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地区某小区住宅楼设计平立剖面图

某地区某小区住宅楼设计平立剖面图

某地区某小区住宅楼设计平立剖面图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某小区住宅楼设计毕业设计

某小区住宅楼 摘□□要 本设计为某小区住宅楼,建筑高度27.500m.。地处7度抗震设防区域,分组为1组。场地土类为Ⅱ类。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本设计的重点。本设计的计算内容主要有:建筑设计方面(包括柱子、楼梯、门窗等的布置),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平面组合设计、交通组织、柱网布局和平面图表达及尺寸标注;结构设计方面:先根据轴压比确定柱的截面尺寸及梁跨度估算梁板截面,用PKPM建模计算,计算后看计算结果。观察柱的轴压比、配筋率、周期、层间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参数对结构进行调整,基础采用预制桩基础,计算满足所有条件后画配筋图; 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根据工程复杂程度及工程结构类型考虑不同的施工因素,以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务为目标,制定施工计划,并绘制相关图纸。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A Structure design of Mou XiaoQu residential building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mou residential buildings, floor height 27.500 m.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7 degree seismic fortification, grouped into

one group. Classes for Ⅱin-situ soi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is the focus of this desig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building design (including columns, stair, door to wait deco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 design, traffic organization, plane composition column grid layout and floor plan and dimensions; Structur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to determine the section size of column and beam slab beam span estimation section, using PKPM modeling calculation, after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bserve the column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reinforcement ratio, cycle,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shear weight ratio, just heavier than adjust structure parameters, such as, base adopts precast pile foundation, calculate draw reinforcement after meet all the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complex degree and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to complete task with safety as the goal, the construction plan, and draw the relevant drawings. 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小区住宅楼结构设计

武汉市某开发区住宅楼结构设计(一) 摘要 本设计是某小区住宅楼结构设计(一),其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本设计的成果主要由设计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组成。 结构计算包括水平风荷载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验算及节点设计,楼梯计算,基础设计,楼板配筋设计。其中内力计算一榀框架的手算。 电算时,先用钢结构框架软件中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检查平面数据,输入楼板,输入荷载数据,再用PKPM,画结构平面图;最后用SATWE软件进行框架的空间结构计算,输出钢框架结构验算及内力计算结果。 本设计风荷载作用计算和水平抗震计算都采用D值法求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计算取一榀框架,用弯矩分配法求得。求出上述内力后,即可进行内力组合,然后根据内力组合的结果进行梁柱截面验算及节点设计。最后进行楼梯的设计、进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及楼板配筋设计。 施工图绘图,包括结构施工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钢柱锚栓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纵向框架布置图、节点详图1、节点详图2、节点详图3、楼面板布置图、屋面板布置图、楼梯布置图。

A Graduat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graduat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 the main structure is 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design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the structure drawings. Structure calculation includes horizontal wind load to internal force and drift calculation, the earthquak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l force and drift ca lculation, the vertical loa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t h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s, beam and column checking and node design, stair design, basic design, the slab reinforcement. And among this, internal fo rce calcul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such as computerized and the hand coun ting of single framework. When using the computer to calculate, first, it should use the software of th e steel structure framework to lay out the structural plan, check the plane dat a, input the floor slab and the loading data. Second, use the PKPM to draw th e structure of the plane graph. Last use the software SATWE to the spatial str ucture of the framework and output of the steel frame structure to checking a n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s. The frame calculation under vertical loads use D value method in wind load and horizontal antiseismic calculation . In this part the frame is irregular. To s olve the problems the separatelayers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of moment met hod are used. After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it can group the internal for c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al force to beam and colum n checking and node design. Finally foundation design is made . The staircase s in the column nag slab reinforcement are designed. There are twelve pieces of structure drawings in all, such as the structure c onstruction, the basic of floor plan and detail, the anchor bolt steel column lay out, the structure floor plan, the longitudinal frame layout, the details and pro files of node ( figure 1), the detail and profile of node ( figure 2), the detail an d profile of node ( figure 3), the panel layout and the roof layout, the stair lay out floor. Key words:steel structure;framework;cast-in-site concrete board

