥,故称之为洛书。 而九宫之说首见于《大戴礼记?明堂篇》,其中言到,明堂有“九室”(见下图),其形上圆下方,其数为:“二四九,七五三,六一八。”其中所记载的九畴、祠庙、太庙、明堂等建筑都用此方法。之后,九宫结构多被用于皇帝的宫室中。《管子?幼官》、《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典籍中都有关于天子在一年四季分居九个不同宫室的记载。[3]

管理术语解析

KPI(关键业绩指标)和MBO(目标管理)虽然都是把目标加以数量化,但两者本质上最大的差异就是,KPI是比较策略性的,所以通常都是属于公司的重大目标;而MBO则不一定,但通常多数情况下、会偏向例行性的工作。 目标管理是指由下级与上司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的一种管理方式。由此而产生的奖励或处罚则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 目标管理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之一,以实际产出为基础,考评的重点是员工工作的成效和劳动的结果。 关键业绩指标是一系列既独立又相关,可以测定及评估,且能较完整地描述员工岗位职责及业绩不同侧面的重点因素。 关键业绩指标是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在编制关键业绩指标的基础上,制定岗位的绩效目标,经过一定的工作周期后,开展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员工的薪酬、岗位调整、培训、职业发展等,并对关键业绩指标进行修正,从而形成绩效管理的闭环。在绩效管理流程中,制定关键业绩指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业绩指标是岗位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并随公司战略的演化而不断修正。它是对岗位关键重点工作行为的反映,而不是对所有工作活动的反映。 MBO是绩效管理方法的一种,而KPI只是考核的一种工具;另外,MBO是关注过程管理的,而KPI是关注结果的。 三大绩效管理工具全解析:MBO KPI BSC 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这三种工具其实是最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要想切实地在企业中做好绩效管理,首先就是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然而,就是选择哪一种绩效工具呢?其实许多企业在设计绩效体系时,是没有详细考虑这些绩效工具是否适应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的。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目标管理(MBO) MBO被管理学界喻为像哥白尼日心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工具,与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再造(BPR)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BO)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MBO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基于员工的所完成工作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我国很多企业在运用MBO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把目标管理用成了计划管理。一般都是企业老板制定年度目标,然后将工作任务强行分摊给各部门,部门再分摊到每个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员工的参与。因而,目标难以得到认同,执行起来自然大打折扣。 在实施MBO上,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提出了“四个共”的思想,即共识、共担、共享和共赢。 MBO有许多优点: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粮食库存实物检查测量计算法

粮食库存实物检查测量计算法 1 术语和定义 标准粮堆货位:储存于标准仓房和货位的散装粮堆几何形状规则,及其外型尺寸能够准确测量的货位。 非标准粮堆货位:散装粮堆几何形状不规则,及其外型尺寸不能准确测量的货位。 容重:粮食(含油料)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每升(g/L)表示。 粮食密度:粮食籽粒自然散落在特定容器内,粮食净重与容器体积的比值即为粮食密度,也称单位体积粮食重量。 修正系数:是指对用容重器或特制大容器测量粮食在自由或自然散落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粮食重量(容重或粮食密度)进行校正,使其尽可能地体现粮堆实际密度而设定的值。 粮食自然损耗: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因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干物质、化验和计量的合理误差、检验化验耗用的样品、轻微的虫鼠雀害以及搬倒中零星抛撒等导致的损耗。 水分减量:粮食在入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水分自然蒸发,以及通风作业导致的水分降低而引起的损耗。 2测量器具 钢卷尺:测量规格分别为5 m、10 m和100 m。 手持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200 m,精度为2 mm。 特制大容器:制作容器的材料质地坚硬,盛满粮食后不变形,内部空间净体积为m3,即长×宽×高为m×m× 1 m。

