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七届“行知杯”参评论文封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一、生活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在认识到近代中国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巨大的弊端的背景下, 同时又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主要的思想就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多联系。其对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阐述,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同时对今天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出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的阐释。

(一) 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在变化, 生活每时每刻都含有教育的意义。有生活就有教育, 生活的内容和教育的内容一致,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围绕生活来进行, 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同时,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可改变生活, 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二)社会即学校

1胡晓风, 金成林, 张行可, 吴琴南编:《陶行知教育文集》,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在空间上的扩展,学校里所学的毕竟有限, 可以利用社会的资源、环境影响学生。教育走向了社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学校教育的封闭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它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他认为“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2在这里,“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

的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便是创造的过程。是要让学生从小做起,从小就要学用玩具,学制造玩具、学具、工具等,而不是在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上下功夫从而丧失了行动和创造的本能。总之,陶行知的教育哲学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即“行是知之始”。

二、“生活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进行幼儿教育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合乎时代潮流的幼儿教育策略,很有现实意义,也必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方法对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教育者也很有现实意义。“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与当今社会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具有很高的现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传》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实意义。

(一)健康领域

案例:中班在开展《运动过后》的教学活动,本堂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一些运动小常识,特别是在运动后需要注意的健康小知识。教师上课,问道:“小朋友们,你们有做过运动吗”孩子的回答是绝对的肯定。“那运动久了,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孩子回答“会热、会出汗、会累”等等。教师继续说:“今天啊,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运动过后我们所要注意的事情,来看看学习碟片里是怎么说的”。然后就让孩子看学习碟片学习,最后作总结。

分析:在这节健康活动中,本应该具体而生动的运动过后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在户外活动开展过后对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在幼儿真正做了运动过后,教师可以问:“你们现在觉得身体是什么样的感觉”相信孩子们的回答会更具有生活感和切身的体会。再以实物的方式,准备小毛巾,准备喝水的茶杯,在自然的情境中演绎和让孩子体会教学,完全是渗透式的,就像陶行知提出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的教学开展,更为体现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智慧,贴近了幼儿的生活,所学与所感必然是生硬的谈话课堂所无法匹及。(二)社会领域

案例:在与种子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中,有一堂另教师头疼的活动,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之后,要让孩子一起参与制作芝麻陷、花生馅等,在加工出汤圆来。这活动要操作起来,真是不容易,不仅要很多的物质准备,对于每个孩子的经验要求和指导是必不可缺的,

活动开展遇到了困难。后来,教师灵机一动,正好有家长开放日,把这样一堂课组织到半日活动中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动手做一做,一起做馅料,做汤圆,活动开展的合适成功。

分析:这样的一堂社会活动课应该说他的设计是很有新意,贴近生活的,但是想要开展,却要解决许多的现实的困难。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能动性,改变固有教学方式,把课程成功糅合进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给了孩子和家长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的机会,也许孩子难得在家里难得动手的事情,在幼儿园里得到正确的指导与展示的机会,所以在课程的选材与开展上都十分的贴近生活教育的主题思想。

幼儿园的课程分为5大领域,只有保持生活教育的一致性,努力建构“生活体验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可取做法如下:

1、回归生活,建立“生活体验学习”活动基地

在“生活体验学习”活动中,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使孩子们更快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去,并建立起有意义的学习。这种亲历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开展的学习是最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的话,在园外建立幼儿“生活体验学习”活动基地,如种植园等,开发教育资源,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回归生活的同时让幼儿体验生活。从幼儿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导幼儿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和社区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发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幼儿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2、注重实践,为幼儿创设“做”的环境

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所谓“做”,陶先生则强调“注重实践”、注重在做中“亲身体验”。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做”的机会,在做中教,以“做”为中心,让幼儿“手和脑一块儿干”,加强幼儿的动手操作、体验感悟,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让幼儿亲历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做一做,或进行大胆地猜想、设计,或进行调查、访问、搜集、制作等,达到学以致用、开阔视野,促进“生活体验学习”沿着“感受学习——体验实践——表达创新”的良性轨迹循环发展。

三、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实施困难的原因剖析及策略建议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一方面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很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却又难以在实际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实施。分析其原因可归为两个方面:一在于我们国家的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二在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幼儿。

1、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的界限太过分明,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割裂,与生活距离太远,幼儿试验和动手、亲自体验生活的机会较少。

2、教师和学生:教师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能给予幼儿更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课程时间,老师很多时候不敢去放手让幼儿尝试。

