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练习-13夜莺的歌声(1)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练习-13夜莺的歌声(1)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练习-13夜莺的歌声(1)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练习-13夜莺的歌声(1)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课时同步练

习-13夜莺的歌声(1)附答案

一、抄写词语。

苏联卫国战争游击队德国法西斯

、组词

锋() 消()梢()淘()

峰() 哨()削()陶()

缝() 捎()宵()掏()

三、照样子,写词语。一一.一

模糊(模模糊糊)弯曲

( ) - ( )

( ) ( ) - ( )

_____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路( )的眼睛( )地回答

( 的树林( 的上衣( 地微笑

( )的花园( 的歌声( 地站着

五、读课文填空。

1.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

着腰。”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

2.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

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给第“2”段加上标点。

(2)“野兽”指的是()。表达了苏联人民

)的情感。

(3)小孩这样回答的目的是()。

3 .课文中的“小夜莺”指(),在课文开头,他

吹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他穿着

(),是为了(),在给德国兵带路

时,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在接

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用杜鹃叫

),在听到游击队的回声后,他()C 课文最后两节内容跟开头一样,小夜莺又()。从这些内

容看,我们知道小夜莺是这样一个孩子:()。

上称为()

4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描写小夜莺的内容基本相同,紧密联系,这在写法上称为()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2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3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4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答案

13《夜莺的歌声》练习题一、抄写词语。

、组词

锋(锋利)消(消息) 梢(树梢)淘(淘气)

峰(山峰)哨(口哨) 削(剥削)陶(陶醉)

缝(缝纫)捎(捎带) 宵(夜宵)掏(掏空)

、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弯曲(弯弯曲曲)高八(高

高兴兴)

清楚(清清楚楚)干净(干干净净)明白(明明白白)

安静(安安静静)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笔直) 的小路( 明亮,)的眼睛(微笑)地回答

( 茂密) 的树林( 漂亮的上衣(慈祥)地微笑

( 漂亮) 的花园( 动听的歌声傲慢)地站着

五、读课文填空。

1.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

着腰。”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破败)的景象,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暴行)。

2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一就都跑了。”

(1)给第“2”段加上标点。

(2)“野兽”指的是(德国侵略者)。表达了苏联人民(对侵略者憎恨)的情感。

(3)小孩这样回答的目的是(让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的话,让他带路。)。

3 .课文中的“小夜莺”指(吹口哨的小男孩),在课文开头,他吹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引诱敌人),他穿着(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是为了(掩护自己),在给德国兵带路时,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麻痹敌人),在接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报告敌人的数目),用杜鹃叫(报告机枪的数目),在听到游击队的回声后,他(突然钻进树林不见了)

课文最后两节内容跟开头一样,小夜莺又( 诱敌,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从这

些内容看,我们知道小夜莺是这样一个孩子:( 机智勇敢、爱国)。

4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描写小夜莺的内容基本相同,

紧密联系,这在写法

上称为(

前后呼应 )。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拟人)

2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反问)

3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设问)

4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比喻)

期中基础知识达标作业

、拼音写字我最棒。(9分)

p

an

ide ng zh e n ch n

f e w 0

zai y nn

y u ch u n

m m ru i

1

bi an

f u

x 1 sh e g kci xu 印

二、 查字典我能行。(5分)

“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______ E ,再查 ____ 画。第3画是 ________ 。在字典

里“贯”有五种解释:①穿;贯通。②连贯。③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 千个叫一贯。④世代居住的地方。⑤事例;成例。在“鱼贯而出”中“贯”取第 种解释。在“横贯江面”中“贯”取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解释。

三、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V”。 (3分)

逃难(n n n d n ) 浙江(zh e zh 0 沉浸(j ni q n ) 木屑(xi e xu 0 若无其事(q i q

红叶似火(sh i s )

四、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4分)

很远。

(5分)

1.《忆江南》是诗人回忆曾经观光游览杭州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忆

江南”是词牌名。(

2.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

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句 话写出了叶老游金华双龙洞,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

( )

3.

“喉、拦、鸥、据、

码、驶”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 )

4. 《桂林山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起全文, 下文分别从水和山两方面

作具体描绘。(

5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是一个

比喻句。(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湛(

i

堪(

______ ( (6分)

暇(

幻(

? \

六、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

期(

) ) )

)

) ) )

) 无论……都…… 不但……而且

既然……就…… 虽然……但是 既……又……因为……所以

2. 3.

