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试题8科8套生物

吴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试题8科8套生物

吴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试题8科8套生物
吴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试题8科8套生物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

it 明:

1. 木试卷分第I 卷(疏择題)和第II ¥ (非选择趣)两部分,请在签题卷上完成作各. 2,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丨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毎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I ?下列各项中屈于性状分离的是

A. 高茎魏豆自交斤代全是岛茎

B. 崗茎豌豆与矮茎喘豆杂交后代右裔茎和矮茎

C.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D. 廉孰豆自交后代全是矮茎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3 :1

C.测交斤代性状的分离比为I :丨 D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代中的遗传学问题

4. 已知A 与a 、B 与b 、C 与c 3对等位基因自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AabbCc 的

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I / 16 B. 表现型?有4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C. 表现塑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8 D.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丨/16

5. 小麦窩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镐(T )对易感鏑(t )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

组合。用纯种的岛和抗病和矮秆易感甥两品种作亲本,F?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 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2010.7

① 鉴定一只白节是否纯种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桶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② 在一対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④检验杂种h 的基因型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A? 1/16 B. 3/16 C. 2/3

6. 右图为共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 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脸

D.卵细胞

7. 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交叉互换,下图可iE确表示交叉互换的是

8. 右图表示某二倍休4:物的一个正在分験的细胞,讹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胞是次级将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 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 该细胞中,如果I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休

D. 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丨与2为一组,3与」为一组

9. 遊行有性生册的岛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如图,听示,图屮①、②和③过程分

别表示

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

C. 受粘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 受制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10. 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总图,炖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 ②和③相间扌9冽,构成了DNA分了的推本1?架

B. ④的名称足胞喘咙脱氧核弁酸

C. 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耍连接酶

D. DNA分了中特定的脱氧核疔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11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A?如呆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如呆母亲患病,

C.如呆外祖父圾病,外孙一定总此病

D.如果祖母加病,

12.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茵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 + DNA酶?加入R型茵一注射入小風

②R型菌的DNA + DNA的一加入S型菌一注对入小鼠

③R报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一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一岛温加热后冷却f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亂以上4个实验

中小凰存iJMtfi况依次是

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配子一合子

儿了一定患此病

孙女一定患此病C.

生物体

血一4:物期衣试淞笛2观共R更

某DNA 分了啲一条链中碱城(丿i 该链减廉的比例 ’则彳「 濮板.而成的

mRNA 中械基G 所占比例为

14.已烁甲DNA 分了的?条讯链屮(A1-G )/ (TIC) =iib 乙ZA 分了的一条单链中

(A4-T) / (G+C) =??求川 DNA 分『的耳补傩W (A+G) /(T+C)、乙 DNA 分了 的互补链中(A FT) / (G+()的匕例分别为 A. in. l/n

B. I/in. n

C ? in. I

I5?卞图为某单施因遗传荊的系诺图,有关判断正備的是

I

Drr~>, □ i - —] 0 II

0; 04 ?

A. 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 13. 致嘉進因位『X 染色体上 C ?山和山的基因熨相同 D. 山和山的基因戟不同

16?下列有关基冈突变的叙述?匸确的是 儿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传递给麻代 B. 基冈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疗的不同时地

C. 若没有外界诱发1%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牛因宪变

D. 基因究变fiffi inRNA 上的碱基対的替换、增添和缺火 门.下面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心!训的是

A. 山未受耕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休

B. 花药经过离体培养血形成的个休

C. 凡是休细胞中介有奇数染色体纟【【的个体

D. 晋通小岌含6个染色体红,42条染色体,它的单俗体介3个染色体组? 21条架色体 18. 臬粧物种W AA ?因型个休片30%. Aa 基因里个体,'i 5D%. aa 堆因型个体20%,该种 廉的

A 和门基因频率分別是:

A. 30%. 20%

B. 45%. 55%

C. 50%、50% 19. 下列关于现代纶吻进化珅论的俶述,心!脚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木单位

B .产生进化的滋材料的变异包括

im 变和基冈讯组

C. 自然选押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垓心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几

D. I. n

正常男性 止常女性 患精女性

1)? 55%、45%

20?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因为地理障碍

分隔为两个种群ai和迈,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

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询种群的

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边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

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 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如隔离

C. a,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

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 山中的外迁祥体与当时迈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毎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

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有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22.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不忑傲的是A?减数弟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対,着丝点分裂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対,着丝点不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级,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戊分裂

