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顺时归纳

整理知识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

的历史归纳能力

综合分析

认识意义

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

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

向往统一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

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自觉拥护

党的领导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

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组织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导言框”描述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盛况,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

“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5页《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依次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再三表示将在适当时候收回这些领土。“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

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到目前为止,它们都已回归祖国怀抱。其中,台湾和大陆虽然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已经把它归还我国。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不。)组织学生根据“自由阅读卡”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它们的含义。(A.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B.澳门区旗含义:五星象征祖国的统一,莲花等象征澳门及其自然环境,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根据59页“活动与探究·1”,先组织学生“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2完成课本59页“练一练”:应选A(英国侵占的香港)。

3根据60页“活动与探究·2”,建议学生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内容可以包含:香港地区经济的现状、香港历史的由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香港的未来与展望等。

教学后记: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人们的生活如何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人们的生活如何? 香港在回归之后发展更迅速,它是国家依重的城市,是世界交易的窗口,发展壮大是在计划之内的事情,现在中国都在腾飞,香港能不好么,可以说现在香港的生活水平比起在回归之前大有提高。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经历7年的风风雨雨,香港——这个令所有中国人自豪的东方明珠,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如今依然晶莹璀璨。“一国两制”显示强大生命力香港回归7年的历史,也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历史。7年来,香港经受了不少风雨,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全球经济放缓以及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香港人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和基本法的保障下,港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享有充分的民主。特区政府施政透明,市民得以更多参与香港政务。人权和新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目前,香港每天有50多份报纸出版、170个频道广播,充分反映着社会多种声音和不同阶层的意见,香港人均拥有报纸的比率依然在世界城市中名列前茅。香港回归以来的成功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扬。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去年访问香港时表示,他相信香港能够继续保持繁荣。金融、航运、贸易、信息中心地位不变香港一直拥有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的美誉,是资本主义完全自由运作的成功例子。这份自由得到基本法的保障。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被视为“最佳营商城市和最具有潜力的投资基地”,被公认为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最佳桥梁和中介。香港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先进和稳定的金融中心之一。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数目,比亚太区其他城市都多。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银行有3/4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资本市值计算在亚洲排第二,仅次于日本。香港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2003年,香港第11次被评为全球最繁忙货柜港。香港国际机场自1998年启用以来,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7年来,香港吸引外资有增无减。包括英、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在香港都有巨大的投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初发表的《200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香港再次被誉为亚洲吸引外来投资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2002年接收外来投资仅次于中国内地居亚洲第二。目前,平均每周有一家外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到去年6月底,在香港的外资总部和办事处已超过3200家。特区政府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首季香港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香港经济迎来复苏的曙光香港经济在经过6年多的阵痛后,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今年首季香港经济增长达到6.8%,是自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增长。众多机构和专家预测,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将有望达到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今年1月至5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前4个月零售业总销售价值同比增长11.6%。统计显示,从去年7月开始开放的内地“个人游”,令香港酒店、零售业、餐饮业“人财两旺”,香港旅游业已成为率先复苏的行业。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市场今年也重扬升势。5月恢复卖地以来,两次卖地成绩相当理想。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香港经济基调向好,发展商对未来楼市感到乐观。至今年5月,失业率已从去年同期的8.7%下降至7%。最新统计显示,各大企业招聘员工的意愿已达到4年来的最高,增加员工薪酬也已成为超过半数企业明年的计划。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教案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的位置、范围等概况。 2.使学生了解香港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教学重点 香港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祖国内地与港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 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但现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更加光彩熠熠。这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音乐停) 关于香港这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来享誉世界的香港。 讲述:香港本是一个小渔村,在短短一百多年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全球贸易中心之一、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全球航运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及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展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区”图,讲述香港的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 毗邻,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为浩瀚的南海。再通过“香港地形”图讲述香港岛的组成和

