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越战争10大惊疑看点

对越战争10大惊疑看点

对越战争10大惊疑看点
对越战争10大惊疑看点

【网上谈兵】1979,中国对越战争10大惊疑看点

发表于:2014-01-25 00:51:31

作者:海上风信05281635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中将积分:76143

1、越南战场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79年2月17日晨,我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发起进攻。攻入越南境内后,中国军队开仓放粮,秋毫无犯,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过报纸电台连篇累牍的报道,一个正义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赫然而出。善良的中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打进敌国,而敌国人民不仅不报敌意,竟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解放军居然也成了越南人民的子弟兵!

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而这种假象也着实把9亿中国人民大大地迷惑了一阵子。随着战争的进程,无情的现实很快就把中国人梦幻般的、飘飘然的感觉击得粉碎。

当我们的军队把越南老百姓当成是一家人,并试图去亲近和爱护他们时,敌视解放军的越南百姓、以及潜藏其中的越南军人却在伺机向中国军人痛下毒手。越南人利用我军荒唐的战场纪律,不时实施偷袭、暗算,给我军造成很大伤亡,许多指战员就死于越南平民甚至妇女、儿童的枪口下,而牺牲在他们手上的中国军人居然多得?难以计数?!虽然战争后期我军指挥机构对有关政策予以纠正,但部队却为执行这条铁的纪律付出了惨重代价。

同样都是进入外国作战,当年的志愿军在朝鲜、与解放军此次在越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国内的战争

中可,因为我军是鱼,老百姓是水;在朝鲜也可,因为我军是被?请求?去帮助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朝鲜人民是我们依靠的对象,我们是朝鲜人民的亲人。

人民军队爱人民没有错,但不能敌友不分。越南是敌国,我军被越南人民视为?侵略者?,而?侵略者?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岂非自取其辱?

2、自卫还击与自卫反击

战争以?自卫反击?的名义打响,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自卫反击?变成了?自卫还击?,?反?、?还?虽仅一字之差,但却奥妙无穷。从字面上理解,因为敌人侵略,我们不仅抗击而且还打进敌国境内,称为?反击?比较恰当——如1962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敌人挑衅,我们还手,使用?还击?的措辞比较符合实际。?反击?理直气壮,?还击?是被逼无奈,改?反?为?还?显然是为隐去锋芒。

然中越战争并未局限在还手上,解放军攻克高平、谅山,直逼越南首都河内的战略态势显然不是一个?还击?可以遮掩了的。把战争定义为?还击?,想以此来博取国际、国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实际上并无多大必要,其实有?自卫?二字就足够了。

中印边界打出国境是反击,珍宝岛没有打出国境也是反击,而中越边界的?还击?之说却无异于画蛇添足。

3、杀鸡用牛刀鸡没杀死

越南战场与当年的朝鲜战场不仅环境、气候迥异,而且地域更为狭窄,我以9个军20余万的大兵团进行热带雨林作战并非明智。越南2/3的正规军在柬埔寨,其余的大部南撤,我军对付的主要还是

其边防部队和民兵,尽管如此,我军的伤亡还是超出预料,达到了令人难以臵信的程度。

越军除占尽天时地利外,又深谙游击战争的奥秘,且全民皆兵。而我军斗志消退,信仰缺失,纪律松弛,疏于训练,单兵作战能力与经受多年战争磨练的越军无法相提并论,更加上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因之付出大的牺牲在所难免。开战仅10多天的时间,具有优势兵力的中国军队就损兵二万,前两日的日死伤达两千以上,如果用现代战争的标准来衡量,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大国打小国,强国打弱国,付出的代价实在高昂。

?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一支不事兵革的军队与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无法成为对手。此战同时也反映出,我战争决策者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发起这场现代战争的态度甚为草率。中国杀鸡用牛刀,鸡却没有杀死。自卫还击战之后,中越边界惨烈的拉锯战又持续了10年之久,最后以把中国军队固守的部分领土划归越方才得以了结;越南得陇望蜀,继续对我南沙岛礁进行侵占,如今为越南所掠取的中国岛礁已有29个之多。这都可以证明,我们的自卫还击战并没有达到?教训?和?惩罚?的目的。

既然已经牛刀相向,就应一招制?鸡?死命以绝后患,然而事与愿违,中国不仅白打了一场战争,而且失去了更多的东西。

4、中国空军坐山观虎斗

自1955年辽东半岛抗登陆实兵演习后,中国军队再未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自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军队没再打过大仗。按理,此役正是我陆海空三军一展身手的绝好时机,然而一纸中央军委的?规定?,却把我人民空军变成了战争中的看客。

这幕场景,与1937年?淞沪抗战?,国民党军张治中率部奋死抵抗,濒临绝境,而友军左右顾盼,隔岸观火又是何其相似!当我地面部队在前方浴血奋战,望眼欲穿地期盼空中支援和对敌阵地实施火力打击的时候,空军恪守不战之规;当越南空军因耐不住寂寞而起飞参战之时,我空军除压制其不再升空外,仍不能越雷池一步。只是?不间断地在国境线我方一侧上空巡逻警戒?,以?显示力量,威慑敌人?,美其名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至于双方达成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的所谓?默契?,堪称中外战争史上最滑稽、也最令人莫名其妙的一仗。

在数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人民军队因为没有自己的空军,曾吃尽了国民党、日寇和美帝国主义飞机的苦头,然而当我们有了空军却又不使用,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场战争离奇得令人拍案叫绝!交战双方都有陆海空三军,中国甚至还有二炮,然而双方都只动用陆军,似乎中越军队对此次大打出手早有预案,简直就像协商好了一样。我英勇的人民空军说,不参战的目的是?不希望战争升级?,按照这个说法,不动用二炮、海军自然也是?不希望战争升级?。看来,升级是有标准的,而这个标准只掌握在双方主帅手里,或许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罢。