)我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陆老师制作教具,( )解决了教学急需, 诚实是人的美德,(

)做什么,(

)我要为人类作出贡献。

( )为国家节约了开支。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4. 我们(

)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工作,

)离人民的要求还差得

七、下列说法对的打“V”,错的打“ X”。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们班的同学怎能不勤奋学习呢?

2.小夜莺把德国鬼子带进了游击队的包围圈。

改成“被”字句

3.树叶落下来。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打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会背诵我会填。(5 分)

1.蚂蚁搬家蛇过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4.春江潮水连海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5.爱人者,人恒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十、我学古诗我会填。(8 分)

1 .《独坐敬亭山》是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____ 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2.《望洞庭》是诗人_______ 在明月当空的____________ 天的夜晚,经过洞庭湖,

记下所见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1 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课文原文】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__________ 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 1、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就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既警觉又有决心和耐心,所以说它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 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wánɡ () nìshuǐ () fǎnhuí

() xiántǔ () xián ()接 dì 皇() fǎn 往() nì 沉() yuē 美其名() 二、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答案 一、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 二、小女儿淹没因此填塞。 三、1.B2.A3.B 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第二课时 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记 (2)违伟:()反()大 (3)弱溺:()亡微() (4)古故:()诗()事 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nɡ xì báo wù jìnɡ jì yìnɡ jiē bù xiá ()() ( ) ( ) lónɡ zhào zhào yào fèi ténɡ hénɡɡuàn jiānɡ miàn ( ) ( ) ( ) ( ) 二、把这些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沸____()杆____()梢____()栏____()滔____()津____()蓬____()你____()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若()若()昂首()()()头()进漫()卷()人声()()震耳()()风()浪()()()奕奕()()抖擞四、选词填空。(6分) 继续陆续连续

1、我()三次来到“鸟的天堂”。 2、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探险家们()来到人迹罕至的大峡谷。 镇静安静平静 4、西湖的水很(),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5、教室里真()。 6、洪水来了,张大伯()地指挥大家撤离。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把句子写具体) 2、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改为陈述句:) 3、妈妈说:“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改为转述句) 4、他是四年级的学生。(改为反问句) 5、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所有的尘埃;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土地。()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几只小鸟在树上欢乐的唱歌。() 4、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 七、日积月累。(6分)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绿水本无忧,;青山原不老,。 3、,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高高下下树。 八、阅读乐园。(17分) (一)课内阅读。(7分)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金灿灿的,一会儿 ...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红彤彤的,一会儿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2、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2分) 3、这个自然段用四个“一会儿”构成了()句式,既突出了云变化极(),又暗示了色彩极()。(3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新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80分钟完卷) 班级:姓名:得分: 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 在相应的等级上划“√” 一、拼音百花园。(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nóng lìqíguān qítóu bìng jìn xīn xiān tián xiāng shān bēng dì liè 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8分) 似.的(shìsì)吹皱.(zòu zhòu)绽.开(zhàn zhài)掠.过(lüè nüè)吹拂.(fó fú)傍.花(bàng pàng)顷.刻间(qīng qǐng)圆晕.(yūn yùn) 二、词语大舞台。(18分) 1.照样子,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0分)例:(绿色)的希望 ()的月亮()的夜晚()的溪水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一定学会了不少 知识吧!来试一试,你一定行,加油!

()的星星()的传说()的果园2.选字填空。(4分) 版板:黑()()图木()出() 乖乘:()巧()法()车()()低头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月光( ) ( ) 密密( ) ( ) 无( )不( ) 若( )若( ) 风( )浪( ) 东( )西( ) 4.选词填空。(4分) 确定确切确认 (1)这是他到学校的()时间。 (2)请你再()一下这支钢笔到底是不是你的。 郑重隆重慎重 (3)表彰“全国优秀工作者”的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召开。 (4)刘局长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的证书()地交到李老师手中。 三、句子加工厂。(9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毛毛细雨从天上瓢泼似的洒落下来。(修改病句)(1分) (2)你怎么会不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呢?(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1分) (3)时间飞快,转眼又是一年。(改为比喻句,使句子更生动)(2分)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一段话改写得更加生动。(2分)

