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参考资料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参考资料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参考资料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参考资料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肾虚可以有肾阴亏虚、肾阳亏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阴阳两虚、阴虚火旺等证。一般简要分为阴虚、阳虚两大类。通常肾虚可以见到以下症状:腰背酸痛、胫软跟痛、耳鸣耳聋、发脱枯悴、齿摇稀疏、尺脉弱、性机能失常(梦遗、阳痿、滑精等)。而肾阴虚证还可见如下症状: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梦遗、午后颧红、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肾阳虚证则在肾虚证基础上还可见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润、脉微弱迟。

对于肾虚,要补肾,除了饮食调理或药膳滋补外,最主要也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补肾中药。

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辨清虚实的真假。所谓“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至虚之病,反有盛势”,前者即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剂则实者更实;后者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剂则虚者更虚。因此,在用补肾剂之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肾虚存在(而无实证存在)。肾脏病证,以虚证居绝大多数,故有“肾无实证”之说,但并非绝对没有肾实证,临床上也是存在不少表现为肾实无虚的病证,故不能认为一见肾病就是肾虚证。

二是细辨适应证。如果服用中成药,更须注意适应证,因为,中成药多为丸药或胶囊,作用缓和,须较长时间服用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尤其是肾虚这种慢性病证,更要长期治疗才行。因此,必须细辨证候方能对症下药,具有针对性。如肾阴不足要补益肾阴,其经典的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但如果症状略有改变,或以适应证中的某一症状最为突出,则用药亦有变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稍加一、二味药,则能派生多个方药。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则成知柏地黄丸,功能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而致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背酸痛、遗精等症。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则成都气丸,功能滋肾纳气,主治肾虚气喘、呃逆之证。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即成麦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肺肾,用于肺肾两证。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则成杞菊地黄丸,功能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虚而致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等。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则回复成“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成为具有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弱的代表方。

对于广告中的各种补肾中成药,同样要分析清楚其中的成份、配伍、含量,这样才能了解其功效、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不能偏信广告上所说,因为广告不同于药物说明书,其往往采用比较概念化、口号式、最高级(最好、最佳、最权威等)词汇,常常使人产生过高的期望值,而趋之若骛。

而且,如果不注意适应证,只知肾亏就补肾,而不问是肾阴虚或肾阳虚,往往会造成药不对证,适得其反的结果。如汇仁肾宝,由多味补肾中药组成,补肾之气血阴阳,而以温壮肾阳为主,其适应证以肾阳不足为主,如腰膝酸冷、夜尿频多或清长、妇女白带清稀、男子阴冷阳痿不举,脉微弱迟、舌淡胖嫩苔润。如见五心烦热、升火烘热、舌红干剥,或咽燥口干、便秘溺赤、失眠或脉弦细数,则不适合应用,如误用反会伤阴助火。

三是部分虚不受补者,不宜直接用补肾剂,可以先调理脾胃。《黄帝内经》指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即在服用补肾剂之前先将消化功能调好,以便有能力消化吸收;或者在服补肾剂同时,加用健脾和胃、理气消导之品,以资助运化。

最后要提醒的是,购买补肾保健品或中成药,最好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自购!

哪些人需要补肾——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郑新

哪些人需要补肾呢?不分男女老少,凡具有肾虚症状的人都可以补肾。只是儿童、青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肾气相对较旺,肾虚相对较少。而老年人五脏功能逐渐减退,更需要补肾。

“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这句俗语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这说明肾于女人来说比对男人更重要。女人由于生理特点,负担了男人没有的经、孕、胎产、哺乳等任务,极易伤血、伤阴、伤气,出现肾虚证候较早较多,因此,女人的补肾需求不亚于老人。肾强,人就有精气神,在外表上就显得容光焕发。反之,肾的功能衰退,就会导致肾虚和内分泌失调。

肾虚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大致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两大类(如前所述)。

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选用合适的补肾药。具体说来,补肾阴的中成药有:

知柏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功用滋阴降火,用于骨蒸潮热,耳鸣,遗精,盗汗,口干咽痛。与宁心宝合用,有巩固儿童肾病综合症的远期疗效。亦可用于肾盂肾炎恢复期的巩固治疗。

用法:小蜜丸成人每次6克,每日3次;儿童减半。

麦味地黄口服液由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组成。功用滋阴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咳血,消渴,大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引起的阴虚多汗症。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儿童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补肾阳的中成药有:

补肾益寿胶囊

由红参、珍珠、灵芝、制首乌、枸杞子、淫羊藿、黄精、丹参、甘草等组成。功用补肾益气,能调节老年人免疫功能趋于正常,延缓衰老。用于肾精不足,失眠耳鸣,腰酸,健忘,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夜尿频数,性功能减退等。

