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华】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练习(附答案)

【精华】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练习(附答案)

【精华】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练习(附答案)
【精华】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练习(附答案)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哪些人群的肠道寄生虫发生率最高?

A. 妇女和儿童

B. 老年人

C. 青少年

D. 成年人

2) 引起成人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主要为:

A. 腺病毒

B. 诺如病毒

C. 轮状病毒

D. 星状病毒

3) 艰难梭菌相关性肠炎腹泻患者腹泻时,水样便持续时间一般为:

A. 12小时至24小时

B. 24小时至36小时

C. 超过36小时

D. 超过48小时

4) 感染蛔虫不会对儿童产生哪些危害?

A. 营养不良

B. 肠穿孔、肠梗阻

C. 牙齿脱落

D. 发育障碍5) 以下属于调整肠道菌群药物的是:

A. 双歧三联活菌

B. 甲硝唑

C. 万古霉素

D. 阿奇霉素

6) 腹泻病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为: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单选类型试题:

1) 下列说法对土源性线虫表述错误的是:

A. 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

B. 虫卵或幼虫主要在土壤里发育到感染期

C. 蛲虫不属于土源性线虫

D. 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

2) 蛔虫幼虫移行到肺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A. 蛔虫性肺炎

B. 肺部出血

C. 哮喘

D. 以上皆是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3) 散发性感染性腹泻常发生于:

A. 社区

B. 医院

C. 饭店

D. 学校、老人院

4) 迁延性腹泻病的病程为:

A. ≥2天,≤ 2周

B. ≥2周,≤ 2月

C. ≥2月

D. ≥2年

5) 我国土源性线虫2005年感染人数是多少:

A. 1.29亿

B. 3亿

C. 2.29亿

D. 以上皆不是

6) 蛲虫幼虫在人体哪个部位发育为成虫:

A. 结肠

B. 肛周

C. 十二指肠

D. 盲肠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单选类型试题:

1) 伤寒病人应采取哪种隔离方式:

A. 血液体液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消化道隔离

D. 虫媒隔离

2) 麻疹采用的隔离方式是:

A. 消化道隔离

B. 血液体液隔离

C. 呼吸道隔离

D. 虫媒隔离

3) 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些项是错误的?

A. 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B. 工作人员密切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

C. 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 病人之间可以交换用物、书报等

4) 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病房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B. 清洁区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C. 医护值班室、配膳室、库房属于清洁区

D. 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外走廊属于半污染区

5) 下列传染病,可不采用严密隔离的是:

A. 霍乱

B. 鼠疫

C. SARS

D. 艾滋病

6) 采用虫媒隔离的传染病是:

A. 乙脑

B. 乙型肝炎

C. 甲型H1N1流感

D. 霍乱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乙型肝炎病毒的完整病毒颗粒为:

A. Dane颗粒

B. 小球形颗粒

C. 管状颗粒

D. HBV-DNA

2)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的检查指标中,反映其传染性大小的是: A. ALT

B. 胆红素

C. HBV-DNA

D. HBeAg

3) 某医生抗HBs小于10mIU/ml,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宜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碘酒消毒

B. 注射乙肝疫苗

C. 注射丙种球蛋白

D. 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

4) 下列情形中,不会导致HBV传播的是:

A. 性接触

B. 共用注射器

C. 共用剃须刀

D. 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

5) 下列因素中,与HBV感染后慢性化几率关系密切的是:

A. 感染的年龄

B. 感染途径

C. 临床类型

D. 肝功能

6) 乙型肝炎疫苗的最主要接种对象为:

A. 新生儿

B. 婴幼儿

C. 医务人员

D. 器官移植患者

单选类型试题:

1) 手足口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2) 以下传染病中,需进行消化道道隔离的是:

A. 伤寒

B. 流脑

C. 麻疹

D. 水痘

3) 病人洗浴间属于:

A. 清洁区

B. 半污染区

C. 污染区

D. 半清洁区

4) 鼠疫需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 消化道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严密隔离

