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网历届冠亚军

法网历届冠亚军

法国网球公开赛(法语:Internationaux de France de Roland-Garros。英语:French Open)是5月中到6月初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项大满贯网球赛事。法网固定在著名的罗兰·加洛球场举行,是每年继澳网之后,第二个登场的大满贯系列赛,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红土赛事。相较于其他大满贯赛,法网的最大特色在于红土球场的慢速性质,利于底线对抗。此外,男单比赛打满五盘时,决胜盘不以抢7(tiebreak)定输赢,动辄3.4小时的比赛时有所闻,故被认为是最需要体力,以及过人毅力的一项网球赛事€ 15,264,500
法国网球公开赛1891年开始举行时,只是法国国内的锦标赛,女子赛事则首见于1897年。1912年,法网决定不用一般场地(当时网球场以草地为主),改以“红土”作为比赛用地。原本,法网只开放给本国球员参赛,直到1925年才对外开放,成为国际性的赛事。

1928年,现今法网的比赛场地:罗兰·加洛斯球场(法语:Stade de Roland Garros。英语:Roland Garros Stadium)正式落成,位置在巴黎西南方。当时正值法国“四骑士”(Rene Lacoste、Jean Borotra、Henri Cochet与Jacques Brugnon)为国家赢回第一座戴维斯杯(Davis Cup),法国一方面为了象征网球蓬勃发展,同时为了备战来年的比赛,故特地兴建该球场。并将球场命名为罗兰·加洛斯,以纪念第一次大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1968年,法网同时对职业及业余选手开放,成为四大满贯赛中最早进入公开年代(Open Era)的比赛。开赛至今已逾百年的法网,与温网一样是世界网坛上历史悠久的经典赛事。过去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被迫停赛11年之外,其余均是每年举行一届。

70年代末~80年代是网球运动的光辉期,不少网坛巨星都在法网留下辉煌的纪录,其中瑞典名将博格(Bj?rn Borg)的6届男单冠军让人难望项背。以及后来的冠军维兰德(Mats Wilander)、伦德尔(Ivan Lendl)、2008年甫于法网正式退役的巴西名将库尔滕(Gustavo Kuerten)等人,都在罗兰·加洛斯球场完成一场场经典的战役,以傲人的战绩写下法网的历史。2005年,年仅18岁的纳达尔(Rafael Nadal)第一次参赛便顺利封王。此后,他于05至08年完成四连霸,获封红土之王。

女单部分,同样产生了几位伟大的冠军。包括7届法网女单冠军,数量笑傲男女选手的艾芙特(Chris Evert),当年她与娜拉提洛娃(Martina Navrátilová)之间的争霸堪称网坛一大盛事。继起的一代球后格拉芙(Steffi Graf)亦6度捧起后冠,以及第1位达成法网女单三连霸的莎莉丝(Monica Seles)。进入到21世纪女子强力网球蓬勃之际,艾宁(Justine Henin)以她单薄的身躯在五年内夺取四次女单后冠(包括05至07年的三连

霸)。08年开战前夕她选择退休,由伊凡诺薇琪(Ana Ivanovic)继承海宁的法网冠军头衔并登上世界第一。

法网虽由国内锦标赛起家,百年后俨然已成为全球最具传统、最富盛名的红土赛事。观察地主选手的表现,战后至今仅有5次由法国选手夺冠,最近一次是2000年皮尔丝(Mary Pierce)的女单冠军,男子球员更前溯至1983年的诺亚(Yannick Noah)。

近期,能在罗兰·加洛斯球场捧起冠军奖杯的男子球员,大部分都来自拉丁语系国家,尤其集中在西班牙、阿根廷与巴西选手身上,包含05至08年四连冠的纳达尔(Rafael Nadal)。


[编辑] 场地特色
相较于草地与硬地,法网的红土球场具有减缓球速、旋转强烈、产生高弹跳的特性,让球员有多一点回击时间。因此,对许多速球型选手来说,场地会降低他们发球的威力与速度优势,要发出直接得分的球并不容易,迫使他们必须先跟对手来回击球,再借机得分。所以,红土比赛对球员体能与意志力的要求更高,移动迅速且范围广、耐心对峙、低失误的稳定表现,是红土作战的关键。一般而言,防御型底线型球员在红土的表现较为优异。