用法: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肾炎平颗粒

由金樱子、菟丝子、山药、女贞子、旱莲草、莲须、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母草、蝉衣、紫苏叶等组成。功用补肾益精,补气健脾,活血疏风。用于脾肾两虚,倦怠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数。

用法:成人每次15克冲服,每日2~3次;儿童减半。

海马多鞭丸

由海马、蛤蚧、韭子、锁阳、狗鞭、驴鞭、牛鞭、貂鞭、鹿茸、小茴香、菟丝子、沙苑子、山萸肉、补骨脂、炒白术、杜仲、红参、母丁香、怀牛膝、当归、茯苓、山药、黄芪、肉桂、枸杞子组成。功用补肾壮阳,填精益髓。用于肾阳不足,气血两亏,面黄肌瘦,梦遗滑精,阳痿早泄,腰腿酸软等症。

用法:口服一次2克(每粒重2克),每日2次。

雄狮丸

由人参、鹿茸、淫羊藿、蜻蜓、蚕蛾、蟾蜍等组成。功用补肾壮阳,填精益髓。用于肾精亏损,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夜尿频数,腰腿酸软,畏寒肢冷等证。

用法:每次3~5粒,每日3次。

金水宝、百苓胶囊、宁心宝金水宝和百苓胶囊

主要成分均是发酵虫草菌粉,宁心宝主要成分是虫草头孢菌粉。功用补肾益肺、秘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肾肺两虚,精气不足,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肾虚作喘,心悸不眠,月经不调等证,亦可用于抗心律失常,性欲减退,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防动脉硬化,防衰老等作用。

用法:每次3~5粒,每日3次。

胎宝胶囊

是胎盘(紫河车)的提取物。功用扶正补虚,养血填精,滋补强壮,健脾益气。用于阳痿遗精,久病虚亏,先天不足,产后体虚,自汗盗汗,助儿童生长发育,增强智力,抗衰老,用于虚喘,儿童发育不良,不孕少乳,习惯性流产,慢性肾炎,乙肝等。

用法:每次2~3粒,每日3次。

据报道,在某些省市竟然流行起男女老少服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补肾,有些人吃的理由是既然很多人都在吃,自己吃不会错,反正补一补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害处。

可能是受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诱导,无论男女老幼,出现腰膝酸软、易疲劳、乏力均认为是肾虚所致,就需要补肾,所要考虑的只是选择哪一种补肾方法,食补、药物补还是保健品补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准备补肾的患者中,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应到正规医院作相关检查,以免单纯补肾很长时间无效后再查,贻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无法挽回的结果。

肾功能不好应看肾脏科,肾虚应看中医科。肾虚的种类多,表现多,补肾需在正规医院中医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补肾。西医没有补肾的概念,肾功能正常需要保护,如不用肾毒性的药物,包括中药。

吃什么补什么,吃猪肾补人肾?

在某些需要补肾的患者中,确实是吃猪肾达到补肾作用,如肾气虚时可食羊肾、猪肾、火腿、鸡肝、泥鳅、豇豆、白豆、小核桃肉、栗子、莲子、肉桂等。

肾虚的种类不同,食补的方法、补品也不同,如肾精虚时需补紫河车、海参、鹿肉、鱼鳔、蜂乳、花粉、猪髓、羊肾、羊骨、黄牛肉、鸡肉、黑芝麻、菟丝子。肾阴虚时需补燕窝、灵芝草、银耳、羊乳、猪髓、猪脑、猪皮、猪蹄、乌骨鸡、鸽肉、龟肉、鳖肉、蚌肉、泥螺、黑大豆、黑芝麻、樱桃、桑椹、山药、何首乌、枸杞子等。肾阳虚时需补鹿肾、虾、虫草、羊肉、狗肉、麻雀肉、刀豆、韭菜、肉桂、海狗肾、海马等。

但需在排除器质性疾病或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请中医科医生协助判断虚证的部位、性质,确定补养方法,并选择补品,切不可相信吃什么补什么,盲目乱补。民间有时所讲的动物肾其实并不是肾脏,而是动物睾丸,如鸡肾就是鸡睾丸,这类食物可能含有少量的动物激素,有短暂增强性功能的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性功能异常。

中药补肾有无害处?