自然环境的特征。 (板书):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 (读图)课本42页,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 (小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毗邻,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为浩瀚的南海。 (读图)42页,香港城区图7---3 (讲)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用大量的沙石、泥土在浅海湾地区大规模地“填海造陆”,目前香港总面积1099平方千米,人口672.5万。 (读图)课本42页,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形图7---2 (讲)在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展示主城区,让学生观察图后回答: ①香港与国际间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货运:海洋运输(维多利亚港);客运:航空运输(香港国际机场)) ②香港与内地间的运输方式有哪些?(京九、广深铁路;航空运输;高速公路) ③香港境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高速公路、地铁) (三)高度发达的经济 背景介绍 1.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香港实行大部分商品免征进口税,使其成为各国商品竞销的市场,被誉为“世界商品橱窗”、“购物天堂”、“万国市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人来港购物、观光。 2.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老师讲述:香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珠江口东岸,濒临南海,扼我国华南地区之门户,亚太地区中枢。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角度,让学生试着总结具体体现。 参考: (1)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2)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优良天然港,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一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许多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绪也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这也促进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 老师补充总结:香港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祖国内地提供的多方面支持与合作。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祖国内地在提供食品、燃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等方面对香港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长期以来,祖国内地又把香港作为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

三年级语文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上册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材分析】 香港的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课标表述】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课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璀璨的明珠”的含义。 【学习难点】 通过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评价方案】 1.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一、二题,落实学习目标1的达成。 2.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三、四题,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在这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西湖的迷人风光,也领略了长江的波澜壮阔;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也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今天,让我们再去游览南海边的现代国际城市-------香港。板题:香港,璀璨的明珠

2.读课题,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香港。再欣赏香港美景。 3.再读题。师:作者用璀璨的明珠来形容香港,你能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读读课文导语,看看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指名先读后说) 二、提纲引领,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自学提纲步骤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A能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 粤菜佳肴一应俱全大饱口福 旅游胜地海豚闪耀夜幕降临 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五洲四海 霓虹灯璀璨无比南海之滨 B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 大饱口福奔流不息贸易 C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步骤二 再读课文,要求: A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可以是一节,也可以是一句) B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香港?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香港在什么地方,它是一个什么样地方?学生说到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对。点击出示第一节地图和文字。 了解香港的位置,中国海岸线的南端、亚太地区的中心(适当解释) 板书:位置重要性 根据学生回答,及时在版图上点击出香港 (2)男女生对读两小节,教师渗透首尾呼应: 这两句话真有意思,一头一尾,概括地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是个怎样的城市。 读一遍就有这样的收获,那第二遍读,肯定收获更大。 (3)再读2-5小节,划出最能概括这一段意思的句子。 (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作者是怎么介绍的?我们来看看课文的2-5小节。 a指名读第二小节,随机检查字词 b你能把这一节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来说说这一节讲什么?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中心句。 c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一句,板书:万国市场 用同样方法检查3-5自然段,其中第三小节中难懂的词语较多,如:粤菜、川菜、佳肴,可以在会读的基础上,老师说意思,学生读词。 d连起来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吗? 过渡语: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一篇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还把每一节读成了句话,甚至一个词。这读书的本领可真高。那我们是不是已经把整篇课文学完了呢?对,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绍这四个特点的?首先让我们走进“万国市场”瞧一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简述港澳回归的过程,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②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③理解港澳回归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概况 (1)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____(时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____。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知小结

香港回归历程

香港回归历程 见证香港回归历程的外交巨子柯华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 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 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大学生?八路军战士?大使柯华,原名林德常,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鲤湖镇。 小时家境贫寒,父亲到南洋打工维持全家生计,母亲除做家务外还要织布挣钱贴补家用。 1935年,柯华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1937年4月,柯华参加了一个由十人组成的燕大学生代表团秘密到延安参观学习,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华怀着抗日的满腔热情,脱掉学生装,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 柯华先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为他改名柯华。 不久柯华去了延安,在那里工作了整整十二年。 期间,他进过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毕业后主要

