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第13卷第5期2011年09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IT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13No.5Sept.,2011

收稿日期:2011-08-18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一般项目

“德勒兹哲学思想下当代造型艺术研究”(11B001)作者简介:刘杨(1978-),女,吉林洮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艺术学研究;林建群(1950-),男,天

津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杨1,2,林建群

1(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6;2.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30)摘

要:以当代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生成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其中蕴涵的差异思想、

深层生态学思想、共生思想。将这些思想中的图解、块茎、游牧……喻体的生成方式与建筑设计的操作手法相结合,

构建了适应后工业社会生命时代发展需求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图解的生态建筑生成图式、块茎的生态建筑生成组式、游牧的生态建筑生成变式。研究成果阐明了德勒兹生成论影响下的生态建筑形态与功能仿生、动态协调共生、连通式自组织生成与更新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德勒兹;生成论;喻体;生态建筑;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U -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1971(2011)05-0042-07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是当代法国

著名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

德勒兹的哲学思想是法国20世纪哲学的标志,也是当代对建筑影响

最大的哲学之一。其哲学是关于生成的本体论,以创造概念为核心。其原创性概念直接被当代先锋建筑师转化成建筑创作的手法应用于创作实践,并涌现出大量的设计作品。但这些实践多数倾向于新的设计方法的探索,偏重于操作层面,缺乏对德勒兹哲学及其理论在当代建筑发展趋向上思维及策略层面的深入思考。这样就会使德勒兹哲学的建筑设计应用过于概念化及形

式化。因此,

本文以德勒兹哲学中的生成论为工具方法,依据其生成论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当

代建筑现象,以期构建后工业社会背景下适应生命时代需求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这对于深入思考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并且为生态建筑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视角。

一、德勒兹生成论内涵

德勒兹的生成论是基于对自然及社会现象

的观察和思考而形成的,其中包含的差异、深层

生态学、

共生等思想蕴涵了深层的生态观念,对于处理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其生成论中块茎体与游牧型等喻体的生成方式深刻总结了自然界各种物质合规律的生成与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图示和可操作性,对于适应生态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手法。

(一)生成论的差异思想

德勒兹哲学是建立在差异性元素之上的建构性哲学,其核心思想体现在生成论中就是“差异与生成”

。差异性元素的存在是导致动态生成的核心内容,差异的消除导致静止,差异的存在引起运动,

运动的关键在于差异是否在场。例如,生成论图解思想中图解作为“抽象机器”的动态性及可操作性就是差异思想延伸的结果;生成论中的块茎概念也指称差异性、差异重复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其中德勒兹列举块茎的接续、异质、多样、逃亡线、脱领土化、非意义切割和开放性地图,纵横交错等多种特征也是差异性的存在与表现;生成论游牧观念中的生成、异质性、连续变体等都是差异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从差异思想产生的根源看,它凝结了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组织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将其思想的深刻内涵及由此产生的创生性概念和可操作

手法引用到建筑设计中,必将为生态建筑适应生命原理的自组织生成与更新提供可借鉴的设计策略。

(二)生成论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德勒兹生成论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以非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将自然生态构筑成一个动态的连通性和多样性系统。通过对文脉、生物甚至无机领域的连续性生成建构,确立自然生态的“无限性”观念。德勒兹生成论深层生态学思想将创造概念的无限性与构拟概念的内在性平面的多元性关联在一起,来指涉概念生成模式与生态系统运行模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其中块茎概念的生成机制是这一关联的最具代表性表达,为解决生态复杂性以及生态建筑的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

德勒兹以黄蜂和兰花的关系来说明块茎的生成概念及组成块茎的群体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1]。兰花通过黄蜂帮助自己授粉。黄蜂受到吸引,理所当然地“住”在兰花里。兰花发展出一种特定的(形态)属性吸引黄蜂,黄蜂也具有了一种服务于兰花的行为模式。黄蜂适应了兰花,兰花也适应了黄蜂。德勒兹指出,这是一种互相“生成”的形式。黄蜂生成为兰花,兰花生成为黄蜂。黄蜂和兰花的“组合”体现一种“不断运动变化的无中心多元性”[2]。正如格雷格·林恩(Greg Lynn)解释的那样:“多元的兰花和黄蜂统一,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这种衍生的统一体不是封闭的整体,而是一种多元:黄蜂和兰花同时既是单一的,又是群体的。重要的是,这不是先前那种受性欲驱使的寄生关系形成的集合体,而是一些原来截然不同的个体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稳定整体。不同的是,融为一体的多元体结合了外界的进一步影响,形成了新的稳定体。”[3]“块茎说”思想中隐含的无限性生态思想无疑为我们重新确立自然与人的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块茎组织的开放性与运行机制的多元性为生态建筑的生成方式与运行机制带来了启示,生态建筑应该是适应场地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并与场地的生态圈互为“生成”的组织模式,并且具有无限性的变化特征。

(三)生成论的共生思想

德勒兹哲学思想是建立在对西方传统哲学二元论的颠覆基础上,并体现出“多元共生”适应生命时代的思想内涵。德勒兹倡导内在性的生成,通过对二元对立的主体与客体、域内与域外、精神与物质的解辖域化,建立多样性、动态的事物运行机制与模式。因此,德勒兹生成论中体现的共生思想内核,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否定和吸收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流动的多元论。

