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供打印 -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简单+论述

可供打印 -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简单+论述

可供打印 -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简单+论述
可供打印 -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简单+论述

1、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

第一,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国内题材,有海外题材。

第二,从内容范围来说,还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

(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

现代生活题材)。

第三,文学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增加了不少新体裁。

形成的原因有五个方面:

第一,政治斗争的需要。第二,西方文化的撞击。

第三,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变化。第四,旧文学的没落趋势和翻译文学的影响。

第五,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读者群的扩大。

2、在近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新旧文学流派当时并存,试就新与旧的关系谈谈看法?

答:(1)这是历史过渡埋藏必然现象;

(2)新是从旧中孕育出来,并且推翻旧文学;

(3)没有旧文学当为新文学的革命基础和对象,那么新文学将失去目标和方向。3、怎样理解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

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创作方面,表现为:新旧杂处,文白并存。在思想内容上,在表现手法上,在感情表达上,在文学体裁上,在语言运用上都是如此。

第二,是文学思想方面,表现为:抱残守缺与观念更新同在。

4、曾国藩文章学主张是什么?

答:(1)强调文学与时代关系,明确提出“文章与世变相因”的主张;

(2)明确提出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范畴,

强调“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统一;

(3)在文学创作强调从理出情;(4)为文主张气盛、推崇雄奇之文。

5、何谓“宋诗运动”(或什么叫“宋诗派”)?

第一,“宋诗运动”(又称“宋诗派”),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

第二,道、咸年间,由朴学家程恩泽、祁?藻等加以提倡,形成了宋诗运动。

第三,他们崇尚以文字训诂为诗,强调博学根低,注重读书和反对模拟盛唐的俗滥之风。

强调学习江西诗派黄庭坚,进而学杜、韩等唐宋名家,提出作诗要有“性情”、“学问”。第四,宋诗运动的理论为后来“同光体”诗派所继承。

6、湘乡派的文学主张如何?

第一,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文章与世变相因”的主张。

第二,明确地提出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强调“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合一的理论带上鲜明的政治色彩。

第三,强调从理出情,主张创作雄奇之文。

7、南社的性质和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性质:它是一个反清革命的文学团体。

第一,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第二,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

第三,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他们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

第四,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他们反对宗派,强调诗人的主体意识,提出要敢于突破传统

形式的束缚,创作具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格的诗。

8、什么叫“信、达、雅”?

(1)这是近代翻译文学一种标准,最早由严复提出;(2)信,即译文要忠实可靠;

(3)达,即畅达,译者要能弥补原著语言和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

(4)雅,译著语言要渊雅;(5)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9、何谓“同光体”?

第一“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年间一个以学习宋诗为主的一个诗歌流派。

第二崇尚以学问考据入诗,强调人格修养与诗文成家的关系,力图另辟蹊径,“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

第三最早指出“同光体”的是陈衍代表人物有:陈衍、陈三立、夏敬观、郑孝胥、沈曾植、袁昶等。

10、同光体代表诗人和主要创作倾向。

答:(1)同光体这一诗派是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2)这一诗派颇庞大,也极为复杂,代表诗人有陈衍、郑孝胥、陈三立、沈曾植等;(3)作品较多是咏叹个人身世,描摹山水景物,其中不少人是维新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作品中也表现了变法图强,忧怀国事,反对外国侵略的积极内容;(4)戊戌变法失败后,大多数诗人逐渐走向消沉,超然物外,或政治上落伍,跟不上时代变化,但仍然

写下一些痛恨外敌侵略、忧心国事作品。

11、“诗界革命”的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第二,要求作诗要有新发现、新创造,即“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

入之,然后成其为诗。”第三,诗界革命为传统诗歌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12、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评论方式有哪些?

答:第一,非常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大力提倡政治小说。第二,在评论具体作家作

品和探讨文学现象的过程中表述文学见解。第三,注意吸收和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思

想和美学观分析作家作品,探讨文学创作现象。第四,进一步丰富了文学艺术的情感,注

重文学的审美移情作用。

13、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是从哪四方面论述小说的社会作用的?

答:第一,熏,即小说能起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浸,即小说使读者身入其境,期思想感情受到渗透而不断地变化。第三,刺,即小说能突然强烈地震动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情不自禁地受到感动,接受教育。第四,提,即小说能产生一种“移人”的力量,

使读者感情完全融入小说中,与作品中的主人翁合而为一。这是一篇改写小说历史地位的

论文,小说能给人理想,给人知识,教育人,左右人的风俗喜好。

14、王国维从哪几方面丰富和发展“意境”说的内涵及其审美范畴?

答:《人间词话》阐述和发展了“意境说”的内涵,主要有:第一,造境与写境。第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第三,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第四,隔与不隔。第五,入乎其

内与出乎其外。

15、鲁迅早期的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何?

答:第一,鲁迅提出文学必须道“人生之诚理”,“启人生之?机”的创作要求。第二,提倡文学上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第三,要求有选择地吸取和借鉴西方文化。

第四,反对国粹主义复古主义倾向,主张文学创作上的“诚、善、美”的统一。

16、近代散文的发展和演变有哪些特点?它在创作上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第一,双向性。指新旧流派是同时并存,双向发展的。第二,交错性。新与旧之

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交错发展的。第三,时代性。就内容方面说,散文为社会变

革和政治斗争服务。在形式上,形式不断解放。语言也逐渐趋向通俗化、口语化。第四,

开放性。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代散文向现代散文发展过渡。

在创作上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思想倾向上,散文愈来愈贴近时代,变革思想愈来愈强烈。第二,在文体样式上,显示出空前的多样性、丰富性。第三,语言朝着白话化、通俗化、口语化方向发展。

第四,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以慷慨激昂、大气磅礴为主导的美学风格。

17、如何评价曾国藩在“桐城中兴”中的作用及其散文创作?

