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开区读者借阅管理办法

经开区读者借阅管理办法

经开区读者借阅管理办法
经开区读者借阅管理办法

合肥经济开发区读者借书证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经开区读者借阅证的管理,更好地为经开区读者服务。经合肥学院图书馆与经开区办公室协商,特制订如下管理办法:

一、借阅证办理方法

1、读者办理借阅证,须填写《合肥经开区办理借阅证信息表》,并盖公章,按照单位集中统一办理(每月1次)。

2、财务处负责办理合肥学院“校园一卡通”(借阅证)。办卡时缴纳一张电子彩照和15元成本费。

3、作为对国家资产外借使用的保障,办证时同时缴纳

押金:管委会人员

100元/人;其他人员200元/人。

4、图书馆凭学院财务处押金收据,开通“校园一卡通”认证。

二、借阅证的有效期及续、退办法

每个借阅证有效期为三年,如协议续签,可以继续延长使用。读者如需注销一卡通,须将所借图书及违章欠款全部还清,予以办理注销手续。同时归还押金单,到财务处领取押金(无息)。

三、借阅证使用方法

借阅证仅限本人使用,如转借他人,予以扣证,暂停借

阅3个月。借阅证转借他人使用或遗失后,造成书刊丢失或毁坏、过期未还情况,借书证原有持有者负全部责任。归还图书可代还,不需要借阅证。

四、借阅量及借期

每卡可借阅中文图书5册。其中专业书借期为90天,小说书借期为25天。逾期不还者,按本馆规定处理。

五、图书丢失损毁赔偿办法

读者需保持所借图书的完整,如发现有损毁或丢失的,按本馆规定处理。

六、以上办法有图书馆负责解释,并可能随着管理方式的变化而修改。

合肥学院图书馆合肥经开区办公室

2013-10-21

有需要办理借书证的人员,请按规定填写借阅证信息表,并交公司盖章后于10月28日前连同押金公司综合部。

合肥经济开发区办理借阅证信息表

单位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 范围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部界限的扩大、缩小或内外部区域间的调换。 功能区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调整。 更改名称,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称中的地名更改或保护对象的改变。 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则上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应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损害生物多样性,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性质。对面积偏小,不能满足保护需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鼓励扩大保护范围。 自批准建立或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避免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范围上产生新的重叠。

第六条存在下列情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申请进行调整: (一)自然条件变化导致主要保护对象生存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二)在批准建立之前区内存在建制镇或城市主城区等人口密集区,且不具备保护价值; (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国家重大工程包括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列入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且近期将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 (四)确因所在地地名、主要保护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以申请更改名称。 第七条主要保护对象属于下列情况的,调整时不得缩小保护区核心区面积或对保护区核心区内区域进行调换: (一)世界上同类型中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且为世界性珍稀濒危类型; (二)世界上唯一或极特殊的自然遗迹,且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国际对比意义; (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 第八条确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调整保护区的,原则上不得调出核心区、缓冲区。 建设单位应当开展工程建设生态风险评估,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 除国防重大建设工程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重大工程建设调整后,原则上不得再次调整。 第九条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提出申请。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的,应事先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或更改名称,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抄