德勒兹生成论的这种“多元共生”及流动、多样的运行模式,正契合了生命时代建筑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为符合生命原理的生态建筑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发展方向。根据生成论共生思想的多元论内核及对二元对立的解辖域化运行机制,生命时代的建筑也确立了新的发展内容,即以建筑作为“中间领域”的观念为发展核心。在这一观念下,建筑成为连接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艺术、心理等多样性环境的关联体,建筑通过形态、技术及功能的生态表达成为人类感受自然、理解生态的媒介。其中这个“中间领域”包含着双重性与多义性,是流动与变化的统一体具有游牧的特点,随着人类与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新内容。生命时代的生态建筑是通过传统与尖端技术的共生而创造出来的建筑,是与自然环境及人类行为共生并通过差异性与多样性的表现,不断实现“中间领域”新意义的创生的建筑。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共生”思想就是德勒兹生成论多元共生思想与建筑思想结合的典范。

二、基于生成论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德勒兹生成论内涵的差异、深层生态学、共生思想基础上的生态建筑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设计相比,更多的强调建筑自身的有机生长,建筑与环境及人的行为、心理的有机融合,并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层面深入思考建筑与生态的关系问题。结合现代的复杂科学及参数化技术,德勒兹生成论中体现的生命时代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及图解、块茎、游牧等基本喻体的可操作图示和手法,为适应生命原理的智能化生态建筑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设计策略。

·

34

·

第5期刘杨,等: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一)图解的生态建筑生成图式

德勒兹生成论中将“图解”定义为一种与整个社会领域有共同空间的制图术,是一部抽象机器。一边输入可述的功能,一边输出可见的形式,进而建立事物的功能与形式间动态、增值的逻辑关系。德勒兹的图解思想与参数化设计相结合,为适应生命原理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提供了可操作的生成图式,即图解作为“抽象机器”的生态建筑生成表征模式(图1)。具体表现为,通过计算机参数的设置输入影响建筑的各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气候条件、文脉因素、人的行为、心理因素等并依靠软件技术建立图解抽象机器。获得各种可能的建筑设计雏形,通过对建筑雏形的优化,最终实现建筑功能、结构与自然生态、人的行为及心理的最大化的融合与共生。因此,建立图解的生态建筑生成图式的核心,就是利用计算机参数设置建立图解的抽象机器

图1图解生成图式示意图(作者自绘)

珊瑚礁矩阵项目计划(图2),就是图解生成图式内容的表现。这一项目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是震后为灾民建造的一个三维的能源自给自足的村庄。这一建筑组群,从液体和有机形状的珊瑚礁得到启发。通过计算机参数设置将周围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及各种能源的情况、地形地势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建筑的生成图解和建筑的生成雏形。整体建筑分别由两个双面横向贯通的单元围合成一个横向流通、环环相扣的房子单元模块,在材质上使用金属结构与热带木材外墙的标准化预制结构。房屋模块的曲线变化如同连续地层的堆积。抗震地下室能够吸收地震时的震动,这个生态村的框架是开放的、灵活多变的,可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发展自身,改变模块之间的构成图式,以此达到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增值的逻辑关系

图2珊瑚礁矩阵项目图解生成图式

(二)块茎的生态建筑生成组式

德勒兹块茎思想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块茎的操作图示中,生成性的变化和组合方式即生成“组式”对建筑形态适应环境的生成方式的借鉴上。格雷格·林恩的“泡状物”理论(图3)是对块茎生成组式的最好诠释。“泡状物”理论中的任何一个“变形球体”周围都存在着内外两个决定其形体变化的力场圈。如果相互接近的两个“变形球体”之间的距离接近外围力场圈,就会相互影响并发生变形;而当两个“变形球体”的间距进入内部力场圈时,它们就会融合成一个平滑的柔性形态,并且重新构成了新的几何体。在球体的变形过程中,内部力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各个变形球体的表面形态特征。此时,新生成几何体的几何特性包含了变形球体连续单一的表象形态及多元的差异性的内部结构。块茎的这种适应环境的组合、变异及增值方式为生态建筑的设计观念及操作手法带来了可遵循的依据。

林恩设计的位于生态之国哥斯达黎加的“世界方舟”博物馆(图4)就是基于“泡状物”生成组式的一种流体建筑。这个建筑的基础是一

·

4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

个球形,并以“球根”形展厅的环形组式,围合成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通过中央大厅底层“水公园”的冷气与湿气来调节室内温度,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合理搭配,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中心和生态教育基地

图3“泡状物”

理论图示

图4世图方舟博物馆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的伊甸园工程(图5、图6)的设计初衷也体现了块茎的生态建筑生成组式的设计策略。该建筑整体形态及结构是基于对肥皂泡的研究而进行的数字化生成,当肥皂泡彼此相交形成块茎组群时,其间的交点会处于一个垂直面上,根据这一原理只要在两个气泡的交接处架设一个拱,就可以保持其与地面垂直[4]。该建筑的整体形态就是巨型气泡的组群。通过计算机对基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参数化分析,使最后建筑结构形式的生成与基地地形相适应,球体的结构设计以最少量地钢材换取了最大结构尺寸和结构强度,实现了结构设计的高效性;在最小的表面积中营建最大化的容量,将能耗降至最低达到了能源利用的高效性

图5

伊甸园工程建筑外观

图6伊甸园工程图示

基于块茎的这种随时断裂而不影响整体组织的生长性机制,未来的建筑及城市系统将从拥有中心的放射性结构,或树形以主干为轴向枝叶伸展的有序化线性秩序,向无中心、多方向、各部分能够自律的子整体结构或是网络、矩阵型秩序转变。这样的转变方式也更能适应生命时代对建筑及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游牧的生态建筑生成变式

德勒兹的游牧思想是基于游牧民在大地上的生活和活动方式呈现出的空间形式的思考。这种空间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限的开放、多元、异质性及变异性。这种空间组成形式既不是常量也不是变量,而是一些按照相邻地带排列起来的名副其实的变式。并且这些变式具有操作性,而且模组化,能够适应任何相邻地带的空间形式及环境特征。即处于变式中的游牧体之间可以根据环境特征的需要进行任意路径的组合,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组合方式(图7)。

