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人民币和汇率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人民币和汇率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人民币和汇率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人民币和汇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美元与人民币为例摘要:自2007年以来我国人民币的汇率长期处于上升状态,以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维持在8:1的水平,而如今却已经超过6:1。此中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我国的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美元兑人民币)的关系这一角度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

一、问题的提出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 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际热钱流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回顾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变化: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此后四年,储备增加速度基本平稳。从2000 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增至8188.72 亿美元,居全

球第二位。2006 年2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9月31日,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38877亿美元。那么到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二、数据的收集

表一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模型的建立

图一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根据搜集的2012年1月份到2014年8月份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模型表达式为:

y t=β0+β1x t+μi

其中,y t代表外汇储备,x t代表是一美元折合为人民币的汇率,β0代表常数项,β1代表汇率变化的权数,μi表示随机误差项。四、参数估计

Dependent Variable: RAT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0/14 Time: 12:45

Sample: 2012:01 2014:08

C 7.146736 0.078935 90.53975 0.0000

R-squared

0.820066 Mean dependent var 6.226538 Adjusted R-squared 0.814068 S.D. dependent var 0.080469 S.E. of regression 0.034698 Akaike info criterion -3.823807 Sum squared resid 0.036119 Schwarz criterion -3.732198 Log likelihood 63.18091 F-statistic 136.7277 Durbin-Watson stat

0.27212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Estimation Command:

===================== LS RATE C EXCHANGE

Estimation Equation:

=====================

RATE = C(1) + C(2)*EXCHANGE

Substituted Coefficients: =====================

RATE = 7.14673585 - 2.58681694e-05*EXCHANGE

根据估计结果可以得出模型方程式为:

=7.14673585 - 2.58681694e-05x t

(90.54)

(-11.69)

R 2

=0.82 F=136.73 S.E=0.035

五、模型检验

(一)、本题目中一次项系数为- 2.58681694e-05符合经济的一般规律,表明外汇储备增加一个单位,人民币汇率平均可增加- 2.58681694e-05个单位。

(二)t 值为-11.69,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t

=-11.69

t y

?1

?β1?

β

(三)、

图二

R 2=0.82表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82%。由残差图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数据还是落在正、负标准差之间。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说明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四)、P{t –α/2 ≤t ≤t α/2}=1-α即P{-t σ≤β

1

≤+

t σ

}=1-α

。则有P{-2.58681694e-05+11.69*(- 2.58681694e-05)

*2.21E-06≤β1≤- 2.58681694e-05-11.69*(- 2.58681694e-05)*2.21E-06}=1-0.05.计算得

P{-2.58688E-05≤β

1

-2.58675E-05}=95%。分析得在给定显著水平α=0.05时,表明有

95%

1?

β1?

β1?

β1?β1?

β1?

β1?β

的把握,β1在(-2.58688E-05,-2.58675E-05)之间。

(五)、给定置信水平α=0.5时,的置信区间为±t 0.025(32)σ=-2.58681694e-05±2.042*2.21E-06。F=136.7277,查找F 分布表,

F 0.05(1,30)=4.17。F>F 0.05(1,30)所以拒绝原假设H 0,接受备择假设

H 1。说明x 对y 影响显著样本回归方程估计可靠。 五、预测

已知2014年9月外汇储备为38877亿美元,即X 2014.09=38877,预测Y 2014.09的值。

图三

y

?

2014。09

=7.14673585 - 2.58681694e-05*38877=6.1411

得到2014年9月份人民币汇率为6.1411。对其进行可靠性和精确性检验即t 检验和区间估计。

可靠性检验:t

f

=

f

/√σ

2

[1+1/n+]=6.1411/√

8199989.356*[1+1/32+(38877-35572.61 )^2/245999635.31 ]=

1?β1?β1

?

