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1习题

一、填空题

1.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如果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则称其为对等网。

3.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规则三个要素组成。

4.OSI参考模型规定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分组传送、流量控制和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5.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6.设置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

7.在OSI参考模型中,应用层上支持文件传输的协议是文件传送、存取和管理FTAM ,支持网络管理的协议是报文处理系统MHS 。

二.选择题

1.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如果某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则局域网中任何一个结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

A)总线型结构B)树型结构

C)环型结构D)星型结构

3.网状拓扑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执行路径选择的层是 B 。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层是C 。

A)物理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

6.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C。

A)传输层B)表示层C)会话层D)应用层

7.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称为(C)使信息传输与信息功能相结合,使多个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信息的能力。

A)分散系统B)电话网C)计算机网络D)智能计算机

8.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OSI(D)层上实现。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三、思考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网络的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型网、网状网等;

(3)根据网络的通信性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网络;

(4)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5)根据网络的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计算机网络有许多功能,如可以进行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

数据通信,即实现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资源共享,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一般情况下,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最为重要。

远程传输,计算机已经由科学计算向数据处理方面发展,由单机向网络方面发展,且发展的速度很快。分布在很远的用户可以互相传输数据信息,互相交流,协同工作。

集中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得现代办公、经营管理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已经有了许多MIS系统、OA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实现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对于大型的课题,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小题目,由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完成,然后再集中起来解决问题。

负载平衡,是指工作被均匀地分配给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网络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和检测,当某台计算机负载过重时,系统会自动转移部分工作到负载较轻的计算机中去处理。

2.按照网络的逻辑功能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个计算机网络应当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1)若干个主机,它们向各用户提供服务;

(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

(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为在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3.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试画出它们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星形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总线拓扑的缺点: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

环形拓扑,由站点和连接站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环形拓扑的优点:电缆长度短;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可使用光纤。

环形拓扑的缺点: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故障检测困难;环形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达室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树形拓扑,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

树形拓扑的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

树形拓扑的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4.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为了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互连和互操作提供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首先必须解决数据传输问题,包括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中的误差与出错、传输网络的资源管理、通讯地址以及文件格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互相通信的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通信网之间进行频繁的协商与调整。这些协商与调整以及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框架文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计算机网络7层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其核心内容包含高、中、低三大层,高层面向网络应用,低层面向网络通信的各种物理设备,而中间层则起信息转换、信息交换(或转接)和传输路径选择等作用,即路由选择核心。

5.OSI/RM设置了哪些层次?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框架文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计算机网络7层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即0SI参考模型。其核心内容包含高、中、低三大层,高层面向网络应用,低层面向网络通信的各种物理设备,而中间层则起信息转换、信息交换(或转接)和传输路径选择等作用,即路由选择核心。该模型提出了用分层的方法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连与互操作功能。分层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局部问题,并规定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分层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处理,并使得高层用户从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层开始进行互连。从而使得系统变的开放。

物理层:负责提供和维护物理线路,并检测处理争用冲突,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和流控制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运输层: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运输层也要决定向会话层服务,并最终向网络用户提供服务。

会话层:进行高层通信控制,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功能,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的和专用的功能等。

6.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物理层的接口具有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等四大特性:

机械特性将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则说明在接口引脚上出现的电压应在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每一个数据位的时间大小。

功能特性主要说明接口信号引脚的功能和作用。

规程特性说明通信过程中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7.HDLC的操作方式有哪几种?

HDLC中常用的操作方式有以下三种:

1)正常响应方式NRM(Normal Responses Mode)是一种非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有时也称非平衡正常响应方式。该操作方式适用于面向终端的点到点或一点与多点的链路。在这种操作方式,传输过程由主站启动,从站只有收到主站某个命令帧后,才能作为响应向主站传输信息。响应信息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帧组成,若信息由多个帧组成,则应指出哪一个是最后一帧。主站负责管理整个链路,且具有轮询、选择从站及向从站发送命令的权利,同时也负责对超时、重发及各类恢复操作的控制。

2)异步响应方式ARM

异步响应方式ARM(Asynchronous Responses Mode)也是一种非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与NRM不同的是,ARM下的传输过程由从站启动。从站主动发送给主站的一个或一组帧中可包含有信息,也可以是仅以控制为目的而发的帧。在这种操作方式下,由从站来控制超时和重发。该方式对采用轮询方式的多站莲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3)异步平衡方式ABM

异步平衡方式ABM(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是一种允许任何节点来启动传输的操作方式。为了提高链路传输效率,节点之间在两个方向上都需要的较高的信息传输量。在这种操作方式下任何时候任何站都能启动传输操作,每个站既可作为主站又可作为从站,每个站都是组合站。各站都有相同的一组协议,任何站都可以发送或接收命令,也可以给出应答,并且各站对差错恢复过程都负有相同的责任。

8.试简述HDLC帧各字段的意义。

标志字段F:作为一个帧的边界,标明了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地址字段A:在使用非平衡方式传送数据时,地址字段总是写入次站的地址。但在平衡方式时,地址字段总是填入应答站的地址。

帧校验序列FCS,校验的范围从地址字段的第一个比特起,到信息字段的最末一个比特为止。

控制字段C,是最复杂的字段。根据其最前面两个比特的取值,可将HDLC帧划分为三大类: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号帧。

9.HDLC帧可分为哪几个大类,试简述各类帧的作用。

HDLC帧可分为信息帧(Information)、监督帧(Supervisory)和无编号帧(Unnumbered)等三大类。信息帧用于传输数据信息,监督帧用于了解和反映站点的通信状态。无编号帧主要用于链路的管理。10.HDLC用什么方法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

11.PPP协议有哪些组成部分?

PPP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1)一个将IP数据报封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校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

2)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通信的双方可协商一些选项。在[RFC 1661]中定义了11种类型的LCP分组。

3)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如IP、OSI的网络层、DECnet、AppleTalk等。

12.简述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1)在传输方式上,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

2)关于全网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3)关于路由选择:虚电路服务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当有一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

4)关于分组顺序:对虚电路服务,由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

5)可靠性与适应性: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因此,数据报服务的适应性比虚电路服务强。

6)关于平衡网络流量: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中继结点可为数据报选择一条流量较小的路由,而避开流量较高的路由,因此数据报服务既平衡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数据报得以更迅速地传输。而在虚电路服务中,一旦虚电路建立后,中继结点是不能根据流量情况来改变分组的传送路径的。13.什么是拥塞现象有哪些拥塞控制方法?

一般来说,当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网络性能降低,这种情况就叫拥塞,主要是对资源的需求大于可用资源——拥塞出现表示荷载超过了资源的承受能力。解决办法:针对某个因素的解决方案,

只能对提高网络性能起到一点点好处,甚至可能仅仅是转移了影响性能的瓶颈;需要全面考虑各个因素,显然的两种克服方法:增加资源和降低负荷。(拒绝某些服务);主机能以一个恒定的速率发送信息;通信量整形(强迫分组以某种更有预见性的速率传送)。

14.设计路由算法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设计路由算法时需要考虑的技术要素:

首先是路由算法所基于的性能标准;设计中还要考虑,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方式;路由判断地点;网络信息来源;路由选择策略;信息更新时间。

15.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分哪几类?

