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doc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doc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doc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doc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

一,单选题,填空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熨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屮,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収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1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1 &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9,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2(),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耍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2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22,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2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4,政策评估是対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26,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口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27,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般來说应当强调”公事公办”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⑺

2&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29,完全理性思维屮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禅为合乎理性的.

30,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彖,一燉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忐.

31”系统分析“最早是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

32,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说法屮,不正确的是社会纽织层级化

33,在知识经济吋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

34,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6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37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3&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

39,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40,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41,政策的导向是行为和观念的导向.

42,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分配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

43,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

44,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

45,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46,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信息,智囊,决断,监控等了系统

47,外部监控体系是由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社会团体等组成

4&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有:选择政策方案,确定政策口标,设计政策方案,界定政策问题

50,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口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

5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冇:多方案原则;排斥性原则;多要索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5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交换,说服,强制

5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54,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坏境因索是政策执行过程屮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55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冇如下儿种: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结构型

56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57,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内容是:规范,信息,分析,建议

5&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59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需要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小产生

60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対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会支持和反対

61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彖征性效果

62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而: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6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揺直觉,灵感,判断,顿悟

64,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有:①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两要大得多②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川,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③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牛专家智能互补效应④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而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而和更合理

65按照人们决策时对口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拿握程度,通常nJ将公共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66按照性质不同,可将公共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68决策支持系统由基恩,斯科特捉出

69知识经济时代的棊木特征冇:社会主体知识化,社会组织扁平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人众化

70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71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超前观念,科学民主观念,公平优位观念,人木观念. 72知识经济的发展婆求建立:多者博弈决策体制,民主参?决策体制,网络化决策体制

73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教育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7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信息化

75,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公共性,管理性

76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未來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77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公共道徳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78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79,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來基本走向的说法有: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三,名词解释

80,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冃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8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冇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川的纽织或个人

8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 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83,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屮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84,集权制:是指权力集屮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纽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卜-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85,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冇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86,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8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小,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屮所需要的迅速准确Z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90,因果理论:人致包括三类内容:⑴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⑵把政策中的潜在因來假设分为两个因索: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9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L还耍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T?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人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词.

9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9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対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9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的过程屮,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匝FI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口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97,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

的评价.

9&非正式评价: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冇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H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99,公共政策评价:是指论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対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冃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00,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性思维屮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U 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1,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屮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金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Z内.

102,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H.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口标应当川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 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103,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104,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冇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吋I'可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105,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町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Z概念化的思想,冃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木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來产生人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106,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屮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來的阿波罗神丿审原址”徳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部门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107,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108,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岀发,始终着重从整休与部分(要索)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楮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种方法

10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徳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 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H标选出戢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悄况的全而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110,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徳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血対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

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111,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汛工业经济相对应的i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H标的经济.

112,扁平式纟fl织:扁平式纟R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亨,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白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113,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屮的活动程序

115,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1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17,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牛活屮共同受具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11&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119,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白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四,简答题(答案需要作简要的说明)

122,公共政策的基木特征: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12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124,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①■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②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③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125,公共政策分析基本要素的基本內容:政策问题,政策冃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126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它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127,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①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②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③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④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⑤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12&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①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②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tl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③”入世”新环境和经济金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④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129,捉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①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②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

130,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山倍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131,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①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血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②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而的悄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③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课,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35,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有:①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少分权制;②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 136,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①通过对竟选的政党捉供支持或撤消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②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冇利的政策法案, 阻挠通过对其不利

的法案;③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冇关社会福利,军事, 援外等方血的貝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④ 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屮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述屮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小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试论述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试论述我国各种群众纽织和人民团体公共决策的影响

137,人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 ②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③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13&决策方案的貝?体内容有:①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②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③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④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⑤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139,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①效益标准;②方案协调性标准;③方案的适应性标准;④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140,追踪决策的特征:①回溯分析;② 非零起点;③ 双重优化;④ 心理效应.

141,举例说明浴盆模型:20多年前的特区建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①1979年,国内对办特区 -?开始就有不同意见,特区建设血临重重障碍,即失效的笫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②90年代特区建设飞速发展,发挥了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证明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是相当成功的.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③ 1998年以来,特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口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20 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显然急需改进.这是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

142,简述史密斯模型: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冃标群体环境因素,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人因素.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屮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小的其他三个因索,而实践证明,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耍的影响.

