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解析(5)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解析(5)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解析(5)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解析(5)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解析(5)

一、选择题

1.已知单色光a的频率低于单色光b的频率,则()

A.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单色光a的偏折程度小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单色光a的临界角小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用单色光a照射时相邻亮纹间距小

D.照射同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用单色光a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和频率都改变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海市蜃楼现象

D.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

5.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分别记为Δx1和Δx2,已知Δx1>Δx2。另将两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用λ1、λ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分别用v1、v2,光子能量分别用E1、E2、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分别用n1、n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λ1<λ2 B.v1n2

6.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生干涉、衍射,但不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MN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落在bc区域内,e 为bc中点.现将一温度计放在屏上不同位置,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最快的区域为

A.ab B.be C.ec D.cd

8.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

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

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

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

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

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

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

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

9.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流i的方向为顺时针,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A板带正电,则电流i在增大

B.若电容器在放电,则电流i在减小

C.若电流i减小,则线圈两端电压减小

D.若只减小电容C,则振荡电流周期变小

10.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

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运动时间长

B.光电效应实验时,用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

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稳定的磁场

B.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C.通过测定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的变化可测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1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

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中,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时而出现亮条纹,时而出现暗条纹C.红光的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大

D.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14.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

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

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

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

15.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16.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1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30m~150m之间

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

D.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17.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瞬间()

A.电流i正在增大,线圈L中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

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

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在医学上常用红外线来杀菌消毒

C.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的电荷量最大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D.调幅和调频是电磁波调制的两种方法

19.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 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则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比b光大

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

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

20.下面四种与光有关的叙述中,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B 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C.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所致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21.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

D.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22.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

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

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

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23.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

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25.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最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速小于b光

C.若a、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

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单色光的频率越小,折射率越小,发生折射时偏折程度越小;折射率越小,临界角越大;波长越长,干涉条纹的间距越大;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详解】

A 、单色光的频率越小,折射率越小,发生折射时偏折程度越小,则知a 光的折射率小,通过三棱镜时,单色光a 的偏折程度小,故A 正确;

B 、由1sin

C n

=知,折射率越小,全反射临界角越大,故B 错误; C 、频率越小,波长越长,发生双缝干涉时,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知用单色光a 照射时相邻亮纹间距大,故C 错误;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m

E hv W =-,光的频率越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小,所以用单色光a 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关键要掌握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波长的关系,要掌握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干涉和衍射的条件等多个知识点。

2.A

解析:A

【解析】在传播方向的任一点,电场与磁场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是横波,A 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 错误;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与光的频率无关,CD 错误.

3.A

解析:A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 传播,A 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故B 错误;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 错误;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不变,D 错误.

4.A

【解析】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属于光的色散,A 正确;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衍射,B 错误;海市蜃楼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 错误;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属于薄膜干涉,D 错误.

5.C

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求解波长大小关系,波长越长,频率越小,在同一种介质中的折射率越小,结合c v n =

、E h γ=分析解题. 由于同一装置,L 、d 相同,根据公式L x d

λ?=可得12λλ>,波长越大,频率越小,折射率越小,故12n n <,根据E h γ=可知12E E <,根据c v n =

可知12v v >,故C 正确. 6.B

解析:B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恒为,A 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得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B 正确;电磁波也是波的一种,具有波的一切特性,可以发生反射和折射,C 错误;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所以可以根据电缆、光缆进行有线传播,也可以不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即无线传播,D 错误.

7.A

解析:A

【解析】

太阳光是复色光,七种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红光的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所以红光通过三棱镜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屏上从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而在红光的外侧区域ab 有红外线,其热效应显著,红外线照射的区域温度上升最快,A 正确.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D .丁实验中,单色光通过单缝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其它三个均为光的干涉条纹,选项A 错误,D 正确;

B .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是不等距的,选项B 错误;

C .根据l x d

λ?=

可知,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选项C 错误;

故选D.