试论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若干问题思考

试论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若干问题思考 发表时间:2016-11-11T10:32:44.1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3期作者:陈荣俊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之上,人们愈发关注我们生活空间的生态性。因为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关联。除了在交通出行方面有所改善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也应该融入绿色的理念,人们处在环保的生态环境中,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绿色了理念是如何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之上,人们愈发关注我们生活空间的生态性。因为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关联。除了在交通出行方面有所改善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也应该融入绿色的理念,人们处在环保的生态环境中,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绿色了理念是如何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住宅建筑;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这一理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已由最初的概念变为了现实。绿色建筑是指一类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绿色建筑可最大限度地实现“4 节约1 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这类建筑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近几年来,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逐渐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步入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时代。绿色建筑的设计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本着发展的理念,统筹建筑与自然相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去。以人为本,回归自然,把建筑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可发展的绿色生活环境。 2.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应合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减少采暖和空凋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绿色建筑还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平面形式的合理设计及总体布局。 2.2 节约资源 在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要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应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其中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绿色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2.3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绿色建筑内部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3.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问题 尽管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在不断发展,相关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设计体系还有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备,这导致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发生,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没有重视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往往会采用一些新型材料,虽然这些新型材料达到了节能的要求,但可能会对室内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些材料会产生游离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使用后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另外室内的防热辐射、防噪声设计方面存在问题,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2)建筑节能效果差。导致建筑节能效果差的因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考虑不周,在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过于追求建筑的外观设计,只考虑建筑的外在形象,装饰过度,将时间、精力浪费在了这方面,而忽视了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对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一些因素考虑不周,如建筑的方位布局、长宽比、体型系数等因素,使得建筑在节能方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建筑门窗、墙体保温、遮阳等细节设计仍不够深入,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导致了节能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另一方面是没有有效控制建筑生产能耗,建筑施工中的能耗与生产加工建筑材料的能耗是影响建筑节能指标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一些设计人员在对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材料进行规划时没有考虑这两个因素,使得方案制定的不科学,对建筑的节能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废弃物处理不当。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往往会忽略对建筑垃圾及旧建筑材料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废旧材的料随意丢弃,不仅增加了废弃物的数量,也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绿色建筑注重的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时,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对建筑废弃物、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制定的不合理,导致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和废旧材料回收利用不及时,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违背了绿色建筑环保的设计目标。 4.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改善居住环境设计 本着“以人为本”出发,在保证小区居住环境无污染的同时,注重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进行设计,一方面确保室内环境适宜,包括适当的温度、湿度及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另一方面要保证室外环境无辐射、无污染。在小区里,进行绿化时,选择了吸收噪音效果良好的植物进行种植,不仅整体美观有序,还起到了防噪音、防风沙的作用,另外种植一些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的果实,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处处从人的健康角度出发。 4.2 重视节能设计 节约能源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之一,要做到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就要将节能设计的理念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从建筑及建筑材料的选型到建筑结构设计,都应考虑到节能。另外在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地势特征,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天然可再生能源,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尽量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因地制宜 住宅小区绿色建筑的设计不能照搬一些成功案例,照搬只会增加成本,降低绿色建筑的整体质量。在设计住宅小区绿色建筑时,应充分分析现场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科学、可靠性高的设计,要保证绿色建筑符合当地施工条件,因地

