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 内能 易错压轴题(难)

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酒精灯火焰大小一样的实验器材,如图A 装置进行实验。

(1)图B 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C ),不计能量损耗,则三烧杯中的水的质量:m a ______m b ;m b ______m c 。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以上三空均选填“>”“=”或“<”);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质量为200 g 的水从30 ℃加热到80 ℃,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 。

【答案】47 < > < 420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50”在“4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47℃。

(2)[2][3][4]由图2可以看出,a 、b 、c 的沸点相同,其中a 、b 初温相同,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则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初温相同,b 的加热时间比a 的长,故b 的质量大与a 的质量;a 、c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平行的,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相同,故a 的质量等于c 的质量,所以可得

a c

b m m m =<

由图象还可以得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8℃,由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5]水吸收的热量为

()34.210J/(kg C)0.2kg 80C-30C =42000J Q c m t =?=???????

2.小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2)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 水10689820

食用油10689810

①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明采用的是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

(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c水=4.2×103J/(kg?℃)]

【答案】秒表等于方案二水的吸热能力强吸热,温度不变 2.1×103

【解析】

【分析】

(1)(2)物体吸收热量本领的大小,不仅与物体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还与质量的大小有关,因此要保证两者质量相等,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由此可以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

(3)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由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4)加热时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沸点,根据如图乙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由图可知,加热10min 温度升高30℃水和食用油所用时间,根据转换法结

合=

c Q m t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 与Q 成正比,据此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

【详解】 (1)[1]实验中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加热时间来反应的,所以还需用秒表记录时间。

(2)[2]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①[3]分析表中信息,质量相同,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加热时间,故小明采用的是方案二。

②[4]分析表中数据知,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即水的吸热能力强。

(4)[5]根据如图乙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8℃,且继续加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10min ,温度升高:98℃﹣68℃=30℃,水用20min ,食用油用时10min ,根据转换法,升高相同的温度,食用油吸收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

c Q m t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 与Q 成正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是 3311== 4.210J /kg )C =2.110J /k ()g C 2

(2c c ?????油水 【点睛】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

=c Q m t

?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林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

(1)“轿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汽油是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下列四个实验中,其能量转化方式与图示汽油机对应冲程类似的是_______.

(3)轿车在上坡时,将档位换成低速档,以减小行驶的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A .安全

B .省油

C .减小行驶时的阻力

D .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4)小林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表所示:

速度

()1v /km h - 40 60 80 100 120 制动距离s /m 8 18 50 72 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的规律,当轿车速度为80/km h 时对应的制动距离是

_____________m .

(5)小林通过上网查到了这种轿车的输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林又向爸爸询问了一些实测数据:轿车行驶的路况好,平均车速为100/km h ,发动机转速为

2000r /min ,平均油耗为9L /100km ,参考图中的数据,分析这辆汽车在这种状态下行驶时,发动机的效率为___________%.(已知汽油的热值为7

4.610J /kg ?,密度为330.810/kg m ?).

(6)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来驱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汽车顶部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为26m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321.210W /m ?,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15%,则电池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_W ,如果这辆汽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当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80N ,则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km h .

【答案】不可再生 比热容 增大 热传递 A D 32 32.6% 1080 38.88

【解析】

解答:(1)从能源可否再生的角度看,汽油来源于石油,石油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的,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由公式Q =cm △t 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水,所以水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2)A 、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此时燃气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与题目中的情境相同,故A 正确;B. 滚摆向下运动,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B 错误;C. 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

即将机械能转化为仪器内部空气的内能,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 错误;D. 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D 错误;故选A.(3)由P =W Fs t t ==Fv 的变形式F =P v

可知,汽车的最大功率一定时,减小行驶速度时,可以获得更大的牵引力,故选D.(4)通过对1、2、4、5的分析可知,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即制动距离一定与速度有关,但明显不是正比关系,故可以想到可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计算可知制动距离的确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有

2240km /h 80km /h 8s

()()=,解得:80km/h 的制动距离为32m ;(5)由发动机输出特性曲线可知: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 时,其输出功率约为30kW ,每小时对外所做的有用功:W =Pt =30×103W×3600s =1.08×108J ;行驶100km 消耗的汽油是9L =9dm 3=9×10?3m 3,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 =mq =ρVq =0.8×103kg/m 3×9×10?3m 3×4.6×107J/kg =3.312×108J ,发

动机的效率:η=881.08103.31210W J Q J

??=≈32.6%.(6)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2×103W/m 2,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15%,则电池的输出功率为P =P 太阳能η=1.2×103W/m 2×6m 2×15%=1080W ;因为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所以P 机械=P×η′=1080W×80%=864W ;由公式P =Fv 可得汽车的行驶速度:

v =86480P W F N

机械

==10.8m/s =38.88km/h.

4.同学们在进行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中需要测量水的质量.

①小范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该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填“左”或“右”).

②如图甲,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_____g .

(2)小范测得水的初温是3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则水温升高了_____℃.

