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书的用笔特点

行书的用笔特点

行书的用笔特点
行书的用笔特点

1.生理盐水就是咱们平时打吊瓶用的0.9%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的,是个处方药,在能开处方的药店,诊所或者社区医院可以买到。在家用盐水洗也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浓度是0.9%这个浓度的,自己配置的话是500ml水加入4.5g洗鼻盐或者无碘盐,长期不建议用碘盐洗鼻子。

2.洗鼻时间没有个硬性要求的,感觉洗干净就可以了。

3.盐水洗鼻是一定要先单独冲洗鼻前庭,然后再冲洗鼻腔深层。直接从一个鼻孔冲洗到另一个鼻孔或者直接冲洗到鼻腔深层,这样容易把鼻前庭的脏东西直接冲到鼻腔深层,鼻腔深层结构很复杂,容易存积脏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有鼻涕擤不出来的原因)。你不妨试试看。

行书的用笔的特点是:起笔如楷,运笔如草,点画应接,笔断气连,主笔沉着,连笔轻细。

1、落笔行笔收笔行书书写时,的每一笔点画都有落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1)落笔:指的是开始书写点画时的起笔;(2)行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的中间运笔;(3)收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结束时的用笔。如横画,左为落笔,中为行笔,右为收笔。如竖画,上为落笔,中为行笔,下为收笔。如撇和捺,头为落笔,中为行笔,尾为收笔。落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2、提笔按笔行书的用笔很讲究提按,这起到点画粗细变化和节奏的轻重作用。

(1)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提笔要轻,笔迹要细;(2)按笔:就是笔在纸上按下。按笔要重,笔迹要粗。如:“毛”字的短撇和“领”字的斜撇,右上粗,左下细,都是先按后提;如“拉”字的平挑和“钢”字的斜挑,左下粗,右上细,也是先按后提。提笔与按笔,在用笔上总是结合着使用的。

3、翻笔折笔不论翻笔还是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有力。

(1)翻笔:翻笔一般向上取逆势,如“几”字的浮鹅勾、“十”字的上挑横;(2)折笔:折笔一般向下取顺势,如“口”字的横竖折、“山”字的竖横折,都是用折笔写成。

4、连写笔连写笔就是点画连写不断,中间用牵丝相连。用连写笔写出来的字,意态活泼,带有动态。如:“乎”字的平两点、“易”字的两撇、“冬”字的下两点、“思”字的心字点,都是用连写笔写成。

5、另起笔另起笔就是点画不连写,而是另起笔写;中间只有势相贯,而无笔相连。用另起笔写出来的字,用笔简洁平和而有静趣。如“力”字的撇画、“未”和“文”字的反捺、“生”字的第二横画,都是用另起笔写成。

6、侧笔侧笔就是侧锋落笔的简称。侧笔主要是取字的姿态,笔致比较方折,显得很刚劲。侧笔的用笔是偏倒一方,竖画横落笔,横画直落笔。如"五"字的长横,"广"字的侧点,"志"字的中竖,"个"字的斜撇,都是侧笔写成.

7、顿笔顿笔与按笔相似,但用笔要更重而有力。一般顿笔用在点画收笔的勾挑上。如"民家木元"等字的勾挑,都是顿笔写成。

8、回锋露锋(1)回峰:行书的用笔强调回锋,回锋一般是指在原笔迹上来回。回锋是锋芒毕露,显得很有精神。如"之"字的平捺,"走"字的反捺的起笔部分。(2)露锋:露锋是锋尖落笔或出锋收笔,使锋尖露出。露锋时落笔要轻.收笔要快。如"之"字的侧点,"井"字的上横;出锋收笔如"井"字的右竖,"天"字的撇捺。

9、撇出挑出无论撇出还是挑出,用笔都要干脆、迅速、有力。撇出是自上而下,挑出是自下而上,用笔都是由重而轻提笔出锋。(1)撇出用笔撇锋而出叫撇出。如“会”字的斜撇,“月”字的竖撇。(2)挑出用笔挑修而出叫挑出。如“红”字的挑画,“孙”字的挑画。

10、勾出用笔勾锋而出叫勾出。凡勾出处,必须先顿笔一下,然后提笔勾出。勾出可以由下而上,如"周"字的竖勾;也可以由上而下,如"空"字的横勾。在行书中,有的点画的勾出,是为了书写流利而一笔带出来的,如"却"字的右竖,"大"字的反捺。

11、顺势顺着笔势而书写成画叫顺势。由于顺势用笔,行书才获得生命,点画之间递相映带,有情有态,神完气足,显得特别空灵流动。如果点画相连,那么顺势的用笔则成了连写笔,如“春”字的三横、“火”字的点捺;如果点画相断,那么顺势的用笔则成了另起笔,如“上”字的横与竖、“下”字的竖与点。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如"任"字。