D. 接触隔离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6) 狂犬病需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 消化道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严密隔离

D. 接触隔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

A. 病原体的侵袭力和毒力

B. 病原体的数量

C. 病原体的变异性

D. 以上皆是

2) 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为:

A.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B. 病原携带者

C. 被感染的动物

D. 以上皆可

3) 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为:

A. 发热和皮疹

B. 毒血症状

C.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D. 以上皆是

4)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动物宿主

D. 易感人群

5) 以下感染的表现形式中,特征为体内有病原体存在,但是不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潜伏性感染

D. 显性感染

6) 法定传染病主要分为哪几类:

A. 甲、乙、丙三类

B. 甲、乙、丙、丁四类

C. Ⅰ、Ⅱ、Ⅲ三类

D. Ⅰ、Ⅱ、Ⅲ、Ⅳ四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单选类型试题:

1) 以下不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中"三红"的是:

A. 尿液红色

B. 面红

C. 上胸部皮肤红

D. 颈红

2) 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有哪五期经过:

A. 发热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B. 发热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感染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C.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D.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感染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为:

A. 早期发现

B. 早期休息

C. 早期治疗、就近治疗

D. 以上皆是

4)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异充血现象表现为“三红”,指的是:

A. 面、上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B. 面、上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C. 上肢、下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D. 上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

5) 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哪型汉坦病毒感染所致:

A. Ⅰ型和Ⅱ型

B. Ⅰ型和Ⅲ型

C. Ⅱ型和Ⅲ型

D. Ⅱ型和Ⅳ型

6)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原体感染所致:

A. 汉坦病毒

B. 肠道杆菌

C. 脑膜炎双球菌

D. 黄病毒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分为哪3型:

A. 普通型、发热型和休克型

B. 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C. 普通型、轻型和休克型

D. 普通型、发热型和中毒型

2) 爆发型流脑主要分为哪3型

A. 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

B. 休克型、颅内高压型和混合型

C. 休克型、败血症型和混合型

D. 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败血症型

3) 肺结核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4) 流脑应采取的隔离方法为:

A. 严密隔离

B. 消化道隔离

C. 呼吸道隔离

D. 血液隔离

5) 霍乱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6) 流脑应与以下那些疾病相鉴别:

A.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B. 流感杆菌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

C.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D. 以上皆是

一共2道题,每页2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4 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该病人的医疗诊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甲型病毒性肝炎

D. 乙型病毒性肝炎

2) 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5 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A. 腹部B型超声

B.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C. 血常规检查

D. 胸部X片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 卧床休息

B. 保肝药物

C. 抗病毒药物

D. 维生素类药物

2)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

A. 管理传染源

B. 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C. 预防血液传播

D. 疫苗接种

3) 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来讲,下列流行病学资料不重要的是:

A. 输血史

B. 注射史

C. 饮食卫生

D. 预防接种史

4) 下列表现中,不属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典型临床表现的是:

A. 食欲不振

B. 乏力和肝功能异常

C. 消瘦

D. 肝脏肿大

5)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

A. 管理传染源

B. 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C. 预防血液传播

D. 疫苗接种

6)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类型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随诊的时间不包括事发后:

A. 0周

B. 8周

C. 6个月

D. 12个月

2) 暴露级别为二级,暴露源的病毒载量级别为重度时,应采用: A. 不进行预防服药

B. 基本用药方案

C. 强化用药方案

D. 鸡尾酒疗法

3)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服药的疗程为:

A. 2周

B. 4周

C. 6周

D. 8周

4) 下列人群容易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是:

A. 实习护士和护士

B. 针头回收员

C. 医生和检验员

D. 以上均是

5)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服药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A. 24小时

B. 36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6) 导致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体液不包括:

A. 阴道分泌物

B. 脑脊液

C. 尿液

D. 羊水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Noro 病毒感染补液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 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宜口服补液

B. 口服补液量:丢1份补1份

C. 静脉补液的液体类型有生理盐水、乳酸盐林格液。胶体液

D. 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者不宜口服补液

2) Noro 病毒感染发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 4-8小时

B. 12-48小时

C. 3-5 天

D. 一周左右

3) 关于Noro 病毒感染后的症状,说法错误的:

A. 腹泻是常见症状

B. 通常不会发热

C. 有3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

D. 老年人症状通常严重4) Noro 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为:

A. 抗生素治疗

B. 适时补液

C. 对症治疗

D. 止呕

5) 诺沃克病毒的传播途径通常不包括:

A.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B. 血液传播

C. 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D. 直接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件

6) 关于Noro病毒的病原学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A. 直径约为27nm

B. 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

C. 煮沸1~2分钟病毒失活

D. 病毒对乙醚、酸较敏感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对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时,每1000ml排泄物和呕吐物应加漂白粉的量为:

A. 5g

B. 10g

C. 50g

D. 100g

2) 手足口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3) 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 霍乱

B. 炭疽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 艾滋病

4) 对于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 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 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 不必报告

5) 细菌性痢疾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6) 对于甲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 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 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 不必报告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支原体主要是:

A. 肺炎支原体

B. 解脲脲原体

C. 人型支原体

D. 生殖道支原体

2) 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可排除的诊断是:

A. 慢性支气管炎

B. 大叶性肺炎

C. 非典型肺炎

D. 支气管肺炎

3) 对SARS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A. 有严重中毒症状

B. 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

C. 有急性肺损伤

D. 高热1日不退

4) 针对SARS的隔离措施包括:

A. 一线工作人员、病人及有可能被感染者均要戴口罩

B. 落实防护措施,如消毒空气及污染的环境

C. 对SARS病人及可能被感染者严格隔离并观察2周

D. 以上均是

5) 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有:

A. ELISA检测抗体

B. 免疫荧光(IFA)检测病毒抗体

C. PCR检测病毒基因序列

D. 以上均是6) 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如果该患者经病毒检测确诊SARS,该患者经治疗后,解除隔离,可以出院的标准:

A. 未用退热药,体温正常7天以上

B.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C. 胸部影像学明显改善

D. 同时具备三条才可出院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A. 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 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 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 以上均是

2)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

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为提高细菌性痢疾病人大便培养的阳性率,采集大便标本时应注意:

A. 取新鲜粪便

B. 取粘液脓血便

C. 用抗生素之前取粘液脓血便

D. 取任何时候的大便

3) 一患者,半年前患急性菌痢口服黄连素后好转,近三个月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时好时坏,口服抗菌素效果不佳,予以药物灌肠治疗时除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

A. 酮康唑

B. 甲硝咪

C. 强的松

D. 利福平

4) 所致菌痢恢复期排菌时间长,易变成慢性的菌群是:

A. 志贺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宋内氏痢疾杆菌

D. 鲍氏痢疾杆菌

5)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 腮腺炎脑膜炎

D. 脑型疟疾

6)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 福氏痢疾杆菌

B. 宋内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志贺氏痢疾杆菌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鼠疫的传播途径包括:

A. 经鼠蚤叮咬传播

B. 经皮肤传播

C. 经呼吸道传播

D. 以上都是

2) 患者一周前曾到过鼠疫流行区,突发寒战,发热达39℃,伴头痛、恶心、查体有粘膜充血,第二天腋下淋巴结肿并迅速增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 腺鼠疫

B. 急性淋巴结炎

C. 丝虫病

D. 肺炎

3) 腺鼠疫的常侵犯的部位是:

A. 肺部

B. 肝脏

C. 脾脏

D. 淋巴结

4) 患者,男,29岁,内蒙人,因两日来右侧腹股沟部剧痛,高热而就诊。患者于3日前内蒙来京,途中突然发病。查体:T 41℃,P 130次/分,R 30次/分,BP 90/70mmHg,重病容,烦躁不安,脉细弱。右腹股沟部淋巴腺约5cm,边界不清,明显红肿,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拒按。无波动。该病人如果被确诊为腺鼠疫,其关键治疗是:

A. 早期应用抗生素

B. 对症治疗

C. 局部治疗

D. 免疫治疗

5) 鼠疫在我国传染病法中为哪一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已经消灭,故没有列为我国传染病法中规定的传染病6) 对怀疑为腺鼠疫的患者,选择下列哪种检查最好:

A. 尿培养

B. 淋巴结穿刺液培养

C. 粪培养

D. 痰培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A. 冠状病毒

B. 汉坦病毒

C. 脑膜炎双球菌

D. 肠道杆菌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

A. 性接触传播

B. 血液传播

C. 垂直传播

D. 以上皆可

3) 褐家鼠传播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高峰为:

A. 11月份至次年1月份

B. 3~5月份

C. 7~9月份

D. 9~11月份

4) 目前国内流行的痢疾杆菌主要为:

A. 志贺菌

B. 福氏菌

C. 鲍氏菌

D. 宋内菌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

A. 蚤类

B. 蚊子

C. 鼠类

D. 螨虫

6)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A. 冠状病毒

B. 汉坦病毒

C. 黄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 消化系统

B. 免疫系统

C. 循环系统

D. 骨骼系统

2) 男性,37岁,采购员,曾去泰国旅游,回国后感乏力,低热约3个月,近日干咳,查体发现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流行病学史无明确记录。患者曾患淋病现已治愈。为除外HIV感染应作哪些检查以确诊:

A. ELISA法查两次抗-HIV

B. HCVRNA-PCR

C. WB法查抗-HIV

D. A+C

3) 患者,男性,37岁,有吸毒史,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反复咳嗽咳痰半年。查体:T37.5℃,P78次/分,R18次/分,BP107/72mmHg。神清,颌下淋巴结肿大1cm×1.2cm左右,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可活动,左肺可闻及湿啰音。化验:WBC3.8×10\super 9\nosupersub /L,淋巴细胞总数1200/ml。尿蛋白++。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肺炎。如该病人被确诊为艾滋病,导致感染艾滋病的最可能途径为:

A. 不良性行为

B. 针刺吸毒

C. 母婴传播

D. 输注受染血制品

4)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期:

A. 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

B. 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慢性感染期

C. 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D. 无症状携带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5) 艾滋病传播途径:

A. 性传播

B. 母婴传播

C. 血液传播

D. 以上都是

6) 关于艾滋病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

B. 艾滋病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性,大量吞噬、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

C. 广泛存在于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D. 艾滋病病毒在紫外照射下可以杀灭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急性血吸虫病早期诊断,除有疫水接触史及临床表现、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外,主要依据: A. 结肠镜检查

B. 免疫学检查,包括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

C. 在粪便中找到日本血吸虫卵

D. 血沉增快

2) 一血吸虫病患者,40岁,在发现时曾服用吡喹酮治疗一次,最近2个月出现乏力、腹胀,刷牙时易出血,查体:慢性病容,无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0cm,血常规化验:WBC:3.5×109/L,N:0.6, L:0.4,Plt:55×109 /L,Hb:100g/L。该病人主要病变部位在:

A. 肝脏

B. 回肠下段

C. 乙状结肠和直肠

D. 脾脏

3) 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A. 发热

B. 腹泻

C. 腹痛

D. 咳嗽

4) 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为:

A. 吡喹酮

B. 青蒿琥酯

C. 五氯酚钠

D. 氯硝柳胺

5) 一血吸虫病患者,40岁,在发现时曾服用吡喹酮治疗一次,最近2个月出现乏力、腹胀,刷牙时易出血,查体:慢性病容,无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0cm,血常规化验:WBC:3.5×109 /L,N:0.6,L:0.4,Plt:55×109 /L,Hb:100g/L。对该患者诊断和治疗最有意义的化验是:

A. 直肠粘膜活检

B. 粪便直接涂片

C. 粪便直接涂片加沉卵孵化实验

D. 环卵沉淀实验

6) 患者,男,25岁,参加抗洪抢险时,下肢经常出现红色小丘疹并伴有瘙痒,2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自午后升高,上午体温正常,同时伴有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黏液脓血。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黄疸,肝肋下2.5cm ,脾肋下侧位可及边缘。化验:WBC13×10 9/L,嗜酸性粒细胞12%。该患者如确诊为血吸虫病,治疗常首选:

A. 蒿甲醚

B. 吡喹酮

C. 溴乙酰胺

D. 甲硝唑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1) 判断某病是否为某类传染病的金标准是:

A. 疾病发作的季节性

B. 发现和确定致病原

C. 疾病的地区分布情况

D. 疾病的临床表现

2) 某单位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了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为: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媒介

D. 带菌者

3)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 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入

C. 免疫人口死亡

D. 新生儿增加

4)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B. 病毒、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C. 传染源、蚊虫传播和易感者

D. 细菌、传播途径和免疫力低

传染病培训试题(精选)aa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消毒法中温度不超过100℃的是 A、煮沸消毒 B、巴氏蒸汽消毒 C、高压蒸汽灭菌 D、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 E、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答案:119、B 2.乙醇的常用消毒浓度为 A、60% B、65% C、70% D、75% E、90% 答案:121、D 3.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肺炎 E、肾衰竭 答案:134、B 4.出疹性传染病疹子的形态分为4大类,不包括 A、斑疹 B、风疹 C、出血疹 D、疱疹或脓疱疹 E、荨麻疹 答案:129、B 5.男,40岁。5天前入院,诊为流行性出血热,近日尿量增多,达3000ml/d,今晨自诉乏力、腹胀、心慌。此种情况下列哪种原因关系最大

B、肾功能不全 C、低血钾 D、脱水 E、高钠血症 答案:3、C 6.男,22岁。腹泻呕吐20小时,大便20余次,黄色水样,无腹痛,无发热,尿少,呈中度脱水,周围血RBC5、6×10↑(12)/L,WBC10、5×10↑9/L,Hb160g/L。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A、血培养 B、大便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大便培养 E、尿培养 答案:21、D 7.女,15岁。持续发热2周,入院经血培养、肥达检测确诊为“伤寒”,经氧氟沙星治疗10天,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后第12天,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出冷汗。体查: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血常规:WBC3、6×10↑9/L,N0、85,腹部X线摄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考虑并发“胃肠穿孔”。最可能的部位是 A、胃、十二指肠 B、空肠末端 C、回肠末端 D、横结肠 E、升结肠 答案:32、C B1型题 1~2题 A、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B、非核苷类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免疫调节剂 E、β-内酰胺酶抑制剂 8.奈非雷平属 答案:2、B 3~4题 A、肿瘤坏死因子(TNF)

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2016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传染病防治的共性知识 (一)基本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感染过程三因素 感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构成感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与社会) 1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其致病作用取决于如下几方面。 (1)数量:病原体入侵的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之一。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引起感染。 (2)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3)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

