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学习目标导引】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搜集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4、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5、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

6、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要点提炼】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①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小鼠活;②向小

鼠注射S 型活细菌,小鼠死;③向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活;④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死,且从死鼠中分离得到了S 型活细菌。实验④表

明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R 型的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

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格里菲思的推论是:在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

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2)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①R 型菌+S 型菌的DNA R 型

菌+S 型菌;②R 型菌+S 型菌的蛋白质或S 型菌的荚膜多糖

只有R R 型菌+S 型菌的DNA +DNA 酶 只有R 型菌。结论:DNA 才是使R 型活细菌产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组成:由蛋白质外壳和DNA 组成。

(2)赫尔希和蔡斯以T 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见下表)。

实验

T 2噬菌体 实验过程 检测结果(噬菌体上) 第一组

35S 标记蛋白质 与细菌混合培养;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

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无放射性物质存在 第二组 32P 标记DNA 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处 (3)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 、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然后把它

们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中的一

部分转化成了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

化。这一现象说明( )

(A )S 型DNA 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B )S 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 决定的

(C )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D )在转化过程中,S 型细菌的DNA 可能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

解析 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只有加进了S 型细菌的DNA 培养基中,R 型细菌

才发生转化,表现出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 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且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不发

培养 培养 培养

生这种转化,正好与DNA是遗传物质的转化实验形成对照,同时也说明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答案:(A)(B)(C)(D)。

例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

(A)不可能检测到32P(B)可能检测到35S

(C)可能检测到32P和35S(D)大部分检测不到32P

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而是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细胞。新形成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的原料(含S的氨基酸)来自细菌细胞中,所以,新形成的噬菌体体内不可能检测到35S。故选项(B)、(C)是错误的。新形成的噬菌体中的DNA原料(脱氧核苷酸)也来自细菌细胞中,应该说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也不可能检测到32P,但由于带有32P的噬菌体DNA在侵染时已注入到细菌细胞中,由这一部分DNA组成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答案:(D)。

【随堂巩固练习】

1、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是()

(A)磷酸、核糖、碱基(B)磷酸、五碳糖、碱基

(C)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哪一过程能直接体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A)将无毒性的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B)将有毒性的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C)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D)将无毒性的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3、根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设计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R+○S的DNA→?

②○R+○S的蛋白质→?

③○R+○S的糖类→?

④○R+○S的无机物→?

(1)请推测①、②、③、④四组实验的结

果。

(2)若①组实验中添加的○S的DNA预先用DNA酶处理,结果会不同吗?为什么?

(3)上述实验说明了。

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新合成的DNA分子的原料来自于()

(A)亲代噬菌体的DNA (B)子代噬菌体的DNA

(C)噬菌体内的化学成分(D)细菌内的化学成分

5、用噬菌体去感染用15N标记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15N存在于()

(A)只在噬菌体的外壳中(B)只在噬菌体的尾部

(C)在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D)只在噬菌体的DNA中

6、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DNA 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RNA、RNA(B)DNA、DNA(C)DNA、RNA(D)RNA、DNA

代表磷酸基 代表脱氧核糖

8、右图中的A 和B 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侵染烟草可引起不同形状的病斑(甲病毒引

起的病斑为圆形,乙病毒引起的病斑为三角形)。

(1)把乙病毒的组成成分拆开,

再分别侵染正常植株(如图

C 和

D 所示)。根据实验结果

可知,引起病斑的物质

是 。

(2)如图E 所示,用甲、乙不同

组分重建病毒新品系,可引

起烟草病斑,其病斑形状

是 。

(3)图E 中丙的类型与甲、乙、

新品系三种中的哪一种相

同?

第2节 DNA 分子的结构

【知识要点提炼】

1、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①DNA 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螺旋,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

含有A 、T 、C 、G 四种碱基。②磷酸―脱氧核糖构成的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

螺旋内部。③腺嘌呤(A )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 )的量,鸟嘌呤(G )的量总是等于

胞嘧啶(C )的量。

2、DNA 分子的结构

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

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T 、G -C 配对。碱基

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下列关于双链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一条链上A 和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 和T 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上A 的数目大于T ,则另一条链上A 的数目小于T

(C )若一条链上的A ∶T ∶G ∶C =1∶2∶3∶4,则另一条链上也是A ∶T ∶G ∶C =1∶

2∶3∶4

(D )若一条链的G ∶T=1∶2,则另一条链的C ∶A=1∶2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DNA 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对T 、G 对