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参加过整风运动,当过土改工作团长等,一直到1949年5月西安解放到西安工作为止。 西安解放后,柯华先后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西安市委副书记。 1952年8月,他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书记兼秘书长,文化部第一副部长。 1953年7月又调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4年底,柯华出任外交部礼宾司第一任司长。 从此在周恩来的亲切教诲下,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1955年初,柯华刚上任后几天的一天上午,印度驻华大使打来电话,询问周恩来的电话号码,要直接同周恩来通话。 礼宾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经几位司领导反复商议后,由一位专员出面婉言拒绝。 此事后来受到周恩来的批评,原来是周恩来在不久前陪同毛泽东接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曾和印度大使说过,有事可直接给他打电话。 周恩来同柯华单独谈话,询问柯华到外交部工作前担任什么职务,接着耐心地向他谈了中印关系的重要和毛泽东对中印关系的重视。 周恩来对柯华说:做外交工作,可不像你当市委书记,那是一方诸侯,权力大得很,许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而外交工作的每一件小事都疏忽不得,搞不好,都关乎国家大事,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影响。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7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无论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特殊性 。 1.能找出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能知道香港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理解香港凭借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先进的服务业,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具有国际枢纽功能。 4.用实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领会香港与内地相互促进的经济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认识香港人稠地狭的发展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知道一国两制的意义。 【教学重点】 1.香港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但现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更加光彩熠熠。这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音乐停) 关于香港这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来享誉世界的香港。 讲述:香港本是一个小渔村,在短短一百多年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全球贸易中心之一、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全球航运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及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展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区”图,讲述香港的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 毗邻,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为浩瀚的南海。再通过“香港地形”图讲述香港岛的组成和自然环境的特征。 (板书):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 (读图)课本42页,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

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案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理解“璀璨”、“贸易”、“物美价廉”、“佳肴”“粤”“川”等。生字新词。3.积累“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等12个四字词语,并尝试选一个方面扩写或画一幅画,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积累内化“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等12个四字词语,并尝试运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介绍上海。 教学难点: 尝试选一个方面扩写或画一幅画,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与香港的资料,制成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播放香港介绍片。 一、揭示课题,聚焦“璀璨”(3分钟) 这个视频是介绍哪个城市?(板书:香港) 今天,我们就跟随课文,一起走进香港,来了解这颗璀璨的明珠。(板书:璀璨的明珠,我们再一起来写) 齐读课题。你认为题目中哪个词用得最好?(璀璨:就是光彩夺目的意思,那香港,璀璨的明珠就是说香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了)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词来学习. 香港的确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吧! 二、预习反馈,理解“璀璨”(15分钟) 1、出示词语,正确认读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大饱口福 旅游胜地举世闻名夜幕降临五洲四海璀璨无比奔流不息高楼大厦 2、读完了这些词语,我们再来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香港的呢?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我们首先走进香港这个万国市场. l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随机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物美价廉,出示“廉”的义项,让学生选择。解释词语的意思。 (1.堂屋的侧边。 2.不贪污。3.便(pián )宜,价钱低。)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香港的美食 l 第三自然段(随机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读(随机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2)理解“粤”“川”“佳肴”,你知道哪些是佳肴? 是啊,香港不但是美食天堂,还是一个旅游胜地,让我们随着课文看一看 l 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随机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歌词作者是谁? 生:《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师:“七子”指的是哪些地区?它们现在情况如何? 教师总结:“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到目前为止,除了台湾外,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和澳门是如何回归祖国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史料展示: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的对话 2.教师提问: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 提示:“一国两制”。 3.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什么是“一国两制”? 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教师过渡:“一国两制”是一种非凡的构想。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 提示: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5.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益处。 提示:第一,“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第三,在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既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又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港、澳、台回归祖国起了促进作用。总之,“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目标导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港澳回归的基本情况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驻军对主权拥有的意义。 3.提出问题:香港在何时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呢? 提示: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回顾历史,以时间为线索理清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和回归祖国的主要经过。 提示:以香港为例。 香港问题的由来:英国通过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通过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通过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 香港回归祖国的主要经过: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在1998年及2003年分别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爆发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自1998年至2003年共下跌16%,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更累积下跌了23%。但凭着香港人的干劲,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香港经济不但逐步摆脱困境,并且强劲复苏。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8%。经济增长在过去连续三年都在趋势之上,平均每年增长达7.6%,而且经济增长层面不断扩阔。在消费方面,2006年全港零售总额较三年前增长23%。在投资方面,2006年整体投资增长8%,是连续四年加速增长,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升幅。 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小岛,已经成为居于世界前列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十五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香港有着奇迹般的变化。过去20年, 香港经济增长接近3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明显高于“经济及合作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率。在最新按经济活动划分的本地生产总值数据中,服务业占超过90%,制造业占不足4%。在二十一世纪,香港面对科技急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越趋激烈的竞争,香港经济加入高增值行列,向着较高增值服务和知识为本的经济活动转移。 香港经济将继续努力善用其“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香港贸易的重点已经逐渐由转口向供应链管理及高增值物流服务转移,离岸贸易发展蓬勃;香港的金融市场不但成为内地企业的主要集资管道,更是协助内地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作效率、推广品牌、迈向国际市场的平台。香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正积极为内地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总之,香港回归祖国,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本世纪的宏伟目标,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同时,使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也有了保证。香港的未来会更美好。