答:第一,理论上,强调“文章与世变相因”。第二,组织上,发展了一支文学队伍。出现了中兴桐城文的局面。第三,善于部结认识文学本身的某些规律,对于丰富和发展我

国散文理论超了一定的作用。

14、苏曼殊的小说有什么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或意义)

答:第一,他的小说题材都是爱情悲剧,大都具有近代青年人对新生活的喝望、追求

和对于旧的封建伦理观念屈从的二重性。第二,小说从争取婚姻自由的角度接触到反封建

的主题。第三,小说的悲剧基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时代的迷惘

和彷徨,也是时代的企求。同时,小说人物的悲剧性,又是他自己的迷惘、彷徨在小说人

物身上的反映。第四,但它却提示了悲剧的时代内蕴和社会性,提示了封建道德观念给人

沉重的枷锁,造成社会非人性的劣根。

18、近代小说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有哪些

答:第一,文学刊物的出现,小说自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阵地。第二,小说创

作队伍迅速扩大。第三,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批评时政、反对侵略、振兴中华是这时期小

说的中心主题。第四,小说理论批评兴盛。第五,小说创作艺术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第一,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历史状况,是近代小说繁荣的政治原因。第二,印刷业的

发达,为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三,中国传统小说的哺育滋养。第四,西方

文学的影响改变了传统观念,提高了小说的地位。第五,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

第六,近代小说理论促进了小说创作。

19、怎样评价鸳鸯蝴蝶派小说?

答:第一,它的小说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第二,其中部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革命失败的颓丧、彷徨和抗争。第三,尤多表现青年男女争取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第四,也有的反映了反帝爱国和抨击社会现实的积极主题。第五,

小说在艺术上较多受西方小说的影响,比较注意人物心理、生活环境的描写,西方小说经

常采用的补叙、倒叙、插叙等结构形式也常有采用。

20、《官场现形记》艺术特色。

答:(1)结构上基本仿效《儒林外史》块状结构形式,以官场的腐败黑暗为主线,把20多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故事和近百人的活动联缀起来;(2)在故事安排上,注意交错杂陈,不断变换时间和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故事性质大抵相同,思想内容并无大异的不足,颇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小说最具特色,是讽刺艺术的运用,作品大多运用漫画式的讽刺夸张式的遣责,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4)在语言运用上,用白话文来写,语言朴实、浅白,也注意人物语言个性化。

1、近代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答:近代诗歌作为近代历史风云的一面镜子,作为从古典诗歌到现代白话诗歌的桥梁,它

表现出如下特点:一、主变与爱国成为近代诗歌的主题。二、诗歌与现实斗争相结合。三、富于浪漫色彩。运用想象,使用夸张,有一种极强的形象化,体现了一代爱国者的精神风貌。其四,语言质朴、自然、超俗,适合宣传革命,抒情言志的政治需要。

2、南社诗歌创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南社作为一个松散的革命文学团体,在近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在近代诗歌发展方面谱

写了重要的一页。南社人员众多,文化观念、文学主张有异。诗歌创作也表现出极为复杂、颇多矛盾的情况。南社社员的诗歌,从总体上说,反映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鼓吹民主

共和,鼓吹武装革命,是他们诗歌创作的主旋律,格调清新雅趣,唱出了时代的强音。但

由于革命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软弱性,他们的创作又常常表现出一种脱离

人民大众,看不到革命出路的悲凉沮丧的感情,这在辛亥革命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形式上看,南社诗作,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如高旭等作过新体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篇,或者是可供配乐的诗歌。这在继承“诗界革命”的诗歌

理论和创作,推动诗体改革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神色?

答:柳亚子,原名尉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南社发起人之一,

他是一位跨三个时代的诗人,坚持革命,不断前进,是他一生的追求。诗词编为《磨剑室

诗词集》,散文编为《磨剑室文集》。

柳亚子一生诗歌创作数量众多,五四运动以前的诗歌主要包括以下特点:一、政治抒情诗。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主题的抒情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发展,洋溢着激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揭露人权落后,民气有扬的可悲现实。二、怀人诗和朋友诗。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子写下了大量的

怀人诗和朋友诗,表现出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光明未来期盼,另外一些诗或痛心于革命

武装起义的屡次失败,感衷悼念烈士,表现了现实的残酷和诗人对革命同志的深情。三、

寄予反清思想。柳亚子从年轻时代就有明确的反清思想。诗歌中往往把咏史和现实的讽喻

结合三起,通过抒写南宋、明末清初的史实、人物,寄寓诗人对封建统治的批判。辛亥革

命后,他的诗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的批判,袁世凯打出复僻帝制的丑剧,柳亚子予以痛斥,讨伐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柳亚子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劲之风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美。他的诗受宋代陆游,明代

陈子龙等人影响较大,也颇受龚自珍的启发。

第二、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新典丽。

第三、所作多为旧体诗,尤其长于七律和绝句。南社另一位发起者高旭对柳亚子予以极高

的评价。

4、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什么?

答: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是在继承我国文化传统和吸收外来文化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建立起

来的。他首先运用庞德的审美超利害关系论,席勒的游戏说,叔本华的天才论和人生感情

等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美学观,去评论作家作品,分析文艺美学现象。在中国近代文艺

史上,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国有之衬托,互相印证”的产物。

王国维自1904-1912年间发表的文学批评论著有:《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属于文学之精神》、《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是中

国文学批评近代化成熟的标志。

5、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著作的价值何在?存在什么局限性?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家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想

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的专论,它透过作品内容和艺术形象的剖析:

(1)、首次掘示出《红楼梦》社会性和悲剧性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2)、批判了“考察之名”读《红楼梦》的错误方法;

(3)、道及了小说创作的典型性和艺术审美特性等基本原理。

《红楼梦评论》共分5章,第1、2章为“人生及美术之概”与“”红楼梦之精神,主要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艺术的基本观点,论述《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一部“绝大著作”的基本精神与文艺的任务。第3、4章,分析为“红楼梦之美学上价值”和红楼梦伦理学上

之价值,是王国维根据叔本华的审美观和意志论,从比较中探索《红楼梦》的悲剧内涵和

伦理价值的。在第五章“会论”中,王国维以悲剧论批评前人以“考察之名”读《红楼梦》的错误倾向,进而论述了小说创作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但王国维用以阐述《红楼梦》悲剧

社会性的思想武器,却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思想,没能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中研究《红楼梦》的文本性质及真正的社会根源,相反宣扬了悲观的人生观和“美术之源,出于尧天”的错误思想。

6、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发表于何时?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答: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写于1908年以前,最初只有上卷,刊于1908年《国外学报》上,分三期刊登,1926年

7、梁启超在《论小说与()之关系》中论述小说“支配人道”的四种力是什么?