(4)变异:可因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变异。 2.人体免疫应答作用:病原体感染多伴随免疫应答反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变态反应属于后者。 (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表现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作用等几方面的功能。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重复感染的作用,不能遗传。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3.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大部分虫媒传染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和季节性。 (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为、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等各方面。生活水平低、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发生无数次感染,每一次病原体侵入机体,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 等,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 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doc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讲话稿)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它们相互联系,同时存在,被称为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发育、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具体地说,就是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二是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经传染源排出,侵入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如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医源性传播、经垂直传播);三是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某人群的易感性取决于构成该人群每个个体的易感状态)。 二、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肺结核。 消化系统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霍乱,手足口病。 接触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红膜症),疥疮。 媒介传播传染病: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 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俗称“非典”),甲型流感(H1N1、H7N9)。 三、防控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勤洗手,打喷嚏与咳嗽应用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照顾或接触患者应佩戴口罩。不吃不洁或半生食物,食用餐具要严格消毒,不喝生水,处理食物生熟分开,饭前便后要洗手。患者用过的物品,须清洗并消毒,不共用毛巾及其他人物品,接触患者应戴上手套、勤洗换衣,不要多人同床居住,勤洗换被子、床单。拒绝毒品、不要共用针管和针头,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流行时要减少公共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 重点实现传染病防控的“一控三消”的目标。“一控”既控制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病率低于500/10万以下,但低于上年水平。“三消”即消除麻风病,使麻风病的患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消除疟疾危害,实现无本土疟疾病例;消除麻疹危害,使麻疹发病率低于1/100万。 一是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以消除麻疹为重点,保持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每例麻疹病例,按要求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加强院感控制,严格医院内传播;强化管理,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暗访”式调查,落实免疫规划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的一票否决指标;二是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以提高敏感度为核心要求,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好手足口病、登革热、狂犬病、出血热、布病、鼠疫、流感、人禽流感及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三是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结核病防治,推进新型肺结核防治服务建设,加强结核病患者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管理,开展病人主动发现试点调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扩大结核病诊断技术的运用;推进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附答案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 A、轻型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带菌者 D、来自流行区的人 4、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 A、不去疫区旅游 B、改善卫生设施 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5、有关霍乱的临床分期哪项不正确:() A、吐泻期 B、脱水期 C、恢复期 D、循环衰竭期 6、下列哪项不符合霍乱诊断条件:() A、有腹泻表现,粪培养阳性 B、粪培养阳性前5天有腹泻症状者 C、流行区出现典型霍乱症状及体征,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上升者 D、非流行区出现呕吐、腹泻表现,但无流行病学史者 7、霍乱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严格隔离 B、预防治疗 C、及时补液 D、抗菌治疗 8、典型霍乱患者脱水期不包括哪种表现:() A、循环衰竭 B、代谢性酸中毒 C、电解质平衡紊乱 D、首先发生抽搐、昏迷 9、吐泻期典型霍乱患者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泻时常有里急后重感 B、腹泻为首发症状 C、发热少见 D、严重患者出现“米泔水”样排泄物 10、关于霍乱患者补液治疗哪项不合理:() 1

A、轻度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 B、液体多选择541溶液 C、重度脱水通常采用两条静脉通道补液 D、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补液 11、为确诊伤寒病程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检测是:() A、血培养 B、尿培养 C、大便培养 D、胆汁培养 1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肺炎 13、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源体( )可多选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肠道病毒71型 D.腺病毒 14、手足口病发病多长时间内传染性最强( )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15、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 ) A.粪-口传播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D.以上均是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人群对霍乱病原体不存在普遍易感性。() 2、霍乱病原体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不长。() 3、霍乱病原体对消毒剂敏感。() 4、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5、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6、手足口病是人畜共患病,患者和病畜为本病的传染源。() 7、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不发病,亦不会够传播病毒。() 8、同一间病房内可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9、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仍应考虑为重症病例。() 10、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2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2016年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2016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

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重

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题

二、传染病防治知识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 的一类疾病,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 的流行() 2、传染病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 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存在,才能成为起 流行的条件() 3、传染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等() 4、凡是得了传染病的人群都称为易感人群.() 5、1989年9月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 传染病的防治有了法律保障() 6、2003年5月7日,国务院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 效的控制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扩散和蔓延() 7、小明认为:只要做到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就可以预防所有传染病的发生 () 8、接种疫苗是有效的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可以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 异性免疫力()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英文简称SARS() 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重症呼吸道 传染病()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常在夏季发生() 1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1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如果咳嗽、打喷嚏,那么和他密切接触的其 他人就可能被传染() 1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 15、注意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远离传染源是有效的预 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方法() 16、流行性感冒就是普通的“感冒”()