143,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的最低层次反应;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屮间层次;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144,接受政策的基木原因:①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 -?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亜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②口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対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③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④ 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⑤ 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來说, 祁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

145,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索是多方面的,其中冇:①社会因索;②政治因索;③经济因索; ④科学技术因素;⑤文化因素;⑥教冇因素;⑦人口因素;⑧白然资源因素;⑨生态因素; ⑩心理因素.

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①多样性;②动态性;③交叉性;④突发性.

146,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来看,我国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哪些类型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冇哪儿种态度冇五种类型:①抵触型;②僵化型;③滞后型;④折扣型;⑤结构型.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 执行中”上下一般粗”;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以为是,各行其是.

147,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发挥的作用:①公共政策评价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丿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②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③公共政策评价监禅着政策资源的

有效配置;④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⑤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14&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方而的因素:① 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② 政府外部动力;③政府内部动力;④技术手段的完备.

149,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別: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公共政策的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対公共政策的评价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卜进行;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150,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①投入的工作屋;②绩效;③效率;④充分性;⑤ 公平性;⑥适当性;⑦执行力;⑧社会发展总指标.

151,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公共性” 的双重特征.

举例说明简单距阵思维法

渐进思维和剧烈思维是矛盾的吗

无为思维是-?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屮的运用

系统的基木属性有那些

系统方法运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

154,系统分析的主耍特点和作用有:①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彖和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确定给定系统的边界范围,把它从周围的系统中划分出來;同时,鉴定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必要时逐级划分,确定各子系统;②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③系统分析积极人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决策领域;④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⑤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理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Z间建立一种“中介”环节,使人们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认识上逐步接近给定系统的实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扌苗施,使它按照人们规定的FI标和利益运行.(

155,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①政策性指标;②技术性指标;③经济性指标;④社会性指标;⑤资源性指标;⑥时间性指标.

156,系统分析的流程包含以下四个基木内容:①系统研究;②系统设计;③系统量化;④系统评价. 157,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有:①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②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③在决策屮,起主要作川的因索是超理性因索的问题;④做岀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⑤ 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Z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⑥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如何将系统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

15&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①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

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范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 持续,健康地发展.②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冇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和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59,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①知识化与信息化;②民主化;③科学化;④高效

化.(9)

160,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① 人木观念;② 公平优位观念;③ 科学化观念;④ 民主化观念;⑤法制化观念;⑥创新超前观念.

16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以屮国为例,作为一个发展屮国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

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发展所产牛?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创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这些需要调整与创新的公共政策主要有:教育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 营造良好的舆论坏境,能促使本国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162,公共政策学屮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有:①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②冇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③冇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別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16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冇:①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冃的;②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③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你如何理解燃油税的迟迟未出台

164,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Z间的差距? 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主活屮共同受具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 与公共利益密切和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这就是说,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165,为什么说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①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包括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②公共机构的特性.

166,公共机构的特性:①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②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③ 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167,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有:①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ZI'可的才盾;② 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少系统开放性的矛盾;③公共政策的特性少传统方法论Z间的矛盾.

16&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化一直都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民主化包含着以下儿层含义:① 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② 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③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①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②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11)

169,如何全面地认识公共问题:①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牛活屮共同受具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②公共问题的木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和公共性;③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

170,如何培育公共文化:从木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一般说来,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之上:①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②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③对公共责任必耍性的认识.这些维度的共同点都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屮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它们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171,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①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②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③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⑤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 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8.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1.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复习题-论述题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二)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我们认为,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个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避免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并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因此,我们主张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 (三)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确实有分配利益的功能,但这种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 (1)利益选择。(2)利益整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 (四)增进社会利益 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 (五)公共政策的本质 我们认为,在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①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②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③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④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⑤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⑥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Rivlin)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二)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三)自我批判时期 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 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在政策效率方面,西方学者。

2020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2020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 例子: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基于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的效率、效能、服务 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以及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等 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过程。这是在综合了彭国甫和 蔡立辉两位著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民主化的政府绩效 考核是从建国后起步的,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民主。 提纲:自己根据下面的分析总结写提纲(30分) 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 第四,就国际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官员绩效考评制度。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就 要求必须在各方面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对接,这尤其对政府行 为模式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改变政府行为模式,重要一 点就是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 政策环境对政府绩效考核政策变化的影响 从例子可见,政府政绩考核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只因当外部的环境发展变化了时,原有的考 核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便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些环境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 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中央领导人在多种重 要场合都提出要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就要 求各级政府实践和履行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 制度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第三,文化环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紧盯经济发展速度,转而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 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意识里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民主意识、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不再对财政收 支特别是支出漠不关心,而是开始关注政府财政用途及其效率效果,加强了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等。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强烈要求政 府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关注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为民谋福祉。 通过上面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官员政绩考核政策的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 发展变化,原有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环境的 要求,并且与政策环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也充分证明了公共政 策是环境的产物,即公共政策是为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出来的,是政策系统为解决自身与既定环境的矛盾而采取的行动,并将 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做适应性的调整。

