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4标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1

C4标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1

C4标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1
C4标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1

中国电建

PO WERCHINA

福建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

合同编号:FJFY/C4

匚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

审批:审核:审查:编写:

中国水利水电第程局有限公司

福建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C4标项目经理部

O 一五年十月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编制目的

4 引用规范清.单...

4.1 施工部分..

4.2 验收

5 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内...容...

6强制性条文的实施计...划...

6.1组织机构的成..立 6.2 强制性标准的管...理...

6.3 资金支持计.划...

6.4 培训计划..

7 强制性条文的执行与检...查...

7.1强条的执行原..则...

7.2强条的执行检..查...

7.3检查方式与检查计...划...

7.4 执行记录、检查记录和表式

7.5 整改闭环管.理

2 编制依据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水利工程部分,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国务院令第 279 号 ) ;

(3) 国家及行业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规范、规程、标准。

3 编制目的

为了在本工程建设中强化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的力度, 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程概况

本工程属跨地域引水工程,

县和厦门市集美区两个县(区) 引水系统、尚吉厂房以及溪口闸坝、溪口?许庄引水系统等建筑物组成。

供水对象为厦门市, 引水流量 10.0m 3

/s ,涉及漳州市

匚程枢纽主要由上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上存水库?尚吉 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

204.30m ,最大坝高 89.30m ,坝顶宽度 8m ,坝顶长

338m ,溢洪道布置在坝顶中央,设 3孔10 X 10m 弧形钢闸门,堰顶高程为191.00m 。_ 至尚吉引水系统总

长约1019m (进水口至岔管中心),由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压力 管道组成,进水口为塔式进水口,底板高程

144.0m ,引水隧洞开挖断面为底宽2.5m ,直径

4.1m 的扩底圆形断面。

绕坝公路位于大坝右岸,全长

2.58km ,路线共分两段,

1.64km (K0+000

K1+640 ),为线路起点至坝顶右岸,为上存大坝工程永久上坝公路,

3 级公路,路基宽度

7.5m ,路面宽度6.5m ,为砼路面;下坝路段 0.940km (K1+640?K2+580.075 )为坝顶右岸

至终点(接 207 省道),为大坝施工期间的临时接线公路, 水库大坝完工蓄水后,将被库 区淹没, 4 级公路,路基宽度 6.5m ,路面宽度 6.0m , 为泥结石路面。大坝至进水口永久

公路位于大坝左岸,全长 0.23km ,4 级公路,路基宽度

6.5m ,路面宽度 6.0m ,为砼路面。

3

石方明挖约

57万m ,石方洞挖

3

主要工程量为:

3

3 3

万m ,常态砼4.2万m ,洞身衬砌砼 3800m ,工期为

3

2.2 万 m ,碾压砼 ( 含变态砼 )

43.3

36 个月。

2010 版) ;

4引用规范清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0 年版,第二篇

水利工程施工和第四篇水力工程验收,

结合我单位承担的工程建设任务, 行的强条清单归纳如下:

4.1 施工部分

4.2 验 收

5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内容

5.1水利工程施工 5.1.1 (1)开挖

1)严禁在设计建基面、设计边坡附近采用洞室爆破法或药壶爆破法施工。

对所施工项目执

石方工程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L47 — 94

2)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严禁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

做好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危石清理和坡顶排水,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加固。

2) 地下洞室进口施工宜避开降水期和融雪期。进洞前,应完成洞口排水系统,

SL378-2007

1)地下洞室洞口削坡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上下

业。进洞前,

并对洞脸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后,方可开挖洞口。

2 )锚固与支护

竖井或斜井中的锚喷支护作业应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1) 井口应设置防止杂物落入井中的措施。

2) 采用溜筒运送喷射混凝土混合料时,井口溜筒喇叭口周围应封闭严密。 3 输料钢管应采用法兰联接,输料管悬吊应牢固。

5.1.2 砌石工程

1) 砌坝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

2) 胶结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及施工和易性的要求。为确保

结材料的质量,其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 3) 在胶结料初凝前, 允许一次连续砌筑两层石块, 应严格执行 及填浆饱满密实的规定,防止铺浆遗漏或插刀不严。

5.1.3 混凝土工程

1)模板

均须进行模板设计,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

2) 除悬臂模板外,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 证模板的稳定性。 3) 拆除模板的期限,应遵守下列规定:

a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

号的百分率计 ) ,才能拆除。

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

SL377-2007

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

( 试行 ) SD120 — 84

铺浆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 207 — 82

1) 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

、滑动式、工具式及永久性的模板,

( 按混凝土设计标

悬臂板、梁:跨度W 2 m 70 % ;跨度> 2 m 100 % 。

其他梁、板、拱:跨度W

2 m 50 % ;跨度 2 ?8 m 70 % ;跨度 > 8 m 100 %。

(2) 钢筋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 —82

1) 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要焊接的钢筋尚应作好焊接工艺试验。钢号不明的钢筋,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但不能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应用。