(完整版)关于住宅小区设计的流程

关于住宅小区设计的流程 当我们接到一个住宅小区的设计任务时, 第一步:首先应了解地块的位置,地块的使用性质,征迁用地范围,代征用地范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等。认真仔细的看一下规划设计条件,规划设计条件上都会明确兰线面积,红线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停车位(地上与地下的比例),需要配套建设的廉租房比例(现为10%),幼儿园用地面积及建筑规模,公厕面积,社区用房面积,物业管理用房面积等;有些还会对建筑高度有明确的要求。这是对规定性指标的全面了解。了解清楚后,开始对地形地貌进行一个详细的认识。 第二步:查清楚退道路红线,退用地界限,退黄,紫,绿,蓝控制线等的距离。 1)退道路红线,首先先查一下规划局下发的各主次干道道路的红线断面尺寸,在图中将线偏移,标识清楚;之后 再查一下各类建筑后退规划道路建筑线的最小距离。当 道路建筑线宽度<30米时,多低层建筑退道路红线4米, 高层(含裙房)后退10米;当道路建筑线宽度在30-60 米间时,多低层建筑退道路红线10米,高层(含裙房) 后退20米;当道路建筑线宽度>60米时,多低层建筑退 道路红线15米,高层(含裙房)后退30米.建筑后退 规划道路切角红线的距离按较宽规划道路退线距离要 求控制。

2)退用地界限,也要按规划局下发的技术规定来执行。 即多低层建筑的长边后退最小距离底层为6米,多层为 10米;多低层建筑的山墙后退最小距离为5米(当多 低层的山墙>16米时,按长边要求退距)。高层主要朝 向距北侧用地界线>20米;距东,南,西侧用地界线>15 米;高层次要朝向后退最小距离为9米(次要朝向(含 阳台)超过20米,按高层主要朝向来界定). 3)退黄,紫,绿,蓝控制线: a.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 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b.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 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c.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d.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 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在图中将个控制线都标识好后,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规划设 计的范围就出来了,就可以做规划设计了。 第三步: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看建筑设计范围内地形的变化,高差大不大,之后需要和甲方沟通,对于小区的定位,户数,户型指标,未来的管理要求等等。确定你的设计理念。先确定主次入口,

小区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

某经济适用房小区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小区住宅楼为经济适用房,为六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面积2890.8m2, (一)建筑、结构概况 1、建筑形式 建筑平面尺寸56.4×10.18m,层高3.0,共六层,总高18.4米。 工程相当于两个单元,设两座钢筋砼楼梯。每户设外挑式阳台。 一层地面标高为±0.00,室内外高差0.15m。 2、结构设计 工程为砖混结构建筑,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建筑安全等级二级,结构使用合理年限50年。 主体结构为砖混结构,现浇柱、梁、板、阳台。

工程所用砼等级:三层以下结构为C30,三层以上结构为C25。 墙为M7.5水泥砂浆砌烧结页岩实心砖 3、建筑装修 3.1.门窗:要紧为防盗门、三夹板门;窗要紧为铝合金窗。 3.2.楼地面:厨房、卫生间防滑地砖地面,楼梯间地砖地面,其它房间为水泥砂浆楼地面;厨房、卫生间地面比其它房间低30。 3.3.内粉:厨房、卫生间为瓷砖墙面,其它房间混合砂浆粉刷,公共部分刷乳胶漆。 3.4.平顶:混合砂浆粉刷,公共部分刷乳胶漆。 3.5.外装修:外墙面采纳RE复合保温砂浆打底,水泥砂浆、刷高级外墙涂料,面砖饰面。 3.6.屋面:现浇钢筋砼斜坡屋面、25厚挤塑板保温、水泥瓦。 平台为采纳25厚挤塑板保温、高分子卷材防水层,40厚C20细石砼整浇层内配φ4@150钢筋网刚性屋面。 3.7.油漆:木门刷调和漆;预埋木砖水柏油防腐。 4、水电安装 本工程水电安装包括生活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及防雷接地系统等。 (二)施工现场条件 1、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具备,具备施工条件。

