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

学校代码:10052

学生学号:S110426

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学期论文《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姓名:马楠

年级: 2011级研究生

院系单位: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

课程名称:西北民族志专题研究

任课教师:张亚辉

完成日期:2012.1.25

学生姓名马楠专业民族学研究方向

论文题目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

任课教师:年月日

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

摘要:《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本文不拟对钱先生这部著作作全面评述,仅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书中的思路和逻辑的顺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融合,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中西方文化家国同构

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中国文化史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早是1948年由上海正中书局出版的,但书中的内容却是1940年上半期写成的,即写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家离国破,河山沦丧。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险。他希望通过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振奋民族精神,唤醒国人爱国热忱。所以《导论》不仅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而且也蕴含着深切的现实关怀。此书是钱穆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纲领性和奠基性的著作,他在序中称:“迄今四十六年来,余对中国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1可见此书在钱穆整个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书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之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中国文化性格、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古代中国的国家民族宗教等观念、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等等重大问题。在论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钱穆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对中西文化予以了系统的比较,在对比中捕捉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价值,并主张偏重于人文科学的中国文化应该积极向偏重于自然科学的西方文化学习,以应对在西方文化浪潮冲击下日益严重的文化危机。本文不拟对钱先生这部著作作全面评述,仅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书中的思路和逻辑的顺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融合,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一、文化观

钱穆对中国文化的阐释,集中表现为他的中国文化观。关于文化的本质,“五四”以来,学者们意见不一。胡适区分文化与文明,认为先有文明,然后才有文化。他指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2。”他反驳了西洋文明为唯物的、东方文明为精神的这种“东方民族夸大狂的病态心理”,认为凡文明都是人心思智力运用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精神的或单是物质的。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3”梁漱溟指

1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P1.

2胡适.我们州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J].现代评论(4卷).1926(7).

3桨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4'他们都吃一种大文化关,把文化界定为生活方式。贺麟认为,“文化就是经过人类精神陶铸过的自然。5”他缩小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上升到哲学层面。

与上述诸家的文化解释相比,钱穆先生在一开篇就明确地指出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对于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他基于这样的信念,“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生活而言,文明可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身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6钱穆对文化的探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从文化与人生关系角度把握文化,提出文化就是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文化,“文化尽管必需在每一个个人人生上表现,但个人人生究竟无法超脱文化而存在。文化规范着个人人生,指导着个人人生,而有其超越于每一个个人人生之外之上的客观存在。这一种存在,即是文化学的对象”7。他所理解的生命是一种群体的生命,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伸展、不断成长,揭示了文化即是人的类生活,群体人生的特征。其二是通过对文化与文明的比较,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的内涵。他认为,“文化”偏重于内,属于“内心精神”,而“文明”偏重于外,属于文化的外化、物化。他说:“‘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造译而来。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在他看来,近代一切工业机械,全是由欧美人发明的.这就表现了近代欧美的文化精神。而这些机械发明后,可以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去使用,但是,世界各地模仿制造机械,只是接受了近代欧美文明,而不是近代欧美文化。因为,产生机械的是文化,应用机械而造成人生形形色色的是文叫。文化可以产生文明,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文化。二、中西方文化两种类型说

钱穆的中西方文化是两种类型文化的提法,在《导论》中成形地得以体现。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钱穆先生把它归功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具有很强的环境决定论倾向。钱先生认为人类文化,穷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尤其是气候、物产的相异,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引生出种种观念、信仰、兴趣、行为习惯、智慧发展方向乃至心理上、性格上的种种不同。由此种种不同,而引发出文化精神的截然相异。基于这一理解,钱先生在《导论》中把人类文化分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类型。这三种文化就其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言,实际上又可并归为农耕文化和游牧商业文化两大类型。钱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在文化类型上属于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他说中国文化植根于农村,是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以农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其生活方式是安守田土,依时而行。因此,在农业社会中生长的民族,“一向注重向内看”,不求空间扩展,“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文化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其特征。与“但求安足”的中国农耕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则属于典型的“惟求富强”的商业文化。这种文化与发源于草原高原地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一样,起源于“内不足”。这种“内不足”的经济状态促使他们不断地向外寻求、征服,以“吸收外面来营养自己”,因此商

4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P278.

6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P1.

7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正中书局,1983.