路由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策略和动态策略。静态路由不根据实际测量的或估计的网络当前通信量和拓扑结构来做路由选择,而是按照某种固定的规则来进行路由选择,故又称为非自适应路由算法。动态路由根据拓扑结构以及通信量的变化来改变路由,故又称为自适应路由。

16.会话连接和运输连接有几种对应关系关系怎样?

会话与运输层的连接有三种对应关系:

1)一对一的关系,在会话层建立会话时,必须建立一个运输连接。当会话结束时,这个运输连接也释放了。

2)多会话连接对单个运输连接;例如在航空订票系统中,为一个顾客订票则代理点终端与主计算机的订票数据库建立一个会话,订票结束则结束这一次会话,然后又有另一顾客要求订票,于是又建立另一个会话。但是,运载这些会话的运输连接没有必要不停地建立和释放。但多个会话不可同时使用一个运输连接。在同一时刻,一个运输连接只能对应一个会话连接。

3)单会话连接对多个运输连接,这种情况是指运输连接在连接建立后中途失效了,这时会话层可以重新建立一个运输连接而不用废弃原有的会话。当新的运输连接建立后,原来的会话可以继续下去。17.根据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质量ISO/OSI把运输协议分为几类?

根据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质量ISO/OSI把运输层协议分为5类:0类协议最简单;1类协议处理由于N-RESET而产生的影响;2类协议多路复用;3类协议既可从N-RESET中恢复,也可多路复用;4类协议以C类网络服务为对象,是最复杂的运输层协议。

18.试列举应用层几个有代表性的协议。

应用层协议有:文件传递、存取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协议VTP;报文处理系统MHS;作业传递与操作JTM;事务处理TP等。

2习题

一、选择题

1.最早出现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是 A 。

A)ARPANet B)Ethernet C)Internet D)Bitnet

2.下列网络单元中,属于访问节点的是 A 。

A)通信处理机B)主计算机C)路由器D)线路控制器

3.下列设备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A 。

A)主机B)分组交换设备C)路由器D)网间连接器

4.下面的几种结构中,网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相连的是 C 。

A)集中式结构B)分散式结构C)分布式结构D)全互联结构

5.通过电话网所采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是 A 。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数据报业务服务D)虚电路业务服务

6.设线路传输速率为12800 b/s,为5个用户共用,在异步时分复用(ATDM)下,每个用户的最高速率为 D 。

A)9600 b/s B)8400 b/s C)2560 b/s D)12800 b/s

“时分多路复用”则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

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时分多路复用又分为“同步TDM和异步TDM”,同步TDM是按固定的顺序把时间片分配给各路信号,异步TDM是按需求动态分配,当某个信号源有数据要发送时才把时间片分配给他。7.计算机网络的远程通信通常采用的是 C 。

A)基带(数字)传输B)基带(模拟)传输C)频带传输D)基带传输基带传输不需要调制解调器,设备化费小,适合短距离的数据输,由于在近距离范围内,基带信号的功率衰减不大,从而信道容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局域网中通常使用基带传输技术。频带传输就是先将基带信号变换(调制)成便于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的、具有较高频率范围的模拟信号(称为频带信号),再将这种频带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计算机网络的远距离通信通常采用的是频带传输。

8.如果以恒定的负电压表示数字数据“0”,用恒定的正电压表示数字数据“1”,在一个码元全部时间内发出或不发出电流,则这种脉冲是 A 。

A)全宽双极码脉冲B)全宽单极码脉冲C)归零码脉冲D)曼彻斯特码

9.OSI配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网络 D 。

A)能及时恢复B)安全可靠C)高效率运行D)适应系统要求

10.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 B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11.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交换技术是 A 。

A)分组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电路交换技术D)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12.通信子网由网络通信控制处理机、 C 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

A)主机B)CCP C)通信线路D)终端

通信子网由节点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及驻留在这些设备中的软件组成,完成全网的数据转发功能。13.地球同步卫星运行于距地面三万千米的太空中,它可以覆盖地球 D 以上的地区。

A)1/4 B)1/2 C)3/4 D)1/3

14.曼彻斯特编码是将 A 。

A)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B)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

C)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D)模拟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

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每一个码元在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是在前一个码元为高电平后一个码元为底电平。码元0正好相反,是从码元0变成码元1。这种编码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每一个码元(这里的码元是指源码)的正中间出现一次变化。这对接收端提取位同步信号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也同同时增加了信息传送量,延长传输时间,所占的频带宽度比原始信号的频带宽了近一倍。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规则是若源码为1,编码码元的前办部分与前一个编码的电平相同,后办部分码元与前半部分码元相反。若源码为0,编码码元的前半部分与前一个编码的电平相反,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相反。这样在每个源码的编码过程中,当中一定会有一次变化。

15.数据通过通信子网的基本交换方式有线路交换和 A 两种类型。

A)存储转发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数据报

16.物理层协议的时序即是物理层接口的 B 。

A)机械特性B)规程特性C)电气特性D)功能特性

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及各信号线的工作规则。

电气特性:说明接口电缆线上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17.RS-232-C 串行总线接口规定:+3~+18V代表数字“0”,-3~-18V代表数字“1”。这个属于物理层接口的 C 。

A)机械特性B)规程特性C)电气特性D)功能特性

18.RS-232-C 串行总线接口规定:使用9针或25针的插口。这个属于物理层接口的 A 。

A)机械特性B)规程特性C)电气特性D)功能特性

19.RS-232-C 串行总线接口规定使用的9针或25针插口各个脚所代表的意义。这个属于物理层接口的 A 。

A)机械特性B)规程特性C)电气特性D)功能特性

20.下面对于网络层中同一个节点中相邻两个协议层之间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数据总是从上层传递到下层B)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C)两层之间通过层间接口通信D)两层使用的协议是独立的

21.在OSI参考模型中,介于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是 B 。

A)通信层B)网络层C)物理层D)应用层

22.在OSI参考模型中,由 A 解决信号传输规程问题。

A)物理层B)会话层C)应用层D)表示层

23.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 A 。

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

24.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CSMA/CD) D 。

A)能用于环型拓扑结构和总线型拓扑结构B)不能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

C)能用于环型拓扑结构D)能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

25.在OSI参考模型中,第一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 A 。

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

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把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打包成帧。一个帧是放置数据的、逻辑的、结构化的包。数据链路层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的无差错传递。

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又称为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它具有网络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释放三个阶段,是可靠的报文分组按顺序传输的方式,适用于定对象、长报文、会话型传输要求。无连接网络服务的两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事先建立好一个连接。