公共政策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方面P3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1)政策的含义P8 三、全民公决:公共政策重要的表现形式 四、公共政策的概念梳理 五、公共政策的作用P11 (1)导向功能(2)管制功能——积极性和消极性(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 第二节“公共”概念透视 一、公共物品P15特征表现: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灯塔效应”。准公共物品。 二、公共职能P18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公共问题 四、公共利益P19 含义。基本标准——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 五、公共权力P20 含义。对私人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共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 六、公共秩序 七、公共治理P23 第三节公共政策的分类 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P24 含义 二、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P25 含义。再分配政策的缺点、包括…… 三、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理性政策P27 含义。自我管制性政策——行业委员会 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P27 含义。 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P29 含义 第四节政府收入与政府支出 一、政府收入P30税收收入(主要)、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 二、政府支出 三、公共政策范围P33 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P35 五、政府支出相关理论 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论、经济发展阶段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财政幻觉假说、选举权扩大增长论、公共决策中的“排队”理论 第五节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一、政府失灵P37含义。缺点。表现形式——政府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政府寻租(缺点)、信息不完全和不对 称、政府俘获、决策失效、供给低效(原因) 二、市场失灵P40含义。原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外部负效应、信息不对称 三、契约失灵 四、志愿失灵p42 缺陷:慈善不足、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非政府组织的业余性、非政府组织的局限 性 五、社会失灵P43 (1)三大模型: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为的逻辑 (2)群体非理性:邻避效应、从众效应、搭便车效应、旁观者效应、广场效应、马太效应、黑洞效应、暴民政治 第二章政策分析 第一节政策分析的基本含义 一、政策分析的由来P53 二、政策分析的含义P54 含义。政策理论。 三、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P55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复杂的学科背景、多架构的研究方法、广阔的研究领域 四、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P56 政策问题、政策内容、政策结果、政策价值、政策结构

公共政策概论 试题

一、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答: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同产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答: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成服是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 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他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订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你动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 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摸名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

《公共政策概论》 B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C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 D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 D(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D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 D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F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 G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价值判断) G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G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G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G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 G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作者是 (A.欧文·E.休斯) G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G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 G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G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 G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 G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 G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目标群体) G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全球性) G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研究 G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H荷兰经济学家(D、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J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威廉·邓恩) J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詹姆斯·E﹒安德森) J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A.资源) J 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戴伊) K( 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K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便捷计算方法 M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 权威性的分配) M 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N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目标群体) Q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前提) R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自然地理环境) R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利益) R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保罗·A.萨巴蒂尔) R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戴维·伊斯顿) S(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S(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S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社会问题)S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多样性) S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生产力) S(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S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自愿(自主)性工具) S(C. 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W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B.政治文化) W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 X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实验理论) Y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政治学) Y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经济学) Y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Y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国内政策环境) Y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基础) Z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政策执行) Z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执行》)出版作为标志 Z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党政二元结构) Z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公共政策主体) Z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大众传媒) Z 自上而下模式是以(C.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 1

福师大-2012秋季-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2012-2013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D ) A 德洛尔 B 林德布洛姆 C 勒纳 D 拉斯韦尔 2.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B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3.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C ) A利益集团B公民C大众传播媒介D思想库 4.美国总统制是一种最典型的( A ) A首长制B委员会制C集权制D分权制 5.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B) A组织理论B交易理论C演进理论D行动理论 6. 事前制定出完整的评估方案,并由确定的评估者严格按照规定方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C ) A内部评估B外部评估C正式评估D非正式评估 7.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A ) A 中国共产党B司法机关C政府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 8. 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的监控组织是 ( A )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 9.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 D ) A公共政策替代B公共政策分解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 10.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B )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ABC ) 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E公共政策的特殊性 2.中国国务院享有的行政职权有(ABCD )

