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哲学补充笔记

中国近现代哲学补充笔记

中国近现代哲学补充笔记
中国近现代哲学补充笔记

熊十力

一、体用不二

熊十力说,哲学上的根本问题,就是本体与现象。体者,具云本体。用者,作用或功用之省称。不曰现象而曰用者,现象界即是万有之总名,而所谓万有实即依本体现起之作用而假立种种名。故非离作用,别有实物可名现象界,是以不言现象而言用也。就是说,现象就是本体现起的作用,不可以把两者(体与用)割裂开来,“不可妄计体用为二”。也就是说不可以于用之外去寻找本体,本体不是超脱于用之外的独立存在的东西,离开变动不居的现象便无本体,生生不已的本体全体呈现为变动不居的功用,故称体用不二。但是,熊十力说,许多哲学家往往误认为本体是脱超于现象界之上,或隐于现象界的背后而为现象作根源。

佛家在体用问题上,就是持相互割裂的观点,是“求体费用”其体也只能是个“死体”。熊十力的本体虽然是绝对、超时空、无限、大全,但它不是像临驾于世界之上的上帝一样,也不是像西方哲学家所认为的“立于现象的背后,而为现象的根源”的那种终极实体,而是一种体与用的统一的终极实体。

对于体用关系,熊十力用许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关系,如“即用即体”、“即用显体”、“全体成用,全用即体”、“用外无体,体外无用”、“体用可分而不可分”等等。

我们把体用不二的思想稍加概括,大致上可以包含下面几层含义。

第一,体用之间、形上形下之间,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无论是逻辑上还是时间上的。“一言乎用,则是其本体全成为用,而不可于用外觅体;一言乎体,则是无穷妙用,法尔皆备,岂其顽空死物,而可忽然成用。”

第二,本体不是万有的始因,不是超脱于现象界之上或隐于现象界背后的作为宇宙创造者和主宰者的终极实体,它不在功用之外,而是“即体即用,即流行即主宰,即现象即真实,即变即不变,即动即不动,即生灭即不生灭,是故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为了使他的体用不二思想变得更为浅易明白,他反复举大海水与众沤的比喻。他说:“大海水全体现作众沤,不可于众沤外别觅大海水。又众沤各各以大海水为其体,非离大海水而各有自体。”因此,我们既不能执着此大用流行为真实,以为别无有体,也不能在大用流行之外去求体。

第三,体用虽然不二,但并不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其间终究是有分别的。这表现在:“体无差别,用乃万殊。于万殊中,而指出其无差别之体,故洪建皇极,而万化皆由真宰,万理皆有统宗。本无差别之体,而显现为万殊之用。”用是多,体是一。现象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而本体就尽存在于现象之中作为主宰的具有统一性的东西。因此,只要我们能够除去物质的贪欲、小我的束缚或知见的遮蔽,就能于千变万化的大用流行中洞见这个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宇宙本体。

二、翕辟成变说

熊十力先是通过“扫相”彰显了本体,接着,为了不使这种具有“空寂、清净、绝对、超越”的本体神化,他又提出了“翕辟成变”的宇宙生成论。他的本体是一种恒转。正是本体的这种恒转,使宇宙处于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那么本体是如何成功地实现这个变的呢?这种生生不息就是通过翕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本体自身具有两种功能或“势用”,一为翕,一为辟。

翕是指“一种摄聚的势用”,“这个摄聚的势用,是积极的收凝,因此,不期然而然的,成为无量的形向。形向者,形质之初凝而至微细者也。以其本非具有

形质的东西,但有成为形质的倾向而已,故以形向名之。物质宇宙,由此建立。这由摄聚而成形向的动势,就名之为翕”。他认为本体必须有翕这种势用,因为“本体是无形相的,是无质碍的,是绝对的,是全的,是清净的,是刚健的。但是,本体之显现为万殊的功用,即不能不有所谓翕。这一翕,便有成为形质的趋势。易言之,即由翕而形成一一实物了”。

他把翕“假说为物”,这就取消了物的实在性。因此,他说:“实则物并不实在,亦决没有旧师所妄想的物质的因素。物者,只是我所谓收凝的势用而所诈现之迹象而已。收凝的势用,名为翕,翕即成物。”

然而当翕的势用起时,却别有一种势用俱起,这种势用,“是能健以自胜,而不肯化于翕的。申言之,即此势用,是能运于翕之中而自为主宰,于以显其至健,而使翕随己转的。这种刚健而不物化的势用,就名之为辟”。

他把辟“假说为心”,又说:“所谓辟者,亦名为宇宙的心,我们又不妨把辟名为宇宙精神。”

他强调翕辟二者既相互矛盾而又相反相成,两者是浑一而不可分的整体。“翕以显辟,辟以运翕”。没有物化的翕,物质宇宙就无从建立,宇宙精神也无所凭藉以显发;而没有守其本性不可物化的辟,整个宇宙就会“完全物化”而成为“顽固坚凝的死物”,从而不具有任何形上的意义。一翕一辟,就是宇宙变化的普遍法则。

三、“性智”与“量智”

1、性智是发自本心的认识能力,是对于“体”的认识。他关于性智的说法,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A一方面,从本体论上讲,性智就是本心即宇宙本体,从量论上讲名为性智。