三点水落笔轻,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

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如"沈"字。

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如"陈"字。

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如"都"字。

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如"情"字。

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如"壮"字。

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如"推"字。

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如"宣"字。

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如"城'字。

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如"到"字。

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整个双人旁要一笔写成,虽然用笔有提有按,但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面。如"徐"字。

反犬旁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如"独"字。

王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左下写下横。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如"理"字。

广字旁先写上面侧点,接着提笔就势写横,再折笔写撇。广字旁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往往由左上包右下,因此要注意空间。如"店"字。

食字旁侧锋落笔写撇,随即回锋写横勾折,接着顺势写竖仰勾。整个食字旁线条清楚匀称,是一笔写成。如“饭”字。

尸字旁落笔写横,随即用力折笔而下,接着再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下一撇。尸字旁的转弯抹角处用笔须慢且要有力。如“居”字。

弓字旁先落笔写横折,再翻笔写横折勾。弓字旁的弓须一气呵成,不能用两笔或三笔写成。如“引”字。

山字旁写法是:先写左短竖,接着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上,再顺势写中竖,提笔写右竖。山字如作偏旁,侧右竖改为一点,同时顺势向右上勾出;山字如作部首,侧右竖改为撇点,随即一笔撇下。如“峰”字。当然山字也可采用楷书写法,先写中竖,再写竖横折,最后顺势写右竖。

木字旁落笔写横画,接着翻笔向上,顺势写竖画,再另起笔写撇画,随即折笔向右上挑出。如“柳”字。

子字旁落笔写横勾折,随即写下弯勾。再顺势翻笔向右上挑出。如…孙”字。

绞丝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向左下撇,再回锋翻笔写撇折,最后趯笔向右上勾出。绞丝旁的绞丝上画要长,中画要短,下画稍长,要错落有致,最忌长短划一,规整得如同弹簧。如“红”字。

火字旁落笔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随即写撇弯折,最后回锋用力向右上趯出。这是草书写法,如“烟”字。另兵一种写法是先落笔写左右两点,然后顺势写长撇,再另起笔写一点。

四点水先写左面一点,随笔挑出,再落笔写中点,然后随着笔势向右提笔写右点,最后回锋向左下勾出。四点水在行书中往往写成三点,左点与中点相呼应但不相连结,中点与右点相连结而不相呼应,四点水在下面,为了托住上面部分,四点水不妨写得开张些。如“熊”字。

女字旁先落笔写斜长点,再向上提起,顺势写撇画,再趯出,随笔写横挑,如“如”字。如果按照楷书写法,先写撇画,再翻笔写反捺,再顺势写右撇,最后拦腰写横挑。

门字框先落笔写左竖,从外翻笔向上,再写表一点,提笔向右写横,顺势折笔写右竖,同时用力向内勾出。门字框中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容纳内部部分。如“间”字。

日字旁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如“明”字。

月字旁落笔先写左竖撇,收笔时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顺势写横折竖勾,勾时须顿笔有力,最后随笔连写中间两短横,连写的点画要轻灵飞动。如“胜”字。

心字底顺势落笔写左点,要先轻后重,再起笔写弯勾,要弯而有力,最后用笔写左右两点,两点间要有牵丝相连。,如“思”字。

口字旁先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右短竖,最后再顺势勾出。口字旁的口字往往快写成相连的两点,但左点要比右点长些,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斜势。如“叫”字。

目字旁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随即提笔写下横,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如“睁”字。

足字旁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横竖折,随即折笔写下横,接着转笔写竖横折,翻笔挑上,顺势写出两点,有时写得快写成一点上挑状也行。如“路”字。

耳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翻笔写左竖,再回锋向上写两小横,接着折笔写下横,最后提笔抽锋写右竖。也可写成:落笔写横竖折,再起笔写竖勾,然后顺势撇挑。如“取”字。

身字旁先落笔写短撇,倾势写左竖,再起笔写横竖勾,然后写两短竖,接着折笔写挑出。“身”字本来形长,作为偏旁,形更长。如“射”字。

牛字旁落笔先写撇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由左下向右上写挑画。如“特”字。

马字旁落笔写出折勾,再回笔写竖横折勾,最后顺势写下横。下横一般写成挑画,以便书写右面点画。如“驰”字。

四字头落笔写短斜竖,随即提笔写横折勾,再起笔写两点,接着顺势写下横。如“罗”字。四字头要写得扁不能方。

草字头落笔写左右两点,两点要呼应,而且要有姿有态;再顺着右点的撇势写下横画。如“花”字。

竹字头落笔较重,随即撇下,接着折笔向右下写短斜竖,再翻笔向右上挑,提笔连写三曲弯。转折时速度宜慢,用力宜重,要交待清楚,同时两“个”字,要左低右高,有势有态。如“等”字。