23?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

A?帝姿多种酶参与 B.在细胞楼内进行

C.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冊耍ATP提供能議

24?糟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个初级將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了,I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I个卵细胞

B. 梢原细胞和卵康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C. 梢了?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 耕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衣极体产生

25. 在“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構率”的实践活动中,正确的做法冇

A.调查群休要足够大

B. 要注愆保护被训杳人的隐私

C. 尽就选取祥体中发病率较鬲的单基因遗传病

D. 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査

第II 卷(非选择題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 ( 8分)右图是科学家根据果哋的遗传实弊,绘制出的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

的位置图,诸冋答:

(1)

基闵在染色体Lil__A 并列,M 因的木质是有 ▲ 片段.

绘出果蝇的从因在染色体I ?.位世图的第—位学者是 ___ ▲ _______ ?

(2) 在械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垄冈自山组合,*同源染色体也迪自山组合

的,山此可见,棊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看明显的

▲ 关系.

(3) 染色体的主宴成分是_

▲ 和 ▲

? I —腆毛

(4)

短恢毛基因的表达需耍经过遗传信

息的 ▲ 和—▲—?

27. (10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題。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毎条染色体DNA

卞帚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吋期的细泡图像.请根据图回答:

(2)图2中 ▲

细胞处于图丨中的BC 段,图2中 ▲ 细胞处于图丨中的

DE 段,图2中 ▲

细胞发生了等位某因的分离?

(3)就图2中的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 分子

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

▲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A_?

共65分)

每条染色体

DN>

lit

H2

(I )图丨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 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

▲ 期,图I

(10分)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

状,这对相对性状山等位基因A, a控制. 右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纽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谄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获冯成功的煉因之一是一▲。

(2)根据纽合▲能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组合亲本表现型

F,的表现型和植株数

紫花白花紫花X白花405411

紫花XH花807

三紫花x紫花1240420

(3) 请写出组合二亲本基因烈:紫花—▲,白花 ▲ °

(4) 组合三的幵显性类塑植株中,杂合子占

?

(5) 若取组合二中的A 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几紫花植株杂交,乐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槪

率为—▲_.

(6) 组合一中子代出现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 : I,其主要原因是亲本紫花产生的配子种

类及其比例为 ▲

°

(7) 写出组合三的遗传学图解

29. (7分)PCR 技术是将某一 DNA 分了?片段在实验条件下,合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 利用这种技术能快速而特异地扩增任何耍求的目的基因或DNA 分子片段,“人类基因纽 计划”的研究中常用这种技术。诸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有关此技术的一些问题: (DPCR 技术能将某一 DNA 分子进行扩增成许多相同的DNA 片段,原因是:①DNA 分 子具有 ▲ 结构:②DNA 复制时遵循

原则。

(2) 在实验条件下,DNA 分了?进行扩增,除了所要扩增的DNA 片段外,还需要 ▲、

▲ 和 ▲

等条件。

(3) 某一 DNA 分了片段有80对碱基,其中腺瞟吟有35个,若让该DNA 分子扩增三次

(即复制三次)至少需要鸟嗓吟脱氧核昔酸的数目是

▲ 个。

(4) 用32P 标记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 分子在31P 的培养裁中连续扩增三

次,

所得DNA 分子中含3,P 的脱氧核昔酸链与含52P 脱氧核昔酸链数之比是一 ▲

?

30?(8分)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稈中的▲ 步號,该过程的模板是[▲]

(2) 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 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 ?

(3) 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 ]一4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一4_?这个 氧基酸与的一

个氨基酸是通过—▲_反应连接在一遇的,该过程发生在[▲]

▲ 上

(4) 若图中4昼终形成后含100个组成单位,则3中至少含 ▲ 个碱基。

氨基酸 丙氮酸 苏毎酸 糟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2) 若图I 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 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改变?

▲,原因是 ▲

°

(3) 由图2可知,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 染色

体上的 ▲ 性遗传摘。

(4) I ;的基因型是_A_,II?的基因却是一 ▲

?