5、宣布撤军晓谕天下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对战略性撤退均持相当谨慎之态度,如依次而行,交替掩护等务求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差池。若部署不周,撤退的危险性甚至大于进攻。

在《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中,有?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三路而退?的情节。诸葛亮北出祁山,

接后主刘禅?金牌?不得不退兵。姜维问,如果退兵,司马懿乘机掩杀怎么办?诸葛亮说:?吾今退兵,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两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兵,添灶而行。?以此造成增兵假象。面对他人疑问,诸葛亮开导道:?司马懿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赶。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后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数灶疑有伏兵,故退兵而去。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撤退既要从容更须疾速,不可拖泥带水,所谓鬼神莫测为最佳境界。不过,首先要保证的还是对撤退意图和时机的高度保密,一旦泄露,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全军覆没。在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180师因退路截断,撤之不及,除部分突围外,3000余人或战死,或被美军俘虏,诚为前车之鉴。

然而,中国统帅不屑于军事谋略,更遑论?示形动敌?,谅山攻克,旋即向世界宣布撤军。此时3月5日,战争已进行了16天,而中国的撤军自3月5日一直持续到3月16日,始得结束。撤军令晓谕天下,一为告诉苏联:你没必要干预了;二为告诉美国:我仅仅是打不听话的?小孩子?的?屁股?,打几下就罢手,我没有食言;三为告诉越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管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的:大军撤退无心恋战,我给你11天的时间,欢迎你调兵遣将,欢迎你围追堵截,欢迎你穷追猛打,欢迎你分割围歼,总之你尽可一路掩杀,我都毫不在乎。因为不管怎么样仗我已经打了,并且打了16天苏联也没干预,我已经胜利了。

于是乎,人们的面前出现了一道绚丽得有些诡异的战争奇观:前锋正攻城,后军已开撤。战士冲锋陷阵之时,又恐退路被敌截断,一时间军心摇动,免不了风声鹤唳。

大张旗鼓撤军,大摇大摆退兵,明明是撤退,却营造出?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凯旋归的气氛。公路上大车小辆,浩浩荡荡,运回中国的既有工业设备,也有民用物资,既有枪炮、被服,也有大米、食品。缴获的战利品还不乏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甚至还有柜子、木柴和牲畜。尽管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中国所援助,但如此的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支人民军队所为。如果我们?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所有的损失都可得到赔偿和补偿,也就无须再搞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大搬家而遭世人耻笑了。

撤军令一下,苦了深入越南境内和刚刚结束战斗的我军指战员,乐坏了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越南军队。越南发布全国总动员令,调集军队重整旗鼓,?发疯似的?围堵、埋伏、袭击、追杀我军小部队。许多指战员就牺牲在后撤之路上,一些中国军人不幸被俘,其中,匆忙参战的某军一个连集体缴械投降。有当年的参战者披露,我军在撤军11天的伤亡甚至比开战之初的伤亡还要大。

此次撤军不入兵法,因之谈不上是犯了什么兵家之忌的问题,实际上它既非军事,亦非战略,简言之是常识问题。

6、中美仓促建交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美国尼克松、福特两届政府遵循《中美上海公报》的原则,积极、全面地履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承诺后,中国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已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程度。

1978年12月底,中国的对越战争一如箭在弦上。按照中国的策略,对越动武必须获得美国的支持方能牵制苏联,然而此时中美尚未建交,不建交中国领导人就无法访美,不访美就无法进行秘密磋商。然而我大军集结业已完成,作战命令早已下达,已经骑在虎背上的中国军事统帅除了妥协、妥协、再妥协外,根本无路可走。美国利用中国的急迫趁火打劫,以无限期推迟建交谈判相要挟,最终迫使中国默认了其对台军售的合法性,使已经不成其为问题的?台湾问题?,重新成为了问题。也使?台湾问题?一步退回到《中美上海公报》之前。1979年1月1日,中国以损失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代价,换取了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解放台湾被束之高阁。

不言而喻,中美建交是为实际上的中国军事统帅的正式访美架桥铺路,从日程上来看,颇有些临时抱佛脚的感觉。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此时,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仅9天;建交后27天,即1月28日访美,历时8天,接访日本,行程2日;回国第八天,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中国领导人在同时间赛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争朝夕的目的就是为争取美国?东风?的到来。可有一比的是,当年东吴大都督周瑜求之不得的东风,是诸葛亮为他借的,而中国的东风却是中国的统帅自己?借?来的。

或许是某种巧合,中国统帅出行访美恰逢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而东方人行为所蕴藏的含义往往为西方人所忽略,这次的美国总统倒是没有忽略。作为实际上的中国统帅的某副总理到访美国的次日,卡特总统在白宫前南草坪为其举行了欢迎仪式。欢迎仪式后,卡特作了热情而平淡的祝词:?副总理先生,昨天是旧历的春节,是你们的新年的开始,是中国人民开始新的历程的传统的日子。?

不过,美国总统恐怕至今也不可能真正体味到,中国副总理此行择日的良苦用心。不妨揣测一下其中透露出的特殊信息: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大年初一不出远门,而刚过除夕之夜即匆忙出访,起码说明事关紧急;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而首先要拜访的必定是最尊敬的长辈;从中国出行时是初一,按照时差,到达美国的时间也是初一。中国副总理的访美受到隆重接待,礼遇?超规格?,有美国记者大发感慨说,?一个国家的总统举行正式仪式,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并陪同其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恐怕也是罕见的?。

中国领导人在两国建交后首次访美,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因之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这份礼物分量相当重。副总理密晤美总统,开门见山说:?我们打算武力教训越南。?总统作一愣状。众所周知,越南是美国的死敌,美国侵略越南并曾深陷战争泥沼达10年之久,从1975年狼狈撤军至今也不过三四年。想不到,竟然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要教训、惩罚越南,而且这个人还是越南的?家长?,当年就是因为有这个?家长?充当后盾,才把自己打败的。总统按捺住心中的狂喜,说:?和为贵……?副总理说:?中国决心已定。?总统说:?那好吧,希望速战速决。?后来,美总统说中国很给面子,打了两周就撤回了。