电动吸式扦样器:使用电压220 V(50 Hz),扦样深度不低于6 m。 台秤:最大称量1000 kg,精度100 g。 谷物容重器:符合《粮油检验容重测定》(GB/T 5498-2013)和《玉米》(GB 1353-2009)中有关规定。 3标准粮堆货位测量方法 计算被查仓房粮堆实际体积 粮堆体积。测量粮堆的外型尺寸,根据粮堆几何形状计算粮堆体积,各类几何体体积计算公式参见附录1。 粮堆内设施体积。根据仓房设计图纸中标注的尺寸计算地上笼通风道、仓房入口处工作间等设施占用的空间体积。 粮堆实际体积。粮堆体积扣除粮堆内部设施占用的空间体积即为粮堆实际体积。测量粮堆体积和计算粮堆内设施体积时,尽可能使结果更加准确,以确保粮堆实际体积计算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测定被查仓房粮堆单位体积粮食质量 小麦根据《粮油检验容重测定》(GB/T 5498-2013),采用谷物容重器测定小麦在单位容积内(dm3)的质量,即为粮堆单位体积粮食质量(kg/m3)。测定容重的试样,应使用按照《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国粮发[2010]190号印发)扦取的检验样品。 玉米根据《玉米》(GB 1353-2009)附录A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采用谷物容重器测定玉米在单位容积内(dm3)的质量,即为粮堆单位体积粮食质量(kg/m3)。测定容重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第三章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的目标利润通常是指()。 A.息税前利润 B.营业净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2、某产品边际贡献率为40%,单位变动成本36元,则该产品单价为()。 A.50.4元 B.90元 C.60元 D.72 3、当销售量不变和()时,边际贡献增加。 A.单位变动成本减少 B. 单位变动成本增加 C.固定成本总额减少 D. 固定成本总额增加 4、当()时,边际贡献率总是增加。 A.保本量增加 B. 保本量减少 C. 变动成本率增加 D. 变动成本率减少 5、下列哪个因素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 A.销售量增加 B.生产量减少 C.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D.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 6、某企业保本作业率为60%,安全边际量500件,则该企业实际销售量为()。 A.800件 B.833件 C.1250件 D.1500件 7、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保本点同方向变动 B.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C.会使利润反方向变动 D.会使保利点同方向变动 8、当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保本点同方向变动 B.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C.会使利润同方向变动 D.会使保利点反方向变动 9、当销售量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计算的保本点同方向变动 B.会使计算的保利点同方向变动 C.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D.全使利润反方向变动 10、某产品单位1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800元,目标利润1000元,则保利量为()。 A.300件 B.450件 C.200件 D.133件 11、某产品变动成本率70%,固定成本4000元,目标净利润134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额为()。 A.8571元 B.17800元 C.20000元 D.26869元 12、某产品边际贡献率为50%,保本作业率为70%,则销售利润率为()。 A.35% B.140% C.15% D.40% 13、某产品保本销售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边际贡献率为40%,则销售1200件的利润为()。 A.1200元 B.4800元 C.800元 D.4000元

101125讲课实录-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今晚主题是《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1.洛书 《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我第一次公布是在我的博客上,好像是08年年底那段时间发布的《时间窗口计算的数学和技术原理》,以前发布过很多案例,主要是大盘的案例,后来太多人看不懂找我问问题的人太多就不发案例了,很难一两句话讲得非常清楚,今天我尽量讲得清楚些,讲得简单点,希望有兴趣的群友有所收获。 以前讲过《江恩理论的时间周期》,以前说那是基础,现在讲是《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更深入的,有《江恩理论的时间周期》的基础容易理解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些,没有基础还是比较难理解的,以前将的“共振”还是处于核心地位。理解和掌握的关键词是“对称”和“共振”。 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洛书时间数字计算方法》是结合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独创了一种计算时间窗口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仅适用用计算大盘指数的时间窗口,还是适用于个股的时间窗口计算,不仅仅日线上适用,年线、月线、周线和其他小于日线级别的时间级别都适用,该方法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方法,那么如何理解和掌握该方法呢? 首先,我们得有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周易八卦也是由河图与洛书演化而来的,研究过洛书(九宫)图的人,都知道它是加减法的魔方,研究过河图的人,都知道它是乘除法的魔方。乘除法和加减法是内在统一的,乘除法可以看成由加减法演化而来,河图洛书所表达的可以说是一种数学思想,数字性,万物皆有定数: 1、可以度量的数字; 2、相对极限的数字 河图洛书就是由简单的数字组成的,还有就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数字对称性,可以说数字性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加减乘除的数理运算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和演算方法,完全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或推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即是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一致性。 《洛书时间数字计算方法》主要应用是的洛书,洛书古称龟书 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也叫天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也叫地数)。所以“洛书”和“河图”中的数叫“河洛数”,也叫“天地之数”。 形象表达就是看下面截图:

成交量分析法

成交量分析法 第一章成交量的概述 第二章量价综合分析原理 第三章成交量在不同运行过程中的表现特征和方式 成交量是行情的基础,它是某一上升趋势形成和延续的动力,成交量分析是技术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与趋势分析同样重要,任何价格分析都要考虑成交量的配合状况,否则都有可能出现偏差。 本章节讲述了成交量的概念、衡量成交量的标准、成交量的表现形式、量价综合分析原理、成交量辨证思维方式,特别是详细的阐述了成交量在不同行情性质、不同运行过程中的规律和表现形式,并且讲述了成交量与其它技术要素的关系,具有极强的实战性。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对成交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成交量与成交价的配合方式在不同的运行过程和不同的行情性质中的应用更加准确。可以正确的判断成交量的大小对股价的作用。 第一章成交量的概述 一、概念 所谓成交量就是某一特定时期内,成交的数量。 所谓成交是由买卖双方打成一致产生的一种买卖行为,成交必须是一部分看空后市,而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较大的分岐,各取所需才会成交,并且双方价格打成一致,才能产生成交量。 二、衡量成交量的标准 换手率和量比,这两个指标是衡量成交大小的主要指标。 1、换手率 是指某一特定时期成交的数量与流通盘的百分比。它主要是衡量某一时期的交易状况。 换手率在股票的走势中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特性;即; 换手率越大该股成交越活跃,流通筹码换手越充分; 换手率越小该股成交越冷淡,流通筹码流动性越差 换手率大,多属放量状态,在实战中灵活性较大,需要灵活掌握。 2、量比 是指交易时这一分钟的成交量与前五天每分钟成交量之比,它是衡量某一时刻是否放量的指标。 三、成交量的表现形式

(完整版)中级财务管理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方法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方法 1.加权平均法 2.联合单位法 3.分算法 4.顺序法 5.主要产品法 (一)加权平均法 1.含义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补充: =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二)联合单位法 1.含义 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计算步骤与公式 (1)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作为联合单位 (2)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3)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4)某产品保本点=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三)分算法 1.含义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2.基本步骤与公式 (1)固定成本分配率 =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 (2)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 =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 =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提示】分配标准的选择: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四)顺序法 1.含义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2.排序方法 (1)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偿,边际贡献低的后销售、后补偿 (2)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 (3)按照市场实际销路是否顺畅来确定,但这种顺序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五)主要产品法 1.基本原理 当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企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的资料进行置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 2.计算方法 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提示】 (1)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种主要产品。 (2)主要产品法的依据是:主要产品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因此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负担。