受限于场地特性,使得不少以发球上网为主的网坛名将,视法网红土球场为最大难关。包括:瑞典名将埃德伯格(Stefan Edberg)、德国金童贝克尔(Boris Becker),以及生涯勇夺14座大满贯赛事冠军的桑普拉斯(Pete Sampras),都独缺法网,无缘达成职业大满贯,亦增添了法网的传奇性。

法网至今成为唯一没有设置鹰眼的大满贯赛事,原因可能是没有这个必要,网球落点清楚印在红土上,无需依靠鹰眼的协助来判定网球是否出界。此外,法网亦成为唯一还没有设置天幕的大满贯赛事。近年,法网时常受天雨影响,不少赛事都被迫途中腰斩或延期,引起不少球手的不满,最终要求法网尽早安装天幕。法网亦没有在球场安装大灯,因此并没有赛事于夜间进行。有时,因为球赛超时,在光线不足的时候被迫延赛至另一天,这对球手的影响是蛮大的。

1968年 肯·罗斯威尔(Ken Rosewall) 罗德·拉沃尔(Rod Laver) 6-3, 6-1, 2-6, 6-2
1969年 罗德·拉沃尔(Rod Laver) 肯·罗斯威尔(Ken Rosewall) 6-4, 6-3, 6-4
1970年 扬·科德斯(Jan Kodes) 杰里科·弗拉努洛维奇(Zeljko Franulovic) 6-2, 6-4, 6-0
1971年 扬·科德斯(2)(Jan Kodes) 伊利耶·纳斯塔塞(Ilie Nastase) 8-6, 6-2, 2-6, 7-5
1972年 安德烈·希梅诺(Andrés Gimeno) 帕特里克·普罗伊西(Patrick Proisy) 4-6, 6-3, 6-1, 6-1
1973年 伊利耶·纳斯塔塞(Ilie Nastase) 尼基·皮里奇(Niki Pilic) 6-3, 6-3, 6-0
1974年 比约恩·博格(Bjorn Borg)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