由于中国已默认美国的对台军售,美投桃报李,默许了中国即将实施的对越南的惩罚行动。战争期间,美国也算讲义气,嘴上一套,实际上又是另一套,不仅为中国提供过苏联在我北部边界的军事部署的情报,而且还调动第七舰队,用以牵制苏联海军力量进入南中国海的行动。

1月29日,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举行欢迎晚宴,时间一到,卡特挽着中国副总理夫人出场,中国副总理则挽着卡特夫人,一前一后缓步走入宴会厅,?迎来全场来宾的起立鼓掌欢迎?。这时的中国副总理或许五味杂陈:台湾作为中国之一省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见吧,台湾!

7、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开始,并把战事划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上。其实,早在1978年10月中国副总理访问日本,11月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就已经把中国对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愤懑表露无遗,并留下了?教训一下?越南的潜台词。由于和者寥寥,各国大都顾左右而言他,以至此番造势无果而终。但战车既然发动,就断无停下来的道理。

1978年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作战命令。所谓?教训?,即非真打,因此也就有了命令中的战役目标:无论战果如何,?攻克高平和谅山后??即行撤回?。中国的意图和关于此战的强度、力度以及深度,通过官方与非官方之口,通过已下达的作战命令,在正式发起攻击前的两个多月里,经由各种渠道广为散布。中国的目的仅仅是打打越南的?屁股?,作为越南后台老板的苏联对此心领神会,所以,除了表示?严重关注?外,并不调动其部署在中国北部边境的数十万大军的一兵一卒。然而,中国军事统帅仍然放心不下,随着夜以继日的中美谈判,急如星火的赴美行程,马不停蹄的外交?旋风?过后,终于求来美国?东风?。于是,主帅心中巨石落地,20万在广西、云南完成战术准备、只待进攻令下的解放军也说:?这下好了!?

中国军事统帅对北方邻国的恐惧溢于言表,在战前、战后的内部讲话中,左一个?怕?苏联如何,右一个?怕?苏联如何。既然这样前怕狼后怕虎,就实在没有必要冒苏联全面入侵中国的危险,去打一场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目的的对越?还击战?了。

1979年的中国,核力量已具备相当规模,与1969年不可同日而语,与1962年更是天壤之别。珍宝岛中国反击苏联,不仅不需要拉任何人来壮胆,而且还要?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中国打印度,虽然我们头上高悬着苏美两国的原子弹,但我们无须什么人批准,更无须什么人默许;1965年,面对帝修反的重重封锁和围攻,陈毅外长气势磅礴地向全世界发出豪言,欢迎美帝、苏修、日本军国主义、印度和各国的反动派一起打进来,说中国人民最终还是会胜利的。?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1979,苏联就真的那么可怕?

8、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支持

中国进行对越自卫还击战,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支持,这个国家是柬埔寨。因为越南侵略柬埔寨,中国打越南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帮助柬埔寨抗击侵略。柬埔寨并非中国邻邦,越南入侵柬埔寨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况且,波尔布特政权统治残暴,臭名昭著,已经垮台,此理由讲不通。这对已经下令停止输出革命,后来又提出中国?决不出头?、?韬光养晦?等理论的中国军事统帅而言,此战的动机大可质疑。波尔布特进山打游击,中国非但没有重新评估形势,坚决抛弃波尔布特政权,与世界站在一起,反而让中国大使馆跟随转战,这更是一个笑话。

?民心向背是革命是否成功的基础?。对于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民众并不理解,大多漠然视之,战前铺天盖地的舆论造势也未真正调动起人们的热情。越南是该教训,但他们不相信战争迫在眉睫,不认为打进越南是最佳之选。战争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战法也不在少数,其实中国完全可以找到和使用另外一种最能发挥我军优势的、最能减少伤亡的,可以最大程度地歼灭敌人的战争样式,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去做选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谁都不支持,这仗就打得毫无底气。不能顺天应人,战争的正义性何在?

9、巧妙的赌博

中国军队攻打谅山之时,越南正规军正从其南方和柬埔寨源源北上,准备捡已宣布撤退的我军的便宜。有人认为,如果战事胶着,我军很可能难以脱身。3月5日,谅山被夷为平地,中国马上宣布撤军。法新社记者比昂尼克【北京三月五日电】,以《巧妙的赌博》为题评论道:?中国的参谋长邓小平在他的一次巧妙的赌博中已经获胜;中国对越南‘教训’了整整16天而没有引起苏联的干预……?

10、教训越南与给解放军以教训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军队打了一场充其量只具二战水平的战争,实际上,我军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仓促下令、仓促建交、仓促访美、仓促上阵、仓促撤军;不计伤亡、不计损失、不计战果、不计影响、丢了台湾。战争的目的冠冕堂皇,洋洋洒洒,概括起来有:教训越南;取得安定的中越边界线;支援柬埔寨;通过惩罚越南间接教训苏联;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另一个目的,是中国副总理对美国记者表白时所说,即:打

破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神话。还有一个目的,是中国实际上的军事统帅在高级会议上所讲,即:杀一下军队的傲气,给军队一些教训。

然而战争结束,既没有达到教训越南的目的;又没有取得安定的中越边界线;中国从越南撤军,但越南却没有从柬埔寨撤军;教训越南白费劲,教训苏联更是无从谈起;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至今也没有建立,而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倒是结成了?反霸?联盟,不过他们围攻的目标恰恰是中国。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神话也没有被打破,如今的越南反而愈加强大。2011年6月,越南一位叫阮哈一的陆军副总参谋长口出狂言:因为中国1979年的对越战争一直是越南军人的心理阴影,如果?现在重来的话,我们的陆军完全可以打到北京去?。