国际机场控制区人员证件模拟试题

申领**国际机场控制区人员证件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机场护卫部、安检站、机场公安局和驻场武警部队的执勤人员负责日常控制区证件的查验。 2、持证人员乘机时,严禁使用通行证件代替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登机牌通行控制区道口(通道)。 3、持证人员应按照通行证授权区域通行。在进入滑行道、联络道和跑道区域前,必须同时报经空管塔台同意。 4、通行证查验门禁是指用于辨别证件真伪的门禁点位,主要分布在机场控制区道口(通道)处。 5、持证人员在进入机场控制区前,应当对其证件和携带的物品进行自检自查,严防将无效证件、违禁品和限制物品带入机场控制区。 6、申办通行证应当遵循如实申办、严格审查、严格控制、严格管理的原则。 7、持证人员在进入机场控制区前和在机场控制区内活动时,应服从和配合机场执勤人员的检查和管理。 8、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件是指在长水机场控制区内工作的人员或因工作需要进出控制区的人员、车辆获得批准后进出机场控制区的凭证。 9、佩戴通行证须使用长水机场配套统一的通行证外套和挂带。 10、通行证遗失、被盗、被抢的,申办单位应在24小时内将经本单位领导签署意见的遗失证件情况材料交机场护卫部报失。 11、持证人员在进入机场控制区设有智能读卡和生物识别系统的道口(通道)时,应分别履行读卡验证和生物识别程序,通过检验后方可进行安全检查程序。 12、多个持证人员通过同一门禁时,应逐一顺序、及时关闭刷卡验证,通过后及时关闭通道门,防止他人尾随。 二、选择题 1、机场护卫部是通行证的主管部门,负责通行证的申请受理、资格审核、培训考核、证件制发、、工作。( A ) A. 使用监管,违规查处 B.发放回收,统一保管 C.注销挂失,违规查处 D.使用监管,背景调查 2、通行证件分为 4类。Ⅰ类为两年期限期专用证件,Ⅱ类为一年期内限期专用证件,Ⅲ类为引领通行证件,Ⅳ类为应急专用证件和引领标识。其中,持类通行证件出入机场控制区的人员,须由授权指定持Ⅰ类证件或Ⅱ类中一年期限期证件的人员进行全程陪伴、引领和管理。(C) A.Ⅰ B.Ⅱ C.Ⅲ D.Ⅳ 3、申办通行证应当遵循、严格审查、严格控制、严格管理的原则。( D )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如实申办 4、在内场道路通行的车辆、人员遇有航空器滑行或拖行时,在航空器一侧安全距离外避让,不得在滑行的航空器前米内穿行或米内尾随。(A) A.200,50 B.100,50 C.200,100 D.150,50 5、通行证持有人应当自觉遵守长水机场控制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自觉维护机

控制区通行证件检查

广州白云机场控制区通行证(长期、绿色) 报告考评员:此证件是地方机场证件属于人员使用的证件,证件名称是广州白云机场控制区通行证(长期证件),使用范围是(0—9、F1—F3)。查验时要人证对照查验证件上的内容是否相符并有效(证件有否过期?)。 广州白云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短期、褐色) 报告考评员:此证件是地方机场证件属于人员使用的证件,证件名称是广州白云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短期证件),使用范围是(0—9、F1—F3)。查验时要人证对照查验证件上的内容是否相符并有效(证件有否过期?)。 广州白云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临时、淡绿色、纸质)报告考评员:此证件是地方机场证件属于人员使用的证件,证件名称是广州白云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临时证件),持此证人员需要相应的引领人带领才可进入隔离区,(此证只可进入1区域)。查验时要人证对照查验证件上的内容是否相符并有效(证件有否过期?)。

白云机场控制区临时通行证(当次有效)报告考评员:此证件是地方机场证件属于人员使用的证件,证件名称是白云机场控制区临时通行证(当次有效),此证只允许当次进入国内到达和登机桥接送某一航班(MU5311)。查验时要人证对照查验证件上的内容是否相符并有效(证件有否过期?)。 白云机场控制区车辆通行证(长期) 报告考评员:此证件是地方机场证件属于车辆使用的证件,证件名称是白云机场控制区车辆通行证(长期),该证车辆准入道口(1、3、5—12)可通行区域(5—9)。查验时要车证对照查验证件上的内容是否相符并有效(证件有否过期?)。 白云机场控制区车辆通行证(短期证件)报告考评员:此证件是地方机场证件属于车辆使用的证件,证件名称是白云机场控制区车辆通行证(短期证件),该证车辆准入道口(1、3、5—12)可通行区域(5—9)。查验时要车证对照查验证件上的内容是否相符并有效(证件有否过期?)。