(Manuel Orantes) 2-6, 6-7(1), 6-0, 6-1, 6-1
1975年 比约恩·博格(2)(Bjorn Borg) 吉列尔莫·维拉斯(Guillermo Vilas) 6-2, 6-3, 6-4
1976年 阿德里亚诺·潘纳塔(Adriano Panatta) 哈罗德·所罗门(Harold Solomon) 6-1, 6-4, 4-6, 7-6(3)
1977年 吉列尔莫·维拉斯 (Guillermo Vilas) 布赖恩·戈特弗莱德(Brian Gottfried) 6-0, 6-3, 6-0
1978年 比约恩·博格(3)(Bjorn Borg) 吉列尔莫·维拉斯(Guillermo Vilas) 6-1, 6-1, 6-3
1979年 比约恩·博格(4)(Bjorn Borg) 维克多·佩齐(Víctor Pecci) 6-3, 6-1, 6-7(6), 6-4
1980年 比约恩·博格(5)(Bjorn Borg) 维塔斯·格鲁莱提斯(Vitas Gerulaitis) 6-4, 6-1, 6-2
1981年 比约恩·博格(6)(Bjorn Borg) 伊万·伦德尔(Ivan Lendl) 6-1, 4-6, 6-2, 3-6, 6-1
1982年 马茨·维兰德(Mats Wilander) 吉列尔莫·维拉斯(Guillermo Vilas) 1-6, 7-6(6), 6-0, 6-4
1983年 雅尼克·诺阿(Yannick Noah) 马茨·维兰德(Mats Wilander) 6-2, 7-5, 7-6(3)
1984年 伊万·伦德尔(Ivan Lendl) 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 3-6, 2-6, 6-4, 7-5, 7-5
1985年 马茨·维兰德(2)(Mats Wilander) 伊万·伦德尔(Ivan Lendl) 3-6, 6-4, 6-2, 6-2
1986年 伊万·伦德尔(2)(Ivan Lendl) 迈克尔·波恩佛斯(Mikael Pernfors) 6-3, 6-2, 6-4
1987年 伊万·伦德尔(3)(Ivan Lendl) 马茨·维兰德(Mats Wilander) 7-5, 6-2, 3-6, 7-6(3)
1988年 马茨·维兰德(3)(Mats Wilander) 亨利·勒孔特(Henri Leconte) 7-5, 6-2, 6-1
1989年 张德培(Michael Chang) 斯特凡·埃德博格(Stefan Edberg) 6-1, 3-6, 4-6, 6-4, 6-2
1990年 安德烈·戈梅兹(Andrés Gómez) 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 6-3, 2-6, 6-4, 6-4
1991年 吉姆·考瑞尔(Jim Courier) 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 3-6, 6-4, 2-6, 6-1, 6-4
1992年 吉姆·考瑞尔(2)(Jim Courier) 彼得·科达(Petr Korda) 7-5, 6-2, 6-1
1993年 塞尔吉·布鲁格拉(Sergi Bruguera) 吉姆·考瑞尔(Jim Courier) 6-4, 2-6, 6-2, 3-6, 6-3
1994年 塞尔吉·布鲁格拉(2)(Sergi Bruguera) 阿尔贝托·贝拉塞特吉(Alberto Berasategui) 6-3, 7-5, 2-6, 6-1
1995年 托马斯·穆斯特(Thomas Muster) 张德培(Michael Chang) 7-5, 6-2, 6-4
1996年 耶夫格尼·卡费尔尼科夫(Yevgeny Kafelnikov) 米夏埃尔·斯蒂希(Michael Stich) 7-6(4), 7-5, 7-6(4)
1997年 古斯塔沃·库尔滕(Gustavo Kuerten) 塞尔希·布鲁格拉(Sergi Bruguera) 6-3, 6-4, 6-2
1998年 卡洛斯·莫亚(Carlos Moyá) 阿莱士·克雷特加(Alex Corretja) 6-3, 7-5, 6-3
1999年 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 安德烈·梅德维捷夫(Andrei Medvedev) 1-6, 2-6, 6-4, 6-3, 6-4
2000年 古斯塔沃·库尔滕(2)(Gustavo Kuerten) 马格努斯·诺曼(Magnus Norman) 6-2, 6-3, 2-6, 7-6(6)
2001年 古斯塔沃·库尔滕(3)(Gustavo Kuerten)

阿莱士·克雷特加(Alex Corretja) 6-7(3), 7-5, 6-2, 6-0
2002年 阿-科斯塔(Albert Costa)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Juan Carlos Ferrero) 6-1, 6-0, 4-6, 6-3
2003年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Juan Carlos Ferrero) 马丁·维尔科克(Martin Verkerk) 6-1, 6-3, 6-2
2004年 加斯顿·高迪奥(Gastón Gaudio) 基列莫·科里亚(Guillermo Coria) 0-6, 3-6, 6-4, 6-1, 8-6
2005年 拉斐尔·纳达尔(Rafael Nadal)马里亚诺·普埃塔(Mariano Puerta) 6-7(6), 6-3, 6-1, 7-5
2006年 拉斐尔·纳达尔(2)(Rafael Nadal)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 1-6, 6-1, 6-4, 7-6(4)
2007年 拉斐尔·纳达尔(3)(Rafael Nadal)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 6-3, 4-6, 6-3, 6-4
2008年 拉斐尔·纳达尔(4)(Rafael Nadal)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 6-1, 6-3, 6-0
2009年 罗杰·费德勒 (Roger Federer)罗宾·索德林(Robin Soderling) 6-1, 7-6, 6-4
2010年 拉斐尔·纳达尔(5)(Rafael Nadal)罗宾·索德林(Robin Soderling) 6-4, 6-2, 6-4
2011年 拉斐尔·纳达尔(6)(Rafael Nadal)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 7-5, 7-6(3), 5-7, 6-1
2012年 拉斐尔·纳达尔(7)(Rafael Nadal)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6-4,
6-3,2-6,7-5
2013年 拉斐尔·纳达尔(8)(Rafael Nadal)大卫·费雷尔(David Ferrer)6-3, 6-2, 6-3
2014年 拉斐尔·纳达尔(9)(Rafael Nadal)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3-6,
7-5, 6-2, 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