C ,由此推测两条链上互补碱基的数量关系是A =T 、G =C 。本题的各选项均可用此数量关

系来判断。从选项(C )“若一条链上的A ∶T ∶G ∶C =1∶2∶3∶4”,可对应出另一条链是

T ∶A ∶C ∶G =1∶2∶3∶4,调整为A ∶T ∶G ∶C 的顺序,应等于2∶1∶4∶3。答案:(C )。

例2 在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

的是( )

(A ) (B ) (C ) (D )

解析 DNA 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

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三者之间的连接如选项(A )所示。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具体连接如选项

(C )、(D )。选项(B )中的连接方式是磷酸和磷酸连接,因此是错误的。答案:(B )。

【随堂巩固练习】

1、DNA 分子的双链结构中,排列在外侧、组成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 )

(A )脱氧核糖和碱基 (B )脱氧核糖和磷酸

(C )全是碱基 (D )全是脱氧核糖

2、右图是DNA 分子平面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问:

(1)写出图中各编号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图中有脱氧核苷酸 个,碱基 对。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 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

能在此图的 成分(填写编号)上

可以测到15N 。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 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

能在此图的 成分上可以测到32P 。

3、有两对通过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1个胞嘧啶,则其

它组成中的磷酸、脱氧核糖的数量及碱基的数量和种类分别是 ( )

(A )3个;3个;1个T 、一个G (B )2个;2个;1个C 、一个G

(C )4个;4个;1个T 、一个G (D )4个;4个;1个U 、一个G

4、某一DNA 分子中有腺嘌呤200个,胞嘧啶300个,该DNA 分子中共有碱基数为( )

(A )400个 (B )500个 (C )600个 (D )1000个

5、某一双链DNA 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数占18%,那么胞嘧啶数应占 ( )

(A )18% (B )32% (C )36% (D )9%

6、某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腺嘌呤为17%,胞嘧啶为22%,那么另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和胸

腺嘧啶之和应为 ( )

(A )39% (B )50% (C )55% (D )61%

7、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C

T G A ++=0.5,那么它的互补链中碱基的比数是 ( ) (A )0.5 (B )1 (C )1.5 (D )2

8、构成DNA 分子的碱基种类是固定不变的,但各种碱基的数目却因生物种类而异。下列

比例关系中,因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的是 ( )

(A )T G C A ++ (B )T A C G ++ (C )T C G A ++ (D )T

A 和C G 9、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应从哪几方面考虑脱氧核糖、磷酸、碱基3种成分之间

的关系?

第3节 DNA的复制

【知识要点提炼】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模板链)。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典型例题解析】

例1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

(A)60(B)80(C)120(D)180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计算出亲代DNA分子中胞嘧啶(C)的数量为(200-40-40)/2=60(个);亲代DNA分子经过连续两次复制,会形成4个子代DNA分子,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形成的4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两个保留了亲代DNA 各一条母链,所以连续复制两次,需提供相当于净合成3个与亲代一样的DNA所需的原料,故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60×3=180(个)。答案:(D)。

【随堂巩固练习】

1、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的

细胞正处于细胞有丝分裂的()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2、DNA分子在复制时解旋,从氢键处分开的碱基是()

(A)腺嘌呤与鸟嘌呤(B)胞嘧啶与胸腺嘧啶

(C)胞嘧啶与鸟嘌呤(D)腺嘌呤与胞嘧啶

3、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将整条链解开,然后再按碱基互

补配对原则合成

(B)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通过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4、右图是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名称:

①,②,

③,④。

(2)在图中的⑤~⑦所表示的DNA复制过程中,⑤表示。在这一过程中,DNA 分子在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⑥表示。每条母

链在作用下,链上的碱基按照与

周围环境中游离的来配对。⑦表示形

成。

5、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第一代)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种脱氧

核苷酸,要在实验室里合成新的DNA分子:

(1)除上述的几种物质外,还必须在有和等条件下,才能合成第二代的DNA分子。

(2)在第二代的每一个DNA分子中,含3H的单链有条。在第二代的DNA 分子中,含有3H的单链,其碱基序列是否相同?。

(3)在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条不含3H的单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的。

6、如果一个DNA分子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个腺嘌呤,那么复制后,一个新的

DNA分子的相应片段应有胞嘧啶()

(A)20个(B)40个(C)60个(D)80个

7、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它的一条单链上的碱基A∶G∶T∶C=1∶2∶3∶4,若