(3)实验中,加热与水等质量的沙子,使其与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发现沙子比水升高的温度高.它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答案】右 71 16 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吸热能力强

【解析】

(1)①小范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②如图甲,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50g+20+1g=71g .

(2)小范测得水的初温是3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46℃,则水温升高了46℃-30℃=16℃..

(3)实验中,加热与水等质量的沙子,使其与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发现沙子比水升高的温度高.它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吸热能力强.

故答案为(1)①右;②71;

(2)16;

(3)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吸热能力强.

5.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小明和小华所在的两探究小组都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3)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

①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煤油的时间短;

②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能支持本次探究实验的结论是上述_______(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4)小华组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

(T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3

4.210J/kg ??℃,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

【答案】加热时间 B ①和② 2.13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煤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2]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故选B 。

(3)[3]“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煤油的时间短”,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

油强。“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温度上升得多”,同样说明了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因为均说明“煤油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故①和②均能支持本次探究实验的结论。

(4)[4]由图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都加热4min,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升高温度4℃,水升高温度2℃,则煤油升高温度是水升高温度的2倍。根据Q吸=cm?t可知,在吸收热量和质量相同时,物质的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所以煤油的比热容为水的比

热容的1

2

,因为水的比热容是()

3

4.210J/kg

??℃,故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 kg·℃)。

6.小明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必要的是______

A.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B.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C.控制温度计的深度相同 D.用相同的容器盛装两种液体

(2)小明选择合适器材,正确操作, A液体加热5min,B液体加热10min,温度都升高了10℃时,则______液体吸收热量多,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3)停止加热后,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液体的温度变化图象是______(选填“①”或“②”)。

【答案】C B B②

【解析】

【详解】

(1)[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由于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所以要求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即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用相同的容器盛和相同的温度计,但由于液体的内部温度与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所以不要求温度计插入液体的深度相同,故选C;

(2)[2][3]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A液体加热5min,B液体加热10min,可见B液体吸收热量多,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因此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3)[4]根据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比较小和B的比热容大于A的,可以知道停止加热后,A的温度下降比较快,所以图像②是A液体的温度变化图象。

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水6020645

食用油6020670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5)加热6min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J/(kg?℃)

【答案】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高大于水 6300 2.1×103【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及食用油的比热容。

【详解】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根据转换法,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由(3),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1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水;

(5)由表中数据知,水从20℃升高到45℃,水吸收的热量为:

由图可知,加热6分钟,吸热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为25℃;

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为:,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为水的倍,根据

,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高;大于;水; 6300;

2.1×103。

8.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进行加热,如图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用_____反应液体吸收热量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分析图象可知,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于水的温度变化,由此可知,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4)通过图象还可以得出当地的气压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气压,煤油的比容热为_____J/(kg?℃).(c水=4.2×103J/(kg?℃)

【答案】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等于水低于 2.1×103

【解析】

【分析】

(1)(2)(3)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4)根据图乙得出水的沸点,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C,根据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分析;

由图乙可知煤油和水升高30℃水和煤油的加热时间;由转换法得出煤油和水吸热关系,根

据c=

Q

m t

,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吸热多少成正比求出煤油的比容热.

【详解】

(1)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用加热时间反应液体吸收热量多少.

(3)根据转换法,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因煤油的温度变化大于水的温度变化,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4)通过图乙知,水的沸点为98℃,小于100℃,根据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还可以得出当地的气压低于标准气压;

由图乙知,煤油和水升高:

98℃﹣68℃=30℃,

水加热用时20min,煤油用时10min,即煤油吸热是水的1

2

,根据c=

Q

m t

,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吸热多少成正比,故煤油的比容热为:c煤油=c水= 1

2

×4.2×103J/(kg?℃)=2.1×103J/(kg?℃).

9.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烧杯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l 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

温度/℃沙

2025293438水20212223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应了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__________。

(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见解析所示沙子水比热容转换法

【解析】

【详解】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热量越多.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由上可知,水吸热能力较强,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比热容;

(4)由(1)可知,实验用加热时间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用的是转换法。

10.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找来了煤油、水、温度计、两根电阻丝、秒表、电源、开关、导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

(1)以上实验器材中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

(2)图是这个实验装置的简图.其中,两根电阻丝串联后,给水和煤油加热,那么两根电阻丝的电阻1R ____2R (选填 “>”、“=”或“<”).

(3)这个实验中,用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法. (4)下表是小明的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了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有关.根据实验数据,小明还得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合理?答:________(选填“是”或“否”)

【答案】滑动变阻器 = 转换法 物质的质量 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以上实验器材中还缺少的器材是滑动变阻器;

(2)图是这个实验装置的简图.其中,两根电阻丝串联后,给水和煤油加热,需要控制电阻丝的电阻和加热时间,那么两根电阻丝的电阻相等;

(3)这个实验中,用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4)根据实验数据1和2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根据实验数据,小明还得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的结论.由1212

Q Q t t =,代入3和4 的数据,可知,这个结论是合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