针对以上原因,认为要贯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精神首先是要营造良好而有效的教育环境:一是社会环境。要支持幼儿教育改革,实行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和普及教育,营造全面推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二是校园环境。坚持开放性,让学校与社会密切地联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2]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 其现实意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 ,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 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 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 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来自: Feli?a(愛,是永恆的信念。) 2009-01-10 13:14:16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何谓“生活教育”?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所以说“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 1〉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作业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危难,对改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新教育,进行了不行的实践和探索。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仅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的一小部分。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陶行知原名文濬(jun),后改知行,最后改名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陶行知幼年家境贫寒,得亲友帮助舍得就读私塾。1906年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接受了西方文化科学的教育。 1909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科学习期间他关心时局,拥护辛亥革命,组织演讲会、爱国募捐等活动,先后担任金陵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学报《金陵光》的中文编辑和主笔,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1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科学士学位。同年秋,他赴美留学,入伊利诺大学就读,一年后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孟禄。1917年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 1917年回国后,陶行知开始从事他的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反对旧式教育,主张教育改革 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理论,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南高并入东南大学,陶行知任教育科、教育系主任。其间他反对“沿袭陈法,仪型他国“,主第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他促成南京高师首次招收本科女生,成为我国大学开放女禁的最早实行者。 1921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主办《新教育》杂志,力倡改造中国教育。 (二)进行办学试验,推行平民教育 为了改革旧教育,提倡新教育,陶行知着力进行办学试验,如举办南京高师暑期学校、南京安徽公学、平民初级学校等,这些早期的重要办学活动对他的教育思想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他决心“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1923年6月他和黄炎培等人组建了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为了推行平民教育,他辞去了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之职,放弃了每月400银元的高薪,风尘仆仆奔走全国十几个省市,他说“凡我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到的地方。”几年间平民教育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平民受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1,在陶行知影响下,二十年代出现了一个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运动。P177 2,1927,陶行知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称晓庄学校。 3,陶行知的理论体系是:“生活教育。” 4,陶行知,总结“即工即传”的办法,创“小先生制、传递先生制”,对扫盲及教育有重要影响。P178 5,陶行知,1936,《国难教育方案》,开展国难教育运动。 6,陶行知,提倡“抗战教育”,创办育才学校,把其办成一个现代教育史上的新型学校。 7,宋庆龄,为陶行知题词——“万世师表”。 8,生活即教育,由杜威“教育即生活”改造而来。是“真教育”。 9,教学做合一,体现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基本哲学思想。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晓庄学校形成,在育才学校成熟。 11,陶行知,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12,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P186 13,陶行知,“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 14,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 15,陶行知,1929,蟠桃学院,即幼稚师范学院,培养更高一级的幼教人才和开展幼教科研活动。 16,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艺友制 17,名艺友制便是学生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 名词:陶行知,幼稚园“新大陆”▲= 陶行知幼稚教育的服务方向 1,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园只建在大城市,建在富人集中的地方等弊病,提出要发现幼稚园'新大陆'。 2,最需要幼稚园的、最欢迎幼稚园的是工厂和乡村,工厂和乡村就是幼稚园的新大陆。 3,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工人和农民。他号召开展一个幼儿园下厂、下乡的运动。 名词解释2:陶行知,幼稚园的三种大病P185 1陶行知,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 2,外国病:效仿外国,不适国情。 3,花钱病:处处模仿外国,仰给洋人,花钱过多。 4,富贵病:所收儿童多属贵族。 名词解释:艺友制 1.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艺友制。 2.艺友制便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 3.艺友制幼稚师范教育最大特点、优点: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了师范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 4.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也能培养有质量的师资。 5.节省时间,一年半到两年结业,缩短幼师3年的毕业期限。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他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投身抗日民主教育。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同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帝国主 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以实现他“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宏愿。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于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些教育主张都是他在晓庄学校每天的寅会作演讲时逐步加以阐明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而“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政治经济问题”。教育应责无旁贷地负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使命,“生活教育是教人做工求知管政治”。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他还屡屡强调说:“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第二要教人生利”;“第三要教农民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 头”;“第四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成五谷”。为此,他要求教育 要“教人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有了这个新工具,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开战。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七届“行知杯”参评论文封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一、生活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在认识到近代中国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巨大的弊端的背景下, 同时又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主要的思想就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多联系。其对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阐述,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同时对今天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出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的阐释。 (一) 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在变化, 生活每时每刻都含有教育的意义。有生活就有教育, 生活的内容和教育的内容一致,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围绕生活来进行, 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同时,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可改变生活, 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二)社会即学校 1胡晓风, 金成林, 张行可, 吴琴南编:《陶行知教育文集》,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在空间上的扩展,学校里所学的毕竟有限, 可以利用社会的资源、环境影响学生。教育走向了社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学校教育的封闭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它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他认为“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2在这里,“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 的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便是创造的过程。是要让学生从小做起,从小就要学用玩具,学制造玩具、学具、工具等,而不是在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上下功夫从而丧失了行动和创造的本能。总之,陶行知的教育哲学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即“行是知之始”。 二、“生活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进行幼儿教育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合乎时代潮流的幼儿教育策略,很有现实意义,也必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方法对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教育者也很有现实意义。“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与当今社会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具有很高的现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传》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已做)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陶行知又指出,教育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生活,教育对于生活是有反作用的。教育反作用于生活、选择和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适应近代我国的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的借鉴作用。陶行知