车字旁先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写竖勾,随即顺势写横挑。如“轻”字。

示字旁与衣字旁(行书中可通用)落笔由轻而重写侧点,顺势勾出,再另起笔写横竖折,翻笔向上写撇挑折。这个偏旁除了点之外,主要由横竖折与撇挑折交叉组成。如“神”字。

令字旁落笔先写长撇,再写上点,接着写下点,随即顺势写横撇折,最后翻笔向右上挑出。“令”字的上下两点可连可断,但下面的横撇点务必一笔连写,不能分开。如“领”字。

游水旁落笔写侧点,顺势提笔写曲折,接着回锋写平捺。游水旁是左下包右上,因此游水不能远离被包围的部分。如“迷”字。

走字旁落笔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画,再顺势写长横,接着笔不离纸写短横和下捺。如“赵”字。

金字旁先写长撇,再写一点,然后写横竖折,接着挑笔向上写中横,折笔而下再翻笔向右上挑出。如“银”字。

言字旁落笔写侧点,顺势勾出,再起笔写横,折而写竖勾。言字旁的横要比竖勾短,长了就变形,造型不好看。如“话”字。

欠字旁落笔写撇画,再翻笔写横折勾,接着顺势写下撇画,最后写反捺。因为欠字旁在字的右边,因此宜长不宜短。如“欣”字。

虫字旁落笔写短斜竖,再顺势写横竖折,接着回锋写下横,然后翻笔向上写竖折挑,为了便于书写,行书虫字旁的一点往往省掉。如“虬”字。

酉字旁落笔写上横,再顺势写左竖,接着写横竖折勾,再另起笔写两中竖,然后连笔写两中横,不过最后一横要写成挑状。如“酷”字。

舟字旁落笔写短撇,再顺势写竖撇,写横竖折勾,然后一笔写下中间两点,由于写得快了,因此两点成一竖,接着拦腰写横挑。如“船”字。

石字旁落笔写横撇折,再顺势写两点。如“破”字。

病字旁落笔写侧点,再起笔写横折撇,勾出,然后写点挑。如“病”字。

禾字旁落笔写短撇,顺势写横画,再翻笔向上,接着写竖画,然后写撇折挑,如“秋”字。

学字头先写左点,再顺势写中点,然后写撇点。如“学”字。

反文旁落笔三弯折,再顺势连笔或起笔写反捺。如“政”字。

戈字旁落笔写横画,再上挑顺势写戈勾,接着写撇画,然后写一点。如“武”字。

瓦字旁

一个人选择了一条路,不知道对与错,身在其中却又走走停停,没有前方没有后方会是什么感觉。或许到了一个我们认为是终点的地方突然感觉才刚刚是起点,慢慢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长大,长大了又突然感觉幼稚了,于是便把自己的感情闭塞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很多事情或许开始我们判断的失误,所以问题叠着问题,可为什么要错误的继续,也要去坚持,有时候,我们无从选择,却还在继续,因为习惯了..我们经历了很多,美好,痛苦,回忆也好,煎熬也好,带给我是对生命的更多的,更深的感悟.乌尤尼盐沼天堂之境,生命只是沧海一栗,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首,不甘心也好不情愿也罢.生活一直都是任人想象的谜,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以为懂得,所以慈悲.

评价颜真卿的书法

评价颜真卿的书法 评价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在吐露风华的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如何齐于古人”的问题。这是颜氏的书学心声,亦是颜氏高悬的鹄的。这位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而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则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格,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真卿的个人介绍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书法批评现象

颜真卿书法批评现象 颜真卿书法批评现象一、历代颜真卿书法批评的总体概况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书法现象可谓读一无二。如此说是因为,颜真卿崇高的书法地位为隔代树立。只要仔细查阅书法史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颜真卿在享有崇高地位的同时,对其批评的声音也相当激烈。孰是孰非,暂且不论。将各种观点一一清理罗列,然后再进一步结合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才是充分尊重历史的态度。下文将诸种历史观点分类列出: (一)、早期两种极端评价 一是以苏轼为首的推崇。苏轼曾在吴道子的画后作跋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平原,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句话成为人们认识颜真卿书法成就的一个靶子,他所引起的反响恐怕连苏轼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在这一段话中苏轼提到了四个人,其中杜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评价,如此排列显然表明了苏轼有意将颜真卿推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宋代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秦观在《韩愈论》中把杜甫和孔子相比:“……杜子美之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1]“集大成”是古代儒家评价孔子对上古文化所