2) 水工结构的非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应采用冷拉钢筋。

3)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

图纸的规定。

(3)浇筑

1) 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必须进行复验,

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

2)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沼泽水,不得用以拌制和养护混凝

3)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4)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

擅自更改。

5)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

6) 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

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7)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8) 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清除。

9) 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应按

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混凝

5.1.4 灌浆工程

a) 下列灌浆工程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

(1) 1 、 2 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帷幕灌浆;

隧洞固结灌浆。设计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 —82

严禁

工作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 —94

(2) 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 1 、2 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和

c) 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及其验收工

蓄水后,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应在库水位低于灌区底部高程时进行。

b) 已完成灌浆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 30 m 以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必须进行爆破作业, 应采取减震和防震措施,

并应征得设计或建设、 监理部门同意。

作。

浆、灌浆。观测灌浆压力、吃浆量及泥浆容量、坝体位移和裂缝等。

5.1.5 单项工程 5.1.5.1 碾压混凝土坝

a) 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并确定

工艺参数。

b) 每层碾压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按网格布点检测混凝土的压实容

低于规定指标时,应立即重复检测,并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d) 施工缝及冷缝必须进行层面处理,处理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5.1.6 机电与金属结构

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 SD 266 — 88

灌浆施工前应做灌浆试验。

选有代表性坝段, 按灌浆设计进行布孔、

造孔、 制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SL400-2007

a) 施工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械设备、电气盘柜和其他危险部位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操作规

程。

b) 底水封(或防撞装置 ) 安装时,门体应处于全关(或全开 并派专

人值守,严禁擅自启动。

) 状态,启闭 机挂停机牌,

c) 喷砂枪喷嘴接头应牢固,严禁喷嘴对人,沿喷射方向 30m 范围内不得有人

停留和作业,喷嘴堵塞应停机消除压力后,进行修理或更换。

d) 在容器内进行喷涂时,应保持通风,容器内应无易燃、易爆物及有

毒气体。

容器外应专人监护。

e) 导叶进行动作试验时,应事先通告相关人员,应在水轮机室、蜗壳

进人门

处悬挂警示标志,严禁进入导叶附近,应有可靠的信号联系,并有专人监 护。

f) 蝴蝶阀和球阀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SL53 — 94

其施

重。所测容重

c) 连续上升铺筑的碾压混凝土, 层间允许间隔时间 ( 系指

层混凝土拌和 物拌

和加水时起到上层混凝土碾压完毕为止

) ,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

5.2 水利工程验收 5.2.1 质量检查

(1) 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交付使用或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应相互衔接,不应重复进行。

(2) 水库下闸蓄水前,应进行下闸蓄水验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

a) 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实行见证取样。见

证取样

资料由施工单位制备,记录应真实齐全,参与见证取样人员应在相关文件

b) 施工单位应按《单元工程评定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对水泥、钢材等

与中间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报监理单位复核。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c) 4.3.4 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进场后,有关单位应按有关合同进

行交货检查和验收。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检查产品是否有出厂合格证、设备安装 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对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受潮、损坏等问题 好记录,并进行妥善处理。 无出厂合格证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用于

d) 施工单位应按《单元工程评定标准》检验工序及单元工程质量,作好

录,在自检合格后,填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报监理单位复核。监理 单位根据抽检资料核定单元 (工序) 工程质量等级。 发现不合格单元 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处理, 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工 序) 对施 工中的质量缺

签字。

原材料

应作 程中 书面记

程,应

陷应书面记录备案,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并在相应单元(工序) 工程质量评定表

评定意见”栏内注明。

e)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提交工程质量监

督报告,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应有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明确结论。

f)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后,由项目法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质量检测单 位检测

后,按照处理方案确定的质量标准,

重新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5.2.2 验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2008

工程

6 强制性条文的实施计划

6.1 组织机构的成立

为保证强制性条文的顺利实施,项目部特成立强制性条文实施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

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部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详

见图表6.1

6.2强制性标准的管理

⑴ 标准的收集、采购、适用性识别与确认获取渠道:项目部采购发放、网络下载等;