机场通行证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加强的安全管理,维护民用航空秩序,确保航空运输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机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上海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B A、机场 B、上海机场控制区 C、隔离区 D、航空器 2、机场控制区是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入受到限制的区域。C A、工作人员 B、货运车辆 C、人员、车辆 D、旅客 3、控制区通行证是人员、车辆进出机场控制区的。A A、有效凭证 B、唯一证件 C、长期证件 D、特种证件 4、上海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适用于在上海控制区活动的人员和车辆。C A、浦东 B、虹桥 C、浦东和虹桥机场 D、单一机场 5、是上海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主管单位。C A、驻场单位 B、安检护卫 C、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 D、机电信息 6、以下符合控制区长期人员通行证受理条件的是。A A、长期在机场控制区内从事民航生产运输等工作人员 B、短期在 机场控制区内从事民航生产运输等工作人员C、临时在机场控制区 内从事民航生产运输等工作人员D、因应急救援等工作需要进入控 制区的人员 7、安检护卫保障部作为控制区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在机场负责通行证的。D A、制发工作 B、信息保障工作 C、人员审查工作 D、查验

工作 8、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机场控制区划分为。C A、八个区域 B、九区域 C、十个区域 D、十一个区域 9、人员长期通行证内有效。B A、长期 B、2年 C、10年 D、5年 10、首次申办控制区通行证人员应携带本人在办证窗口通过面见审核。A A、有效身份证件 B、户口簿 C、通行证 D、工作证 11、车辆长期通行证内有效。B A、1个月 B、2年 C、2个月 D、5年 12、人员临时通行证有效。D A、1个月 B、2个月 C、多次 D、1次 13、民航单位单独使用、管理的控制区域,该区域使用的通行证。C A、可随意申请 B、可随意发放 C、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和发放 D、无需管理 14、通行证申办以名义进行。A A、单位 B、个人 C、单位和个人 D、单位负责人 15、对因应急救援等其他工作需要进入控制区和中心现场的人员或车辆发放。D A、长期通行证 B、短期通行证 C、临时通行证 D、特种证件 16、与民航生产保障单位签订建设、委托经营或租赁等合同的单位申办通行证,由负责申办。C A、申办人员个人 B、委托单位 C、民航生产保障单位 D、任意单位

厦门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件管理规定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厦门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厦门机场控制区的安全管理,维护民 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厦门机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厦门机场控制区内活动的 所有人员。 第三条机场控制区,是指根据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 进出受限制的区域。 厦门机场控制区(以下简称机场控制区或控制区) 划分为: (一)航空器活动区,指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 -1 -

着陆和滑行的部分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内标定的供人员、车辆通行的场地,包括机动区、停机坪和服务道; (二)候机隔离区,指在候机楼内划定的供已经安全检查的出港旅客等待登机的区域以及登机通道、摆渡车等,即安全检查点与航空器之间的一切旅客离港区域; (三)行李领取区,指候机楼内入港行李等待旅客领取的区域; (四)国际联检区,指候机楼内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口岸签证等单位联合检查的区域,包括国际出发、抵达联检区域; (五)行李/货物分拣装卸区,指将进出港行李/货物按航班进行分拣、装卸的区域; (六)执行航班任务的航空器,包括客舱和货舱; (七)货物存放区,指已经安全检查的出港货物分拣等待装机以及入港货物分拣等待领取的货物存放作业区域; (八)航空器维修区,指为航空器维修提供的所有区域或设施,包括停机坪、机库、建筑物、车间、停车场以及与其相关的道路; (九)其他应当列为控制区进行管制的区域。 - 2 -

