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东坡人物评论

苏东坡人物评论

苏东坡人物评论
苏东坡人物评论

一生就是一首诗

高一13班骆勤飞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我们喜欢他也是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但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他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千古绝唱均出自他的笔下。他开辟了豪放词派的先河。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让人读了回味无穷,历久弥新。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始终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其实苏轼的创作与他的仕途是息息相关的。苏轼初踏仕途标志着他创作发轫期的开始。当苏轼苏辙苏洵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时,就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比如《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子由渑池怀旧》等都属于这个时期。此段时期的苏轼涉世未深,诗歌的写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迹,在凤翔时期,则写作了大量的人文题材的作品,如题画、品题书法等。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风范。此后,苏轼被贬黄州。他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苏轼回朝后从诗人转为政治家苏轼在这期间写下许多虚虚幻幻,空灵飘渺的灵异诗。如著名的《登州海市》。晚年的苏轼思想也更趋于成熟,他时时处处用佛老的思想看待这一切,形成苏东坡式的顿悟和解,同时也留下了《桄榔庵铭》《易传》《论语说》《书传》等名作。

苏轼的的确确是才华横溢的才子。苏轼的一生,就是一首诗,一支绝唱!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10篇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10篇《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范文一 《苏东坡传》是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的所作,该书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讲诉了东坡颠沛流离又充满潇洒传奇的一生。 提起东坡,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多带着亲切会心一笑,随口都能吟上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作品之中无不流露出他至真至诚的本性,诙谐而有趣,文字间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传颂至今,广为人知。李白潇洒自如,从心所欲,遨游天地之间,不为凡尘琐事羁绊;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沉浮官场争斗,终身郁郁寡欢。李杜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太过不羁洒脱,或太过忧愁苦闷,只选其一,未免太过单一。而东坡恰好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他的一生既忧且乐,美痛兼具,此乃真正的快意人

生。 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学、书法、绘画等各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词作上与同为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念。 苏轼的才情虽名闻天下,但他一生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仕途上历尽艰辛,乌台诗案屡遭贬谪,然而他始终光风霁月,淡然处之,真乃“一蓑烟雨任平生”。 岁月如流沙,弹指间,韶华易逝。东坡就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永远散发着光与热,吸引我们去探寻他深厚的文学宝藏。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范文二