适用性识别与确认:由项目部质量、安全、技术部门负责。

⑵ 标准的发放、借阅:建立登记发放、借阅台帐。

⑶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四个清单,即:①本工程适用的法律、法规、法规

性文件清单;②本工程各专业常用的技术规范标准清单; 本工程重要

③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清单;④环境因素清单。

⑷ 标准的动态管理:随新标准的发行及时更新清单;及时掌握标准更新信息并及时传递;根

据工程具体施工情况及时修订本计划,以保证强制性条文的现行和有效。

6.3

资金支持计划

6.1强制性条文实施组织机构

⑺ 培训管理、考核和评价:由项目部质量、安全、技术部门负责,当发现不能满足 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7 强制性条文的执行与检查

7.1 强条的执行原则

强制性条文与强制性标准的其它条款都应认真执行,总体遵循 事后处理” 的原则。

⑴ 对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者,无论其行为是否一定导致事故的发生,都将依据项目 部制定的《质量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⑵ 执行过程要高度重视强制性条文和强制性标准的时效性,随着新标准、规范、规 程的批准发布, 这些新强制性

条文将补充或替代旧版标准强制性条文。 文中的相应条文将

本工程根据工程进展及今后新“强条”的发布,对于合同中约定的规程、规范、标准 有所提高,需要补充施工措施、方案,以及开展强制性条文的宣传、检查等活动,实施经 费预算计划,安排一定的费用,作为资金支持。

其用途包括:《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资料购置费、培训费、检查费等 培训计划

。 6.4

⑴ 培训目的、要求

为了使《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在工程中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训工作,

使有关人员熟悉并掌握其内容和要求,正确理解与执行。 责任部门:项目部质量、技术、安全部门

培训对象:项目部质量、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施工人员 培训内容:有关强制性条文

必须加强其宣贯与培

⑸ 培训方式 ( 集中培训、自学、研讨等事先学习、事中学习新标准新条文 ⑹ 时间安排:开工前集中培训、每月

1— 2 小时、新标准培训及时进行

事前排查,事中控制, 同时,旧版强制性条

。因此,强制性条文在执行过程中应新旧结合,综合运用;

同时废止

⑶ 执行过程中,项目施工范围可能存在改变,相关责任部门应及时跟进强制性条文更新和执行。

⑷ 在无充分理由且未经规定程序评定时,强制性标准中的非强制性条文内容也应认真执行,不得突破。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后,强制性标准中的非强制性条文也将作为判定责任的依据;

7.2 强条的执行检查

1)主要内容

结合本工程施工需要,我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

①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工作要求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贯彻和培训, 应有记录 (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熟悉、掌握强制性标准 ) ;

② 建立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并有负责机构和人员; ③ 能及时采用现行标准,建立有效的技术标准清单; ④ 施工、验收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

⑤ 工程采用材料、设备符合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⑵检查重点

对强制性标准条文的宣传贯彻与落实情况、执行情况 检查方式与检查计划

⑴ 检查方式

改;

阶段性自查与专项检查; 积极配合上级单位的阶段性检查; 检查计划 每日由组织成员责任部门进行跟踪检查;

每周、月、季度由强条实施领导小组组织进行检查

⑴ 执行记录

② 强条检验项目检查记录 ( 施工和验收 ) 。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规定的问题,都属于必 须整改的问题。由责

任部门或人员整改落实,实现闭环管理。

( 主要从施工及验收方面进行 ) ; 7.3 ① 重点、关键部位的日常监督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

( 不符合项 ) 应采取措施及时整

7.4 执行记录、检查记录和表式

③培训学习记录;②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

( 应反映强条内容 ) ;

③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和施工记录。⑵

检查记录 , ①强条执行情况检查表

7.5 整改闭环管理

凡是在各种监督检查中确定为不符合

附表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培训记录表

信息化实施方案3篇

信息化实施方案3篇 关于开展冲鹤小学xx—xx年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细则)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落实,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校办学内涵。根据《冲鹤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的要求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勒流街道xx—xx年上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内容要点”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冲鹤小学xx—xx年学校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教育信息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吕宙垣 副组长:伍国兴潘兴带刘美环陈志英 总负责人:黎汉清潘红亮 成员:张朝英杨丽彩钟国健曾健波冯广云黄爱环 潘卿妹卢淑芸莫丹潘财朝潘思雅陈炳钊 黎惠恒连笑梅蔡燕萍周桂泉朱燕婷刘焕卿 胡燕颜黄秀玲祁建军叶碧娴麦丽春赖思 娟黎桂婉江健英郭庆江周倩冰吴凤燕卢群娇 赖思娟卢慧娴吴丽芬卢慧芳潘淑萍 三、具体实施细则及明确分工。 1、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以及和全体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和责任书”、“各班教室教学设备使用与管理责任”。(吕校长)xx年11月3日—5日; 2、开展校本培训(吕校长潘兴带黎汉清、)xx年11月8日—10日;