业文化比较注意空间的拓展和武力的征服,有强烈的战胜欲和克服欲,其文化以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为其特征(详见《导论》第14~16页的相关论述)。

在钱穆先生看来,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即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之不同,中西文化的其他不同特点都是在这一根本差异的基础上衍演和发展起来的。比如在宇宙观上,由于中国文化是在平原农耕地带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在土地上发展生产,就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因此长期在农耕文化氛围中生长的中国人常常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的一体,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合贯通。由于中国文化主张天人交贯,“求循人以达天”,于是又形成了顺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观,这集中表现为中国人希望自觉地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力求将人生投入大自然中,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生息相处。钱先生说中国文化所讲的自然,乃是生命化、精神化的自然,人生是自然化、艺术化的人生,自然建立在人生中,人生又包蕴在自然中,表达自然即为表达人生,因此中国文化演进的趋向和途辙必然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之艺术化”(详见《导论》第四章《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的有关论述)。

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顺乎自然的有情人生观相反,西方文化“注重向外看”,比较偏向于先向外探寻自然,因而他们看世界时,常常是处于两体对立的状态,“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外对立”(《导论·弁言》第2~3页,又见《导论》第18~19页的有关论述)。所以,西方文化在宇宙观、人生观明显表现出了天人对立、役使天地的倾向。再如就学术而言,西方学术重区分、学术贵分门别类,宗教、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等皆各自独立发展。比如近代西方科学、艺术、宗教分而为三,而宗教与科学则为两极。中国学术则重融通,一切学问皆会通合一,融为一体(参见《导论》第224~226页的论述)。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即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之相异,由此而形成了中西文化在宇宙观、人生观、思维方式和学术上等方面的不同。由此,钱先生得出了“中西双方的人生观念、文化精神和历史大流,有些处是完全各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导论》第20页)的结论。钱先生的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针对全盘西化论的主张而提出来的。西化论者在比较中西文化异同时,只看到了中国固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时代落差,过分注重和强调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向,忽略了对民族文化个性差异的分析,因而认为中国西文化的差异是“古今之异”,是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钱先生通过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并非时间上的“古今之异”,恰恰相反,中西文就的根本差异在于文化类型的不同,在于农耕文化度商业文化的相异。鉴于此,钱先生在比较中西文化异同时,多从中西文化各自的民族性着眼进行比较,进而强调世界上各种不同体系的文化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这样便肯定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民族性以及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价值。这实际上坚持了文化发展的多元论,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说和全盘西化论的一种回应和反动,旨在以此来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

既然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他们各自具有起平等的、独特的价值,那么就决不能简单地把西方的价值取向、思维形为方式和所经历的道路看成是人类文化唯一正常的模式去衡量和评估其他文明。从这种文化发展的多元观出发,钱穆先生极力反对用西方的概念来硬套和强解中国的学术思想,反对以西方文化

的一元发展模式来衡定和取舍中国文化,力主站在中国自己的文化立场上,用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中国文化。

三、家国同构的政治观

在钱穆看来,人类文化精神的差异根本上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精神。根据钱穆的说法,中国文化精神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安分守己的趋向于和平的文化,此种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演进逻辑,与西方文化并无高下之分。在农耕文化以及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类型的培育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以及国家观念。在钱穆看来,古代中国人所持有的不重民族界限的民族观、天人合一的宗教观以及超乎国家观念之上的天下观念,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三者之间相互关联,融汇成一个整体的意义,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源泉。

钱穆认为构成中国文化的因素有内外两层,上文所提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以及国家观念属于外层的消极的方面,而内在主动而积极地方面是中国人的“人道观念”。这里所说的人道观念,并不指消极性的怜悯与饶恕,而是指其积极方面的像孔子所说的‘忠恕’,与孟子所说的‘爱敬’”。钱穆论认为“中国人的人道观念,却另有其根本,便是中国人的‘家族观念”。8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是在长期的农耕劳作安土重迁中形成的,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直接产物。古代中国,一个家族即一个劳作单位一个小型社会,也是社会统治的基本单位,个人只有依附于家族才能获得认同与尊严。家族中又涉及到夫妻、父子、兄弟等各种关系,为了维护一个家族的完整与正常运转,则必须一套价值规则来规范家庭成员之行为,这套价值即孝悌之道,要求亲人之间要忠恕相待,爱敬相与。在钱穆看来,“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一切”,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乃是家族观念。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政治伦理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的概念,构建了一套基于家庭伦理之上的理论。统治者将把家族观念内化的儒家作为统治的基本思想,将家、国、天下结合成统一的关系,创造了一套家国同构的思想体系与政治观。