【东坡之后再无东坡】 近几日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心中有些感悟,便提笔写来。因学识尚浅,直呼“苏东坡”感觉对这一代文豪颇有不敬,下文姑且称其为“东坡先生”。 东坡先生文采盖世,为人仰慕。最早接触东坡先生的文章是那篇《记承天寺夜游》,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当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虽然只是月下竹柏投影,但经东坡先生这么一想象,读者眼前便浮现一幅画面:晚空晴朗,轻柔如水的月光静静地倾泻在庭院里,好似院子里积了一层水,空明澄澈。那水中的藻荇伸展着柔轻的腰肢,原来只是竹子和柏树在月光下的投影罢了。那清新绝妙的笔触,那欢快澄澈的心灵,在这短短一行字里一览无余,每每读起,心头总不禁荡涤起层层涟漪。 东坡先生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令人敬仰。东坡先生虽文采绝佳,但其一生颇为坎坷。也许他的才华令上天嫉妒,于是给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这一路的艰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艺术的巅峰,终成时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细细品来,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砺他的意志,丰富他的人生,激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1. 性格类: 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 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2. 拼搏类: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 5. 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 6.大爱类:热爱集体、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居安思危、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识见高远、顾大体识大局、有领导组织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 (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概括景、物特点常用词语:(外形、颜色、 神态、氛围) 素雅、灿烂、柔弱、清丽、俊美、柔婉美丽、美好可爱、乖巧可爱、惹人爱怜、优美、美妙、多彩、清新脱俗、生动活泼、妖娆、葱茏、郁郁葱葱、鲜妍明媚、袅娜多姿、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富有活力、辉煌、雄浑、壮美、旷远、恢弘博大、气势非凡、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圣洁、广阔、雄壮、豪迈、强劲、刚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 内容简介:在我人生最低谷、最迷惘期,喜欢上了苏东坡.他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江东子弟多才.. 本文《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由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我人生最低谷、最迷惘期,喜欢上了苏东坡.他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让我勇敢面对“教师资格考试的失利”,最后卷土重来,再次大胆追求 梦想.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开始只是因为喜欢苏东坡,想通过此书欣赏到苏子更多的精彩诗篇.对作者林语堂却是一无所知.没想到,大师林语堂+大师苏东坡,这一结合,简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传世佳作《苏东坡传》便诞生了. 《苏东坡传》被誉为二十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完成了这部著作.正本书用白描的手法,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点滴,尽管如此,也更是如此,苏子的形象显得更真实,更伟大,更不可捉摸.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苏东坡的无比的仰慕与敬仰. 我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向着明亮那方”的金子美玲,才情极高的王国维,可是这几位作家终因只向往美好,而无法承受现实生活的残酷,自绝于尘世.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大起大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地度过,但是,苏东坡依然乐天、活得潇 洒自在.林语堂天性率真,幽默,多才,与苏东坡极其相似.而且林语堂与苏东坡就连“个人情感”都极其相似.在书中得知苏东坡一直暗恋他的堂妹,却由于是同属一个姓,有悖常伦,而无法大胆追求自己的所爱,这位大才子,敢于对皇帝说不的苏东坡,在伦理面前低了头,把那 一腔的恋情暗暗珍存,直到暮年堂妹去世还倾心为之写诗悼念,痛心 不已.林语堂也有一位思恋一辈子的女人,八十岁那年,他在《八十岁自述》里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我总在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

《苏东坡传》赏析-word

《苏东坡传》赏析 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的爱好者,林语堂先生的作品自然不陌生了。对于领域唐先生的《苏东坡转》,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今天就跟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一起来品读这篇《苏东坡传》赏析。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道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

也许是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生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显然,苏轼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轼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轼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

人物形象词语

人物形象词语: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 朴素憨厚大方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活泼聪明等等 贬义的有: 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等等 歌颂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不屈不挠、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克己奉公、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利忘义、拾金不昧、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描写英雄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 气壮山河、奋不顾身、顶天立地、临危不惧、仰不愧天、力挽狂澜、光明磊落、身先士卒、智勇双全、视死如归 描写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 舍己为人、不屈不挠、肝胆相照、大公无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忠心耿耿、高风亮节、堂堂正正、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记得曾看到一篇文章,题曰《黑色阅读》。说起作者酷爱着读陀斯妥也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鲁迅、张爱玲等人的作品。陀氏无疑是一个用心灵拥抱黑暗的天才;帕氏可谓最伟大也最卑劣的时代里的哈姆莱特;鲁迅则犹如一个不带一点干粮和饮水进入沙漠的旅者,抱着九死而不悔的决心,又好像是播种煮过的种子的庄稼人,原本就不怀有收获一颗一粒的希望;而张爱玲,则在惘惘的时代背景中,从女子的内心感受出发,洞穿了人性中所有的局限与悲凉。作者说他喜欢?在咬着牙进行的黑色阅读中,不停地与‘黑色天才’们猝然相遇?的痛感,喜欢那种即使在炎热的夏夜里也深入骨髓的丝丝凉意。也许这种?黑色阅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冷峻地切入现实人生。然而,当我读到林语堂先生所写的《苏东坡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某些时候更乐于热爱神祗的笑容。 诚然,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还是会有人,在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以他的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这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奇迹,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奇迹之一。 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