大多数人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所以用中药补肾起码没有害处,可以自己随便补。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现代医学不能分析其中很多成分,已经发现很多中药对肾脏、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有毒性作用,有些毒性还很大,可以致命。如1993年,比利时

公开披露了该国一些妇女因服含广防己的减肥丸导致肾病的不幸事件。后经调查发现约1

万名服该药的妇女中至少有110人罹患晚期肾衰,其中66人进行了肾移植,部分患者还发现了尿道癌症。1999年,英国又报道2名妇女因服含关木通的草药茶治疗湿疹导致晚期肾衰。此外,国内也有大量报道因服用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等草药导致急性肾衰的事件。我们曾经遇到一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自己服用壮阳药引起死亡的病例。所以盲目采用中药补肾是危险的。

此外由于中草药的作用比较缓慢,很多成药内都加有西药成分,如市面所售的大部分壮阳药都含有伟哥成分(枸橼酸西地那非)、消渴丸多含有化学降糖药,这些西药成分的副作用往往被患者所忽视,可以引起严重后果。

还有一些患者已经到了慢性肾衰尿毒症期,盲目相信电视广告进行中药治疗是无效的,只能耽误病情,造成浪费。

合理补肾益寿延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罗学宏/李惠明

衰老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虽然衰老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为抗衰益寿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探索。几千年来,一直重视五脏(心、肝、脾、肺、肾)养生保健,特别关注补肾在益寿延年中的作用。

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与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正确施补的原则应根据阴虚、阳虚及兼证的不同,合理应用以下中成药。

龟龄集本方载于《集验良方》。方中以人参、鹿茸、穿山甲、麻雀脑等20余味名贵中药材为主药,具有补肾培元之功效,为补命火、助气、抗衰老名方。据史载:乾隆帝长寿的原因除经常习武锻炼身体之外,同常服用补益滋养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常服的补药就是龟龄集。用法:口服2次,每次1.5克,淡盐水送服。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本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组成。功能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腰酸腿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繁、痰饮等症。凡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性水肿、前列腺肥大等属于

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

济生肾气丸由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且增加茯苓量而成,出自《济生方》。本品功能补肾温阳,利水退肿,用于肾虚腰重、水肿、小便不利,也可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见上症者。

金锁固精丸本方源于《医方集解》。由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组成。把上药共为细末,并用莲子粉糊为丸,病轻者每次服6~9克,重者每次服l0~l8克,l日2~3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用补益肾气、固涩肾精。主治肾虚精关不固证。症见遗精、滑精,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四肢酸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沉弱。本方除了治疗遗精、滑精,还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孟肾炎,慢性结肠炎,老年性尿频,小儿遗尿等。

归茸丸本方载于明代《寿世保元》。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怀牛膝、当归、附子、鹿茸、泽泻、五味子、官桂等药组成。诸药研末(鹿茸用酒制成糊状),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空腹服9克,以盐汤或温酒送服。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有滋补肝肾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舌燥喉痛等症。现代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肺结核、神经衰弱、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结核、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属于肝肾阴虚者。

验方益寿膏出自《善补百岁应有余》。由党参、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大枣、柏子仁、枣皮、制首乌、制黄精、巴戟、杜仲、山药、砂仁、黄连、广木香、续断、黄芪、鱼鳅串、白茅根组成。诸药共煎,去渣取汁,浓缩后加蜂蜜,收膏时加入龟胶、鹿胶、三七粉,搅匀即成。每次服1匙,l日2~3次,亦可泡酒服用。本方有补气血、滋阴肾、养心神、健脾胃之功效。

(责任编辑:叶惠玲)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五脏精气阴阳概述

五脏精、气、阴、阳概述 一、心脏 1、心精------藏于心中的精,由于心主血,心精常常溶入心血之中,故心精主要以心血的形式存在。 (1)正常表现:心精心血充足,则机体神志活动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等。 (2)临床症状:心精心血不足,则濡养心、神的功能减退,可见心悸、怔忡、健忘、少寐、神疲、目眩、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等症。 2、心气------是由心精所化,是心精的功能体现,与宗气中贯心脉、行血气的部分相合而成,是推动心脏搏动、血液运行及振奋精神的动力。 (1)正常表现: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血运通畅,精神振奋,思维敏捷。(2)临床症状:心气虚衰,则心搏动无力,血运失常,精神委顿,可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活动时尤甚,脉弱或结代等症状。 3、心阴与心阳------是心气的两种不同阴阳属性的成分。 心阴:是心气的滋养、宁静、沉降等功能的表达,由心精中属阴的部分所生。心阳:是心气的温煦、推动、升发等功能的表达,由心精中属阳的部分所生。(1)正常表现:心阴能制约心火,防止心火过亢; 心阳能制约心阴,防止阴寒过盛。 (2)临床症状: 心阴不足,则凉润、宁静、沉降等功能减退,虚火上炎,可见心悸而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少寐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心阳虚衰,则温煦、推动、升发等功能减退,阴寒内生,可见心悸、胸闷、身寒肢冷、精神困倦、气喘自汗、面浮肢肿,或心痛暴作,面色晃白,舌淡润,脉迟弱等症 二、肺 1、肺精------主要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之精之轻清部分组成,依靠肺之宣发与肃降作用,上濡头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下输各脏腑以滋润之。(1)正常表现:肺精充足,则肺脏本身其所主官窍得以濡养,发挥正常的生理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五脏六腑—肾