βy

?y

?t u

?∑--2

2

)()(x x x x F

6.1411/2969.883015=0.00206779。置信水平α=5%,自由度F=(n-2)=30 查t 值分布表 t α/2(n-2)=2.042。因为0.00206779<2.262,所

以f 的可靠性不显著。 精确性检验:根据题意:

{∣f /√σ2

[1+1/n+]∣}≤t(α

/2,n-2)=1-α

代入整理得:P{-6058.360017≤y f ≤6070.642217}=95%。表示有95%的把握y f 在(-6058.360017,6070.64221)之间。

六、总结

实际上,2014年9月份人民币汇率为6.1528,利用模型预测结果是6.1411.可以看出预测精度较高。所以我国的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弱负线性相关关系。但外汇储备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七、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为国际贸易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汇率稳定是必不可少的。美元对人民币的价格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存在负的线性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需注意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我国政府应当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海外直接投资力度和提升产业结构等措施抑制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进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y

?y

?t u

?∑--2

2

)()(x x x x F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庞皓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节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P15 (一)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相关关系 2、相关系数 3、回归分析 (二)总体回归函数(条件期望) (三)随机扰动项 (四)样本回归函数 第二节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P26 (一)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 (二)普通最小二乘法求样本回归函数 (三)OLS回归线的性质 (四)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1、参数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2、OLS估计量的统计特性(线性特性、无偏性、有效性、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第三节拟合优度的度量(RSS、ESS、TSS)P35 (一)总变差的分解 (二)可决系数 (三)可决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 第四节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P38 (一)OLS估计的分布性质 (二)回归系数的区间估值 (三)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1、Z检验 2、t检验 第五节回归模型预测P43 第六节案例分析P48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P64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形式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古典假定 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P68 一、多元线性回归性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二、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线性特性、无偏性、有效性) 三、OLS估计的分布性质 四、随机扰动项方差的估计 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三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P74 一、拟合优度检验(多重可决系数、修正的可决系数) 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三、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第四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P79 第五节案例分析P81 第四章多重共线性第一节什么是多重共线性P94 第二节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第三节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第四节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第五节案例分析P109

计量经济学期末实验报告(得了90多分)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题目:解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 专业:经济学 班级:2010271 :申傲景深 学号:20103340 20103346

计量经济学报告 ——解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 一、引言 1.问题引入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经贸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也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进出口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货物贸易顺差1831.0亿美元,虽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总量还是很高,外汇储备达28473.38亿美元,同时国物价水平飙升CPI指数达到536.1是1978年的5倍多。由于进出口双顺差因素造成的通胀程度越来越重。从历史来看,通货膨胀不仅是宏观经济领域一个永恒话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长期以来,对于通货膨胀产生机制及其预测的研究吸引着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尽管对于消费者而言,任何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只是意味着日常开支的增加,然而不同原因的通货膨胀对宏观调控者来说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前期的专家学者针对通胀问题提出了各种观点,包括: ①萨缪尔森改进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失业和通胀的短期替代关系。这个理论是经验理 论,由实证而来。刚开始我选这个题目就是因为,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一样,它们引用的变量不太完美,比如,潜在GDP,自然失业率,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体制下会不同,不能作为普适的经济规律。 ②消费过低论,消费过低→储蓄过高→投资过度→经济过热 ③储蓄过多论,企业和政府的高储蓄引发国民储蓄过高→投资过高→由于消费不足导致净 出口扩大→宏观经济失衡 ④投资过多论,依据投资增长率或投资率是否高于某一经验数据来判断我国投资率的高 低。 ⑤外部冲击论,把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源归因于外部经济的冲击,主通过汇率调整、资本输 出等对外政策来恢复宏观经济均衡。 ⑥投资不足论,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不足,即没有形成高储蓄下高 投资。由于投资不足形成的投资-储蓄缺口最终反映到出口方面,从而形成顺差压力增大、国际收支失衡。 ⑦需求拉动型通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过量的货币追逐少量的商品。 ⑧成本推动型通胀,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最新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一览(1952—2019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改正:①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绚烂的未来。