国开《公共政策概论》所有形考任务答案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 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选择一项: A.个人 B.政府正确 C.企业 D.社会组织 题目 2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选择一项: A.权力 B.权威 C.利益正确 D.公共 题目 3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选择一项: A.执政党 B.公共政策客体 C.公共政策主体正确 D.非官方决策主 体题目 4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选择一项: A. 大众传媒正确 B.利益集团 C.非政府组织 D.公民 题目 5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选择一项: A. 政策目标 B. 公共政策客体 C. 思想库 D. 目标群体正确 题 6 目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选择一项: A. 公共政策环境正确 B.全球化 C.国际化 D.信息化 题目 7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选择一项: A.政治文化 B.普通文化水平 C.传统习俗文化 D.精英文化正确 题目 8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选择一项: A.萨拉蒙 B.科臣正确 C.罗威 D.林布隆 题目 9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4.(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无为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A.头脑风暴法 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D、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C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A.个别 B.联系 C.交叉 D.个体 G. 1、公共政策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 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 权者 4、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 D )。 A.社会问题 B.公 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5、公共利益是公众 ( B )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 B.共享C.独享 D.共同创造 6、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 A )。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 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 A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 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 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 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 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 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定量 D、系统分析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 括( D )。 A、整体性 B、超前性 C、 层次性 D、系统性 9.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 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 定作用的( C )。 A.组织 B.个人 C.组织或个人 D.组织或 机构 10.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 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 (D ) A.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B.是从属关系 C.是隶属 关系 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 系,也非从属关系。 11.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 策的科学化和(A )水平。 A.民主化 B.现代化 C. 民族化 D.合理性 12.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 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 ( D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 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 率。 A.科学 B.民主 C.现 代 D.竞争 1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 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 和“( A )”的双重特征。 A.公共性 B.现实性 C.科学性 D.超前性 1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 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 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 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 点, ( B )是公共政策案例 的另一重要特征。 A.典型性 B.管理性 C.纪实性 D.真实性 15.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 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 化、民主化和( A )。 A.法制化 B.制度化 C.长期化 D.现代化 1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 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 广泛影响,具有( C ),与 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 社会问题。 A.普遍性 B.共同性 C.不可分性 D.典型性 17.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 D ) 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A.集体 B.社会 C.国 家 D.其他社会成员 J、 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 是( A ),因为政治权力是 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2、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 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3、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 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 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 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4.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D ) 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 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 的思维方式。 A.渐进思维 B.顺序 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 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 A )的又一 种修正 A.完全理性思维 B. 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 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 维 6.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 决策工作的一种( A )系统。 A.计算机 B.科学 C.分 析 D.政治 K、 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 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A )提出“一般系统 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 蒙 C.克朗 D.戴维?伊斯顿 R、 1、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 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 称为(C )。 A.对策模型 B.互 动模型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 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 D )。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 A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B.拥护 C.赞同 D.质疑 4.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 ( D )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 守。 A.权威性 B.合理性 C.正当性 D.合法性 S、 1、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 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2、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 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B )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 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 间接性与主观性 3.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 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 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D )。 A.地位 B.权重 C.影响 D.活动程序 4.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 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 A ) 问题。 A.公共 B.集体 C.跨区域 D.群体 W、 1、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 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 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 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 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2.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 A ),在进行决策之前, 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 A.科学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整体化 X、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 )提出并使用 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麦克 纳马拉 D.贝塔朗菲 3、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A )。 A.社会组织层级化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Y. 1、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C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 C、完美主义 D 、 实用主义 2.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A )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B.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 和替换现有系统的 C.理想主义类型 D.哲学思辨类型 Z、 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即 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公共政策概论》 B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C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 D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 D(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D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 D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F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 G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价值判断) G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G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G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G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 G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作者是 (A.欧文·E.休斯) G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G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 G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G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 G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 G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 G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目标群体) G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全球性) G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研究 G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H荷兰经济学家(D、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J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威廉·邓恩) J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詹姆斯·E﹒安德森) J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A.资源) J 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戴伊) K( 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M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M 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N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目标群体) Q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前提) R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自然地理环境) R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利益) R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保罗·A.萨巴蒂尔) R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戴维·伊斯顿) S(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S(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S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社会问题) S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多样性) S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生产力) S(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S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自愿(自主)性工具) S(C. 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W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B.政治文化) W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 X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实验理论) Y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政治学) Y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经济学) Y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Y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国内政策环境) Y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基础) Z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政策执行) Z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执行》)出版作为标志 Z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党政二元结构) Z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案例 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 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 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

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 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 (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 二、小组讨论提纲 1、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救助。 2、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要有条件界定。

公共政策概论(整理版)

