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

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

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
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4)20-0176-04

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

司千字,高晓芹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系,山东烟台 264005)

摘要:21世纪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世纪,中西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所带来的困境也日益凸现,中西

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已成为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要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要有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特色,同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关键词:中西企业;文化融合;跨文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9-02

作者简介:司千字(1964-),男,山东工商学院

管理系副教授,硕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深化,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企业相碰撞,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是,我们对他们了解多少?我们对自己又了解多少?我们能不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我们能不能包容不同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融合成新的文化?如何既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需要当代的企业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文化敏感力,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掌握中西企业文化融合条件下进行经营与管理的技巧。研究跨文化企业管理,已成为不仅是理论工作者而且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家极其重视的课题,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问题之一。

一、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国际化经营的中西企业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引发出的文化冲突屡见不鲜。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心理的种族文化取向

这种民族心理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共同的条件特别是共同的经济生活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情感、爱好、习惯等精神素质的总合。中国文化重和谐、同一,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对立;中国文化重系统、综合,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分析;中国文化重内倾,西方文化强调外倾等。大家都认定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

(二)管理风格不同

西方欧美企业强调管的是“理”,中国企业不但强调管的是“理”,同时也强调理的是“情”,“情”和“理”的交融,才能万事通。

(三)对于信息理解的差异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信息的理解产生差异,形成沟通误会。

(四)沟通形式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模式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果沟通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便会存在着沟通障碍。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背景”学说对此解释的较为全面。他指出高背景文化中,信息的传递、勾通是通过体语、上下文联系等进行的。中国人沟通经常使用含蓄而不直接的语言,这种过程导向型沟通往往依赖于接收者的诠释。而低背景文化中,大多数信息的符号是语言、文字等表达。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使用发送导向型沟通。信息的发送者有义务向接收者正确传输信息。

参考文献:[1] 劳帼龄1电子商务[M]1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2] 高云网络法律评论系列之七[J ]1电子商务篇1[3] 周庆山1信息法教程[M]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4] 阿拉木斯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与网络法规汇编[M]1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5] 齐爱民,徐亮1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M]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6] 蒋志培1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1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7] 书缘工作室1电子商务法律[M]1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8] 殷观新,张颖,胡静1电子商务法律热点[M]1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1[9] 田文英,宋亚明,王晓燕1电子商务法概论[M]1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10]李雅芳1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问题?对策[J ]1

(责任编辑:席晓虹)

2004Π20 总第304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 S E ARCH

(五)法律和政策意识

由于对于政治、经济和法律,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文化敏感性差,双方往往依据自身的文化,对来自对方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可能产生误解和冲突。

当前,企业国际化经营大趋势已经到来,中西企业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困境也日益凸现。企业内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决策和实施决策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沟通不畅;企业外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只有传播和沟通的价值观念被市场认可时,才能生存。中西企业文化差异和冲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

中国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说:“所谓文化,无论是中国的或是世界的;东方的或西方的,都只能是一个概括的、复杂的统一体,决不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东西。”成中英教授在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一文中说:“今天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在东方的国家里,猛烈地发展现代化,要向西方去学习科学技术;可在西方,则有另一个潮流,面对现代化以后出现的种种问题,他们要求学习东方,到东方国家来,到中国来,对古老的东方文学、艺术、哲学有兴趣。”“东方跟西方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存,东方的东西恰好是西方所需要的,西方的东西刚好是东方所需要的,这是很自然的两极发展之后的一种统和问题。”

从这个现象出发,我们认识到整个的世界是一个系统,他们的文化都应该是相容的,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西方文化的科技文化发展优于中国文化,但中国文化的人文文化却大大优于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为了促进共同的发展,就要相融合,相互吸收,相互调整自己的文化取向。造成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合理对流,对世界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中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但它们都是世界文化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时是矛盾的,有时是相融的,有时是斗争的,有时是和谐的。但在一种接受另一种文化时,便不能不采取外来的因素与自己的传统相结合的途径,如果撇开自己的文化传统不顾,一味地两眼向外祈求,则结果一定是失败的。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企业如何去适应并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要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也将趋多元化。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企业文化是一定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是从属于民族文化并由民族文化来决定的。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所凝聚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和众多的精华。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必然受到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多方面影响。

11重视仁爱的传统

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爱人”是其思想中心,强调从无私的动机出发,舍己利人,舍己为人;墨子