传输层,负责错误的确认和恢复,以确保信息的可靠传递。在必要时,它也对信息重新打包,把过长信息分成小包发送;而在接收端,把这些小包重构成初始的信息。

会话层,在发出一个会话协议数据单元时,传输层可以保证将它正确地传送到对等的会话实体,从这点看会话协议得到了简化。但是为了达到为各种进程服务的目的,会话层定义的为数据交换用的各种服务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

表示层,提供两类服务: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方法与表示连接服务。

应用层,是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服务的地方。它负责整个网络应用程序一起很好地工作。这里也正是最有含义的信息传过的地方。程序如电子邮件、数据库等都利用应用层传送信息。

26.在OSI参考模型中,第二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 B 。

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

27.在OSI参考模型中,第三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 D 。

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

28.在OSI参考模型中,第四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 C 。

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

29.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是指 C 。

A)物理设备B)物理媒体C)物理连接D)物理信道

30.物理层的基本作用是D 。

A)规定具体的物理设备B)规定传输信号的物理媒体

C)在物理媒体上提供传输信号帧的逻辑链路

D)在物理媒体上提供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31.“0”信号经过物理链路传输后变成“1”信号,负责查出这个错误的是 B 。

A)应用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物理层

32.环型拓扑的局域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D 。

A)CSMA/CD B)Token Bus C)CSMA D)Token Ring

33.如调制速率为2400波特,多相调制相数k=8,则数据传输速率为B 。

A)19 200 b/s B)7200 b/s C)4800 b/s D)2400 b/s

S=B*LOG2N,S是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B是指信号传输速率,即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又称调制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N就是相数。34.当查出数据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收到正确的数据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D 。A)向前纠错B)冗余检验C)混和差错控制D)自动重发请求

35.开放系统参考模型中的基本构造方法是 C 。

A)连接B)通信C)分层D)都不对

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ISO分委员会的任务是定义一组层次和每层所完成的服务。划分层次时应该从逻辑上对功能进行分组。层次应该足够多,以使每一层小到易于管理,但是也不能太多,否则汇集各层的处理开销太大。OSI参考模型共有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6.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

A)计算机网络和一般计算机互联系统的区别是有没有协议的作用

B)信道容量是由信道的频带以及能通过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来决定的

C)垂直奇偶校验方法能检测出每一列中所有奇数位错,但是测不出偶数位错

D)数据报服务时,对于传输数据的顺序,网络将按照数据进入的顺序送出,接收端不要承担重新编序的责任。

37.多路复用一般有两种方式:频分多路复用和 B 。

A)FDM B)时分多路复用C)调频复用D)调相复用

38.网络层采用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时,它们路由选择频度比较情况是 D 。

A)无法比较B)虚电路方式选择频度高

C)它们选择的频度相同D)数据报方式选择频度高

39.某种传输方式将每个字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发送,字符间的时间间隔任意,我们称这种传输方式为 C 。

A)串行通信B)并行通信C)异步传输D)同步传输

40.FSK方法是用数字脉冲信号控制载波的。

A)振幅B)频率C)相位D)振幅、频率及相位

振幅键控(ASK):用数字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通断。如在二进制中,发0时不发送载波,发1时发送载波。有时也把代表多个符号的多电平振幅调制称为振幅键控。振幅键控实现简单,但抗干扰能力差。

移频键控(F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频率。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频率为f1,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频率为f2。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进制频率调制称为移频键控。移频键控能区分通路,但抗干扰能力不如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

移相键控(P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相位。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起始相位取0;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起始相位取180°。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相制相位调制称为移相键控。移相键控抗干扰能力强,但在解调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参考相位,即需要相干解调。

差分移相键控(DPSK):利用调制信号前后码元之间载波相对相位的变化来传递信息。

41.PSK方法是用数字脉冲信号控制载波的 C 。

A)振幅B)频率C)相位D)振幅、频率及相位

42.ASK方法是用数字脉冲信号控制载波的C。

A)振幅和频率B)频率和相位C)振幅D)振幅、频率及相位

43.数据报属于 C 。

A)线路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分组交换技术D)虚电路交换技术

44.使用基带同轴电缆传输数字信号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 C 。

A)800 km B)80 km C)8 km D)800 m

使用宽带同轴电缆传输数字信号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80Km

45.使用光纤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 C 。

A)800 km B)80 km C)8 km D)800 m

二、填空题

1.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个比特的中间跳变的作用是提供时钟信号。

2.所谓最佳路径是指经过的节点最少或者传输路径最短。

3.传输层处于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之间,是整个协议层次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层次。

4.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通信子网的任务是负责数据通信。

5.如果一个通信系统传输的信息是数据,则称这种通信为数据通信。承载信息的基本信号单位是码元。

6.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有点对点和广播两种。

7.按调制方法分类可以分为振幅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三种。

8.按照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线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三种。

9.在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中有检错码和纠错码,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检错码是奇偶校验码。

10.信道可以按照信号传送的方向和时间的关系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三、思考题

1.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试说明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

终端、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

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第一阶段,建立物理连接;第二阶段,建立数据链路;第三阶段,数据传送;第四阶段,传送结束,拆除数据链路;第五阶段,拆除物理连接。

2.数据通信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系统由信源、信宿和信道三部分组成。其中,我们通常将数据的发送方称为信源,而将数据的接收方称为信宿。信源和信宿一般是计算机或其它一些数据终端设备。为了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必须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条传送信号的物理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物理信道,简称信道。

3.数据通信模式有哪几种?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主要从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数量来体现。质量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一般用误码率来衡量。而数量指标包括两方面:一是信道的传输能力,用信道容量来衡量;另一方面指信道上传输信息的速度,相应的指标是数据传输速率。

5.什么是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各有什么特点?

基带传输,在数据通信中,由计算机或终端等数字设备直接发出的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是典型的矩形电脉冲信号,其频谱包括直流、低频和高频等多种成份。在数字信号频谱中,把直流(零频)开始到能量集中的一段频率范围称为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因此,数字信号被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信道中直接传输这种基带信号就称为基带传输。在基带传输中,整个信道只传输一种信号,通信信道利用率低。由于在近距离范围内,基带信号的功率衰减不大,从而信道容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局域网中通常使用基带传输技术。在基带传输中,需要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来表示数据。

频带传输,远距离通信信道多为模拟信道,例如,传统的电话(电话信道)只适用于传输音频范围(300-3400Hz)的模拟信号,不适用于直接传输频带很宽、但能量集中在低频段的数字基带信号。频带传输就是先将基带信号变换(调制)成便于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的、具有较高频率范围的模拟信号(称为频带信号),再将这种频带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计算机网络的远距离通信通常采用的是频带传输。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的转换是由调制解调技术完成的。

6.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1)双绞线: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有效带宽达250KHz,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越远。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一般用作电话线传输声音信号。虽然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结构是在一个包有一层绝缘的实心导线外,再套上一层外面也有一层绝缘的空心圆形导线。由于其高带宽(高达300~400Hz)、低误码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在LAN中,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易受低频干扰,在使用时多将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