从存有角度上说的,性智是客观的存在;(但这存在不是既成之物,而是在生活中自知自己为主宰,自知流行不已)本心靠因其明觉而在生活中呈现自己,离开性智,便没有本心。

B另一方面,从认识论上讲,性智又是一种觉悟,一种自明了或自我体认的认识能力,它与佛家的“证会”“般若智”“止观”、道家的“玄览”、儒家的“静

观”“默识”的直觉认识有相通之处。因而,○1性智无对象义,它不在主客、内

外、能所等对待关系中发生,在性智之知中,无所谓知者,被知者。“所言见心,即心自见故,非别以一心见一心也”。所说的反己内求、反观(这种自见,应理

解为呈现)。○2“明觉义,非知识之知”,它所成就的是心灵的境界,而非关于某

个存在实体的知识。从认识方法上讲,是默识,默识处于内证和无执,在无执中呈现本心。它们都不借助于概念的分析与逻辑的推演,而是要超越理智,离一切虚妄分别相,直接与实体冥为一如,臻入一种即智即如,主客体统一的圆融境地。

○3性智的证会结果是本心的呈露。所以性智对天道的证会不是实际知识的增加,

而是人心境界的转变。他认为西方所谓的体认和中国的不同,是对某一义理思之久久,“而反诸默喻,其所谓默喻,尤是最极微细的观想,非即本体呈露也”,所得仍是外在之理。

C此外,在熊十力看来,性智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最高的认识能力,只有它

才能彻悟宇宙真实的本体。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在逻辑思维的训练,而在心性人格的修养。只有下了道德实践的功夫,才能当下体悟真理(本体)。

2、什么是量智?习心即是量智,所谓量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智,是科学认知客观宇宙的能力与方法,或者说是对于“用”的认识。他说:“量智,是思量和推度,或明辨事物之理则。及于所行所历,简择得失等等的作用故,故说名量智,亦名理智。此智,元是性智的发用,而卒别于性智者,因为性智作用,依官能而发现,即官能得假之以自用。易言之,官能可假性智作用以成为官能之作

用,迷以逐物,而妄见有外,由此成习。”○1量智的主要功能是思辨与推理,“只是一种向外求理的工具”,因而是科学所凭借的工具。○2量智虽是性智的发用,熊十力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本体“诈现的迹象”,而理智作用就是从执境为离心外在的这种虚妄的惯习里发展来的。○3量智的效用是有限的。这个工具,若仅用

在日常生活的宇宙即物理的世界之内,当然不能谓之不当,而且某种意义上言是必须的,但若不慎用之,而欲解决形而上的问题时,也用他作工具,而把本体当做外在的境物以推求之,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换言之,在熊十力看来,本体是不可思议的,穷理到极至的地方,是要超脱思议,而归趣证会。证会、默然自喻,

才是学问的极诣,而理性思辨毕竟是肤浅不实的。○4熊十力并不主张废绝思议,

而且并未完全否认理智在哲学思维中的意义。他指出虽然修养是悟入本体的途径,理智的思辨不得正见,但在哲学本体的探究中,却不应废弃理智思辨,他说:“吾意,西哲思辨,须于东圣修养冶于一炉,始可得本体。”

分殊的事物有其特殊的理则,万殊必须用理智思辨使之明晰化,思与修分对用与体两个层面运作。从证悟本体的过程讲,首先,为证体时,于宇宙人生上有所感触而寻求,“必不能不极用思辨,思辨之极,而终感与道为二”乃反求诸己。其次,证体之后仍不废思,此时之思又不同于证体前之思,此时之思以本心做主宰。简言之,“资于理智思辨,而必本之于修养以达于智体呈露,即超过理智思辨境界,而终亦不遗理智思辨。”由此看来,哲学性质乃是“思辨与修养交尽之学”。

四、心性论

熊十力的心性学包括“本心与习心”的区分,“功能与习气”的分别,以及发明“本心”的方法。

(一)本心与习心(从体上说)

1.何谓“本心”?一言以蔽之,“本心”就是“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之本体”。熊十力说过,本心有两层含义:“一、此心是虚寂的。无形无象,故说为虚。性离扰乱,故说为寂。寂故,其化也神……虚故,其生也不测。……二、此心是明觉的。离暗之谓明。无惑之谓觉。明觉者,无知而无不知。无虚妄分别,故云无知。照体独立,为一切知之源,故云无不知。”

本心由于是虚,无形无象,所以能成一切形,成一切象,故能生化不测;本心由于是寂,清净无为,所以能化生如神,无所不为。

因为本心是明觉的,清澈透明,泯灭了一切的虚妄分别,所以也就丧失了一切关于物的知识。明觉是智慧的智,而不是知识的知。本心之明觉,也就是本心之迥然内证,是对宇宙真实本体的一种彻悟。它是一切知识的根源。

2.何谓“习心”?习心是指与物对待的心。熊十力说:“习心者,原于形气之灵。由本心之发用,不能不凭官能以显,……故习心,物化者也,与凡物皆相待相需,非能超物而为御物之主也,此后起之妄也。”在熊十力这里,习心是指凭借感官本能地追逐外在利益、事物、满足感性欲望的习惯,是习气之现起者。此心相当于宋明理学中的“人心”。

3.熊十力认为,由于世人迷于小己,只信虚妄分别之“习心”,而不见或不知我之本心即是万物之本体。○1本心无对,习心有对;○2本心先形气,先者,谓其超越乎形气也,非时间义,习心形而后有;○3本心自存,自存者,非依他而存故,习心由本心之发用,与物相待相需。○4本心至无而妙有也,则常遍现为一切

物,而遂凭物以显。由本无形相,说为至无。其成用也,即遍现为一切物,而遂凭之以显,是谓至无而妙有。习心似有实幻。○5体物而不物于物者也。体物者,谓其为一切物之实体,而无有一物得遗之以成其为物者也。不物于物者,此心能御物而不役于物也。习心追逐物境,执于外物。○6真实里体,无方无相,虽成物

而用之以自表现,然毕竟恒如其性,不可物化也。习心物化者也。

本心与习心大体上可以从三大层面来区分:从本体层面上言,本心是本体,吾人之真性,天然本有,不由后起,习心是本体之发用,形而后有;