该分子复制两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A)400个(B)900个(C)1200个(D)2400个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知识要点提炼】

1、基因与DNA的关系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DNA也位于染色体上,1条染色体中有1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蕴含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因而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B)每一个DNA分子片断都是一个基因

(C)每一个基因分别控制着不同的遗传性状

(D)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解析萨顿假说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现在研究结果表明,每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又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控制不同的遗传性状。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

遗传信息。答案:(B)。

例2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C)着丝点数目不同(D)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而遗传物质多样性表现在DNA分子数目不同、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等方面。马和豚鼠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但由于组成它们的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所表达出的性状也不同。答案:(D)。

【随堂巩固练习】

1、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中(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中

(C)细胞质的基质中(D)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一个细胞中一般有一个细胞核,有多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上一般有个DNA分

子,每个DNA分子上有个基因,每个基因中有个脱氧核苷酸,每个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

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B)DNA分子数目等同于基因数目

(C)基因是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D)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4、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

(A)两条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DNA分子两条链上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

(C)DNA分子中四种碱基间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组成的脱氧核苷酸多种多样

5、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的多样性(B)DNA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D)蛋白质的多样性

6、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

信息,其种类最多可达()

(A)4120(B)1204(C)604(D)460

7、“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出人类细胞内一个染色体组(22条常染色体+X+Y)的DNA上

大约有31.6亿个碱基对、约有3.5万个基因。现估计人类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DNA碱基对数的2%,则平均每个基因约含碱基对()

(A)3700个(B)9000个(C)10000个(D)90000个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格里菲思指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实了它的化学成分是()

(A)DNA(B)多糖(C)脂质(D)蛋白质

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B)这个实验能从反面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C)这个实验能够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子代噬菌体。这些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于()

(A)亲代噬菌体外壳(B)子代噬菌体外壳

(C)噬菌体的化学成分(D)细菌内的化学成分

4、用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其核酸分子。该噬菌体感染普通大肠杆

菌,结果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中()(A)有35S (B)有32P (C)有35S和32P (D)没有35S和32P

5、下列结论中,不能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实的是()

①DNA是遗传物质②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RNA也可能是遗传物质⑤DNA可以自我复制⑥DNA能指导蛋白质合成

(A)②⑤(B)③④(C)①⑤(D)②⑥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而DNA不是遗传物质

(D)生物体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7、病毒的遗传物质()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和RNA (D)是DNA或RNA

8、下列有关DNA是双螺旋结构主链特征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两条主链方向相同且保持平行(B)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而成

(C)两条主链排在外侧且极为稳定(D)两条主链按一定的规则盘绕成双螺旋9、DNA分子有不变的基本骨架,其构成是()

(A)脱氧核糖和磷酸连结而成(B)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而成

(C)由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形成(D)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10、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G+C)/(A+T)=9/11,那么其互补链中(G+C)/(A+T)

的比例是()

(A)9/11 (B)11/9 (C)11/20 (D)1

11、在双链DNA的分子中,有腺嘌呤P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M>2N),则该

DNA分子中鸟嘌呤的个数为()(A)PM/(N-P)(B)PM/(2N-P)(C)PM/2N (D)P

12、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的(A+T)∶(C+G)=2∶5,

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A)400个(B)600个(C)1200个(D)1600个

13、制作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时,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必须遵循()

(A)相等原则(B)相加原则(C)相同原则(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4、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①相关的酶②能量③DNA模板④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⑤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⑥适宜的光照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⑥

15、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与DNA母链稍有不同(D)与DNA母链相同,但T为U所取代

16、如图,用a表示DNA,用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图中四者关系

正确的是()

17、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

(A)主链的相对稳定性(B)DNA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

(C)含有氢键(D)一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目以及碱基对的不同排列方式

二、非选择题

18、回答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问题:

(1)写出如下实验处理的实验结果:

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①R型细菌注射实验鼠

②S型细菌注射实验鼠

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实验鼠

④R型细菌与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实验鼠

⑤S型细菌的DNA+含R型细菌的培养基

⑥S型细菌的蛋白质+含R型细菌的培养基

⑦(DNA酶+S型细菌DNA)+含R型细菌的培养基

(2)哪一项实验可证明S型细菌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3)由实验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如果用⑤来证明实验假设“S型细菌DNA是使R型细菌DNA转化的转化因子”,那么与⑤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19、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的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中有个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