(3)光导纤维:以光纤作为载体,利用光的全反向原理传播光信号。其优点是直径小、重量轻;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但光电接口的价格较昂贵。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设主干线。

(4)无线信道:分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主要优点是频率高,频带范围宽,通信信道的容量大;信号所受工业干扰较小,传输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缺点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空间是直线传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卫星通信虽然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但传播时延较大,技术较复杂,价格较贵。

7.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

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

1)电路建立:在传输任何数据之前,要先经过呼叫过程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电路。某网络中,若H1站要与H3站连接,典型的做法是,H1站先向与其相连的A节点提出请求,然后A节点在通向C节点的路径中找到下一个支路。比如A节点选择经B节点的电路,在此电路上分配一个未用的通道,并告诉B它还要连接C节点;B再呼叫C,建立电路BC,最后,节点C完成到H3站的连接。这样A与C 之间就有一条专用电路ABC,用于H1站与H3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2)数据传输:电路ABC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从A发送到B,再由B交换到C;C也可以经B 向A发送数据。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电路必须始终保持连接状态。

3)电路拆除:数据传输结束后,由某一方(A或C)发出拆除请求,然后逐节拆除到对方节点。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了,分组可以存储到内存中,提高了交换速度。它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分组交换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两种。它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1)虚电路分组交换原理与特点

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先建一条逻辑通路。每个分组除了包含数据之外还包含一个虚电路标识符。在预先建好的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知道把这些分组引导到哪里去,不再需要路由选择判定。最后,由某一个站用清除请求分组来结束这次连接。它之所以是“虚”的,是因为这条电路不是专用的。虚电路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但并不像电路交换那样有一条专用通路,分组在每个节点上仍然需要缓冲,并在线路上进行排队等待输出。

2)数据报分组交换原理与特点

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每个分组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的地址信息。一个节点收到一个数据报后,根据数据报中的地址信息和节点所储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个合适的出路,把数据报原样地发送到下一节点。由于各数据报所走的路径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证各个数据报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有的数据报甚至会中途丢失。整个过程中,没有虚电路建立,但要为每个数据报做路由选择。

3习题

一、填空题:

1.光纤分为单模与多模两种,单模光纤的性能优于多模光纤。

2.路由器是构成因特网的关键设备。按照OSI参考模型,它工作于网络层。

3.网络互联时,中继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千兆位以太网在不改变传统以太网最小帧长的情况下,为扩大网络系统跨距和提高传输效率,采用了帧扩展技术和帧突发技术。

帧扩展技术是指将原先100Mbps网络的512位帧长度扩展到4096位,即在媒体上传输的帧长度最短不会小于512字节,在半双工模式下大大扩展了碰撞域,媒体的跨距可延伸的较长。在全双工的模式下,不受CSMA/CD约束,无碰撞域概念,帧无需扩展到512字节。

帧突发技术,在1G以太网上是一个可选功能,使一个站一次能发送多个帧,战斗先试图发一个帧(可能附加扩展位),一旦发送成功,则继续发送其他帧,直到帧突发长度达到1500字节为止,为保证帧突发过程中,媒体保持“忙”,通常在帧间隙时间发送非0,1的数值符号,以避免其他站点占领媒体。5.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中,异步方法可进一步划分为竞争、循环和预约。

6.使用路由器组网的特点是网络互连、_网络隔离和流量控制。网络隔离25. 重组

7.由于各种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用路由器互联时必须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_重组。8.共享型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9.局域网系统中典型的L3交换技术有FastIP和NetFlow。

10.A 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

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地(A )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虑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2.在数据通信中,利用电话交换网与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属于(C )

A.频带传输B.宽带传输C.基带传输D.IP传输

3.下面关于局域网交换机的论述中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

A.低传输延迟B.高传输带宽

C.可以根据用户级别设置访问权

D.允许不同传输速率的网卡共存于同一个网络

交换机的四个特点:

1)低传输延迟:交换机延迟为几十μs,网桥为几百μs,路由器为几千μs。

2)高传输带宽:全双工方式传送百兆。

3)允许10/100M共存:自动适应技术(Auto Sense)。

4)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

4.从传输延迟时间的量级来看,路由器一般为几千微秒,而局域网交换机一般为(B )

A.几千秒B.几十微秒

C.几百微秒D.几秒

5.1000BASE-T标准规定网卡与HUB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长度最大为(B )

A.50米B.100米C.200米D.500米

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的网络网卡和HUB之间最大都为100米。

IEEE规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物理层标准,主要有

10BASE5:使用粗缆,最大长度为500米,使用AUI连接器、收发器和收发电缆连接。

10BASE2:使用细缆,最大长度为185米,使用BNC连接器和BNC T型头连接。

10BASET:使用双绞线,最大长度100米,使用RJ-45连接器。

10BASEF:包括FP、FL、FB三种,FP标准使用无源集线器,传输距离500米,FB使用有源集

6.在设计一个由路由器互连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我们要求每个局域网的网络层及以上高层协议相同,并且(B )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而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

D.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不同

7.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A )

A.争用带宽B.预约带宽

C.循环使用带宽D.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它是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网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每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监听,只有介质空闲时,才允许发送帧。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CSMA/CD协议简单、可靠,其网络系统(如Ethernet)被广泛使用。

8.若干台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A )支持下,用双绞线相连的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

A.操作系统B.TCP/IP协议C.计算机软件D.网络软件

9.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的是(D )。

A.网络服务器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C.网络接口卡D.调制解调器

10.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 C )来分的。

A.网络使用者B.信息交换方式C.网络连接距离D.传输控制规程

11.局域网由(C )统一指挥,提供文件、打印、通信和数据库等服务功能。

A.网卡B.磁盘操作系统DOS C.网络操作系统D.Windows 98

12.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 )。

A.共享软、硬件资源B.运算速度快C.可以互相通信D.内存容量大

13.( B )用于两个不兼容的局域网之间的连接。

A.中继器B.网关C.集线器D.网桥

14.在局域网上,用于计算机和通信线路间的连接的设备是(B )。

A.HUB B.网卡C.网关D.网桥

15.局域网硬件组成有(A )、工作站或其他智能设备、网络接口卡及传输媒介、接器等。

A.网络服务器B.网络操作系统C.网络协议D.路由器

16.以下硬件设备中,属于用来连接计算机网络的专用的是( A )。

A.HUB B.解压卡C.显示卡D.音频卡

17、联接Internet需一些专门的硬件设备,比如( D ),通过它能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A.网卡B.集线器Hub C.路由器D.调制解调器Modem

18.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属于(A )

A.MAC子层B.LLC子层C.物理层D.高层

不同局域网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而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属于数据连路层的内容。局域网体系结构中,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MAC子层,负责处理关于共享介质访问控制的问题;另一个是LLC子层,负责处理与网络层的接口,屏蔽各种不同局域网的差异。