一、认识肾(酉时最旺:17:00-19:00)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腑。” ◎主要生理机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期。由于肾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划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阴膀胱经互为表里,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二、肾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 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源,是脏腑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先、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的构成本源,出生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也是脏腑之精,其作用有二:一是脏腑之精化为脏腑之气,濡养脏腑使之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二是将剩余的精气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偶赖于先天之精的推动和资助,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其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培育及充养才能日渐充盛,发挥其生理效应。 如果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到导致精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因而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生育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肾精、肾气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从“齿、骨、发”的变化体现出来,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 若肾精及肾气不足则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无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成人则为早衰。 肾精、肾气主生殖机能: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出生后随着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产生天癸,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 人体的性机能会随着天癸(肾精、肾气)的衰退而变化,天癸来潮,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出现排精,说明性器官已经成熟,具备生殖能力。反之,则生殖机能衰退。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胃、小肠、大肠中的水液,经由脾气的运化转输作用,吸收并输送至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的调理与治疗

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而肾阳偏衰则为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黎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等。 2.肾虚的种类: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4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 ①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②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③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苔淡白、脉细弱。 ④肾阴阳两虚:则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3.肾虚的症状: 传统医学所讲的“肾虚”概念中的“肾”,不仅指解剖学上的肾脏,而且是一个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肾虚症状”也就是一宽泛的概念,他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所以,肾虚的症状很多,概括如下: 肾虚的症状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肾虚的症状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肾虚的症状在意志方面表现为;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

目标和方向。 肾虚的症状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肾虚的症状在泌尿方面表现为: 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 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嗓音逐渐粗哑,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 4.肾虚自测法 请根据您的自身情况,在每题前的方框中打上"√"或"×"。如果回答中有三个或以上的"√",这表明您的肾脏已经发出了警报:您很可能面临肾虚的问题。 □腰痛:您是否有腰痛并经常复发,劳累或阴雨天气加重? □尿频:在正常饮水情况下您是否会夜尿三次以上,小便无力、淋漓不尽? □便秘:您是否常有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现象? □神疲乏力:您是否经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失眠健忘:您是否睡眠不好,又经常丢三落四? □畏寒肢冷:您是否因天气一转凉就手脚冰凉,还特别怕冷、怕吹风? □机能衰退:您是否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 □慢性病缠身:您是否患有各种慢性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5.肾虚的治疗: 肾虚的治疗,在中医上主要分为肾阴虚的治疗,肾阳虚的治疗以及阴阳两虚的治疗。肾虚的治疗,主要可分为几种,即药物治疗,运动方法治疗,以及食疗。三者各有优缺点。但总的来说,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对肾虚进行辩证,也就是分明白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治疗。 6.补肾需分阴阳: 中医讲究辨症论治,对症下药,补肾需要辨明阴阳,不分阴虚阳虚,乱用补药,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而且可能会造成伤害。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 □ 孟凯韬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 “哲理数学”中“主导属明晰度”的概念,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且发现世界上还有另外七大规律,与之共计十大规律,即对立统一对称规律、正反相抵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突变规律、分浑交逆转换规律、物极必反规律、三五生成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基可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进行探索。 学的概念 今为止,已经历了由算术到代数、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由必然数学、由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四次革命,而哲理数学被称为数学史革命。传统数学只看到了对立,而忽略了统一,只看到了一分为二,二为一,哲理数学则打破了传统数学中“排中律”的桎梏,指出事此亦彼的,指出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将哲学与数学联系起来。 说,哲理数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生在深层及在宏观上存在量关系的科学,是与传统数学根本不同的新数学。它区别于传统数征在于,实现了哲学思维与数学思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辩证逻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它的功能也与传统数学有统数学主要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哲理数学则主要给人问题的思想方法,给人们以智慧上的启迪。 学证实和发现十大规律 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由事物的本质或状态,所以首先引入主导属性明晰度这一定义。