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方法与流程

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方法与流程 (鱼骨图分析法和九宫图分析法) ■ 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的基本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鱼骨图分析法和九宫图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 鱼骨图分析的主要步骤: (1)确定个人/部门业务重点。确定那些因素与公司业务相互影响; (2)确定业务标准。定义成功的关键要素,满足业务重点所需的策略手段。 (3)确定关键业绩指标,判断一项业绩标准是否达到的实际因素。 依据公司级的KPI逐步分解到部门,进而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各个职位,依次采用层层分解,互为支持的方法,确定各部门、各职位的关键业绩指标,并用定量或定性的指标确定下来。 绩效是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职位应负责任,在所达到的阶段性结果及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中职位应负责任的衡量就是通过职位的KPI体现出来,这个KPI体现了员工对部门/公司贡献的大小。 ■ KPI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KPI指标的提取,可以“十字对焦、职责修正” 一句话概括。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在各层面都从纵向战略目标分解、横向结合业务流程“十”字提取,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以下主要运用表格的方式说明KPI指标的提取流程。 图:KPI指标提取总示意图: ■ 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的基本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鱼骨图分析法和九宫图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 鱼骨图分析的主要步骤: (1)确定个人/部门业务重点。确定那些因素与公司业务相互影响; (2)确定业务标准。定义成功的关键要素,满足业务重点所需的策略手段。 (3)确定关键业绩指标,判断一项业绩标准是否达到的实际因素。 依据公司级的KPI逐步分解到部门,进而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各个职位,依次采用层层分解,互为支持的方法,确定各部门、各职位的关键业绩指标,并用定量或定性的指标确定下来。 绩效是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职位应负责任,在所达到的阶段性结果及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中职位应负责任的衡量就是通过职位的KPI体现出来,这个KPI体现了员工对部门/公司贡献的大小。 ■ KPI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KPI指标的提取,可以“十字对焦、职责修正” 一句话概括。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在各层面都从纵向战略目标分解、横向结合业务流程“十”字提取,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以下主要运用表格的方式说明KPI指标的提取流程。 图:KPI指标提取总示意图: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概述 在生物及医学研究中,对图像的判读与分析特别是对显微镜下微观图像的观察研究从来都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分析图像的方法也从眼观尺量进入到了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的阶段。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呈加速前进,采集图像的设备也不断更新,这使得我们能有更多的手段来分析测量复杂的生物图像。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CCD数码相机来采集图像。使用功能比较强大的图像分析软件来进行图像分析测量。相比之下,在不太久远的十来年前使用的图像分析仪及单色的图像采集摄像机已经过时了。而图像分析的手段也比以前丰富。简单地引用以前的分析方法未必就是最佳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我们依据软件及相机的情况设计与研究目标相适应的分析方法。 分析测量图像绝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使用的问题,而是从实验设计开始,就要综合考虑研究目标、样品制作方法、拍摄方式、选择视野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才是通过软件实现最有效的图像分析测量。一个完整的图像分析过程应该包括: 1.明确需要测量分析的对象。 2.使用适当的方法拍摄下这个对象,包括进行适当的染色及取样,采集到突出显示的测量对象的照片。 3.分析照片上的图像元素,确定能反映测量对象的图像图形 4.测量照片上的图形的测量参数,进而得到测量对象的测量数据 5.对测量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图像分析的最佳效果,是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地判断测量目标,准确分析测量出目标对象的数值。由于生物图像的复杂性,软件往往作不到这一点。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抽样统计,手工选择等方法进行近似的测量。测量方法本身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一、把研究目标转换到图像分析问题上。 在丁香园混了好几年了,虽然很喜欢与大家讨论图像分析的问题,但是却经常对一些求助视而不