剩下的只有最后一个目的显得比较靠谱:?给军队一些教训?。?教训?的动因直截了当,即解放军的傲气。解放军或许曾有过一点优越感,这是因为?全国学人民解放军?,但站在人民群众面前,解放军从来都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群众也看不出有什么傲气。后来毛泽东的一句话,就将解放军那一点所谓的优越感吹到太平洋里去了——?解放军学全国人民?。所以,说解放军有傲气,而且好像还十分之大,有些言过其实。而?杀?解放军的傲气,又似乎过于冷酷,总有那么点?秋后算账?的味道。

因为军队傲气大,所以必须施以颜色,欲?杀?掉这股傲气,当然要通过某种方式,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战争——将一支缺乏训练,作战能力很差,甚至还包括刚刚入伍的新兵的军队直接投入战场,用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以换取军队的改变。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进入80年代,中国将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期,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幅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

宏伟蓝图。正因为如此,这一仗一定要打,必须要打,无论怎样都要打;越早打越好,越快打越好,打得越短越好。在不到30天的战争中,我军伤亡惨重,得到了血的教训,无怪乎有评论说,?对于中国军队遭受重大损失,当时高层决策者是明知如此而有意为之?。

进行对越自卫还击战,除最后一个目的外,所有的目的都未达到,看起来,未达到的都是虚的,似乎只有最后一个是实的。解放军因战而受惨痛之教训,因教训而被彻底打掉了傲气。其实,原先的解放军并非没有傲气,它不仅有而且还相当大——这就是在帝修反、在中国的敌人面前,他凛然而不可侵犯!

战场硝烟散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教训后的军队自惭形秽,变成了经济建设的仆从,它除了?服从?就是?服务于?,除了?服务于?只有?服从?。它以?军队经商?表达对?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衷心拥护,它以?军队腐败?来体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它以不折不扣的?韬光养晦?来表示对党的绝对忠诚。头顶?军队要忍耐?的呵斥声,它在漫漫岁月中苦度。

35年都过去了,中国军队还要忍耐多久呢?

80年前的货币战争:中国血被美国购银政策抽干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0年第22期,原题为?80年前的货币战争:《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近来,货币战争大有升级为全球战争之势。美国一方面逼迫人民币升值,一方面采取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玩命印钞票,中国等持有大量美元债券的国家损失惨重。与以往必须通过战争消灭他国军队、夺取他国财富不同,今天,不流血的?货币战争?往往更划算。?二战?之后,通过贸易战和货币战打击削弱对手的例子不少,其中,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1985年日本和美国签订《广场协议》,该协议使日元大幅升值,导致了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更是让中国人深有感触,原本活力四射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经过金融风暴的打击,都元气大伤。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屡屡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花样翻新。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348∶79高票通过针对人民币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这部法案将中国或别国汇率政策视为对该国出口商品的?不公平补贴?,主张授权美国商务部借此对美国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征收额外的高关税。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让人联想到80年前的故事。1930年,美国为应对深重的经济危机而推出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此法案在经济萧条席卷全球的关键时刻大幅度提高关税,最终导致全球关税大战,叫美国人自食恶果。因此,曾有人把1930年通过并实施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

民主制度造就?美国历史上最愚蠢的法案?

1920年代初,美国农业表面上十分繁荣,各种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产量提升所伴随的却是价格下跌。收成越来越好,收入却一如既往,自然让农民怨气冲天。他们认为,过低的关税让外国货冲击本国农产品,最终让他们吃力不讨好,因此提高农产品关税是拯救美国农业的灵丹妙药。

农业的萧条对政府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压力,1921年5月,政府召开特别会议,通过紧急关税法,对小麦、玉米、肉类、羊毛、食糖等农产品的进口课以高关税。1922年9月19日,国会又通过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恢复了1909年的高额关税和早期一些关税,例如恢复对钢铁的关税,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许多部门受到高关税的保护。

1927年,战后首次世界经济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从会议提供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这时的美国是仅次于西班牙的世界第二高关税国。本来这样的高关税政策已经引来了国际社会的不满,可是美国人还不停手。

1928年大选的压力加剧了这种错误政策。当时,民主、共和两党为议席争得十分激烈,双方政客都刻意利用关税这个似是而非的话题挑起争论,并借机挖对方支持者墙脚,?提高农产品关税有助于改善农业现状?的伪命题在政治炒作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深信不疑。民

主制度表面上看是一种理性决策,但有时也会陷入集体非理性的困境中,无法自拔。1928年,共和党人胡佛通过对农民信誓旦旦的许诺赢得大选,于1929年5月成功入主白宫。

此时经济危机已经开始,胡佛总统感到有必要敦促国会专门商讨关税问题,尽快拿出应对危机的对策。身为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的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霍利便积极行动,花了43个白天和5个夜晚走访农场主和工商业者,搜集了厚达11000页的证词,并在此基础上拿出了一个方案。该方案建议增加845种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关税,并减少85种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关税。就在胡佛正式入主白宫当月,这项提案便在霍利的大力推动下以高票在众院闯关成功。

众议院通过后,随后要在参议院表决,美国政治史上的空前丑剧上演了。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斯穆特的主持下,提案最终在1930年3月付诸表决,并以44∶42的勉强多数通过。这项法案在原本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关税的1922年关税法基础上?再接再厉?,提高了890种商品关税。原本极力推动这一法案的霍利,其初衷是不改变工业品关税,而单纯提高农业品的。对此,工业州的议员、政客们惊恐不已,唯恐提税的?好处?都让农业州抢了去,便鼓动州内财团和院外活动人士加紧游说,希望工业品的关税不但不下降,最好还能水涨船高。

这场闹剧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都得到大幅提升,一个被认为是愚蠢且可怕的法案——《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出炉了。该

