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选修论文 案例为限塑令困境

公共管理学选修论文 案例为限塑令困境

公共管理学选修论文 案例为限塑令困境
公共管理学选修论文 案例为限塑令困境

---------装--------------------------------- --------- 订 -----------------------------------------线----------------------------------------

班级 14级社工2班 姓名 刘灵 学号 14251203206

广 东 财 经 大 学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公共管理学 20 14 -20 15 学年第 二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评语:

==========================================

试论公共政策的完善

——基于限塑令监管困境的分析

摘要: 推行“限塑令”遭遇“七年之痒”之际,国内首个“禁塑令”由吉林省祭出。总的来说,限塑令颁布的这几年时间,大中型超市的执行情况令人比较满意,而农贸市场却不容乐观,甚至情况越来越糟。那么,到底为什么限塑令会遭到如此“尴尬”的局面,白色污染的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 我们又应该怎样从公共政策这个角度来分析、把握这个问题?

关键词:限塑令; 监管困境; 禁塑令

回顾:为减少塑料垃圾污染,从2008年6月1日起,国家就开始实行“限塑令”,迄今已经6年有余。限塑令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进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塑料袋使用量仅减了一成。”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2013年5月曾对《经济参考报》表示,“我国每年生产塑料袋需消耗塑料200万吨,从2008年‘限塑令’实施至今,5年间减少量仅是消耗量的10%,且使用的塑料袋并未得到回收利用,而是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污染严重。”

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原高级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分会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吕春元表示:“在“限塑令”推行初期,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确实有所下降,但由于没有替代产品跟进,人们传统消费习惯的难以改变,加上塑料袋使用范围广泛监管困难,如今,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数量又回到原来水平。时隔6年,“限塑令”除了在超市有部分执行外,已经几乎“形同虚设”,似乎已被人遗忘。”

如今:推行“限塑令”遭遇“七年之痒”之际,国内首个“禁塑令”由吉林省祭出。 11月3日从吉林省发改委获悉,从2015年1月1日起,该省将在全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制品和餐具。这也让吉林成为全国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一、限塑令颁布以来的问题分析

(1)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不周全,缺乏对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以及遭遇的阻碍作必要的预测分析,缺乏对政策的长远性、整体性评估

实行限塑令毕竟是好事,但它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一些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替代品跟不上,是限塑令遭遇尴尬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突然让人们离开塑料袋而没有一种替代品作为补充,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并且,塑料袋已经成为许多家庭装垃圾的盛装食物或放垃圾的必备东西,如果让人们为个塑料袋而花几毛钱或专门去商店买一卷垃圾袋,大多数人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限塑令的实行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众所周知,塑料制品产业是一个“薄利多销”的产业,企业依靠低成本和低利润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庞大的市场需求因而成为企业唯一的生存基础。限塑令的颁布,对那些大型企业或许影响不太大,但对这些中小企业就产生了致命的打击。这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很难进行转产、转业,结果必将有一大批中小企业无法摆脱破产的厄运,塑料制品行业的大洗牌不可避免,而由企业倒闭所带来的,必将是许多人的失业。由以上可见,政府在政策制定及其合法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生活习惯,也没有及时的替代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缺乏对限塑令实行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阻碍的预测与考虑。

(2)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仍存在权责不明,监管力度与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菜市场是限塑令执行最薄弱的环节,它的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限塑”的成败。然而“限塑”涉及质检、工商、物价等多个部门,虽然国家相关文件大致确定了每个部门的分管内容,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每个部门责任权利还是不明确,特别是对于违反“限塑令”的行为由谁来监督检查处罚,此前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政府部门权责不明,肯定会使得执法工作疏忽、怠慢,执法效果不明显,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由此可见,政府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管理,没有明确目标,权责、计划和考核监督。

(3)政府在“限塑”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首先,我国目前在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方面还做得不够,未能对数量庞大的废弃塑料制品进行专门的统一分类、回收、管理与利用,未能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因而大量的塑料垃圾“散落人间”;另外,消费者不应该全部支付环保费用,而政府并未实行塑料袋的有偿回收,并未对回收行为进行物质鼓励,因而回收效果不佳;再者,国标塑料袋的价格不能让人接受。