小学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字理

13、夜莺的歌声 削172喂214哨188挺178斯217甩59踢245枪163 防145鬼41汉59滚227毁131惯207 削172,刂形肖声,本义指古代修刮木简和竹简的小刀,又叫书刀,长约一尺, 宽约一寸。引申出删除、削减等许多意思。成语:削足适履。形近字:消、销、宵、 硝、霄、魈、逍、捎、哨、梢、稍等。 喂214,口形畏声,指唤叫声。形近字:隈、偎、猥、煨等。 哨188,口形肖声,指用口或其他器具吹奏出来的尖利声音,如口哨、哨子。在古 代,哨子主要用于报警,所以把担任警戒的人叫哨兵,哨兵站岗的处所叫哨位,巡逻叫 放哨。形近字:捎、梢、稍、鞘、悄等。 挺178,形声字。扌形廷声,本义是拔出。引申为直出之义。成语:挺身而出、挺 拔不群。形近字:艇、庭、莛、蜓等。 斯217,斤形其声,本义指用斧头劈斩。借声作文言虚词。形近字:期、棋、欺等。 踢245,足形易声,指用脚撞击,如踢足球。成语:拳打脚踢。形近字:剔、惕、锡等。

枪163,木形仓声,本义指削尖的竹、木片。古时用这种枪编制篱笆防盗或拒敌。引申为 发射子弹的枪。形近字:沧、舱、苍、创、疮等。 防145,阝形方声,本义指阻挡大水的堤岸,所以常连称为堤防。阝在左是山陵,比喻堤 岸高大如山。引申指防备,如预防、国防。成语: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形近字:放、房、 纺、芳、访、仿、坊、妨、肪、彷等。 滚227,氵形衮声,指大水汹涌、沸水翻动。引申指其他事物的滚动,如车轮滚滚。形近字:磙。 惯207,忄形贯声,指习性、放纵。成语:司空见惯、娇生惯养、习惯成自然等。形近字:掼。‘ 汉59,会意字。 甩59,会意字。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nɡ xì báo wù jìnɡ jìyìnɡjiē bù xiá ()() ( ) ( ) lónɡ zhào zhào yào fèi ténɡ hénɡɡuàn jiānɡ miàn ( ) ( ) ( ) ( ) 二、把这些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沸____()杆____()梢____()栏____()滔____()津____()蓬____()你____()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若()若()昂首()()()头()进漫()卷()人声()()震耳()()风()浪()()()奕奕()()抖擞四、选词填空。(6分) 继续陆续连续 1、我()三次来到“鸟的天堂”。 2、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探险家们()来到人迹罕至的大峡谷。 镇静安静平静 4、西湖的水很(),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5、教室里真()。 6、洪水来了,张大伯()地指挥大家撤离。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把句子写具体)

2、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改为陈述句:) 3、妈妈说:“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改为转述句) 4、他是四年级的学生。(改为反问句) 5、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所有的尘埃;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土地。()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几只小鸟在树上欢乐的唱歌。() 4、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七、日积月累。(6分)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绿水本无忧,;青山原不老,。 3、,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高高下下树。 八、阅读乐园。(17分) (一)课内阅读。(7分)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半紫 ...金灿灿的,一会儿 ...红彤彤的,一会儿 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的对话,学习体会。 汇报交流,课件展示夜莺的回话,师:你准备用什么语气来读夜莺的话?为什么?(故作天真,装糊涂,迷惑敌人。) 4、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等句子。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 6、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 7、学习夜莺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歌声,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目的? 8、学生分组学习。汇报交流: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 (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3)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4)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5)“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夜莺说什么?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 3、师总结: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正是有了有千千万万像小夜莺一样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正是他们团结抗敌,1945年德国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夜莺的歌声,是战斗响起的号声;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打击敌人的枪炮声;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夜莺的歌声,是一曲爱国抗敌的颂歌!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苏联卫国战争进行了四年,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了整整八年,我们也有像小夜莺一样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你知道吗?(王二小、雨来、张噶子等) 2、课外阅读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心中的歌。推荐故事:卓娅的故事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一课一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一课一练 第一课时 一、组词。 帝()溺()返()衔() 啼()弱()饭()街()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 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 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 五、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溺() 堙()故()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 shào() yuē() wèi () 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 2.违伟:()反()大 3.弱溺:()亡微() 4.古故:()诗()事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 溺: 故: 堙: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五、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2.文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表达了女娃的什么精神? 3.你如何理解人死后化成鸟填海的做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60分钟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3分) 清晨, 的江面上 着一层 ,当 的阳光

