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09 届)

设计(论文)题目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办学点(系)财经系

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

班级09会统(普专)

学号090404350122

学生姓名薛晓镜

指导教师杨锦霞职称:讲师

目录

一、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概述 (3)

二、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 (3)

(一)短期偿债能力 (3)

1.流动比率方面 (4)

2.现金比率方面 (4)

3.速动比率方面 (4)

(二)长期偿债能力 (5)

1.资产负债率 (5)

2.产权比率 (5)

3.利息保障倍数 (6)

三、改善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对

策 (6)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改进………………………………………………

(6)

1.流动比率指标的改

进………………………………………………

(6)

2.现金比率指标的改进 (7)

3.速动比率指标的改进 (7)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改进 (7)

1.长期负债比率指标的改

进 (7)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改进 (9)

3.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增加长期负债的合理性 (9)

四、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薛晓镜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在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计算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资产与负债的质量、属性以及各种外在因素。导致评估中小企业偿债能力显得不够有力,同时分析方法也显得不足。建议通过对这样的方法标准进行修正、补充以及完善。从而使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实用价值和分析评价具有更高的科学性。本文拟对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及其完善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中小企业; 偿债能力分析; 局限; 改进

【正文】

一、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概述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企业偿债能力的强与弱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投资以及经营等均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可见,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利用财务信息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揭示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企业的

偿债能力、为企业保驾护航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中小企业对偿债能力的分析,从假设前提、分析方法、资金来源到分析指标等一系列的方面都存有缺陷, 使中小企业对偿债能力的分析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二、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也是企业的债权人、投资人、材料供应单位等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债权人来说,企业要具有充分的偿还能力,才能保证其债权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发生问题,就会牵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大量精力去筹措资金,应付还债,难以全神贯注于经营管理,还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或加大临时性紧急筹资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供应单位来说,则可能影响应收帐款的取回。因此,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本身及有关方面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

1.流动比率方面

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在200%以上表明短期偿债有保障。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来看,流动比率越大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过大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这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将流动比率维持在不使货币资金闲置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流动比率并未考虑流动资产属性的差异、变现能力的差异及质量的差异,所以可能出现:一个企业具有很高的流动比率,从表面上看其具有很高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如果要细致分析,就会发现企业流动资产中难以变现资产比重很大,使得该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较弱的情况。所以在使用它们时,我们有必要先对企业资产构成和质量及流动负债的构成作进一步分析,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排除变现能力差的资产,使指标的数值扩大,真实评价出该企业的偿债能力。

2.现金比率方面

企业现金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短期投资)与流动负债之比率就是企业的现金比率,它扣除了速动比率中的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了企业直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如果这一比率大于或等于1,则表明公司可以用经营收入来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具有稳定可靠的第一偿债来源;如果这一比率小于1,则表明公司的经营收入不能满足偿还到期债务的需要。

中小企业在这一比率中并未考虑负债的属性和到除了现金资产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也是具变现能力的,故而显得谨慎而保守。但是,在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是可以存货来偿还的。所以计算现金比率时预收账款应从流动负债中剔除后可以更好的反映中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速动比率方面

速动比率即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中,速动资产是将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的存货等扣除后的余额部分。一般来说,速动比率等于100%时比较适当。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00%,必然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00%,尽管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但是我们在计算速动比率并没有剔除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应收账款,这就造成其计算不够准确。影响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分析。

中小企业对于以上这些指标对没有考虑一定时期后很可能发生的变化,其反映的只是当前企业偿债能力,没有考虑负债等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而这一点对债权人到期时能否获得偿还是尤为重要的。

(二)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负债是指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务。长期负债数额较大,本金的偿需有积累的过程。从长期来看,真实的报告收益应最终反映企业的现金净流入,而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企业能否获利是密切相关的。分析长期偿债能力主要运用的财务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偿债保障比率这四种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经常