所谓家国同构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家国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家的扩展即是国,国的基础即是家,因此齐家跟治国就具有相通性,齐家就能治国。在家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在国忠于君主,仁爱大众。第二、家国具有相同的人伦规范性,在家重孝悌,在国重忠敬。父子之间与君臣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同质的关系。由孝悌而达忠敬,自家庭而至国家,这一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正是家国对人伦规范要求的一致性,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才成为可能,并且作为儒家基本传统之一,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观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一种稳定的政治秩序,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它为国家和政治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基础,孟子把政治关系等同于伦理关系,把政治目的等同于伦理目的。“君”“国”一体、“国”“家”不分,“国”是“家”的扩大,同家一样是一种伦理共同体。以伦理为维持手段并以伦理生活为目的,君与父同体,臣和子同体,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同构,忠君与孝父合而为一,政治生活也就是伦理生活。家国同构将君主等同于父亲的地位,由血缘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关系,落到了国家和君主手里,只要家庭

8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P24.

存在,就能证明国家存在的绝对合理性。这样,君主和政治的合法性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家国同构将家庭伦常有机地导入了国家政治,对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建立起来的政治秩序,具有鲜明的伦理性质。另一方面,这种家国同构的伦理国家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者由内而外的“绝对命令”,而忠孝节义等基本人伦规范的修炼则是他们跻身仕途的入场券。儒家选才首要的是看有没有德,其次是才是才能,而有没有德很大程度上是看他孝不孝。孝则忠,悌则敬,这些都是统治阶级最需要的品德。为了入仕,士大夫们也竭力修养学习这方面的道德,甚至在相当大程度上内化了这些道德,形成了一种宗教般的情感。成功入仕的士大夫毫无疑问构成了国家统治的栋梁,而入仕失败的士大夫虽然不能在官场上发挥作用,但内在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却促使他们积极入世,由于具有知识和人望,他们很容易在地方产生影响,即形成乡绅阶层,这也构成了国家基础统治的支柱。所以,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不仅塑造了国家政治层面的合法性,而且实实在在的提供了国家统治的阶级基础。所以说,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观对于政治秩序的构建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在《导论》中,钱先生自始自终都贯穿着这种“历史实证”的研究方法。可以说,运用“历史实证”的方法具体来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化,这正是钱先生的文化研究不同于其他学人的一大特色所在。但是,钱穆先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之认识,确实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他对古代中国人道观念与家族观念的分析确实抓住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对于后辈学习中国文化,也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五、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桨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P278.

[4]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正中书局,1983.

[6]胡适.我们州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J].现代评论(4卷).1926(7).

[7]牛芳芳.中国文化缺少科学精神之我见—读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J].语文学报.2006(3).

[8]武才娃.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J].湖北大学学报.2000(4).