二.解决对策

政府,企业,以及公民应该携手奋进,共同努力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应该明确权力与责任,划清权限,并加强合作,协调内部关系,加强内部互相监督,确保执法工作协调有力。要加强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责任。

二)政府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资金、科技的投入,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努力开发塑料袋的环保型替代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步引导人们过环保新生活。

三)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型塑料制品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扶持力度,帮助困难企业顺利实现转产,促进塑料制品企业的产业升级。

四)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升级颁布“禁塑令”找到合理替代品,鼓励支持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加强对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管理和处理,积极引

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废弃塑料制品回收与利用的产业化,以加强对白色污染的控制,实现塑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五)政府应该一方面控制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成本,一方面加大对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经营户的财政补贴,减轻经营户的成本压力,努力促进可降解塑料袋的推广使用,达到限塑和环保的目的。

六)政府应该加强环保宣传和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活动,在人们心中形成坚定的环保理念,传播和普及防治白色污染的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七)企业应该化“危”为“机”,抓住国家实行“限塑令”的机会,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尽快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限塑令”的精神,合法经营,不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袋,坚决支持国家限塑政策。

八)公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坚决维护国家政策,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在购物时自备布袋或菜篮,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活动,逐渐形成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小结

要想“限塑”甚至“禁塑”达到垃圾减量的效果,除了有多环节的持续、严格监管之外,必须让塑料袋有理想的替代品,这个替代品需要满足3个特点,即在质量、价格和方便程度上同时具有优势。

对于吉林省在国内率先提出“禁塑令”,吕春园并不看好,他表示,虽然“禁塑令”更为严厉地控制不合格塑料袋的流通,但替代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被市民接受,得到普遍推广都是未知数,需要看具体的执行和时间来检验。

四.备注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是在1月8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公共管理学案例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2004-12-13 案例一:温州市政府得“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得无为温州民营经济得发展,有着自身得动力与内因,而政府得“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得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就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得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就是在争取钱库镇得银行与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得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得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得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得法规与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得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得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与质量管理得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得形象与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得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得虚假广告;仓南得假商标等。温州得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得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得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得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得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与品牌为核心得二次创业得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得需要,大力加强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得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得主体干预,简化与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与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得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得“有为”与“无为”,您就是如何认识与理解得? 案例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得简要回顾 党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得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得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与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得改革。 1982年得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得职数、年龄与文化结构,

公共管理学论文分析

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严重威胁着社会的政治稳定、法制建设、经济发展和伦理秩序。公共管理中道德风险的产生与公共管理者的素质密不可分,深刻分析这些导致公共管理中道德风险的主观因素才有可能有效避免公共管理中道德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者素质;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一种道德现象,用以描述受托人不尽职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委托人利益面临重大损失的危险境况。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是和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性质分不开的,公共管理者是由社会公众委托执行民众拥有的公共权力的人,民众将自己的权力授予公共管理者执行以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共管理者接受社会公众的委托,承担着他们委托的义务,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行使他们所赋予的权力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在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中, 由于公共管理者的权力价值观不同、 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冲突 以及公共管理者的道德意志状态,使其经常有充分的机会背离社会公众的意愿采取不道德的方式来行使公共权力,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潜在和现实的损害与威胁,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一、公共管理者权力价值观的迷失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权力价值观是关于权力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求及其评价的根本观点,它指导公共管理者的权力运作方向、决定其道德行为。公共管理者一旦形成特定的权力价值观,就会表现相应的行为选择,如果权力价值观一旦陷入误区,则会产生越轨的权力行为,引发道德风险。在我们当前存在的多种形态的价值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权力价值观,即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和个人主义的权力价值观。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个人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牟取个人利益为目标。公共管理者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作为其价值取向的唯一标准。在个人主义权力价值观的影响下,本应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权力往往出现错位表现。有的公共管理者把公共权力私有化,把社会公众给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谋私的工具,执行多大的权力便用多大的权力为自社会科学论坛2008·10(下)己谋取利益;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商品化,将权力异化为商品,把权力当作交换中的筹码,搞权钱交易、权物交易甚至权色交易;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庸俗化,把权力变成拉帮结派、排斥异己互相利用的工具,使神圣的公共权力走向庸俗;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特殊化,认为人性的尊严取决于权位的高低,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支配权力的大小,一旦拥有权力便把自己视为特殊人物,荫庇亲朋、高高在上,却对社会公众的利益置若罔闻,凡此种种,不一而别。个人主义权力价值观影响下的公共权力错位异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作为公共权力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往往对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 三、二、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冲突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现实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身份,公共管理者也不例外,他们既是“个体”的人又是“公共”的人,这样在他们的道德选择中会经常性的面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个人义务与公共管理者义务的冲突”“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的冲突”,这种由于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