3、补充建立学校ftp教学资源库,并为每位教师建立独立登录学校ftp教学资源库的帐号和密码。(潘红亮)xx年11月5日; 4、资源库收集。 各科组长要定时完成教师资源库内的课件、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案、试题的收集工作,分类存放。为教师日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丰富教学资源。(xx年11月5日——20日); 语文科组:由黄爱环、江健英负责。 数学科组:由黄秀玲、郭庆江负责。 英语科组:由钟国健、潘红亮负责。 5、开展班级网页评比:xx年11月5日完成,(黎汉清、潘红亮) 6、做好本校网站的更新工作。黎汉清、潘红亮(xx年11月5日—18日) 7、开展教师博客评比工作。要求每位教师的博客数量达到5页以上,(xx年11月15日) 8、检查教师登录顺德教育oa、使用顺德教育oa收发文件的操作情况,要求每位教师每天所发送的数量要达到4条以上。 9、协助校长做好校长的博客的更新工作。xx年11月7日—15日; 10、组建各班电器管理小组,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日常管理使用教室平台的培训工作。(黎汉清、潘红亮)xx年11月9日; 10、课件制作竞赛评比: 做好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课件制作竞赛评选工作,有关竞赛标准和要求,校务工作会议讨论,然后本校网站公布,课件竞赛时间另定。优秀的课件上送街道电教中心。xx年1月5日之前完成; 11、做好电脑室硬件维修工作。xx年11月20日前

三品一标申报

一、无公害农产品首次产品认证 企业或个人可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业务通过县级工作机构、地级工作机构、省级工作机构、部级工作机构各部门的材料审核、现场审查、产品检测、初审、复审、终审完成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 (一)审批内容 1、无公害农产品的申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2、申请人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申请材料填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3、申请产地是否符合相关条件,生产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农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二)办事条件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2、资质证明文件(申请为个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5、《产地环检报告》和《产地环境评价报告》或者《产地环 境调查报告》 6、《产品检验报告》 7、其他相应材料。“公司+农户”或“协会+农户”形式的需提供公司或协会和农户签订的购销合同范本及对农户的管理措施

或协议文本2——3份、农户花名册;有商标注册证书的,提供商标证书的复印件。 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 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 其中材料1~7申请人提供,材料8由县级、地级、省级、分中心和部中心共同填写完成,材料9由地级提供。 (三)办理程序 1、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材料。申请人首先提交申请材料到县级工作机构,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 2、地级工作机构审查。地级工作机构对申请资料进行符合性确认,并实施现场检查,环境检验、产品检测。 3、省级工作结构初审。省级工作机构进行产地认定审核,通过则并颁发产地证书,并上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进行认定产地备案;同时对产品证书申报进行初审。 4、专业认证分中心复审。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申请进行复审,如果需要现场审核,委派检查员进行现场核查。 5、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终审。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处对申报进行终审,并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签批。 6、制证发证。部中心办公室制作并发放证书。 二、绿色食品标志申请与核准 (一)审核内容

三品一标

【尚谷科普】“三品一标”知多少 近期,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推进,使“三品一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在较高水平。 那么,“三品一标”究竟讲的是什么?今天小谷给大家科普一下。 “三品一标”-三品 “三品”指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普通加工食品相关卫生质量标准要求,经政府相关部门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这类食品不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是对食品的最起码要求。 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优质、营养食品,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可,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产品,是食品的中级档次。 有机农产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生产过程绝对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色素等化学物质和采用对环境无害的方式生产、销售过程受专业认证机构全程监控,通过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销售总量受控制的一类真正纯天然、高品味、高质量的食品,是食品的最高档次。 “三品一标”-一标 一标是指农产品地理标志,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申请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称谓由地理区域名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成;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或者特定的生产方式;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产品有限定的生产区域范围;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三品一标”申请 申报无公害农产品 企业或个人可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业务通过县级工作机构、地级工作机构、省级工作机构、部级工作机构各部门的材料审核、现场审查、产品检测、初审、复审、终审完成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 申报绿色食品 申报绿色食品要具备两个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合作社或家庭农场。 2.申请企业首先要到所属县(市、区)农业局环保站申请备案,然后由各县(市、区)报市农业局