第四条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是 指发给在控制区工作的人员和车辆用以证明工作身份及 其通行权利的专用证件。 本规定所称控制区通行证,仅指人员通行证。 进入机场控制区的人员必须持有控制区通行证。 第五条厦门机场控制区通行证按照用途和有效期 限分为长期通行证、短期通行证、临时通行证三类。 第六条长期通行证的发放范围限于长期在控制区 内从事工作的下列人员: (一)从事民航生产运输、勤务保障单位的工作人员; (二)担负安全保卫、口岸查验单位的工作人员; (三)在控制区内从事商业经营租户的管理人员; 长期通行证的最长有效期限为两年。 第七条短期通行证的发放范围限于: (一)符合长期通行证发放范围,但初次申领通行 证的人员; (二)因证件丢失需补办短期通行证的人员; (三)短期进入机场控制区内进行生产运输、勤务 保障、商业经营、施工等工作的人员; -3 -

控制区通行证管理规定复习资料-24046.答案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人员控制区通行证管理规定复习资料 证件管理规定部分: 1.人员控制区通行证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控制区内活动的所有人员。 2.控制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人员、车辆进出受到限制的区域。 3.控制区人员通行证件:是指人员进出机场控制区的有效凭证。 4.候机隔离区:是指在候机楼内划定的供经过安全检查的出港旅客活动的区域,包括登机通道、摆 渡车。 5.国际联检区:是指海关、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联合检查的区域,包括国际出发联检厅、国际到 达联检厅和旅客交运行李提取厅。 6.航空器活动区:是指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 联络道、客(货)机坪。 7.行李分拣装卸区:是指对出港和进港行李进行分拣的场地。 8.驻场单位:指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有直接民航业务关系的驻场运营单位; 9.控制对象:是指有违法犯罪、违法犯罪嫌疑或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被公安机关处理或被通行证件 申办单位处分、辞退、开除的人员,以及违反本规定被取消办证资格人员。 10.机场控制区实行分区管理,共划分为8个区域 11.各区域用相应英文字母表示: A——国内航班出港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出港联检区及隔离区 C——航空器活动区 D——登机 E——国内航班进港隔离区 F——国际航班进港隔离区 G——航空货运控制区 H——行李分拣装卸区 12.通行证件种类 控制区人员通行证件分为长期通行证件、短期通行证件、施工维修通行证件、临时通行证件、 人员专用证件五种。 13.长期证件证件(三年期)适用范围、期限 适用于各驻场单位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控制区工作人员,每三年更换一次。 14.短期证件(一年期)适用范围、期限 适用于在控制区工作与驻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二年以下劳动合同的工作人员,每年更换一次。 15.施工维修证件适用范围、期限

2019上海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

上海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上海机场控制区的安全管理,维护民用航空秩序,确保航空运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201号)、“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2011年9月2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修订)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机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一)机场控制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人员、车辆进入受到限制的区域. (二)控制区通行证,是指人员、车辆进出机场控制区的有效凭证. (三)候机隔离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候机楼内划定的供已经安全检查的出港旅客活动的区域,包括登机通道摆渡车. (四)国际联检区,是指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海关联合检查的区域,包括国际出发联检厅、国际到达联检厅和旅客交运行李提取厅. (五)国内到达区,是指国内到达旅客活动的区域及交运行李提取厅. (六)航空器活动区,是指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 (七)行李分检装卸区,是指对出港和进港行李进行分检的场地。 (八)背景调查,是指为评估有关人员是否道合从事民用航空相关工作,或是否可以在无人陪同下进入民用机场控制区,而对其身份、经历、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的调查。 (九)限制人员,是指根据《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的规定,没有通过背景调查的人员,或被取消办理上海控制区通行证资格的人员 (十)面见审核,是指通行证管理职能部门对申办人员及其有效身份证件、基本信息进行当面核实确认。 (十一)申办单位,是指可以独立为其本单位人员、车辆中请控制区通行证的位 (十二)委托单位,是指与民航生产保障单位签订建设委托经营或租赁等合同的单位。

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办法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2月7日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份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羚牛、珙桐、水青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大小凉山分界线黄茅埂主峰大风顶的东坡,按照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四至界线:东自波罗依打起,经涡孜博罗、戈皆拉打、车枯波惹、涡马普,至嘎斯涡麻为界;北自挖黑河起,经1812m、1893m、1798m山峰,至波罗依打为界;南自嘎斯涡麻起,经斯涡觉,至览郭皆为界;西自览郭皆起,经觉都至涡马皆,再经3643m、2000m、1487m山峰、日别依皆,至罗姑波为界;总面积3016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0410hm2,缓冲区3219hm2,实验区6535hm2。外围保护带23700hm2,