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自由的失败:贸易大混战

如此有悖基本常识的法案一经披露,就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数十名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胡佛总统,呼吁否决《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认为这个法案不仅是以邻为壑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必将作茧自缚。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债权国,自由贸易对美国最为有利,?如果外国因为美国的关税壁垒而卖不出东西,怎么可能有钱还美国的债??许多有见识的企业家也加入到反对者行列。汽车业大亨亨利〃福特将这项法案称为?经济胡闹?,他花了一个晚上留在白宫,苦口婆心地劝说胡佛否决法案。然而1930年6月,被经济危机弄得晕头转向的胡佛不顾强烈反对意见,一意孤行地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这种明摆着以邻为壑的做法,让原本可能达成的全球关税妥协化为泡影,一场关税大战一触即发。本来,当时的?国联?曾提出一项?关税停战协议?,主张各国停止关税壁垒战,以保护国际贸易,《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一出台,全球为之大噪,各国政府最初的反应是抗议,至当年9月,多达23国的抗议信雪片般飞进白宫,而美国政府沉浸于?胜利?喜悦中,对这些抗议嗤之以鼻,不为所动。

各国见美国摆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开始动真格地以牙还牙。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打响报复第一枪的,竟是素来恭顺的伙伴——邻国

加拿大。其实加拿大人这一枪打得非常早,早在胡佛总统签署法案前1个月,他们已经先开火——1930年5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见此举不痛不痒,加拿大政府一面层层加码,一面乞求英联邦步调一致。英国和英联邦早就窝了一肚子气,要知道,英国以贸易立国,竖起关税壁垒无异于断了英国的生路,因此它不仅积极响应加拿大的求助,动员整个英联邦跟美国打关税战,还把法国也拖下水。与此同时,被经济危机弄得社会动荡不已的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据美国政府统计,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而1929年为13.34亿美元;1932年,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7.84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41亿美元,美国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要命的是此例一开,触动了世界范围的贸易壁垒战。据统计,1928年时世界贸易总额已达到601亿美元,但到1938年仅为246亿美元,缩水超过60%。

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

不仅是贸易战,从20年代末开始,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使本币贬值,贸易战也升级为?货币战?。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1879年,美、英等国开始采用金本位制,此后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纷纷效仿。

要确保金本位,首先需要各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并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免别人拿来钱却换不到黄金;其次,由于黄金是?国际货币?,各国都必须保证黄金的自由流通。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几乎同时宣布暂停金本位制,停止黄金和本币以及本币和外币的兑换,在战争中为维持军费大发纸币。贵金属也成为从国外购买补给的基本资源,以满足发动战争机器的需要,各国因此相继立法禁止黄金输出。这样一来,金本位实际上遭到了破坏。

1928年,美联储率先打开货币战争的闸门:宣布终止给外国的长期贷款。从1929年底开始,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秘鲁等国货币相继因滥发而大贬,匈牙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农业国也相继跟进,令仍在坚持金本位的英国、德国力不从心,金融濒临绝境。1931年7月,德国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禁止黄金交易和输出,这标志着德国的金汇兑本位制从此结束。

面对拉美、东欧等国的货币贬值浪潮的现实,英国人不得不放下架子,起而效尤。1931年9月,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实行黄金出口限制,允许货币贬值。一些以英镑为基础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如印度、埃及、马来西亚等均跟随贬值,也放弃了金本位。这标志着两次大战之间的金本位制的解体,也带来了第二波贬值潮。到1932年初,已有24个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并毫无顾忌地贬值自己的货币,以对抗经济危机和他国的关税壁垒。

1933年春,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刮回美国,5月,美元贬值41%。英美两个金融大国货币先后贬值,无疑是最强烈的?货币战?信号,

这使仍然坚持在金本位体制内的西欧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荷兰、意大利等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黄金外流,出口竞争力大跌,最终这些国家也不得不在1936年加入?货币战?。原先指望通过扩大贸易来恢复全球经济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虽然在1936年,法国、美国和英国谈判签订了一份三方协定,承诺克制货币贬值,共建国际货币体系,暂时结束了?货币战?。可是好景不长,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国际经济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重回金本位已然不切实际。各国不得不接受新霸主——美国主导金融世界的事实。1944年7月,战争大局已定之时,各国达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场货币战争至此尘埃落定。

美国《白银法案》抽干了中国的血

美国在放弃金本位后,于1934年5月颁布了《白银法案》,它的主要内容是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直到白银价格达到每盎司 1.29美元或者财政部储备的白银价值达到了黄金储备的1/3,在收购的过程中,财政部有广泛的自由斟酌权。大量收购白银导致银价飞涨,以白银为货币的中国,大量白银外流,经济急转直下。

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白银生产者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白银价格急剧下降,由1928年的每盎司58美分下降到1932年下半年的25美分。白银对于生产比较集中的西部七州(犹他、爱达荷、亚利桑那、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 1------------第二次淞沪会战2------------徐州会战 3------------武汉会战 4------------平型关大捷 5------------雁门关伏击战6------------台儿庄战役 7------------百团大战 8----------南昌会战

1第二次淞沪会战(1937.08.13 - 11.12)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 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 并扫荡浦东之敌。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之断然措施”。同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3、第9、第11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8月17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之敌反击。第87师攻占日海军俱乐部,并击退敌多次反扑。第88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起攻势,以从西安到达的宋希廉所属第36师加入战斗,与第88师、第87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第36师第215团第2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亦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47架,炸沉日巡洋舰1艘,中国空军队员阎海文、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 几大著名的战役(已有影视上映) 一、孟良固战役 50多年前,在沂蒙大地一个不起眼的山头上,打响了一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惊心动魄的战役——孟良固战役。这次在我军战争史上歼敌并不算多的战役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是因为它在当时整个中国战局的棋盘上起了关键作用。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使苦难的中国人民走出黑暗的尽头,早有准备的蒋介石又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内战一开始,陈毅、粟裕和张灵甫就成为一对难解的冤家,在全套美式装备、兵力古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我军作战多次失利,得意的蒋介石和张灵甫盘算着在山东临沂决战,为此他们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3个军共45万兵力集中于此,而当时我军兵力只有27万。 当时摆在陈毅、粟裕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与气势汹汹的蒋军决战,这是蒋介石和张灵甫梦寐以求的;二是让蒋军“集团滚动”过来,我们北渡黄河,卷着铺盖离开山东,这又正中蒋介石和张灵甫的下怀。此时的陈毅、粟裕陷入了两