17、儿童是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侵袭对象,特别是在校学生,群体生活者, 由于人员密集,更容易相互感染() 18、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慢性病 人等,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19、爸爸妈妈为了让小红预防流感,就在没有做任何检查的前提下带她 接种了流感疫苗() 2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6个月至14岁 是高发的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21、流脑易在冬春季发病,是经过呼吸道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得了流脑 后,只要在家休息就可以不去医院看病() 2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传染 病,以肺结核最常见() 23、在肺结核病人的疾病活动期,患者在呼吸、讲话、咳嗽时将病菌排 至空气,如果此时吸如一定量的病菌,在加上自身抵抗力比较弱,那么可能会感染上结核病() 24、从年龄上看,成年人和老年人易感染结核病() 25、小学生因为受到了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关爱,所以几乎没有得肺结核 的可能性() 26、活动期结核病患者虽然向外排放结核菌,但是不至于影响社会公众 的健康() 27、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方法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 营养。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 28、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号召全球紧急行动起 来,加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29、腮腺炎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但以14岁以上青少年常见() 30、腮腺炎病毒只感染人类,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31、腮腺炎在幼儿园、小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 地方容易发生和流行。人群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 32、腮腺炎的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和疼痛,病程约10-14天() 33、家庭成员一旦发生腮腺炎,应进行家庭隔离。同时要注意口腔清洁, 并避免刺激性食物()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B )。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B )。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种。 A 35 B. 39 C. 40 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 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 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11.( 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C.疑似传染病病人 12、( 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14、( A )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 B、医疗机构实验室 C、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 1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B )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3.发病急、病情重。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

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24658

微山县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H7N9传染源:据经验和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为携带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 H7N9传播途径:尚无人传人的直接证据; 3. H7N9易感人群:目前证据显示人类易感。 4. H7N9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敏感,煮沸分钟可灭活 5.接触患者的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6.可能受到患者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7.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和。 8.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 和。一般不会发生淋巴结肿大。 9.手足口病的平均潜伏期为天,典型病例一般起病急,先出现发热。 10. 少数手足口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及。 二.单项选择题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 C、学龄儿童 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 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温度在56℃以上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5. 手足口病病例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在3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 A、普通病例 B、疑似病例 C、重症病例 D、危重病例 6.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C、普通病例高热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如退热药无效,应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可用激素作为退热药 D、手足口病患儿不要接触患其他疾病的儿童,避免交叉感染 7.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内进行网络直报:( D ) A、乙类,12小时 B、丙类,12小时 C、乙类,24小时 D、丙类,24小时 8.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心源性肺水肿 B、肾源性肺水肿 C、神经源性肺水肿 D、高原性肺水肿 9. 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 A、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 B、病室应开窗通风 C、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消杀工作 D、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 10.手足口危重病例是指出现以下哪种情况的患者:() A、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B、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C、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D、以上都是 11、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2013年卫生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2次。 一、培训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内容 (一)法律、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 登封市大金店镇中心卫生院 2013年2月18日

传染病防治题

全市卫生监督员知识竞赛复习题 (传染病防治) 5、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6、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7、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2004 年 8 月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2004 年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8、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9、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1 种。 10、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12、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13、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1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监测、预测、流行病调查、疫情报告 ,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16、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1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调查 1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防止艾滋病的传 播。 19、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20、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 21、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22、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23、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24、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类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2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26、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传染病防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31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分类 2、消毒体温表需要0.2%过氧乙酸溶液2000ml,需要浓度为18%过氧乙酸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 少毫升(A) A22ml,1978mlB12ml,1988mlC4ml,1996mlD10ml,1990ml 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 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C鼠疫、霍乱D手足口病 4、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输血D母婴传播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A)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 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7、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 A甲,乙,丙,丙B甲,甲,乙,乙 C甲,甲,乙,丙D甲,乙,乙,乙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 A35B28C38D40 9、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 疗单位采取(D)。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0、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 理由(C)负责。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海通乡卫生院2017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

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 6、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疗措施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2004 年 8 月 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2004 年 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 一、单选题(70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D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甲类传染病有:(A )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3、传染病流行是指:(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4、病原携带者是指:( C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B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6、造成人群易感因素降低的是(C ) A、新生人口增加B易感者的集中C人工免疫D新兵入伍 7、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几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A)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8、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D )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9、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C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0、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D )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A ) A、≤3岁 B、3-5岁 C、5-7岁 D、7-12岁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 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 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甲类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 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