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针灸医籍选读试卷

(完整版)针灸医籍选读试卷

(完整版)针灸医籍选读试卷
(完整版)针灸医籍选读试卷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说明:本试卷总计100 分。时间90 分

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功20 题,计20 分)

1.三焦行诸阳,估置一兪曰()

A.原B.兪C.输 D .合E.经

2.“上守机”是指()

A .守刺法B.守补泻C.守气 D 守腧穴 E 守弩机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个选项是

错误的()

A 十二原穴属于五脏六腑

B 十二原穴出于四关

C 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

D 十二原穴可治五脏

病 E 十二原穴可治六腑病

4. “气至而去之者”是指()

A. 气至后邪气去

B. 邪气至而去针

C.谷气至而去针

D.补泻气调而去针

E.阳气至而去针

5 邪中于面则()

A. 下太阳

B. 下少阳

C.下阳明

D. 下厥阴

E.下任脉

6. “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欲端以正”是指()

A. 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

B.意念不正

C.持针要端正

D.病人体位端正

E.垂直进针

7. 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

A. 巨虚上廉

B. 巨虚下廉

C.足三里

D.曲池

E.小海

8. 病在阴中之阴者,当刺()

A. 阴之荥输

B. 阳之合

C.阴之经

D.络脉

E.阴之合

9. 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

A. 胃

B. 肾

C.心

D.肝

E.脾

10. 胆瘅应取胆之()

A. 原、络穴 B 经、合穴 C.募、俞穴 D.经、俞穴

11. “刺骨无伤筋”是指()

A. 针至筋而去

B.针至骨而去

C.针刺时宜避开筋

D.针刺时应浅.

E.针刺时宜深

12. 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

A. 四肢之热

B. 胃中之火

C.脏之热

D.胸中之热

E.腹中之热

13. 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

A. 无刺

B.无治

C.无补

D.无泻

E.无灸

14. 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

A.风门

B.肺俞

C.风府 C.大椎

D. 风池

15. 据《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

A. 针下热

B. 针下凉

C.浅刺之

D. 深刺之

E.脉实

16. 据《标幽赋》,眼痒眼痛泻()

A. 申脉、金门

B.大椎。风门

C.太阳、丝竹空

D.光明、地五会

E.精明、飞扬

17. 《难经》春刺井是说()

A.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B.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内脏病

C.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D.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脏腑病

E.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腑病

18. 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

A. 肝实肺虚

B.. 心实肾虚

C.肝实脾虚

D. 心虚肾实

E.肺实肝虚

19. 据“辩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

A. 少商

B.照海

C.合谷

D.太冲

E.鱼际

20. “沉涩紧而已至”是指()

A. 病人脉象的表现

B. 下针时的要求

C.出针时的要求

D.针下气至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 2-5 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分)

1. 关于《灵枢 ?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 ,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 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B.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

C.痛必随针

D. 痛不必随针

1. ______ 乳痈而极效, _______ 痔瘤而最良。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邪客于经,左盛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盛则 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必用员,员者 ,刺必 。

4. ______________ 知为针者 ___________ ,不知为针者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夏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 ,得气,引持 也。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 ,不中他邪,当 ,故言以经取之也。

7. 气之至也,如 _____ ,气未至也,如 ______ 。

8. 胁痛肋痛针 _____ 。

9. ______________ 气速至而 _________ ,气迟至而

10. 脾冷胃痛,泻 _____ 而立愈

四、判断及改错题 (下列论述有对有错,对者请在括号内打√,错者在括号内打×,并将其改正。每题 1 分, 共 10 题,计 10 分)

1. 灸寒热之法,宜先灸风府。 ()

2. 《灵枢 ?九针十二原》“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针下之气变化十分迅速,需细心体 会。()

3. 诸汗者,至真所不胜曰汗出也。 ()

4. 《难经》首次提出“八脉交会穴”名称。 ()

5. “上守机”是指守刺法。 ()

6. 先寒后热者宜施以阳中隐阴之法。 ()

7.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 8. “泻必

E.行针时的要求

2 分,共 5 题,计 10 E.不必据脉定病去否

2.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 A. 吸则内针 B. 吸则转针 C.候呼引针

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 A. 气实形虚 B. 气实形

实 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 A. 先阳后阴 B. 先上后下 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 A. 大醉 B.大怒 C.大劳 D.大渴 E.新饱 三、

填空题

D.呼尽去针 C.气虚形虚 D.谷盛气盛 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 C.先阴后阳 D.先下后上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每空 1 分,共 20 空,计

E.候吸引针

E.气盛身寒

E.无上下先后 20 分) 亦有移易者 ______ ,如此者, ______

用方” 、“补必用员”的“方”与“员”指的是针形。()

9. 《邪客》篇中的“持针之道,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是指针刺的徐疾补泻。()

10. 荥主身热是指十二经荥穴可治疗热病。()

五、简答题

(每题3分,共 5 题,计15分)

1. 何谓“从卫取气”?

2. 如何做到“刺荥无伤卫”?

3. 如何“从营置气”?

六、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三题,计15分)

1. 巨刺和谬次有何异同?

2. 关于“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 ,《素问》与《灵枢》的论述有何不同?

3. “春夏浅刺”与“春夏各致一阴”是否矛盾,为什么?