(5) 若1"和一个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一4_。

32?(7分)下面①HS )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自交 自文

②甲品种X 乙品种一F, ―- F?——> 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人工选择

③甲品种X 乙品种T F|回"体培牛幼苗色兰仙友处吟若干植株丄旦—新品种

?正常幼苗竺沁 植株上也新品种

(1)

属于杂交育种的是 ▲—(境序号),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符合生

产婆求的新品种最先出现在 ▲。

(2)

①过程的育种方法是 ▲ °

(3)

若用方法③

培育fii 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与方法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4)

③④中使用秋水仙索的作用原理是 ▲ °

31. (9分)图1表示人类第刀皑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加谷奴酸的密码子是GAA, GAG )。

图2为对某一家族中患镰刀申细胞贫血症调査后得到的遗传系谱图(基因以A 与a 表示)。 试回答:

C T T DK.A 「 …

G A 八

II

1 2 □n -0 5

3 4

O-rO

□正帘男性 曲?

血红跖?图I

(I )图I 中①发生的时期是_▲

III

■患病男性 10

O 正常女性 ?处病女性

,②发生的场所是

卫星搭载

①种子 ----------- 返地种植

人工选择

*多种变异植株 ----------- 新品种

⑤甲种生物某基因业空込乙种生物

?新品种

(5)若用方法⑤培育抗虫棉,此过程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

33. (6分)下面介绍的是DNA研允的科学实验:

(1)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索标记法,充成了著名的噱宙体位染细菌的实验, 下

图足实验的部分过程

念占|:満液的故

/射性很高¥『?

弟一歩,小匚步:rrttitiK'p离心圻沉河初的

①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标记噬茵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対喘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步:用被“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细曲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②以上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遗传物质是DNA? _ .划|?么?_______________ ▲_____ ?

③噬爾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石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 噬菌体的DNA及其基酸

C. 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址基酸

D. 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SUE酸

<2)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噬菌体冇抗性的犬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

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耍乐愆处理的方法:

O O 紫外线照射30分钟o o

O O o &

丁2噬菌体敏惰曲株T,噬甫体抗性曲?株

甲乙

①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权冷皈因是一▲°

②如何将图中的抗T?噬歯体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___________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

答案与评分标准

5315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 (8分,每空1分〉(1)线性

遗传效应DNA 片段 摩尔根 (2)半行

(3) DNA 蛋白质 (4)转录 翻译

27. (10分,毎空1分)(l )DNA 交制(或染色体复制) 呵 看丝点分裂

(2) 乙、丙 甲 乙

(3)

8 1 : 2 减数餘;〔分裂后 ;:沔(第-)极体(答全给分)

28?(10分.除弟7小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1〉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自花传粉、

丙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i 般为纯种;花人、易于进行杂交试验筹)

(2)二或三

紫花 (3)AA aa (4)2/3 (5)1/6 <6)A : a=l : I

(7) (2分,亲代、子代基因並与表现性各1分)

P Aa X Aa

紫花 紫花

1AA : 2Aa : laa

白花

29.仃分.毎空1分)(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対 (2)脱氧核昔算 能承ATP ) (8分,每空1分)(1)翻译 (3) [1] IRNA 丙奴酸

紧花 30. 酚 (3) ⑶ mPNA 脱水缩合 〔5]核糖体 (4) 300 (9分,毎空1分)(1)有线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细胞核 315 (4) 7 : 1 (2) ACCCCATTTGGC 32. 33. (2)不改变 ⑶常 隐 (4) A B AA 或Aa (7分,每空1分)(1)② 基因垂组 冃(2)诱变育种 (4)抑制有丝分裂过稗中纺锤体的形成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 (6分,毎空1分) (1) ①先将细菌培养在含%的培养基上,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细菌。 ② 不能 它只能证明噬歯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要证明遗传物 质是DNA,还要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茵) ③ C (2) ①基因突变