涉及马边县永红、高卓营、梅子坝、沙腔、烟峰5个乡的部分村庄以及觉罗豁国有林场。保护区内的全部土地和自然资源属国有。 第三条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应遵循全面保护、突出重点、生态优先、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区的规划制定和建设、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凡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建设、勘探、科研、旅游、运输及农、工、牧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是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实施行政管理,负责解决有关行政事务问题。 第六条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县森林公安局负责保护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国家财产,维护当地社会治安,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的案件。 管理局会同保护区所在和毗邻的美姑、雷波等县、乡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组成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制订保护公约,协调配合、联防联控,共同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对进入保护区内从事放牧等违规活动的,由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按照保护公约强行制止,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坚决予以捕杀。 周边乡镇人民政府要协助做好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控制区通行证考试参考资料

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考试复习容 第一章空防安全知识 一、基础知识 航空安全保卫(空防安全)是指用来维护民用航空不受非法干扰而采取的措施和使用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 非法干扰行为指危及民用航空和航空运输安全的实际或预谋的行为。 二、管理依据 《中华人民国民用航空法》 《中华人民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 《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 《双流国际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件管理办法》 三、容 《中华人民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节选培训容)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机场控制区应当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划定为候机隔离区、行分检装卸区、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等,并分别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标志。 第十三条人员与车辆进入机场控制区,必须佩带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并接受警卫人员的

检查。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由民航公安机关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发和管理。 第十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车辆、设备必须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员、车辆必须避让航空器。 第十六条机场禁止下列行为: (一)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栏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机场控制区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 (三)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 (四)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强行登、占航空器;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七)扰乱机场秩序的其他行为。 违反本条例由民航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进入候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包括机组人员)及其携带的物品,应当接受安全检查。接送旅客的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候机隔离区。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机场控制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划定的进出受到限制的区域。“候机隔离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候机楼(室)划定的供已经安全检查的出港旅客等待登机的区域及登机通道、摆渡车。“航空器活动区”,是指机场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客机坪。 第二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 第一节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基本知识 《双流国际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节选容 一、依据 为加强双流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管理,维护机场控制区的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二、通行证的种类、容(考试重点) (一)定义

自然保护区评估办法

附件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项目赋分表(试行) (表中括号内数字为分值) 评估要素赋分评估项目赋分项目状况赋分 管理基础(42)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8)1、科室设置满足各项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 2、科室设置不全,但能满足主要管护业务需要,专业技术人 3、同2,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30%以下。(3) 4、尚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0) 2、运行经费保障程度(4)1、保障程度较好。(4) 2、基本有保障。(3) 3、无保障。(1) 4、无经费。(0) 3、管护设施(8)1、各项设施完备,能满足工作需要。(8) 2、基本完备,可保障主要管护任务的需要。(5) 3、有部分设施,完成主要管护任务存在一定困难。(3) 4、因无基本设施不能开展有效的管护工作。(0) 4、面积及功能区适宜性(3)1、面积适宜,分区合理。(3) 2、同1,但包含较多社区。(2) 3、面积过大或过小,管理上困难。(1) 4、面积过大,包含社区太多。(0) 5、范围界线与土地权属(3)1、范围界线、土地权属清楚。(3) 2、同1,但部分地段、地块尚不清楚。(2) 3、存在较大纠纷。(1) 4、未具体划界。(0) 6、管理目标与规划计划(8)1、管理目标明确,规划合理,年度计划完成好。(8) 2、同1,但规划或计划内容与管理目标不相符。(5) 3、管理目标不明确,(3) 4、管理目标与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不同。(0) 7、法制建设与执行情况(8)1、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并依法进行管理(8) 2、没有该保护区专门法规,但仍能依法管理。(5) 3、同2,但违法活动未得到有效查处。(3) 4、管理机构本身存在违法情况。(0) 管理进展(58)8、资源本底(4)1、出版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并不断有新的发现。(4) 2、开展过综合科学考察,主要情况清楚。(3) 3、开展过单项调查,主要情况尚不够清楚。(1) 4、未进行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调查。(0) 9、日常管护(8)1、有效,管护上未出现问题。(8) 2、比较有效,管护上未出现大的问题。(5) 3、基本有效,未出现社会影响极坏的管护性问题。(3) 4、管护无效。(0)