②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比璀璨的未来。③画线部分保留其中一个。④将“无限绚烂的”删除。⑤将“无比璀璨的”删除。(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8-12题(10分) 8.宋或北宋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共1分,每空0.5分) 9.(1)意趣,情趣(2)茂盛(3)道路或路途(4)遮盖或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0.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地中央”。(共1分,意思对即可)(2)蔚然深秀(1分) 11.示例: ①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见,这是一座“造型奇巧之亭”; ②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可见这是一座“山水情趣之亭”; ③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可见,这是一座“太守之亭”; ④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见,这是一座“醉翁之亭”;

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实证分析汇总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贸易顺差的逐年扩大,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及通货膨胀率等,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与汇率变动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多种检验方法对之验证分析。 关键字: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 GDP 通胀率外汇储备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汇率研究不仅是货币金融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在整个宏观经济中都备受关注。在激烈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汇率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变量,汇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国家都利用汇率作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调节货币流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因此,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进行深入透彻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准确预测人民币汇率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制定适用于中国开放经济的汇率、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指标,各国政府对国际收支的状况都非常重视。简而言之,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而国际收支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 资本往来项目收支差额。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变动决定汇率的中长期走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顺差的增大将会抑制人民币的升值。 (二)GDP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促使更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扩大贸易差额,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经济增长率高使得我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增强,促使人民币汇率有上升趋势。 (三)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性因素,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

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前言 2011年后半段,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正悄然发生转变,经济面已无力再推动汇率大幅升值,政治因素成为汇率升值路上的重要动力。展望2012年,由于全球多个重要国家将相续进入大选换届阶段,因此人民币汇率必将在经济面和政治面做出博弈,并择机波动。预计,全年升值幅度将维持在1.5-3.0%之间,同时汇率波动幅度有望进一步放大。 一、2011年人民币汇率市场行情回顾 1、美元指数触底反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改 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兑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慢升值。截止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尾盘收于6.2940,较年初开盘下跌4.7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4.94%),较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下跌7.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8.48%),。 全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避险需求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经济及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因此美元触底反弹,并带动美元指数重返80整数关口。同期,人民币汇率暂时摆脱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形成单边升值趋势,全年累 -1-

计下跌逾3000bp,盘中略有起伏,尤其自11月30日起,人民币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但中间价的持续高开,不仅出现人民币汇率在跌停中缓慢升值的怪象,而且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持坚定态度。 全年,人民币兑其他各主要非美货币基本取得一定涨幅,其中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欧债危机促使欧元汇率全面走弱;加元、英镑和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因美元走强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日元是唯一兑人民币汇率取得上涨的货币,主要原因是市场避险需求以及日本国内灾后重建,均使得日元汇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表1:2011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表 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幅度最大波幅美元指数79.139 81.313 72.696 80.205 1.35% 11.85% 美元兑人民币 6.6050 6.6377 6.2940 6.2940 -4.71% 5.46% 欧元兑人民币8.7940 9.6993 8.1210 8.1449 -7.38% 19.43% 日元兑人民币0.08117 0.08512 0.07646 0.08177 0.74% 11.33% 澳元兑人民币 6.7254 7.1483 5.9831 6.4330 -4.35% 19.47% 英镑兑人民币10.2588 10.8884 9.6946 9.7776 -4.69% 12.31% 加元兑人民币 6.6225 6.8836 5.9793 6.1729 -6.79% 15.12% 图1:2011年境内人民币汇率及美元汇率走势图 (黑线:境内美元兑人民币、红线:美元指数) -2-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计量经济学_庞皓_第三版(附答案)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2.1 (1)①首先分析人均寿命与人均GDP的数量关系,用Eviews分析: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7/14 Time: 21:00 Sample: 1 2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6.64794 1.960820 28.88992 0.0000 X1 0.128360 0.027242 4.711834 0.0001 R-squared 0.526082 Mean dependent var 62.50000 Adjusted R-squared 0.502386 S.D. dependent var 10.08889 S.E. of regression 7.116881 Akaike info criterion 6.849324 Sum squared resid 1013.000 Schwarz criterion 6.948510 Log likelihood -73.34257 Hannan-Quinn criter. 6.872689 F-statistic 22.20138 Durbin-Watson stat 0.629074 Prob(F-statistic) 0.000134 有上可知,关系式为y=56.64794+0.128360x1 ②关于人均寿命与成人识字率的关系,用Eviews分析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6/14 Time: 21:10 Sample: 1 2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8.79424 3.532079 10.98340 0.0000 X2 0.331971 0.046656 7.115308 0.0000 R-squared 0.716825 Mean dependent var 62.50000 Adjusted R-squared 0.702666 S.D. dependent var 10.08889 S.E. of regression 5.501306 Akaike info criterion 6.334356 Sum squared resid 605.2873 Schwarz criterion 6.433542 Log likelihood -67.67792 Hannan-Quinn criter. 6.357721 F-statistic 50.62761 Durbin-Watson stat 1.846406 Prob(F-statistic) 0.000001 由上可知,关系式为y=38.79424+0.331971x2 ③关于人均寿命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用Eviews分析如下:

计量经济学

[摘要]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人民币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演变(1979——1984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1985——199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2005年6月);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七月至今)。08年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引起全球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外币 [引言] 为了简要探讨我国现在实行的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问题,如何确定各个货币的汇率权重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篮子里的外币之间汇率的关系,测算一篮子货币的配置从而得出各个货币所对应的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一、实验数据与模型 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时时刻刻影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人民币的升值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出口受阻失业人数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优势增加等等。人民币与美元、港元、日元、欧元之间的汇率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需要通过具体数据模型分析。搜集数据如下表: 表1 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单位:人民币元 年份100美元100日元100港元100欧元 1985 293.66 1.2457 37.57 - 1986 345.28 2.0694 44.22 _ 1987 372.21 2.5799 47.74 - 1988 372.21 2.9082 47.70 - 1989 376.51 2.7360 48.28 - 1990 478.32 3.3233 61.39 - 1991 532.33 3.9602 68.45 - 1992 551.46 4.3608 71.24 - 1993 576.20 5.2020 74.41 - 1994 861.87 8.4370 111.53 - 1995 835.10 8.9225 107.96 - 1996 831.42 7.6352 107.51 - 1997 828.98 6.8600 107.09 - 1998 827.91 6.3488 106.88 - 1999 827.83 7.2932 106.66 - 2000 827.84 7.6864 106.18 - 2001 827.70 6.8075 106.08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 2011

开始时间2011-07-15 结束时间2011-10-15 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时间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5 00:00:04 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4 17:47:19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3 17:52:01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3 00:00:05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2 17:48:01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2 00:00:06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1 17:38:46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1 00:00:01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0 16:41:15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10 00:00:02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09 09:50:2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9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9:50: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23:00:4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00:00:04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22:02:5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22:04:1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22:19:3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22:16: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2 00:00:05

计量经济学人民币和汇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美元与人民币为例摘要:自2007年以来我国人民币的汇率长期处于上升状态,以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维持在8:1的水平,而如今却已经超过6:1。此中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我国的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美元兑人民币)的关系这一角度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 一、问题的提出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 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际热钱流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回顾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变化: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此后四年,储备增加速度基本平稳。从2000 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增至8188.72 亿美元,居全

球第二位。2006 年2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9月31日,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38877亿美元。那么到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二、数据的收集 表一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模型的建立 图一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根据搜集的2012年1月份到2014年8月份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模型表达式为: y t=β0+β1x t+μi 其中,y t代表外汇储备,x t代表是一美元折合为人民币的汇率,β0代表常数项,β1代表汇率变化的权数,μi表示随机误差项。四、参数估计 Dependent Variable: RAT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0/14 Time: 12:45 Sample: 2012:01 2014:08 C 7.146736 0.078935 90.53975 0.0000

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大因素.