② 用仏噬苗体侵染混合凿株,在适宜的条件卞培养一段时间.能形成菌落的就肚

抗T ??噬繭体的菌株。

翻译形成的奴基酸没有改变 1/12 <3)明显缩短育种年陨

高一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共56分) 1.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将两条来自不同生物的游离DNA单链结合,形成杂合双链区。杂合双链区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这项技术应用的原理是 A.DNA的多样性 B.DNA的特异性 C.碱基互补配对 D.DNA双螺旋结构 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只具有显性遗传效应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萨顿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3.下列有关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占25%、T占33%、G占24%、C占18%旳核酸为双链DNA分子 B.真核生物所有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都存在平行关系 C.细胞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不同的 D.tRNA的单链结构决定了其分子中没有碱基配对现象 4.近年来,RNA分子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下列关于RNA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 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一种tRNA可与多种氨基酸结合 D.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 5.下列有关图示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丙两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B细胞核内进行 C.图乙表示翻译,多个核糖体可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4~2015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单项选择,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糖类B.核酸C.脂类D.蛋白质 2.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病毒和柳树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D.青蛙和酵母菌 3.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是( ) A.无机盐B.水C.蛋白质D.核酸 4.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P B.C、H、O、N C.C、H、O D.O、H 5.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6.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个体B.细胞C.系统D.器官 7.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范围的变化 A.变大、变多、变小B.变大、变少、变小 C.变小、变多、变大D.变小、变多、变小 8.区别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 A.氨基酸数目不同B.R基不同C.羧基不同D.碳原子数目不同 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B.SARS病毒C.发菜D.青菜 10.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分数: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 B.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下图是一种人工膜的模型图,与质膜相比,下列对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分子体积太大 B. 葡萄糖不溶于脂双层中 C. 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载体 D. 没有ATP提供能量 3、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载体蛋白 D.胆固醇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煮熟的猪肝研磨液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B.“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C.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D.“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 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A面为细胞质基质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该“膜结构”也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等 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分子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6、如图1表示腺苷三磷酸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五边形表示单糖,与RNA中的单糖相同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 7、、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8、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与③之间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下图所 示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4、在成人的乳腺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5、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变化与此无关 6.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 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7.胰腺所产生的胰液最终分泌到消化腔中,下列哪一途径最可能是酶移动的途径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B.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C.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D.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8.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在核糖体翻译出的蛋白质还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 C.胰岛素的分泌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 D.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均与线粒体有关 9.下列各组生物膜中,物质含量差异最大的生物膜是 A.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 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 C.内质网膜与细胞核膜 D.线粒体的内膜与外膜

10.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O2 和CO2 B.维持植物直立生长的形态 C.降低血糖浓度 D.决定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 1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三磷酸腺苷 B.蛋白质、核酸、糖类、三磷酸腺苷、细胞 C.核酸、蛋白质、细胞、三磷酸腺苷、糖类 D.蛋白质、细胞、核酸、糖类、三磷酸腺苷 1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就应该含有叶绿体B.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还是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 C.原核细胞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但都有核糖体 D.活细胞中大部分的化学反应是在各种细胞器中完成的 1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能“出芽”方式转变的有 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 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14.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7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不变 15.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错误叙述是()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 D.染色质和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必修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及答案必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Ⅰ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 A.很多、很快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D.很少、很快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 3.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所储藏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A.葡萄糖B.太阳光C.叶绿体色素D.ATP 4.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为绿色植物提供下列不同波长的光,光合作用的产物较多的是() A.橙光B.黄光C.蓝紫光D.绿光 5.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N、PB.C、H、O、N C.C、H、OD.O、H 6 A.1、2、3B.2、4、5 C.3、4、5D.2、3、4 7.接第6题,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A.酶具有高效性B.酶具有专一性 C.酶活性受温度影响D.酶具有稳定性

8.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一项是() A .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B .衰老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值的特点 D .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与细胞分化有关 9.在洋葱表皮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A .中心体和内质网 B .线粒体和液泡 C .核糖体和线粒体 D .核糖体和叶绿体 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了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A .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5× C .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 11.下列不是..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 C .D . 1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D .核酸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13.在分离叶绿体的色素实验中,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14.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 ,需要改正为() A .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 .甲花盆放在黑暗处 C .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 .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15.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16.我国民间常 用盐渍法来保存浓度

人教版2016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A.C B.H C.O D.N 2. 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B.共有126个肽键 C.含有两条肽链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125 个水分子 3.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C.仙人掌的叶肉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D.动物中的肝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5.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 、P 、Zn 等微量元素 6.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7.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图1、2为显微镜观察中的 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的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 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 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8. 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 1 2 甲 甲 图

(完整版)上海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精心整理)

上海高一上学期 生物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科学家中,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是() A. 林耐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施莱登和施旺 D. 达尔文 2.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A. 班氏试剂 B. 碘液 C. 双缩脲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3.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水 D. 无机盐 4. 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清晰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为此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向右上方 B. 向左上方 C. 向右下方 D. 向左下方 5.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 B. 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 C. 碘吸收过少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 D. 铁是叶绿素分子必要的合成元素 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糖类的储存形式依次是() A. 乳糖和糖原 B. 淀粉和糖原 C. 麦芽糖和乳糖 D. 葡萄糖和乳糖 7. 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C. D. 8. 人体患“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l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 下列能正确表示核苷酸结构的是()

