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介质极化机制

电介质极化机制

电介质极化机制
电介质极化机制

电介质使电容增大的原因也可作类似的解释。可以设想,把电介质插人电场中后,由于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的结果,介质表面上也会出现类似图10-14所示的正负电荷。把这种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polari-zation),它表面上出现的这种电荷叫做极化电荷。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与导体上的感应电荷一样,起着减弱电场、增大电容的作用。不同的是,导体上出现感应电荷,是其中自由电荷重新分布的结果;而电介质上出现极化电荷,是其中束缚电荷的微小移动造成的宏观效果。由于束缚电荷的活动不能超出原子的范围,因此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比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极化电荷在电介质内产生的电场E/不能把外场E。全部抵消,只能使总场有所削弱。综上所述,导体板引起电容增大的原因在于自由电荷的重新分布;电介质引起电容增大的原因在于束缚电荷的极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讨论电介质极化的物理机制。

2 极化的微观机制

前己指出,任何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以下统称分子)都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整个分子中电荷的代数和为0。正、负电荷在分子中都不是集中于一点的。但在离开分子的距离比分子的线度大得多的地方,分子中全部负电荷对于这些地方的影响将和一个单独的负点电荷等效。这个等效负点电荷的位置称为这个分子的负电荷“重心”,例如一个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重心”就在圆心;同样,每个分子的正电荷也有一个正电荷“重心”。电介质可以分成两类,在一类电介质中,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这类分子叫做无极分子;在另一类电介质中,即使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也不重合,这样,虽然分子中正、负电量的代数和仍然是0,但等量的正负电荷“重心”互相错开,形成一定的电

偶极矩,叫做分子的固有电矩,这类分子称为有极分子。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两种情况来讨论。

(l)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H 2+ N 2+1 CC14等分子是无极分子,在没有外电场时整个分

子没有电矩。加了外电场后,在场力作用下每一分子的

正、负电荷“重心”错开了,形成了一个电偶极子(图

4一3a),分子电偶极矩的方向沿外电场方向,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

偶极矩称为感生电矩。以后在图中用小箭头表示分子电偶极子,其始端为负电荷,未端为正电荷。对于一块电介质整体来说,由于其中每一分子形成了电偶极子,它们的情况可用图2-15b 表示。各个偶极子沿外电场方向排列成一条条“链子”,链上相邻的偶极子间正、负电荷互相靠近,因而对于均匀电介质来说,其内部各处仍是电中性的;但在和外电场垂直的两个端面上就不然了,一端出现负电荷,另一端出现正电荷,这就是极化电荷。极化电荷与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不同,它们不能离开电介质而转移到其它带电体上,也不能在电介质内部自由运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出现极化电荷的现象,就是电介质的极化。由于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小得多,所以在外场作用下主要是电子位移,因而_L 面讲的无极分子的极化机制常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图2-15电子的位移极化

(2)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水分子是有极分子的例子(图2-15a)。在没有外电场时,虽然每分子具有固有电矩,但由于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在任何一块电介质中,所有分子的固有电矩的矢量和,平均说来互相抵消,即电矩的矢量和为

为0,宏观上不产生

电场。现在加上外电场E 0,则每个分子电矩都受到力矩作用(图2-15b),使分

子电矩方向转向外电场方向,于是

不是0了,但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缘故,

这种转向并不完全,即所有分子偶极子不是很整齐地依照外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当然,外电场愈强,分子偶极子排列得愈整齐。对于整个电介质来说,不管排列的整齐程度怎样,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两端面上多少也产生一些极化电荷如图4 -4c 所示,在外电场作用下,由于绝大多数分子电矩的方向都不同程度地指向右方,所以图中左端便出现了末被抵消的负束缚电荷,右端出现正的束缚电荷、这种极化机制称为取向极化。