答:四种力指的是小说“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一曰熏。“熏也者,如入云烟而为其所炊,如近”

8、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评论方式有哪些?

答:梁启超的文学理论批评,以及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文体,主要内容和评论方式有:(1)、非常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大力提倡政治小说;

(2)、在评论具体作家作品和探讨文学现象的过程中表达文学见解;

(3)、注重吸收和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思想和美学观分析作家作品,探讨文学创作现象,进一步丰富了文章艺术的情感,注重文学的审美移情作用。

1.近代文学的发展与封建时代文学的比较?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活跃的力量出现在文学领域,以新的资产阶级的文学思想,跟旧的封建主义的文学和帝国主义的文学作斗争。但由于这个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他们

在文学上的斗争和革新都是很不彻底的。例如戊戌变法时期出现的“诗界革命”、“文体

革命”、“小说界革命”等,虽然在当时都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很快就失掉了进步意义。与此同时,腐朽没落的封建文学不甘退出历史舞台,不断地进行

垂死的挣扎,因而新旧两种文学倾向的斗争表现得十分尖锐。

第二,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和现实政治斗争,要求文学为它服务,因此近代文学突破了长期以来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反映了丰富的现实内容,带有鲜明强烈的时代色彩。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近代进步文学最中心的主题。

第三,为适应文学内容的新变化,在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也相应地

产生变化,并提出革新的要求。因此,新诗体、新文体应运而生,小说戏剧也吸收外来因素,出现翻译小说,产生了新的戏剧形式话剧。在文体风格上,总的倾向是打破形式格律

的束缚,走向通俗化。这些革新虽不彻底,但为“五四”新文学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2.近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答: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封

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许多先进分子,从各方面探索真理,寻求中国的出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个时期,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

主主义革命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中国

近代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上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紧密结合得到发展的。

3.近代诗文的发展分期?

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鸦片战争前后到甲午战争为第一期,主要代表作家有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戊戌变法前后为第二期,主要代表作家有黄遵宪、康有为、梁启

超等;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为第三期,主要代表作家有章炳麟、秋瑾、柳亚子等。

4.为什么说龚自珍是近代文学开风气之先的杰出作家?

答:龚自珍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进步的思想家,又是近代文学开风气之先的杰出作家。他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提倡“更法”、“改图”,主张革新,反对因循守旧。在

学术上重视现实,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反对脱离实际的烦琐考据。他自己的学术研

究就和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结合。作为一个思想敏锐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深切地感受到封

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尖锐地指出当时已是“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在文学上,龚

自珍反对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强调诗文要抒发作家的“感慨激愤”;他认为诗歌应该有

跟历史相同的作用,要对社会进行评论。他的诗文创作,有充实的现实内容,表现出新的

进步思想。

龚自珍诗文共同的思想特色是: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和黑暗政治进行揭露和批判;反对帝国主义入侵,表现出昂扬的爱国主义激情;呼唤改革,对个性解放和朦胧理想表现

出热烈的追求。龚自珍是在鸦片战争前夕为一个变革时代的到来而呼喊的启蒙思想家和文

学家。

5.《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思想特色?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这一首,是《己亥杂诗》的第一百二十五首。据作者自注,这首诗是他经过镇江时,正遇到那里的百姓在集会赛神,应道士请作“青词”而写。但这

首诗并不是写给神灵的祝词,而是面对人间变革现实的呼喊。在诗里,诗人对满清统治下

社会上一片死气沉沉和因讲论资格而限制埋没人材的情况,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热烈地呼

唤风雷变幻的改革的到来,期待着社会上出现一种生气勃勃的新景象。全诗气格豪迈,激

情洋溢,在理想的追求中寄寓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极深的感慨。

6.龚自珍诗歌的特点?

答:龚诗继承屈原、李白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热烈地追求理想,想象新奇,文辞瑰丽,风格奔放奇纵,不为格律所束缚。间有一些诗用典过繁,语言艰涩难懂。

7.《病梅馆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答:《病梅馆记》是龚自珍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839年辞官南归以后。文章的思想

跟《己亥杂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一首是一致的。但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却不一样。

这篇文章带有寓言的性质,全篇是一个总的比喻,表现上写的是梅花的被扭曲摧残,实际

上表现的是社会上人才被压抑束缚乃至被摧残扼杀的情况,以及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内心的

悲愤。作者对黑暗不平的现实提出强烈的指责和控诉,并以治疗病梅为己任,表现了不怕

诟骂、穷毕生精力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坚强决心。文章表现出一种爱惜人材、保护人材、弃

旧图新的进步思想,并表现出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艺术表现上,构思新颖,比喻奇妙,寓意深微而又泼辣明快,富有战斗锋芒。

8.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黄遵宪是自觉地创作“新派诗”的一位诗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他的追求目标。他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要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因而有“诗史”之称。黄遵宪的诗歌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他还运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

良主义思想,宣传外国的科学文明。在艺术表现和艺术风格上,多写古体,常采用散文化

的笔法,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给人以博大宏深之感。

9.黄遵宪《书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书愤》是一组充满忧愤感情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原诗共五首,这里讲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人怀着十分悲愤的心情,描写了帝国主义列强瓜

分中国的历史事实:继德帝国主义强迫租借胶州湾以后,沙俄、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纷纷

起而效尤,强占中国的领土。同时对丧权辱国、腐败无能、任随帝国主义宰割瓜分的满清

政府,给予了尖锐的指责和批判。这首诗以其强烈的思想性和现实性显示了黄遵宪“新派诗”的新风貌。艺术上使事用典,引古喻今,但语言通俗易懂,并不艰涩,在平实的风格

中表现出诗人深广的忧愤。

10.梁启超的文学活动及文学成就?

答:梁启超的文学活动相当全面,除“诗界革命”外,还提倡“小说界革命”、“文体革命”,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

才开始写诗,现存作品多为流亡国外时所作。主要内容为抒发被迫流亡的愤慨,反映日益

深重的民族危机等。他采用新名词和口语入诗,明白自然,通俗易懂,热情奔放。他的主

要文学成就在散文方面。为了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写作了大量的报刊政论文。立论新颖,文笔酣畅,在当时风靡全国,影响很大。

11.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的思想特色及艺术见解?

