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复旦大学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复旦大学2014年教学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一、使用范围

教学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文件。本方案适用于我校2014级所有本科专业。

二、指导思想

本教学培养方案贯彻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现状,将“科学、规范、拓宽”的专业调整目标贯彻到教学培养方案之中。

本教学培养方案贯彻了“全教会”精神,围绕着“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的主题,把转变培养观念、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作为修订工作的基本任务。力求使修订后的教学培养方案更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更注重学生综合训练和能力培养,更符合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修订的教学培养方案体现了学校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设置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和基础教育课程,开展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基本思路,也反映出学校按照上述思路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模式,使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初步成果。尽管这个教学培养方案还远未达到理想和成熟的程度,但是我们将立足于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使全校学生都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包括积极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急剧变化和竞争的能力、良好的协作和交流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为建设有时代特点、复旦特色、研究型大学特征的学分制本科教育体系而努力。

三、基本原则

1、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力求体现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

2、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教学培养方案在学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与专业提供可能。

3、各院系在学校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的总体思想指导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本科教育原则,在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和文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各学科发展的特点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原有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

4、教学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在强调先进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考虑到学分制建设的长期性和培养方案的相对延续性,对教学培养方案的开放性和可行性给予了足够的注意,为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留出余地。

四、基本要求

本版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大板块组成,此外各专业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任意选修学分,供学生自行选修。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根据开放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进行设置,强调德、智、体、美相互渗透,注重课程相融的综合、交叉与渗透,使之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我校教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修读。全校新生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明确自己以后几年的修读目标和主攻方向。学分结构力求体现选修与必修、统一培养与个性发展、教学要求和学习兴趣的结合,教学过程中努力推进考核评级、分流培养措施,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和书院新生研讨课、暑期国际课程组构成。

第一部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二部分:专项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军事理论、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针对留学生的中国语言与文化素养课程。

第三部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该部分课程按照学科领域划分了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医学与药学四组课程。

书院新生研讨课:由热心本科教学的资深教授在五大书院中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在教授的引导下,这些课程上课形式更加灵活,同时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同学参加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并提升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暑期国际课程组:为进一步推进复旦大学国际化进程,学校自2012年暑期开始,推出国际课程项目,吸纳来自世界各高校的国际学生及本校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围绕中

国主题,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管理三方面。

2、文理基础课程

文理基础课程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文理基础课程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全校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基础课程。

3、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专业必修课程以规范严谨、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专业选修课程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复旦科学研究特色的传播。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专业课程应努力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修读过程中获得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初步经验。

教务处

2014年7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