·

54

·

第5期刘杨,等: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这样的空间形式极大的呈现出适应环境的动态

多样性与连通性,体现了自然“无限性”的深层生态观念。因此,以游牧思想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以游牧变式的空间形式作为建筑的生成与操作手法,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个体之间运行关系的灵活性与动态性,另一方面使建筑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开放,进而从多元的维度契合并突显了建筑的生态特征

图7游牧生成变式示意图(作者自给)

伍端的国际竞赛参赛作品“游牧机器”(图8)就是这一变式的典型形式。它是针对美国洛杉矶城市的郊区化扩展而带来的土地的浪费、耕地急剧减少以及缺乏公共设施等城市问题的改造方案,这一方案体现出现代及未来社会对于建筑和城市环境关系的思考将会越来越注重移动、生长、发展、更新等动态过程。游牧机器为旅游者和喜欢游牧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机动性住所的可能。游牧机器自己产生能量,可以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中运作与生存,还可以和其他游牧机器在不同的环境下组合成各种类型的村庄、

图8游牧机器

市。游牧机器的这种模组化、变式的运行方式预示了生态建筑与环境之间新的适应关系[5]。

三、生成论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设计趋向分析

从德勒兹生成论的视角来看,理想的生态建筑应在适应并体现生命时代的自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成为与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相符合,与生态系统的多样异质元素协调共生的“中间领域”建筑,它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构成动态自组织更新的建筑组群,并体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流动变化的特性。突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向。

(一)形态与功能仿生

生命时代基于德勒兹生成论的生态建筑形态仿生,主要体现在借助参数化设计技术及生成论中基本喻体的可操作图示与方法,对自然界有机、无机物质的形态及生长方式的模仿、转换上。如谢尔宾斯基海绵分形模型(图9)

就是根据

图9谢尔宾斯其海绵模型

海绵体多孔的块茎形态及空间和可以无限变化伸缩的特性,形成的以某一构造为基础的许多孔洞的连续结构。孔洞面积为零,但周长无穷大。海绵模型由无限的“面”所包围在压缩的情况下体积为零。哈迪德设计的迪拜住宅塔楼(图10)表皮上多边形划分的立面就有明显的海绵模型的分形特征,建筑立面上的洞口由下至上渐变逐渐增多,并形成了一种规律性的局部重复出现,整体建筑形态呈现出细腻微变的分形美。

·

6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

图10油拜住宅塔楼

生态建筑功能仿生,主要体现为建筑功能及结构对自然界各种物质的组织方式及结构的模仿,如对生物腔体结构的模仿等。通过建筑功能的仿生达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适应。这也适应了建筑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换过程中,建筑态势从机械的几何静态构成转向对自然生物形态动态模拟的发展趋势

图11麻省理工大学西蒙斯宿舍楼腔体

复杂科学、生物技术及参数化设计的运用更为生态建筑功能仿生的设计手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与传统的生态建筑相比,基于生成论的生态建筑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已经从对自然形式的表面模仿,转化为对自然物质的机能、空间、结构、形态等深层次的提炼与转换应用上。如生态建筑中模仿生物体和有机体腔室的“腔体”空间,它具有高效率低耗能的特点。这种腔体空间的表现形式包括具有拔风作用的内部空间和能够调节室内微气候的中庭。麻省理工大学西蒙斯宿舍楼(MIT Simmons Dormitory)(图11)的设计者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为达到生态节能的目的,在设计楼体结构时,模仿海绵“多孔性”块茎生长的形式,设计出该楼体结构中多向维度贯通的有机腔体空间,起到了对室内微气候的调节作用,达到了生态建筑节能的要求。

(二)动态协调共生

德勒兹生成论中的差异思想、深层生态学思想及共生思想都深刻的诠释出生态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动态协调共生。在这样的思想及复杂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对于生态建筑与环境关系适应性这一问题上,则表现为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向更主动的共生转化。通过计算机系统在生态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及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重构,达到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生成后以一种开放的方式,重新融入自然环境,并与其实现动态的关联作用。此时,生态建筑以开放、动态的方式与自然共生,不仅建筑外部的整体造型及其象征、隐喻、表意性与自然环境相关连,而且达到了建筑内部空间的逻辑理性、结构的生态化及其与人的行为、心理感知等方面的协调共生[6]。发挥了建筑作为“中间领域”的媒介作用。例如,NOX的荷兰水上展览馆(图12)就是一个集建筑、展览与环境为一体的巨型交互装置。在某种意义上,展览馆是一种智能建筑,它有着自己的运行逻辑和感官,能对参观者的行为做出反应。整体建筑是由半圆形和椭圆形的可伸缩钢制截面构成的蠕虫状建筑形态,建筑的内部空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并会跟着来访者的运动而有节奏的发生变化,极大的适应了人、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性与协调共生

图12NOX的荷兰水上展览馆

(三)连通式自组织生成与更新

以德勒兹生成论为内容的生态建筑的连通

·

74

·

第5期刘杨,等:德勒兹哲学生成论视阈下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式自组织生成与更新是指通过图解图式、块茎组式、游牧变式等的建筑设计操作手法,将生态系统构筑成是一个由人、