深圳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准入考精彩试题库

深圳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准入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深圳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主管单位是()。C A、安检站 B、航空护卫站 C、机场公安分局 D、监管局 2、安检站、航空护卫站负责控制区通行证的()。D A、证件制发 B、信息采集 C、人员审查 D、现场查验 3、控制区通行证是人员进入机场控制区的()。C A、唯一凭证 B、长期证件 C、有效凭证 D、特种证件 4、控制区通行证是指经过特定程序发给在控制区内()的人员用以证明身份及通行权利的专用证件。B A、旅游 B、工作 C、乘坐飞机 D、购物 5、机场控制区按照其职能划分为()保安限制区。B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6、通行证上的“A”标识符号是指()。A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7、通行证上的“B”标识符号是指()。D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8、通行证上的“C”标识符号是指()。A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9、通行证上的“D”标识符号是指()。B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10、通行证上的“E”标识符号是指()。C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及设备管廊区 D、航空器客舱 11、通行证上的“F”标识符号是指()。B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12、通行证上的“G”标识符号是指()。C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13、通行证上的“H”标识符号是指()。D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14、通行证上的红色“Y”字母是指()。B A、特别通行 B、引领资格 C、免检资格 D、准驾车型 15、申办通行证必须以()名义进行。C A、个人 B、航空公司 C、单位 D、单位领导 16、首次申办通行证人员,应携带本人()到办证大厅前台通过查验审核。D A、户口簿 B、工作证 C、驾驶证 D、有效身份证件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23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07-28 【生效日期】1992-07-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1992年7月28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三章管理保护 第四章合理利用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拯救濒危的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为科研和生产服务,造福人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片,总面积二十万公顷。经确定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界线,不得随意变更,确须变更,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条第三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全面保护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物资源,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合理经营利用,发挥多种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 第四条第四条本州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第五条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全州各族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禁止一切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 然资源的行为,支持和督促各级管理部门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本州内其它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依照本条例进行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七条第七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机构统一管理,设立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行使对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职能,由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省林业厅指导。 管理局下设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管理所受所在县人民政府和管理局双重领导。 管理所以下可设立若干个保护管理站。 第八条第八条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保护自然的宣传教育;负责保护区的行政管理,保护和发展珍贵、稀有的动、植物 资源;依法查处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开展科学研究,探索自然演变的规律 和合理利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九条第九条自然保护区设立林业公安机构,行政上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领导,业务 上受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林业公安机关领导。 自然保护区公安机构的主要职责:保卫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国家财产;依法查处破坏自 然保护区资源和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配合当地公安机关维护辖区的社会治安。

机场通行证考试资料

政府主管部门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是首都机场地区航空保安的主管当局 (1)禁止携带的物品主要包括:枪支弹药、管制刀具、警械、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火柴、酒精、油漆、烟花爆竹)、腐蚀性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各类刀(工)具等(详细内容见附件 2); (2)限制携带的物品主要包括:允许携带容器容积不高于100 毫升的液态物品进入机场控制区; (3)如因工作需要确需携带工具进入控制区的,须按照《首都机场控制区危险工具器材携带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运送大宗液态物品进入控制区的,须按照《首都机场控制区大宗液态物品运送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通行证种类及内容 通行证按照使用对象及使用期限分为一类通行证、二类通行证、三类通行证、四类通行证。 持三、四类通行证出入机场控制区须由专门陪同人员进行全程引导陪同。 1.一类通行证 (1)适用对象: a.适用于在首都机场控制区长期工作并与驻场单 位签订1年以上