9.D

解析:D

【分析】

【详解】

ABC.通过图示电流方向,知电容器在充电,则电容器上极板A带正电,下极B板带负电,振荡电流正在减小,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增加,由U=Q/C知AB两板间的电压在增加,线圈两端电压增加.故ABC错误.

D.根据2

T=可知,若只减小电容C,则振荡电流周期变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增大,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当电容器放电时,电流在增大,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减小,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

10.D

解析:D

【解析】

光线通过玻璃体后,A光的偏折程度比B光的小,则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根据n=c/v可知,A在玻璃中的速度较大,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运动时间短,选项A错误;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高,说明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光电效应实验时,用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选项BC错误;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由c=λγ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A 光的条纹较B宽.故D正确.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稳定的磁场,选项A错误;B.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选项B错误;

C.通过测定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的变化可测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选项C错误;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D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

光折射率,若a为蓝光,b可能为红光.故A正确,D错误.由

c

v

n

=,知a光的折射率大

于b光折射率,则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小,故B错误.由临

界角公式

1

sinC

n

=分析知从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小,故C错

误.故选A.

【点睛】

本题是光的色散问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问题;要知道在七种色光中,紫光的折射率是最大的,在同样条件下,其偏折角最大.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小,临界角最小;可结合光的色散实验结果进行记忆;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由于红光的频率比绿光的小,所以红光的折射率小,即绿光全反射的临界角小,所以最先消失的为绿光,故A正确;

B.光的双缝干涉,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始终出现明条纹或暗条纹,并非时明时暗,故B错误;

C.红光的频率比紫光小,则红光的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选项C错误;

D.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并非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故D错误.故选A.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单缝的作用是获得相位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双缝的作用是为了获得频率相同的两个光源,故A错误,B正确;

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处出现暗条纹,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处出现明条纹,故C错误;

D、两列光波只要相遇就会叠加,满足相干条件就能发生干涉,所以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也会发生光的干涉,用光屏接收只是为了肉眼观察的方便;故D错误.

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减弱反射光的强度,故A错误;

B.增透膜是利用薄膜干涉,故B正确;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由于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进出三棱镜的偏折角度不同,出现了不同色光的色散,故C 正确;

D.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D 正确。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c f λ=可得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0.3m~1.5m 之间,A 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稳定的电磁场不会产生电磁波,B 错误;根据波的衍射规律可知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越容易发

生,C 错误;根据2

vt x =

可得障碍物的位置,D 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电磁波的理解

【名师点睛】 本题易错点为:有些同学错误认为磁场产生电场,电场产生磁场,注意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电磁波产生的理论基础,要加强理解与应用.同时注意测障碍物的距离时,其值等于由来回时间求出距离的一半.

1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A 、根据图示电路知,该LC 振荡电路正在充电,电流在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故A 错误.

B 、电容器的带电量在增大,根据U=,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正在增大.故B 正确,

C 错误.

D 、充电的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电流在减小,所以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麦克斯韦提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使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 错误.

B .紫外线能杀菌,紫外线总是伴随着紫光出现.根据紫外线能杀菌制成了杀菌的紫光灯.紫光灯中起杀菌作用的是紫外线;故B 错误.

C .LC 电路中的Q 不断增加,说明电容器在不断充电,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当电荷量达到最大时,充电完毕,则充电电流减为零;故C错误.

D.在无线电波的发射中,需要把低频信号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调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这种调制方式称为调幅;一种是使高频波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这种调制方式称为调频;故D正确.

19.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乙可知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由

1

sin C

n

=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

即频率小,波长长,故选项AB错误;由

c

v

n

=可知选项C正确;由

L

x

d

λ

?=可知选项D

错误.

考点:全发射;单色光的特点.