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德、体、美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了个人成绩、强调团体精神、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使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眼睛、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又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就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学习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变偏重智力教育为能力与知识并重,就必须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 1.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要进行三个步骤:(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的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较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幼儿是积极的探索家;幼儿是自主的管理者。”他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经过至少人类 50 万年与环境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省行知研究会第七届“行知杯”参评论文封面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一、生活教育的涵 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是行知在认识到近代中国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巨大的弊端的背景下, 同时又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主要的思想就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多联系。其对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阐述,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同时对今天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涵极为丰富,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出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容、资源、方法等的阐释。 (一) 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在变化, 生活每时每刻都含有教育的意义。有生活就有教育, 生活的容和教育的容一致,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围绕生活来进行, 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同时,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可改变生活, 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二)社会即学校 1胡晓风, 金成林, 张行可, 吴琴南编:《陶行知教育文集》,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围在空间上的扩展,学校里所学的毕竟有限, 可以利用社会的资源、环境影响学生。教育走向了社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学校教育的封闭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它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他认为“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2在这里,“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 的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便是创造的过程。是要让学生从小做起,从小就要学用玩具,学制造玩具、学具、工具等,而不是在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上下功夫从而丧失了行动和创造的本能。总之,行知的教育哲学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即“行是知之始”。 二、“生活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进行幼儿教育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合乎时代潮流的幼儿教育策略,很有现实意义,也必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方法对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教育者也很有现实意义。“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与当今社会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具有很高的现实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传》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的现实意义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陶行知又指出,教育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生活,教育对于生活是有反作用的。教育反作用于生活、选择和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适应近代我国的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的借鉴作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德、体、美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了个人成绩、强调团体精神、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使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眼睛、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1999年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又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涵义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事怎样学就怎样教,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无论是“学”还是“教”都不能离开“做”这一核心。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研究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的过 程中,构建起了生活教育理念,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立足于自身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陶行 知幼儿教育思想研究所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研究 引言 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了小学以及幼儿园。在此阶段,陶行知先生 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了幼儿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构建了自身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其 幼儿教育思想理论,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陶行知幼儿教育的思想,是我国当代幼儿教育思想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今的幼儿的教育发展 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所提出 的幼儿教育理论,值得在当前继承和发扬,对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展具有极其 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概述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为:第一、注重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重点论述 了必须从幼儿阶段来对人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儿童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希望,必须培养与拓展儿童创造性的思维。第二、应在中国普及与发展幼儿教育。必须具备注 重幼儿教育的思想与态度;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幼儿教育,必须具有幼儿教育的专业教师。 第三、必须创办起中国化、平民化的幼儿园。第四、教育内容必须注重让幼儿的身心获得协 调发展。培养儿童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注重对儿童开展科学与劳动 方面的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2.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研究 2.1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的基础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当中,较为注重小学教育及幼儿教育。通常而言,对于一 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必须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教起,对于教育而言,是愈早愈好, 只有做好了幼儿的教育,才能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在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当 中较为注重幼儿教育,他所提出的“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由此,必须普及小学教育与幼稚教育。”而这样注重幼儿教育的理念,也较多的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早在20年代时期,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幼儿教育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构 建起中国化、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撰写了多篇幼儿教育的文章,在文章当中提出了幼 儿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创办中国化的幼儿园的设想,彰显出出他立足于中国的 实际情况来创办幼儿教育的“教育本土化”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本土化”对于我国的当时 与现今的幼儿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2.2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在幼儿阶段,能够正确的培养与教育 儿童,就能够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并有较大的几率成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在 幼儿阶段,如果具有不正确的幼儿教育,必然会导致幼儿具有不良的习惯,以往传统幼儿教育,较少会关注幼儿的不良习惯,认为幼儿教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教育阶段。这样的 教学理念,是不正确的一种偏见。因为,如果片面的认为:只有小学教育才是幼儿教育的初 始阶段,就会错过了幼儿教育这一教育的黄金时期,而必然会让幼儿教育陷入发展的误区。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较好的打破了此种片面的幼儿教育理念陶行知较为注重对幼儿 进行早期教育,他认为幼儿的教育是人生的基础,必须要传承与发扬古代“凡教养子弟,发蒙宜早”的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才可让幼儿教育,充分发挥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3幼儿教育应真正的做到“教学合一”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是一种以生活为主要方向的教育形式,生活实践是教学的灵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的运用 摘要: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在国内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 幼儿教育中更是被诸位幼师推崇备至。而陶行知教育理论当中的“五大主张”更是 为幼儿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五大主张”从五个方面为幼儿教育提出 了新的主张,第幼儿园科学游戏的教育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从幼师强化“五大主张”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的理论认知;贯彻“五大主张”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 中的课堂时间;借助“五大主张”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实现创新三个方面,紧紧 围绕五大主张在幼儿园科学游戏教育中的运用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幼儿园科学游戏;五大主张 “五大主张”包括了陶行知在教育领域的五个重要主张。其中行是知之始是其 教育的哲学思想,一语中的地指明了认识的来源在于实践探索。而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则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意在表明幼儿的教育需 要让幼儿手脑并用,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注重随学随教,争取挣脱室内 教育所带来的的局限性。最后一条主张把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幼儿。“五大主张”的 教育理念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不错的教育指导,幼师需要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 贯彻落实。 一、强化“五大主张”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的理论认知 “五大主张”对幼儿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但是幼师想要在教育实 践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如,上需要进一步加深“五大主张”在幼儿教育中的理论认知。不少幼师虽然听说过陶行知的五大主张,但是五大主张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需要幼师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完成的。幼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强化“五大主张” 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的理论认知,才能够使幼师实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当幼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教育时,幼师需要面临各种情况,不论是 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还是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优秀任务,都需要科学 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游戏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 升自己的认知。因此,幼师在面临幼儿成功或者失败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游戏 任务的成功或失败,幼师需要从幼儿的游戏行为当中找到幼儿进步地痕迹。若是 幼儿失败了,幼师可以从挫折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并且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指导幼儿取得成功。若是幼儿成功了,幼师可以为幼儿进行鼓励和教育,让 幼儿指导自己为什么会成功,在教育过程中中帮助幼儿获得成长。 二、贯彻“五大主张”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的课堂实践 任何教育活动离开了教育理论的指导就会陷入迷茫,而任何教育理论没有运 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无法体现其指导价值。幼师应当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过 程中运用“五大主张”,才能发现现行科学游戏的不足之处,也才能够使得幼儿教 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五大主张”的每一条都会对幼儿教育发挥至关重要的实践 价值,而这些价值需要幼师的实际教育行动来印证。 例如,当幼师带领幼儿进行科学游戏实践教育时,可以从践行“行是知之始” 的教育哲学理念,让幼儿了解了游戏的相关规则后,让幼儿在游戏实践过程中开 展游戏活动,进而体验游戏规则奇妙之处。这就是主张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来探索 现有认知的正确与否。在以往的游戏教学实践中,幼师因为缺乏相应的教学理论 指导,往往无法在教育活动中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而陶行知的“五大主张”则可 以在游戏教育实践对幼师进行积极地指导,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活动成长。 三、借助“五大主张”在幼儿科学游戏教育中实现创新