作的总结整理之功的赞语,这是所谓的圣人的事业。在这样的评价序列中颜真卿的地位不言而喻。 二是一米芾为首的批判。米芾(1051~1107年)在对《乞米帖》的跋语中说: 颜真卿学褚遂良既成,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此帖尤多褚法,石刻《醴泉尉诗》及《麻姑山记》皆褚法也,此特贵其真迹耳。非《争坐帖》比,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安氏《鹿肉干脯帖》、苏氏《马病帖》浑厚淳古无挑踢,是刑部尚书时合作,意气得纸札精。谓之合作,此笔气郁结不条畅,逆旅所书。李大夫者,名光颜,唐功臣也[2]。 米芾的语言总是充满着火药味,因此后人经常借用他“疯癫”的性格特征对他的言论表示怀疑。然而米芾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持批评态度,比如他对褚遂良和张旭便没有此种苛刻的评价,因此米芾的评论也应当是有他自己的标准,并非全无可以分析的价值。此则题跋给颜真卿冠以的“罪名”可谓不轻。 更早一些的类似评价来自南唐后主李煜(961-975在位),《珊瑚网》中记录了以下内容: 南唐李后主评书,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窘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独,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此历代宝之为训,所以琼高千古柔兆执徐[3]。

颜真卿书法作品特点

颜真卿书法作品特点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 一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待御史。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朝历官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在书法上花了大量心血。颜真卿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艺术遗产,碑帖有70种之多。他的书法作品有端庄秀美、一笔不苟的小楷;有笔力万钧、气势

磅礴的大楷;有起伏跌宕、笔墨淋漓的行草。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境界开阔是他作品的风格,他是继二王之后古代书法史上的又一次大突破、大革新,为唐以后书法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颜真卿传世的著名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行书三稿》等。《多宝塔碑》全名为《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为颜真卿43岁时所作,现存西安碑林。此碑书法结体严密,端庄秀丽,初露锋芒。“虽为少作,实已别开生面”[1]。这一碑帖颇为后人所喜爱和效法,原因是易于初学,可以从中窥探出颜体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46岁时所作,碑在山东陵县。此碑书法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是他临王羲之楷书的优秀之作。虽和王书在形体上差异很大,但既得王书之神情气韵,又具有自己之风格面貌,神明焕发而时出新意,不失清远之致。《麻姑仙坛记》大历六年(771)颜真卿63岁时作。全碑共902字,有大、中、小三种,但原石均佚,仅见刻本。此碑庄严瑰伟,是颜书之冠,为其晚年的力作,老笔生花,千锤百炼,其笔法多变,时出新意,以圆代方,风趣大增。通篇观来,丰盈饱满,行气紧密,肥瘦均匀,横竖粗细适中。结体精悍,笔姿新颖,布局适度。此碑最能体现颜书“雄壮博大,骨气奇高”的艺术风格,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和美学价值。《告伯父文稿》、《祭侄文稿》和《争座位稿》充分代表了颜真卿行草书法的风格面貌和艺术成就。《告伯父文稿》是颜真卿祭奠其伯父颜元孙时的祭文稿本。此稿行草相杂,刚劲圆熟,悲愤怒拔,具有强烈之感情,信手挥来,

颜真卿行书特点

,第一节颜体行书的基本风格 唐代书家颜真卿(709—785),不仅楷书取得极高成就,而 且在行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行书,犹如他的楷书一样,给 人以刚健、雄厚、大气磅礴之感。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 在抒发某种感情。作品书写似乎很随便,字迹歪歪斜斜,长长短短,加上随意涂改添字,照得好象没有章法。事实上,这显现出 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这里,并不是要初学者去仿效他.这种 做法,而是通过这些表象更深一步去领悟颜体行书的艺术感染 力。 ●_ 我们欣赏或者学习古代的任何~件书法作品,,绝不能孤立地 去看待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而应把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内容 结合进去,方能有较全面的理懈,特别是抒情功能很强的行书体势。由于颜真卿刚正敦厚的秉性,以及他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对 奸臣叛贼的糟报、对骨肉品弟惨遣杀害的悲戚等等耩感,,毒激发 了创作欲时;屯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这兢淫颧体行书激励而感染读者之所在,也正是这种有感而书,不拘成法, 使得初学者难于理会。因此,可以说,他的每一件行书作品,都 饱含着炽热的感情,是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的佳作。 颜体行书在艺术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筑在他精湛的艺术 才能之上的。颜真卿学过二王,曾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 他谙熟行书的表现技法,并把这种技法同他所创立的楷书体势熔