答:《读陆放翁集》原作共四首,这里选讲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光绪二十五年(1899)流亡日本时作。这首诗对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作了极其崇高的评价,借此抒发了作者热烈的

爱国感情,并发表了对诗歌创作的见解。

他对近千年诗歌发展史所作的总结和评价,虽不无片面之处,但他强调诗歌应该有战斗性,应该抒发爱国主义思想却是完全正确的。写得热情洋溢,很有气势,表现了作者不

同凡俗的气魄和眼光,以及积极昂扬的战斗精神。

12.章太炎的政论文及诗作特色?

章太炎的政论文,既有革命的思想,又有广博的学识,逻辑严密,文辞犀利,感情充沛,“所向披靡,令人神旺”(鲁迅语)。但他提倡魏晋文章,不愿通俗化,好用古字,有古

奥艰涩之病。诗作不多,今仅存几十首,多为五、七言旧体,尤以五言为多。跟他的政论

文一样,以反帝反封建和抒发爱国思想、革命情怀为主要内容。早年定的一些诗歌、语言

通俗易懂,充满革命激情,《狱中赠邹容》是为人广泛传诵的一首。

《狱中赠邹容》这首诗即作于狱中。诗中表现了对一起罹难的战友的深挚的感情和为革命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这首诗语言明快流畅,风格质朴豪壮,很有鼓舞力量。

13.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柳亚子的诗歌,揭露和抨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赞颂革命志士,抒发革命情怀,激发

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是“南社”革命诗歌的代表。他的诗格律工整,结构严谨,语言流转自如,风格苍凉悲壮。部分诗作带有忧郁感伤色彩。

14.柳亚子《孤愤》一诗的思想内容?

《孤愤》一诗作于1915年。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南社”中一些诗人变得消极颓丧,而柳亚子却仍然坚持战斗。《孤愤》就是一首战斗的诗,他对妄图恢复帝制的袁世凯和拥

护袁称帝的“筹安会”的走卒们进行了愤怒的抨击,表现了自己坚定的斗争意志。这是一

首抒情与讽刺相结合的政治诗,写得尖锐泼辣痛快沉着。

15.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的思想内容?

答:《官场现形记》共五编六十回。这部小说的题材内容非常集中,主要描写封建社

会崩溃时期旧官扬中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情形。作者怀着恶恶痛绝的感情,将旧官场

上“鬼蜮百出”的一切腐败堕落、卑鄙无耻、龌龊丑恶的情状,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他撕下了封建官场冠冕堂皇的外衣,现出其“畜生世界”的原形。确如作者自己所说,这书里是“妖魔鬼怪,一齐都有”。

《官场现形记》一书,集封建官吏丑行恶德之大成,举凡旧官场中习见的昏庸腐败、徇私舞弊、权谋诈骗、钻营诌媚、草菅人命等等,都能在书中找到生动的例证。概话地说,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官吏的三个特点:贪、诈、骗。贪是写他们爱钱的本性,诈是写他们

欺世盗名,玩弄权术,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媚是写他们逢迎诌媚,卑躬屈膝。书中描写

的官僚带有鲜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征,昏官洋奴集于一身。总之,《官场现形记》写出了一个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妖魔鬼怪”世界。

另外,《官场现形记》在思想内容上的局限性是:作者只是着眼于形形色色的官场人

物本身,他的笔触未能深入到封建制度的内部去,因而显得比较肤浅,缺乏深刻的思想力量。在艺术表现上,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人物漫画化;多拼凑罗列现象而缺少必要的艺

术提炼;有时刻画淋漓尽致,但直露浮泛而少含蓄蕴藉。所写又多官场惯技,颇近雷同,

读来不免有千篇一律之感。

17.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思想内容:

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吴沃尧的代表作。全书一百零八回。这部小说跟《官场现形记》一样都是暴露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的,但反映的社会面比后者广泛一些,除

官场外,还写到了商人、买办、诗人才子,以及赌棍、道士等三教九流人物。小说对上海十里洋场上光怪陆离的生活景象作了尖锐的揭露。商场人物和官场人物的相互勾结,狼狈

为奸,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官场的商业化,表现出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政治腐败的特征。小说对统治阶级的卖国行为进行了激烈的谴责,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如,书中写到1884年的中法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战争,领兵的武官们一个个畏敌如虎,卖国投降。

18.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不足?

一、思想内容上:吴沃尧以漫画的笔调,为洋奴买办画像,投以辛辣的嘲讽。小说里写了一些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如九死一生、吴继之、蔡侣笙等,但都充满落后的封

建意识,最后都以垮台失败告终,形象苍白无力,缺少血肉。

二、艺术表现上:全书以九死一生这个人物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将许多相对独立的短小故事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因而这部小说的结构在晚清谴责小说中算是比较严谨的。但在艺术上浮浅直露而少含蓄,拼凑堆砌许多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却缺乏思想深度,则与其他谴责小说相同。所以鲁迅先生批评说:“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

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19.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基本思想倾向?

答:作者认为国家的危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酷虐残暴的官吏,他们恣意妄为,残害百姓;二是起来造反的义和团和革命党,是他们破坏了所谓“天理”、“国法”、“人情”。

在小说里,作者一方面尖锐地揭露社会黑暗,抨击酷吏;而另一方面,又以几乎同样的仇恨污蔑和痛骂“南拳北革”。作者揭露现实的部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写出了

一些非本质的侧面,并没有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

作者给小说主人公一个摇串铃的走方郎中取号补残,是想给病入膏肓的社会开一剂救世良方,但因为立场不对,他对社会病根的诊断和开出的处方便都是错误的。他反对酷吏

暴官,以为只有真正的好官来“化盗为民”,天下就可以太平无事了。

他还在书中宣扬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甚至用佛家的轮回报应来诱导世人为善处公,都是十分荒唐可笑的。

20.《老残游记》在艺术描写上的特色?

《老残游记》在艺术描写方面历来为人称道。

他描写世态、风俗、人情,摹绘自然、山川、风景,由于观察深细,感受真切,加上明净流畅的文笔,确如鲁迅先生所称赞的:“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第二回写明湖居白

妞说书,作者以生动自然的笔调,细致逼真地表现出大鼓书艺人白妞唱曲的精妙技艺,传

达出曲音的深情远韵,创造了一种富有魅力的艺术境界,历来受到人们的叹赏。

21.曾朴《孽海花》的思想内容?