其他生物、建筑及自然环境、

社会因素组成的连通的、多样的自组织系统。这一系统具有极大的自组织生成与更新能力,深刻的体现出符合生命原理的生态建筑生成方式。生命时代的生态建筑具有与环境、城市、文脉、人的行为的极大连通性;并通过复杂科学的介入表现出相应的互动性,即建筑的形式与机能随着环境、人的行为的改变而自组织更新,进而能动、动态、高效的适应环境。例如,文森特·卡尔伯特的“神经元异体”建筑就是以多细胞动物的“神经元”多孔有机体网状结构平滑的交织在一起,形成自身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有机体,与城市、环境、空间、人的心理混合在一起并相应的发生变化。在这个案例中,建筑以尊重生态系统连通式的运行规律为前提,来建立建筑与周围各种环境的关系,建筑不仅能与外部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而且还能够积极的生成适应自身运转的内部生态系统。

四、结论

德勒兹生成论的深邃哲学意涵和生态学思

想拓展了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德勒兹生成论

中的图解、

块茎、游牧等喻体与自然生态之间生成关系的可操作手法,为生态建筑动态的环境适应性与生成过程提供了有效的设计途径。一方

面,

与参数化设计的结合为建筑形式追随“生态能量”的过程,在服从自然界中各种对建筑产生影响的能量基础上(包括自然及人的精神、意识等微妙能量)生成特定的形态,提供了具体可实施的方法。这些能量通过参数化参变量的设置,最终形成适应生态发展的人居建筑环境。另一方面,生成论中蕴涵的生态思想也为更加符合生命原理的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参考文献:

[1][英]尼尔·林奇.集群城市主义[J ].叶杨,译.世界

建筑,

2009:8.[2]Ansell Pearson.Germinal Life [M ].London :Routledge ,

1999,156.

[3]Greg Lynn.Folds ,Bodies and Blobs [M ].Brussels :La

Lettre Volée ,1999:139.

[4][英]彼得·绍拉帕耶.当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

M ].吴晓,虞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刘杨,林建群,王月涛.德勒兹哲学思想对当代建筑

的影响[

J ].建筑师,2011:4.[6]李世芬,冯路.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与方法研究[

J ].建筑学报,

2008:9.Design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Based on the View

of Generative Theory of Deleuze 's Philosophy

LIU Yang 1,2

,LIN Jian -qun 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6,China ;

2.Art Academy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China )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tive theory of the contemporary French poststructuralist philosopher Gilles Deleuze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its difference thinking ,deep ecology thinking and symbiotic thinking.It combines the generation mode of the metaphorical vehicles ,such as diagram and rhizome in those thoughts ,with operating skill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which can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life ages.The research products clarify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s influenced by Gilles Deleuze's generative theory ,which include bionic forms and functions ,dynamic coordinated symbiosis ,connected self -organized generation and regeneration.

Key words :Gilles Deleuze ;generative theory ;metaphorical vehicle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strategy

[责任编辑张莲英]

·

84·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案例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 设计案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邵文晞



1 2 3 4 5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国外绿 建筑发展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介绍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巴克雷卡德总部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6 7 8 9 10
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 欧文化中 建筑通风借鉴案例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2008-11-4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的提出
一九八一~一九九九 年来NASA所测得的 地球南极臭氧层破洞 日渐扩大的情形