铸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书风貌。只要仔细观察他的行 书,不难发现,在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宽博3F正上,大体保留了楷书的一些面目。没有楷二挡那样拘谨,写得酣畅淋漓,更富 于笔墨情趣。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颜体行书,大都是中、晚期 的作品。下面,我们选其中几篇作简单分析。 中期的颜体行书,如‘祭侄稿>,足颜真卿五1.岁时为追祭从侄季明所写的文章草稿。此墨迹跌宕多姿,雄奇挺健。用笔以中 锋为主,笔画粗细楣间,时参杂较粗的竖画以增强厚霞感,左右 两竖多呈圆弧形,转折处圆转较多,笔画的映带关系显露。结体 宽展,迎让俯仰有致,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出澈切的心情。全 篇一气呵成,气势激荡。 这一时期的行书还有‘争座位帖》,是颜真卿五十六岁时写给 仆射郭某的书信手稿。此篇和‘祭侄稿'有近似之处,略感不问的 是用笔更加凝重含蓄,起笔用藏锋多,笔画粗细较均匀,结体 上,字相连藉紧凑丽又不失飞动姿态,给人以圆劲苍古之感。可 惜今天我们只能看到刻本,笔路上不如墨迹本的‘祭侄稿,清晰。 较晚期的行书作品可以举t刘‘中使帖'为代表,亦称t瀛州帖,。全帖四十一字,字迹比一般行书都要大,显得雄厚、宽畅。用笔 更加洒脱自如。这时期的艺术风格同中期相比,有着明显的不 同,用笔上带圆转的竖画,出现向内收之形,使用鳝锋较多,特 别是点和撇的出锋十分明显,笔画的牵丝较多,写得宽松、舒 展。不象中期作品那样拙朴,苍穆。同这种风格相近的还有‘湖

颜真卿正楷书写特点

颜真卿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天真自然,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颜勤礼碑》。此碑系颜真卿60岁时所书,气势磅礴,雄迈清整,是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学习阿德瓦其笔法,应“先仪骨体,后追精神”。临习颜体楷书当先掌握其特征,方能登门入室,然后学到精华。现将颜体的用笔、笔划和结构特征简介如下: 一、用笔 颜体的用笔,注重园转,故以“逆入平出”的圆笔法为主,间以“逆势切入”的方笔法。在圆转的用笔中,笔意要如“屋漏痕”。二、笔划 颜体的各种笔划,以筋力取胜。 点画,犹如坠石,力度很强; 横画、起笔、收笔较重,中间运笔略轻,但很劲健; 竖画,粗壮有力,左右竖左细右粗略呈外拱的弧状,颇有待发之感; 撇画,力到锋尖; 捺画,中部下弧,形似弯刀; 钩画,状似“鹅头”; 折画,多用转法,有的换笔分开,颇似隶法。 三、结构

颜体的结构多呈外拓式特征,或豁达端庄,正面示人;或宽博大方,雍容华茂;或以拙为巧,平中求变。 总之,颜体富有“雄”、“健”、“秀”的特征,即雄在气概上,健在用笔上,秀在变化上。临摹时,如果忽视这些特征而一味追求粗壮,就难以得到颜书的真髓,初学者不可不慎。 一、笔划练习 楷书有横、竖、撇、捺、提、点、钩、折八种基本笔划。每种笔划又有多种形态,熟练地掌握这些笔划的写法,是写好楷书的基础。临习《颜勤礼碑》也应从这里起步。 (一)横 横,按其形态的不同,可分长横、短横、左尖横和右尖横。 长横的写法:逆势平入,折锋重按,然后提笔转锋,向右中锋行笔,中段略提,到收笔处,稍提后向右下捶顿,并作圆转回锋。横画不宜写得太平,可略呈拱势或斜势。另外,写不同形式的横画,应注意笔划的长短和粗细,用笔的轻重和走向的变化。如写短横,笔法与长横相似,但短而粗。写左尖横起笔轻而收笔重。写右尖横则起笔重而收笔轻,并略向右上取势。 (三)撇 撇,按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短撇、直撇、回锋撇和挑钩撇。撇的写法:逆势起笔后随即折锋向下顿笔,再提笔转锋向左下行笔,过中段后,边行边提,顺势撇出,但锋须送到撇尾。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

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艺术之比较东晋王羲之与唐代的颜真卿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现在就让我们来谈谈这天下第一二行书的作者的书法艺术。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两位书法家的生平背景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

【最新】颜真卿的书法楷书欣赏大图高清-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欣赏大图高清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一直被人们使用至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片,希望大家能喜欢!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片欣赏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1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2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3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4 颜真卿的书法楷书图5 颜真卿的书学境界 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末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此一阶段传世之作鲜见。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此时颜真卿在书学方面已有相当的修养,这在张旭考问颜氏十二笔意时,颜真卿或以从张旭处领教所得,或以自己攻习所悟对答如流,使张旭深以为然。他志向高远,期在“齐于古人”。张旭也因此愿意再授笔法。 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因此,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再磨砺的阶段。果然在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书碑渐多,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天宝十一年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艺事。此可为颜氏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境界的历练。