要求人们“爱人若爱其身”。这种重视人的作用的观点与当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致的。孟子的观点更是与当代管理文化中人具有创新的欲望和能力的价值观相吻合。发扬传统文化中重视人的思想,对确定中国企业文化的内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21团结一致的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主要特点是强调人的合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儒家文化还非常重视对人的正面教育和启发引导,强调感化作用,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这些都和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内容有共通之处,为提炼、概括、形成现代企业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31自强不息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人的奋发上进精神,认为人皆有羞耻之心,关键在于要用高尚的道德去教育人和感化人,使之明白何为高尚,何为卑鄙,何为道德行为,何为不道德行为。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以道德的力量去教育人、武装人、鼓舞人、激励人,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要有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特色

世界是开放的,文明是可以共享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还要吸纳世界文明,借鉴西方文化的科学内容,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尤其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文化精华,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加以吸收创新,形成新的观念,开辟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新路子。在这方面,海尔做得比较成功,用海尔张瑞敏的话来讲就是:海尔是海,海纳百川,海尔的企业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天下之目视之,以天下之耳听之,以天下之心虑之;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近几年来,为了使产品在技术、质量、性能、外观等方面始终处于高起点,海尔与世界上一批国际知名大公司合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如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合资合作生产滚筒洗衣机,与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合资生产柜机空调,与日本东芝公司合作生产微波炉等;容纳了日本的团队理念,海尔是家,人人为家做贡献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从而形成了海尔独特的经营理念: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11以我为主

企业文化要有自身特色、要有创新。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是难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海尔人的“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东方亮了再亮西方”,“要盘活企业,先盘活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企业就像斜坡上的球”,“企业要长第三只眼”,“出口创牌而不仅仅是创汇”等等,都体现了海尔文化的特色,也就是海尔文化的差别化优势。

21博采众长,融合提炼

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扬弃,从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

总第304期司千字: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177

 ?

代的文化中吸取一切有益的东西,追求卓越,自我完善,增强对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的认同感。海尔人十分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当“新经济”概念波及全球的时候,张瑞敏强调“原来我们是说走向世界,现在倒过来了,是世界走向你了。说走向世界好像还有一段时间,还有一段路程,可以制定三年计划,五年计划,现在是世界走向你了,可就由不得你了。”海尔人下决心把海尔这个传统产业推进到网络经济时代,并使其在新经济时代更具竞争力。为此,海尔在近几年进行了30多次的组织结构调整,按国际化的要求不断充实自己的企业文化。于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非常快。2002年,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

31自成一家

企业文化要经得起时代文明的验证,成为人们效仿的文化。海尔从1984年到1991年实施名牌战略,用了7年时间把冰箱造好;从1992年开始也是用7年时间实施多元化战略,由白色家电进入到黑色家电又进入到米色家电,从1999年开始国际化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海尔的企业文化已自成一家,逐步成为世界认可的海尔,企业家们值得借鉴的海尔。

(三)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要吸取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扬。它不仅要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要反映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已加人世贸组织,面临外来文化的强大挑战,要真正坚持好“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我们既不能拘泥于以往的传统文化观念,也不能超越其阶级性而全盘西化。我们应该“稳住一点”———坚持中国优秀的文化;“变中求稳,变中求进,变中求新,变中求实”,实事求是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铸造我国企业的“德魂”和“商魂”,提高企业文化的含金量和企业竞争力。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的映照下,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地发展。

三、中西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跨文化管理,必须建立在对中西企业都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跨文化理解有两层基本含义:(1)要理解其他文化,首先必须理解自己的文化;(2)在“文化移情”的基础上加深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区分出中西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以便于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将差异控制在未能演化为冲突的范围内。

(一)文化融合并非自发进行,发展有效地跨文化沟通

21世纪中西企业文化融合是必然的但不是自发地进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和变迁的迟缓性。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不可能像更新设备、转换产品那么容易地改变各企业原有的文化观念,这一进程中无不充斥着重组各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

加入WT O后,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大环境,一些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资源重新配置,而忽视对新的企业组织的文化整合与重塑。人们在总结重组成败得失时,也往往更多地从盘活资产、调整产品结构、债务问题、人事安排等方面进行,而对文化层面的问题关注较少甚至未予关注。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硬件问题解决了,软件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企业文化自然就会融合到一起,结果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不能得到解决,加大了企业管理的成本,影响经营效率。解决文化的差异、进行有效地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各人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但培训是公认的一种基本手段。

伦纳德?南德勒早就提出跨文化培训应当是人力资源发展的重心所在。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培训的具体目的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减轻中西企业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2)促进中西企业双方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3)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4)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5)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凝聚力。不仅如此,跨文化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都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因为公司花钱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鼓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在基本了解了培训如何作用于消除文化差异之后,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进行培训。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有两种基本的选择;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及培训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利用外部培训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针对协调文化差异的培训,不少企业倾向后一种选择。这是因为跨文化的培训不涉及到技术或商业秘密。而且,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或是一次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够多,采用这种方式还可以降低培训成本。正如G allup调研公司在调查报告中指出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深入也为众多教育机构、咨询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培训市场。