《公共管理学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能为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提供帮助。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引导低年级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通过公共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准确、恰当地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职能。其中: (1)管理概述主要为整个课程的总论,阐述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类型,以及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管理理论主要较为全面地介绍西方管理思想演变的源流和管理学形成的历史,重点介绍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以及最新发展情况; (3)管理职能主要是按照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通说——管理的四职能说, - 1 -

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分别介绍各管理职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二、课程目标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作为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滚动计划法、领导理论、激励理论等; (2)在案例分析和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案例分析作业展示。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1 -

2020年新编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 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 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要求: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13年1月题目 案例中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的招募、任用等方面的动向。(5分) 具体如下:其一,公务员招募时面向基层,由逐步扩大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的参考比例到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考录。其二,录用时注重向扎根基层、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其三,做好选调与招录相结合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其四,在公务员任用方面,推进公务员的基层锻炼计划,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验。其五,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引入聘任制,实行合同制管理。(10分) 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于部培养选拔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公务员队伍来源比较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等迫切问题;有利于加强在职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体验;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一流人才到基层去,熟悉基层、了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 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 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要求: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2020年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案例论文答辩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案例论文答辩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案例_论文答辩》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案例_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最后阶段的就是进行论文答辩,在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此次分享的是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案例。 论文答辩范例一: 各位老师好!我叫***,20XX届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我的论文题目是《经济转型背景下安徽结构调整研究》。在这里,请允许我周伟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背景意义、结构框架、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背景意义,高等教育与省级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需要结合区域实际为省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安徽省高等教育要立足本省,为本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

和科技支撑。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相继出台省会经济圈、振兴院北、院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院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区域发展规划,加速推动安徽崛起。 当前,安徽正在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和东部沿海地带相比,安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法吸引大量的其他地区的优秀人才来安徽发展,所以,安徽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多层次、高素质人才要依靠本省高校来培养。安徽高等教育要服务于安徽经济发展,为其提供发展动力。 自1999年扩招以来,安徽高等教育的规模日渐扩大,xx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5%,迈入“大众化阶段”,服务于安徽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而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扩大人才数量,还要调整所培养的人才结构。所以,探究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要求,找出安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尝试性地提出调整安徽高等教育结构的对策建议,既能加速安徽经济转型进程,又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本文运用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和三螺旋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安徽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进一步丰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J ( 1 )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 ) 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 )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 )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 )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 )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 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5)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范”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D ) A.市场力量的发展壮大B.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 C.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性 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C ) A.大政府、大社会B.大政府、小社会 C.小政府、大社会D.小政府、小社会 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D ) A.行政科学化B.行政民主化C.发展生产关系D.发展生产力 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B ) A.过程和投入B.过程和结果C.结果和产出D.投入和产出 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D ) A.利益集团B.管制机构C.工会D.行政组织 (7)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出现在江苏省。2002年夏,江苏省太仓市计划扩建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但在设计方案中每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2000吨,工程面临搁置的困境。而当时南京下关电厂每年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污量比核定量