(完整版)颜体结构特征

书法课:颜体书法结构特征 执教者:陈秋金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颜体书法的基本结构特征,感 受颜体楷书雄强圆厚之感,掌握毛笔的一些技法。 2.方法和过程目标:欣赏颜体作品,探究总结,通过技法来 掌握颜体书法的基本结构特征。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书法的兴趣,培养艺术审美 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技法来掌握颜体书法的基本结构特征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毛边纸、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收集的作品,启发学生观察结构特征,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在介绍作品时,配上古典音乐和古色古香的语言渲染。 2.教师拓展补充——简介颜真卿生平事迹 3.初步了解颜体特点 课件出示唐朝仕女图(丰腴之美)和颜体字例(雄强圆厚),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颜体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风格体现了大唐时期繁盛的风度。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观察碑帖,交流总结出有关特征。 1.出示例字——司南体会特征之一“圆”:颜字中的竖钩都是用转笔且把转后的竖画写成弧形 2. 出示例字——公玄体会特征之二“齐”:颜字多以平正求稳,在书写时通常将大的部分收缩,小的部分展开 3. 出示例字——领绝体会特征之三“均”:在对左右结构的字的处理中,颜体字很少采用大小搭配、正斜相依来取势,而多采用左右均衡的处理方法 4. 出示例字——国风体会特征之四“疏”:颜字给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疏朗大度,这是因为颜字在书写时采用了内疏外密的处理方式。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感受特点,课件出示柳体的字例,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感悟。 三、练字阶段 1.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点,提高练写的效果。 2.学生练习 四、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

论文题目: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 摘要: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杰出书法家。他所创立的“颜体”楷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背后所体现出的刚正廉明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底蕴更是其书法的魅力所在。本文首先通过对颜真卿生平和主要作品的研究,探究颜真卿楷书和行书的书法特色,揭示其书法背后的品格。其次,通过各朝各代书法家对颜真卿的评价,展示颜真卿书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颜真卿;书法作品;艺术特色;精神;评价 正文: 引言: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真卿独具风貌的书法,为后世景仰,沿袭至今,在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颜真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忠臣义士,一生爱国爱民,鞠躬尽瘁,其忠烈之节、凛然正气,令后世高山仰止。让我们一起透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品味作品背后的人品与艺品高度统一的伟大品格。 一、颜真卿生平简介 颜真卿(公元709一785年),生于唐中 宗景龙三年,字清臣,乳名羡门子,别号 应方。出任平原郡守时逢“安史之乱”,率 军镇守平原郡,政绩显赫,而有“颜平原” 之称。官至太子太师,因封爵鲁郡开国公, 又以“鲁公称之”。祖籍琅娜临沂(今山东 临沂),自十三世祖颜含随晋元帝南渡而定 居建康上元(今江苏江宁)起,便成为江南世 家。其七世祖自北齐入周,定居于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颜真卿就出生在长安的敦化 坊。 颜真卿家学渊源,七世祖颜之推,曾祖 辈的颜师古、颜勤礼,都是文史留香的名 师硕儒。伯父颜元孙、父亲颜帷贞都擅长 书法。颜真卿三岁丧父,母亲带着年幼的他寄居在娘家。舅父殷践酞博学正直,对外甥关怀备至,教导有加。颜真卿的姑母颜真定、二兄颜允南也是博通经史、书法的学者。在如此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颜真卿日渐成长起来。 附图1:颜真卿画像

谈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

谈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 谈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墨色字帖行草书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 一。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 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 。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祭侄文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颜真卿50 岁时书。计25 行,共230 字。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父陷子死,以致巢倾卵覆” 、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 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 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此稿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有关。而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有很大的益处。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 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 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 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 或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格,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一、概述 颜真卿,唐代杰出书法家,生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卒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官至史部尚书、太子太师,爵封鲁郡开国公,后人尊称颜鲁公。 颜鲁公在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承先启后,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开宗立派、开一代书风的伟大人物,世称“颜体”,与王羲之先后交相辉映,对后世书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形成过程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尽管颜真卿以书法名世,然究其一生,书法并不是其生活的主线。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通过国子监考试,翌年二月登甲科,进士及第,开始步入官场。他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他一生忠义坚贞,其忠烈悲壮的事迹,更是造就了其书法品格。字如其人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自始至终均用中锋,体现一种的沉着、雄毅、博大之气。 颜真卿的一生,一半起伏于宦海,一半纵情于书法诗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是家喻户晓。他的书迹作品流传甚广,据说有130余种。楷书有《王琳墓志铭》、《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