MAC子层负责数据链路层中与接入各种传输媒体有关的问题,负责解决设备使用共享信道的问题,其核心是CSMA/CD协议。

LLC子层完成通常意义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该子层还包括某种网络层的功能,如数据报、虚电路和多路复用等。是数据链路层中与媒体接入无关的部分。

CSMA/CD的规则

⑴若信道空闲,则传送,否则转第⑵步;

⑵若信道忙,则一直监听直到信道空闲,立即传送;

⑶边发送边监听,若在监听到冲突,则发送一个人为干扰信号;

⑷发完人为干扰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⑴步。

19.在OSI参考模型中,网桥实现互联的层次为(B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

20.四个集线器采用叠推技术互连,则任意两个端口之间的延迟为(A )

A.一个集线器的延迟B.二个集线器的延迟

C.三个集线器的延迟D.四个集线器的延迟

22.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

23.全双工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A )

A.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B.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C.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24.快速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10BASET)的帧结构( A )

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仅头部相同D.仅校验方式相同

25.能完成VLAN之间数据传递的设备是(D )

A.中继器B.L2交换器C.网桥D.路由器

26.具有隔离广播信息能力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C )

A.网桥B.中继器C.路由器D.L2交换器

27.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D )

A.中继器B.调制解调器C.交换器D.路由器

28.令牌环网中某个站点能发送帧是因为( C )

A.最先提出申请B.优先级最高C.令牌到达D.可随机发送

29.FDDI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媒体采用( C )

A.非屏蔽双绞线B.屏蔽双绞线C.光纤D.同轴电缆

30.下列局域网标准中,在采用了全双工技术后能扩展网段距离的是( B )

A.100BASETX B.100BASEFX C.10BASET D.10BASEFL

思考题:

1.简述CSMA/CD、TOKEN BUS 和TOKEN RING的工作原理。

CSMA/CD和Token-Bus是针对总线介质设计的,而Token-Ring是针对环型拓扑设计,CSMA/CD 属于随机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而Token-Bus、Token-Ring属于确定性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对比起来,主要CSMA/CD和令牌网络有以下三点不同:

1)CSMA/CD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而令牌网络环维护功能复杂,实现困难。

2)CSMA/CD是一种随机争用总线的方法,适于像办公自动化那样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环境。而令牌网络网中结点前后两次获得令牌之间的最大间隔时间是确定的,因而适用于对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环境。

3)CSMA/CD在负载较轻时表现出良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而CSMA/CD在通信负荷较重时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

2.简述网桥转发数据的原理。

网桥的每一个端口都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存放在其缓冲区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目的站地址属于另一个网段,则通过查找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否则,就丢弃此帧。

3.简述局域网中不同网络连接设备的特征。

中继器,它仅工作于物理层,是网络连接最简单的设备是中继器,其作用是对弱信号再生,并将再生信号发送到网络的其他分支上,提供电流以实现较长距离的传输。

网桥,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的连接LAN的存储转发设备,它独立于高层协议。

路由器,是一种多端口设备,它可以连接不同传输速率并运行于各种环境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协议。路由器属于OSI模型的第三层。

集线器,最开始只是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它有一个端口与主干网相连,并有多个端口连接一组工作站。在以太网中,集线器通常是支持星形或混合形拓扑结构的。在星形结构的网络中,集线器被称为多址访问单元(MAU)。

交换机,属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并且,它还能够解析出MAC地址信息。下列各图示出了几种类型的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还因它所采用的交换方式而异,有快捷模式和存储转发模式。网关,又称协议转换器,其作用是使处于通信网上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主机仍然互相合作,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网关工作在OSI七层协议的传输层或更高层,实际上,网关使用了OSI所有7个层次。4.有5个路由器要连成一个点到点结构的子网,在每一对路由器之间可以设置一条高速线路,或者一条中速线路,或者是一条低速线路,也可以不设置任何线路。如果产生和考察每一种拓扑要花100 ms 的计算机时间,那么为了寻找匹配预期负载的拓扑而考察所有可能的拓扑需用多长时间?

假定这5个路由器分别叫做A,B,C,D和E。

存在10条可能的线路AB,AC,AD,AE,BC,BD,BE,CD,CE和DE。它们中的每一条都有4种可能性:3种速率以及没有线路;因此总的拓扑数是410 =1048576。因为每种拓扑花100ms的时间,所以,总共需要的时间为104857.6s,约等于29h。

4习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从逻辑或功能上可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是负责数据传输的通信子网和负责数据处理的资源子网。

2.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功能是实现_资源共享_。

3.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资源指的是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4.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称为协议。

5.在计算机广域网中,发送方将计算机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6.在计算机广域网中,接收方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7.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通信介质上的物理设备是网卡。

8.在计算机网络中,人们通常用来描述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 。

9.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局域网中,通常把供用户操作使用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

10.提供网络通讯和网络资源共享功能的操作系统称为网络操作系统。

11.Internet使用的网络互连设备是路由器。

12.Internet使用的核心通信协议是TCP/IP 。

13.一台连入Internet的主机具有全球惟一的地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

14.Internet域名从左到右分别表示最低级域名到最高级域名,其中最低级域名代表主机名。15.Internet中,IP地址的表示形式是彼此之间用圆点分隔的四个十进制数,每个数的取值范围为0-255 。

16.WWW是利用超文本技术和超媒体技术组织和管理信息浏览的交互式信息检索系统。

17.在Internet中,“FTP”代表的含义是文件传输协议。

18.在Internet中,“HTTP”代表的含义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19.目前人们用来编制网页的基本语言是HTML 。

20.在浏览一个web页面时,用鼠标单击一个特定的图标或文字,就可以跳转到另外的地方,浏览所需要的信息,这种特定的图标或文字称为超级链接。

二.选择题

1.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C )

A.帧/秒B.文件/秒C.位/秒D.米/秒

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 A )

A.共享资源B.增大容量C.加快计算D.节省人力

3.就计算机网络分类而言,下列说法中规范的是( A )

A.网络可分为光缆网无线网局域网

B.网络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远程网

C.网络可分为数字网模拟网通用网

D.网络可分为局域网远程网城域网

4.下列各项中,可作为URL的是( D )

A.http:\\\\r\File.html

B.

C.e.html

D.

5.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IP地址的是( C )

6.下列域名中,属于教育机构的是( D )

A.B.

C.D.