从认识论层面上言,本心是性智,习心是量智。

从道德学层面上言,本心是人的道德理性,道德自我,习心是人的形气、官能伴随的感性自我。本心与物无对,御物而不物于物,习心迷于逐物,执着于现象世界,执着于小己私欲,物于物而不能转物。

熊十力又说,他对心作本心与习心的分别,是融通佛道(印度佛家有法性心、依他心之分;晚周道家有道心、人心之分)二家思想的结果。本心相当于法性心与道心,习心相当于依他心与人心。

熊十力的本心习心之别,其目的是要人认识到本心是真,习心是妄,本心是人的真实本性,是人的真实生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一般人大抵都为无量无边的习气所缠缚固结,而习气直成为吾人的生命。不认识本心是真实的自己,习心为真实自己的异化,而拘泥于“习心”,掩蔽了“本心”,从而迷失了本性,失落了“道德自我”。

(二)功能与习气(从用上说)

1、基本含义。熊十力从其对本心与习心的区别出发,进一步对功能与习气也作了区分。

所谓功能,就是宇宙之本体的异名,“功能本大用之称,然即用即体故,故说功能是体”。

何谓“习气”?指的是:“凡人意念乍动之微,与发动身语或事为之著者,通名造作,亦名为业。一切造作,不唐捐故,必皆有余势续起而成为潜存的势力,是名习气。”总起来说,习气是指人过去所造的业,包括人的意念、语言、行为,潜存在意识中,有一种续起的余势,形成某种习惯或定势,具有某种潜在的能力。

习气又分为好的习气与坏的习气。好的习气,称之为净习,为“本心显发之资具”,如儒者所谓操存涵养,或居敬思诚种种工夫,皆为净习。坏的习气,又

称之为染习。染习能沦没吾人真实的本心,侵蚀生命,且直取而代之。但是,“不幸人生恒与坏习为缘,常陷入可悲之境。故哲学对于人生的贡献,要在诏人以慎其所习。(孔门的克己,印度佛家的断惑或破执,都是去坏习。东方哲学的精神,只在教人去坏习。坏习去,然后真性显。)

熊十力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辨析。

2、辨析。第一,功能即活力,习气但为资具。净习与染习都是生命得以显发的资具,但是净习由于本性清净,其潜力能使吾人的生活日益向上,不堕于物欲,生命本赖有此净习而后显发;而染习往往使人生拘于形体,使生命不得解脱于缠锢之中,几于完全物化,则与生命本性相违背。生命必仗净习为资具,才能脱然无累。

不过,有一点要清楚,无论净习还是染习,毕竟都是后起的习气,只是生命的资具,而不能当作生命自身。净习目的只是用来去除染习的障蔽,使本体澄明即可,但不能把净习当作生命本体,即不可执着于净习。习虽净,若未浑化,犹是渣滓。

第二,功能唯无漏,习气亦有漏。纯净,升举,是无漏义。杂染,沉坠,是有漏义。功能唯无漏性,故人之本性是至善的。而习气,其性不一,有有漏无漏之分。无漏习气即是净习,有漏习气即是染习。净习是顺性而起的修为,性行乎其中,一旦功行纯熟,则浑化而与性合而为一。净习有三者,无贪、无嗔、无痴。而一切染习都是徇形骸之私而起。“染即是恶,须知,恶本无根。吾人本性无染,何故流于恶也耶?只徇形骸之私,便成乎恶,王阳明先生所谓‘随顺躯壳起念’是也。人之生也,形气限之,有了形骸,便一切为此身打算,即凡思虑行为,举不越此一身之计。千条万绪之染业皆由此起。”染习亦有三种,贪、嗔、痴。此三者本非吾人清净性海中所固有,只因拘于形骸,沦溺于物质生活中始有的。

第三,功能不断,习气可断。功能是体万物而非物,无定在,无所不在,无始无终,永无断绝。人之死生只是随顺大化之流行,不可妄执小己形体之生,而遏绝宇宙大生命之健行,此是天理昭然。

功能不断,习气则“非定不断,亦非定断”。原因在于:习气分染净,染净相为消长,此起彼伏。染习深重者,就障碍净习而不起,净习似断。又若净习创生,逐渐强胜,就能令染习渐伏乃至灭断。断于此者,以有增于彼,故概称习,则仅说可断,而不谓定断。据此,熊十力认为:“为己之学,无事于性,有事于习,增养净习,始显性能,极有为乃见无为,尽人事乃合天德,习之为功大矣哉!”

他的目的,是要人反求诸己,落落实实地见得自家生命,创发净习,修身养性,促进固有天性、本心的显发与拓展。

(四)成圣的方法

1、三种方法。熊十力的“内圣学”即“为己之学”,为人展示了一条“超凡入圣”的道路。成圣的方法就是“断染成净”,“净性浑化”,在发明本心上用工夫。发明本心的工夫有三。

一是自识本心,立定大本。人之既生,作为具有形气的个体,便易流于维护小己之种种私欲或恶习,而失其本性,因而为己之学的首要任务是反求诸己,自识本心,挺立大本。大本即良知。道德自我得以确立,小我不可夺也,即孟子的立其大体而小体不可夺也。

二是保任此心。保者保持,任亦持义。大本立定之后,必须保持此心不流失,即勿令私欲或习心重新现起而障蔽本心。就必须坚持不懈地保任本心的明觉状态,不给私欲有可乘之机。

三是推扩本心。所谓“推扩本心”,与孟子对“四端”的“扩而充之”以及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内涵上大致相同。“推扩”即是弘大的意思。如《论语》中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照理说,本体无待,圆满无缺,似不待扩。但本体并不是一有限的具体事物,故其显为大用,生生化化,无有穷竭,即时时在推扩中。人继天成己,人只有弘大天道,才能与天为一。