包括图中的(编号)。若图中[4]代

表一个腺嘌呤,则[5]代表一个。

(2)这个DNA分子复制时,在编号之间断

开。体细胞内DNA复制的时间

是。

20、在DNA分子中,如果碱基A+T=56%,则其中一条单链中的A+T占该单链碱基总数

的,若此单链中,G占18%,则C占该单链碱基数的。

21、PCR技术是将某一DNA片段在实验条件下,合成许许多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

这种技术能快速而特异地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常用这种技术。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有关此技术的一些问题:

(1)PCR技术能将某一DNA分子进行扩增成许多相同的DNA片段,原因是:①DNA 分子具有结构;②DNA复制时遵循原则。

(2)在实验条件下,DNA分子进行扩增,除了所要扩增的DNA片段外,还需要四种、和等条件。

(3)某DNA片段有160个碱基,其中有腺嘌呤35个,若让该DNA分子扩增三次(即复制三次)至少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分别是

个和个。

22、下图是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C是,是。

(2)E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3)图中H和E的关系是。

(4)图中[G]是[]的主要载体。

(5)一个G中含个E,一个E中含个H,一个H中含个D。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

2、D

3、(1)只有①组实验能产生S型细菌(2)不同。因为DNA酶会分解S型细菌的DNA(3)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糖类、无机物都不是遗传物质

4、D

5、C

6、A

7、C

8、(1)RNA(2)三角形(3)乙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1、B

2、(1)磷酸脱氧核糖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氢键(2)84(3)①③④⑤⑥⑦⑧(4)①④

3、C

4、D

5、B

6、A

7、D

8、B

9、提示:应从这3种成分的数量、连接方式、碱基的互补配对等方面考虑。

第3节 DNA的复制

1、A

2、C

3、A

4、(1)碱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苷酸(2)解旋解旋酶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互补配对原则4种脱氧核苷酸两个新的DNA分子

5、(1)能量酶(2)1不相同(可互补)(3)2 1/8(共8分子DNA,16条单链)

6、C

7、C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A

2、一许多成百上千遗传信息

3、D

4、A

5、B

6、D

7、D

单元练习

1、A

2、A

3、D

4、D

5、B

6、B

7、D

8、A

9、A10、A11、B12、B13、D14、C15、B16、D17、D18、(1)①实验鼠不死亡②实验鼠死亡③实验鼠不死亡④实验鼠死亡⑤实验鼠死亡⑥实验鼠不死亡⑦实验鼠不死亡(2)④(3)S型细菌的DNA是使R 型细菌发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DNA)(4)①⑦19、(1)42、3、4[或5、6、7]胸腺嘧啶(2)4与5有丝分裂间期20、56%26%21、(1)①规则的双螺旋②碱基互补配对(2)脱氧核苷酸能量酶(3)24531522、(1)含氮碱基蛋白质(2)[D]脱氧核苷酸(3)H(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E(DNA)片段(4)染色体[H]基因(5)一许多成百上千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 B. 遗传信息是指组成D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中,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CFTR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5.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 每个DNA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基因 C. 基因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D.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基因和DNA的基本单位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8.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该图示能表明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 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 D. 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9.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和染色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一致的 D. 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基因的数量是不同的