(二)文化融合并非机械进行,应相互比较、吸收和补充

作为精神的企业文化,它总会冲出自己的文化区界,向别的区域扩散和渗透。同一区域的企业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融合的趋势。文化融合并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在原有文化个性的基础上,相互比较、吸收和补充,然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质。

日本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以传统文化观念为依托,不断吸取欧美文化的营养,建立了民族主义的、家长式的和反个人主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正如松下公司一位领导人所说:“松下经营哲学非常重要,它使我们能与西方效率匹敌,而又毫不丧失日本风格,也许松下的最终胜利是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与东方灵性主义的平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求企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面向未来,但不割断历史;面向国际,但不悖逆民族;面

?178

 ?商业研究2004Π20

向外来文化,但不抛弃自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把孔子与牛顿的像并列安置在公司的督导厅,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深打上“融中国和西方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烙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

(三)文化融合并非没有核心,应该重视人的因素

美国企业文化的融合,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即人的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表现为都把职工当作最大的财富,重视人的价值,关心人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和开发。他们的实践告诉人们,注重人的价值、把人当作天赋资源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

人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虽然吸收欧美能力主义思想,建立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但仍然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因素,把爱社精神、全员管理和能力主义价值观融为一体。美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忽视人到重视人,尊重人的价值,注意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管理上,把关心人、尊重人放在首位,看作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在决策方式上,改变过去的个人决策方式,重视职工的民主参与;在领导与员工的关系上,改变过去单纯追求利润的做法,把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劳动条件、与职工平等相处放在重要地位。

(四)文化融合并非一日见效,应该持之以恒

11在尊重文化差异中求磨合

为了在文化差异中寻求发展的共同点,必须先承认这种差异。但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所有中西企业文化都内含的目标。因此,企业在兼并扩张过程中,要通过对原有文化的调查、分析,发现原文化的长处与不足,在逐渐磨合中趋于一致。那种急于把自己的优秀文化一下子就嫁接到他国企业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21在文化磨合中解决冲突

尽管异质文化可以在差异中求得磨合,但发生一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主要包括扩张开始时投资动机中的文化冲突,组建期间的管理、技术方面的冲突,以及建成投产运营过程中日常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冲突等。解决冲突的办法一是不要使冲突公开化和激烈化,在发现冲突的开始就采取措施磨合解决。二是采取必要的文化隔离战略,使原有的企业在有限的文化交流和共同目标下保持一定的文化独立性,随着生产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当弱势企业的职工切实领悟到了优势企业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后,再迅速进行文化的整合,就可能会取得好的效果。

31在解决冲突中求得融合重塑

经过及时地磨合和冲突的相继解决,就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新文化的重塑。一要制定文化重塑战略,即依据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相适应的文化战略;二要加强新文化的灌输沟通;三要选择正确的文化传播渠道;四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文化调整。因为新塑造的文化,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十分完善的,需要在灌输、传播过程中,依据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的提高,不断充实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理性主义企业文化与灵性主义企业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都有其长处和弱点。如松下就认为,他的成功与胜利是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与东方灵性主义的平衡。二者即使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奏效的,需要有观念的转变、有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同过程和同化过程。特别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要吸收灵性主义企业文化的因素似乎更为不易,因为这要淡化它过去的一些硬性的、显性的要素,不可能很快得到普遍的认同。

(五)文化融合是重组成败之首要

我国一些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资源重新配置,而忽视更重要的企业组织的文化整合与重塑。人们在总结重组成败得失时,也往往更多地从盘活资产、调整产品结构、债务问题、人事安排等方面进行,而对文化层面的问题关注较少甚至未予关注。结果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不能得到解决,这不仅加大了企业管理的成本,影响经营效率,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重组的失败。因此,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用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重组与联盟问题。

四、结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作为精神的企业文化,它总会冲出自已的文化区界向别的区域扩散和渗透,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将成为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加入WT O,中西交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中学西,西学中,看谁学得最快,谁就代表了世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1跨国公司在华面临的挑战:文化差异与

跨文化管理[J]1管理世界,1997,(3)1

[2] 靳医兵1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文化差异、冲突与跨

文化管理[J]1经济前沿,2001,(1)1

[3] 黄美琳1企业文化整合之我见[J]1中外企业文

化,2001,(7)1

[4] 杨宜苗1美日企业文化融合及其启示[J]1管理

科学,2001,(10)1

[5] 褚克艰1企业文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J]1中外

企业文化,2001,(8)1

[6] 舒欣1新形势下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J]1

中外企业文化,2002,(11)1

(责任编辑:石树文)

本 刊 声 明

11来稿文责自负,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及

其他权利者,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21在不违背作者原意的前提下,编辑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请在稿件上注明。

31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对来稿在两个月内作出取舍,逾期未接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商业研究》杂志编辑部

总第304期司千字: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179

 ?