20.C

解析:C

【解析】

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A正确,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横波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所以B正确,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色散现象,C错误,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

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波长减小,根据公式

l

x

d

λ

?=,间距变窄,D正确.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中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当中的变化有均匀变化与周期性变化之分;均匀变化的电场只能产生恒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才能产生同频率的磁场.【详解】

A.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A正确;

B.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B错误;

C.稳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C错误;

D.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恒定不变的磁场,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中变化的分类:均匀变化与非均匀(或周期性)变化.要注意准确把握.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详解】

根据

v

f

λ

=可知,波长越长的波频率越低,故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的频率低,选项A错

误;无线电波不需要介质传播,选项B错误;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选项C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选项D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电磁波及机械波的特点;要知道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而机械波的传播需要

介质;干涉和衍射是所有波特有的现象;知道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式:

v

f

λ=.

23.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有横波也有纵波,故A错误.两种波都能传输能量,故B正确.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两种波的波速都与介质的性质有关,波速并不恒定,只有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才恒定.

考点:考查了电磁波与机械波

24.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A正确;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B 错误;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定中传播,C错误;光属于电磁波,其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考查了机械波和电磁波

【方法技巧】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其传播离不开介质,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速由介质决定.

25.C

解析:C

【解析】

A、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

sin

sin

i

n

r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入射角相同,光线a对应的折射

角较大,故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即n a<n b,若增大入射角i,在第二折射面上则两光的入射角减小,依据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光的全反射,因此它们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故A错误.B、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折射时,

入射角相同,光线a对应的折射角较大,故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即n a<n b,根据

c v

n =

分析知在该三棱镜中a光速度大于b光速度,故B错误. C、a光的折射率较小,在真空中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因此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

=,则a光光子能条纹间距,故C正确.D、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低;根据E hν

量较小,则a光束照射光电管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较小,根据qU c=E km,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依据光路图来判定光的折射率大小,然后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比较折射率大小,学会判定频率高低的方法,同时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及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 A.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蓝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为某时刻LC振荡电路所处的状态,则该时刻() A.振荡电流i在增大B.电容器正在放电 C.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D.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3.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如图1所示,上面为标准件,下面为待检测工件,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P为凹处,Q为凸处 B.图2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 C.图3的原理和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的原理一样 D.图4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 4.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 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5.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 .....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和频率都改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光源与观察者怎样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和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相同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8.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 A.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 C.雷达 D.白炽灯 9.有些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大额钞票的荧光防伪标志就是一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也可以发出可见光 B.荧光物质发出的可见光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 C.荧光物质中的电子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能量 D.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的过程是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产生的 10.以下列出的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X射线 D. 射线 1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 A.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 B.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 C.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 D.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 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 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C.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就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D.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4.一个不透光的薄板上有两个靠近的窄缝,红光透过双缝后,在墙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其中一个窄缝挡住,在墙上可以观察到() A.光源的像 B.一片红光 C.仍有条纹,但宽度发生了变化 D.条纹宽度与原来条纹相同,但亮度减弱 5.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 .....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B.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总能产生电场 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工程光学第三版下篇物理光学样本

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该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和原点的初相位? ( 2) 拨的传播方向和电 矢量的振动方向? ( 3) 相应的磁场B的表示式? 2. 在玻璃中传播的一个线偏振光能够表示 璃的折射率。 4.在与一平行光束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一片透明薄片, 薄片的厚度0.01 =,折 h mm λ=,试计算透明薄片插入前后所引起的光程射率n=1.5,若光波的波长为500nm 和相位的变化。

6. 写出平面波8 =++-?的传播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E i x y z t 100exp{[(234)1610]} k。 7. 一束线偏振光以45度角从空气入射到玻璃的界面, 线偏振光的电矢量垂直于入射面, 试求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设玻璃折射率为1.5。 8. 太阳光( 自然光) 以60度角入射到窗玻璃( n=1.5) 上, 试求太阳光的透射比。