着大地时,天空变得更加明朗。 2.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解释。(3分) 观:A.景象或样子B.看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 (3)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 3.选词填空。(4分) 变化多端枝繁叶茂神秘莫测奇特壮观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有( )的钱塘江大潮,有( )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 )的大榕树,有( )的火烧云…… 4.补充词语,并写词。(12分)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应接(不)(暇)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漫)天(卷)地 千(军)万(马) (神)秘(莫)测 (1)请仿照画横线的词语写出两个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画波浪线的词语写出两个含有“天”“地”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美好的景物像一幅幅图画,怎能不叫人回味无穷呢? 改为陈述句: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仿写:节日的大街可热闹了,到处都是______,到处都是______。 (二) 综合展示厅(10分) 6.我来填一填。(4分) 读描写景物的文章,就要边读边_______,在头脑中_________。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读《__观潮__》中描写潮来时的那段文字,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大潮汹涌澎湃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力题。(6分) 我是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我在这里生活得十分快乐、幸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文直通车(8分) 8.《观潮》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是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描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时,既写了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又写了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9.《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0.雅鲁藏布大峡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教学时,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最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讲、演故事。 2.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应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的句子,特别是表现小夜莺言行的句子去细读体会。如课文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小夜莺言行的句子比较多,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画出写小夜莺言行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小夜莺这样说、这样做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敌人听了小夜莺的话,看见小夜莺这样做,心里也会怎么想。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重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本课对话较多,可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句段的体会,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运用不同语气语调,读好文中的对话。小夜莺的话语要读得童声稚气、天真活泼。军官总是想从小夜莺口中得到什么,他的话语中有诱骗,有恐吓,也有企盼,因此军官的话语要读得狡诈、阴冷而又带有期冀。 4.课文结尾的提示语要求学生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有些难度,对于首尾照应关系,教师作适当提示即可,不必讲得太深太细。文后安排了三道练习题,第一题提出了读的要求,第二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题提出了本课重点训练的要求。这些练习应在本课阅读中分步落实。 5.指导学习前可简介苏联卫国战争的情况,阅读后可介绍一些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 6.本课生字较多。“呻(shēn)吟(yín)”的韵母是前鼻音,“拧(nínɡ)”、“钉(dìnɡ)”的韵母是后鼻音,“钉”也是多音字,还读“dīnɡ”,要帮助学生读准。“毁”字,要注意“臼”的笔顺及与“白”的区别,要注意区别“喂”与“滚”右下部分的不同,不要多笔少画,把字写正确。本课中出现的新词,可分二类处理,一类是意义比较固定的词,如木屑、蘑菇,可安排学生预习时,通过查字典理解。另一类词语,如沉寂、宛转,则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

1. 按要求默写。(7分) A.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B.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E.____________ 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H.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攒(zuǎn)动称(chèn)职咀嚼(jué)随声附和(hè) B、惬意(qiè) 骊(lí)歌炽(zhì)痛病入膏肓(huāng) C、恻(cè)隐荫庇(yìn) 狼藉(jí)叱咤风云(zhà) D、晒(shěn)笑荣膺(yīng)干涸(gù)踉踉跄(qiàng)跄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多姿多彩心旷神怡转弯抹角消声匿迹 B、眼花缭乱川流不息迫不及待阴谋鬼计 C、周道如砥遮天蔽日鳞次栉比张皇失措 D、再接再励惟妙惟肖万籁俱寂锋芒毕露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A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小 1