难的境地。 战争本是军人的角斗场,但发生在沂蒙山区的这场征战,普通百姓却和子弟兵一同登上了战争舞台,他们手无寸铁,他们走上战场拿出的武器是他们几世几代用过的独轮车,是他们房前屋后的树木砍伐后做成的担架。 深明大义的沂蒙人民把维系军队战斗力的上百万斤的粮食放在成千辆的独轮车上,在上万人的肩膀上紧随我军南征北战。 二、济南战役 在解放战争史中,标志国共双方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在观众中已是家喻户晓。然而揭开三大战役序幕的一场攻城血战,却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它就是五十多年前发生在齐鲁大地的济南战役。 1948年的济南,曾经是国共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影响,使它成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势在必夺的重要城市。为此双方尽遣名将出马,作为守方的蒋介石派出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的“黄埔三期第一将”——王耀武;而作为攻方的毛泽东则派出有“军中第一将”美称的粟裕和那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 决定攻守双方命运的决战,不知为何选在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拉开了帷幕。双方军人各自为自己的命运殊死搏

4.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华公教育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三、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

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京津战役,中国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1.淞沪会战 简介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1] 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2.上高会战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 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日军拟兵分三路,总兵力约6.5万人,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以第1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为总指挥。 战斗过程 1941年3月15日,圆部和一郎指挥2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由安义、南昌等地分3路向上高地区进攻,企图攻歼国民党军第9战区第19集团军主力。 安义;中路日军第34师团占领高安后,向官桥、泗溪等地继续攻击;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一部在独城、经楼地区被国民党军第49军阻击,主力被阻止在灰埠,被迫渡江北上与第34师团会合。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于19日下决心: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抗击,诱日军进入上高地区予以围歼。当即电令:“严饬各军积秀对敌猛攻,务将深入之敌,歼灭于高安锦河南北地区。”为了增强罗集团的攻击力量,第战区长官部抽调王陵基川军陈良基、傅翼两个师由三都导区兼程南下。各军慑于军律之森严,又知援军即将到达,士气大振,奋勇争先与敌搏斗,围歼日军第34师师团之战于上高地区展开。 日中路军第34师团本已陷入绝境,而第34师团夺取上高的野心却未死,自19日经余程万师阻止于泗水东岸泗溪附近后,20日第34师团又采取锥形突入之战术,集中大炮十余门、飞机30余架,集中轰击泗水西岸唐、港西罗地区,阵地被毁,敌军遂乘机分由档口、港西

中国抗日战争历程必掌握70题

中国抗日战争历程必掌握70题 2015年8月12日10:54 阅读2131 1.1927 年6 月27 日,针对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形势,为制定日本对华政策,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召开了(),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会上宣读了《对华政策纲要》,表明了日本对华动用武力的强硬政策。 A.“北方会议” B.“东方会议” C.“西方会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这一事件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 A.万宝山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的情况,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奉行的方针和政策是()。 A.“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和“不抵抗”政策 B.“一致对外”的方针和“积极抵抗”政策 C.“全面抗战”的方针和“不抵抗”政策 4.九一八事变后,1931 年9 月20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明确提出坚决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等主张。 A.《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B.《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C.《对日战争宣言》 5.1932 年5 月5 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该协定是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退让政策的产物,规定日军可留驻上海,为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提供条件。 A.《淞沪停战协定》 B.《何梅协定》 C.《秦土协定》 6.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临刑前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著名将领是()。 A.冯玉祥 B.杨虎城 C.吉鸿昌

7.1934 年7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7 军团为主,由军团长寻淮洲率领,准备进行抗日斗争的部队名称是()。 A.北上抗日先遣队 B.抗日义勇军 C.抗日同盟军 8.1935 年10 月1 日,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报》发表了著名的()。 A.《八一宣言》 B.《战争指导方案》 C.《自卫抗战声明书》 9.1935 年12 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抗日爱国示威游行,史称()运动。 A.五四 B.一二九 C.一二一六 10.1935 年12 月17 日至25 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11.1935 年12 月27 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报告,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利用地主买办营垒内部矛盾的可能性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B.《论持久战》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2.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着重争取在西北的国民党军队上层人士是()两位著名将军。 A.宋哲元与王以哲 B.冯玉祥与吉鸿昌 C.张学良与杨虎城 13.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1935 年 11 月,()在反对日、伪军对哈尔滨东部地区的“讨伐”中在左撇子沟与敌人激战一日,不幸受伤被俘,1936 年8 月英勇就义。 A.杨靖宇

解放战争时期有哪些著名英雄人物

解放战争时期有哪些著名英雄人物? 刘胡兰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人。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和六位老乡一起,在文水县的云周西村,被国民党阎锡山部残杀。那天,阎军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被捕。她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他说: “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阎军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六个农民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并大声痛斥敌人说:“死有什么可怕!”“我再活十七岁还是这个样子!”说完从容就义。事后, 毛主席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赞扬刘胡兰光辉的一1947年2月2日,即刘胡兰烈士遇难二十一天后,我晋中解放军独二旅和独四旅的战士们,经过六分钟战斗,全歼了守敌,收复了文水县城,俘虏阎锡山军一千五百名,阎军七十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兼县长唐剑秋也被我活捉。 董存瑞董存瑞(1929一1948),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他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碉堡的任务。当他冲到桥下时,发现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眼看部队总攻时刻已到,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完成任务,壮烈牺牲。