(含1年)劳动合同的人员; b.与驻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维保、商务租赁等合同的合约商工作人员,同时该工作人员应与其所在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 c.机场联检单位国家公务员; d.驻场武警部队在编人员 ;e .各国驻华使馆大使夫妇、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处代表夫妇和外交人员。 (2)适用期限:有效期1年以上,2年以下,每年审核1次。在首都机场控制区长期工作的人员以适用对象与驻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准;合约商工作人员以与驻场单位签订的合同及与本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准;境外人员以就业证的期限为准;武警在编人员以其服役期限为准;各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以外交官身份证的期限为准。 2.二类通行证 (1)适用对象: a.适用于驻场单位在机场控制区内从事民航运输、服务保障、机场联检、施工维修等工作在试用期、实习期内的工作人员; b.临时来京人员和与驻场单位签订1年以下维保、商务租赁等合

控制区通行证考试参考资料全

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考试复习内容 第一章空防安全知识 一、基础知识 航空安全保卫(空防安全)是指用来维护民用航空不受非法干扰而采取的措施和使用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 非法干扰行为指危及民用航空和航空运输安全的实际或预谋的行为。 二、管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件管理办法》 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节选培训内容)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机场控制区应当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划定为候机隔离区、行李分检装卸区、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等,并分别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标志。 第十三条人员与车辆进入机场控制区,必须佩带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并接受警卫人员的

检查。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由民航公安机关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发和管理。 第十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内的人员、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车辆、设备必须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员、车辆必须避让航空器。 第十六条机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栏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 (三)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 (四)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强行登、占航空器;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七)扰乱机场秩序的其他行为。 违反本条例由民航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进入候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包括机组人员)及其携带的物品,应当接受安全检查。接送旅客的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候机隔离区。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机场控制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受到限制的区域。“候机隔离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候机楼(室)内划定的供已经安全检查的出港旅客等待登机的区域及登机通道、摆渡车。“航空器活动区”,是指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客机坪。 第二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 第一节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基本知识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节选内容 一、依据 为加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成都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管理,维护机场控制区的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二、通行证的种类、内容(考试重点) (一)定义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之浅议

浅析《自然保护区条例》 一、自然保护区概况 自然保护区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地域或者水体,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危机趋势的一种积极反映,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准之。 (一)新疆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各类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新疆的生态和生活环境,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批准建立新疆巴尔鲁克山、哈纳斯、天池等自然保护区。到目前为止,新疆共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35个。其中,包括哈纳斯、托木尔峰、西天山、塔里木胡杨、巴音布鲁克天鹅、甘家梭梭林、罗布泊野骆驼、阿尔金山8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个地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遍布新疆天山南北,覆盖了新疆区域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有效的保护网络,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善生态和人类的生活环境起着巨大的作用,也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天池自然保护区 天池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保护区,它位于首府乌鲁木齐以东,阜康市东南部,东天山博格达北麓,是一处以保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高山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它以保护自然景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与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景区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181种,植物资源191种,昆虫668种,大型真菌83种,水资源在博格达峰区有现代冰川113条,面积10142 公顷,这些丰富的冰川及湿地资源为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水源,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它维持着三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三地区下游绿洲和绿洲边缘沙漠的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保存着完整而明显的自然景观垂直带结构,几乎包罗了亚洲中部大多数自然景观类型,生态系统在亚洲腹地干旱区有突出的区域代表性、巨大胆保护性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成为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生态递变规律的理想场所,而且它还是衡量在这一区域人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一个权威标准,因此,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生物圈网络,全称为“中国温带荒漠区博格达北麓生物圈保护区”,其生态地位及其重要,它充分发挥着保护、科研监测、教育、示范及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等多种功能,并为国内乃至世界荒漠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样板。(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天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每年有大批游客前来天池旅游、观光、度假,根据天池自然保护区在实验区现有开发的游览区域和环境容量的测定,天池每年可供200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随着开展旅游和旅游人数的逐年增加,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正负面的影响,正面主要表现在天池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为当地农牧民致富创造了条件,解决了当地部分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控制区通行证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文件 青岛机场集发〔2014〕108号 关于印发《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控制区通行证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门、各成员企业: 经集团公司研究同意,现将《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控制区通行证记分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0日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政务综合部 2014年8月20日印发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区通行证记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机场控制区的安全管理,增强安全管控抓手,依据《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国际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持有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人员。 第三条管理机构 机场安委会办公室负责通行证记分管理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部门职责 (一)运行监管部:结合机坪运行督察和各项安全检查,查处各类违规、违章行为。 (二)安全检查部、安全护卫部:根据各自的安保职责,负责安全检查、证件查验等工作,查获违规行为及时报告安委会办公室。 (三)机场各部门、各成员企业及各航空公司、驻场单位等:按要求对违反本办法的员工落实相关处理意见;加强内部员工管