[9]李涛.家族观念与中国文化精神[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8).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 书笔记 今天起开始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一书(版本为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此书是1950年应张其昀之约而写,于1951年完稿,1952年出版,1977年作增添校订再版。 此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代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要义,时间上是从春秋中晚期到现代,分为44个条目。这本书只有280页,这对于整 个中国思想史而言,肯定是比较简略的,本书只做扼要提示和点拨。钱穆著作中可以作为本书参考书的,多达十多种。所以,要想进一 步研究中国思想史,就可以参考钱穆的其他专著,像《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四书释义》《墨子》《惠施公孙龙》《庄老通辨》《阳明学述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 《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等书,而单篇论文则可参考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这部《中国思想史》,仅仅是上述这些 著作的“赅括而综合的叙述”。 钱穆治学主张会通,所以研治思想史,他说应注意通史及文化史,故上述著作如果不能一时遍读,那就至少要读《国史大纲》和《中 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书。另外,也要注意旁通西方思想。 本书的写作风格是,力求简易通俗,可是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各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之处,不容易快速了解。那怎么办呢?钱 先生给出建议,最重要的是“细心玩索”,不要着急,循序渐进,“明得一家是一家,明得一节是一节,明得一句是一句”。这看起 来不是太慢了吗?其实如果反复研究玩味思考,长期积累下来,自 然就会豁然贯通。这一点正是朱熹教人读书的方法:“近日看得后生,只是教他依本子识得训诂文义分明为急。自此反复不厌,日久 月深,自然心与理会,有得力处。” 钱先生认为,思想可不仅仅是文字,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是有生命的。在例言中,钱先生说:“无思想之民族,决不能独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 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 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 首先,冯老师的书写的实在太好了。 冯老师在书名中即明确指出了自己的结论——死亡恐惧是创作的冲动。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整本书便开始讨论与死亡相关联的许多概念。于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结论与原因(冯川在书中论述的原因)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说,结论在臆想或认定之后便被撇置一旁没有太多可说的。这种自结论到原因的思辨方式曾被罗素批评过。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关于原因的种种阐释——对死亡的辨析。而死亡确实已经被太多的人谈论过了。实际上冯川只是将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理论纳入到了死亡,逃避死亡,反抗死亡的序列,其关系是死亡——英雄主义、偶像崇拜、不朽、自恋、性欲等等(在这等等之中,冯川并没有谈到对死亡的终极反抗——自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正是其在序言中说要反驳的。这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是可以解释的,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出现在性欲之前,对死亡的恐惧是人性的原始图腾,与生命相伴而来。对弗洛伊德来说,则是将死亡的理论往前推进了一步,解释到了性冲动这一点上,所以现在大谈死亡恐惧所造成的机械运动在弗洛伊德面前只能算作是一种退步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当甲包括乙而得出丙时。我们说甲可以得出丙而乙也可以得出丙,如果不论证甲乙之间的关系,这种争辩是毫无意义的。冯川并没有像荣德一样对弗洛伊德入室操戈,而是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吸纳为自己的理论,这是书中的又一个遗憾。我在读书之前一直期待的灵的逆袭并没有出现,因为我一直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其主要解决的伦理问题方面并不是万能的。 冯川解释创作动机时说,但这一说法(指弗)却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在性压抑并不那么厉害的中国古代文人身上,以及性压抑已经得到解放的今日西方学者如福科等人身上,创作冲动都并没有因性欲的满足而消除。性压抑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并不那么厉害,这更是值得人怀疑的。 注:我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全是道听途说。所以以上全是胡说八道。

文化学概论课件

文化学概论 主讲教师:彭厚文 第一章文化释义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 ?“文”与“化”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卜辞。 ?古书中最早把文、化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战国末年的《周易》,其《贲卦·象传》说:“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二字复合,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文治与教化。 ?二、西方的文化概念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在德文中为kulture,在英文和法文中为culture。 ?西方古代的文化概念,其含义与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有着重大区别。

?西方学术界两个有影响的文化定义: ?(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定义。 ?1952年,他们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提出: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着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三、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描述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为主的定义,《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一类是以揭示文化本质属性为主的定义,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在二十九岁时所著述的一本东西方文化比较著作,也是他部分的演讲集。我最初看这本书是源于我系邓俊辉老师在“人文清华”里推荐书目里提到这本书,遂借来拜读。 身处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迷茫。列强凌辱的时代所去不远,老祖宗几千年的国粹和文化,也越来越被恨铁不成钢的知识分子所诟病和摒弃。胡适、林语堂为代表的一群西方文化的拥护者,批孔反儒,主张从语言、文字到风俗思想全盘的西方化。 年轻的梁漱溟,以研究佛学出身,对待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我们先说这个问题是个很紧迫的问题,并非是个很远的问题,可以俟诸将来解决的……于是大家都传染了一个意思,觉得东西文化一定会要调和的,而所期望的未来文化就是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 【《东》P11-P13】 也就是说,梁漱溟并不觉得西方化完全的好于东方化,甚至怀疑东西调和的可能。在他的观点下,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两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而后再探讨西方化的可能和利弊。

首先声明的是,这本书的后面若干部分是梁先生讨论西方化和东方化的可能,这一部分据梁老自己描述都是“晚年看来颇多幼稚,不忍卒读”,而我也没有细读只是略看,所以读书笔记的重点放在前面梁漱溟对于中国、西方、印度三方文化和哲学的分析和比较上,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华和要义。 梁先生首先提出了几个其他的同时代对于东西文化的见解,仅仅是只言片语,已然打开了思路,例如 前三四年只看见我的朋友李守常先生做了一篇《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里面,大要以为东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于静,西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动。 初次读到便觉得惊艳,后面的解释里提到大抵意思是:西方总认为这一切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而印度文化哲学则几乎彻底在俗世失去念想,认为生活即是受苦,大乘佛教里的苦行、禁欲、转世,都是推崇来生的那片极乐净土,而在实际生活里完全一任向后而回避需求。 而后,梁也对民主和科学两大西方的核心精神作了阐释。事实上,这也和新文化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主,是一个中国走过帝制之后一直呼唤的理念,而它也正是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核心。令人惊奇的是,梁漱溟在书中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当头泼了一桶冷水,他说:若要提民主,则要看自由和权利……然而中国人的意思里,第一层便是有权、无权打成两截;第二层便是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必读科目