笔记(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教案

教材解读 第3章《基因的本质》是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第3章教材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内容的结构 单元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三、能力方面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学法导航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直接回答(因为节标题已经说明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前,本文首先讲述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与原教材比较,本段没有从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出发,而是以简洁的语言,指出20世纪中叶,为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可以简洁明确地引入对本节主题的讨论,避免了与前面所讲内容的重复。 在讲述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的基础上,本节又讲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实验,是因为这两个实验是20世纪中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也是最经典的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实验虽然实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从而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并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在艾弗里实验的8年后,赫尔希和蔡斯才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终使人们确信DNA 是遗传物质。 在讲述这两个实验时,为了让学生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通过对两个实验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理解科学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还能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在众多有造诣的科学家中,两个年轻学者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 姓名班级座位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 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 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 A.含35S B.含32P C.含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四种脱氧核苷酸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 .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 A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 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 A .碱基 B .磷酸 C .脱氧核酸 D .任一部位 3.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 子链( )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B .和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 D .和DNA 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 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 A .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 代表磷酸,b 为五碳糖,c 为含氮碱基 B .DNA 的b 有一种 C .DNA 的c 有一种 D .DNA 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 A .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 .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 .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 .DNA 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 A .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 .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 .0.25 B .0.4 C .1 D .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 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一条链中A 和T 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 和T 的数量也相等B .一条链中G 为C 的2倍,则互补链中G 为C 的0.5倍 C .一条链中A ︰T ︰G ︰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 .一条链的G ︰T = 1︰2,则互补链的C ︰A = 2︰1 11.一个双链DNA 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 的脱氧核苷酸有 ( ) A .6 000个 B .4 500个 C .6 400个 D .7 200个 12.用32P 和35 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A .含32P 和35S B .不含32P 和35 S C .含32P ,不含35S D .含35S ,不含32 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 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 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 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 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 则其后代中含有32 P 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 ) A .1 % B .2 % C .0.5 % D .50 % 15.在双链DNA 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 A .C/T=G/S B .A/T=G/ C C .A+T = G+C D .A+G = T+C 4.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 A.T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 B.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 C.R 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D.S 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 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真核细胞的DNA 都以染色体为载体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D.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7.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 子链()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B .和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D .和DNA 母链稍有不同 8.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是 ( ) A .子代噬菌体的组装、释放 B .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噬菌体DNA 、蛋白质C .亲代噬菌体DNA 在细菌内多次复制 D .亲代噬菌体将DNA 注入细菌细胞内 9.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的组成情况是 A .能转录形成信使RNA 的DNA 序列 B .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的DNA 序列 C .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D .信使RNA 上的密码子组成 12.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 、20%的C 、35%的G 、10%的T 。它是一段[ ] A .双链DNA B .单链DNA C .双链RNA D .单链RNA 13.下列不是DNA 复制条件的是( ) A .解旋酶、聚合酶 B .脱氧核苷酸 C .DNA 模板和能量 D .逆转录酶 1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 分 子都用15N 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 N 的原料,则该细 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 、14 N 标记的DNA 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 A .100%、0 B .50%、50% C .50%、100% D .100%、100% 15.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 N 的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若将 其长期培养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 N 的DNA ,相对 分子质量为b 。现将含15N 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 N 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a +b )/2 B .(3a +b )/4 C .(2a +3b )/2 D .(a +3b )/4 16.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 .R 型肺炎双球菌 B .加热杀死后的R 型肺炎双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S 型肺炎双球菌 D .加热杀死后的S 型肺炎双球菌与R 型细菌混合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8.某双链DNA 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30%,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A .10% B .20% C .60% D .70% 19.某种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数占全部碱基的23.8%,则腺嘌呤数与胞嘧啶数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 A .23.8% B .26.2% C .50% D .76.2%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学习目标导引】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搜集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4、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5、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 6、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要点提炼】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①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小鼠活;②向小 鼠注射S 型活细菌,小鼠死;③向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活;④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死,且从死鼠中分离得到了S 型活细菌。实验④表 明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R 型的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 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格里菲思的推论是:在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 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2)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①R 型菌+S 型菌的DNA R 型 菌+S 型菌;②R 型菌+S 型菌的蛋白质或S 型菌的荚膜多糖 只有R R 型菌+S 型菌的DNA +DNA 酶 只有R 型菌。结论:DNA 才是使R 型活细菌产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组成:由蛋白质外壳和DNA 组成。 (2)赫尔希和蔡斯以T 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见下表)。 实验 T 2噬菌体 实验过程 检测结果(噬菌体上) 第一组 35S 标记蛋白质 与细菌混合培养;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 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无放射性物质存在 第二组 32P 标记DNA 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处 (3)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 、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然后把它 们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中的一 部分转化成了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 化。这一现象说明( ) (A )S 型DNA 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B )S 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 决定的 (C )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D )在转化过程中,S 型细菌的DNA 可能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 解析 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只有加进了S 型细菌的DNA 培养基中,R 型细菌 才发生转化,表现出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 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且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不发 培养 培养 培养