用到的指标。资产负债率通常保持在60% ~ 70%,一般认为60%是最合适的。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总体来源,有多少资金来源于负债。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负债越大,风险越高,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基础是全部负债和全部资产,因此,它实际上是反映全部负债的偿付能力指标,而将其作为反映长期负债偿付。比如待摊费用及长期待摊费用,本身并无直接的变现能力,其摊销价值需要依靠存货等资产的价值才能得以补偿和收回。至于无形资产中的商誉、专利权等能否可用于偿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能力的指标,有失偏颇。

2.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就是企业的产权比率。其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与资产负债率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即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负债权益比率上升说明公司的负债增加、长期偿债能力在减弱,和资产负债率反映的状况一致。

同样,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局限性与资产负债率相同。

3.利息保障倍数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其是根据损益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使用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中小企业在使用该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

(1)在利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时,因为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费用和利润,所以本期的利息费用不一定就是本期的利息支出,本期息税前利润也并非本期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该指标在反映支付利息能力上存在片面性,其修正指标是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之和与现金利息支出的比值。

(2)该指标反映的是中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中小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对于长期性的债务,本金数额巨大,到期一次还本,必须有一个利润或现金流入积累的过程,否则中小企业必然会感到巨大的财务压力。这样一个积累过程没有在财务分析中充分反映,导致中小企业产生错误的想法。

三、改善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对策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改进

基于上述分析, 为了克服目前中小企业主要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在计算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资产、负债的属性、质量以及其计量属性, 也要考虑表外事项可能的影响, 以确保偿债能力指标准确可靠。

1.流动比率指标的改进

在流动资产中扣除:

(1)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

(2)待摊费用;

(3)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4)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

在流动资产中还需加上:

(1)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本身的残值;

(2)存货、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部分。流动负债则要考虑或有负债, 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

2.现金比率指标的改进

对现金比率计算公式分子项目中的“有价证券”, 由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变现价值;分母项目中的流动负债调整与速动比率分母调整相同。

3.速动比率指标的改进

首先应对速动比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流动负债”进行改进:

(1)流动负债中剔除预收账款;

(2)流动负债中要加上或有负债可能增加流动负债的部分。

其次还要对速动比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速动资产”进行改进:

(1)从速动资产中扣除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

(2)扣除超过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3)加上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部分。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改进

长期负债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或者说是指企业在长期债务到期时,企业盈利豁资产可用于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但到期的长期负债在资产负

债表中列入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得以偿还的基本前提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不至于破产清算。所以,短期偿债能力是长期偿债能力的基础。长期负债因为数额较大,其本金的偿还必须有一种积累的过程。从长期来看,所有真实的报告收益应最终反映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所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企业的长期负债数额大小关系到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对长期债务不仅要从偿债的角度考虑,还要从保持资本结构合理性的角度来考虑。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又能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1.长期负债比率指标的改进

根据现行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和负债权益比率存在的问题,应从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长期资金占长期资产的比重上分析评价企业对长期负债的偿债能力。现提出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权益比率和长期负债权益比率三个改进后新指标:

(1)长期资产负债率。它是指长期负债占能偿债的长期资产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资产负债率= 长期负债÷能够用来偿债的长期资产= 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投资)

其中:能够偿债的长期资产只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因为长期资产占用资金时间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因此一般应主要用所有者权益购置。用负债购置部分一般应在30%到40%以下,以不超过1/3 为宜。最高不超过50%,如果这个指标超过50%,说明用长期负债购置的资产占长期资产的多数,长期负债

偿债能力会产生问题,财务风险较大。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我国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资金2/3 来自银行借款,有的甚至百分之百靠借款。这样的企业,长期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 如果不能偿还到期长期负债,就得进行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财务风险极大。

(2)长期权益比率。它是所有者权益中投资在长期资产上这一部分占可偿债长期资产的比重。所有者权益一部分用在流动资产上,也就是营运资金或流动资本,其余的占用在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上(它也可能占用在长期待摊费用和其它资产上,但这两部分资产与偿债能力分析无关, 我们将其排除在外),可把它