2、保任与推扩的关系。实际上,保任与推扩是一致的。

“保任,自是推扩中事,非可离推扩工夫,而别言保任也。推扩者,即依本体之明,而推扩之耳。”熊氏之所以特别强调本心推扩的重要,乃是因为,只言保任,本心很容易会归于守寂,即去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捎极境界,如道家与佛家。于是,熊十力强调,宇宙本体、本心本是刚健、精进、生生不已的,我们只有在工夫上做到对本心的展扩不已,才能“继天成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推扩本心,既是工夫,又是本体,或者说是即工夫即本体。

冯友兰

冯友兰形上学系统的架构(理—气—道体—大全)

第一,理是事物所依照的本体。理是潜存于真际的共相。理或共相就是“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例如,“坚之共相,是坚之所以为坚。”每一事物的存在都有理作为根据。

但是,在冯友兰那里,事物的存在与理的存在是截然不同的。“‘有某种事物之有’新理学谓之实际底有,是于时空中存在。‘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之有,新理学谓之真际底有,是虽不存在于时空而又不能说是无者。前者之有,是现代西洋哲学所谓存在,后者之有是现代西洋哲学所谓潜存。”真际是真而不实,虚而不妄的本体;理是真而不实,虚而不妄的共相,是潜在于真际之中的。

其次,理是超时空超动静的绝对。理的存在既然是真际的存在,而不是实际的存在,那么它就是超时空的。既然理是超时空的,那么它也就是超动静的,因为所谓动静只是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事,“动”之理并不会动,“静”之理也不是静。所以,理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共相,而且还是一个绝对的本体。

再次,理是第一性的永恒的实在。冯友兰强调理的逻辑先在性,认为理世界在逻辑上先于实际的世界。理不仅不在时空中,当然也就无生灭、无增减可言。可见,理不但是潜在的共相,而且也是永恒的实休。

最后,理是事物的标准和极限。冯友兰认为总所有的理谓之太极,太极在新理学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标准,二是极限。方的事物必有其所根据的方之所以为方者即方之理作为其标准、其极限。我们之所以能说这是方的,所依据的就是方之理,就是方的标准。方之理并不方,但在逻辑上却是方的极限。实际上最方的东西也不能完全达到方之理所规定的极限,而只能无限的趋近于它。这里我们看到了柏拉图理念说的影子,冯友兰和柏拉图一样,认为实际存在的事物都在追求它所依照的理的最高标准即极限。

第二,气是事物所依据的条件。理是生物之本,但理不具有任何物质特性,这就很难具体说明“生’之过程。为了进一步论证理是生物之本这一根本命题,冯友兰又提出一个“气”来,用“气是生物之具”来说明“理是生物之本”以及这个“生”的道理。具体说,气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

首先,气是绝对的质料。冯友兰认为,每一事物都是由一定的质料构成的,但这只是相对的科。构成所有的事办还需要最基础的质料即绝对的科。相对的科

有其特定的性质,而绝对的料是无一切性的。相对的料是有,而绝对的料是无。所以,绝对的料是在一切事物的具体性之外的超乎形象的东西。冯友兰明确宣称绝对的科“并非物质”。

其次,气是无名的混沌。冯友兰的气不同于张裁等人的气,它不具备任何物质性的成分,所以是无名,无名即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东西,是极端混沌的、神秘的,是不能正面规定它是什么的东西,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于不是中体会其是。可见,气是不具有任何性质的物之具、物之初。

再次,气是理的“挂搭处”。朱烹说过:“理无气别无挂搭处”,冯友兰也深有同感。冯友兰认为,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都是由许多理规定的,即一事物非依照一理,而是依多理,是理或性合成的复合体。若无一个挂搭处,理何以合成事物便成了一个大难题。照此,气好象一个无形的钩子,什么理挂在其上,就成了什么物。它可以挂任何理,成任何物,这就是气是理的挂搭处的含义了。

最后,气是事物所依据的“无极”。冯友兰说:“一具体事物必有两所依,一是其所依照,一是其所依据。其所依照是理,其所依据是气。”理气分而言之,都只是生物之必要条化而不成其充分条件,只有有气有理,才能生物成物。但是,两个必要条件的地位和作用却大不相同。理规定着事物本质内容,而气提供的只是理生物的一种条件,即是物得以有形的无形条件。所以,气又可以谓之无极,无极即无任何标准、无任何极限。

上述规定说明,气是神秘的经验材料,是理由真际见诸实际的契机,是事物存在所依据的条件。冯友兰指出,事物所依照之太极(理)与所依据之无极(气),构成事物存在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所以,理气不能以先后论。

第三,“道体”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为了进一步说明“理”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同“气”结合起来达一问题,冯友兰于理、气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又建文了“道体”观念。他说:“存在是一流行……总所有的流行,谓之道体。”用中国哲学的传统说法讲就是“无极而太极。”“道体”作为总一切流行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

首先,道体是动的宇亩。冯友兰认为,若从动的观点看具体事物,则任何事物都是“一流行”或叫‘一动”,即一个过程。道体则是一个个“一动”的总根源。道体在逻辑上先于具体的过程。所以,“总一切的流行谓之道体。”但是,具体的“一流行”却与道体大不相同,具体的一流行都有一定的物质承担者,而道体则仅以哲学中的宇亩即“大全”作为主体。所以,才称道体为动的宇宙。再者,道体与静止是毫不相干的,它是绝对的动。

其次,道体也是不可思议的。纯粹的动与静是毫不相干的。但是脱离了静止就没有什么运动可言。新理学的这种只有运动的运动事实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当然也就是不可思议的。