图2-15电子的位移极化

电介质极化机制

电介质使电容增大的原因也可作类似的解释。可以设想,把电介质插人电场中后,由于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的结果,介质表面上也会出现类似图10-14所示的正负电荷。把这种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polari-zation),它表面上出现的这种电荷叫做极化电荷。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与导体上的感应电荷一样,起着减弱电场、增大电容的作用。不同的是,导体上出现感应电荷,是其中自由电荷重新分布的结果;而电介质上出现极化电荷,是其中束缚电荷的微小移动造成的宏观效果。由于束缚电荷的活动不能超出原子的范围,因此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比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极化电荷在电介质内产生的电场E/不能把外场E。全部抵消,只能使总场有所削弱。综上所述,导体板引起电容增大的原因在于自由电荷的重新分布;电介质引起电容增大的原因在于束缚电荷的极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讨论电介质极化的物理机制。 2 极化的微观机制 前己指出,任何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以下统称分子)都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整个分子中电荷的代数和为0。正、负电荷在分子中都不是集中于一点的。但在离开分子的距离比分子的线度大得多的地方,分子中全部负电荷对于这些地方的影响将和一个单独的负点电荷等效。这个等效负点电荷的位置称为这个分子的负电荷“重心”,例如一个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重心”就在圆心;同样,每个分子的正电荷也有一个正电荷“重心”。电介质可以分成两类,在一类电介质中,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这类分子叫做无极分子;在另一类电介质中,即使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也不重合,这样,虽然分子中正、负电量的代数和仍然是0,但等量的正负电荷“重心”互相错开,形成一定的电

电介质极化

电介质极化 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显示电性的现象。 在电场的影响下,物质中含有可移动宏观距离的电荷叫做自由电荷;如果电荷被紧密地束缚在局域位置上,不能作宏观距离移动,只能在原子范围内活动,这种电荷叫做束缚电荷。理想的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自由电荷,实际的电介质内部总是存在少量自由电荷,它们是造成电介质漏电的原因。 一般情形下,未经电场作用的电介质内部的正负束缚电荷平均说来处处抵消,宏观上并不显示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束缚电荷的局部移动导致宏观上显示出电性,在电介质的表面和内部不均匀的地方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出现的电荷称为极化电荷。这些极化电荷改变原来的电场。充满电介质的电容器比真空电容器的电容大就是由于电介质的极化作用。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1]①电子极化,是在电场作用下原子核与负电子云之间相对位移,它们的等效中心不再重合而分开一定的距离l形成电偶极矩p e =el(l由负电中心指向正电中心,e是电荷量,见电偶极子)。当电场不太强时,电偶极矩p e同有效电场成正比,p e=αe E,式中αe称为电子极化率。②离子极化又称为原子极化,是在正负离子组成的物质中异极性离子沿电场向相反方向位移形成电偶极矩p a。p a与有效电场成正比,p a=αa E,αa称为离子极化率,这两种极化都同温度无关。③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某些电介质分子由于结构上的不对称性而具有固有电矩p。在无外电场时,由于热运动,这些分子的取向完全是无规的,电介质在宏观上不显示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每个分子的电矩受到电场的力矩作用,趋于同外场平行,即趋于有序化;另一方面热运动使电矩趋于无序化。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外电场下,两者达到平衡。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也可以引入取向极化率αd描述,当电场强度不太大而温度不太低时,,k是玻耳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这种极化同温度的关系密切。④界面极化,由于电介质组分的不均匀性以及其他不完整性,例如杂质、缺陷的存在等,电介质中少量自由电荷停留在俘获中心或介质不均匀的分界面上而不能相互中和,形成空间电荷层,从而改变空间的电场。从效果上相当于增强电介质的介电性能。 电介质的极化是这四种极化机制的宏观总效果。 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在介质内部,作用于分子或原子的电场不单是外加的宏观电场E(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产生的总电场),还应包括电介质内部所有其他分子的电矩p产生的电场。作用于分子或原子的这种电场叫做有效场(或局部场)。对于偶极子的无规排列或对于纯立方阵排列晶体,有效电场, P为电极化强度,称为洛伦兹有效场。由此可得出关于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与分子极化率α的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 式中N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于非极性分子的电介质,这一公式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但它不能说明强极性分子的行为。实验上可根据测定的 εr由此式确定极化率α,对于弱极性电介质,可由它确定极性分子的电偶极矩。 极化弛豫电介质的极化是一个弛豫过程,从施加电场到达极化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滞后的时间用弛豫时间τ描述。电子极化和离子极化的时间非常短,而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与热平衡性质有关,界面极化与电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