称为长期主权资或长期资本,它可以用可偿债长期资产减除长期负债求得。所以

这个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长期权益比率= 长期主权资金÷可偿债长期资产= (可偿债长期资产- 长期负债)÷可偿债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中用主权资金购置的至少应占2/3, 故这个比率在60%到70%以上比较合适,最低应在50%以上。如果低于50%,说明长期资产中用长期负债购置的超过一半,财务风险较大。上面两个指标的关系是:长期资产负债率+ 长期权益比率=1

(3)长期负债权益比率。它是指长期负债与长期主权资金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负债权益比率= 长期负债÷长期主权资金= 长期负债÷( 可偿债长期资产- 长期负债)

这个比例一般应小于100%,如果大于100%,说明长期负债数额大于长期主权资金,企业偿还长期负债能力弱。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改进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根据损益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使用的指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该指标反映的是从所借债务中获得的收益为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对外借债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本,企业举债经营的原则是对债务所付出的利息必须小于使用这笔钱所能赚得的利润。否则对外借债就会得不偿失。由此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但该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基于以上利息保障倍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在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计算以下三个指标以全面衡量债务偿还情况:

(1)债务本金偿付比率。

债务本金偿付比率= 年税后利润÷[Σ债务本金÷债务年限]

该指标必须大于1,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看, 难以说明这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需要连续计算五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评价某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通常选择

最低指标的年度。

(2)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债务利息+ 债务本金)

此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债务本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了足以还债的现金流量。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现金支付利息与偿还本金。

(3)现金偿还比率。

现金偿还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长期负债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前经营活动提供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虽然企业可以用从投资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但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应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能力越强。

3.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增加长期负债的合理性

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当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为负数,而这些不足的现金流量主要依靠增加长期负债来弥补,则需要具体分析。若中小企业正处在初创时期,为保持资本结构的合理化,用一部分长期负债来支撑企业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是正常现象。若中小企业处于稳定经营阶段,其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已基本确定,营运资本及经营活动的现金需求应以短期融资为主,这时靠长期负债的增加来弥补经营活动的现金短缺往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中小企业是为了长期发展需求而进行长期融资时,长期负债增加的合理性也要具体分析,企业长期发展需求主要是指长期资产的购置或进行长期投资。这时应分析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企业的长期资本需求主要靠股东的投资和长期债权人来提供,而这两者之间不同行业特征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中小企业一般需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资本结构,若发生变化,使债务性长期资本所占的比重过大,则可能说明中小企业财务计划失控,股本融资遇到困难。

四、总结

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时,中小企业目前所使用的指标对没有考虑一定时期后很可能发生的变化,其反映的只是当前企业偿债能力,没有考虑负债等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而这一点对债权人到期时能否获得偿还是尤为重要,故而需要进行改进。

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中小企业目前所使用的指标时,有必要对企业资产的构成和质量及负债的构成作进一步分析, 借以确定指标对偿债能力反映的程度,以排除变现能力差的资产使指标数值扩大的影响,真实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避免偿债能力分析简单化。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进行日常的财务核算时,要特别注意企业的借贷情况。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运用更准确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分析方法给企业财务带来损失。

同时,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将遇到更多更大的挑战,中小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故本文对偿债能力的探讨在将来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陆正飞.财务报表分析[M].中信出版社,2007,(8).

[2]崔秋霞.浅议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 [3]黄研研.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局限性分析[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9,(3)

[4] 李小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生产力研究,2007,(7)

[5]李云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具体运用[J].经济师,2009,(9)

[7] 周建芳、江勇.以山东黄金为例的企业短期

偿债能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8] 朱艳.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改进思考[J].财会通讯,2010,(9)

[9]王承斌.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精准性[J].当代经济,2008,(11)

[10]王久玮.现金流量表的偿债能力分析[J].

管理纵横,2009(7)

[11]熊燕、刘章胜.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及改进[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5)

[12]于桂梅、陈虎.企业的安全性与偿债能力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7,(6)

[13]赵海虹.关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14] 赵秀梅.从企业的安全性谈偿债能力分析[J].现代农业,2007,(11)

[15]赵汐远.论企业的偿债能力[J].管理制度,2009,11,(38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