A. B. C. D. 10.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A. 磷脂 B. 纤维素 C. 胆固醇 D. 蛋白质 11. 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核仁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3.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 B. 水绵 C. 颤藻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C 1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需要宿主细胞才能增殖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含有DNA和RNA D. 都不含蛋白质 15. 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水 B. 甘油+脂肪酸→脂肪+水 C. 核糖核酸+水→核糖核苷酸 D. 丙酮酸→二碳化合物+CO2

武汉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武汉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先煮沸排除原有气体干扰 B.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 C.实验因变量为是否产生CO2,Ca(OH)2溶液可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为控制变量,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2.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③ C.分离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 D.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3.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B.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单作大于间作 C.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D.为减小误差,间作与单作植株间的株距、行距均需相同 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5.下列模式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④的膜可以转化为②的膜 B.在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是④ C.③中可发生CO2→C3→C6H12O6,①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⑤是植物、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6.以下几项说法,正确的有() A.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脂肪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B.C、H、O、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D.蓝藻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叶绿体 7.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8.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可以体现在() A.动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动物细胞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C.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赤道板直接形成新的细胞壁 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10.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而肌细胞没有,是因为肌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B.衰老的细胞的细胞体积会变小,而细胞核的体积会变大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它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后,正常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 1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

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张家港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2006级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页,第Ⅱ卷~页。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并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那么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 核酸 B.细胞 C.10周的胚胎 D.生物圈 2. 右图为某一池塘示意图,该池塘可视为 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水绵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 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主要是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前者有DNA,后者无DNA 4.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5.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构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6.下列各项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 B.糖原 C.核糖 D.纤维素 7.制备细胞膜时,通常选取的细胞和处理的方法分别是 A.人的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人的白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 C.人的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 D.人的白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必修Ⅰ第一、二、三章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只收Ⅱ卷,Ⅰ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结构中,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中心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溶酶体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3.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肪 C.水 D.核酸 4. 一匹马突然得病,并全身抽搐,兽医除对症下药外还要注射( ) A.食盐水 B.葡萄糖酸钙溶液 C.葡萄糖溶液 D.青霉素 5.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 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 A. 12544 B. 11036 C. 10816 D. 12800 6.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 A.种群 B .群落 C.生物圈 D.细胞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 ( ) A .半乳糖 B.葡萄糖 C.乳糖 D.果糖 9.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 ( ) A .核物质 B.核膜 C .细胞膜 D.细胞质 10.“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及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 ) A.1、4 B.5、8 C.4、4 D.5、4 11.占大豆细胞干重最多的有机物是 (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 12.在细胞质中与核膜、细胞膜具有结构直接 ..联系的细胞器是( )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必修

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Ⅰ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 A.很多、很快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D.很少、很快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 3.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所储藏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 A.葡萄糖B.太阳光C.叶绿体色素D.ATP 4.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为绿色植物提供下列不同波长的光,光合作用的产物较多的是() A.橙光B.黄光C.蓝紫光D.绿光 5.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 D.O、H 6 A.1、2、3 B.2、4、5 C.3、4、5 D.2、3、4 7.接第6题,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A.酶具有高效性B.酶具有专一性 C.酶活性受温度影响D.酶具有稳定性 8.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一项是() A.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B.衰老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值的特点 D.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与细胞分化有关

9. 在洋葱表皮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 A .中心体和内质网 B .线粒体和液泡 C .核糖体和线粒体 D .核糖体和叶绿体 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了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 A .目镜5× 物镜10× B .目镜10× 物镜15× C .目镜5× 物镜40× D .目镜10× 物镜40× 11.下列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D .核酸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13.在分离叶绿体的色素实验中,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14.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 ,需要改正为( ) A .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 .甲花盆放在黑暗处 C .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 .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15.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6.我国民间常 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原理是( ) A .食盐水中的Cl - 有杀菌 作用 B .浓盐水中含O 2 少,细菌无法生存 时间 度时间 时间 时间