2、施工用水电由业主接至现场。 3、工程地质情况见业主提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施工采取明排水能满足施工要求。 (三)招标要求 1、本工程实行土建、水电安装总承包。 2、本工程招标工期为210天,投标工期为198天。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6T09:36:36.89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叶印文[导读]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高度大、容量高等优点,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广州伯盛建筑设计事务所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高度大、容量高等优点,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关键词】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建筑设计;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 建筑设计的统一性。高层建筑设计不再单纯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动静分开,洁污分离;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各种设施齐全,能满足节能的要求;(2) 建筑细节的合理性。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设计的好与坏,千万不能忽视细节的小问题,一切从人的需求考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3) 建筑空间的舒适性。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2.实际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建设项目用地由北至南,点式与双拼相结合的布置七栋高层住宅楼,用地面积为33671.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134509.42平方米,其中地上: 107436.29 平方米;地下: 24967.79 平方米,地下一层车库层高为3.9 米,住宅首层层高4.45米,标准层层高2.9米,容积率3.19,建筑密度28.21%,绿地率32.25%。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2.2 规划建筑设计概念及构思 (1)设计理念。 在尊重控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充满浓郁现代人文气息,飘洒着现代化,智能化,配套设施完善及富有人情味的生态型健康居住小区。 (2)布局构思原则 1) 以点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在中心设置花园,景观水池,有效地提高土地使用价值;2) 注重社区居住性的整体感,安全感和邻里交往,在开放空间,公共绿地等处开辟多种自然轻松的交往空间,建构和谐而有文化内涵的社区氛围。 (3) 景观设计原则 1) 小区沿街景观绿化带,由建筑物退缩用地红线形成,有效的缓冲了城市干道对居住区的负面影响。使道路与建筑,车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2) 中心绿化在半地下室顶板上,以人工水景为主,并以其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小区内部建筑以园林路连接,形成许多景观节点,使景观形成多种变化和转换。 (4)人车分流的交通结构系统 本项目在入口处均设置进入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机动车辆不直接进入小区,因此地面上基本没有机动车辆,很好的做到人车分流原则。 2.3 总体规划布局 (1) 总体布局 1) 在满足控制相关指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建筑物南面退缩用地红线大于5 米;2) 建筑采用点式与双拼相结合的布置,空间有收有放。在主干道侧设置小区入口,次干道设置车辆出入口,机动车在入口处就近进入地下车库,园区内人行为主,形成人车分流系统; 3)在符合日照,消防间距等条件下,布置高容积率,有效减少建筑占地面积,扩大绿化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优良公共开敞空间。 (2) 功能分区 1) 住宅布置在地块周边,点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空间统一协调; 2) 设置沿街商铺,为小区配套相关生活设施,并适当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3) 交通结构系统 1) 小区内全为环形人行道,行人由干道进入入户路进入建筑单体,小区内人行道紧急时可作消防车道;2) 机动车系统与人行系统分流,车辆由城市干道利用地下车库坡道进入地下车库。除消防车及救护车外,所有车辆均不直接进入小区内部,行人感觉安全可靠。 (4)景观结构系统 1) 在尊重自然地貌基础上,综合建筑的布局与空间轴线,并用半圆形及带状等绿地布局,同时将组团中心绿地,宅间绿地结合使之为一整体;2) 景观带在设计时,强调空间形体特征,针对不同空间采用不对称环境设计手法,通过多样的种植,多样的雕塑,景观小品,丰富绿化景观系统。 (5) 功能分区 1) 住宅布置在地块周边,点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空间统一协调;2) 设置沿街商铺,为小区配套相关生活设施,并适当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6)交通结构系统 1) 小区内全为环形人行道,行人由干道进入入户路进入建筑单体,小区内人行道紧急时可作消防车道;2) 机动车系统与人行系统流,车辆由城市干道利用地下车库坡道进入地下车库。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实践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实践 发表时间:2016-11-08T13:32:55.94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吴志成 [导读] 住宅工程设计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占投资较少,但它却是项目前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 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住宅工程设计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占投资较少,但它却是项目前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文章结合江门莲湖花园二期项目,阐述了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立面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生活居住小区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从基本生理需求逐步向心理需求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宅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住宅建筑的设计应用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现实意义。 1项目概况 某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为55777.1㎡,住宅面积为47342.9㎡,以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为主。本项目地块位于沙湖镇长堤西路北侧,与镇中心毗邻。地块南面为沙湖河,视野十分开阔,地块形状显长方形横向南北朝向布置。周边环境安静,十分合适开发住宅小区。地块周边配套方便,2公里服务半径内有市场、医院、幼儿园等公共配套设施。 2 项目规划布局 项目地块景观资源十分优越。地块形状规整,而且长边沿着河,地块建筑物既有理想的景观,又能获得良好的朝向。由于地块沿着河,开发商通过打造高品质的住宅小区,从而开拓沿江景色,塑造长堤西路想形成一道亮丽的沿江风景。地块内建筑物是由沿江南北向布置,地块南面前端布置底层住宅,背面为17层高层住宅,地块东西两侧为9层的中高层住宅。区内整体布局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建筑组合体型。沿江面建筑景观层次感强烈。地块东侧沿街布置商业网点,满足其区内及周边的生活商业配套需求。区内高层建筑采用底层架空方式,使区内行人视野得到延伸,获得更好的小区内空间。高层下面设置一个半地下车库,以满足区内停车需求(详见图1)。 3 住宅建筑设计 3.1 住宅设计理念 利用地块本身的环境优越性,小区二期建筑都有良好的朝向。在住宅户型设计中,尽可能争取住宅起居室和主人间向南和沿江景观面。 (1)合理的房间尺度,合理的功能分区。根据人体尺度及功能要求,设置不同功能的空间尺度。比如: 设计客厅时,均留有两面相对较长的实面墙; 厨房设计考虑洗、切、烧的顺序来安排设备,配置相应的案台,并留有冰箱位置; 卫生间将洗浴、便溺、盥洗、洗衣功能加以组合分隔,并考虑洗衣机位置。户内设计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公私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等,通过恰当的空间划分使居住生活空间和生活行为适得其所,进而获得最佳的居住空间环境。 (2)重视朝向、采光及通风。户型设计保证每户主卧室及起居室都有一个向南的朝向,做到明厅、明卧、明厨,餐厅的设置也相对独立,靠近外墙,自然采光。户型设计皆考虑穿堂风路线短直,特别是南北起居厅与餐厅对穿的户型设计,通风流畅。莲湖花园二期项目高层5#、7#、8#楼标准层平面图如图2所示。 (3)设备管网的有效组织。所有厨房、卫生间均设集中管井,保证室内美观。结合住宅小区的发展趋势,在单元公共区内设置管井,每户均采用电表、水表、燃气表出户系统,为小区物业管理提供了方便,为智能化小区创造了条件。 (4)宜人的公共部位设计。公共部位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空间的特点。每栋楼的1 层均设计了面积适当、空间形态完整的大堂空间,所有公共部分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以满足残障人士及老年人的要求。 3.2 住宅室内空间的组织设计 在户型平面设计中,将有限的面积进行合理分布,起居室、餐厅、厨房组织在一个区,将卧室、卫生间集中在另一个区,从而形成了公共活动区和私密性较强的卧室区,即动区和静区。精细化平面布局,细致地分布住宅中的各种基本居住空间,甚至对家具的尺寸及摆放都作了细致的考虑。另外,在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可变性,室内大部分墙体都可以根据需要拆除而重建空间,以适应不同家