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世界各国的绿色标准情况
Eko Profile Promis E BREEAM ESCALE Eco Effect Eco Quantum E-top LEEDLEED -Canada, GBTool BREEAMBREEAM-Green Leaf LEED
GOBAS
HKHKBEAM
CASBEE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 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NABERS SBAT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03T15:47:20.4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作者:耿晓飞[导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生态建筑有利于为人民提供健康的人居环境。 宿迁市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23600 摘要: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生活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和园林景观中应用生态绿化要素是社会建设的必然结果,在生态建筑的集成应用中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原则,在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现代社会,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应该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研究在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况的前提下,探寻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思路,在建设规划设计和 运行维护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力求维护生态稳定与有效平衡。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应用分析 前言: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生态建筑有利于为人民提供健康的人居环境。将生态建筑设计作为指导实践是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表现,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理念,结合建筑实践和生态理念,打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是相关的专业人士的共同目标。 1.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况1.1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师关注和重视的热点,促进生态建筑的理念的深入贯彻与落实需要理解生态建筑的基本内容,生态建筑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融合相应的生态理念,在保证建筑设计具有良好的效用的基础上,推进建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自然环境和建筑设计之间构建统一和谐的发展关系。宏观的生态建筑较为抽象,其理论需要从建筑学和生态学的理论的相互结合来进行研究,产生的建筑实物层面可以进一步地深入到房屋的整体建造中,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而且是生态自然与建筑的稳定。从资源的角度来说,由于增加了生态建筑的理论,生态建筑总体上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大大降低了能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面打造无废、无污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运用生态学和建筑科技的主要原理组织有机环境,切实将人、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构造成良性的循环系统。 1.2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生态建筑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以环保统一作为基本要领,以高效平衡作为基本依托,对建筑设计进行重新定义,合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工创造与自然发展相结合,综合运用科学技术与建筑学理论,在思考人类群居的环境建设的同时,正确把握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本身承担着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任,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问题是必要的,并且将生态环境置于与经济建设同等的地位。生态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满足当前人类的发展需要,同时不会削弱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建筑是当今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合理要求,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从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出发,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方式和效率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得出,提出的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1.3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积极意义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和回归自然观,均是生态建筑中的重要观念,是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构部分,是人类从环境价值的角度维护社会经济建设的表现,绿色环境的维持,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人类在推进房地产项目的同时,将绿色、生态和节能的基本概念融入其中,运用绿色技术对生态建筑进行指标量化考核,建筑设计的实现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应该采用适宜科学的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受到广大的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主动接受节能和生态设计,采用诱导式建筑构造手法调节室内环境的设计有利于创造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对居住个体的人性化关怀,居住空间的适宜性和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是衡量人类居住条件的重要标准,关注人类生存和生活需求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融入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更符合文化性的建筑设计要求,体现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需要人们在生态建筑中感受地域文化意识,重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节能化的设计和措施是创建具有包容性的生态建筑的基本前提。 2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路分析2.1融合生态建筑理论生态建筑的设计中最先考虑的是自然环境因素,回归自然的建筑理念要求无废弃物和无污染,生态建筑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建立良性循环的应用机制,其本身作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统一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制约着环境与社会的统一,因此有效融合生态建筑理论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生态建筑受到重视并得到大力的支持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的,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被引入的生态建筑理论并不能够被合理地应用,缺少适合的经济发展环境导致建筑的生态化较难实现。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建筑科学的合理设计,生态理论的应用涉及的学科繁多复杂,将生态学贯彻落实到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中是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建筑设计生态应用策略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应用策略,一方面,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选择原材料,建筑材料的选择具有相关的标准,生态建材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开展就地取材,广泛使用本地的地域化和生态化建筑材料,达到废物利用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完成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探寻优势资源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临海的建筑可以利用风能开展生态建筑设计,地势较高的地区可以应用多晶硅面板来吸收太阳能进行发电,合理配置智能电网,高效利用能源和有限的资源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结合各个地区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生态化的建筑设计技术,完善生态核的研究,增加绿色建筑。 2.3集成应用绿化技术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近几年环境污染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污染问题,而建筑领域便是其中之一。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属于能源消耗较大,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也成为了热点话题。从近几年建筑领域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基于设计缺乏科学性、建设方案不适合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以解决,而绿色建筑设计也仅仅流于表面,甚至于部分建筑项目耗费了更高的资金。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对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使绿色建筑概念得以成为现实,促进建筑业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 标签: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概念,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不伤害自然环境,并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在对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条件下,实现生态平衡发展。这种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有的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全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和工程材料等的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绿色建筑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包括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以及建筑产品完成之后的采光条件和通风状况。从选择建造的工程材料,到引进先进的建造设备、运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技术,在建造前期、建造过程中,都要以绿色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和前提来组织开展建筑设计。 2、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特点 2.1节约性 节约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内容的一大特点,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当然也应突出体现这一特点,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果,保障能源利用率,也充分展现了建筑材料的利用手段。譬如对于施工区域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考察,重视将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应用至建设设计当中,从而大大提升对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人工照明时间和照明强度,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新能源及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摆脱对传统建筑能源的依赖。 2.2共存性 共存性原则是要求建筑规划设计相关人员要重点搞好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同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因此,设计人員在实际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建筑及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以科学合理的技术举措来确保建筑使用过程中同环境的共存关系,并将建筑设计理念同环境文化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另外还必须要防止建筑开发建设及使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措施分析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措施分析 摘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要符合人 们的生活理念、审美需求、经济水平之外,其生态环保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成为目前建筑设计主要需求。文章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措施,对于我 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措施 引言 生态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自身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目的在于满足建筑物的根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物自身能源效益利用的 最优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生态建筑,以人、建筑和自 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 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 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生命 周期概念、实现建筑物自身的节能环保、建筑物的根本功能要求、实现建筑物与 人的整体和谐。 1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1能源节约原则 能源节约原则是绿色生态建筑所遵守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实现 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无污染无害化及可循环利用。在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 可能的使用可降解和可再生的资源,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构建出能源 高效利用的建筑住宅环境。 1.2生态和谐原则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来说,生态和谐原则是与能源节约原则并重的重要原则,生态和谐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绿色生宅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重点对建 筑物周边植被、微生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在做好各种物体 与住宅建筑和人共生共荣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 1.3健康舒适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对建筑的适用性及舒适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建筑 的设计应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加强居住用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沟通,从而使人们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舒适性原则可以具体表现在良 好的通风环境、采光系数、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视觉环境和声环境等。 1.4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现代化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念,虽然在建筑业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同,但却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得到业界中的广泛应用。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 步的根本动力。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肯定人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双向互动,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2生态建筑设计优化措施 2.1合理利用水资源 一般来说,生态建筑比较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往往会严格的要求以及限 制建筑设计必须达到某一节水目标,所以从客观角度上来看,为了达到节水目标,设计人员一定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现常见的做法是优化 水环境供排设施,通过新建储水以及水处理装置,使水资源循环系统达到重置,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 张萍萍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张萍萍 发表时间:2017-12-11T11:04:04.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张萍萍 [导读]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不断注重物质生活,也加强了对精神以及健康等方面的追求。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518053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不断注重物质生活,也加强了对精神以及健康等方面的追求。传统的住宅建筑设计,将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功能性的体现上,忽视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在保护环境的理念下,生态住宅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应重点研究的领域,提高建筑与环境的相融性,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住宅设计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生态住宅的理念得以提出,这必将成为我国现代住宅发展的趋势。住宅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设计效果如何在根本上决定了后期用户生活质量,而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理念下,必须要对住宅建筑进行相应的生态设计,实现生态建筑建设,在保证其结构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高其生态建设效果,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生态住宅概述 生态住宅即将整个住宅建筑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建筑内外空间存在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整合,使得所有物质、能源均可以在住宅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的循环,将整个住宅环境建设成为一个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等生态平衡环境。在对生态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从设计、建设、使用以及废弃整个过程出发,确保工程施工的高效节能,合理选择绿色、低耗建材,并积极将可再生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在住宅建筑废弃后可以实现对各项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计时将绿色生态理念贯彻到整个居住环境中,将人、环境与建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根本性的目的就是在整个设计、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二、生态住宅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 人是生态住宅建筑中生活的主体,因此生态住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和感受,如明亮温暖、舒适宽敞,确保住户的健康和安全。同时,生态住宅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审美,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美化住宅建筑,优化周围生活环境,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机制,实现良好的生态住宅设计效果。 2.2理论联系实际 生态住宅是满足人们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住宅,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时,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住宅建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地质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结合住宅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坚持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 2.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真正含义不只是重视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追求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实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生态住宅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各种能源和资源,在保护生态住宅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住宅设计,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设计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发展需求的住宅建筑。另一方面,基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之前,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植被、气候、水文、土壤、空气等多方面信息,优化和改进住宅设计。最后,生态住宅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不同性质的建筑材料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绿色节能型建筑材料,避免对水源、空气等造成破坏,节约建筑材料,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建筑工程生态住宅设计措施 3.1建筑布局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工程来说,在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影响下,最终生态设计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对工程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各项因素来做好规划设计。 (1)场地选择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地理环境多以山地居多,在选择建筑工程建设场地时,一般为“依山傍水”不但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达到减轻湿热的目的,同时在冬季还可以利用山体来阻挡冷风的影响,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气候。对于山地环境建筑工程,应尽量选择南向破位置,可以为住宅提供充足的光照,削弱冬季北向来风。 (2)布局形式 主要包括线网式、主轴式、层台式以及主从式,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布局形式,不同形式所适应的环境不同。例如线网式多应用于地形限制大地区,此种设计方式将各住宅单元之间保护相互独立,并利用道路将其进行串联,可以满足日日常生活中对交通的要求。 (3)布局规划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时,需要合理确定住宅朝向与日照间距,同时要确保通风的有效性。这就决定了在设计时,大多以当地风环境为设计要素,通过风玫瑰图等来确定夏季主导风向与风频率,利用相反风向频率进行叠加计算得出夏季最高风频率方位,并将计算结果与利于冬季光照正南北方向进行结合,最终来确定布局方案。其中,对于山地环境住宅建筑光照效果与风环境有一定联系,设计时需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综合分析不同坡向与坡度对日照阴影造成的影响。 3.2住宅建筑户型设计 (1)单元拼接与组合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来说,根据单元拼接方式不同可以变更为多种平面形式,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将各单元结构形成遮挡来