从孙子从美国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

三.碰撞与融合 3.1碰撞 3.1.1 语言碰撞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使用的一系列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和处理规则的总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由于语言形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中美之间交流容易出现交际障碍,从而产生了语言碰撞。 在《孙子从美国来》中,老杨头说的是中国方言,即使在美国学汉语学的很好的布鲁克斯在与老杨沟通中仍有许多障碍。如:老杨头跟布鲁克斯说:“你长的跟小鬼样,让村里人笑话我。”布鲁克斯对“笑话”一词甚是不解,反问老杨:“笑话是什么意思?”。这就说明,在跨文化交流时,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如果缺乏对目标语言的真正了解,仍不能成功的交流。老杨头对英语一窍不通,在与布鲁克斯沟通时,经常通过表情、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意思。由于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老杨在教训孙子时,学了一句中国式的英语,dogsun(狗日的),这也反映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对学习中国戏曲和美国童谣,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从一方面反映了

文化的碰撞。 语言的本身除外,语言的沟通方式也有巨大碰撞。中国人在沟通是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委婉而不失礼节。往往不会直接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而美国人往往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开门见山。当布鲁克斯看到老杨头翻自己的书包时,马上就说:“不许动!那是我的!”。吃饭时,也明确要求,“我要吃汉堡,我要喝牛奶”。这说明,美国人从小就学会直接提出自己要求和想法,个体注意的观念也从孩童时代就也深入他们的脑海。而中国人处于同样的状况,往往采用间接的方式。文化站长请求老杨头重出山门,振兴华县的皮影事业。老杨头总是避之不谈,要不转移话题要么溜之大吉。这体现了中国人不喜欢直接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更多的是从集体注意出发考虑。中西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碰撞。沟通方式差异的碰撞。 3.1.2 饮食文化的碰撞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很大的碰撞。无论是从饮食方式还是饮食观念以及饮食菜肴上来讲,这些碰撞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饮食更注重艺术性,比较看重感官的感受,注重口味、形态、享受饮食的美性。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老杨在吃油泼面时,手里纂着一颗蒜,蒜是一种口味中的食品。而布鲁克斯却要喝牛奶,吃鸡蛋,吃方便面和汉堡。影片中多次提到喝牛奶身体壮,长的白净。这间接说明美国更注重饮食的营养性。相比美国而言,中国饮食对美味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宋体四号加粗 (外文):Times New Roman 斜体四号加粗 学科部:宋体四号加粗 专业:宋体四号加粗 学生姓名:宋体四号加粗 学号:宋体四号加粗 指导教师:宋体四号加粗

2012年 5 月22 日 目录(二号宋体居中) 1.引言 (1) 2.供应商选择 (3) 3.供应商及其作用 (4) 4.............................................................................................................5 5.............................................................................................................7 6.............................................................................................................9 7. (10) 8.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二号宋体居中) 摘要:在当今社会,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研究已经成为文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中西方文化各自特点与相互之间的联系的正确把握, 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中西方文化的四个典型差异, 即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饮食观四方面入手, 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色, 寻求中西方文化的相通融合路径,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加强对两种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小五号宋体,单倍行距)(不少于400字)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合 1.引言(三号宋体)

完整的公司企业文化实施计划方案

XX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前言 (3) 一、理念篇 (4) (一)基本建设思路 (4) (二)指导思想 (4) (三)建设实施方针 (5) (四)建设实施的原则 (6) 二、规划篇 (8) (一)企业文化的四个方面 (8) (二)企业文化的具体构成 (8)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9) (四)企业文化实施需知的四个理解 (11) (五)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步骤 (13) 三、落地篇 (15) (一)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组织与推动 (15)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载体与形式 (15) (三)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落地的三步曲 (16) (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要点 (17) (五)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19) (六)借助PDCA循环,动态改进文化工作 (19) 四、总结 (20)