论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形成历程

论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形成历程 文/张同建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变化的历程,采取经典提取式、分割放大式将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晚期。通过大量颜真卿经典作品以及历代书论家对颜真卿的评价作为论据,分别颜真卿早、中、晚期书法艺术风格特征、人生阅历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以及这三个阶段的递变过程。 [关键词] 书法艺术风格历程 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人。历任太子太师、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刺史等职,葬于南郊三兆。 在唐代,灿烂多姿的文化艺术几乎发展至顶峰,能记录于历史的大家层出不穷,风格各异、技艺高超,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涌现出大量的经典。 吴郡孙过庭《书谱》(687)中云:古之善书者,有钟张之绝,有二王之妙,其余不足以观之。可以看出在唐代书法艺术理论完整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能够综合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归纳,已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很强技法能力、归纳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孙过庭与颜真卿不是同时期的人,彼此之间相差近百年,固然孙过庭没见过颜真卿的书法。 有理论家提出了一个观点,历史上唯一可以与书圣王羲之媲比的是颜真卿。这话题争论不休,当然我也不加以断言。颜真卿留存的书法很多了,而且大量的都属于经典,下面简略归纳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变化历程。 从颜真卿的年龄大致分为三个大节。一节是45岁以前,称为早期;二节是45岁至60岁,称为中期,也称为成熟期;三节是60岁至寿终,这时期人书俱老,称为晚期,也称为巅峰期。

一、森严出困,细腻婉柔 在颜真卿的志学之年时候,书法艺术已经非常繁荣的地步,皇室已大量收集张芝、二王等前辈书家的真迹,找工匠做拓本分赐诸王,为推动书法艺术发展做了很大贡献。颜真卿出生至45岁时间段,即早期,颜真卿与徐浩、李阳冰、岑参、韩择木,贺知章大文豪为友。颜真卿26岁举进士第,登甲科。颜真卿早期书法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不过对他我们总是以历史来要求,总是太“苛刻”,相对于他后来的书法表现为“不成熟”。早期书法显示出了森严、精到、细腻,然而也有华媚之嫌。45岁前的作品《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唐工部尚书郭虚己碑》、《郭揆碑》、《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等等,估计也是很多,也许有当时或历史的原因,今天可以看到的就相对较少了,也是对于研究颜真卿早期书法艺术的一项缺憾。不过多宝塔特征性很强,可以代表他早期的艺术。多宝塔为颜真卿44岁时书,字径核桃大小,极为世人所重,在当今书法教学中也是把多宝塔作为范本在临习。多宝塔是岑勋撰,颜真卿书正文,徐浩隶额,现存于西安碑林,内容大致写的是西京千福寺沙门楚金夜读《法华经》,常见多宝佛塔,遂立志建塔之事。颜真卿是唐代的正统儒家,也信佛教,书写此碑,自然恭谨诚恳。此碑已初步形成了“雄浑”的风格倾向。其起、行、止都有明显的交代、结体平稳谨严,一丝不苟,匀称缜密,墨酣意足,在笔墨流动处颇显媚秀之姿。此书保留晋和初唐楷书的风韵,可见颜真卿注意从民间书艺中汲取营养,同时在笔法上与徐浩不乏有雷同之处,又有比张旭《郎官石柱记》气韵相出。清王澍跋此碑说:鲁公书此碑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其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对于颜真卿早期的书法艺术就简而言之。 二、雄浑庄重,顶天立地 在颜真卿45岁至60岁之间书法进入了成熟期,从艺术年龄上作为中期,中期的书法艺术几乎占了颜真卿整个艺术生命的八九。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一个人

颜真卿行书书法字体作品

颜真卿行书书法字体作品 颜真卿行书书法字体作品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颜真卿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学的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末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此一阶段传世之作鲜见。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此时颜真卿在书学方面已有相当的修养,这在张旭考问颜氏十二笔意时,颜真卿或以从张旭处领教所得,或以自己攻习所悟对答如流,使张旭深以为然。他志向高远,期在“齐于古人”。张旭也因此愿意再

授笔法。 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因此,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再磨砺的阶段。果然在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书碑渐多,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天宝十一年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艺事。此可为颜氏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境界的历练。 在这一时期,虽然各碑面目或有差异,但总体上说,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从《多宝塔》等典型作品的分析中可知,颜真卿所追求的是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由瘦长型变为方正形;在布白上减少字间行间的空白而趋茂密。这一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另外他基本上专门攻习真书、草书,虽有隶书、篆书之作,并不多。颜真卿的第一境界,从初唐而来,又脱出初唐之轨辙,自立一家面目。这种境界的历练又多循张旭所示为门径。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欣赏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1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2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3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4 名家颜体书法作品5 颜体书法境界 概述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在吐露风华的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如何齐于古人"的问题。这是颜氏的书学心声,亦是颜氏高悬的鹄的。这位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而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则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立坚实骨体

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么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此一阶段传世之作鲜见。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此时颜真卿在书学方面已有相当的修养,这在张旭考问颜氏十二笔意时,颜真卿或以从张旭处领教所得,或以自己攻习所悟对答如流,使张旭深以为然。他志向高远,期在"齐于古人"。张旭也因此愿意再授笔法。 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因此,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再磨砺的阶段。果然在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书碑渐多,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天宝十一年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艺事。此可为颜氏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境界的历练。 在这一时期,虽然各碑面目或有差异,但总体上说,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从《多宝塔》等典型作品的分析中可知,颜真卿所追求的是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由瘦长型变为方正形;在布白上减少字间行间的空白而趋茂密。这一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