是任意一个事物,x、y是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y的隶属度分别为A(x)和A(y),且A(x)+A(y)=1,则称Dx )-A(y)为A的以x为主导属性的主导属性明晰度;称Dy(A)=A )为A的以y为主导属性的主导属性明晰度。 证法三大规律 属度介于0与1之间,所以主导属性明晰度介于-1与1之间,而以为下极限和上极限。为了表示在任意时刻t的主导属性明晰度,我径相同且相切的两个圆的圆心和切点的直线为时间轴,以时间轴与表示0,以过圆心且与时间轴垂直的直线与上半圆和下半圆的交点分-1,每个圆的左半圆周以顺时针方向为正向,每个圆的右半圆周以为正向,建立圆弧坐标系,那么当x从0.5单调增加至1,转为单调再转为单调增加至0.5时,y从0.5单调减少至0,转为单调增加至单调减少至0.5,从而Dx(A)的图形如左上半圆和右下半圆所构成所示;当x从0.5单调减少至0,转为单调增加至1,再转为单调减,y从0.5单调增加至1,转为单调减少至0,再转为单调增加至0.5,)的图形如左下半圆和右上半圆所构成的s形弧线所示。 中显而易见,不论是Dx(A)还是Dy(A),位于时间轴上方的弧线,位于时间轴下方的弧线均表示负数,这意味着人们所谓“一分为种大体的、粗略的划分,且只在极限情况下,即只有当主导属性明-1时,A对x和y而言是“非此即彼”的,除此以外A对x和y的为0,因而都是“亦此亦彼”的。这就是所谓对立统一规律。另一方导属性明晰度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意味着量变,主导属性明晰度由负变正意味着质变,所以由图中也可以看出质变是由量变引发的,之必然。这就是所谓量变质变规律。主导属性明晰度从0开始,经和下极限-1,最后复归于0,则刻画出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 称规律和正反相抵规律 (A)=-Dy(A),而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图形是关于时间轴对称的。任意一个时刻,它们的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而主导属性明晰度味着“长”,主导属性明晰度单调减少意味着“消”,所以上图表称的,这可称之为“消长对称规律”。从上图还可以看出,对于时点t,Dx(A)和Dy(A)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因而其和恒等于0。“正反相抵规律”。 换规律和物极必反规律 和t2是任意两个时刻,t1D(t2)时,称A顺势变化;当D(t1)

真阴真阳理论辨析

真阴真阳理论辨析 真阴、真阳,又名元阴、元阳,真水、真火,亦即肾阴、肾阳。"真"之本义,为"本原,自身。"如《庄子。秋水》曰:"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又《山木》云:"见利而忘其真。""元",即开始,第一。《公羊传。隐公元年》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说文解字》曰:"元,始也。" 真阴、真阳之名,源于命门学说。对于命门学说,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内经》中言"命门者,目也"(《灵枢。根结》);《难经》则认为命门为人体内脏之一,指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自《难经》之后,历代医家,尤其是明清医家对命门学说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见解:或以右肾为命门,或以两肾为命门,或以两肾之间为命门,或以命门为肾间动气,或以命门为水火之宅等等,众说不一,莫衷一是。尽管如此,人们对命门功能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即认为命门为生命之根、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正如《难经。三十九难》所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张景岳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中曰:"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命门的功能与肾密切相关,"命门者,其气与肾通"(《难经。三十九难》)。"命脉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类经附翼。真阴论》)可见,命门的功能与元气相关。故明代医家虞抟在《医学或问》中曰:"夫两肾同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实有相火寓乎其中。"秦伯末明确指出:"命门为生命之根,包括真阴真阳产生动气,通过脏腑经络达脑,通骨髓走四末,温皮肤腠理等,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上起着主导作用。" 肾为先天之本,是与元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由此可以推知,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肾阴,即真阴,元阴,命门之水;肾阳,即真阳,元阳,命门之火。由于命门之水火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因此肾阴、肾阳亦为人体各脏腑阴阳之根本,对维持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 肾阴肾阳在人体内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故曰"人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医宗必读》):"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景岳全书》)。若内外邪气作用人体,破坏"阴平阳秘"的状态,导致肾的阴阳失去协调平衡,出现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肾阴虚,可见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肾阳不足,可见神疲肢冷,腰酸尿频,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冷不育等症。如临床证见肾虚,而无明显寒热之象,则称为"肾精不足",或"肾气亏虚"。由于肾阴、肾阳皆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肾阴或肾阳亏虚至一定程度,常可累及其相对的一方,而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最终出现阴阳两虚之证。 由于肾阴、肾阳为人体真阴、真阳,并为各脏腑阴阳之根本,因此肾的阴阳失调,不仅出现肾脏本身的病症,而且会影响其他脏腑阴阳,出现相应病症。如肾阴亏虚,不能涵养肝阴,可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之证;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则致心肾阳虚,心火上炎之证;若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则见肺肾阴虚之证。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可致脾肾阳虚,而见水湿内生,或水气泛滥;若肾阳虚,不能温煦心阳,则致心肾阳虚之证。反之,其他脏腑阴阳亏虚,日久及肾,亦必引起肾的阴阳亏虚。 临床上,对于肾阴肾阳亏虚所致的症证,应当遵循治病求本之法,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由于肾阴、肾阳为真阴、真阳,故肾阴亏虚之证,治当选用滋腻厚重之品,以滋阴补肾;肾阳亏虚之证,当选用气厚性热之药,以温阳补肾;若属肾精亏虚,或肾气不足,则应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肾填精,或补肾益气;若肾阴肾阳亏虚兼见其他脏腑阴阳不足者,当加减相应药物以治之。由于真阴真阳,互根互用,互相影响,因而在临床上,对于肾阴虚,肾阳虚,