7.关于远程登录,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D )

A.远程登录定义的网络虚拟终端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键盘定义,可以用来屏蔽不同计算机系统对键盘输入的差异性

B.远程登录利用传输层的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C.利用远程登录提供服务,用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

D.为了执行远程登录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远程登录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要使用相同类型的操作系统8.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

A.网络由面向终端向资源共享发展

B.网络由单一的数据通信网向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发展

C.网络由分组交换向报文交换发展

D.网络由对等通信方式向网站/浏览器方式发展

9.在我国开展的所谓“一线通”业务中,窄带ISDN的所有信道可以合并成一个信道,以达到高速访问因特网的目的。它的速率为( D )

A.16kbps B.64kbps C.128kbps D.144kbps

10.下面哪一种因素对电话拨号上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速度没有直接影响( D )

A.用户调制解调器的速率B.ISP的出口带宽

C.被访问服务器的性能D.ISP的位置

11.如果网络的传输速度为28.8Kpbs,要传输2M字节的数据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A )

A.10分钟B.1分钟C.1小时10分钟D.30分钟

12.用户在利用客户端邮件应用程序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时通常使用的协议是( B )

A.FTP B.POP3 C.HTTP D.SMTP

13.对于下列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D )

A.TC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B.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C.TCP协议可以提供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D.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非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14.判断下面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B )

A.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

B.一个合法的IP地址在一个时刻只能分配给一台主机

C.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主机名

D.IP地址与主机名是一一对应的

( D )

16.说,其网络号为( C )。

A.6 B.202.93.120.6 C

17.异步传输模式(ATM)实际上是集合了两种交换技术的优点,这两种交换技术是( B )。

A.分组交换与帧交换B.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C.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D.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18.有关ADSL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ADSL与以往调制解调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上下行速率是非对称的,即上下行速率不等

B.ADSL的特点是在电话线上接上ADSL MODEM后,在电话线上产生三个信息通道,分别是:高速下行通道、中速双工通道、普通电话服务通道

C.目前ADSL 共有 3 种国际标准,提供 2 种不同的传输速度

D.ADSL关键是在电话线上分隔有效带宽,产生多路信道,这主要是通过ADSL调制解调器来实现,该MODEM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实现:时分多路复用(TDM)或回波消除技术

19.下列属于因特网的组成部分的是( D )。

①通信线路②路由器③服务器与客户机④信息资源

A.①②和③ B.②③和④ C.②和④ D.全部

20.在IP数据报头的地址栏,含有源IP地址和目的的IP地址,在整个数据报传输过程中不变的是( C )。

A.源IP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都不变 D.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都变

21.下面( D )因素对电话拨号上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速度没有直接影响。

A.用户调制解调器的速率 B.ISP的出口带宽

C.被访问服务器的性能 D.ISP的位置

22.结构化布线系统中,所有的水平布线UTP(非屏蔽双绞线)都是从工作区到各楼层配线间的。在工作区由(1)端接,在配线间由(2)端接。当布线结构需要调整时,可以通过布线配线系统来重新配置,具体调整手段是通过(3)实现.结构化布线工程中常采用4对UTP,它使用(4 D)等四种颜色标识,其对应的I/O信息模块有两种标准:即T568A和T568B,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5A)。

(1)A.RJ45接插头B.I/O信息插座模块C.快接式跳线D.网卡

(2)A.配线架B.接插件C.干线子系统D.集线器或交换机

(3)A.专用工具B.连接块C.跳线D.控制器

(4)A.橙、蓝、紫、绿B.紫、黑、蓝、绿

C.黑、蓝、棕、橙D.橙、绿、蓝、棕

(5)A.“1、2”对线与“3、6”对线位置交换

B.“4、5”对线与“7、8”对线位置交换

C.“1、2”对线与“4、5”对线位置交换

D.“3、6”对线与“7、8”对线位置交换

EIA/TIA 568A标准的线序是白绿、绿色、白橙、蓝色、白蓝、橙色、白褐、褐色,EIA/TIA 568B 的线序是:白橙、橙色、白绿、蓝色、白蓝、绿色、白褐、褐色。所以4种颜色是:蓝色、绿色、橙色、褐色。EIA/TIA 568A标准与EIA/TIA 568B标准之间的差别是EIA/TIA 568A标准的1、2对线,3、6对线分别对应EIA/TIA 568B标准的3、6对线,1、2对线。即“1、2”对线与“3、6”对线位置交换。三.思考题

1.连接internet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主要的技术细节。

PSTN,ISDN,X.25,Frame Relay,DDN,Cable Modem,XDSL。

2.Internet有哪些功能?

Internet能为用户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多,主要包括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以及信息查询服务,例如用户查询服务(Finger)、文档查询服务(Archie)、专题讨论(Usenet News)、查询服务(Gopher)、广域信息服务(W AIS)和万维网(WWW)。

3.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具有哪些特点?

超文本技术由节点(Node)与链(Link)组成,其系统结构分为数据库层、抽象机层与表现层三个层次,同时,它支持多个用户在同一组超文本数据上共同操作,称为协作超文本。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中的信息可以是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计算机程序或它们的组合。节点的大小由实际条件决定,节点中的信息通过链连成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超媒体技术具有方便、灵活地管理复杂异质数据;管理复杂的信息关系;使用简单、方便、直观;表现形式丰富;便于与其他应用共享数据;便于系统集成和扩展等特点。

4.TCP/IP各层次结构是什么?并描述各层次的功能。

TCP/IP参考模型各层次的功能和协议

①网络接口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受IP数据报。包括各种物理协议。

②网络层:主要是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上,也可以不在一个网上。

功能: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接受的数据报;处理互连的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

③传输层: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的通信。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④应用层协议分为: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TCP;一类是依赖于面向连接的UDP协议;另一类既依赖于TCP协议,也可以依赖于UDP协议。

依赖TCP协议的主要有: 文件传送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以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依赖UDP协议的主要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既依赖TCP又依赖UDP协议的是域名服务DNS等。

还包括:网络终端协议TELNET;路由信息协议;RIP网络文件系统NFS.

5.ADSL和ISDN有何异同点。

ADSL和ISDN的区别

它们都是目前较有应用前景的接入手段,二者在应用中的相同点是都能够进行语音、数据、图象的综合通信,但ADSL的速率要比ISDN的速率高得多。ISDN提供的是 2B+D 的数据通道,其速率最高可达到128Kbps,接入网络是窄带的ISDN交换网络。而ADSL的上行速率可达1Mbps、下行速率可达8Mbps,它的话音部分走的是传统的PSTN网,而数据部分则接入宽带ATM平台。

1)3500=110110101100

2)该二进制为十位数,N= 12

3)2

即255.255.240.0。这就是该欲划分成主机为3500台的IP地址 145.66.0.0的子网掩码。

7.PC机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页面,请按通信过程将A至I列出。

A.解析Web页面的URL,得到Web服务器的域名

B.通过域名服务器获得Web服务器的IP地址

C.从Web服务器获得URL指定的文档

D.通过电话网拨号与访问路由器建立物理连接

E.与Web服务器建立HTTP连接

F.与访问路由器建立数据链路

G.浏览器解释页面文档,并显示在屏幕

H.获得PC机的IP地址

I.与Web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D→F→ H→ I→ E→ A→ B→ C→ G

8.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1至问题4。

某公司A高40层,每层高3.3米,同楼层内任意两房间的最远传输距离不90米,A楼和B楼之间距离为500米,需要在整个大楼进行综合布线,结构下图4-9所示。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要求为楼内客户机提供数据速率为100Mb/s的数据、图像及语音传输服务。

图4-9 大楼布线图

问题1: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填写图中(1)至(6)处空缺子系统的名称。

问题2:考虑性能与价格因素,图2-2中(1)、(2)和(4)中各应采用什么传输介质?