浅论颜真卿之书法特点

浅论颜真 卿之书法特点 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从古至今,世人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他的书法的研究更是一波接一波未曾断绝,滚滚岁月浪潮,洗刷不了颜真卿给后世书法界留下的深远影响。 人如其字,刚正威武有气节。颜真卿书法刚劲有力,正大光明,给人一种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之感,我想他书法的这种特点正式来与他的日常生活,他的个人节操修养,颜真卿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真是因为颜真卿的这种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才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刚正威武有节气,但也因为他的这些品质是他死在坏人的手里,但是他是伟大的。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是的,正是由于颜真卿的书法和高尚的情操才使很多诗人书法家为他写文歌颂。在今天,很多大学生书法课都会学习颜真卿的书法,以颜真卿的书法入门学习。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字的简单易学,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字里面有一种正义,有一种大气,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我觉得这里头多多少少有让我们向他学习之意,不仅仅是学习他的书法,学习这种颜体。还有学习他的高尚风格,高尚人格。读字读人,学字就是在学人。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禇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著名的墨迹,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其中除《祭侄文稿》为公认的真迹外,其余的作品真伪尚有不同的意见。但都是流传有绪的墨迹。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另外,还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元结碑》等。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祭侄季明文稿》,行草墨迹,纵 28.2厘米,横72.3厘米, 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反成为颜氏不可多得的佳作。他用笔苍率,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所以此帖神彩飞动,姿态横出,笔势雄伟,超神入圣,誉为颜书行草第一。元鲜于枢曾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在行书方面也有研究,行草书。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此作。时年鲁公五十岁。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元代张敬晏题跋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

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简介 篇一:颜真卿资料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磅礴。行书遒劲,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体,称为“颜体”。 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 朝八日 ,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篇二: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 论文题目: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 摘要: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杰出书法家。他所创立的“颜体”楷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背后所体现出的刚正廉明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底蕴更是其书法的魅力所在。本文首先通过对颜真卿生平和主要作品的研究,探究颜真卿楷书和行书的书法特色,揭示其书法背后的品格。其次,通过各朝各代书法家对颜真卿的评价,展示颜真卿书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颜真卿;书法作品;艺术特色;精神;评价 正文: 引言: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真卿独具风貌的书法,为后世景仰,沿袭至今,在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颜真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忠臣义士,一生爱国爱民,鞠躬尽瘁,其忠烈之节、凛然正气,令后世高山仰止。让我们一起透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品味作品背后的人品与艺品高度统一的伟大品格。 一、颜真卿生平简介 颜真卿(公元709一785年),生于唐中 宗景龙三年,字清臣,乳名羡门子,别号 应方。出任平原郡守时逢“安史之乱”,率 军镇守平原郡,政绩显赫,而有“颜平原” 之称。官至太子太师,因封爵鲁郡开国公, 又以“鲁公称之”。祖籍琅娜临沂(今山东 临沂),自十三世祖颜含随晋元帝南渡而定 居建康上元(今江苏江宁)起,便成为江南世 家。其七世祖自北齐入周,定居于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颜真卿就出生在长安的敦化 坊。

书法特点

书法 姓名: 班级:

唐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 ①颜体书法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楷书名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等。 行书名作:《祭侄文稿》(祭奠从侄季明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②柳体书法特点:结构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 楷书名作:《金刚经刻石》、《李晟碑》、《冯宿碑》、《神策军碑》。 行书名作:《伏审》、《十六日》、《辱向帖》。 ③欧体书法特点: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楷书名作:《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 行书名作:《行书千字文》、《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 ④诸遂良书法特点:线条瘦劲,结字谨严,用笔富于节奏,华丽而不失刚劲。 楷书名作:《雁塔圣教序碑》、《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欧阳询[欧体]、赵孟頫[赵体]) 书法特点:颜体端庄雄浑,气势开张,骨力遒劲,气概凛然。 唐朝:柳体活健苍劲,结构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 欧体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元朝:赵体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 王羲之 ①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又称王右军,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②代表作:《兰亭集序》(该著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书法特点:刚健娟秀,朴素精巧,真率蕴藉,飘逸端庄,炉火纯青,尽善尽美。 草书 ①创始人:汉代张芝,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②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从东晋开始,草书便发展到高潮。 ③唐代再次掀起草书的热潮,涌现出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书法家。 孙过庭 ①书法特点: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有力透纸背之感。②代表作:《书谱》等。 张旭 (狂草的创始人,也被称为“草圣”) ①代表作:《古诗四帖》(该著作是最负盛名的狂草书贴) ②书法特点: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走动,“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怀素 ①代表作:《自叙帖》、《论书帖》、《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等。 ②书法特点: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