一、古代文学(最好读竖排、繁体版的) 1、先唐部分: 袁珂:《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 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 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徐陵:《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99年 唐宋部分: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顾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陈迩冬:《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黄宝华:《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周汝昌:《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周汝昌:《杨万里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庚:《诗人李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朱东润:《杜甫叙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竖排繁体,这是我对于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最初的印象。自老师布置作业很久以来,我一直迟迟不肯去碰这本书。繁体竖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艰涩难懂,以我薄弱的俄国学文化功底,我想我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于是便将其抛至一边,眼看截止日期将近,于是我就艰难的作出了决定,看,一定要看下去,没日子了啊!于是在没多久的前几个星期,我开始了我的艰涩阅读之旅。可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看似吓人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并不如我想象的读起来那么费劲,那么需要花功夫。钱先生的文笔深入浅出,对历史对文化此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他书中的概念阐述得丝丝入扣,很是吸引人。从引言开始,我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我想所谓的大家就该如此,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能够用普通人都熟知的语言去阐述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深奥概念。此处我想摘抄钱穆先生书中的一段文字引证:“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便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但此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平铺面而言,必将长时间的绵延性加进去。譬如一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那就是生命。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换言之,凡文化,必有它的传统的历史意义。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再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讲到文化,我们总应该根据历史来讲。” 无论如何,这部书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盛宴。从大处看,作者赖以成书的信念清楚明晰且振聋发聩,历史与文化贯穿于每一章节的写作中,就像血液融入身心一般。正如书名特地强调了--文化史,直译过来就是文化与历史的结合体,融文化与历史,两者兼而有之。我想这本书作为中国文化读者的入门读本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本书里汇集了钱穆先生的主要国学思想及主要内容。首先,它是一本纲要性的书籍,20多万字框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来。其次,此书浅显易懂,比起读古文言文,它更能让我们这些缺乏文化底蕴的门外汉理解历史与文化中的种种知识。同时历史的引证用能增长我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 在每一章节中,我还注意到了以下特点-- 作者的叙述都极有条理。如正文刚开始的部分都会是总结性的语言,或是对前章节或前几章节的复述,亦或是对此章内容的提示。章节中间的则仔细叙述其想表达的内容,详尽可证。有些地方还分点陈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在每章节的末尾段还作总结性的陈词,帮助读者回忆并梳理笔者的思路,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钱穆先生的严谨不苟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又方便了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并把握每章节的内容。这一特点又一次凸显其可作为中国文化初学读本的优越性。 除了结构的严谨,叙述流畅,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技法来应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比如,书中常用的典型对比法,这一特点在前几章的叙述中尤为突出。第一章中,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作者多处将古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进行对比,大到从其环境的不同,小至水系,支流,耕地。作者以别处的水系渺小分支少与中国水系的庞大支流多复杂相对比,以别处文化起源于小地面上,孤立,分散与中国文明发展地理位置四围有天然的屏障,集中,安居乐业相比较更突出了中国文明发源的优越性和特殊性。由此起源的不同又引出第二章小文化与大文化的区别。小环境里的文化易受外族侵略,而中国则不同,大环境下有利于团结统一,所以抵制能力强。小文化易于达到顶峰,而招致奢侈退化。但中国文化产生于贫瘠广大的地面,具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培养中国人的勤奋朴素的美德。还以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三国文明退出曾属的地位来反衬对比显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神话。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所独有得,显示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一种与生俱来的幸运。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六国论读后感

六国论读后感 六国论读后感(一) 古读两苏《六国论》颇感别致,曾没有念那往事之外另有那么多叙叙。不外,依尔之睹,两苏文章看似止文舒畅,折情正当,但思考到其时的政乱果艳,便没有丢脸没此中海涵了做者的政乱思维。那也便影响了做者对待六国破殁事真的目光,其文恐怕已点到本质。 苏澈的《六国论》以为,六国死亡正在于不克不及结合魏韩,使力气已被连合。尔说非也非也。 .正在《过秦论》外便有提到六国曾正在孟尝君、秋申君、仄本君、疑陵君的折擒高“以十倍之天,百万之寡,叩闭而攻秦”。那时的秦国又是怎么的呢?秦国“谢闭延敌”,那便没有失了了。吓失诸侯“逡巡而没有敢入”,于是“从集约败”。试念,十万之天,百万之师,那是必争的和斗,否诸侯却不克不及将“叩闭而攻秦”对峙高来,那注明甚么?那注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折擒,但列国皆有自身利损的思考,以是便形成了他们彷徨没有定,招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失利。