《孽海花》描写了朝廷的昏庸腐败,触及到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和光绪,揭露和批

判都尖锐大胆。作者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批判,与封建专制制度结合起来,达到了新的思想

高度。(这些描写在改本中多被删掉)最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以同情赞美的笔调写到了革

命党人,歌颂他们是“个个精神焕发,神采飞扬,气吞全球,目无此虏”的英雄人物;但

与此同时,作者又对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甚至君主立宪等思想加以肯定和赞扬,企

图将它们与民主革命的思想调和统一在一起,这在当时已是很落后的思想。书中多以同情

欣赏的笔调写金雯青和傅彩云的关系,表现出庸俗的趣味。

22.《孽海花》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特色?

《孽海花》对士大夫阶级和知识分子装点风雅的种种丑态,作了生动精彩的描写。但“尚增饰而贱白描”(鲁迅语),不免常有夸大失实之处。小说的结构和语言也较有特色。全书人物二百多,情节也极复杂,但写来杂而不乱,井井有条,相当完整紧凑。作者注意

遣词造句,语言流畅而富有文采。鲁迅赞扬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23.近代文学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到了近代,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但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

统治了中国。中国人民自此进行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

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反抗精神。八十年中,随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资产阶级改良

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表面化,文学创作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到风格流派,都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为反帝反

封建服务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直接继承发展古代优良的文学传统,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成新风貌和新潮流。同时,那些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传统文学在新形势下也不断

地有所变化和发展。

25.清末民初时期文学的突出特点和成就?

答: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以南社为中心、以南社诗人柳亚子、高旭、陈去病、马君武、周实等为代表,慷慨高歌民族民主革命。秋瑾则是这时期最杰出的女诗人。以宣传革命思

想为主题的散文,章炳麟取法魏晋古文,青年作家邹容则采取通俗化的古文。小说出现了

揭露黑暗、同情革命的曾朴《孽海花》和歌颂革命的陈天华未完成作品《狮子吼》。主张

一般社会改良的著名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出现在这一时期。而戏剧说唱等方面,则有汪笑侬改良京剧,黄吉安改良川剧,春柳社、众化团等文明戏即话剧团体的出现,秋瑾、陈天华等用说唱形式宣传革命,以及一批有革

命倾向的杂剧、传奇、乱弹等作品。

26.近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①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加强和显著了。进步作家龚自珍、魏源等及其作品,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

的内外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平等而斗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这个时期文学突出

的思想内容,反映了近代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②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文学反映现实的领域空前地扩大了。特别是诗尤为突出。

它几乎无所不包地反映了新世界、新思想、新事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境。黄遵宪、

康有为、梁启超的诗都表明了这一点。

③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龚自珍首先突破清中叶以来

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统治,成为近代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后来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许多

作家,都进一步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别是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界自觉的创作运动。

④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宣传的需要,出现了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文学的社会作用扩大了,它不再只是案头窗下少数人所用的工具,而是群众的读物。因此,人们自然地改变了对文学的旧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的新估价,这是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

变化,这个变化从晚清到民初新文化运动才特别显著。

⑤文学的形式、语言乃至风格特征也有了新的变化,一般趋向通俗化。龚自珍大

量绝句诗,多采“古绝”体,打破清中叶以来诗歌重格律的束缚,以及后来黄遵宪、梁启超对诗风的改变,提倡诗与音乐结合,使得诗能歌唱,是走向通俗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

⑥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进步作家的进步性往往表现不彻底,并有

前后期的不同。传统派作家也不能避免时代潮流的影响,产生某些可取的作品。新旧派有

对立的一面,也有联系的一面。新派对旧形式、旧风格突不破,缺乏艺术上彻底革新的自

觉的努力。

近代文学的成就在于它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主流,它的反映现实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和

方法,它的语文合一、走向通俗化的探索和努力,为“五四”时代新文学运动准备了一定

的历史条件。

27.康有为和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点?

一、康有为和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有其一致之处。如光绪十五年,康有为作《出都留

别诸公》五首,其一云: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成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

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对国家危亡的命运,表现得十分关切,志气豪迈,跃跃欲试。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步

步进逼和改良运动的日益发展,他写了不少诗歌,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如《东事战败,

联十八省举人上书,……》等。

二、在创作方法上,和黄遵宪的有所不同。他在戊戌变法前写的许多诗大抵直抒怀抱,不作具体描写,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表现一种飞动的气势和冲破约束的解放精神。它们

的特点是想象奇特,文辞瑰丽,颇受龚自珍的影响。

28.梁启超对晚清文学的影响?

A。梁启超对晚清文学有多方面的影响。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这

对传统诗坛的冲击和“新派诗”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小说地位的提高和创作的繁荣,均起

了促进作用。

B。在创作实践上,梁启超也作过多方面的努力。他曾用小说戏曲表现“新理想”,

虽没有什么成就,还是有意义的尝试。他作诗较晚,存的也不多,绝大部分是流亡国外的

作品。“吾愿尔为我一声轰轰振天地,叱咤淋漓走魑魅,党破群聋起沉睡”(《雷庵行》);“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澳亚归舟杂兴》);“是处无衣搜杼轴,几人鬻

子算租庸”(《岁暮感怀》):这些篇章揭露阻挠变法的顽固派,抒发被迫流亡的愤慨,反

映日益沉重的民生疾苦和民族危机,以及《爱国歌四章》、《读陆放翁集》等鼓励爱国主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

C.在风格上,他确实努力于打破传统形式,自由抒写,走向散文化,运用新思想、

新知识、新名词和口语入旧体诗,表现一种乐观主义、自豪感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28.《少年中国说》为例,简述梁启超散文的艺术特点?

《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极力歌颂少年的精神作用,不嫌反复强调,淋漓尽致;运用

语言,又非常自由,或奇或偶,或文或白,或中或外,力求表达的明白无碍。这种文章,

是王韬、冯桂芬以来进步散文进一步的发展,是适应改良运动宣传需要的产物。梁启超充

分地发挥了散文的宣传教育作用,使散文成为政治斗争最有效的工具。他的散文虽有重迭

过甚不免赘累的缺点,但就形式风格和社会影响来说,确实代表着散文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29、谭嗣同新体散文的特点?