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的才华和学问都要高出别人很多,政绩又不错,小人们想陷害他,就想方设法用他的诗文来为他定罪。他们硬说他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和皇帝的不满和不敬,把他诗中的很多语句和意象上纲上线,促使神宗皇帝在将信将疑之间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乌台诗案?。他因此被关在牢中四个月零十二天,后来以一个近乎流放罪犯的身份来到湖北黄州这样一个荒凉的小镇。他是因了诗文而获罪,可是在从狱中出来的那天晚上,竟然又开始大做诗文:?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些句子又是可以供御史们拿来告他不敬皇上的,他写完这首诗,丢下笔杆说:?我真是无可救药。?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令爱他的人担心,却又阻挡不了他。他一路唱歌、作文、评论,只是想表达心中的感受,他说自己生性不耐烦,遇到看不顺眼的事物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具有着天然的大无畏的勇气,这种力量也许由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存在

关于《苏东坡传》名家读书心得5篇,

关于《苏东坡传》名家读书心得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苏东坡传》名家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苏东坡传》名家读书心得1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在浩荡的长河中一点一点沉淀,当我们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记忆时,却总有那么一个名字,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响彻回荡……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往事如烟,逝水流年,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唐诗宋词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深邃如江海,高妙如山川。李太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海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东坡的华发张扬着少年意气。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是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由他所著的《苏东坡传》,顾名思义,讲述的是东坡传奇的一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纵观苏轼一生,可谓造化弄人,屡遭波折。年少成名,曾经庙堂之高,也曾游放岭南,一身才华,却起伏坎坷。尽管人生尽是不如意,可苏轼没有自怨自艾,他苦中作乐,兴趣广泛,亲近自然。擅长诗词、文赋、书法、作画,甚至是烹饪,以至于后来的“东坡肉”声名远扬,流传至今。 苏东坡几乎无一不精,无一不能,在中华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林语堂评价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陌上花开,蝶霞飞迟,昔人已改,江山犹是。是时,挚爱的元配夫人已与他生死两隔数年,悼念亡妻凄婉哀伤。流光退却,华发渐升,凉月堕江。子瞻至情至信,一生交友无数,知己更是遍布天下,兄弟情深意厚,妻子关爱有加,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

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品质)适用的词语

二字词语 宽容忠诚真诚诚实谨慎 无私正直慷慨勤奋刻苦 专心公正严明俭朴节约 体贴厚道老练仁慈和善 忍耐团结勇敢开朗大方 感恩乐观热情善良自尊 自爱果断镇静朴素憨厚 淳朴诚恳谦虚虚心果断 活泼机智坚强顽强天真 有志气有远见有耐心有主见懂得感恩 四字词语 热心助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舍己为人 平易近人见义勇为实事求是善解人意 聪明好学心灵手巧足智多谋博学多才 积极进取正义正直和蔼可亲爱憎分明 坚强不屈持之以恒意志坚定锲而不舍 自强不息风趣幽默正直无私 成熟稳重心胸宽广沉着冷静 贬义词 害羞、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傲慢,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刚愎自用, 清高, 冷淡, 沉默寡言, 悲观, 多愁善感、脾气暴躁, 急躁, 没有耐心, 莽撞, 鲁莽, 草率, 冒失, 怯弱

褒义词 宽容忠诚真诚诚实谨慎廉洁无私正直慷慨清高勤奋刻苦专心公正严明节俭俭朴节约体贴厚道仁慈和善忍耐团结创新勇敢开朗大方自然乐观热情善良自尊自爱果断宽容亲切镇静朴素憨厚淳朴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谦卑虚心果断天真活泼机智坚强顽强(钢铁般的意志)不屈刚毅务实老练有志气有远见有耐心有主见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坚强不屈坚贞不屈宁死不屈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成熟稳重善解人意风趣幽默积极进取正义正直处事洒脱淡泊名利循规蹈矩热心助人豪放不羁积极负责勇敢正义聪明好学实事求是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大智若愚嫉恶如仇愤世嫉俗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心灵手巧心直口快谨小慎微表里如一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一视同仁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舍生取义一丝不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安贫乐道大公无私大义凛然见义勇为超然物外特立独行废寝忘食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奋不顾身身先士卒与世无争不屈不挠百折不挠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安分守己随遇而安温柔敦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知书达礼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同心协力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休戚相关休戚与共多才多艺智勇双全神机妙算神通广大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见机行事明察秋毫随机应变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高瞻远瞩深思远虑先见之明独具匠心独树一帜持之以恒雷厉风行心胸宽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沉着冷静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考虑周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为五斗米折腰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呼吸,共命运 贬义词腼腆,害羞、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傲慢,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刚愎自用,清高,冷淡,沉默寡言,悲观,多愁善感、脾气暴躁,急躁,没有耐心,莽撞,鲁莽,草率,冒失,怯弱