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 (1)从概括主旨(中心)的角度,在A处填写一句总起句。(写在下面)(2分) (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不可照搬文中的语句)(2分)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共5分) A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 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 于是A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 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豆腐这么早出锅啦!”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①上面文段节选自(人名)的《呼兰河传》。人物A 是。(2分) ②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A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这首诗表达的感情?(2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3精卫填海 一、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 1.年少.(shǎoshào)时应该好好读书,少.(shǎoshào)玩电子产品。 2.游泳时遇到溺.(lìnì)水应该如何自救呢? 3.玉皇大帝.(bìd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主宰。 4.今天大雾弥漫,不远处的高层建筑都堙.(yīnyīng)没在雾气中。 二、字词乐园。 1.选字组词填空。 日曰弱溺 ()出()小 美其名()沉() 反返街衔 正()()道 ()程()接 2.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 ..() A.未成年的女孩B.小女儿 (2)溺.而不返() A.溺水,淹死B.沉溺,沉醉 (3)以堙.于东海() A.土山B.填塞 三、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2.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B.精卫常常去西山衔木石,所以东海都被堵塞了。 C.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于是东海就堵塞了。 D.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去修补东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填海》选自《________________》,精卫以前叫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后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__________。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______________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六、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精卫填海》 语段二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④,欲得饮⑤,饮于河、渭(wèi)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⑦。未至⑧,道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pīkāi() huǎn huǎn() jīfū() xuèyè() bēi cǎn() wéi kàng() yuán huán() shōu huò() 二、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用“”画出来,并改正。(10分) 1.盘古的四枝和驱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 )( ) 2.火神很敬配普罗米修斯。( ) 3.普罗米修斯被索在悬崖上,但他并不向宙斯区服。( )( ) 三、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那个少.(shào shǎo)年因为缺少.(shào shǎo)家庭的关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在黑咕隆.(lōng lóng)咚的夜里,他们悄悄地准备了一场隆.(lōng lóng)重的宴会。 3.妈妈想为妹妹扎.(zāzhá)辫子,但是妹妹不愿意,一直在挣扎.(zāzhá)。 四、选词填空。(8分) 严厉严格 1.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 )的惩罚。 2.新来的教师对我们的要求很( )。 承担承受 3.这样,普罗米修斯所( )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4.这次事故他必须( )全部责任。 五、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6分) 1.盘古撑在天地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 ( ) 2.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 ..的大地。( ) 3.人们在无边的黑暗 ..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 )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洪水中的人们被女娲救上来了。(改为“把”字句) 2.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3.气息变成了风和云。(扩句) 4.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仿写比喻句) 七、口语交流台。(4分) 最近,亮亮非常喜欢读神话故事书,一有空闲就拿起书来读。妈妈看到后说:“亮亮,你每天多写点课外题不好吗,还读闲书?”如果你是亮亮, 你会怎么跟妈妈说? 八、课内阅读。(12分) ①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②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③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并写下来。(3分) ( )—( ) ( )—( ) ( )—( ) 2.读第②句话并用横线画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并说一说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分) 3.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总结这一段的内容,下面几个词语应该选哪个?( )(3分) A.顶天立地 B.开天辟地 C.化作万物 4.盘古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3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地同敌人周旋,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赞扬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精神。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不绝于耳,一个危险中充满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 【课前准备】 1.收集苏联卫国战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收集夜莺资料,了解夜莺。 3.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课题切入,抓歌声主线,抓关键语句。 2.选取重点语段,采取多形式朗读感悟,重视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机智。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长文短教、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从课题切入课文: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3课夜莺的歌声,齐读课题。 生:13、夜莺的歌声 师:这里的“夜莺”指的就是那种会唱歌的小鸟吗? 生:不是,指的是一位苏联小男孩。 师:对,是一位苏联小男孩。 生:“那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小男孩给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声音。 师:指的是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吹的口哨声。 师:再读课题。 生:13 夜莺的歌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展示。 1.词音连线。 脖颈tǎnɡruò 欺侮zhuāyǎnɡ 抓痒qīwǔ 倘若ɡōnɡyǎnɡ 供养bójǐnɡ 涟漪liányī 2.看拼音,写词语。 zǎocānpíqìxìnɡɡédūnxià ()()()() 3.补全词语,再写一个带有相同字的成语。 望子成()群()无首 如()添翼调()离山 天()行空汗()功劳 4.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角()恶()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 (2)它_________,一连就是_________,非把老鼠等出来!