11. 电矢量方向与入射面成45度角的一束线偏振光入射到两介质的界面上, 两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121, 1.5n n ==, 问: 入射角150θ=度时, 反射光电矢量的方位角( 与入射面所成的角) ? 若160θ=度, 反射光的方位角又为多少? 12. 光束入射到平行平面玻璃板上, 如果在上表面反射时发生全偏振, 试证明折射光在下表面反射时亦发生全偏振。 11. 光束垂直入射到45度直角棱镜的一个侧面, 并经斜面反射后由底二个侧面射出( 见图10-40) , 若入射光强为0I , 求从棱镜透过的出射光强I? 设棱镜的折射率为1.52, 且不考虑棱镜的吸收。

14. 一个光学系统由两片分离透镜组成, 两透镜的折射率分别为1.5和1.7, 求此系统的反射光能损失。如透镜表面镀上曾透膜, 使表面反射比降为0.01, 问此系统的光能损失又为多少? 设光束以接近正入射经过各反射面。 16. 线偏振光在玻璃-空气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线偏振光的方位角45α=度, 问线偏振光以多大角度入射才能使反射光的s 波和p 波的相位差等于45度, 设玻璃折射率 1.5n =。 18. 圆柱形光纤( 图10-42) 其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1n 和2n , 且 1n >2n ( 1) 证明射光的最大孔径角2u 满足关系 式sin u =( 2) 若121.62, 1.52,n n ==求孔径角?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有关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知道牛顿代表的微粒、惠更斯的波动说一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历程,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2、知道光的干涉: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的宽度特征,会用肥皂膜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光的衍射:知道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单缝衍射的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的特征区别。 3、知道电磁场,电磁波:知道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知道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即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知道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知道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个创新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知道光的电磁说:知道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4、知道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波波谱,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及γ射线的特征及其主要应用。 5、知道光电效应和光子说: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知道光子说,知道光子的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知道光电效应在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6、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大量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容易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l n l n cm l r n n l n l β n A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解析含答案(6)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解析含答案(6)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则 A.玻璃对a、b光的折射率满足n a>n b B.a、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满足v a>v b C.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将先消失 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相邻亮条纹间距离a光大于b光 2.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4.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 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P0点上方的P1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 ..的亮条纹;若用波长为400 nm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P0点和P1点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 A.P0点和P1点都是亮条纹 B.P0点是亮条纹,P1点是暗条纹 C.橙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紫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 D.若分别用上述两种光通过同一装置做单缝衍射实验,紫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5.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和雨后天空的彩虹,这分别是光的()A.干涉、折射 B.反射、折射 C.干涉、反射 D.干涉、偏振 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 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 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工程光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光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之一。 对光的每一种描述都只是光的真实情况的一种近似。 研究光的科学被称为“光学”(optics),可以分为三个分支: 几何光学物理光学量子光学 第一节光学发展历史 1,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论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2,公元前130年,托勒密列出了几种介质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3,1100年,阿拉伯人发明了玻璃透镜。 4,13世纪,眼镜开始流行。 5,1595年,荷兰著名磨镜师姜森发明了第一个简陋的显微镜。 6,1608年,荷兰人李普赛发明了望远镜;第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做了放大倍数为30×的望远镜。7,1621年,荷兰科学家斯涅耳发现了折射定律;1637年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给出了折射定律的现代的表述。8,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等人开始研究光的本质。 9,19世纪初,由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杨氏和法国土木工程师兼物理学家菲涅耳所发展的波动光学体系逐 渐被普遍接受。 10,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光的电磁理论。 11,1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建立了量子光学。 12, 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光子)理论。 13,1925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玻恩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几率解释,建立了波动性与微粒性之间的联系。14,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研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给光学带来了一次革命,大大推动了光学以 及其他科学的发展。 15,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激光一问世,就获得了 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整个一门新兴 产业的出现。 ●光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作为在工程上应用的一个分支——工程光学, 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典型光学系统、光度学等等。 ●随着机械产品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机、电、光结合的产品。 ●光学手段越来越多用于机电装备的检测、传感、测量。 ●掌握好光学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机电光结合技术打好基础,也将会有更广阔的 适应面。 第二节光线和光波 1,光的本质 ●光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人类对光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光的本性,以此来研究各种光学现象,称为物理光学;光的传播规律 和传播现象称为几何光学。 ●1666年牛顿提出的“微粒说” ●1678年惠更斯的“波动说” ●1871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提出后,光的电磁波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一般除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须考虑光的粒子性外,其它情况均可以将光看成是电磁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760nm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全集汇编及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全集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单色光a的频率低于单色光b的频率,则() A.