《苏东坡传》书评

《苏东坡传》书评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通过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充分了解了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名大文豪,大书法家,一名创新的画家,造就的实验家,一名工程师,一名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纵观苏东坡,不喜欢她的人是很少的。他的诗画,造诣极高;他身处逆境时的乐观,无人能及;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尽自己所能,造福当地;他不慕权贵,对之戏虐不已。。。。。。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描写详述,色彩鲜明,感情丰富,或许它们两者之间有相同吧。。。。。。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的“名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用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虐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那谓就是水之骨了。”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他很喜欢吃,仅在美食,就有轶事,例如“东坡肉”。他在诗词也有提及美食,比如“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又比如“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对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无数次的被捕,受审,但他依旧潇洒作诗。在好友刘恕罢官出京的时候,他写诗讽刺“群鸟未可辨雌雄”,对官场荣耀充满了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放出狱之后,即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啊!” 如林语堂先生多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虽然苏东坡死了,但他的精神永在,会成为天上的星,地上的河,闪闪发亮,渊源流传。 读《苏东坡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苏东坡,使我对他的认识,从原来的黑白无声电影,变成了彩色的4D大片!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doc

《苏东坡传》阅读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 (一)分析学情教情 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 (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 (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哪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 (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 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二)明确阅读意义 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 把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诸如小学课文中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初中课文中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少I·I出猎》等、高中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奉老师之命借来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我敬仰苏东坡,正因他无可比拟的才华。一说起苏东坡,就不能不提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才。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透过东坡,我触碰到中国文人飘忽的衣袂,聆听到中国文化舒缓的脉动。 我敬仰苏东坡,正因他的浩然之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坚持的名言警句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 《苏东坡传》这本书我才只读了一半,便对苏东坡这位大文豪有了足够的认识。书中提到过许多地名,多得数不清,这也正提示了我们苏东坡一生漂泊。 在书中,我最喜爱的是苏东坡爽朗的笑声他的笑声告诉了我许多道理。短故事 他的笑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笑,他被贬之后赏景便成了他最大的乐趣。苏东坡常对着风景写诗,写完之后总会为自己又完成一篇文章而高兴地笑;苏东坡的笑,还包含着一种不