诸侯畏秦之势,正在史忘外也有记录。说,秦围赵,仄本君赴楚魏供援。成果楚王战魏王皆有信虑,没有敢发兵。魏国的十万雄师其真未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高,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雄师没有敢越赵境一步。幸有疑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逼楚王,才失以救赵。 这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样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殁,弊正在赂秦”。六国的死亡正在于用地盘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只使本人落空了壮大的依托,借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死亡的路线。尔说非也非也,那“六国破殁,弊正在赂秦”的不雅点看似颇有叙理,但咱们应该看深一些,答一句“为何六国要赂秦?”昔时秦攻赵,说,疑陵君战秋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另有后话。后话是赵背秦供战,赵国割天。看,秦军未被击退,疲乏没有未,按常理去讲赵国即便有力逃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乡池。他彻底出有必要来赂秦,但赵国却背秦割天供战。以供一时之安定。由此,咱们能够看没秦国之势正在其时以到达了没有和而伸人之兵的水平。故六国死亡没有正在于赂秦,而正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同一了全国,其真擒不雅其时之局,否失势者并不是只要秦国。

教育史及教育管理购买书目

教育史购买书目 1. 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 [朝]朴趾源 著,朱瑞平校点:《热河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3. [德]雅斯贝尔斯. 魏楚雄等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 版社.1989. 4. [俄]阿甫基耶夫.王以铸译.《古代东方史(上)》.上海书店出 版社.2005. 5.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 6. [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 础》,华夏出版,1987. 7. [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 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 [美]高彦颐著:《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5. 9. [美]克伯雷.华中师范大学等译.《外国教育史料》.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0. 10. [日]平川祐弘著,刘伟岸、徐一平译:《利玛窦》,光明日报 出版社1999. 11. [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 中国札记》,中华书局2010. 12. [意]马可·波罗著,梁生智编:《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 艺出版社1998. 13. [英]博伊德.金.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 育出版社.1985. 14.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科学出版社1975. 15.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6. [英]威尔斯.吴文藻等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 史》.人民出版社.1982. 17. 《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8. 白奚.《稷下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8. 19. 毕诚.《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商务印书馆.1997. 20. 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1. 曹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2. 曾羽王:《清代日记汇抄·乙酉笔记》,上海人民出版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康有为出生于一个新儒学家庭。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他在1891年所撰写 的《新学伪经考》和1897年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动摇了 中国学者和士绅的思想基础,它们所造成的思想反响分别被比作一场飓风和火山 喷发,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康有为认为真正的汉学应该在西汉占支配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中寻找。他为今 文经学派辩护,反对古文经学派。试图摧毁那些作为经验主义研究学派依据古文 经学的阵地,从而确立今文经学为孔子教义的真正宝库。揭示今文经学派的主要 理想为经世致用,以及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倾向制度改良而非维护传统教义和制度。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个圣明的政治家和制度革新者,宣称经世理想是儒家思想的 核心,经世理想的实现需要制度的改革。 与19世纪的许多具有改革思想的学者一样,康有为把富强理想作为中国目 前历史阶段的首要政治目标。不同的是,康有为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设计了全 面和大胆的改革方案,梁启超指出为什么仁的概念成了康氏人生观的核心。认为 新儒学氏康有为的仁有机思想的一个基本来源。康氏思想体系不仅对思想界有广 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政治改良运动的根源。梁启超亦受其极大的影响。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在改良和革命之间犹豫。他曾倾向于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合作,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终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 流亡期间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思想和西方思想,这在梁启超许多实际考虑的层 面上发挥了作用。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中,19世纪90年代最初 十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一过 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 同时将这一传统固有的关切转变为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 理想,其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 今天起开始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一书(版本为九州出版社2011 年5月第一版)。此书是1950年应张其昀之约而写,于1951年完稿,1952年出版,1977年作增添校订再版。 此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代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要义,时间上是从春秋中晚期 到现代,分为44个条目。这本书只有280页,这对于整个中国思想史而言,肯 定是比较简略的,本书只做扼要提示和点拨。钱穆著作中可以作为本书参考书的,

中国文化史导论

学校代码:10052 学生学号:S110426 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学期论文《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姓名:马楠 年级: 2011级研究生 院系单位: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 课程名称:西北民族志专题研究 任课教师:张亚辉 完成日期:2012.1.25