再次,“道体就是无极而太极的程序”。无极即气,太极即理,“无极而太极”就是气实现理以成物的过程。所以,冯友兰说,“无极而太极”的‘而”就是道体,即由气而理的那个“而”的所有过程的总称。

最后,道体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冯友兰十分推祟玄学,常用玄学的玄理说自己的道理。他认为“无极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太极无存在而有。自常识的观点看,无极太极皆可说是玄。我们可以用《老子》的话,说此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即实际底世界中之一切事物。无极而太极之‘而’即众妙之门。表明道体不仅是联系无极和太极的中介,而且也是联系两极与事物的中介。道体无极、太极和事物联接为一体,这就是冯友兰为理借助于气而生物

找到的逻辑通道。

第四,大全是哲学历说的宇亩。上述的理、气、道体无疑都是最哲学的观念,由这些最哲学的概念构成最哲学的哲学,还需要进一步在逻辑上把它们统摄起来,这个统摄实际之事物、实际之过程、真际之理的观念才是哲学的最根本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大全”。大全当然就包括一切,等于一切,所以,冯友兰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里的“一”就是大全或叫大一。大全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

首先,大全即总一切的有。一切事物皆属于大全,但属于大全者并非仅一切事物,还有一切理。所以,大全=实际的一切十真际的一切。

其次.大全才是真正不可思议的观念。冯友兰指出:“大全是一观念,观念在思中,而此观念所拟代表者,则不可为思之对象。……如以大全为对象而思之,则此思之大全,不包括此思,别此思所思之大全为有外,有外即不是大全。所以大全是不可思议底。大全既不可思议,亦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亦不可了解。”所以,大全是个神秘的绝对,是不可思议的观念之最。

最后,大全即“哲学中所说的宇宙”。大全亦称宇宙,但只是哲学中所说的宇宙,而不是科学中所说的宇宙。哲学中所说的宇宙是总一切的有,是一种观念。而科学中所说的宇宙是实际的有,物质的有,即物质的宇宙。虽然如此,哲学的宇宙却主宰科学的宇宙。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作者:分行机关调统处范念龙 闲暇之余,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此书是历史爱好者的良好入门读物,从婚姻到军事,从政治到科技,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读来受益匪浅,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对历史感兴趣,但仅存的那点历史知识荒废多年,《中国通史》使我又重燃了历史兴趣,趁着假期,游历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触颇多。 中秋节,去看了人祖庙,国庆节期间又游览了太昊陵,跟随伏羲氏的脚步从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生存和繁衍,战胜大河的泛滥,融合不同的族群,迈着艰难的脚步,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的国家。 从关西到豫东,从关中平原到华北平原,祖先在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脚印。工作地和家乡分处陕西和河南,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父亲”,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母亲”,每年都要沿着连霍高速在”父亲”和”母亲”之间走上几趟,不曾留意过沿途的风光,总觉得太过乏味,审美疲劳的黄土,普通甚至略显破败的村庄,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风光相差太远。然而,仔细品味,这一路,并非这么简单。沿途四个古都,西安、洛阳、开封、郑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国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宝鸡的周秦故地,中国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这是一条了不起的路线。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湾遗址、西安的半坡遗址、渑池的仰韶、偃师的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一连串的大遗址,在史学界都曾引起轰动。这是祖先走过的路,在这条线路中我们会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这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东线延伸,正是有了从长安向东的这条路,才使得向西的丝路走的更远。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东传与中国文明西渐均是由此路流转。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中国四大石窟,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这段路再向东,便是孔孟之乡,姜尚、管子、老子、庄子均是在这条线路上进行生长和活动,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布在这条线路上下,知道血脉从哪里来才会明白灵魂向哪里去。 伏羲生于天水葬于淮阳,连起了东西文化的土壤,夏从西向东统一散乱的部落,商从东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于西岐,从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从东方迁徙至关外的秦取代,起于东方的刘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随后历经几百年混战,一直到西方的关陇集团崛起建立隋唐,东方的赵氏又在混乱中建立宋朝,至此,东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历史基本演变为南北方的抗衡,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主讲——冯聚才 第一讲近代中国的危机与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国跨入近代的状态:——“三条线的交叉” 封建社会的衰落期、清王朝的衰落期、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资本主义的英国发动了第一场侵华战争,结果: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享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典型人物:林则徐)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在1858年签订了中——英法俄美《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中-英法俄美《北京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中法战争:1884年-1885年,法国发动侵华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在中国近代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清政府表现的软弱进一步助长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气焰。

(4)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对华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地加深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西方八个国家联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清王朝的不堪一击,北京沦陷,被迫在1900年9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基本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与主要矛盾 (1)特点:(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通知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的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A、中国的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最黑暗、最反动的势力,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源依然存在; C、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E、近代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在世界史上是少有的。 帝国主义侵华的手段: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其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中国人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总结