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

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汇编 描写人物性格的词语: 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表里不一、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直率坦诚、远见卓识、恪尽职守、忠心耿耿、高风亮节、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近义词:颗粒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深谋远虑、殚精竭虑、功成身退、激流勇进、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谨言慎行、廉洁奉公、毅然决然、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襟怀坦白、百伶百俐(形容非常聪明乖巧)、冰雪聪明(像冰和雪那样纯真洁白,聪明可爱,一般形容女孩子)、聪明伶俐、聪明正直、聪明智慧、大巧若拙、精明强干、冥顽不灵、足智多谋、夜郎自大、大智若愚、桀骜不驯、刚肠嫉恶、落拓不羁、心直口快、心浮气躁、傲骨嶙嶙、不劣方头(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沉静寡言、动心忍性、刚中柔外、乖僻邪谬(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姜桂之性(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文如其人、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严气正性、外强中干、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秀外慧中、直内方外(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色厉内荏、奴颜媚骨、不拘小节、老成持重、跋扈自恣、刚愎自用、高傲自大、孤芳自赏、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妄自菲薄、两面三刀、自高自大、自命不凡、自轻自贱、自以为是、斤斤计较、优柔寡断、虚怀若谷、心口如一、好为人师、矜才使气(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天真烂漫、老奸巨滑、刁滑奸诈、刁钻古怪、刁钻刻薄、口蜜腹剑、赤胆忠心、胆大心细、心灵手巧、心直口快、谨小慎微、豪放不羁、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矫揉造作、瞻前顾后、骄横恣肆、前倨后恭(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趋炎附势、阿其所好、阿谀奉迎,奴颜媚骨、逆来顺受、软弱无能、怯懦胆小、胆大妄为、胸无大志、志存高远等等 其它可用于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词语积累 词语含褒义的有: 果敢、坚定、坚强、质朴、勤劳、勇敢、朴素、憨厚、大方、仁慈、自信、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活泼、聪明、淳朴、善良、可爱等等词语含贬义的有: 顽固、守旧、封闭、孤僻、冷漠、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自负、骄傲、贪婪、愚蠢、奸诈、狡黠、狠毒、逃避等等。 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远见卓识、深谋远虑、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表现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不屈不挠、忠贞不渝、机智勇敢、宽厚仁慈、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利忘义、拾金不昧、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死爱面子、 师心自用、乐观开朗、自食其言、傲慢无礼、冥顽不灵(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自私自利、知错能改、改过自新、自我反省等等描写人物动作心理: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张牙舞爪、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手足无措、谨言慎行、妄自菲薄、多愁善感、自作多情、敏感多疑等等描写人物语言: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言不由衷、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唠唠叨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高谈阔论、唠唠叨叨等等描写心情高兴: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笑逐言开、谈笑风生、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手舞足蹈等等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下面快随来看看“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感谢您的阅读。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最近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本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力作,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原著为英文写作,书名为《The Gay Genius》,我读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先生的译本。该书考证史料十分充足,文学色彩又很浓厚,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书中还能不经意就见到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洵等历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透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在风雨人生中不屈不挠、坚毅前行的身影,这是我感受到的苏东坡人格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极度的戏剧色彩,是苦与乐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不过如此了。他才气横溢,一生为官,但不断陷入政治漩涡和党派斗争,几度升迁、贬谪,从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

12年。最高官职与宰相职位仅一步之遥,期间也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琼崖岛,最终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执政以民为邦本,处处念及老百姓的苦忧,为老百姓造福谋福利,致力于兴修水利、种茶、治病、扶贫济困等,深受地方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东坡年轻时就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思想。尽管在遭受迫害时,他也生出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感。但他与生俱来的浩然正气,坚毅、进取、慈悲的人格精神,使他何时何地,都能苦中作乐。他酷爱陶渊明,甚至认为自己的前生就是陶潜,在他流放为农夫的期间,也创作了不少经久流传的田园诗,更是簇就了他文学上的登峰造极。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尽显洒脱、超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此人重情重义,对兄弟、伴侣、朋友皆如此。苏轼、苏辙兄弟俩性格相异,但两人感情非比寻常,在患难一生中一直互相扶持。在苏轼的诗篇中,不少以子由为题,甚至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如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读来令人不禁动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他在密州期间想念不能见面的子由而写下的。 苏轼情感淳朴、真挚,为悼念亡妻王弗,他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尽的哀思跃然纸上。除却妻兄外,苏

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精选5篇800字

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精选5篇800 字 东坡永远是一个谜。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苏东坡传》心得体会8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苏东坡传》心得体会800字1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