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学概论 作业1(第1-3章): 一、填空题: 1、公共治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3、比较分析案例分析; 4、公共权力公共事务; 5、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 6、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治理人员; 7、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8、政治实体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9、元政策差不多政策;1 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1、D 2、C 3、A 4、B 5、D 6、B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区别。P5--6 答:1、目的不同。公共治理是要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要紧给特定社区的人们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公益性的;企业治理要紧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2)限制因素不同。公共治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治理则不同,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它的原动力确实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3)物质基础不同。公共治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紧来源于税收和发行债券,是公共的,必须公布化;而企业治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紧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于所获得的利润,不需要公布化。(4)治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治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要紧依靠于政治才能和政治倾向性,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5)绩效评估不同。公共治理评估的要紧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好坏、减少各种冲突的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成效、公共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程度等,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治理的评估指标要紧是销售额、净收益率、资本的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2、简述公共治理模式的差不多特点。P11-13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咨询题治理与资源治理相统一,重在咨询题解决上;(4)结果治理与过程治理相统一,重在结果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 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 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国务院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及时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后续监管和衔接,防止出现管理脱节。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 A.供应工具B.补贴工具C.生产工具D.管制工具 2、政府运用审批权,所针对的主要是(D) A.信息对称和内部性问题B.信息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C.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性问题D.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3、国务院对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提出的原则为(D) A.自由、放权、合法、合理、公平B.自由、放权、经济、效能、监督 C.合法、合理、经济、公平、责任D.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 4、行政审批所面对的相对人主要是(D) A.政府主体B.社会主体C.文化主体D.市场主体 5、行政审批要解决的是(C) A.政府准入问题B.社会准入问题C.市场准入问题D.法律准入问题 (3)南京市2004年底开展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结果揭晓。根据群众评议,社会各界对该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一、总体说明 (一)考核对象 公共管理学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4学分、课内72学时。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突破了原有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线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具有科际整合的特点,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凡参加该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 (二)考核方式及记分方法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包括完成纸质作业册中的4次作业等,形成性考核成绩按百分计算,然后按3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期末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为大论文撰写形式,大论文按百分计算,然后按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课程考核总成绩60分为及格。本考核说明启用时间为2015春季。 参加本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的学生,其考核形式为百分之百形考,包括两次阶段性练习、案例分析、大论文等形式。具体样题及计分方式详见“公共管理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2015版)。 (三)考核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公共管理学概论》(第三版)(周晓红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3版)拟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四)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 形成性考核是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本人能够监控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保证学习质量。形成性考核的总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30%。考核内容包括:1.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师的要求,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并形成读书笔记。2.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4次作业(详见作业册)。3.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本课程组织的网上讨论。 建议记分标准为:作业1--3占作业册总成绩的90%(按100分计算),即:每次作业30分,共90分。作业4占作业册总成绩的10%,即10分。作业1—3中每一次的综合练习、小组讨论和读书笔记的计分比例可大致为3:2:1。此计分标准仅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五)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XX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XX市市长曾说:“在XX,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XX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XX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XX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XX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XX 低质皮鞋在XX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XX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XX政府。为此XX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XX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XX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XX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XX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案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1 《公共管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含案例分析)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 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3、罗伯特 达尔 赫伯特 西蒙 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 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 公益性 正规性 6、公共权力 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 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 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 政策分解 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 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71 (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P84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P97 (1)政策本身的因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政策的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因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4)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4 第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重在公共利益。 第二,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统一,重在政府组织。 第三,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统一,重在问题解决。 第四,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统一,重在结果管理。 第五,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统一,重在公平。 第六,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统一,重在外部管理。 第七,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统一,重在服务。 第八,管理制度与技术统一,重在制度创新。 2、分析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40 (1)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了你的权。 (2)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政府职能的不到位,主要是指一些政府的职能只能体现在文件上、书本和口头上,而在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 3、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对策。P90 必要性: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即公共政策要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这就需要更好的了解公共需求,利用公众的智慧,体现在公共政策制定上,就是要鼓励和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参与。二、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个人受价值观、知识结构和具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认知上是具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 可能会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败。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用自己的优势对个人局限性进行补充,通过利益博弈削减认识的局限。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这种利益取向都被诉诸公共政策,这就形成了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必须对于公民的这种积极性加以引导。四、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转变要求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 基本对策:一、树主现代化的公共决策观念。 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系统机制。 三、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法治建设。 五、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 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 (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 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3)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 (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填空题 1、社会性 权威性 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 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 事务官 8、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 “公共” 11、资源配置 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三、简答题 1、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P115 (1)政治性。 (2)社会性(3)权威性(4)法制性(5)系统性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P124 (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P126 (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侧重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其特点是易于实行、政治效应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其成果不易巩固。 (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着眼于公共组织的职能范围、权力体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管理层次与幅度的调整,是常见的组织变革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公共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则着眼于公共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其观念、态度的更新以及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3)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 激进式的变革也成突变式的变革,主要是指在较