理和教育培训,减少个体违规、违章行为的发生。 第五条记分周期及分值 长期通行证记分采用12分制,记分周期为一年。进入新一年度时,记分清零,重新计算。 非长期通行证(包括短期证、临时证、施工证等)记分采用4分制,记分周期为3个月,从持证人第一次被记分之日起计算,满一个记分周期后,记分清零,重新计算。 第六条记分处理程序 安委会办公室建立通行证记分管理档案,按照本办法,对违规、违章行为的责任人进行记分处理。 当持证人记分累计到一定分值,需要对其进行处罚时,安委会办公室向持证人所在部门(单位)发送《通行证记分管理处罚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见附件1),说明违规、违章情况及处罚意见,并落实处罚措施。 相关部门(单位)接收到《通知单》后,按要求对违规、违章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并填写《通行证记分管理处罚回执单》(以下简称《回执单》,见附件2),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七条记分标准 对于各类违规、违章行为的记分标准见附件3。 第八条长期通行证的记分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修订) 【法规类别】自然保护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8号 【修改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17)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1.01.08 【实施日期】2011.01.08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

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九条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深圳机场申办控制区通行证准入考试题库

深圳机场申办控制区通行证准入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深圳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主管单位是()。C A、安检站 B、航空护卫站 C、机场公安分局 D、监管局 2、安检站、航空护卫站负责控制区通行证的()。D A、证件制发 B、信息采集 C、人员审查 D、现场查验 3、控制区通行证是人员进入机场控制区的()。C A、唯一凭证 B、长期证件 C、有效凭证 D、特种证件 4、控制区通行证是指经过特定程序发给在控制区内()的人员用以证明身份及通行权利的专用证件。B A、旅游 B、工作 C、乘坐飞机 D、购物 5、机场控制区按照其职能划分为()保安限制区。B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6、通行证上的“A”标识符号是指()。A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7、通行证上的“B”标识符号是指()。D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8、通行证上的“C”标识符号是指()。A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9、通行证上的“D”标识符号是指()。B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10、通行证上的“E”标识符号是指()。C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11、通行证上的“F”标识符号是指()。B A、航空器活动区 B、航空货物存放区 C、行李分拣区 D、航空器客舱 12、通行证上的“G”标识符号是指()。C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13、通行证上的“H”标识符号是指()。D A、国内航班候机隔离区 B、国际航班候机隔离区 C、国内航班到达隔离区 D、国际航班到达隔离区 14、通行证上的红色“Y”字母是指()。B A、特别通行 B、引领资格 C、免检资格 D、准驾车型 15、申办通行证必须以()名义进行。C A、个人 B、社团 C、单位 D、单位领导 16、首次申办通行证人员,应携带本人()到办证大厅前台通过查验审核。D A、户口簿 B、工作证 C、驾驶证 D、有效身份证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