生态建筑设计论文

浅谈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current architecture design should be i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guide down for, and strive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omm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当前,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水平日益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日渐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渴望回归自然的居住环境。最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资源被消耗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给人们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这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断的提高,生态建筑观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发表时间:2012-06-18T15:37:49.76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何少剑[导读] 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 何少剑(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11)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现代建筑也在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的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的新热点。这种生态建筑需要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空气质量、光环境、温度、声环境、人性化方面进行着手考虑,体现出健康的、舒适的以及和自热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通过以植物建筑为例的新型生态建筑设计进行阐述。关键词:生态建筑;植物建筑;设计研究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这些植物建筑不但能当做正常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供人们使用,还能够提高植物本身的特殊功能,例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等。下面先是讲解了植物建筑的设计原则。 1 植物建筑遵循的原则 1.1 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植物建筑在设计时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质特点以及其他地域条件,选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当做植物建筑,不能生搬硬套,要最大限度的采取自然光线,让植物可以正常生长,让植物可以促进对建筑机能的调节,减少在采光、供暖、制冷方面引起的自然污染和能源消耗,避免植物建筑的千篇一律。生态植物建筑的设计师需要注意保持植物建筑的能量摄取同能量消耗的和谐,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植物建筑空间布局,采取不同的流动气旋,例如,在南方需要采用流动气旋来降低房屋内的空调消耗,北方需要降低流动气旋,采用更多的日照来节约采暖能耗。建筑外墙需要结合好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 1.2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植物建筑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节约能源。以往的建筑墙体大多是水泥墙体,它不会有效的吸收噪音和热量,致使噪音和热量可以通过墙体来回反射,而采用的植物建筑墙体可以很好的做到吸收噪音以及热量,人们在打开窗门时,会感受到清风、新鲜的空气,不必利用更多的能源消耗就构成了一个高效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植物建筑的窗户设计时,北方日式小窗户被阳面的双层大窗户所取代,这样一来,冬日的日照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节约了对取暖能源的消耗。充分的利用生态植物环境所在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构建出一个低碳型的生态建筑能源体系,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采用循环的水系统,收集雨水以及可以使用的排水,再经过适当的水质处理,使之成为非食用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1.3 以人为本,强调整体设计 以人为本是植物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具体要求就是在设计时注意把人的舒适程度当成设计标准,这也符合国家的宏观要求。在具体设计时注重整体性的设计思想,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例如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等,不能生搬硬套先进的生态技术,不能以局部的眼光看待植物设计,要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采用合适的生态技术。品味高雅、生态健康、价格低廉是植物生态建筑追求的理念。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考虑以人为本,选择无污染、可再生、无公害的植物材料。要求生态植物建筑低碳消耗,无化学性的污染或物理性的污染,使人和环境可以高度的进行融合。 2 生态植物建筑实施方案 2.1 植物建筑施工方案 植物建筑的施工方案会采用整个的活立木个体或活立木整体构筑房屋建筑的主体。在植物生态建筑内部结构上,把整个的植物当成施工对象,通过规整的活体树木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墙柱以及墙体。具体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是弯折法,就是根据活体树木原本的弯曲状态,制造缺口,通过人工的栽培养殖,使活体树木可以巧妙的长合,慢慢的让活体树木形成传统意义上墙体或墙柱的“轮廓”。二是采用连接法,即把两个活体树木粘合起来,采用人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连理枝”,培育出具有墙体或墙柱的作用的活体树木。 2.2 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方面 植物建筑为人们的城市环境以及生态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具体的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保养方面要注重植物生态建筑的日常保养,例如,保持树木的根系不被破坏、对树木进行浇灌时注意不能使建筑受潮、保持植物枝叶的湿润、还要对植物的枯枝烂叶进行定期的清理保洁。在保养费用方面,植物生态建筑比传统意义的墙体或墙柱的养护费用更高。在防火方面,由于植物生态建筑绝大部分都是木头,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植物建筑的防火问题。一般植物建筑的墙园大多采用藤本植物,经过合理的整形修剪,搭配灌木以及少数的乔木进行美化,辅以花本植物进行基础栽培。一个生态植物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好坏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涉及的方面有:工程地质、通风、气候等等因素。环境因素对生态植物建筑的影响很大,也不是经常变换的,比如气象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湿度和严寒酷暑都会对植物带来直接影响。生态植物建筑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因素和植物建筑项目工程本身具备的特点,防止出现植物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 2.3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 植物生态建筑在选择材料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选择的植物材料具有普通建筑材料所具有的隔热、承重的功能,二是选择的植物材料可以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例如,纤麻可以建造碳中和方面的建筑以及新型的生态植物建筑。纤麻植物可以用来贮存碳,根据纤麻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在一个足球场地大小的地方养殖纤麻植物,用来吸收碳,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成的纤麻植物还可以用来建筑房屋。通过固定纤麻植物的纤麻纤维与一种粘合材料,使纤麻植物形成生态植物建筑,这种纤麻植物还可以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创造新的商机,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生态植物建筑越来越精细化。对于每一个活体植物材料的建设都要留有既定的工作空间,还要考虑到协调其他植物活体材料时的时间问题和空间问题。要对此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那些有植物建筑进行交叉环节的细节施工方面。现在的植物生态建筑建设越来越特色化,特色化的同时就需要对每一种植物活体材料进行特色化要求,拒绝雷同。比如,巴黎的凯布朗利博物馆在进行生态植物建筑时,采用了近百种植物种类,植物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发生变化,使博物馆成为巴黎人们骄傲的象征,每个到博物馆参观的人都对此由衷的赞叹。