24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层次地理解课题。 2.理清课文脉络,进一步感知“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让学生读懂课文是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3.能抓住四字词来介绍香港,懂得运用恰当的四字词能使文章语言简洁清楚。 4.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题的突破和历史的回顾和拓展,认识香港,激发学生爱国爱港的情怀。 教学难点 学会围绕中心句来介绍某个熟悉的地方。 教学准备 关于香港的课件、图片及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和你们牵手一起游香港,想去吗?(出示一组有关香港的图片。) 教师问:有什么感想?(美丽、繁华) 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吧!(书写课题) 2.揭示课题。 (1)读课题,正音“璀璨”,读“璀璨的明珠”,说说“璀璨”是什么意思? (2)再来美美地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香港(ɡǎnɡ)贸(mào)易霓(ní)红灯 璀璨(càn)答应(yìnɡ)粤(yuè)菜 佳肴(yáo)闪耀(yào)一应(yìnɡ)俱全 海豚(tún)清澈(chè)琳琅(lánɡ)满目 应(yīnɡ)该物美价廉(lián) 3.理解不懂的词语。 (1)提出不懂的词。 (2)指名理解不懂的生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教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字典;③问父母;④上网。 4.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自学课文。 香港在什么位置?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可以是一节,也可以是一句)请你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 5.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分清小节。 6.自学反馈。 (1)香港在什么位置,它是一个什么样地方? a.学生说到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段都对。(出示第1自然段的地图和文字。) b.了解香港的位置,中国海岸线的南端、亚太地区的中心。(适当解释) c.板书:位置重要性。 d.根据学生回答,及时在版图上点击出香港。(2)男女生对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教师渗透首尾呼应: 这两句话真有意思,一头一尾,概括地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是个怎样的城市。 读一遍就有这样的收获,那第二遍读,肯定收获更大。 7.再读第2~5自然段,画出最能概括这一段意思的句子。 教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作者是怎么介绍的?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机检查字词。 (2)你能把这一自然段中最关键的一句话画出来吗?说说这一自然段讲什么?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中心句。 (3)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一句。(教师板书:万国市场)

香港和澳门教案

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学生知道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使学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学生知道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图、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及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最新整理】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学习目标】 1.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 3.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和意义。 【学习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其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 2.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 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年7月1日港恢复行 使主权。 4.1987年,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年12月20日对澳复 行使主权。 5.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2.说说香港和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对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随堂演练 1.“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威海卫

2.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7年 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 D.1997年、1999年 3.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 才创造”是指() A.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责任制 C.“一国两制”方针 D.经济特区 4.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被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5.香港回归祖国多年来,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香港的回归() 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③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④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邓小平一国两制 2.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1997 4.中葡 1999 5.祖国统一 二、合作探究 1.“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 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4)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说明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 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港澳地 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 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 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读图分析法。 3.讲述法、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1.相关图片与地图。 2.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另外两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香港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 生:香港、澳门。 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里的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二)、讲授新课