中医对肾功能的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对肾功能的认识 中医对肾功能的认识肾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功能广泛,作用特殊,有主宰生命之概念,故历代医学家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肾的生理功能极为广泛,包括肾阴、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中肾阴肾阳都是以肾所藏的精气为物质基础,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 肾阴、肾阳在人体内互相资生,相互制约,共同发挥藏精、主水液、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等生理功能。 一、肾的生理特点: 肾主闭藏: 封藏,亦曰闭藏,固密储藏,封固闭藏之谓。 肾主封藏是指肾贮藏五脏六腑之精的作用。 封藏是肾的重要生理特性。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藏真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 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肾主命火,命火宜潜不宜露,故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人之生身源于肾,生长发育基于肾,生命活动赖于肾。 肾是人体阴精之所聚,肾精充则化源足。 肾又是生命活动之本原,肾火旺则生命力强,精充火旺,阴阳相济,则生化无穷,机体强健。 1 / 3

肾为封藏之本,是对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肾脏各种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 如精藏于肾,气纳于肾,以及月经的应时而下,胎儿的孕育,二便的正常排泄等等,均为肾封藏之职的功能所及。 肾精不可泻,肾火不可伐,犹如木之根、水之源,木根不可断,水源不可竭,灌其根枝叶茂,澄其源流自清。 因此,肾脏只宜闭藏而不宜耗泻。 肾主闭藏的生理特性体现在藏精、纳气、主水、固胎等各方面。 基于这一生理特性,前人提出了肾无实不可泻的学术观点,故治肾多言其补,不论其泻,或以补为泻。 但是,肾病并非绝对无实而不可泻,确有实邪亦当用泻。 然而,肾脏具有主蛰伏闭藏的特性,故其病虚多实少,纵然有实邪存在,也是本虚标实,所以治肾还是以多补少泻为宜。 肾主闭藏的理论对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养生学非常强调收心神、节情欲、调七情、省操劳以保养阴精,使肾精充盈固秘而延年益寿。 肾气与冬气相应: 肾与冬季、北方、寒、水、咸味等有着内在联系。 如冬季寒水当令,气候比较寒冷。 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 冬季的岁运,正常为静顺,万物归藏。 在人应肾,阴平阳秘,封藏有节。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五行 3.相生 4.相侮 5.子盗母气 6.培土生金 二、选择题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 .绝对的 B .有条件的 C .单方面的 D .量变的 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依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 A .相乘关系 B .母病及子关系 C .子病及母关系 D .相侮关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水为火之所不胜 B .金为土之子 C .木为水之子 D .土为水之所胜 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A .抑木扶土 B .培土制水 C .滋水涵木 D .佐金平木 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关系?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 .相互转化 7、具有变革性质的物质属于( ) A .木 B .水 C .金 D .火 8、“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主要是利用了五行的()关系

A .相生 B .相克 C .相乘 D .相侮 三、填空题 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关系。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2.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叫。在五行肝病传脾是属。 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 4.阴阳的基本规主要是指阴阳的及。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 6.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之为“”与“”的关系。 7.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生现象。包括和 两方面。 8.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2、简答阴阳五行的关系。 3、运用阴阳学说说明动物体的生理。 4、五行的特性是如何定义的? 5.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6.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何? 7.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 8.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9.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五、论述题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参考资料