部队党委授予他“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郅顺义郅顺义,原热河丰宁县人。1948年春,部队攻打隆化时,他和董存瑞并肩战斗,董存瑞舍身炸毁大桥后,郅函义高喊“给董存瑞报仇!”的口号,用董存瑞留给他的炸药包,轰坍了敌人最后一个碉堡,炸开了围墙,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隆化战斗结束后,郅顺义怀着给董存瑞报仇的决心,参加了昌黎、上庄蛇等一连串战斗,先后立大功四次,在他胸前挂着一枚毛泽东奖章,三枚勇敢奖章。1950年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柴学久柴学久,河北邢台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入党。他是一个爆破大玉,在历次战斗中,他用各式各样的作药,炸毁过敌人的土墙、碉堡、电网、桥孔、铁路..他所在的兵团,授予他“开路先锋”的荣誉称号。他富有创造精神,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先后制造了炸药包、炸药炮、标语弹、曲射炮筒,改装过延性炮弹、迫击炮发射炸药、渡河草包、浮桥、轻便桥等十多种爆炸大器和工兵建筑器材,对部队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刘四虎,原绥远省丰镇人,1946年参军,1947年入党。他所领导的班、排都勇于拼刺杀敌。1948年在宜川战役中,他单身冲人敌阵,与敌肉搏,刺死七个敌人。在他的头上、脸上、脖子上、咽喉、腹部、左眼、左手,都被敌人刺伤过,

抗日战争国军大型会战统计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且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寇伤亡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沪会战后,日寇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寇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寇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是,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寇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是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党军队

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寇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日寇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是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日寇4万人,近10万日寇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寇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寇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消灭毙伤日寇1.3万人,第5战区官兵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寇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国防教育宣传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是我国民主革命阶段革命力量同反革命力量进行的一场决战。在这一时期,我军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采取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遵循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先后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战役140多次,消灭国民党军队800多万人,和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我军进行的歼敌10万人以上的重要的作战行动和著名战役主要有:东北冬季攻势(1947.12.15~1948.3.15);晋中战役(1948.6.11~7.21);辽沈战役(1948.9.12~11.2);济南战役(1948.9.16~24);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渡江战役(1949.4.20~6.1);甘肃河西战役及解放新疆(1949.7~9);广西战役(1949.11~12.12);西南战役(1949.11~1950.4)等。在上述作战行动和著名战役中,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最为著名。兹简介如下: 辽沈战役:指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我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解放战争当时已进入第三年,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共55万人,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我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决战部署,集中70余万兵力,首先攻打锦州,接着会战辽西,解放沈阳、营口。此役,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淮海战役:指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当时,集结在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军共80万人。我军参战的有二野、三野和一部分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战役过程中,我军先在徐州以东新安镇、碾庄地区围歼了黄伯韬兵团17万余人,继而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12万人,在永城县东北地区围歼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此役共歼灭敌人55万余人,国民党反动集团从此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 平津战役:指1948年11月23日至1949年1月31日,我军在平晋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北平、天津、张家口三个地区的国民党军60余万人,企图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我东北、华北野战军的两个兵团及地方部队100万人,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首先以神速动作将华北敌人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个据点,接着围歼了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使北平20余万守敌完全陷入绝境,同意接受和平改编。此役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52万余人,解放了华北大部地区。 渡江战役:我军进行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加强了长江防线,并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0日夜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刘、邓、陈、粟、谭组成的总前委领导下,以木帆船为主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 因着三大战役的成功,加速了全中国的解放,加速了新中国的成立。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时间,一起来看看吧,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从总时间来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分开来讲就是: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历时65天。 平津战役: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中国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这个小栏目中讲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三大战役先后顺序是:先是辽沈战役,然后是淮海战役,最后是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简介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 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

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 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2]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中共将领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中华民国国军发起进攻,以伤亡 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部、旅部团部不计,共47.2万人,并攻占了东北全境。 东北人民解放军获得完全胜利,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淮海战役简介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经典历史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经典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了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中*队将70多万兵力调往淞沪战场。随着日军持续增援,中*队逐渐处于劣势。11月12日,上海沦陷。中*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开始,中国中央军精锐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第三十六师等部,在京沪警备总司令张治中指挥下,主动进攻,企图一举扫荡驻上海之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因指挥不当,竟未能奏功。8月22日深夜至8月23日晨,日本援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等,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在长江口南岸川沙口、狮子林直至吴淞口、张华浜等地强行登陆成功。日本援军在日海、空军的强大支持下,向宝山城、月浦、罗店、浏河镇一线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包抄中国上海守军的后路,重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故技。 历史战争故事: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3日,企图攻占太原的日军先头部队进抵平型关附近,八路军115师决定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设伏。25日8时30分,日军坂垣师团21旅团的两个联队进入伏击圈,八路军设伏部队居高临下,向敌猛烈射击,将其分成几段,各个歼灭。战至下午1时,日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轻重机枪20余挺、长短枪1000多支。 1937年9月25日,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重要胜利——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的平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 十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十 1涿鹿之战:在涿鹿黄帝炎帝部落对蚩尤部落。黄炎部落胜。 2公元前1600年商对夏,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兵攻商,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被击败,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4城濮之战:公元前七十世纪末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5桂陵之战:公元前四世纪末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趁魏空虚,派兵攻打魏都,庞涓率兵回救,在桂陵中了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6马陵之战:十几年后,齐魏有一次大战,魏军在马陵又中了埋伏,主力被歼。 7长平之战:战国末期,秦赵在长平一场大战,赵军中计,大败。主力四十多万大部分被坑杀。 8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去救被困巨鹿的起义军,项羽带兵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9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兵十万,进攻曹军。两军在官渡对峙,后来,曹操采用谋士之计,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袁军粮草,袁军军心大乱,曹军趁机进攻,大败曹军。