2016农大课程论文公共管理学题目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6年课程考试 《公共管理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5年12月23日至2016年11月13日) 题目: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写作提示: 1. 研究综述是针对有关专题,通过对大量现有文献的调研,对相关专题的 研究背景、现状、发展趋势所进行的较为深入系统的述评(介绍与评价)。 2. 文献综述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尤其 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指出该专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或 提出相关的评议。 二、关于地区农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以××县(乡镇)为例 写作提示: 1. 内容可围绕城乡对比、需求与供给、本地区好的经验或途径、养老机制研究等。 2. 写出进行调查的具体时间、地点。 3. 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共发出去多少?收回多少?回收率?并 将调查问卷样卷附在报告后。 4. 如果采用访谈法,要求学生写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访问了什么人 等并将访谈记录附在调查报告后。 三、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预警机制研究 写作提示: 1. 遵循网院论文规范,字数在3000字左右。 四、试论政府缺位、越位的成因与对策 写作提示: 1. 遵循网院论文规范,字数在3000字左右。 五、农村信贷问题调查——以××县(乡镇)为例 写作提示: 1. 写出进行调查的具体时间、地点。 2. 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共发出去多少?收回多少?回收率?并 将调查问卷样卷附在报告后。 3. 如果采用访谈法,要求学生写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访问了什么人 等并将访谈记录附在调查报告后。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

公共管理学2020.1.2

(一)公共管理学框架 第一篇概论篇 Chapter 0 管理导论 Chapter 1 公共管理概论 第二篇主体篇 Chapter 2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Chapter 3 公共部门的角色 Chapter 4 公共组织管理 Chapter 5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第三篇实务篇 Chapter 6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Chapter 7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Chapter 8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Chapter 9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第四篇前沿篇 Chapter 10 公共危机管理 (二)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4*10=40分)复习范围: 1、简述新公共管理改革流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实践内容。(PPT第一章) 2、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PPT第一章,教材P14) 3、简述外部性理论以及外部性内在化的政府干预措施。(PPT第三章,教材P55、56) 4、何为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对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PPT第三章,教材P66) 5、简述战略管理的重要过程。(PPT第七章,教材P79-86) 6、简述科层组织的含义及其困境。(PPT第四章,教材P138-142) 7、弹性化组织结构设计有多种形式,分析不同形式的弹性化组织的特性。(PPT第四章,教材P142-148) 8、简述领导权力的构成内容。(PPT第五章,教材P160-163) 9、阐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PPT第五章) 10、阐述莫尔教授提出的政府战略管理的三角分析模型。 11、公共部门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PPT第九章,教材P275-277) 12、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PT第八章,教材P193-194) 13、何为目标管理?公共部门如何实施目标管理?(PPT第九章) 14、什么是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教材P305) 二、案例题(1*30=30分)复习范围: 1、新公共管理改革理念和新公共服务改革理念 2、公共部门的角色(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3、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 三、论述题(30分)(理论联系实际)复习范围: 1、公共组织管理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3、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论述题答题要求:通过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来证实你对本学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内容解释有创造性并符合逻辑、系统性、一致性与连贯性;运用所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你的工作经验或你熟悉的单位情况解答问题;能够有分析地、合理地、连贯地表述观点。请不要:仅简单描述问题,没有引用适当理论、模型和概念。应把重点放在“分析、阐述”所研究的问题上。完全拷贝他人的作业,否则不会通过考试。仅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资料,有自己观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