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肾虚可以有肾阴亏虚、肾阳亏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阴阳两虚、阴虚火旺等证。一般简要分为阴虚、阳虚两大类。通常肾虚可以见到以下症状:腰背酸痛、胫软跟痛、耳鸣耳聋、发脱枯悴、齿摇稀疏、尺脉弱、性机能失常(梦遗、阳痿、滑精等)。而肾阴虚证还可见如下症状: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梦遗、午后颧红、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肾阳虚证则在肾虚证基础上还可见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润、脉微弱迟。 对于肾虚,要补肾,除了饮食调理或药膳滋补外,最主要也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补肾中药。 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辨清虚实的真假。所谓“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至虚之病,反有盛势”,前者即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剂则实者更实;后者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剂则虚者更虚。因此,在用补肾剂之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肾虚存在(而无实证存在)。肾脏病证,以虚证居绝大多数,故有“肾无实证”之说,但并非绝对没有肾实证,临床上也是存在不少表现为肾实无虚的病证,故不能认为一见肾病就是肾虚证。 二是细辨适应证。如果服用中成药,更须注意适应证,因为,中成药多为丸药或胶囊,作用缓和,须较长时间服用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尤其是肾虚这种慢性病证,更要长期治疗才行。因此,必须细辨证候方能对症下药,具有针对性。如肾阴不足要补益肾阴,其经典的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但如果症状略有改变,或以适应证中的某一症状最为突出,则用药亦有变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稍加一、二味药,则能派生多个方药。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则成知柏地黄丸,功能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而致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背酸痛、遗精等症。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则成都气丸,功能滋肾纳气,主治肾虚气喘、呃逆之证。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即成麦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肺肾,用于肺肾两证。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则成杞菊地黄丸,功能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虚而致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等。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则回复成“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成为具有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弱的代表方。 对于广告中的各种补肾中成药,同样要分析清楚其中的成份、配伍、含量,这样才能了解其功效、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不能偏信广告上所说,因为广告不同于药物说明书,其往往采用比较概念化、口号式、最高级(最好、最佳、最权威等)词汇,常常使人产生过高的期望值,而趋之若骛。 而且,如果不注意适应证,只知肾亏就补肾,而不问是肾阴虚或肾阳虚,往往会造成药不对证,适得其反的结果。如汇仁肾宝,由多味补肾中药组成,补肾之气血阴阳,而以温壮肾阳为主,其适应证以肾阳不足为主,如腰膝酸冷、夜尿频多或清长、妇女白带清稀、男子阴冷阳痿不举,脉微弱迟、舌淡胖嫩苔润。如见五心烦热、升火烘热、舌红干剥,或咽燥口干、便秘溺赤、失眠或脉弦细数,则不适合应用,如误用反会伤阴助火。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3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分数:2.00) A.呼、笑、歌、哭、呻 B.角、徵、商、宫、羽√ C.筋、脉、肉、皮、骨 D.酸、苦、甘、辛、咸 解析:解析: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与五行相生相对应的五音顺序应该是角、徵、宫、商、羽。故选B。 2.“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了 (分数:2.00) A.阴阳互根 B.阴阳互用√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3.“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指的是 (分数:2.00) A.阴阳互根 B.阴阳互用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人、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类经附翼·医易》。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 4.“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说明了阴阳学说中的什么内容 (分数:2.00) 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5.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秋日下肤”,则可见 (分数:2.00) A.如鱼之游在波 B.泛泛乎万物有余 C.蛰虫将去√ D.蛰虫周密 解析:

阴阳五行学说原理及其基本的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原理及其基本的内容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阴阳五行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阴阳蕴含於气之中,一气流行,无极而太极,太极的动静产生阴阳,阴阳又推动著世界和其中每一事物的运动变化。五行,是用来概括世界上几类基本要素的范畴。它们以木火土金水命名,但并非仅仅指这些具体事物的本身,而是以它们为基本框架,或者说以之为思维模型,将一切现象分成基本的五大类。五行是世界的基要素。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今天的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宇宙间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地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五种不同属性抽象概括,应全面领会五行真正内涵。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元气走向衰败。 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 五行生克关系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中医讲的是“精气血阴阳”, 追求的是“心肝脾肺肾”扶正与调和

中医讲的是“精气血阴阳”, 追求的是“心肝脾肺肾”扶正与调 和 高朱雷:中医就是五个字 https://www.doczj.com/doc/312395783.html,/html/2012-03/08/conten t_1635284.htm 大洋新闻时间: 2012-03-08 来源: 信息时报邀约四次,笔者好不容易才见到高教授。其实笔者在访问之前,就听好几个同事说过,他一眼就能把病人看透,那么几味并不算太起眼的中草药,在他的调遣、加减之下,似乎就有了神奇的药力,不敢说是药到病除,那也是几付中药剂下肚病好了七分。笔者一见面,就问:“外面说您是华佗再世,贵医院的医务处长也给我讲您收到‘华佗再世’四个字的锦旗就有十多面,是不是?”面对笔者的疑问,高朱雷笑一笑:“那不敢,华佗 是谁?是神医啊,我可差得太远了!尽管患者那样说,但我不那样认为。” 平实的回答,谦虚的胸怀。高朱雷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先后担任冶金部附属第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中医院首席专家,新疆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科室主任、曾数次或公派、或受邀赴海外讲学、诊病,参与编撰的多部中医内科著作已成现代中医的重要文献;行医30余年,他接诊了数以万计的中老年慢性病、疑