答:谭嗣同散文最初学桐城派,但后来他认为“所谓骈文非四六排偶之谓,体例气息

之谓也”。实际他否定了桐城派古文,也打破了骈、散绝对分界的局限,创造了自己的新

体散文。他的散文内容充实,句法谨严整洁,绝少浮词累语,有骈文的影响。他热情颂扬“报章文体”,又曾运用口语的自然句调编写南学会讲义,均可见其勇猛革新,倾向散文

的通俗化,社会化。

30.严复的思想主旨和文学主张?

答:严复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考入船政学堂,学海军,后又留学英国,所受西方资

产阶级政治和文化的影响较深。中日战争后,他猛烈攻击君主专制,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猛烈攻击八股文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封建思想,提倡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即

社会科学;同情维新派,憎恨顽固派:因而成为改良运动中一个重要的向西方寻求真理,

输入新学,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启蒙思想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在戊戌变法前,他写的《论世

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政论文,表现了他的先进思想和爱国热情,作风平实,不事夸饰,而反复申述,有说服力量。他作诗不多,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

写的《戊戌八月感事》、《哭林晚翠》、《古意》等,揭露清王朝的黑暗,痛惜“六君子”的牺牲,有进步意义,词不迫切,而真挚动人。

严复最著名的是以谨严的古文翻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成为别具一格的散文。

他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一时起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它的思想新颖,给当时的文化知

识界,介绍了“进化论”,敲起了救亡的警钟。

32.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有其突出的进步意义。

A.洪仁干等发布的《戒浮文巧言谕》,是彻底打击“桐城派”古文乃至一切虚伪太

平天国的革命文学的封建文学的历史文献。它提出文章革新的明确主张。认为文章的产生

本来是为了社会实用,而“一应奏章文谕,尤属政治所关”。因此它提倡“文以纪实”,“一一叙明,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艳,毋庸半字虚浮”,以期“朴实明晓”,人人易懂。它反对“古典之言”,特别是那些不伦不类、荒诞无稽、饱含封建毒素的陈词滥调。

B.从革新的实际看,太平天国领袖们的叙事议论,自觉运用通俗的语言和形式,确

实是向着“朴实明晓”的文风努力的。他们的诗,如洪秀全的《述志》:“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杨秀清的《果然英雄》:“拔地参天皆勇将,安邦定国尽忠臣;冲锋恐后常虞我,遇事争先讵让人?”都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政治内容。他们用诗宣布清王朝的滔天罪状,鼓舞千百万起义人民的杀敌意志和胜

利信心,宣扬“吊民伐罪”的革命理想和翻天覆地的雄图大志。他们的诗的语言亦通俗易懂,生动有力。

33.李伯元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李伯元小说的艺术特色是广泛使用讽刺和夸张手法。作者经常把生活中落后、丑

恶的现象集中起来,通过一件事情,大加渲染。如《文明小史》十三回中,通过武昌府洋

务局的几位道台,郑重其事地争论接待一个外国教士应该用什么品级轿子的小问题,揭示

了这批被封建等级观念腐蚀透了的大小官吏的老朽、迂腐。

有时作者还抓住一些关键性的细节,把讽刺对象自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揭示

人物的伪善和丑恶。《文明小史》十九回中刘学深、魏榜贤等一群所谓“维新党”正在茶

馆里高谈阔论,把妇女不缠足的好处讲得有声有色,俨然是个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但

当旁边走过一个三寸金莲的妓女时,刘学深便忘其所以,拍手高喊:“妙啊!脸蛋儿生得标致还在其次,单是他那一双脚,只有一点点,怎叫人瞧了不勾魂摄魄?”这就揭示出这些“维新党”丑恶嘴脸。

这些讽刺手法,显然受《儒林外史》的影响,但比起《儒林外史》来就显得浅薄。由

于作者不能深入发掘事物的本质,从而不能把握人物行动的内在规律,加之写作的匆促,

对事物缺少冷静、细致的观察,这就影响到对丑恶现象的深刻、彻底的揭露。

34、谭嗣同的散文主要特点是什么?

谭嗣同的散文,最初学桐城派,“刻意规之数年,久自以为是矣”。后来“或授以魏晋间文,乃大喜,时时籀绎,益笃嗜之。由是上溯秦汉,下循六朝,始悟心好沈博之文”。并且认为“所谓骈文非四六排偶之谓,体例气息之谓也”。实际他否定了桐城派古文。也

打破了骈、散绝对分界的局限,创造了自己的新体散文。他的散文内容充实,名法谨严整洁,绝少浮词累语,有骈文的影响。他热情颂扬“报章文体”,又曾运用口语的自然句调

编写南学会讲义,均可见其勇猛革新,倾向散文的通俗化,社会化。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7、《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 ()1、台湾诗坛上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的是() A.郑愁予 B.洛夫 C.余光中 D.杨牧 ()2、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出自()。 A.《一代人》 B.《感觉》 C.《远和近》 D.《昨天,像黑色的蛇》 ()3、白先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A、《台北人》 B、《纽约客》 C、《孽子》 D、《玉卿嫂》 ()4、高行健的戏剧()明显受到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影响。 A、《野人》 B、《车站》 C、《觉得信号》 D、《彼岸》 ()5、小说()是新时期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A、《红高粱》 B、《高山下的花环》 C、《射天狼》 D、《西线轶事》 ()6、《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等市井小说是()创作的。 A、邓友梅 B、冯骥才 C、陆文夫 D、高晓声 ()7、“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是谌容的小说()中创造的人物。 A、《减去十岁》 B、《人到老年》 C、《万年青》 D、《人到中年》 ()8、《燕山夜话》的作者是:()。 A、邓拓 B、夏衍 C、唐弢 D、吴晗 ()9、不属于蛤蟆滩“三大能人”的是:()。 A、郭世富 B、姚士杰 C、郭振山 D、高增福 ()10、朱老忠是()的一个人物形象。 A、《红日》 B、《红岩》 C、《红旗谱》 D、《铁道游击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 1、“双百方针”全称为-------------------------,它是毛泽东于----------年提出来的。 2、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3、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指---------------------、-----------------------------和《太阳出世》三篇小说。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复习题集(含答案)[1]讲课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期复习习题集 一、填空题 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鸳鸯蝴蝶派的主流是言情小说,还有一个坏的支流,就是黑幕小说。专以揭露阴私、进行人身攻击为能,钱玄同、周作人曾撰文加以批判。 3."五四"时期是郭沫若的诗情爆发期,诗集《女神》便是它喷发出来的璀璨珠玉。 4.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升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5.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6.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7.《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8.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9.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0.在初期象征诗派诗人中,李金发是全面探索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全力创作、实验象征主义诗歌的探路者。 11.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2.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3.浅草(沉钟)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14、如果说《女神》是郭沫若诗歌的“呐喊”,那么写于1921、1922年间的《星空》就是郭沫若诗歌的“彷徨”。 15.《野草》中的《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鲁迅自语)。 16.冰心的散文比她的小说、诗歌更有成就。1926年出版的《寄小读者》,为她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5年间发行了36版。 17.《弃妇》是李金发在国内最早发表的一首象征主义诗歌,为其代表作。 18.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19.“五四”时期,处于新文学对立面的有两股文学思潮,一为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一为封建复古主义思潮。 20.被“五四”的惊雷震上文坛的冰心,是以“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她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的。 23.郁达夫《沉沦》集中的小说都以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作家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 24.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5.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4-26年间,是鲁迅思想矛盾加剧,进行上下求索时候的作品。