前言 文化建设是理性改良和感性突破的结合,是一种平衡。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革命,但实践中却需要理性的改良,一步步耐心地牵引。文化建设本质上拒绝浮躁,但实践中也需要感性的突破,用绚丽的表相点燃起所有人的激情。所谓理性改良,意味着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搭建员工事业平台。所谓感性突破,意味着应该通过或激动或温暖人心的各种活动,高速进入一种文化的氛围。感性呼唤,理性给予,建立起对文化的信心,从而完成自我的革新,两者缺一不可。 文化建设是一场长期的运动,也是组织最深邃的变革。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统一。整个文化实施过程,是组织成员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过程,是对自身思想深处价值观的检讨过程,是对自身习惯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反思、改进过程。人是倾向于维持均衡状态的,文化的变革与演进需要外界压力提供强大的动力,使组织及其成员的变革的动力大于自身惯性的阻力。有智慧和毅力的组织终将意识到,文化建设投一报万,是最辛劳但也是最伟大的自我投资。 行胜于言!思想的跳跃是为了行动的飞跃。文化只有和行动统一起来才有意义,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远远重于其表述形式。一个组织的文化之所以伟大,不在于这个组织提出了多少漂亮的口号,而在于这个组织是否长期坚持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把他们渗透到整个组织当中,形成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契约,从而自然而然地规范成员的言行。只有行动,xx文化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行动,xx文化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只有行动,xx文化才有永恒的生命力!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韩博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韩博 发表时间:2018-12-29T16:06:33.3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韩博 [导读]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属于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热情。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临汾汾能电力科技试验有限公司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前,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电力企业的经营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电力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加强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具有必要性。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目前企业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话题,这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及治理保障。本文就针对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企业文化构建。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属于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热情。国有企业在传统的文化中,缺乏核心思想,随着近年来的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企业目前发展而言,将企业员工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具有必要性,能够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电力企业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的内涵 1.1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电力行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基本文化体系。(1)电力企业的精神———奉献、卓越、诚信、服务。这是企业文化的总纲,通过真诚、优质、可靠的服务,开发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我国电力工业,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人民提供优质电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奉献光明。(2)“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客户满意、政府放心、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就是电力企业价值取向,它是“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3)遵纪守法、规范创优、尽职尽责、重约守信、廉洁高效,建立一支守纪律、负责任、顾大局、严律己、懂业务、勤服务、高效率的电力职工队伍。(4)“安全高效运作、合理化配置、诚信规范服务、持续稳定发展”是电力企业经营思想。电力企业首先把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的效益作为自己经营考虑的标准。 1.2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企业的工作重心和工作出发点,是企业决策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依据,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思想政治是有效指导员工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遵循社会性、开放性、自主性、广泛性四个原则,企业发展不仅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重视职工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概述 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观念,主要以培养企业员工的正确价值观为核心,对员工的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企业文化的内容广泛,包括经营理念、规章制度、员工准则等方面,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要呈现出创新、人文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员工为主体,确立企业的经营理念,形成企业的良好风气和文化氛围,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基础。 2、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电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不过是大家一起喊几句口号,组织员工进行一些具有协作精神的游戏娱乐活动即可,并且一些电力企业总是在机械化的强调企业文化张贴标语,这些工作如果让内心焦躁工作不顺的员工看到会对企业文化从内心有一些反感,现如今许多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还浮于表面,无法深入的进行,如何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利用企业文化来激发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2.2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有些人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面子工作,平时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参加,还有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工作散漫不认真,认为只要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就可以,不在意员工对工作内容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这种对思想政治方面的认识不足,在企业中不在少数。 2.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电力企业,一直没有单独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都是一些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由于其他分内工作的繁忙,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透彻,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对其他员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维持企业内思想政治的平衡。 3、电力企业开展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具体的措施如下。 3.1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员工对于事情的判断,这关系到其工作水平的发挥,工作积极性等。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经营风格管理特色。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企业价值观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企业管理者的心态,能力和远见性具有紧密的关系。企业发展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对其发展方向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给予员工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并发挥企业文化在员工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2健全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形象的体现,尤其是营销、服务等与外界打交道的员工,要对其形象、规范和工作态度等做具体的规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应该不断的规范员工的形象,使企业能够具有活力。我们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给出如下建议,使其能够在企业文化构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_解读_喜福会_中的母女关系

3 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 ,还不得不忍痛仗丈夫鼻息度日”。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 文 ( 母 寓 , 性 [ 1相 [ 2长 , ,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李雪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 ,集中展现了华裔 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 ,以及最终相 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 ,揭示了血浓 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融合 中图分类号 : I10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3944 (2007) 06 - 0055 - 03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声望颇高的一位辱 ,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 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一经推出 ,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 ,连年灾害迫 就在美国主流文化内一炮打响 ,跃居美国畅销书的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 ,名为少奶 榜首长达 9个月之久 ,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 25种奶 ,实则童养媳 ,受尽各种侮辱 ,最终凭借自己的智 文字 ,后又被改编搬上荧幕。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 的成功是因为作者极其细致地探索了现代社会人们顾映映这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 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一———家庭 (母女关系)主题。极大伤害 ,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 ,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 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 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出绝境 ,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 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活。这 4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 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 ,乡之后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不得不隐藏在原有 从个人的记忆出发 ,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将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 ,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 我经历放大 ,将家庭矛盾、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 ;同样也是受 的层面 ,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 言化 ,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树立了近自己的女儿们 ,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 ,成 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作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 ,对于母亲的管束 ,女 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四户人家是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 ,在这个种族、阶 四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 ,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 向另一个家庭”。]5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互认同的悲喜剧。 流坐庄 ,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于美国 ,真如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当初“逃离”旧中国 ,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 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望的那样“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勿需仰 [ 1 ]1 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 ,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 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 ,寄人篱下受尽羞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 ,吃美国食品 ,穿美国衣服 , 作者简介 :李雪峰 (1984 - ) ,女 ,河南南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55?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意设计(正文)