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4301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Reading Lin Yutang's biography of Su Dongpo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最近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本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力作,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原著为英文写作,书名为《The Gay Genius》,我读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先生的译本。该书考证史料十分充足,文学色彩又很浓厚,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书中还能不经意就见到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洵等历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透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在风雨人生中不屈不挠、坚毅前行的身影,这是我感受到的苏东坡人格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极度的戏剧色彩,是苦与乐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不过如此了。他才气横溢,一生为官,但不断陷入政治漩涡和党派斗争,几度升迁、贬谪,从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最高官职与宰相职位仅一步之遥,期间也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琼崖岛,最终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执政以民为邦本,处处念及老百姓的苦忧,为老百姓造福谋福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一、我们的总结 性情谦卑、胆小怕事、狡黠圆滑、固执守旧、大方热情、善意真诚、机智幽默、乐观向上、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待人真诚、刚正自尊、顾全大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意志坚定、勇于创新、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做事踏实、勇敢担当、率真坦荡、赤胆忠心、志向高远、幽默诙谐、磊落坦荡、热爱生活、敢于直言、颐指气使、目中无人、斤斤计较、不拘小节、能说会道、忍辱负重、自私自利、待人刻薄、从容沉稳、不拘小节、鲁莽草率、求真务实、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心直口快、求真务实、助人为乐、不慕权贵、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自大、天真烂漫、忍辱负重、善解人意、顽强不屈、待人礼貌、懦弱胆小、温和善良、友善大方、呆板迂腐、 二、他人归纳 1. 性格类: 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 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2. 拼搏类: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苏东坡传》读后感:我眼中的苏东坡

《苏东坡传》读后感:我眼中的苏东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眼中的苏东坡 ——《苏东坡传》读后感 李青 最近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从行文中可以看到林语堂对苏东坡由衷的赞赏和喜爱。他认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可是作者认为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作者透过苏东坡人生的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位可爱的、历经坎坷却时刻绽放人格魅力的苏东坡。读完后,感触颇深的是以下几点。

苏轼的关注度极高。他好像现代的当红明星,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且从皇帝到百姓,从文坛才子到闲云野鹤的和尚道士,都给予他极大的关注,这些关注是欣赏,是仰慕。于是有追星族欢迎他,追随他。苏东坡游庐山,在数百和尚中引起轰动。被贬惠州,附近五县的太守不断给他送酒食,有人甚至徒步两千里地来看他。在他贬到海南岛时,还有吴复古的道士追随。贬谪期间,所到之处,地方官员也慕名处处优待他。他的文章使皇帝也常举箸不食,即便被贬谪在外,新作也获得皇帝赞赏。这也引起当权者、政敌们密切“关注”,忌惮其影响力,于是有了嫉妒式的诋毁,无端的谣传,接二连三的打压。所以苏轼才有了“平生所得毁誉,皆此类也”的感慨。 名太高,对苏轼而言是一种负累。 苏轼性太直。盛名之下,彰显才华的诗作反倒成为政敌进攻他的利器,既然屡次祸从诗起,是不是可以三缄其口,

将笔墨束之高阁呢?不,因本性的率直,他总是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对他而言,写作是抒写性情的乐事,而且具备心中情思,皆可畅达的能力,有所感慨必然行诸笔端。于是,面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弊端,他写诗,上书;在别人明哲保身之际,他却不顾利害,写下抗暴诗;乌台诗案,有惊无险后,他又诗如涌泉,写完后再感叹自己不可救药;游玩过桥也要作诗“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这一出口可能带来两年劳役。甚至因为性子直率,面对腐儒程颐,他说出“伊川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的玩笑话。总之,性格使然,一吐为快,思想不停,诗文不止。 苏轼心态达观。苏轼的一生有如过山车,抛得很高,落得很低。他曾一举成名,壮志凌云,曾身居清要,名动九州,他也曾锒铛入狱,一贬再贬,穷困潦倒。在坎坷的人生中,他原本开朗乐观的性格更加达观超脱。我想达观超脱可以理解为雨霁晚霞红的那种宁静之美

林语堂苏东坡传简介

林语堂苏东坡传简介 内容简介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会性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