难病患者,不管他自己认不认,口碑树在老百姓心里,树在外国友人的心里。因为不管多重的病人,他开药都是以中药为主。用他的话说“西药吃多了,病不一定好得快,但身体一定垮得快。”有意思的是,同行分析他开的药里面,一般主要的药是一种补益药。他出去讲学、讲座和跟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病是“三分治,七分养”! 高朱雷是共和国新生代中医学家,跟中医中药结缘30载,他总结自己行医30年的心得时说:“中医千锤百炼3000年,其实核心就是五个字--精、气、血、阴、阳”。 一 一位好的中医大夫,他自己就是一所医院。人走到哪里,医院就开到哪里。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一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检查,二不需要复杂的化验结果,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就能知晓病情,开一些中草药方剂,用不了多少天,像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骨病、颈椎病、腰椎病、前列腺病、咳喘肺病等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重症减轻,轻病好。 高朱雷就是这样一位名老中医,他精通中医五个字“精气血阴阳”辨证论治,擅长运用中医“七虚五正平衡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把中医药无可替代的卓越疗效发挥得

阴阳五行学说重点知识

阴阳五行学说重点知识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阴阳互损

(完整版)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侣山堂类辩》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即生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病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及母、母及子四方面的影响。但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 1.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

上升,气腾于天”表明阴阳水火升降原理。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精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这种精血互生关系,即体现了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之一。亦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临床所见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就是心(血)肾(精)同病的征象。

肾精_气_阴_阳辨析_张磊

肾精、气、阴、阳辨析 张磊1,刘迎迎2,郭伟星 3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综合内科,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院区肾病科,山东济南250011;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文章首先系统阐释了肾精、气、阴、阳这一组概念的源流,理清了其与相应的哲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 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次,对肾精、肾气、肾阴和肾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辨析。不足之处,敬请 斧正。 关键词: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8-1557-04 Analysis of Kidney Essence ,Qi ,Yin and Yang ZHANG Lei 1,LIU Yingying 2,GUO Weixing 3 (1.The Eastern Par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 ’nan 250014,Shandong ,China ;2.The Western Par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 ’nan 250011,Shandong ,China ; 3.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Ji ’nan 250014,Shandong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concept origin of kidney essence system ,Qi ,Yin ,Yang ,and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with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re clearly defined ;secondly ,the kidney essence ,kidney-Qi ,kidney -Yin and kidney -Ya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re explained in details. Key words :Kidney essence ;kidney -Qi ;kidney -Yin ;kidney -Yang ;mutual relationship 收稿日期:2013-02-19 作者简介:张磊(1982-),男,山东莱芜人,住院医师,博士,研究方向: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肾中精、气、阴、 阳是4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用以描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临床意义重大,但中医学对其概念的 界定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分歧,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辨析。 1肾精与肾气1.1 中医学关于“精”、“气”的阐释就中医学中“精”、“气”概念的认识源流而言,两 者显然是移植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并深 深烙上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气学说”的印记。中国古代哲学认为,“精”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构成 世界万物的精微原始物质, 如《淮南子·天文训》中云:“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 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 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精者为星 辰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可见且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其自身的运动变 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产生、发展与衍化。如《周易·系辞传下》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 化生 。”《论衡·自然》亦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再譬如哲学界的泰斗张岱年先生云[1] :“气”是最细微最 流动的物质, 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 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由此可知,在古代哲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一致的, 皆指存在于宇宙万物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是极为抽象的,居于“精气学说”结构中的最顶层,故常以“精气”并称。譬如《周易·系辞传上》说:“精气为物,游 魂为变。”《吕氏春秋·圜道》亦云:“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集,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 而大,大而成,成而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此外,“精”亦可以指“气”之精粹部分,如《管子·内业》中所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或指运动变化的“气”如《管子·心术下》云:“一气能变曰精”。总之,在古代哲学中,“精”即“气”,亦称“精气”,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古代哲学中“精”、“气”的概念被引入到中医学中后,其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医学范畴中,“精”与“气”是一对独立、对等且存在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 两者可相互资助、相互化生、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制约、相互替代、相互包容。中医学中的“精”是对人体内一切有形的禀受于父母且与生俱来的生命物质和后天获得的对人体有用的精华物质的概称,是构成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源泉,亦是人体其它生命物质的化生本原。根据来源的不同,人体之“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禀受于父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