古今中外,文化对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化不仅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而且是评价尺度和探索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设计创新实现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基于区域文化要素的本土设计知识与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打造一个多种文化交融基础之上的产品设计创新模式。毋庸置疑,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产品设计,许多的产品都自然而然地带有本土文化的基因,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往往能带来产品设计的创新。不同文化符号同时呈现,产生的不只 是碰撞与比较,而是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艺术、工艺以及设计上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和手工艺作品的创造及优雅审美让世人为之倾倒。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中国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发展本土设计文化?设计师对不同文 化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怎样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将东西方文化融合起来,并利用多元化的文化促进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 1、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众所周知,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民族性和理论上不同 东西方的民族性有很大差异,东方民族一般比较谦虚、含蓄、好面子,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而西方民族一般比较热情、务实、追求自我和个性化。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儒家思想的“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设计,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是中国古代设计师遵循的设计法则。例如,东西方文化对龙的看法存在巨大差异。在西方的文化中,龙是巨大的蜥蜴,是邪恶的象征。龙的强大成了令人惶恐的事情,龙越强悍,人类越无法驾驭,龙就愈走向了人的对立面,被异化、妖魔化成一种邪恶的东西。而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最期盼的事就是一年来风调雨顺。而龙是一个图腾,龙被人们赋予了多种神格,既是雨神,雷神。云神,又是风神。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因此,中国人视龙为神,历代的皇帝都自称为天子,皇帝的身体是龙体。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常常被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龙的态度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显著差异。中西方各说各的龙,显然如果一方放弃或让步,放弃文化中原有的龙的形象,显然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将民族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视角,舍弃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损失。其实有关龙的不同解读仅仅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对待不同的文化,设计师应该抱着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排斥外来文化。 1.2 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是儒教、道教和佛教。而根据伯特兰.罗素的说法,西方文化是基于古希腊文化、犹太-基督教文化以及现代工业文明这三个源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doc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交叉,也有重合,两者不可以相互代替,而是要进行有机结合。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方面内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利的依据。 目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的根本。从当前形势看,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两者的结合下才能够推动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着人来开展,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和阶级性。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为实现党的革命目标奋斗;二是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三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坚持一切为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不同的范畴。两者从范畴上说,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企业文化属于管理学范畴,属于企业管理中的“软管理”,是一种经济文化,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理论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一种政治文化。 不同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影响着人的思想政治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相反,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 不同的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疏导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及时解决。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确定管理信条、培养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目标、建设企业道德、树立企业形象等。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促进关系及结合 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促进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主要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人翁精神等,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除此之外,在培育企业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活动舞台。 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21世纪工商管理特色教材 张国梁《企业文化管理》 第1章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掌握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文化的主要理论,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 先导案例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 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只有高层管理者来自日本,其余职工(包括中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人)都是美国人。这些美国人原本是在美国3家较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工作的。该公司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超过了美国的同行。本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美国《华尔街杂志》于1983年对该公司的经验进行了报道:“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缩小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地位上的差别,把工人当做群体的一分子。每个人,不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同样都在本田的餐厅就餐,公司也没有为高级职员专设的停车场。职工被称作‘合伙人’. ”这就是说,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的成功,应归功于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尊重人、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而这一点,恰恰是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精髓,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就是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制胜的。 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学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应该首先了解“文化”的概念,进而再来具体分析企业文化的含义。 1.1.1 什么是文化 了解什么是“文化”,是研究企业文化的逻辑起点。 “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中,原文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尔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文化被理解为文治教化。 自从19世纪后期现代文化学的诞生,人们对文化才从科学的角度有了全新的解释。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取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肯定文化是人后天的习得和创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他把文化仅仅局限于人的精神方面。随后,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亨根斯、维莱等人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把文化定义为:“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 融合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编者按:本期专访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荣誉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前文化参赞、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培训专家张祖望先生,请他谈谈多年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酒店业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感悟。下面是他谈话的笔录。)关于中、西方文化在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这是一个大题目,要充分阐述的话是可以足足写一本书的,今天我只能信手拈来,随意地就我近年来在国内外作为一名顾客或者说是一名VIP客人在一些高星级酒店里遇到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从中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上的一些异同作一点分析,以期与业内同仁们共同探讨。 维系与顾客的关系(1、2) 一:职业平等观(5组织内部个性化管理) 在西方,平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文思想,可是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官本位”的观念还常常在某些地方处于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这不仅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展也给服务行业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 多年前,有一次我“打的”去上海某个外资五星级酒店,给我开门的却是那家酒店的外籍总经理。我感到很惊讶,但是那位总经理告诉我说,在他们酒店集团里有一个制度,每年各酒店总经理都要有半天的时间到酒店最低层的岗位上体验工作。各部门高层经理也要每月有一天在他所管辖的部门的最基层的岗位上工作,这主要是为加强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交流和融合。体验普通员工的辛劳心态与工作中的问题。 如果从文化层面上说,这是西方职业人格平等的表现。同时我也想过,如果我们的国资酒店的高管人员对部属员工更多一点平等,更多一点人格上的尊重,不仅在观念上也在制度上有所体现,这无异会给酒店的形象与效益带来良性后果。 二:理解非主流客人的需求(2个性服务) 在酒店,总会有主流客人和非主流客人之分,如何在满足主流客人的同时也能同样关注非主流客人的需求这是酒店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久前,我在日内瓦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在我出差欧美国家的时候,总习惯于一到房间就打电话到客房部要热水器,因为西方人不喝热水,而中国人却要沏茶等用。可是这次我放下电话后等了十五分钟还没送来,于是再打电话催问,对方却说“对不起,我忘了”。当然,之后他们很快就送来了,尽管送得迟了些,我照样还是给了小费,但这件事使我不快,我想:怎么能对客人的嘱咐说“忘了”,如果在中国的五星级酒店,即使是真的忘了,也不会“实话实说”,而是会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们马上送来”。这里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正确对待非主流客人的各种需求,我