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实践爱的教育呢?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纵,爱里要有严,尊重里要有教育。当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教师要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让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前进的路。由此我认为,我们现代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成为学生心灵的慰藉者,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当然,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冷静下来,本着爱学生的心态,想想这些学生或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

陶行知 的主要观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改革,它不只是教材的改编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它是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在新生课程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设置、实施、操作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主张知行统一、人文和科技协调,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勇敢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主动放弃“权威”和中心地位,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善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让学生冲破传统课堂的樊笼,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彻底从封闭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中,本人认真研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同时还学习了当代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专著。在读书活动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感觉到了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陶行知老先生所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感觉很深,对本人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有很大帮助。 陶行知在强调生活既教育理论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并认为,教育过程与教学方法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他站在实践唯物论的立场上,提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是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种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的作用就须要把儿童从“大彻大悟中形成信仰而生出力量来。”提出“促进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生活之提高。”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填鸭式、灌入式,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常常被无形地扼杀,这种封闭型的教学方法是僵化而落后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解放儿童,为此,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 解放学生的头脑。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创造力突围而出,使思想解放; 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儿童能干,有亲自动手的机会。解放双手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从事创造性的活动; 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引导学生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 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说。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要鼓励他们“每事问”,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儿童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要把学生从鸟笼式的学校中解放出来,扩大眼界,发展内在的创造力; 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要把儿童的课表排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要学的问题、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占据了儿童的全部时间,会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既有时间,也不知该怎样下手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