七、论述题(共一题,计10 分)根据《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合主逆气而泄” 及《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冬刺合”的论述,请说明春夏秋冬主治的病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C 4D 5C 6A 7A 8A 9B 10C 11A 12B 13D 14C 15A 16D 17A 18A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E 4CDE 5ABCDE

三、填空题

1. 肩井商丘

2 右病左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必巨刺之

3 行也中其荣

4 信其左信其右

5 肾肝之部之阴

6 正经自生病自取其经

7 鱼吞钩饵之浮沉闲处幽堂之深邃

8 飞虎

9 速效不治

10 公孙

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六、问答题

1 必要点:说明相同点及不同点的二方面。相同:巨刺与谬次均为左右交叉刺。不同点 1 邪客部位

2 针刺部位:

2 必要点:原文及译文均可,关键要说明二者关于“徐而疾则实” 和“疾而徐则虚”的含义。

3 必要点: 1 指出二者不矛盾, 2 说明二者所侧重点不同,并加以解释。

七、论述题

必要点:说明五季所取腧穴及主治的病症 2 说明其理论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功20 题,计20 分)

1. 五乱证的针刺宜()

A. 补虚泻实

B.浅不宜深

C.深不宜浅 D 徐入徐出 E 不浅不深

2. 《黄帝内经》称腧穴有“ 365 ”,是指()

A.与一年365天相应

B.全身腧穴实有365 个

C.全身双穴365 个

D.经穴有365 个

E.奇穴有365 个

3. “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

A. 进针的快慢

B.出针的快慢

C.用针的徐疾之意

D. 诊断的快慢

E.针刺时间的长短

4.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

A. 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

D.虚症病人针感小

E.施用手法要轻

5. 刺六变之脉缓,宜()

A.深内而久留针

B.深内而不留针

C.浅内而久留针

D. 浅内而不留针

E.疾发针而深内之

6. 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府”原则,宜取()

A. 足三里

B.阳陵泉

C.委阳

D.丘墟

E.曲泉

7. “泻则益虚”之义是()

A.泻法益于虚症

B. 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

C.用泻法虚之

D.用泻法则渐虚衰

8. 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

A. 手太阴荥、足少阴输B/手太阴输、足太阴荥 C.唯取手太阴荥 D.唯取手太阴输 E. 唯

取足少阴输

9. 婴儿的针刺要求是()

A. 浅而留之

B.深而疾之

C.不宜针刺

D.浅而疾之

E.不深不浅

10. 手太阴之脉独无腧是指()

A. 心经无腧穴

B. 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

C.心经无治疗外经病的腧穴

D. 心经无原穴

E.肾经无腧穴

11. 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

A. 无刺B/ 无疑C.无补D/ 无泻E/无治

12. 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

A. 呼尽内针

B.吸则转针C/推而按之 D.侯吸引针 E.刺出其血

13. “近远如一者,深浅其侯等也” ,深浅是指()

A.J 进针深浅

B.得气的部位深浅

C.病位的深浅

D. 经气的深浅

E.针的长短

14. 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

A.短刺

B.巨刺之

C.谬次

D. 半刺

E.经刺

15. 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

A. 阴陵泉

B.少海

C.曲泉

D. 尺泽

E.曲泽

16. 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

A.肝

B.心

C.胆

D. 小肠

E.大肠

17. “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

A. 阳陵泉

B.阴陵泉

C.外关

D.合谷

E.支沟

18.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

是取()

A.多经相交之穴

B. 阳经相交之穴

C.表里经交接之穴

D.八脉交会穴

E.阴经相交之穴19.《百赋证》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

A. 通天

B. 迎香

C.上星

D.合谷

E.列缺

20.暴挛痫病,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

A. 天牖

B. 天府

C.天柱

D.扶突

E.人迎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2-5 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2 分,共 5 题,计10 分)

1. 振埃法的取穴有()

A. 天容

B. 廉泉

C.天柱

D.听宫

E.大杼

2. 下列哪些是泻的操作()

A. 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 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

3. 浅刺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

A. 针刺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

B. 针刺时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

C.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

D. 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

E.针刺时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

5. “气至而有效”在脉相上的表现是()

A. 针刺后脉象有变化

B. 用针刺补法后脉象

转为坚实 C.针刺后脉象无变化 D.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 E.针刺后脉象为“徐而和”

6. 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转筋于阳治其阳

B. 转筋于阴治其阴

C.转筋于阳治其阴

D. 转筋于阴治其阳

E.治不分阴阳

7. 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

A. 人迎

B. 扶突

C.大迎

D.天府

E.天枢

8. 真心痛临床表现为()

A. 手足厥冷

B.心痛牵引背部

C.呈抽痛、刺痛

D. 面色苍白

E.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9. 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是()

A.先去足太阴、阳明

B.不下者,取之三里

C.先取三里

D. 不下者,取之足太阴、阳明

E.取足阳明

10. “持针纵舍”要求了解()

A. 十二经脉之本末

B.皮肤之寒温

C.脉之盛衰滑涩

D.疾病之虚实

E.脉行之疾徐

11. 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那些要求()

A. 慎守勿失

B.远近若一

C.如临深渊

D.深浅在志

E.手如卧虎

12. 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

A.民之受疾不同

B. 所受之术或异

C.势之所趋 D 辩证方便 E.取穴方便

13. 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

A. 地机

B. 大都

C.涌泉

D.行间

E.血海

14. 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

A. 静以久留

B.呼尽内针

C.推阖其门

D.候吸引针

E.吸则转针

15. 关于“气至而有效”下列那些论述是正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