执行强制性条文的方案及措施

执行强制性条文的方案 及措施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执行强制性条文的方案及措施 1、方案实施目的:为坚决贯彻执行本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强化本工程建设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力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特制定强制性条文方案。 2、方案适用于本工程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 3、培训和实施计划 1)培训范围: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 2 )培训时间及方法:在工程开工前对强制性条文进行宣贯培训,订购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辅导材料,发放各培训人员。培训采取自学或讲课的方法进行,培训后要对学员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使全体工程施工人员熟悉、掌 4、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方案的组织机构: 1) 项目部成立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或项目总工成员:项目部质检专责、施工班组质检员 2) 项目部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的领导(工作)小组职责:①在业主、监理等领导下,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和检查实施工作。②协调解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需用的人、财、物。③协调解决项目部施工过程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作和出现的问题。④定期、不定期组织项目部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作的检查和复查,检查各施工队、班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⑤讨论重大违章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奖惩。⑥监督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杜绝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情况/行为发生。 5、《电力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 1)、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符合国家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现行技术标准及强制性条文;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要符合强制性标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和强制性条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

信息化建设实施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越来越成为企 业发展前进的新的驱动力。企业信息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 大推动作用。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库 技术,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和决策管理的网络化、集成化、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更好地加强九公司VPN广域网的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公司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在公司信息化的实施准备阶段,这一阶段要建立的组织机构和所需的一些初始数据可以在选定软件之前就着手准 备和设置。 1、实施信息化组织的建立 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需要人员组织上的保证,如果组织人选不当、协调配合不好,将会直接影响项信息化的实施周期和成败。信息化组织由三层组成: (1).领导小组。由公司的主管领导牵头,组成领导小组,领导信息化的实施工作。 (2).实施小组。信息化实施工作是由信息中心负责完成。(3).业务组。这部分工作的好坏是信息化实施能不能贯彻 到基层的关键所在。每个业务组必须有固定的人员,带着业

务处理中的问题,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掌握,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法,最后协同实施小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 规程和准则,还包括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 二、初始数据准备在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初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一些产品、人员、客户、供应 商等基础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这些数据是公司进行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1. 系统安装调试 在人员、初始数据已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信息化系统安装到公司中来,测试各个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 2.系统试运行 系统模拟试运行和用户化,这一阶段的目标和相关的任 务是: (1)、模拟试运行。在基本掌握公司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代表行的基础资料,将各种必需的数据录入系统,带着企业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提出解决方案。 (2)、制定新的工作准则与业务流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 试和模拟运行之后,发现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出适合用户的工作准则与业务流程,并在

三品一标工作方案

永兴县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做好2012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认证及监管工作,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为目标,强化证后监管,扎实推进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新增农业“三品”认证产品3个以上,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三品”复查换证率、续展率和保持认证率达到70%以上,“三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推广农业标准(规范)2项次以上,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次以上。 三、组织领导 成立“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李元胜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局属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局属相关单位要紧密配合,共同做好

“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和培训。一是积极动员和组织“三品”认证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推介活动,不断加大产品促销力度,促进企业宣传与推介,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对“三品一标”相关知识、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进行广泛宣传,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对“三品一标”的认知度,营造全县发展“三品一标”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检查员业务培训和企业内检员培训,逐步提高检查员、监管员及企业内检员业务素质,逐步建立健全检查员负责制和企业质量安全承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2、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三品一标”开发。绿办积极主动为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服务。一是继续深入农产品企业宣传“三品一标”知识,为有意向认证的企业参照认证所要求的条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积极为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创造条件。二是积极为申报企业完成申报材料的编写和修改以及形式审核进行指导。 3、依法加强证后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全县“三品一标”工作要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确保认证产品不出现较大的质量安全事故。为此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抽检力度,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加强例行抽检工

信息化工作方案文档3篇

信息化工作方案文档3篇Information work plan document

信息化工作方案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信息化工作方案文档 2、篇章2:信息化工作方案文档 3、篇章3:农业局农村信息化示范文档 篇章1:信息化工作方案文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已经高度实现信息化的跨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将很多国有企业进行合并重组为集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已成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随之而来的是重组后的集团企业最敏感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集团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全面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战

略规划。信息化已成为集团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和带动各项管理工作创新与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希望通过探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为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1、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集团企业一般都是从事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信息化水平因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环境、效益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处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行业竞争压力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集团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信息化建设水平也较高。如国内石油化工、电力、航空、烟草行业的集团企业。 总体而言,我国绝大多数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落 后于跨国企业,甚至与上述集团企业相比差距也较大,基本上处于将信息技术应用局限于单一功能或管理领域的初级阶段,离信息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和应用于集团企业外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笔者在大型集团企业的实践体会,总体来说集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三品一标”政策摘录