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B.若物像偏于左上方,需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方能在视野中央看清物像 C.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换高倍镜观察,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调大光圈,换凹面反光镜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B.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 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5.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7.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下图所 示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4、在成人的乳腺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5、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变化与此无关 6、有一种物质能顺相对含量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相对含量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4分) 7、(21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 (2)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______,(3分)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__。(2分)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2分)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了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____肽。(4)图中共有_____个肽键、_____个氨基、_____个羧基。 (5)该化合物由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8、(23分)右图某种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而动物细胞具有的 细胞器是:;动物细胞不具有,而 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和 。 (2)图中[2]的主要化学元素有,(2分) 它的主要成分是和。其上 的具有细胞识别作用。 从结构上看,它具有一定的性,(2分) 从功能特点看,它是一种膜。(2分)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 ] 供给,[ ]是细胞代谢和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物质是,它的化学成分是和。 (4)若为根毛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存在的细胞器是[ ],与植物细胞吸水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9、(20分)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在细胞膜的(内\外)侧还有少量的多糖,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的,参与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2分)而细胞膜的功能则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来实现的,膜的功能越复杂,越多。(2)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则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式。 (3)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________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提供能量的物质和细胞器分别是和。 (5)细胞膜和核膜虽然都是生物膜,但它们却有不同。核膜上有,但细胞膜上没有;核膜是(单\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双)层膜。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 2010-10-25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在植物叶片中的含量不会按表中数据变化的是 叶片存在天数24815255080120200250280300 物质相对量 A.叶绿素含量B.铁元素含量C.自由水含量D.淀粉含量 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 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3.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的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蛋清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丙.丁 B.乙.丙.丁C.甲.乙.丙 D.甲.丁 4.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能形成ATP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C H O N N、P 甲 乙 丙 ①(光合作用) ②(动力工厂) ③(蛋白质运输通道) ④(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⑤(植物渗透吸水) ⑥(酶仓库)

5.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C.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 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 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和染色单体消失 7.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显著特点是 A.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8.右图中①②③三个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①酶;②蛋白质;③激素 B.①DNA;②染色体;③核糖核苷酸 C.①胆固醇;②固醇;③维生素D D.①同化作用;②新陈代谢;③异化作用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C.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D.1摩尔ATP水解时,能释放出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两个高能磷酸键中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n卷为非选择题。 2、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n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 ?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使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 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 ⑤-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內內 图1 图2 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 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 原理是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3 .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A. 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B C.专一性D 4. 人体细胞的核酸中,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 1 B . 4 C 5. 淀粉酶、纤维素和DNA都含有的元素是.选择透过性 .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A. C H O B . C H O N S P 6. 高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的物质是 A.酶、DNA B C.血红蛋白D 7.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C . C H O N D . C H N P .淀粉、RNA .纤维素、激素

2018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50每题1.5分,共60分)请将各题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相对应的位置。()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B.黑藻C.草履虫D.念珠藻 2.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体 3.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 脱氧核糖 D.磷脂 4.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B.n-2m C. n+m D. n+2m 5.肝脏中分泌胆汁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B.水C.糖类D.无机盐 6.人体肝脏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A.细胞核、线粒体C.高尔基体、核糖体B.细胞核、高尔基体、核糖体D.中心体、线粒体、细胞膜 7.大兴安岭深处的黑熊在冬睡前一个月之内,食量增至平时的四倍,体重很快能增加40%以上。在漫长的冬睡过程中,它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的() A.糖元B.脂肪 C.蛋白质D.维生素 8.下列不适宜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糖是() A.葡萄糖B.麦芽糖C.果糖D.蔗糖 9.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与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大肠杆菌与蓝藻B.大肠杆菌与病毒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D.酵母菌与病毒

10.RNA与DNA的不同在于它具有() A.核糖B.腺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 11.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12.如果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共穿过膜的层数至少是() A.4 B.6C.8D.12 13.青苹果汁遇到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氢氧化铜,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成熟时淀粉可能水解为还原糖D.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14.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甘油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 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1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16.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③肺炎患者体内的肺炎双球 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 17.人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但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各有不同的特点,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中,正确的(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使用高倍物镜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 C.换高倍物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清晰 D.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2、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②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③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以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 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 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下列各项关于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C、H、O、N、P、S等基本元素 B.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C.有两种类型的核酸,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 D.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 4、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④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5、对某一生物小分子进行样品分析,发现其含有C、H、O、N、P 等元素,该物质可能是 A.氨基酸 B.核酸 C.结晶牛胰岛素 D.脱氧核苷酸 6、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个由4条肽链共280个氨基酸所 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是() A.31432 B.31486 C.31378 D.36382 7、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 A.糖类,脂类、核酸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核酸、糖类D.蛋白质、磷脂、核酸 8、农民收获水稻后要将种子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A.自由水含量影响新代 B.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9、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 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下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沪科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沪科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有4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中不包括() A.C B.O C.N D.P 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 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 3.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 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 4.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5.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7.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8.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膜蛋白在膜中较磷脂更易移动 D.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