高中生物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及现象结论 细菌的转化体内 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 型细菌”,小鼠死亡。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 物质。 体外 转化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 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 质③糖类④无机物。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 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 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 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 32P DNA是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 ;G ≡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 分子中每个DNA 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C T G A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 分子中,C G T A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 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 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 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 提供; ④ 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两种肺炎双球菌 项目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菌落光滑粗糙 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无荚膜 毒性有毒无毒 2.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 (1)验过程 (2)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 (2)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T2噬菌体 (1)生活方式: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细菌病毒。 (2)结构与成分:头部 + 尾部 DNA + 蛋白质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1)标记噬菌体 含35 S 的培养基??? →培养含35 S 的细菌35 S ???→培养 蛋白质外壳含35 S 的噬菌体 含32 P 的培养基??? →培养含32 P 的细菌???→培养 内部DNA 含32 P 的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35 S 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 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35 S 含32 P 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 细菌体内有放射线32 P (3)结论:进一步确立DNA 是遗传物质 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 此RNA 是它的遗传物质。 2、生物的遗传物质 (1)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点: 1.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2.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3.能自我复制,使亲子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4.能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2)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及遗传物质的判别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知识点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型细菌,小鼠死亡。 2.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 的结构 1、DNA 的组成元素:C 、H 、O 、N 、P 2、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 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 ;G ≡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 分子中每个DNA 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3.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C T G A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 分子中,C G T A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 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 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由A TP提供; 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a、能自我复制b、结构相对稳定c、储存遗传信息 d、能够控制性状。 三、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①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 ③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信息过程中____起作用。 2、(4分)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2)①③说明__________③④说明_________。 (3)DNA酶具有高效性、__________的特性,DNA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 3、(4分)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禽流感病毒能寄生在活鸡胚内进行增殖,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含遗传物质。同样能侵入活鸡胚内利用活鸡胚内的物质形成禽流感病毒。DNA酶只能使DNA水解而不能使RNA水解,RNA酶只能使RNA 水解,而不能使DNA水解。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了禽流感病毒。 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4、(4 ( (2)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__________,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如图所示为 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 (2)若3 为胞嘧啶,则4 应是_____,两者之间通过_____键相连构成碱基对,上图中共有_____个碱基对。 (3)图中 8 示意的是一条_____的片段。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 名词: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间断的直线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2、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 3、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4、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5、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6、转运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7、起始密码子: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 8、终止密码子: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 9、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后发现,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 语句: 1、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①碱基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3、转录:(1)场所:细胞核中。(2)信息传递方向:DNA→信使RNA。(3)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特定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特定的配对方式: 4、翻译:(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信使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2)信息传递方向:信使RNA→ 一定结构的蛋白质。 5、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谷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 6、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是由信使RNA为模板,每三个核

最新笔记(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 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 A.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B.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基因型的传递规律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红眼和果蝇棒眼 D.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3.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A、YR B、Dd C、BV D、AB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B.③和④ C.①和③D.②和③ 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 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 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1∶1 B.1∶2 C.2∶1 D.3∶1 6.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杂交 B.回交 C.测交 D.自交 7.卷舌(A)对不卷舌(a)为显性,某三口之家中,母亲及其独生女儿不能卷舌,则该女孩 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8.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 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B.3/8 C.1/4 D. 1/6 9.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10.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a╳AABB D.AaBB╳AABb 11.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 12.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

高中生物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 第3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玉米叶肉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 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4.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5.洋葱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6.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个四分体含有 A.两条双链DNA分子 B.四条双链DNA分子 C.一条双链DNA分子 D.一条单链DNA分子 ()7.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8.某DNA分子的S片段含900个碱基,问由该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 A.150 B.450 C.600 D.20 ()9.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 A.(A+C)/(T+G) B.C / G C.(A+T)/(G+C) D. A / T ()10.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的原因是 A.染色体中的DNA的含量稳定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可进行复制 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存在于染色体 D.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11.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2008新课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修II第3、基因的本质-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课标要求 (一)、能力要求 1、通过对有关遗传实验的介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介绍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内容要求 1、了解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掌握DNA分子的组成及DNA结构特点; 2、掌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了解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知识网络体系 一、DNA的结构 DNA由成百上千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___1___长链。 化学组成单位—— _____2______= 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 含氮碱基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有__3___种 腺嘌呤(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种类和结构鸟嘌呤(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______4_______。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5______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双链间碱基通过__6___配对而成碱基对 结构特点:稳定性:①.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 ②.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特异性:每种DNA有区别于其它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双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相等。(A+G)/(T+C)=(A+C)/(T+G)=1 不互补的碱基比率之和占总数的50%。(A+G)=(T+C)=(A+C)=(T+G)=50% 中一条链上的非互补碱基对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的这个比值的倒数。 中互补碱基对之和的比率与任一条单链中同样的两个碱基之和的比率相等。 二、DNA的复制 时间:___________7___________。场所:____8____内。 模板: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 原料:细胞核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条件能量:ATP 酶:解旋酶、聚合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