最新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7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之言,出自他的( C) A.《蕙风诗话》B.《艺概词典概》C.《人间词话》D.《宋元戏曲考》 2.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B) A.《夏威夷游记》B.《新中国未来记》C.《维新梦》D.《新罗马》 3.近代宋诗运动的诗学观是建立在传统诗学( C )观的基础上的 A.江山之助B.真我不俗C.温柔敦厚D.经世致用 4.曾国藩曾经选编( B)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B.《经史百家杂钞》C.《讨粤匪檄》D.《唐宋文醇》 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小说与其它文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小说在文学中的位置应处于( A) A.最上乘B.最下等C.中等D.与其它文类并驾齐驱 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名句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 B ) A.“百无聊赖以诗鸣” B.“岂因祸福趣避之”C.“不拘一格降人材” D.“留得家园五十春” 7.林纤运用( D )文体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这是他译述风格的典型特征 A.白话B.方言C.报章体D.文言 8.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治散文(A)是非常典型的“报章文体”A.《仁学》B.《少年中国说》C.《变法通义》D.《经世文编》 9.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签,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 D ),被公认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B.《四日》C.《默》D.《毒蛇圈》 10.黄小配兄弟创办的小说期刊是(A ) A.《中外小说林》B.《新小说丛》C.《小说世界》D.《小说林》 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 C )首之多 A.89 B.120 C.315 D.200 12.曾国藩为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在桐城派所主张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再加上(A ),以改革散文创作。 A.“经济” B.“文化” C.“军事” D.“教育” 13.近代初期“尊情”诗潮的理论著作是林昌彝的( B ) A.《艺概》B.《射鹰楼诗话》C.《石遗室诗话》D.《蕙风诗话》 14.(D )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最具性格光彩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彻底崩溃的情状 A.九死一生B.吴继之C.吴研人D.苟才 15.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公开的诗歌园地(B ),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 A.“诗界潮音录”B.“诗文辞随录”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16.钱江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C)的人物 A.宋江B.关羽C.诸葛亮D.孙悟空 17.黄遵宪于( A )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1887 B.1900 C.1902 D.1905 18.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 C )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1911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辛亥革命” B.“抗英” C.“辛亥广州起义” D.“北伐” 19.《晓抵九江作》一诗是同光体诗人( B)的代表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00002)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