“三品一标”政策摘录 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各个节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追溯。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将重点加快制定质量追溯制度、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推动国家追溯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基层可追溯体系运行所需的装备条件,强化基层信息采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管、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按照先试点再全面推进的原则,对“三品一标”获证主体及产品先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覆盖我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目标。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 以“改进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瞄准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把产品结

构调优调高调安全,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种研发、推广,着力选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农产品,促进农作物品种的升级换代。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抓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大力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稳步发展“三品一标” 加强品牌培育。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要强化安全生产,绿色食品要突出全程控制,有机农产品要坚持因地制宜和生态安全,地标农产品要立足地域特色和品质特性。强化品牌创建,培育一批以“三品一标”和“三园两场”为基础的安全优质知名农产品品牌和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品牌引领、消费认知、市场增值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光伏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方案

三峡新能源傅村50M W光伏发电项目 强 制 性 条 文 执 行 计 划 中州建设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微山光伏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三峡新能源傅村50MW光伏发电项目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审批页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州建设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微山光伏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目的 (3) 3、编制依据 (3) 4、强制性条文实施组织机构 (4) 5、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 (5) 6、附表 (11)

1、工程概况 1.1厂址地理位置及环境 本工程光伏区站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付村镇附近,场区系付村煤矿开采造成的采煤沉陷地,电站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03'20.7"~117°04'43.4"、北纬 34°50'46.7"~34°49'16.1"之间,场区分为北部场区与南部场区,场区之间由S104省道分隔开。场区内大部分为常年积水,部分区域为非常年积水,根据场区建设条件本项目拟采用渔光互补的综合开发形式,规划总容量为50MW,一次性建成。升压站设置在负荷中心位置,位于S104省道旁。 1.2交通运输 本光伏场区交通便利,省道104沿境通过,距离微山县不足5km,距离枣庄市约20km,交通便利。现有公路基本满足设备运输要求。1.3厂区工程地质 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其附近区域无明显新构造活动痕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光伏电站场地类别为 II 类,在II类场地条件下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VII 度,基岩埋藏深,场区内及其附近无明显新构造活动痕迹,拟建场地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工程区地势相对较平坦,有一定起伏,水深 0.8m~10.0m;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水下滑坡、泥石流,钻孔内除局部煤矸石填土区域外,未发现有抛石、孤石等地下障碍物,不存在饱和砂土液化问题。场址位于地下煤炭开采范围区,因煤炭开采,部分地段产生沉陷,为场地的主要不稳定因素。 1.4气象条件 多年平均气压: 1011.8 hpa 多年平均气温: 13.9℃ 极端最高气温: 41.6℃ 极端最低气温: -19.4℃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69%

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实施方案

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x府办发〔x〕51号)和《中共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绿色农产品梵净山珍风行天下行动方案的通知》(x委办字〔x〕22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不断提升质量、积极发展增量、稳步扩大总量”为目标,坚持政府推进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稳步推进认证,全面强化监管,不断加强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市场拓展和宣传培训,实现“三品一标”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区重点培育好“五个一”,即一批有规模的认证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批有示范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公共