问题3:为满足公司要求,通常选用什么类型的信息插座?

问题4:制作交叉双绞线(一端按EIA/TIA 568A线序,另一端按EIA/TIA 568B线序)时,其中一端的线序如图4-10中(a)所示,另一端的如(b)所示,将图(b)中(1)至(3)处空缺的颜色名称写出。

图4-9 双绞线制作图

解析:

问题1:(1)建筑群(室外)子系统;(2)垂直子系统;(3)设备间子系统;(4)工作区子系统;(5)管理子系统;(6)水平子系统。

问题2:(1)光缆;(2)光缆;(4)双绞线。

问题3:配备MDVO(多媒体信息)模块式超5类信息插座(RJ45)。

5习题

1.一个由一台Windows NT服务器管理的局域网,需要通过该台服务器连入Internet。为了方便管理、最大限度地使用Windows NT域内的主机名等资源,又要让每一台机器具有合法的IP地址与Internet 域名,并能与外界进行通信,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设置。

首先在Windows NT服务器上再安装一块网卡,这一块网卡连接到外部Internet上。

在该台服务器控制面板的网络属性框中添加(1)协议,使得Windows NT可以连人Internet。双击打开该协议属性框,为两块网卡分配合法的Internet地址,在属性框中打开(2),以便使NT服务器具有路由功能,实现内外网络信息交流。

在网络属性框中添加(3)服务,并设定允许分配给域内主机的合法Internet地址池,实施主机地址动态分配。

在网络属性框中添加(4)服务,将域内主机名直接映射为Internet域名。

为每台域内主机添加步骤2中提到的互联协议。同时在每台主机的该协议属性框中,选择Internet 地址自动分配,使步骤3中提到的服务生效。为让域内主机名直接映射为Internet域名,要在各主机上选择禁用(5)服务,并且在步骤4中设置服务的配置部分填入NT服务器的内部网卡的合法Internet 地址。

(1)A.NetBIOS B.NetBEUI C.TCP/IP D.IPX/SPX

(2)A.IP chains B.IP forward C.IP D.IP Firewall

(3)A.Proxy B.Gopher C.Firewall D.DHCP

(4)A.DNS B.WAIS C.WINS D.BOOTUP

(5)A.DNS B.WINS C.NIS D.DHCP

(1)C (2)B (3)D (4)C (5)A

2.与Linux操作系统兼容性最好的(1)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中默认的超级用户名是(2)。在Linux操作系统中安装Apache Web服务器,默认的WWW侦听端口是(3)。默认的Web站点存放在(4)目录中。默认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255。为了使ApacheWeb服务器的并发用户数扩大到1024,应格"src/include/httpd.h"文件中的HEAD_SERVER_LIMIT参数配置为1024,并重新编译Linux内核,最后还应将"httpd.conf"文件中的(5)参数配置为1024。

(1)A.NetWare B.Unix C.Windows D.OS/2

(2)A.boot B.root C.supervisor D.administrator

(3)A.21 B.23 C.80 D.81

(4)A./etc/httpd B./var/log/httpd C./etc/home D./home/httpd

(5)A.MaxClient B.ServerRoot C.ServerCapacity D.ClientCapacity

(1)B (2)B (3)C (4)D(5) A

6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子商务,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

A.电子商务是以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为基础的

B.电子商务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的

C.电子商务的主要交易类型有BtoB和CtoC两种

D.利用Web网站刊登广告也是一种电子商务活动

2.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通常要用到证书。证书的发放单位一般是( D )A.政府部门B.银行C.因特网服务提供者D.安全认证中心

3.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就是( B )

A.保证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第三方监视和窃取

B.保证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篡改

C.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各方的真实身份

D.保证发送方不能抵赖曾经发送过某数据信息

4.电子商务的交易类型主要包括( A )

A.企业与个人的交易(B to C)方式、企业与企业的交易(B to B)方式

B.企业与企业的交易(B to B)方式、个人与个人的交易(C to C)方式

C.企业与个人的交易(B to C)方式、个人与个人的交易(C to C)方式

D.制造商与销售商的交易(M to S)方式、销售商与个人的交易(S to C)方式

5.在电子商务应用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D )

A.证书上具有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

B.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基本信息

C.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公开密钥

D.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秘密密钥

6.支付网关的主要功能为( A )

A.进行通信和协议转换,完成数据加密与解密

B.代替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授权

C.处理交易中的资金划拨等事宜

D.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证书

7.下面哪一种技术不是典型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C )

A.数字用户线路接入技术B.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技术

C.电话交换网络D.光纤网

8.计算机联入网络以后,会增加的功能是( D )。

A.共享资源 B.远程管理 C.分担负荷 D.以上都对

9.电子商务基于( A )工作模式,是实现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A.浏览器/服务器 B.对称处理机 C.数字签名 D.客户机/服务器

10.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主要支付工具包括( D )。

A.电子钱包、现金和支票 B.电子钱包、电子现金和电子信用卡

C.电子钱包、电子现金和电子支票 D.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和电子信用卡

11.“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实现流程中,主要包括( D )电子政务

A.身份认证 B.服务请求 C.服务调度及处理 D.以上都是

12.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主要为( D )。

A.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应用 B.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应用

C.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应用 D.以上都是

二.思考题

1.某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得到“Request time out”

发任何发送给本地主机的信息。

2.有一网上书店,总部设在A市,另在32个城市设有图书音像物品配送站,通过总部的网络中心接受用户定单,由各配送站派人送货和收款。请设计一个方案,解决总部和各配送站之间的信息联系问题,开发商希望得到较经济可行的网络方案。