1.中国近现代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什么时候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 2.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3.造成这种性质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进入近代后,中国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A.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反帝反封建革命) B.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只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进一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共同富裕 6.在中国共产党之间,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对中国的出路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 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失败原因:从客观上讲,是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从主观上讲,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革命需要有新的革命阶级的领导 8.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这些探索我们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9.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哪一次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新的是无产阶级) 10.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南陈北李)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在哪里?名字叫什么?在上海建立;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11.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的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但这次纲领的制定比较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12.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是:消除内乱、达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抗战胜利及其意义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抗战胜利及其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抗战胜利及其意义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抗战胜利及其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2.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根据波茨坦公告,台湾和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一,是近代历史上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捍卫了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弘扬了中国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影响。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抗争是决定性因素;第三,国际力量的帮助也很重要。 为什么说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①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②共产党是引领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③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组织者和鼓舞者。④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⑤共产党人以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胜利的民族先锋。 6.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第一,人民的团结是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但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捍卫自己生存的权利。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一)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二)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一讲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和形成。 (一)概念: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特殊的,过渡性的 半殖民地:从政治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形成的政权的性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实质上丧失独立,由西方列强实行间接统治。 半封建:从经济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形成的社会经济形太。表面上,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概念的形成和提出 提出:《帝国主义论》——1905.列宁——半殖民地——》首次用其指称近代中国 《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恩格斯——》半封建 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做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证,标志其概念的正式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四条绞索,五次斗争——概括 四条绞索:(1)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5——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3)1894_1895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问题:1、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1)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①领土②司法③关税④贸易自主权⑤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允许传教士进人内地⑦允许外国公使驻扎北京。 2)清政府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 ①“北京政变”后,清政府开始与外国列强勾结②“总理各国事物衙门”成立 2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1)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基地 2)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1、经营商业与轮船航运业。 2、开办工矿企业 3、开设银行。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 中国农村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 2 东南沿海一带开始畸形繁荣 3 租界开始出现 4)大批华工被虐卖出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名教从西汉开始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那时它应该还算是新事物,是有很大的进步性的,当然也就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名教重“名”,正如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于是西汉统治阶层就通过“举孝廉”来选取官员,开始时那些“孝廉”应该是名实相副的,但到了东汉后期,造假的人就多了起来,正如“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素寒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还有,名教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如此“腐朽”,它的“名”是以通人情、明事理为基础的。《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八佾第三中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到了封建统治阶层这里,名教就被歪曲,被武装起来,成了他们统治、压迫、愚化人民,扼杀人民思想的工具,国民性因此而变得像鲁迅先生所批判的那样。我不知该不该这样说,即使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要是没有西方列强的欺压凌辱,没有一批先觉们睁眼看世界,我们一直到现在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自己从封建制度中走出来?因为那被歪曲了的名教对我们民族的侵蚀太严重了,以至于在当下人们也还没完全逃脱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第六页到第七页: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我想说,现在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不过我所理解的“中学”的含义跟洋务派所要说的不是一回事,我所理解的“中学”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积极的、有用的文化,是摈弃了糟粕的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和哲学思想,是我们之所以为中华儿女的根本。西方很多有用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现在西方文化也悄然走进了国门,我们中间很多年轻人开始成为歌迷、球迷,开始爱上日本动漫,开始喜欢上好莱坞电影,开始把唱英文歌、看韩剧当做潮流……西方人爱强调“人权”,用这来给我们施加压力,而我们也用这“人权”来反抗长辈的管束。道德是靠舆论压力约束人的,可现在长辈的舆论成了“封建”、“顽固”与“迂腐”,哪还有所谓的压力,只有了“反抗万岁”。道德没了约束力,乱七八糟的丑事自然也就愈来愈多了,而且还会慢慢被人接受,慢慢合理化。西方思想中很多是放任人的欲望,而且还对这些私欲加以保护,看看世界已被他们整成什么样子了。西方的科技比我们强,可他们的文化不一定比我们的传统文化好,比如说,我们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要比西方的“征服自然”好。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四十七页:洋务运动中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没能与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团结起来,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根本就没代表最广大人民——农民的利益。维新派是要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是要民主共和制,他们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中国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并不强大,所以他们想依靠西方列强,但列强只是想得到利益,

中国近现代哲学补充笔记

熊十力 一、体用不二 熊十力说,哲学上的根本问题,就是本体与现象。体者,具云本体。用者,作用或功用之省称。不曰现象而曰用者,现象界即是万有之总名,而所谓万有实即依本体现起之作用而假立种种名。故非离作用,别有实物可名现象界,是以不言现象而言用也。就是说,现象就是本体现起的作用,不可以把两者(体与用)割裂开来,“不可妄计体用为二”。也就是说不可以于用之外去寻找本体,本体不是超脱于用之外的独立存在的东西,离开变动不居的现象便无本体,生生不已的本体全体呈现为变动不居的功用,故称体用不二。但是,熊十力说,许多哲学家往往误认为本体是脱超于现象界之上,或隐于现象界的背后而为现象作根源。 佛家在体用问题上,就是持相互割裂的观点,是“求体费用”其体也只能是个“死体”。熊十力的本体虽然是绝对、超时空、无限、大全,但它不是像临驾于世界之上的上帝一样,也不是像西方哲学家所认为的“立于现象的背后,而为现象的根源”的那种终极实体,而是一种体与用的统一的终极实体。 对于体用关系,熊十力用许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关系,如“即用即体”、“即用显体”、“全体成用,全用即体”、“用外无体,体外无用”、“体用可分而不可分”等等。 我们把体用不二的思想稍加概括,大致上可以包含下面几层含义。 第一,体用之间、形上形下之间,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无论是逻辑上还是时间上的。“一言乎用,则是其本体全成为用,而不可于用外觅体;一言乎体,则是无穷妙用,法尔皆备,岂其顽空死物,而可忽然成用。” 第二,本体不是万有的始因,不是超脱于现象界之上或隐于现象界背后的作为宇宙创造者和主宰者的终极实体,它不在功用之外,而是“即体即用,即流行即主宰,即现象即真实,即变即不变,即动即不动,即生灭即不生灭,是故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为了使他的体用不二思想变得更为浅易明白,他反复举大海水与众沤的比喻。他说:“大海水全体现作众沤,不可于众沤外别觅大海水。又众沤各各以大海水为其体,非离大海水而各有自体。”因此,我们既不能执着此大用流行为真实,以为别无有体,也不能在大用流行之外去求体。 第三,体用虽然不二,但并不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其间终究是有分别的。这表现在:“体无差别,用乃万殊。于万殊中,而指出其无差别之体,故洪建皇极,而万化皆由真宰,万理皆有统宗。本无差别之体,而显现为万殊之用。”用是多,体是一。现象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而本体就尽存在于现象之中作为主宰的具有统一性的东西。因此,只要我们能够除去物质的贪欲、小我的束缚或知见的遮蔽,就能于千变万化的大用流行中洞见这个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宇宙本体。 二、翕辟成变说 熊十力先是通过“扫相”彰显了本体,接着,为了不使这种具有“空寂、清净、绝对、超越”的本体神化,他又提出了“翕辟成变”的宇宙生成论。他的本体是一种恒转。正是本体的这种恒转,使宇宙处于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那么本体是如何成功地实现这个变的呢?这种生生不息就是通过翕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本体自身具有两种功能或“势用”,一为翕,一为辟。 翕是指“一种摄聚的势用”,“这个摄聚的势用,是积极的收凝,因此,不期然而然的,成为无量的形向。形向者,形质之初凝而至微细者也。以其本非具有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论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签下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从“同盟会”的成立到三民主义的出台,从广州起义到武昌起义,再到后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篇章,虽然最终它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享不尽的财富。 首先,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虽然期间民主共和政体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其次,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而专制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这为中国人民拯救祖国的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的觉醒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也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后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就经济方面来说,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造成的中国长期分裂和混乱的状态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及现代化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势力也依然原封不动地保存着,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于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其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从而使其的革命力量显得有些弱小,无法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 其失败也表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新的指导思想,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但是换而言之,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可以说,从辛亥革命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革命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因此,辛亥革命的得与失,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它表面上所留下了的那么多