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准备2

A类问题 ①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具有封建性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他 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为求生存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形象有多侧面的立体感:一,吴荪甫具有刚强和软弱这两个方面的性格,似强实弱,外强中干,他有英雄性的一面: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果敢、自信法兰西资产阶级式的性格。有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也有非英雄的自私,怯弱甚至残酷。二,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它既有被压迫的一面也有压迫者的以一面。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②觉慧是封建家庭大胆而勇敢的叛逆者,满怀热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大胆表现在:他受五四思想影响,以改 造天下为己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热爱国家,追求科学与民主,不信神,反对专制主义,具有很强的民主精神,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学潮,和同学一起办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中,和鸣凤恋爱,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他极端憎恨这个家庭,第一个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代表着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幼稚表现在:他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对封建家庭的认识是个逐渐的过程,他的思想性格带有“五四”时期一般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狂热性的弱点。他并不是彻底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彻底背叛地主阶级的英雄,思想仍有少数剥削阶级的东西。觉慧是五四时期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知识青年形象,旧家庭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③《日出》话剧剧本,四幕话剧,曹禺作于1935年,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日出》是曹禺先生以30年 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力作。《日出》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剧本没有主角,而是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在艺术创作上,作者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主题: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揭露金钱社会对人的毒化吞噬与残杀。 二、描绘“不足”者的备受欺凌。剧本描写了许多弱小者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品性。 把“鬼”似的人们生活的天堂与“可怜的动物”生活的地狱加以强烈对照,揭露出这个现代社会的畸形,不公正。作品“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并且使戏剧冲突尽可能地趋于自然贴近生活本身,暴露了整个社会制度的罪恶,并表现出对光明未来的某种理解和向往,在《日出》中,要证明一个根本观念:在金钱欲望无孔不入的腐蚀之下,社会几人的精神本质都产生了极大的差异,任何人的命运乃至整个社会的命运都被金钱疯狂操纵着,“人道”与“天道”完全背离。 ④《北京人》1941年出版的三幕剧,显示了曹禺的戏剧创作艺术在40年代打到新的高度,《北》以曾家的经济衰 落为串联全局矛盾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的破产。人物语言简洁凝练,具有委婉深长的抒情诗意,剧本运用了独具蕴涵的象征意象和手法,以“北京人”命名,囊括史前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三种“北京人”,象征剧本主题的丰富含义。全剧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又具有契诃夫戏剧的现实主义特色,“平淡的人生的铺述”是该剧的主要特征,它标志着曹禺戏剧的民族风格达到了新的美学境界,是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 ⑤《月牙儿》是老舍根据自己被毁于战火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的主要情节改写的,小说展示了母女两代相继被 沦为暗娼的悲剧,发出了对非人世界的血泪控诉。小说结构精致玲珑,描写精致入微,贯穿全作的“月牙儿” 犹如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是主人公命运的诗意象征,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意境,组织素材,含蓄点题等多重作用,既加强了情节的韵律感,又使小说从头至尾洋溢着一种凄清哀婉的情愫,颇有散文诗之风,其艺术魅力震撼人心,历久不衰,《月牙儿》还显示出老舍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功力,是新文学的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4月全国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 A.林纾 B.梁启超 C.章士钊 D.严复 2.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 A.语丝社 B.莽原社 C.沉钟社 D.弥洒社 3.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编《晨报副刊·诗镌》所提倡的诗体是( ) A.散文诗 B.民歌体诗 C.格律诗 D.自由体诗 4.从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来看,延安解放区文学是( ) A.革命文学思潮 B.民族主义文学思潮 C.抗战文学思潮 D.工农兵文学思潮 5.在小说中最早对国民劣根性作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是( ) A.老舍 B.沈从文 C.冰心 D.鲁迅 6.“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形象是( ) A.子君 B.莎菲 C.爱姑 D.曾树生 7.郭沫若的诗集《瓶》是一部( ) A.爱情诗集 B.革命诗集 C.哲理诗集 D.爱国诗集 8.郭沫若的诗集《星空》表现的是( ) A.“五四”高潮时期郭沫若高昂奋进的思想感情 B.“五四”退潮时期郭沫若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 C.大革命前夕郭沫若思想由低落而回升的思想感情 D.大革命时期郭沫若乐观豪放的思想感情 9.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 A.发表《人的文学》等论文 B.主编和改革《小说月报》 C.发起和组织莽原社等新文学社团 D.主编《新青年》等刊物 10.刘半农诗作的主要特色在于( ) A.诗体的多样化和平民化 B.口语化和民族化 C.大众化和格律体 D.乡士性和写实性 11.中国诗歌会的主干人物穆木天,早期参加的新文学社团是( ) A.文学研究会 B.语丝社 C.创造社 D.新月社 12.下列属于《四世同堂》中的一组人物是( ) A.祁老人、刘四 B.大赤包、冠晓荷 C.祁老人、老马 D.祁瑞宣、马则仁 13.老舍解剖国民劣根性的小说《二马》采用了( )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 1921 年 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 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 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 193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 五四 " 时,一些戏剧家提出 " 爱美的 " 口号,其意思是 ( )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 唯美的戏剧 D.职业的戏剧 2 、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 ) A. 《文学季刊》 B. 《宇宙风》 C. 《水星》 D. 《文化评论》 3 、《女神》是 " 火山爆发式 " 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 的诗集是 ( ) A. 《星空》 B.《瓶》 C. 《前茅》 D. 《恢复》 4 、下面不属于巴金以家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是 A. 《春》 B. 《寒夜》 C. 《灭亡》 D. 《憩园》 5 、在下列作品中,具有鲜明主观抒情性的作品是 ( ) A. 《华威先生》 B. 《骆驼祥子》 C. 《荷花淀》 D. 《潘先生在难中》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新月诗派” 2 、“问题小说” 3 、“七月诗派” 4 、“孤岛”文学 四、简答( 30 分,每题 10 分) 1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2 、结合作品,试论徐志摩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3 、结合作品,试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品格 五、论述(三选二,每题 15 分) 1 、试论述 20 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2 、试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审美特色 3 、分析《围城》讽刺文学的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 言);《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 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2 分)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B)。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 A 、绿原的《重读< 圣经>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 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 分)。”“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1 分) 2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 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 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精)

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2.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4.根本任务论 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5.三突出创作原则 1968年5月23日,“四人帮”根据江青旨意最先提出“三突出”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 6.主题先行论 其主题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这个主题无论对哪种体裁,在创作之前就已规定,创作时必须从它出发,必须根据这个主题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加以表现。 7.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取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改革的成果,并将它们连同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封为“革命样板戏”。 8.政治抒情诗: 1963年起,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内容直露地表白诗人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情操,甚至以标语口号来替代情感的抒发,诗歌变为“战歌”。诗的主题由赞颂新生活转向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大量运用浅薄的比兴象征、托物言志方法,红日、红旗、青松、风暴等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象征符号。代表作家有:郭小川、贺敬之。 9.山药蛋派 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等;是由部分山西作家构成,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一个文学流派;起源于40年代,繁荣于五六十年代;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赵树理的《锻

(完整word版)自考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第Ⅰ部分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 A.散文 B.小说 C.童话 D.诗歌 【答案】B 【解析】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小说。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2.冯至诗歌所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来自()。 A.德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A 【解析】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3.台湾作家赖和的小说《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 A.台湾乡土风情 B.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C.商场争斗 D.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 【答案】D 【解析】赖和对台湾方言的成功运用,使赖和成为台湾新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并 代表了台湾新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4.发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社团,除了创造社,还有()。 A.太阳社 B.未名社 C.文学研究会 D.沉钟社 【答案】A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5.“左联”成立后,第一次向国内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理论家是()。 A.夏衍

B.周扬 C.冯雪峰 D.茅盾 【答案】B 【解析】周扬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次向国内介绍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6.30年代初文艺界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几次大的论争中,代表了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被称 为“第三种人”的是()。 A.胡秋原 B.林语堂 C.苏汶 D.周作人 【答案】C 【解析】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7.茅盾《子夜》中为资本家效劳的鹰犬形象是()。 A.赵伯韬 B.屠维岳 C.吴荪甫 D.冯云卿 【答案】B 【解析】屠维岳是一名资本家的走狗,作者对这一形象赋予了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从而使形象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性和艺术性。 【考点】30年代文学——矛盾 8.曹禺笔下充满生命强力的形象仇虎出自()。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答案】C 【解析】在《原野》里,以莽莽苍苍的原野,沉郁的土地为背景,描写了“充满强烈生命力的汉子”仇虎等人物,表达了对原始生命力和野性的赞美。 【考点】30年代文学——曹禺 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名作是()。 A.《凤凰涅槃》 B.《再别康桥》 C.《死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