公共政策概论单选题 D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交叉)作用上。 D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D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公事公办)。 G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G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G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 G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G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 G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G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 G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G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管理性) G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G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 G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G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G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G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 (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 G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G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 J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J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J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 J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J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J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 K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 Q(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 Q(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 R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R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R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R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 S(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S(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S(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 S(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S(D简单矩阵法)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S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S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 S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活动程序)。S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T(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W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 W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 X“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 X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Y(顺序决策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 Y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 Z"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Z(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 Z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社会组织层级化) Z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国务院各部门)的身上。 Z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Z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Z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Z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Z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 Z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这属于执行政策的(折扣)型 Z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Z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 Z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Z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多选题 A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 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 策) A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 C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 非正式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内部评价和外 部评价)。 C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 几种(全选)。 C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全选) 。 C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会(支持、反 对)。 D(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 关系中产生。 D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扩大了决 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D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公共政策的程序化 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 开放性的矛盾、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F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民主观念、公平 优位观念、创新超前观念E人本观念) G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全选)等子系统。 G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这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公共机构的特性) G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核心 主体)。 G公共政策主体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政策主体(自身观念的影响程度、行为的规范程度、行为 的模范程度)。 G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全选)。 G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过程大致经历以下环节:(全选) G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全选)。 G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全选)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 G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包括(全选)公共政策科学化. G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全选)。 G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的目的、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 析的立足点)。 G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公共性、管理性)。 G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分配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 G公共政策突出了“公共”二字,这意味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 策的行为特征,应充分体现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维护 者、倡导者)的角色。 G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 系统构成。 G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是(公共政策要从公 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公共政策的评价应放到一 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公共政策的评价要考虑社 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G公共政策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全 选)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G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包括:(绩效、效率、充分性) G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组成内容有(全选)。 G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 识、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G公共机构的特性是(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公共机构有维 护公共利益的能力、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G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 心、自觉性),也是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G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完 全公共政策案例、未来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G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会受到(全选)。 J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全选)。 J决策支持系统由(斯科特、基恩)提出。 J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是指(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明确 决策方案的运用期限、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 J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包括(全选)。 J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说服、强制、交 换)。 J结合中国的实际,可将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划分如下(职业 团体、群众团体、工作团体)。 J集体决策模式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力、 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L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系统性、整体 性动态性、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 N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全选)。 Q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全选)。 S史密斯认为,(全选)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 素。 S史密斯认为,(全选)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 素。 T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全选) 。 T通常情况下,下列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 利益:(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 力发展方向者 、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W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主要 包括(产业政策、教育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W外部监控体系是由(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社会团体)等组 成。 X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 公共政策的扶植、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公共政策的执行)。 X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社会 组织扁平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社会主体知 识化)。 X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可归结于以下因素: (全选)。 X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全选)。 X系统分析流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全选)。 X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全选) 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 标。 X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这体现了系 统方法的(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X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所遵循的原则包括(全选)。 X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 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由 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Y一般说来,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 之上:(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对公共道德观念的 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Y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 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Y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公共政策应 当是讲究公平的、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公共政策应当实 践科学化)。 Y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管制性公 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Y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 表现在(早期失效、偶然失效、耗损失效)等阶段。这种政策 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 模型”。 Z中国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地方的 (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Z在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党、 政府)。 Z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共政策主体必须转变公共政策理 念。这些理念包括(全选)。 Z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全选)。 Z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全选)。 Z政策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主要包括(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 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加强公共政策 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Z政策的导向是(观念、行为)的导向。 Z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按(规定的程序)和 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Z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全选), 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Z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多者博弈决策体制、化决策体 制)的公共决策体制。 Z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全选)。 Z追踪决策的特征包括(全选)。 判断题 D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 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错) D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 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 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错) F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 上级有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错) G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 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人。(错) G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 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错) G公共政策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错) G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德 尔菲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 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 的一种研究方法。(错) G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 题的描述和记录。(错) G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 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 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G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 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错) G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 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错) G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 环境。(错) G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 自觉性,与他们对其个人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无关。(错) G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 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错) J剧烈变革思维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 这种思维方法最初用于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后来逐渐用于其 他领域。(错) J绩效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绩效包括公共政策推 动的结果,但不包括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错) R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 意义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错) S顺序决策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 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主张走 一步看一步。(错) T头脑风暴法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 的决策类型,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 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 策。(错) W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错) X系统理论认为政策制定是一个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 演化过程。(错) Y由于公共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 宜放到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错) Z中国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是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不独 立行使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错 Z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但不包括行政机构的公 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错) Z中国的职业团体不属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错 Z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独立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 况下,公共政策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错 Z在各个国家中,议会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 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 性的地位和作用。(错) Z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只要坚持使用系统分析法就可以解 决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错) Z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 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并不影响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