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融合对于企业并购重组意义重大 企业并购重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并购重组日益受到许多跨国公司乃至国家政府的极大关注。在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也得到了企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并购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优化结构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形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集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据初步统计,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仅中央企业的并购重组即达60余家,如果加上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内部及所属企业之间的重组调整,以及与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其数量更大。今后几年,国资委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将充分发挥出资人的作用,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和并购等手段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做强做大优势的国有企业,着力培养和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当前,围绕培育和发展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作正在迈出新的步伐,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工作将进一步推进。 企业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企业并购重组必然带来文化的碰撞,并购重组后企业战略的制定、资产的优化、业务的调整、管理的整合固然非常重要,而企业文化的融合则是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内外许多企业并购重组的案例说明,由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互不认同,导致重组后的企业效率低下,甚至走向失败。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调查了欧美和亚洲的115个并购案例,调查显示,在导致并购失败的因素中,文化的差异高居首位。在过去两年里,国际上大的企业并购案中,65%是失败的,没有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和财务回报。麦肯锡咨询公司也对公司重组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得出了同样发人深省的结论,重组10年后只有近1/4的公司获得成功。究其原因,各重组方企业文化不能很好融合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埃克森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后因未考虑公司文化差异,导致“埃克森办公系统”项目失败;20世纪90年代巴黎迪斯尼乐园因过于注重美国文化而忽略了欧洲文化背景,造成经营上的 举步维艰;美国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两家企业并购重组后,因文化难以融合而难题不断。为什么这么多大的企业收购成功了,但却“集而不团”、貌合神离,甚至格格不入呢?究其原因,就是重组过程中,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以重视,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事实证明,企业文化是一种能够凝聚和激励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重组过程中,它的这种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不能或缺。要避免“集而不团”的现象,使企业的并购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中央企业积极探索企业文化融合并取得明显成效

浅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人们对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经济发展,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搞企业文化应取消思想政治工作。还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经营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的价值观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可以代替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呢?本人认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割裂开来,企业文化取代不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代替不了企业文化。 一、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建设思想文化。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企业理念和共同的企业精神。明确的企业理念和共同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源泉和动力。它可以起到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共同目标奋斗的重要作用。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职工,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新的形势和复杂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

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结合起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想氛围。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涉及面很广,内容很多。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旧体制的转换以及企业间竞争力的加大,必然要引起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企业职工思想问题增多。企业要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根本任务是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因此,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才能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统一的意识。教育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反如果取消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职工思想将会出现混乱,企业的价值取向也难以达到统一,企业文化也不可能达到统一。 三、企业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企业文化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观念、明确价值取向,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像一条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带动职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为此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步调,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文/大睿智业杨旭 都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很重要,所以近日笔者在工作之余也读一些关于企业文化方面著作,从中受益匪浅,就想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企业文化之所以在近年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重视,主要是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了企业经营中重要环节。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怎么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呢?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很多企业老板认为企业文化很有用,能提高企业执行力、竞争力什么的,于是就请个策划人或老板自己整一些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几个标语和口号,就告诉员工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领导者和策划者设定和策划的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道德风尚以及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绝不是一个标