品牌、一批有地域特色的集群产业、一批有质量保证的追溯管理平台,做到“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双增长,品牌与效益双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集中认证,合理确定认证面积。x年全区完成“三品一标”认定面积6.5万亩。根据各乡(镇、街道)耕地面积及“三品一标”工作开展情况下达指导性计划。各乡(镇、街道)要按照下达的指导性计划,统筹安排和组织本辖区内“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二)认真排查统计,筛选确定认证企业。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安排和支持本辖区内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认证工作;要以水稻、马铃薯、花生、水果、蔬菜、畜、禽、蛋、水产等农产品和本地特色农产品为主导产品进行认证。 (三)统一组织人员,开展专门技术培训。由区农牧科技局邀请省市农委相关专家,统一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技术培训和内检员资质培训。每个拟认证主体,要选派一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统一培训,每个拟认证主体要培训1名内检员,培训合格后,由省农委统一颁发“内检员证书”。 四、奖励范围、条件、标准、规则 (一)奖励范围。在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它经济组织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运维篇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运维篇 1、组织IT运维服务面临的问题 【导读】随着组织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的重点从IT建设转向IT运维,IT运维难度不断增加、IT运维成本不断上升、IT运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IT管理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么根源是什么? 1.1 IT运维服务面临的困惑 随着IT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各单位领导和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关注和不堪重负的问题,据统计,IT运维服务占到IT部门工作量的80%左右。国内企事业单位的IT运维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IT运维工作忙而不受重视。 IT运维服务人员工作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很忙碌,坐不下”,每个IT运维服务人员都很忙碌,到处在各个业务部门间解决和处理问题,就像“救火员”。虽然如此忙碌,但业务人员还是经常抱怨“找不到人”、“解决问题太慢”等等。IT运维服务人员的工作始终得不到业务部门的认可,而且工作量也难以量化。运维或信息部门作为单位的业务支撑部门,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项目立项等工作中话语权较弱,更谈不上决策权,往往是项目建设完成之后才介入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到发现问题为时已晚。 (2)IT系统复杂,维护难度高,风险压力大。 随着组织信息化的不断投入,组织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不断增加,软硬件设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IT运维的复杂性,包括各类开发系统、各类应用架构、不同品牌厂商设备等等,需要不断增加人力投入,IT运维成本居高不下。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单位,系统一旦宕机损失是巨大的,运维部门压力可想而知。有的单位由于缺乏系统的资产管理,运维部门很难准确了解公司到底有多少IT资产,公司是否需要购置新机也缺少数据支撑。在年底审计时全团队奋战多日才能完成单位的IT资产清查工作,然而来年又会因为设备报废,或员工离职而发生很多变化,还是无法做到实时掌握准确数据。 (3)技术人员难培养,流动性大。 大多数时候,运维人员都在进行着简单重复的工作,且很难得到最终用户的肯定,他们私下用“碌碌无为”、“穷忙族”来形容自己,人心涣散,自我认可度低,团队人员流动率较大。情况往往是某人好不容易成为熟练工了,却因为看不到职业前景或感觉不受重视而提出辞职。这些中坚力量的离职,会造成客户满意度和运维质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波动。 (4)服务商难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不及时,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IT运维服务外包存在一定风险,关键在于对于IT运维服务外包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招标环节疏于审查、过程监督环节疏于监管、以及事后评价环节疏于考核。通过在招标环节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能力水平、案例等考察可以有效包括准入关;通过在服务过程中加强监督可及时发现供应商服务提供能力的异常;通过事后评价可以建立供应商的退出机制,保证供应商提供优秀的服务。

强制性条文执行方案

*******工程 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部 ****年*月 一、编制目的: 通过将本工程中使用的强制性条文列出,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明确相关工作的责任主体,指导本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开展工程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最终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二、编制依据: 1强制性条文(电力建设工程部分)2006年版。 2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3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81号令)。 4 GB50202-201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0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GB50203-201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 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0 JGJ184-20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1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2 JGJ190-2010《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13 GB50242-20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5 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6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17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8GB50656-20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2005. 三、工程简介 ****热电厂新建燃气热水锅炉工程厂址及其建设场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的**北京热电厂现有的厂区内,在电厂预留(或闲置)的建设场地上建设6×116MW燃气热水锅炉(简称热水炉项目)。热水炉项目其建设场地则主要是利用厂区内北侧的灰渣综合利用场地,现已闲置。 本工程所需的建设用地在电厂一期工程建设时已全部征用,不需再新增征地;电厂现有用地条件满足本工程建设6×116MW燃气热水锅炉的建设用地需求。本工程6台燃气热水锅炉仅在冬季采暖期运行,运行小时数为2880小时。 四、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 强制性条文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计划学习阶段,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所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7年度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18年中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建设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2017年完善校园网、班班通,2018年更新添置师生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使学校网站形式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也能成为我校师生交流的新平台。完成本学年数字校园复验,做好信息化校园试点申请工作。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 (1)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教育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实践应用。 以云平台使用和多媒体教室使用为抓手,使信息化工作再上一新台阶。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建设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书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相信写信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信息化建设方案篇1 各村:为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市、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黑龙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基层管理和服务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服务信息引导工作规范》和《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xx”发展规划》,本着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经乡长办公会研究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人口计生系统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是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在乡村两级的工作运行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填写、《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工作手册》使用、信息变更以及服务引导信息的生成、传输、处理和反馈。信息采集主要在乡村两级通过入户走访和对群众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记录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个案信息,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村级为基本管理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是村级计生工作人员采集信息的记录依据,主要提供信息系统变动信息和其它工作信息。信息变更是根据村级提供的变动信息和在乡级工作中发生的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由乡级对个案信息进行的定期更新。服务引导信息是以个案信息为基础,通过生成、传递、处理和反馈四个环节,实现对避孕节育、术后随访、生殖健康、常规访视等服务内容的信息引导。村计生工作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完成服务信息引导单提供的工作任务。每月入户走访,对发生的以下信息记录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中,同时变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定期上报乡级。