(3)你见了绝不会_________它,它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认识了_________的白鹅,具有 _________派头的白公鹅,性格_________的猫,像_________一样伟大的母鸡。 (5)请给下列词语分类。 ①从容不迫②架子十足③屏息凝视 ④生气勃勃⑤慢条斯理⑥如怨如诉 描写白鹅的: 描写猫的: 描写白公鹅的: 描写母鸡的: 6.请你展开想象,把下面看似毫不相干的词语,分别写成各具特 色的句子。 (1)桃花河水笑脸 (2)星星草地孩子 二、阅读天地。 1.课内阅读。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 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 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 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解释下列词语。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精讲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我会写: 忧:忧愁忧患隐忧无忧无虑忧国忧民 虑:忧虑过虑顾虑考虑深谋远虑 贪:贪玩贪睡贪婪贪心贪得无厌 职:尽职称职职业职务官职辞职 屏:屏息屏气屏除屏弃屏退屏迹 蹭:蹭吃蹭车磨蹭蹭破皮蹭一身泥 稿:稿纸草稿书稿投稿脱稿稿子 腔:腔调唱腔口腔胸腔南腔北调 解:解闷解恨解约瓦解难解难分 闷:解闷烦闷闷雷闷得慌闷闷不乐 蛇:毒蛇蟒蛇蛇蝎画蛇添足杯弓蛇影 遭:遭殃遭灾遭难遭遇第一遭 殃:遭殃灾殃殃及池鱼祸国殃民 盆:花盆脸盆水盆盆地盆栽盆景 勃:蓬勃生气勃勃英姿勃勃勃然大怒 形近字: 忧(忧愁)优(优秀)虑(考虑)虎(老虎)

蹭(蹭饭)赠(赠送)稿(草稿)搞(搞鬼) 腔(口腔)控(控制)遭(遭遇)糟(糟糕) 多音字: 屏:bǐng屏气píng屏幕 折:shé折本zhé打折zhē折腾 近义词: 古怪——奇怪凝视——凝望 勇猛——勇敢淘气——调皮 开辟——开拓变化多端——变化无常 反义词: 老实——顽皮丰富——贫瘠 勇猛——怯懦变化多端——一成不变 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理解词语: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稀奇罕见的。【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开辟】开拓扩展。 【生气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 【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舒畅。 【变化多端】指变化多种多样。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腔调丰富,会各种各样的声音。 词语扩展: “无~无~”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 无缘无故无法无天无穷无尽无拘无束 句子解析: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1.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 zhào()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 来了,雾zhújiàn()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小时候,妈妈常常qiān()着我的手来到小溪,来到zhuāng jia( )地,来到pú tao( )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二、按要求填空。(7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 ,再查画。在“薄雾” 中“薄”的读音是。 2.“鼎”字一共有笔,第十笔是。用“鼎”组两个词语: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10分) 若( )若( ) 人( )人( ) 人声( )( ) ( )( )相接 ( )崩( )裂风( )浪( )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四、句子快乐屋。(8分) 1.霎时 ..,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2分)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3分) 2.我会补充句子。(3分) 卵石间有多少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着一个。 五、课文欢乐谷。(9分) 1.《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 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 2.《走月亮》中“”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表

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 3.《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了、和等景物,为我们描 绘了一幅的画面。 六、课内阅读。(13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 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 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逐渐—( ) 颤动—( ) 飞奔—( ) 犹如—( )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好处: 3.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两段话是作者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描写的是的景象。(3分) 4.文中的“水墙”指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2分) 5.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2分) 七、课外阅读。(14分)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 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 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 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教案

13、白鹅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课 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

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词语的处理 1、读音: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坑、躺、共”,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与其他字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3、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理解课文 1、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写的?你有发现就可以与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与朋友讨论。(学生分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1、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来理解这一句话的。 2、课件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同学们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来展开的,那现在你对“高傲”这个词语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写“高傲的白鹅”表达出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5、作者经过仔细观察,认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后,用生花妙笔表达了自己的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你想从本课中,学习些什么呢?同学们相互启发议论。 6、课件: a)词语通俗、准确:左顾右盼、厉声呵斥、三眼一板、从容不迫…… b)句子生动有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来写。“鹅是高傲的动物” d)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课文,并拓展。 1、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借鉴的地方? 2、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