学生姓名马楠专业民族学研究方向 论文题目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 成 绩 评 语 任课教师:年月日

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 摘要:《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本文不拟对钱先生这部著作作全面评述,仅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书中的思路和逻辑的顺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融合,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中西方文化家国同构 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中国文化史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早是1948年由上海正中书局出版的,但书中的内容却是1940年上半期写成的,即写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家离国破,河山沦丧。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险。他希望通过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振奋民族精神,唤醒国人爱国热忱。所以《导论》不仅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而且也蕴含着深切的现实关怀。此书是钱穆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纲领性和奠基性的著作,他在序中称:“迄今四十六年来,余对中国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1可见此书在钱穆整个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书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之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中国文化性格、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古代中国的国家民族宗教等观念、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等等重大问题。在论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钱穆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对中西文化予以了系统的比较,在对比中捕捉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价值,并主张偏重于人文科学的中国文化应该积极向偏重于自然科学的西方文化学习,以应对在西方文化浪潮冲击下日益严重的文化危机。本文不拟对钱先生这部著作作全面评述,仅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书中的思路和逻辑的顺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融合,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一、文化观 钱穆对中国文化的阐释,集中表现为他的中国文化观。关于文化的本质,“五四”以来,学者们意见不一。胡适区分文化与文明,认为先有文明,然后才有文化。他指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2。”他反驳了西洋文明为唯物的、东方文明为精神的这种“东方民族夸大狂的病态心理”,认为凡文明都是人心思智力运用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精神的或单是物质的。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3”梁漱溟指 1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P1. 2胡适.我们州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J].现代评论(4卷).1926(7). 3桨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必读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必读科目

一、古代文学(最好读竖排、繁体版的) 1、先唐部分: 袁珂:《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 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 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黄宝华:《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周汝昌:《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周汝昌:《杨万里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庚:《诗人李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朱东润:《杜甫叙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弁言》 ——结合现实谈当代中国文化 大二时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出于钱穆的大名我就借来看了,但是发现当中的《弁言》写得非常好,这次阅读让我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下意识地想到一个问题:古代中国的文化能以文明的形式传播世界,而当代中国的文化为何失去了古代的生气? 首先,引用论述《弁言》内容,阐述我的理解: 1、“文明、文化……此二词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而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钱穆先生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并且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彼此的关系。由这段内容可以看出,文化是各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是文明的根本,而文明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一种文化只能传播到别的地方,以物质的形式成为那个地方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那个地方的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异地文化只能发展,不能创造。 2、“要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发展性和文化必须刺激,非刺激无以使中国文化得到承古开后的发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在完整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源泉源于刺激。这里的刺激我理解为外部攻击性刺激和内部融合性刺激,比如近代西方科技就是攻击性刺激中国文化,而中国内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内部融合性刺激。文化就是在这种刺激中获得发展和壮大的。 其次,当代中国文化之弊漏及我的想法: 1、当代中国错将文明当文化。其实仔细分析,能够知道,当代中国人认为中国是文明 古国,所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甚至有些妄自尊大者认为世界文 明源于中国。其实,我觉得中国文明那是属于中国古代的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相 当缓慢,相反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不仅使中国文化相形见绌,反而连文明的遗留 也在快速褪色。所以不要将文明当作文化,而使自己失去危机意识。 2、当代中国对文化重视程度太低,文化竞争意识逐渐减退,在外来文化刺激下不仅没 有积极应对,反而持一种无所谓的消极接受心态。如韩剧、外国节日等对中国文化 冲击越来越大,国家虽然强调重视民族文化,但是由于本身已经缺乏竞争意识,所 以当代中国文化危机越来越严重。解决的办法只有面对刺激,重新审视中国文化, 认清文化形式,重视文化发展。 3、解放阶级文化思想束缚,结合现实推动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现代社会, 文化更多要在思想上创新,当代中国如果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必须摆脱阶级文化思 想,大胆接受先进文化,将这些有利外来刺激当作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动力。 如探索民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等。 综述,钱穆先生对文化的阐述,让我不仅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让我对当代中国文化有了一次新的思考。我的结论是,如果认为文化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文化就会让你知道它有多重要。