什么是三品一标

什么是“三品一标” 1、什么是“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2、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3、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4、凡是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就可冠以“无公害农产品”吗? 不能。无公害农产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基础上,在该产地上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严格审查、评审符合农产品标准,同意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许可加贴标志的农产品,才可以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5、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符合哪些条件? (1)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和要求; (2)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3)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 (4)投入品使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要求; (5)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档案。 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及主要措施建立生产过程记录档案。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应真实、客观地记录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所有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农事操作,包括作物名称、品种、种植时间、种子处理或苗木消毒、肥料使用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的使用、收获等内容,记录完成后,记录人应当签名。“公司+农户”型或者“协会+农户”型的申请人应与种植户签订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协议和产品购销协议,指导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7、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复查换证? 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复查换证是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在证书有效期内,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提出重新取得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证书申请,经确认合格准予换发新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证书的过程。 8、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9、绿色食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整个图形为正圆形,意为安全和保护。 10、绿色食品的特征有哪些?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 (1)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 (2)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3)产品兼备“安全、优质、营养”,体现了生命、资源、环境的协调。 11、绿色食品标志是商标吗?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精选版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锅炉结构调整项目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 3 月 8 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工程简介 (1) 二、工程强制性条文实施领导小组 (2) 1、实施领导小组 (2) 2、领导小组职责 (2) 3、管理制度的建立 (5) 三、工程强制性条文的宣贯培训 (7) 1、培训的目的及要求 (7) 2、培训计划 (7) 四、工程强制性条文的实施 (8) 1、总则 (8) 2、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规定 (8) 3、强制性条文实施策划 (8) 4、组织措施 (10) 5、技术措施 (10) 五、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详见表3-A-1及表5-A (11)

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 一、工程概述 1、编制目的 为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强化本工程建设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力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认真组织有关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强制性条文》的内容,确保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强制性条文》的相关内容,并在建设活动中自觉地严格执行和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锅炉结构调整项目烟气脱硫装置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贯彻执行的文件精神,根据相关文件和标准,编制本计划,指导安装施工中全面、规范地执行强制性条文。 2、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4)《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表格(锅炉分册)》 5)《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国电[2002]849号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 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 8)《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_5417-2009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 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 3、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西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较好。该工程为锅炉结构调整项目,公司原有4台75t/h和2台35t/h锅炉投产时间近20年,已经严重老化,效率低下,故障率高,为了确保公司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和满足对外

信息化建设方案

阿里烟草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 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局(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进而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帮助全局(公司)各科室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助推剂”,现结合我局(公司)实际,制定出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局(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局(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局(公司)→区总局”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二是建立局(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局(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三是建立局(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各县网点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局(公司)要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 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 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 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 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局(公司)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 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局(公司)外部网络连接;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 系统,业务销售与财务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局(公司)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 自动化、业务销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 的现代化、透明化、节约化和快速化。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办公滞后,设备已安装但仍未投入使用,部分科室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 二、工程方网络布线存在问题,办公大楼一楼模块不通,一楼交换机无法使用。 三、内网的铺设方案不明确。多久铺设、什么时候铺设,以及相关后续工作如何开展不明确。 四、我局信息中心与上级领导部门缺少联系,无法及时获得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业务指导。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三品一标”产业发展问题汇报

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三品一标”产业发展问题调查研究工作 的汇报提纲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和xxx市农委的正确指导下,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以下简称“三品一标”)为主的环保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三品一标”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三品一标”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底,xxx市共开发认证有机食品112个(不完全统计),开发认证绿色食品30个,开发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15个。全市已有洮南绿豆、洮南辣椒2个产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洮南黑水西瓜、洮南万宝粉丝2个产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xxx市农科院的燕麦、向日葵2个产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三品”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底,全市共建设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81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0万亩。 (三)“三品”加工生产企业不断壮大。各地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绿色农业发展,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发展思路,坚持大中小并举、多元启动、群体发展”的原则,全力打造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全市获得有机食品标志企业31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企业12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单位57个。 总的看,我市绿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个别地方受地方财力影响,财政投入少。绿色食品认证刚刚起步的时候各县(市、区)都投入一部分资金支持企业搞“三品”认证,所以当时发展速度比较快。近几年来,受地方财力的影响,资金扶持几乎没有,致使“三品”认证工作步伐缓慢。 二是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认识不到位。一部分生产者急功近利,认为发展“三品”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巨大利润,体现不出优质优价而生产积极性不高。另有部分消费者健康安全消费观念淡薄,对“三品”持怀疑态度,减缓了“三品”的消费需求。 三是“三品”认证费用较高。部分企业想申报“三品”认证,但由于申报费用较高,企业负担重,加之“三品”加工企业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