10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带兵南下,想统一南北,结果被孙刘联军用计打败。 11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率80万兵力,企图一举灭亡东晋,,两军在淝水对峙,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为让晋军过河一退就溃不成军,晋军趁机进攻,大败秦军。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境内约在17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重点考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

盘点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142天歼灭154万蒋军

●核心提示:“14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从辽沈大地到华北平原,从黄海之滨到淮河两岸,人民解放军在广袤的土地上同国民党军队展开大决战。 ●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2011年5月25日第12版,作者:新华社,原题:《三大战役定乾坤》 “14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从辽沈大地到华北平原,从黄海之滨到淮河两岸,人民解放军在广袤的土地上同国民党军队展开大决战。以三大战役为标志的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 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电邀,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经过43天复杂而艰难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并公开发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此后,中国一度露出和平曙光,召开了有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协协议。但国民党并没有放弃武力消灭共产党的打算,很快撕毁了政协协议。战争亲历者、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说,国民党在完成内战准备后,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扬言要在三五个月内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战争初期,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军兵力达430万人,装备的是飞机、坦克;解放军兵力120万人,装备的多数还是“小米加步枪”。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指出: 蒋介石的进攻不但必须打败,而且能够打败。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和解放区军民的信心。 全面内战爆发头8个月,人民解放军歼敌71万余人,挫败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速战速决的企图成为泡影。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到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终结国民党22年的统治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科学地分析战争形势,以宏大的革命气魄和高 超的指挥艺术,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连续组织了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就在三大战役进行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和策划下,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仍愿意同南京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及答案)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1937年8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中共中央政治扩大会议是: A.遵义会议B.延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第一个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B.台儿庄战役C.淞沪战役 D.忻口会战 3.1938年,国民党战场李宗仁将军指挥的著名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 忻口会战 C. 台儿庄战役D.南京保卫战 4. 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加以考察的根据是: 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 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存在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退,日军占地甚广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 革命对象不同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雅尔塔协定》的签订B.《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C.《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的签署D.《开罗宣言》的公布 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 9.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1945年7月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A. 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11.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方针是: A.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 B.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 C.运动游击战 D.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2. 1937年7月在北平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宋哲元B.佟麟阁 C.张自忠D.王铭章 13.华北八路军深入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B.晋绥C.晋冀鲁豫D.山东 14.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要不要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抗战 B.要不要给群众以民主 C.要不要给人民解决民生问题 D.要不要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15.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独立自主原则 C.退让政策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16.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了:

解放战争哪支部队最能打

解放战争哪支部队最能打? 按照师军规模衡量,红军最能打的部队是林彪或彭德怀指挥的,抗日战争是林彪的一一五师,不过也只是一次平型关最出名。那么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的第四野战军人数最多、歼敌最多、解放区域最多,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险些杀到曾母暗沙。再具体细分一下,按照师军规模衡量,最能打的部队不少,其中一支当属第四野战军麾下的独立二师发展衍生的部队。 能打的部队中,3纵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老八路组成,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韩先楚上将。3纵在东野中以神速奔袭闻名,被称为“旋风纵队”。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纵。在辽沈战役中,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全军大整编后,3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0军。在进军中南的战役中,40军连战湘赣、衡宝、广西,登陆海南岛,建功赫赫。 3纵下面的独立二师是精锐中精锐。 师长是谁? 温玉成将军,(1915-1989)江西兴国人,家贫,曾放牛,不识字,十五岁参加红军。将军作战勇猛机智,指挥灵活果断,十九岁任团政委,长征中任师政委。1947年被选为“七大”代表,有“军政全优”之美誉。曾任人民解放军副

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戌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原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务。他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十位王牌军长”之一的开国中将温玉成。 有人如此形容玉成将军,虎背熊腰,方脸大眼,浓眉上挑。人言将军,演京剧武生不用化妆。 抗战胜利后,温玉成奉命赴东北,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东南的阿城接收几支地方保安队,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温玉成任师长。1946年5月,温玉成指挥仅有3000余人的独立二师,初次在盘石城参战便歼敌一个加强营。与此同时,敌守备海龙城的第二十一师撤往吉林,温玉成闻讯后,率部蹑尾猛追,于双阳县集昌镇,乘其不备突然猛攻,歼敌大部。后又对逃敌直追至双沟镇,逼其全部缴械。独立二师第一次参战,就捕捉战机而歼灭敌人一个师。温玉成用兵神速,被人们誉为“铁脚师长”。 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独立第二师师长。 1月初,我军一下江南,独立二师奉命在德惠以东担任打援,歼俘由焦家岭突围之敌新一军五十师一五0团百余人,并生擒该团团长谭荣生,这是我军在东北战场上俘获的敌王牌主力部队第一名师团级军官。2月初,我军再下江南,独立二师配属第六纵队担负攻坚德惠的任务。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在这其中就有许多著名的战役。 在抗日第一阶段,即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其中的淞沪会战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3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是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日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而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当时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可以说是对于这场会战的过程与意义,做出最好的历史见证与结论。”蒋介石与全体军民的共同结论是,虽然上海作战失败了,但是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抗日战争的第二阶段是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同时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百团大战是这里面最为成功的战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中国最经典的战役

中国最经典的战役 在中国有过很多战争,但是你知道中国最经典的战役有哪些?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最经典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最经典的战役 四渡赤水 时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地点:川、黔交界的赤水河 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结果: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意义: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活的战役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战役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此走向成熟。 直罗镇大捷 时间: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 地点:陕北直罗镇 双方:红军第1、15军团;国民党东北军5个师。 结果:毙敌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挺)。

毛泽东: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平型关大捷 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 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 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点:华北地区 双方:八路军105个团;日伪军。 结果:毙伤日军第35师团步兵旅旅长;阪田泰次郎以下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意义: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梦想。 辽沈战役 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地点:东北战场 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