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历时久远、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把握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程在丰富的古代文化中,择几个角度进行重点论说,使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史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分期及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史内在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在讲授过程中,做到文献方法讲授与文化史的讲解相结合,力争实现如下目标: 1. 通过对要点的讲授,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拓展知识结构与思维体系。 2. 在文化史的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从而使学生提高学术思维,掌握正确的文献研究方法。 3.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文化取向、思维导向,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2个模块,含7个专题。模块一(专题1)为“概论”,模块二为“第二讲:中国古代婚姻文化”(专题2),“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国古代称谓文化”“中国古代的姓氏与避讳”课程共60课时,其中下述6个专题拟用45课时,绪论和结论共用5课时,阶段研讨共用8课时,其余2课时用作机动(如个别专题超时所用、法定假日等)、辅导与答疑及考试与课程论文指导等。 专题1:绪论 1.讲授要点 (1)学术界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历程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3)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 2.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中华书局2014年版。 (3)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下册)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重新体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很仔细地将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看完了。不敢说获益匪浅,但真的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不甚清楚或弄清了混淆的有关文化的东西。也惊讶于钱穆先生的写作文笔,因为一般说来,历史著作都是很学术性与专业性的,很多读起来都会觉得挺枯燥无味的。但此书的语言和文字却非常简洁和浅显易懂,毫无晦涩或者沉闷的感觉。在钱穆先生的笔下,一幅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壮丽画卷会在你的眼前缓缓呈现,将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论述得非常清楚,很是吸引人。 钱穆先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信念而写了这本书: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人类文化的三种类型;人类文化之本及其凭借;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贡献;改进中国之认识文化真相的重要性;从历史的客观方面看待文化的必要性。基于这几个信念,作者论述了“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合”,“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新民族与新宗教之再融合”……“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等十项中国文化史上的主要内容。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比较的方法,如中国文化与古埃及、印度、古巴比伦文化的对比,或与欧洲文化的比较,还有中国文化史上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相比等等。我想,这或许也是读起这本书来不觉枯燥的原因之一吧。对这一点,我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读此书后,说最大的感触是真的学到很多的东西,也学到许多新

的观点,一点也不为过。仅在本书的《序言》当中,我就明白了“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所在。在这以前,说到文明、文化。感觉都是差不多,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之分,甚至单纯地认为文明包括文化在内,文明的范围大点而已。现在才真正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钱穆先生虽很概念性地表达出了“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却又很容易地让人知道不同之所在。他写道:“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①非常简洁而又清楚地说明了“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因为对“中国文化发展之地理背景”这一章比较感兴趣,所以读得更为仔细些,印象也就深刻些。在本文中,我也就着重谈谈我在阅读此书后,自己对这一方面内容的感想。 读了这本书后,发现钱穆先生特别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将自然环境的不同作为人类各种文化类型形成与发展之不同的根本原因。在本书的《序言》中,钱穆先生就写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②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在钱穆先生心目中于文化类型的形成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重新思考人类文化史上种种文化形成、发展及衰落的原因。《序言》中还谈到的三种人类文化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三者的发源地分别是草原地带,河流灌溉 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序言》,P1 ②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序言》,P2

把根留住——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把根留住 ——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郑珮 一、引子: 乡民进城与市民涌乡 “村里没意思。” “那想去哪里呢?” “进城。” “为什么呢?” “城里才有前途。” 这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雨朵镇龙场村这个山区村庄里的采访片段。被采访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对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没有一点信心。 然而这绝不是个例。如今在中国农村,“乡民进城”、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流失的境况越来越常见:在高原、在山地、在苗岭、在边疆,青年男女成批外出, 抛下一个老弱病残的家乡。 乡村不如城、村民低一等。这便是当代中国日益普及的一种社会常识。这常识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 驱赶大量乡民拥挤进城, 而且也促使了乡村结构的日趋瓦解和乡土传统的日渐消亡。 不过值得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源源不断以游客身份涌向乡村。是什么吸引他们呢? 回答是:“乡土魅力”。更值得关注的是, 其中还包括不少身份特殊的专家学者。他们也在“乡土魅力”的吸引下,力图将许多曾被斥为愚昧落后的传统事象, 申报为可为国争光的“世界遗产”。 一面是乡民进城, 一面是市民涌乡。彼此相反,各自矛盾。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那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乡土”。 二、乡土中国的迷茫与困境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近亲亦在城市,所以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算是我第一次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流连于那泥土的清新气息,但同时我也深深感慨于“泥土”的局限与束缚——村民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处境也多少有些尴尬——他们离中国最传统的土地最近、却与当今世界所默认的“现代生活”最远。 乡土中国,仿佛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