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与理念分析

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与理念分析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住宅小区环境中合理配置和设计配套建筑,使其与小区环境有机结合,提高小区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能够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原则 一、住宅小区配套建筑的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 小区配套建筑的空间形态设计除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多地应满足归属性原则。归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源自于人对母体的眷恋。将这种眷恋扩展到建筑学领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归属感。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实际过程中设计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形态必须具备以下四条准则: 1、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尺度比例虽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爆炸性的颜色、怪异的形体,然而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里。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2、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与富有层次的空间。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捉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住宅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各式各样,但

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规模、档次、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配套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配套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4、休闲活动场所的设计。休闲场地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这里将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住宅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配套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多的是闲暇时光,渴望的是相互交流,他们希望能有个地方坐下来,欣赏一下小区的景观,或者只为看一下热闹的人群。 二、住宅小区商业配套建筑设计 小区商业配套设置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特别在城市快速扩张后的城郊地区,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

浅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 【摘要】基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简要分析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行现状,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增量成本及设计方法。通过某住区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实践介绍,提出一些实际工程中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供设计人员在绿色建筑推进过程中启迪和思考。 1.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素 绿色建筑的核心就在于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绿色建筑首先就是要具备节能、环保以及可循环等三个特征,同时在满足各种资源利用的合理配置以及最小环境污染的要求下,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宜居化和健康化。 1.1可循环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核心就是可循环,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首先要尽可能地避免破坏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要使建筑的使用者或居住者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促进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接触与交流。绿色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同样要遵循上述原则,要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 1.2节约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严禁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侵占,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例如,为了节约耕地资源,绿色建筑使用环保砖来替代传统的粘土砖。

1.3节约水资源 对水资源的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同样是绿色建筑设计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在进行绿色建筑整体规划时,就应该制定出建筑节约用水的详细方案,并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来促进水的循环利用。例如,建立起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将生活污水处理变为中水,用作建筑绿化的灌溉、清洁用水等。 1.4节约能源 对节约能源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绿色建筑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对各种能源节约与有效利用,例如对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来照明和取暖,来减少对电力的消耗;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5加强对垃圾的回收利用 设计绿色建筑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有效处理各种垃圾和固体废弃物。例如,生活垃圾要进行合理分类,便于对其处理和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垃圾与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无公害目标。 2.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以某绿色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共占地约18.2万m2,总建筑面积为21.8万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8.3万m2,公共建筑面积为3.5万m2,容积率为1.2。该绿色住宅小区的设计理念力求创建一个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居住园区,通过向小区自然环境中适当注入一些山、水、园、林的人文元素,来使人与自然更加和

平立剖面的画法

钢笔画轴线,轴线贯 通,运用模板(门)画 内墙用粗笔覆盖轴 线,不注重其偏移 与否,外墙沿轴线 粗笔沿外墙轴线涂 实,凭感受留窗洞,

?底层平面 底层平面除明确反映建筑自身的组织结构关系外,还应反映出与基地环境的关系,如建筑的主次入口、周边道路环境、停车场和车位等。基地环境的刻画依据用地的规模来定,较大则采用渐虚的表达方法.只保留贴近建筑外墙的部分:如果基地较小,建筑用地较满,则应全部画出来。注意剖切号和楼梯画法。 步骤1:确定轴线关系,用模板画门的位置 ?二层平面图画法 由于建筑体量布局的关系,平面图既反映一部分室内空间,又可反映一部分 屋顶投影。 方法上参照总图的画法原则宋进行描绘。屋顶构架,玻璃中庭等细部,着墨 不多,却显著地增加了图画的精致程度和整体的感染力。

立面图 立面设计是建筑物的外观“脸面”,具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同学出现的问题常常不是绘制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就表现而言,由于立而反映的是纵向关系的平面投影.需要强凋运用等级不同的线条,在立面二维投影上表达出空间的纵深关系。相对平面而言,立面的分合线多、而且容易混淆。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1.线型选择 立面绘制,首先应关注线型,它可分为粗线、中粗线、细线、 粗线:用于建(构)筑物立面的外轮廓线和地面线。 中粗线:多用于形体投影重叠部位分前后关系。 细线:立面细部的表达。 2.区分虚实 分析建筑外立面,可简要概括为两大体系:墙和窗。 单纯窗的结构线较为单薄,容易淹没在立面表现中,不能有效地传达设计信息,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解决: 用色块填窗加以区分。用浅色马克笔或彩铅添加色彩: 用中粗线强化门窗外框结构。 用粗笔添加门窗洞门阴影。 立面绘制步骤例1