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现如今,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环保的追求,设计师要更加注重建筑的环保性,在建筑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此,加强生态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生态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生态建筑;设计;环保 建筑是一项耗能巨大的工程,在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之中,人们愈加重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人们对环保的追求,建筑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能源的浪费,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建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因此设计师要加强生态建筑的设计,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浪费,进一步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一、生态建筑的内涵 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有一定的区别,生态建筑要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进而保证建筑环境高效低耗、没有污染。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整個寿命周期之内,尽可能的做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降低,进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耗能低的使用空间,使建筑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有人将生态建筑称为绿色建筑,这两者的含义相近,但是绿色建筑对建筑的环保要求更加具体详细。生态建筑主要强调能源的低耗,确保建筑生态系统内部能够进行资源的有序循环和转换,进而使建筑环境低耗、高效、保障生态平衡。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 生态建筑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其设计理念满足我国的发展理念。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涉及了诸多方面的因素和要点。其将人类看做环境中的一个要素,进而重新认识世界以及重新界定人类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发展的基点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平衡和互动。 (一)自然通风 为了确保人们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通风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室内空气更新与流通的速度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物感受,并且间接影响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等。通常,自然通风大体有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首先,能够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实现健康通风。其次,改善人体内部散热,避免因为皮肤潮湿而引起的人体不适,对室内的热舒适条件加以改善,此为舒适通风。最后,如果建筑物内的温度比建筑物外的温度高,为了降低建筑构件的温度,此为温通风。根据测试显示,如果内外温差较大,那么在10-1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室内空气的完全转换;如果内外温差小,大约30分钟左右可以完成换气。自然通风有两种最基本的动力:一种是风压,另一种是热压。通常,建筑的通风是利用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生态建筑简介科技生态建筑简介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同时尽可能不破坏所处环境因素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系统健全运转。 建筑的发展历程: 是伴随着人类进步而进步的 1 1. . 生态化: 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朴归真,融于自然。 。 2 2. . 智能化: 高科技的运用。 。 3 3. . 人性化: 以人为本,尊重、关爱人类。 。 生态建筑的设计意义生态建筑的意义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生态危机 1. 人口的增长 2. 非可持续发展方式 3. 能源危机 4. 自然灾难 5. 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生态建筑的意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 1 / 7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呈现夏热冬冷的特点,因此我国的建筑耗能量巨大,燃煤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80年代初期,截至2002年,我国节能建筑总面积仅为2.3亿平方米。 在每年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当中,只有五六千万平方米是节能建筑,仅占3%左右,其他97%都属于高耗能建筑。 为全面推广节能设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 通过模仿高效率的自然结构,利用地方材等对对自然的尊重。 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提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理论。 生态建筑的思潮演变变早期注重生态的现代建筑思想1963年《设计结合气候: 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首次系统地将设计与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舒适感受结合起来,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 生物气候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控制一些气候要素对建筑的影响。 地域性建筑是要求对当地传统建筑设计和策略的再发现和提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 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本论 文就生态建筑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生态建筑设计生态理念发展实践 abstract: now living in cities are eager to return to nature, hope more contact with nature, but only the green residential buildings can not say it has ecological, residential zoology is green based cov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philosoph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philosophy; development;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 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态型 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 人们对于生态的建筑这一概念并不感到陌生,生态建筑也被称