最近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持续走软的现象,自7月30日至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连续贬值,贬值幅度达到约0.67%,尽管8月13日有所反弹,但14日又开始走低。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由升值转向贬值,还是人民币汇率只是短暂的喘息,继续它的升值之旅。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必须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 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 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非存款。 四是通货膨胀的变化。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五是热钱的流动。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增加;若投机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我国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强化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有所下降,投机资本的获利空间减少,投机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变缓。 六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 七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要受到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汇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90= 1991= 1992= 1993= (迅速贬值到)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关口达到.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

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一路上涨至;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其中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振荡中不断改写汇改以来历史新高。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最终以收,较2006年末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这一升值幅度较年初市场普遍的年内5%左右升值预期高出很多除美元外,人民币相对于其它主要货币,如英镑、日元等在2007年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升值;只是相对欧元表现为贬值。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破大关!之后继续升值转折出现在7月份中旬。8月份,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下降。到了10 月份,甚至出现了单月走势略有贬值的情况。12月初,人民币汇率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连续四日“跌停 ”2009=~8 月份~12月份6.年今天是

计量经济学庞皓第三版课后答案解析

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2.1 (1) ①首先分析人均寿命与人均GDP 的数量关系,用Eviews 分析: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7/14 Time: 21:00 Sample: 1 2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6.64794 1.960820 28.88992 0.0000 X1 0.128360 0.027242 4.711834 0.0001 R-squared 0.526082 Mean dependent var 62.50000 Adjusted R-squared 0.502386 S.D. dependent var 10.08889 S.E. of regression 7.116881 Akaike info criterion 6.849324 Sum squared resid 1013.000 Schwarz criterion 6.948510 Log likelihood -73.34257 Hannan-Quinn criter. 6.872689 F-statistic 22.20138 Durbin-Watson stat 0.629074 Prob(F-statistic) 0.000134 有上可知,关系式为y=56.64794+0.128360x 1 ②关于人均寿命与成人识字率的关系,用Eviews 分析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6/14 Time: 21:10 Sample: 1 2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8.79424 3.532079 10.98340 0.0000 X2 0.331971 0.046656 7.115308 0.0000 R-squared 0.716825 Mean dependent var 62.50000 Adjusted R-squared 0.702666 S.D. dependent var 10.08889 S.E. of regression 5.501306 Akaike info criterion 6.334356 Sum squared resid 605.2873 Schwarz criterion 6.433542 Log likelihood -67.67792 Hannan-Quinn criter. 6.357721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11-06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上涨: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 2014年10月06日 因宏观经济向好、境外资金流入等因素的推动,自2014年8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明显升值。6日,中间价报6.1522,较上个发布日的6.1562升值40个基点,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升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今年以来正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因中国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刺激贸易顺差创出纪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大幅攀升。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5%,大幅超出市场的预期,进口规模则下滑1.6%,贸易顺差达到473亿美元。自8月7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1681升至6.1522,升值幅度达到159个基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事实上,进入三季度,包括花旗、汇丰、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下半年人民币将重新步入升值通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走势预计难以持久。 1949年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 1949年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参考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 第一章课后题(1.4.5)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5.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考重点: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 2.总体随机项与样本随机项的区别与联系?

计量经济学报告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1.结合自己的专业收集相关实际数据,作一个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要求:(1)用eviews进行参数估计,写出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2)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方程的显着性检验和变量的显着性检验; (3)作异方差检验,用加权最小二乘法重新估计模型,与(1)的模型作对比和评价;(4)作序列相关检验,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或广义差分法重新估计模型,与(1)和(2)的模型作对比和评价; (5)做多重共线性检验,如果存在多重共线性则消除多重共线性,与前面的模型作对比和评价; (6)分别用前述3个模型进行点预测和区间预测,对预测结果作适当评价。 2.结合实际问题,收集相关数据,作Ganger因果关系分析。 3.收集实际数据,作一个带虚变量回归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和预测。 研究问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值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类别中每一规格品种的价格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CPI的构成,即各个类别在CPI中所占的权重。本文研究了CPI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间的关系,旨在探究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或商品零售价格对于CPI的贡献。因此,当前背景下对CPI的深度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保持CPI稳定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期望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出影响我国CPI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下面给出了2005年-2015年数据,其数据来源与《中国统计年鉴》。 ②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方程的显着性检验和变量的显着性检验; ③作异方差检验,用加权最小二乘法重新估计模型,与(1)的模型作对比和评价; ④作序列相关检验,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或广义差分法重新估计模型,与(1)和(2)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