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单色光a的偏折程度小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单色光a的临界角小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用单色光a照射时相邻亮纹间距小 D.照射同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用单色光a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2.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3.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 .....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质点A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减弱点 B.质点B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加强点 C.质点C可能为振动加强点,也可能为振动减弱点 D.质点D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 5.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 A.反射 B.色散 C.干涉 D.衍射 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 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 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最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速小于b光 C.若a、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 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 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4.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 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5.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 A.反射 B.色散 C.干涉 D.衍射 6.下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工程光学》物理光学参考问题详解3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13-1] 波长nm 500=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边长3cm 的方孔,在光轴(它通过孔中心并垂直孔平面)附近离孔z 处观察衍射,试求出夫琅和费衍射区的大致围。 解:夫琅和费衍射条件为: π<<+z y x k 2)(max 2121 即: m nm y x z 900109.0500 )1015()1015()(122626max 2121=?=?+?=+>> λ [13-3]平行光斜入射到单缝上,证明:(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为 2 0)sin (sin )]sin (sin sin[??? ???? ???????--=i a i a I I θλπθλπ 式中,0I 是中央亮纹中心强度;a 是缝宽;θ是衍射角,i 是入射角(见图)。 证明:(1 缝上任意点Q 的位矢: 单逢上光场的复振幅为: 因此,观察面上的夫琅和费衍射场为: (其中: ) ) cos ,0,(sin i i k k = )0,,(11y x r = 1sin 1)(~x i ik r k i Ae Ae x E ??== ) sin (sin )]sin (sin sin[)(~1)(~)2(1 1 22)sin (sin )2(11sin 22 sin )2(11221)2(1121 12 11 112111 121i a i a ae z A dx e e z i A dx e e e z i A dx e x E e z i x E z x z ik a a x i ik z x z ik x ik a a x i ik z x z ik x z x ik a a z x z ik --====+---+?--?+--+? ?? θλ πθλπλλλλθθθsin 1≈z x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细光束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它由真空射入水中时,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小 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C.当该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D.用a光和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 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C.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就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D.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5.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和雨后天空的彩虹,这分别是光的()A.干涉、折射 B.反射、折射 C.干涉、反射 D.干涉、偏振 6.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7.两束单色光Ⅰ、Ⅱ从水下同一位置同一方向射向水面,只产生两束光线,光路图如图所示,则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则 A.玻璃对a、b光的折射率满足n a>n b B.a、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满足v a>v b C.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将先消失 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相邻亮条纹间距离a光大于b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3.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 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P0点上方的P1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 ..的亮条纹;若用波长为400 nm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P0点和P1点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 A.P0点和P1点都是亮条纹 B.P0点是亮条纹,P1点是暗条纹 C.橙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紫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 D.若分别用上述两种光通过同一装置做单缝衍射实验,紫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4.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产生磁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振荡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振荡磁场 D.交替产生的电磁场形成电磁波,只能在大气中传播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海市蜃楼现象 D.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光源与观察者怎样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和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相同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8.近期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亚洲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应.“萨德”采用X波段雷达,工作的电磁频率范围在8×109?12×l09Hz,而传统雷达多采用S波段雷达,其工作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2×109?4×109H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X波段电磁波的波长比S波段电进波的波长长 C.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会发生变化 D.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S波段的电磁波比X波段电兹波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B.调制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调谐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 10.一细光束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它由真空射入水中时,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小 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C.当该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D.用a光和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美丽的彩虹 B.阳光下肥皂膜的彩色条纹 C.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 D.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