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生态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the explosion, the resources, the transition consumption, climate warm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y is the threat of destruction. in the severe situation before the city for the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ppear prominent important. key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的新房建设中有80%为高耗能建筑,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生态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一、生态建筑涵义的界定

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 abstract: the current building design should be done in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building, striving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getting attention and wide publicity and application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ise a “green building” boom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solutions for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生态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中国生态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生态建筑是

办公建筑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策略

浅析办公建筑室内环境的生态设计策略【摘要】办公室是都市人生活的中心,办公空间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大部分的人差不多每星期7天中有5天以上在办事中度过。而当今流行的生态办公室理念并不只是简单地将一盆盆绿色植物往屋里搬,而更讲究室内外景观的自然融合。如果办公室装修设计都是充满清新气息的,那把属于自然的绿色移入宽敞开放的办公室,使职员在充满生态气息的自然办公环境里更好地发挥工作创意。 【关键字】办公环境,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组织结构交流流动 【 abstract 】 the office is the center of the life urbanite, the design of the office spa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ff’s working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work efficiency. most people almost every week 7 day 5 days spent in the above work. but in today’s popular ecological office concept is not simply will yipenpen green plants to the house move, and is more exquisite, indoor and outdoor landscape naturally merge. if the office decoration design were full of pure and fresh breath, that belong to natural green move into the spacious open office, make the staff members in the full of ecological breath natural office environment play a better job in creative.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分析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及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建筑设计已成为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将成为本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 标签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环境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和谐发展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并应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本文简要论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生态建筑具有的特征、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和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对策。 1 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生态建筑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自然,它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根据具体条件面对这些技术的最佳搭配。无论使用何种技术,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②注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与协作;③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④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⑤树立建材蕴能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⑥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再生能源;⑦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⑧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杜绝资源和建材的浪费。 2 生态建筑具有的特征 传统建筑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忽视甚至无视建造和使用建筑物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生态建筑则是把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作为考虑的基本因素,在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提升。由此,生态建筑应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2.1 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

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研究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3-0020-02 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研究 收稿日期:2012-11-26作者简介:王丽纯(1971-),女,工程师; 冯艳林(1973-),女,工程师 王丽纯 冯艳林 (大同市二院建筑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同037005) 摘 要: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现状,通过分析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揭示了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环境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建筑设计 中的生态策略,从而解决了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行业的现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由此兴起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变快,但是,过快发展的建筑行业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加。能源的消耗指数不断攀升,人们对环 境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中国政府把“可续化发展”观念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环境的重视。在进 行建设的时候, 把生态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对于目前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尊重自然环境的设计,是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环境,提高资源 利用率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个举措对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植被保护和原生的土壤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对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历史人文脉络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自然环境对建筑物的容纳程度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建筑超过了环境的容纳量,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致生态体系失去了其应有的平衡,环境质量也会因此下降。现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反城市化的现象,这实质上是一个城市建筑过于密集、庞大,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反映。城市中的空间构造是极不合理的,社会景观所占的空间比例往往很大,相反的,自然景观只能被压缩在一个十分狭小的区域内。为维持城市的活力和环境的质量,人们采取两种方式来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一种是栽植绿色植物,另一种是输入很多的自然能源来换取人工的自然。通过对建筑物容量的限制,来提高自然空间的占有率,已经成为目前改善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自然生态观念还有一种方式是处理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建筑和自然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建筑中使自然再现。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尊重自然,最大限度的把自然的要素置入建筑物中。赖特的建筑设计就很好的把建筑的生态 规律完整的展现出来。建筑在他看来仅仅是自然的某一个器官,把建筑与环境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在城市的建筑中,人们常常会为了建造一个人工的自然环境而使自然再现,人们创造自然的方法也有很多。这些设计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使人更加亲近的感受自然。 3融入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的策略指的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 候,把自然景观积极的引入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适应了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人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对自然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 们的生活发生了十分大的变化,但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并 不能代替自然。接着,要使建筑设计适应人类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的健康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们对在建筑物中植入绿色植被表示出了一定的欣喜。生态自然景观一定程度上可以愉悦人的心境,调节人的情绪,有试验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就可以使人的心情更加爽朗,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于是,在城市的建筑中引入生态景观是十分必要的。再者,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观念,适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观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被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深,环境的严重污染使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保护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建筑的巧妙设计,把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 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有利于国家的环境保护。 4建筑中生态策略的实施 4.1 建筑方案的设计要求独具特色 生态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要重视环境的生态价值,但是,注重环境生态价值的同时,注意保持设计方案的特色。生态化的建筑十分重视对自身形象的设计,优秀的建筑形象的设计,有利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建筑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建筑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在生态环境上要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生态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师很好的把握设计的尺度,使建筑作品能够很好的与建筑的周边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势、地貌等空间优势。利用不同的设计手段,使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以便更好的融入周边的环境。很早以前, 我国的“建筑人员”就具备了朴素的生态理念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比如, 在古代时候,由于中国的南方多雨湿润,盖房的时候采用斜顶以便雨水能快速滑落。黄土高原地区的房子———窑洞,就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建立起来的。 4.2室内空间的绿化倾向 建筑的外部设计和环境相适应,内部的设计也应该向绿色化的倾向发展。这种绿色化的倾向,主要是通过设计师的巧手,把外部的绿色引入室内,对此,建筑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实现室内室外空间一体化。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设计,使室内和室外连为一体。目前,这种设计手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是最常见的,比如,很多建筑物内部设计了共享大厅和内庭院,或者在设计的建筑物的上部设计一个可以开启的天窗,这个天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设计手段,常常被设计师采用,即将面向外部优雅的环境墙设计成可以半开或者全开的墙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人获得更多 · 02·第39卷第3期2013年1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3Jan.20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