师:这节课呢,我分为三个板块,下面我们进入板块一——走进香港和澳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港澳在哪儿?它们的范围又是怎样的呢?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本,思考香港和澳门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一下请同学回答。 生:略。 师:先展示《香港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 师:那同学们知道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吗? 香港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珠江口东侧,邻深圳市,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 维多利亚港是优良天然港湾,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香港、澳门在哪,知道他们的范围了吧。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香港、澳门的其他方面。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香港与澳门面积、人口数量,迅速计算出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密度。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表格,请比较分析香港、澳门在人口数量、面积上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针对人多地狭的特点,港、澳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拓展空间发展经济的呢?(投影“高楼林立” 和“填海造地、的图片) 师:通过图6.13和图6.16的比较,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克服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这一限制性因素,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的措施,扩展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区优势的好办法。 师:从课本图6.16上,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为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要加大绿化面积? 保留大片的绿地,意义何在呢?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时应注意什么? 生A:略。 生B:略。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

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借助拼音和字典将课文读通顺。 2、搜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璀璨的明珠”的意思。质疑:把香港比喻成“璀璨的明珠”准确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香港并学习课文。 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香港给你什么印象,说说你们知道的香港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1,自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流利(遇到难度的字,看注音,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字音。 4、出示阅读提示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香港的哪些方面? 5、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香港的呢?并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三、合作学习,品读体验 1、全班分四大组合作学习,分别证明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可以把书上的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结合起来说,可以展示相关图片,哪小组条理清晰,证据充分,发言生动,朗读有感情,哪组就取胜。 2、学生分组准备。 3、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万国市场”?(简单抓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指导朗读) 板书:应有尽有

(2)第三自然段:“美食天堂” (抓“一应俱全”理解、配“香港美食图”指导朗读) 板书:一应俱全(重点指导多音字“应”: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3)第四自然段:“旅游胜地” (结合课件“海豚表演”的录像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重点指导描写海豚表演的句子品读) 板书:举世闻名 (4)第五自然段:“灯的海洋” (结合课件“香港夜景图”理解这一自然段,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三个比喻句。)板书:光彩夺目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有著名的公园、美丽的夜景。它是旅游者的乐园,购物者的天堂。所以,作者最后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5、现在你们知道香港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明珠”了吗?(生说,师擦除黑板上的问号)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随课文一起认识了“东方之珠”——香港,最后,让咱们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香港吧!师板书:香港,真是座()的城市。 板书设计: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应有尽有 “美食天堂”一应俱全 “旅游胜地”举世闻名 “灯的海洋”光彩夺目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位置、组成等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3.使学生理解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组成、人多地狭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东方之珠》,营造学习氛围,激情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 探究活动一:特别行政区 1、出示自学问题,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 1.了解香港回归,香港区旗的含义;澳门的回归,澳门区旗的含义 2.什么是“一国两制” 3.港澳的位置,组成面积,人口人地特点 4.香港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 5.谈谈你对寸土寸金的香港拥有大片绿地的看法 2、教师结合课件图片,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加深印象,形成记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点拨指导。提问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疑惑,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探究活动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出示自学探究问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1.认识维多利亚港位置,优点。 2.了解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含义。 3.港澳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 4.分析香港的经济地位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5.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是怎样具体进行经济合作的 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什么模式 6.目前,最新的“粤港合作模式”是什么意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师生一起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利用图让学生在叙述中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特点,突破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认识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 ⑴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在“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各有什么好处。(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港澳则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珠三角地区和世界各地进行了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贸易事业的发展。) ⑵阅读线面的图文资料,说说目前广东省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模式与“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的主要差异。(“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基本上是一种自发的、小规模、分散的、短线的互补合作,目前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联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⑶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的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请试讨论这种变化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提升粤港跨行行政区域之间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前店后厂”模式,探索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是摆在粤港澳三地,尤其是广东省面前不可回避的紧迫形势。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广东省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更是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客观要求;而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为特征的粤港澳区域合作,则从多方面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又称香港主权移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政府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双方共同承诺,于1997年7月1日开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联合王国政府将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历史事件。1997年7月1日当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殖民地身份,香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为政府首长。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自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时有350万香港居民终身保留英国国民(海外)身份。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清朝战败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清朝再次被英法联军打败,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这三份条约正本由台湾当局外交部典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2年,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了1997年7月1日起,中国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权和治权。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中英谈判。 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1]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