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的理念分析

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的理念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22T11:42:57.430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4期作者:张健[导读] 本文就如何在住宅小区环境中合理配置和设计配套建筑,使其与小区环境有机结合。 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00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住宅小区环境中合理配置和设计配套建筑,使其与小区环境有机结合,提高小区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能够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住宅小区;配套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原则 一、住宅小区配套建筑的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 小区配套建筑的空间形态设计除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多地应满足归属性原则。归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源自于人对母体的眷恋。将这种眷恋扩展到建筑学领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归属感。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实际过程中设计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形态必须具备以下四条准则: 1、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尺度比例虽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爆炸性的颜色、怪异的形体,然而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里。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2、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与富有层次的空间。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捉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住宅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各式各样,但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规模、档次、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配套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配套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4、休闲活动场所的设计。休闲场地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这里将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住宅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配套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多的是闲暇时光,渴望的是相互交流,他们希望能有个地方坐下来,欣赏一下小区的景观,或者只为看一下热闹的人群。 二、住宅小区商业配套建筑设计 小区商业配套设置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特别在城市快速扩张后的城郊地区,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诸如涉及面较广的各类便利店、药店、音像店、花店、面包屋、美容美发、书店、家居饰品、餐饮等等,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因此,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三、住宅小区教育配套建筑设计 住宅小区学校等配套建筑由于自身功能的限制而具有某种原型,如班级的存在使其具有单元性,而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如室内体育馆、舞蹈房、实验室、天文台。这些又使其整体呈现多样性。一般它们都注意了在空间形态上结合其重复性和多样性两种形态操作语言,创造出既协调统一又别具特色的建筑形态。我们可以把这种决定建筑形态基本框架的功能要素看作是具体建筑形态生成的内部原因。 毫无疑问住宅小区的外部环境则是形态生成的外部原因,而作这类形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与小区协调统一,并丰富小区的形象。但是协调和丰富形象是一对矛盾,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对矛盾的调解。由此我们也得出在小区内设计教育类公建的两条原则: 1、学校建筑应与小区相协调这种协调反映了一系列关系的平衡。包括学校与住宅的关系,学校与绿地、道路的关系、学校与小区整体形态的关系,总之,学校是否成为小区有机的一部分。这种协调应从两个层面上进行把握:①总平面上,小区的形态与周围的环境是否相协调,还是毫无关系,孤立自存。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是否找到应有的位置并成为小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存在是否对小区的整体形态作出积极贡献。②微观层面上的协调,包括细部、颜色、尺度、比例的协调。这个层面上的协调更具实际意义,因为它们更直接地抓住居民的视觉,也就更容易地被进行比较。 2、学校建筑设计应具有特色,以丰富小区的形象协调不等于雷同,学校特有的功能本身决定了它的异质性。功能相对单一的住宅组成了小区同质的肌理,学校建筑可以很好地成为小区形态的活跃元素,甚至成为小区的标志性建筑。当然这种活跃应建立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 总之,小区配套设施是解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小区规划应充分注意设置配套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在布置上考虑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分级设置,满足服务半径要求。另外,在实际设计中,经常把一些小区配套建筑联合设置,结合绿地构成小区配套中心,它的意义远不止功能层面,它能丰富小区的整体形象,使小区富有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成为居民的场所。而在许多小区规划中,公建按其功能的不同被安置在不同的地块里,而缺少形态方面的考虑。所以在做配套中心时,要有整体的概念,使其与整个小区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富有空间特色的小区配套空间,使得业主入住该小区后能获得更便利更人性化的配套服务。 参考文献: [1]徐钢浅析低造价居住小区公建配套的规划设计。《中国建筑科学》 2011年第4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