可采用远程拨号访问方式建立一个私有广域网络。方案如下: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第三章 2.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具有以下好处: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只要这层提供的接口保持不变,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屋。(3) 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品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容易控制。(4) 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化。 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 原则是:(1)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结点内相 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同结点的同 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屮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当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依此类推,数据传送到传输层;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报文);报文传送到 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长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的数据服务申i 元(分组);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 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顿数据链路层的巾贞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 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当比特流到达目的结点时,再从物理层开始逐层上传,每层对各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发送给目的结点的应用进程。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5. 1.OSI 环境中数据发送过程 1) 应用层 当进程A 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应用层报头,组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表示层。 2) 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单元后,加上表示层报头组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表示层按照协议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和加密处理。 3) 会话层会话层接收到表示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会话层报头组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传输层。会话层报头用来协调通信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网络层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relay)系统。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peater)。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ICMP。RARP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和4.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IPIP是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络。网际协议协议。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ARP地址的映射问题。: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RARPI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ICMP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ABCD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 特点: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 ____________ A. 网络拓扑结构 B .计算机 C .网络传输介质 D .网络协议 2. 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 ____________ A. 电话线 B ?通信卫星 C ?光纤D ?公共数据网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A. 分组交换B .共享交换C .对等服务D .点对点 4?网络节点是计算机与网络的___________ 。 A.接口 B .中心C .转换D .缓冲 5. 上因特网,必须安装的软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 C语言B .数据管理系统 C .文字处理系统 D . TCP/IP协议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将数字信号变换为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调制 B.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种传输介质不能传送多路信号 C.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D. 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将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通信线路称为调制解调 7. 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的基本设备是_________________ A.服务器 B.工作站C .服务商 D.网卡 A.软件 B .线路C .服务商D 9. 要使用WindowsXP系统电脑上网,首先要对 A. Modem B .工作站C .服务器 10 .若干台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 _________ .协议 __________ 进行设置 D .网络和拨号连接 的支持下,用双绞线相连的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 A.操作系统 B . TCP/IP协议C .计算机软件D .网络软件 1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A.共享软、硬件资源 B .处理邮件C .可以互相通信 D .内存容量大 12 .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 __________ 来分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硬件、________ 口规程三部分内容组成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 第一章概述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一、选择题 题目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选择一项: A. 用户管理 B. 病毒管理 C. 资源共享正确 D. 站点管理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集中管理;(4)增加可靠性;(5)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其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正确答案是:资源共享 题目2 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选择一项: A. 信息处理 B. 数据通信 C. 数字认证机制

D. 路由 题目分析: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1)全网的信息处理;(2)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3)资源共享功能。 正确答案是:信息处理 题目3 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选择一项: A. 星型网络 B. 有线网 C. 城域网 D. 无线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 正确答案是:城域网 题目4 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选择一项: A. 无线网 B. 通信子网 C. 有线网 D. 资源子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资源子网: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概述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 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 络生存性能好。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 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 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 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 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 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答案

- 1 - 第1章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A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 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B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呈现出多处中心的特点。 C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OSI/RM 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 算机网络新时代。 D 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覆盖范围广、具有足够的带宽、很好的服务质量与完善的安全 机制,支持多媒体信息通信,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功能。2.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3.简述各种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的优缺点。 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中央节点可方便地对各个站 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缺点是: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客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 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缺点是: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 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输,不具有实时功能。 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可采用光纤,光纤的传输率高,十分适合于环形拓扑的单方 向传输;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地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网络性能稳定。缺点是: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 故障;环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过程较复杂;环形拓扑结构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在 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混合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易于扩展;安装方便。缺点是:需要选用带 智能的集中器;像星形拓扑结构一样,集中器到各个站点的电缆安装长度会增加。 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的影响,缺点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 高,提供上述功能的网络协议也较复杂。 4.广播式网络与点对点式网络有何区别? 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信道发送报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

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功能 答:数据传输:网络间各计算机之间互相进行信息的传递。 资源共享:进入网络的用户可以对网络中的数据、软件和硬件实现共享。 分布处理功能:通过网络可以把一件较大工作分配给网络上多台计算机去完成。 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传递给下一结点。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①高效。②灵活。③迅速。④可靠。 缺点: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 3.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相比存在哪些优势? 答:(1)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 优点: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实时性强。不存在失序问题。控制较简单。 (2)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 缺点: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4.计算机网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 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 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5.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执行何种响应。 (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6.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7.衡量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指标? 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8.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答:联系: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 2. 3,1 单项选择题 [1 1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对象是( D )。 A.信息 B.数据(C.信号 D.二进制数 [2] 。 [3]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建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 C )。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不确定 [4] 一个1Mbps的网卡将1000比特数据全部发送到传输线上需要( D ). A Is B. C. D. [5]E1标准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 A.同步时分复用 B.统计时分复用 C.频分复用 D.码分多址 [61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C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7]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接收端要将信号解复用,接收数据时要按照( B )。 A.时间片上的目的地址 B.数据上的时间标识 C.数据上的数据源标识 D.与源端相同的时间顺序 [8] 若采用统计TDM方式通信,只有当数据源有数据发送时才分配时间片,并在时间片中( )。A.仅附加发送信道序号 B.仅附加接收信道序号 C.附加发送信道序号和接收信道D.无须附加信息 [9]交换机采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是(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0]现有16路光信号通过过波分复用系统复用到一根光纤上,每条支路的速率为2. 5Gbps,则复用后的速率为( D )。 A. 2. 5Gbps B. lOGbps C. 20Gbps D. 40Gbp [11]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C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2]当对数据率不同的多路信号采用同步TDM方式复用时,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 A.脉冲填充 B.压缩时隙 C.降低数据率 D.限制数据源 [13] 与同步TDM相比,统计TDM需要解决的特殊殊问题是( A )。 A.性能问题B.线路利用率问题 C.成帧与同步 D.差错控制 [17] 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主要功功能是( D )。 A.将信号从信源发送到信宿 B.将信源的数据转发到传输介质上 C.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D.产生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 [18]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C )。 A.调制信号 B.适配电压 k C.检错和纠错 D.暂存数据 [19] 以下为数字数据的是( D )。 A.声音 B.电视视频 C.气压值 D。硬盘保存的图像文件 [20] 传输计算机内的文件可用的信号形式有( )。 A.微波信号 B.脉冲信号 C.红外线信号 D.A、B、C都可以 [2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 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 第一章概述 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1962 —1965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和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s Laboratory,NPL)都在对新型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研究。英国NPL的戴维德(David)于1966年首次提出了“分组”(Packet)这一概念。1969年12月,美国的分组交换网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被划分成分组(packet),该网称为分组交换网ARPANET(当时仅有4个交换点投入运行)。ARPANET的成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现在大家都公认ARPANET为分组交换网之父,并将分组交换网的出现作为现代电信时代的开始。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由此可见,通信与计算机的相互结合,不仅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由此可见,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值得说明的是,分组交换技术所采用的存储转发原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借鉴了电报通信中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的思想。它们的关键区别在于通信对象发生了变化。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 (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PDU。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习题 一、填空题 1.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如果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则称其为对等网。 3.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规则三个要素组成。 4.OSI参考模型规定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分组传送、流量控制和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5.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6.设置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7.在OSI参考模型中,应用层上支持文件传输的协议是文件传送、存取和管理 FTAM ,支持网络管理的协议是报文处理系统MHS 。 二.选择题 1.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如果某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则局域网中任何一个结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 A)总线型结构 B)树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星型结构 3.网状拓扑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执行路径选择的层是 B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层是 C 。 A)物理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6.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C。 A)传输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7.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称为(C)使信息传输与信息功能相结合,使多个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信息的能力。 A)分散系统B)电话网C)计算机网络D)智能计算机 8.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OSI(D)层上实现。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三、思考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网络的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型网、网状网等; (3)根据网络的通信性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网络; (4)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