中国近现代思潮

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的思潮演变 中国近现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思潮不断革新。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呈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各种社会思潮或此起彼落,交相辉映;或就吵未落,新潮又起。或蹒跚前进,或急转直下,形成人类历史上嬗变的异常景象。其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思想文化变革的重要内容,主要有经世思潮和农民反封建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思潮及马列主义传播,且一次比一次前进。社会思潮是思想文化变革的动态反应,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又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直接表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其中价值观念是社会思潮的核心。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坚船利炮的优势撞开中国的国门,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此与世隔绝,以“天朝”自我陶醉的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漩涡,接受血域获得考验,经历着辛酸、屈辱的种种考验。西方资本主义侵入,把中国推向一个半殖民地的深渊,也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少数爱国官员和一些开明士大夫首先惊醒过来,睁眼看世界。他们在民族危机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支配下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这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经世派的最初觉醒,在思想届引起了一场革命。总的来说清王朝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十的短暂繁荣之后,从嘉庆、道光开始就出现了由盛转衰的迹象,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严重,封建经济基础趋于解体,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弊窦丛生,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商品输出和农副产品的掠夺及鸦片走私日益猖獗,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过程。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大兴文字狱,极力提倡脱离现实的考据学和理学,使之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一些有良知的士大夫早就对此不满,他们继承清初学者“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主张改革。其中龚自珍可以说是社会重大转折时代的历史鉴证人,他看到封建“衰世”的症结,提出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方案。但是他的思想仍不可超出封建主义范围。龚氏虽不是封建制度的叛逆,他的主张却为旧制度唱了挽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必然到来。而林则徐和魏源则是新经世思想的实践者,主张师夷长技,虽然思想可梦还很肤浅,可是却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开启了新经世思潮,了解到只有开眼看世界,才能摆脱落后愚昧的状况,开始了中国人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先河。但是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封建传统的积淀使少数先觉者的呼喊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加快封建经济的解体,严重打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且侵略者大肆侵犯中国领土,践踏中国主权,加深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加深了中国人民和封建势力的矛盾。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压迫加深,鸦片、商品大量输入,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且苛税繁重,封建统治者搜刮民脂,人民苦不堪言,各地人民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其中湖南、广东、广西是鸦片战争后全国阶级矛盾最尖锐的地区。广西最为严重,广西山多地少且贫瘠,更有88%的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广西官府横征暴敛,同时持续发生特大天灾。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载途,死相枕籍,甚至食人惨事不断发生。在天地会领导下群众奇异不断发生。洪秀全本热衷功名,但四次考试皆未中,于是产生愤世思想,对现实颇为不满,在偶然得到的宣传西方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下以拜上帝教为精神武器领导人民起义。是一场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以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3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4到(《辛丑条约》)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5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字林西报》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7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需要的前提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大批劳动者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9.19世纪50~80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这主要是通过()完成的。《瑷辉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伊犁条约》 10西方列强通过以下哪些条约,一步一步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 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 11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1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北洋水师 13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14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校邠庐抗议》 15.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16..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 17.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国闻报》) 18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广州万木草堂 19.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 20.洋务运动中,左宗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淮军( .21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劝学篇》)22.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的名义是(“训政) 23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员包括(.张之洞.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2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同盟会 2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2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创立民国 27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黄花岗起义 28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 29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共进会文学社) 30.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 31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推翻了封建帝制) 32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331915年,(蔡锷)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34..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组织武装反袁 35.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 36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7.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护法运动的失败) 38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纺织和面粉) 39.20世纪初主张“实业救国”的著名实业家楷模是(张謇)