语,或一个口号,也不是谁想导入谁就就能导入的,她一定要有一个实践和认同过程。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例如笔者曾服务河北的一家食品企业,这家老板口口声声讲民主决策,事实求实,要员工讲实话,可事实上老板在民主决策之前自己早已专断,民主只是走走形式,所以后来导致老板不发话就是民主决策了事情,哪怕屁大的事要他作决定,否则大小事都干不成。你说老板的这种主张能得到认同吗?答案是肯定的,最后得到认同是在老板面前员都学会了说一套作一套的工作行为。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

中西文化交融

中西文化交融 摘要:本文通过中西文化的特点以及今年来的互相发展与影响,发挥作者本人有关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见解。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华民族应当抱着攀登世界巅峰的崇高理想,抱着平稳的心态去与西方在文化交融方面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关键词: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中国人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归纳,西方人善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注重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自从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就象两条原先互不相交的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时至今日,运用先进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极快,地球上的各种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时代。举个例子来说,如今圣诞节已由原来传统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一个充满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聚会。在西方,人们这天更多地选择和家人在一起。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更多地把过圣诞作为一种时尚,他们更愿意和朋友到酒吧、歌厅和商场去狂欢,他们的这种推力正把圣诞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洋节中国化。更多热衷过圣诞的人恐怕是一种从众心理,他们更愿意把圣诞当作一个休息放松、聚会的机会。国务院批准出台的节假日放假方案中已将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使人们在对圣诞、情人节等洋节的喜欢和追捧中也不数典忘祖,不淡漠中华文明哺育的传统节日。其实喜欢洋节,并不代表我国人们崇洋媚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出国、留洋已不再神秘,近年来,不少美国、澳大利亚人都兴致勃勃地过起春节,这充分说明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中,中华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正在互相影响和改变着。 虽然中西文化逐渐相交、融合,但是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因为在我看来,融合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各自实现本土化的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或者说,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交会是一个事实,而融合则只是一种可能。文化总是具体的、个别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历史形态,没有普遍、抽象的文化存在。各民族的文化

联合重组后的企业文化融合探析

联合重组后的企业文化融合探析“十·五”期间,国家局先后提出“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行业改革要求,确立“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发展战略。红塔集团抓住时机,调整战略,加快发展,提出“突出主业,提质创新,以企业内部成长为主,适度向外扩张,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红塔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围绕这个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快联合重组。在此过程中,红塔集团在管理整合、文化融合、品牌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红塔实际,就如何在联合重组后的企业文化融合方面进行探讨。 一、红塔集团联合重组历程 红塔集团联合重组基本情况 表1 红塔集团联合重组走过十年历程,从省内到省外,从松散到紧密,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形式。1995年,成立以玉溪卷烟厂为核心企业,以松散形式拥有大理卷烟厂等其它成员企业的集团公司,即玉溪红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对长春卷烟厂进行承担债务式兼并,开创全国烟草行业的跨省兼并先河。同年,楚雄卷烟厂成为红塔集团一员。2002年,与海南省烟草公司共同组建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在烟草行业中首例以股份制方式进行合

作。2003年,与辽宁省烟草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成立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进一步推进联合重组,理顺与楚雄、大理卷烟厂的关系,取消两家企业法人资格,使其成为集团的两个生产点。(详见表1) 二、红塔集团联合重组过程的企业文化融合实践 文化的融合首先应当是观念的融合和思想的融合。对于成员企业而言,注入新观念比注入资金更重要,因为陈旧的观念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企业融合最大的阻力。过去红塔推崇“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精神,并因此创造了无数奇迹,树立起中国民族工业一面旗帜。如今,红塔人不断勇攀高峰,延续以前企业精髓,提炼出“山高人为峰”企业理念。为此,红塔于2004年在联合重组的基础上,组织各成员企业召开企业管理研讨会,中心议题是“通过品牌整合和管理整合,进一步提高集团竞争力”,并结合“先教活动”和“两个利益至上”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努力培育以“山高人为峰”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同时,红塔通过到成员企业所在地举办各种重要会议的方式,搭建文化融合沟通平台,例如,2006年集团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在大理召开、集团办公室会议在沈阳召开、集团QC成果发布会在大理召开等。在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逐步认同红塔优秀文化,转变观念,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红塔。 其次,通过中层管理人员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为传递红塔的文化和管理思想,并吸取各自先进文化,集团采取互派中层管理人员、岗位轮换等方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实施联合重组以来,集团陆续派出一批年轻、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