差热分析法(DTA)简介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差热分析法(DTA)简介(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1.DTA的基本原理 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差热分析的原理如图Ⅱ-3-1所示。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坩埚,置于炉中以一定速率进行程序升温,以表示各自的温度,设试样和参比物(包括容器、温差电偶等)的热容量Cs、Cr不随温度而变。则它们的升温曲线如图Ⅱ-3-2所示。若以对t作图,所得DTA曲线如图Ⅱ-3-3所示, 在0-a区间,ΔT大体上是一致的,形成DTA曲线的基线。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产生了热效应(例如相转变),则与参比物间的温差变大,在DTA曲线中表现为峰。显然,温差越大,峰也越大,试样发生变化的次数多,峰的数目也多,所以各种吸热和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和位置与相应的温度可用来定性地鉴定所研究的物质,而峰面积与热量的变化有关。 图Ⅱ-3-1差热分析的原理图 II-3-1 差热分析的原 理图图 II-3-2试样和参 比物的升温曲线 1.参比物; 2.试样; 3.炉体; 4.热电偶(包括吸热转变) 图Ⅱ-3-3 DTA吸热转变曲线 TA曲线所包围的面积S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m是反应物的质量,ΔH是反应热,g是仪器的几何形态常数,C是样品的热传导率ΔT是温差,t1是DTA曲线的积分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表达式,它是通过运用比例或近似常数g和C来说明样品反应热与峰面积的关系。这里忽略了微分项和样品的温度梯度,并假设峰面积与样品的比热无关,所以它是一个近似关系式。 2.DTA曲线起止点温度和面积的测量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一经过比较,如与国外、外单位比,与历史数据比,与计划相比,就可以对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作出判断和评价。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总体上的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情况,通过时间数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找出动态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总体范围、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都应该前后一致。时间间隔一般也要一致,但也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间隔期,如按历史时期分。为了消除时间间隔期不同而产生的指标数值不可比,可采用年平均数和年平均发展速度来编制动态数列。此外在统计上,许多综合指标是采用价值形态来反映实物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计算不同年份的发展速度时,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才能正确的反映实物量的变化。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本试卷在答题过程中可能要用到“公式编辑器”,请点击此处安装插件!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本量利分析主要内容地是(). .盈亏平衡分析 .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地影响分析 .确保目标利润实现地销售预测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量利分析地内容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确保目标利润实现地销售预测分析、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地影响分析、经营风险分析等方面.所以选项地说法错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题分】 .关于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地依存关系用方程式来表达,就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即: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题分】 .远大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已知甲产品地单位变动成本为元,销售价格为元,每个月地固定成本为元,本月出售了件该产品,则下列指标计算错误地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为个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边际贡献率为 .变动成本率为 .本月营业利润为元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单位边际贡献=-=(元);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本月营业利润=-=(元);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个);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元).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只有选项是错误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ee Indicator , 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原贝U:具体性(Specific )、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 目录 KPI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要点 三类常见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的优缺点 KPI体系基本特征 KPI指标如何选择 KPI具体实例 简介 KPI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要点 三类常见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的优缺点 KPI体系基本特征 KPI指标如何选择 KPI具体实例 *流程因素 ?KPI设计的基本思路 ?KPI方案的具体制订 ?KPI实施过程中的再改善 ?构建KPI体系几大关键点 展开 KPI绩效管理 1. Key Performanee Indicators 关键业绩指标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 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 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单 的工作制定标 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 ;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 指标,对于其 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应当适 当的注意。 KPI 法符合一个重 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 造过程中, 存 在着“ 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 业80%勺价 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 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 由20%勺关键行为完成 的。因此,必须抓住 20%勺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 和衡量, 这样 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2. KPI(Key Performanee Indicator, 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关键 业绩指标(KPI : Key Performanee Indicator) 是通过对组织 内部流程的输 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 置、取样、计算、分析,衡 量流程绩效的 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 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 作的工作目标 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 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 门的主要责 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 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 的切实可行 的KPI 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 键。 确定关键 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 SMART 原则。SMART S 5个英文单词首 字母的缩写: ?S 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 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 统; ?M 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 证这些绩效 指 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 ?A 代表可实现(Atta in 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 现,避免设 立 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 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是指年度经营目标的设 定必须与预算责 任单位的职责 紧密相关,它是预算管理部门、 预算执行部门和公司管理层 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协商的结果,必须经过 他们的共同认可和承诺。 ?T 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编辑本段KPI 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KPI 指标的提取,可以“十字对焦、职责修正”一句话概括 。但在具体 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在各层面都从纵向战略 程“十”字提 取,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分解企业战略目标,分析并建立各子目标 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在通常情况下均可以分解为 而这些支持性的更为具体的子目标本身需要企 持才能在一定 程度上达成。因此,在本环节上 (1) 确定各支持性业务流 程目标。在确认对各 战略子 目标分解、横向结合业务流 。 与主要业务流程的联系。企 几项主要的支持性子目标, 业的某些主要业务流程的支 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差量分析法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或优或劣的一种分析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首先通过两个方案的对比分别计算出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再根据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计算出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的优劣。假设将第一方案与第二方案对比,差量收入为第一方案收入减第二方案收入,差量成本为第一方案成本减第二方案成本,则,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收益,说明第一方案优于第二方案;反之,即为差量损失,第二方案优于第一方案。 差量分析法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性生产企业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的决策;用于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用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决策。在制造性生产企业中很多产品可以是整装成最终产品出售,也可以是零配件出售;在零配生产中,有的可以是半成品出售,有的需加工成完工产品出售。在企业当前生产条件下对某种产品应以最终产品出售合算还是以半成品出售合算呢?可以运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决策。 例题1,红星公司每年生产A半成品500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45元,其中,单位固定成本为5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55元。公司现已具备90%的生产能力将A半成品深加工为B产成品,A半成品深加工的单位变动成本16元/件,加工废品率为1%,B产成品的售价80元/件。要求:使用差量分析法对A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做出决策:①假设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②深加工能力可用于对外加工业务每年可获贡献边际9000元。 解:①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时,将A产品90%加工成B产品。 差量收入=B产品收入-A产品收入=450×80(1-1%)-450×5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