历史作业:《重说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重说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14314254谢智林14级管理学院4班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所以一开始我认为这是没有实际用处的无用功。 打开这本《重说中国近现代史》,一开始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和GPA,但是读着读着,我先是意识到了一个历史以外的问题,我是不是太过于功利主义了,这样真的好吗?于是我试着调整一下心态,用稍微温和一点的态度去对待这本书。我不喜欢说大话和空话,这本书,真的有很多东西看,是名副其实的“重读”。 刚开始阅读时,我就被通俗易懂、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这些问题,都是我以前不曾考虑过的,因为我并不身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能切身体会到那时的痛苦,而我的眼里,分数和考试的压力反而更加有实感,功利主义使我长期被冲昏了头脑。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心去看书,必然会忽略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书中的精彩观点,还包括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思考。现在想想,自己当初的想法确实不妥。过去逝去的生命,受到的屈辱,远比现在考试的一两分有价值,不懂得体会生命与时间的人,永远不能得到完整的灵魂。 我的心已经更加平静了,我抛开强烈的目的和欲望,只想顺其自然地去感受这本书想传达的,以及自己内心能从中领悟到的。 这本书中,我尤为欣赏张鸣教授的立场,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以往看过不少当代作者的历史书,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极力反对现政权。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例如太平天国起义,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

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思潮

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思潮 摘要: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潮对于近现代中国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古代中国抑制科学发展思想层面的原因,以及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思潮的兴起及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潮;兴起和演化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二字的人。从此科学与民主并行于中国。虽然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却从来不是一个科技大国,一直到明清时期科学技术对文明演进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科学技术在近代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兴起和演化的,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圣贤人格下造成的以善伤真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圣贤人格作为中国人格的理想模式,不仅是中国人人格趋达的目标,而且是评价人的行为和衡量知识的尺度。中国人的偏善性首先表现在知识的取向上:由于圣贤人格是一种片面道德型人格,所以做圣贤人的主要条件就是要饱读道德文章,掌握一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在古代中国,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以政治伦理为本位。除了知识取向的偏善性之外,中国人的

偏善性还表现在对知识的评价上:在古代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用自然现象的突变来论证重大人世变化的例子。伦理本位主义容纳的内容只能是社会人际关系,它的无限扩大绝对不能容忍异于伦理的自然规律的独立存在,这样,自然规律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因此,中国古代虽然开放过灿烂的文明之花,但是纯粹理性的欠缺,使得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生产经验,知识学问没有一个严密的合理化系统为基础,以致最终并没有结出现代文明之果。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潮的兴起,发展和深化 根据科学思潮在中国发展的层次差别,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器物的科学观、方法论的科学观、启蒙的科学观三个部分。 首先是器物的科学观:19世纪40年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首批知识分子睁眼看到的世界,正是自己缺乏科学技术这一物质事实。为抵抗列强侵略,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历史,发端为鸦片战争。林则徐督粤时,曾购置新式船只,并打算设厂仿照。魏源明确提出在沿海设船厂,鼓励商民投资办厂,即造军用品也造民用工业产品,聘用法美技术人员设计操作和指导,中国派员跟随学习。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制造利器用以制敌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著作。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汪文泰、杨炳、萧令裕等分别编撰的《红毛英吉利考略》、《海录》、《英吉利记》等。在他们看来,西方近世文明之长,主要在于“器”:魏源曾

中国近现代史书面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问题汇集2017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是什么?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分析说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怎样理解“文明的失落”? 暂缺 5、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和地位。 暂缺 第一章 6、如何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请展开论述。(如何理解“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评“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资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经现代史读书报告 姓名:李晓诚 学号:1100710012 班级:11015004 书名:旷世名相曾国藩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旷世名相曾国藩》读书笔记最近看了池子华写的《旷世名相曾国藩》一书,这本书对曾国藩的整个人生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尤其是他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和发起洋务运动两件事情。读了这位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的人生传记,我感慨颇多。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死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经历了100多年的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国力已经日渐衰退,人口爆炸,而官吏贪污腐败,田地也逐渐被少数人所掌握,武备废弛。大清帝国是一个腐朽不堪的封建王朝,各地名变迭起,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而此时欧洲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英国正在经历第一次革命,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为了寻找市场以及获得工业原料,它的目光逐渐转向了东方的中国。而面对汹涌而至的资本主义潮流,清朝统治者却没有把握时机,却不料危机就在眼前。曾国藩就在这个时候出生于湖南长沙,在他出生的时候谁又知道这个孩子就是能延续大清半个多世纪气运的人呢?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祖父因青年时期荒废了学业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了晚辈们的身上,而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却资质平

平,历二十余年才考上秀才,所以在他出生后,一家人的希望也就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也不负众望,勤奋好学的他在1838年,年仅28岁的他就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围观之路。 在1838年到1852年,曾国藩先是在翰林院作为翰林读了九年左右的书,他也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时政没给予多少关注,直到1847年,他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才开始关注政治。此时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中国,已是民怨沸腾,终于在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清廷派兵遣将也无法扑灭革命的熊熊烈火。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曾国藩勇敢的向当时的咸丰皇帝上疏直谏,建议皇帝广纳良言,任用贤能,由于言辞激烈,差点被皇帝问罪,但被大臣吿免,反被升职,在这段时间他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可谓官运亨通。 1852年,太平军攻入湖南。此时在家守孝的曾国藩再也坐不住了,他接受了朝廷要其帮办湖南团练的命令,开始编练湘军,此时的他也由文官逐渐成为了军事统帅。作为深受儒家影响的曾国藩,他在治军的时候,不仅赏罚分明,而且把儒家理论的‘仁’与‘礼’也作为治军的理念,同时他明正军纪,最终使湘军成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部队。此段时期,清廷总共任命了49个团练大臣,最后只有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成功,这充分说明了曾的过人之处。 在1854年到1864年10年的时间里,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这期间,他有两次因失败而自杀未遂的耻辱纪录,但他再仆再起,每次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蛰伏待机,最终他等到了好的时机。他攻下了安庆,天京的门户因此洞开,他也最终攻下了金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