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观念与方法——塞尔登《文学批

评理论》的意义

字体:[大中小]2006-10-10文章来源:文章作者:赖大仁

摘要:塞尔登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或论题来做西方文论选编,不仅打破了历来的编选惯例,而且显示了某些新的研究观念与方法。一方面他在相同论题中将古今文论同时并置,试图揭示其历史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他提出“隐含的理论”,致力于说明不同文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与逻辑关联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倡“比较的”、“历史的”、“对话的”研究方法。在相对主义和解构主义观念颇为流行的今天,塞尔登所倡导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是值得重视和颇有启示意义的。

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历史连续性;逻辑关联性;“隐含的理论”;相对主义

英国文论家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是一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西方文论选编,它打破了历来文论选编按时代和作者来编选的惯例,改为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或论题来编选。在同一个主题或论题下,不同时代文论家的相关论述共时态并置;而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主题或论题,则又形成彼此的参照。我以为,这并不仅仅是一种编选体例上的改变,更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观念的改变。这从编者那篇不长的序言中可以看出来,其中所阐述的某些理论观点,的确可以引发我们的诸多思考。

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实际上是处于历时态与共时态纵横相交的时空坐标之中。任何知识谱系中的认识与创造活动,都可能一方面割断不了历史的关联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回避不了多元并存中的选择与对话。其中可能会有太多的误区、盲区,有太多被遮蔽的可能性,因此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惑。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也同样如此。看来塞尔登是把这个问题给挑破了。

首先,从纵向关系而言,当我们看待一种知识谱系的发展历程时,最便利于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也许是历史进化论的观念;然而当我们坚信今必胜昔,新事物必将胜过并取代旧事物的时候,却往往容易使我们忽视和历史传统之间的关联性与连续性,从而遮蔽应有的历史视野。

比如五四“文学革命”的著名口号之一便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以“取代性”为内核的进化论的文学观,无疑为当时反传统和实现文学革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从而也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的格局与走向。然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一理论观念既与文学

多元并存的实际格局不相符,也与一些文体或文学形态的非“取代性”演进不相符,因而存在相当的理论局限性。[1]

其实岂止是在中国,又岂止是在“五四”那样的激进年代,在别的时空条件下,比这还要激进和绝对化的理论观念也并不鲜见。塞尔登就曾指出,西方的一些理论新说,经常是目无前人漠视传统的,它们总以为文学理论在巴尔特和德里达冒出来之前好像压根儿就不存在似的;它们还似乎觉得传统批评家们(甚至新批评家们)就像一群史前的鼠,还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解构主义破晓前的黑暗中摸索。特别是解构主义和拉康派理论的许多支持者都把1968年以前所有的文学理论看做天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因而要用后结构主义的新观点完全取代它,这显然是非历史的。然而这种“非历史”的文学理论观念一旦盛行,就会使得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追逐这种时尚。塞尔登甚至指出,“许多老一辈的文学批评家很自然地急于赶上文学理论最新的发展步伐,他们不无道理地抱怨那些新理论家们太傲慢,不把文学理论早期的那些发展阶段放在眼里,极不情愿向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阶段学习。这些批评家与那些反理论的强硬派观点并不一样,但也被挡在目前的潮流之外,不能与解构主义或符号学进行对话,原因是当代的理论坚持一种完全与历史切断联系的立场。这种情形非常显著地表现在…后现代主义?的论述中,后现代主义常常强调自身与以往的文化存在深刻的断裂,甚至不承认自己与刚刚过去的…现代主义?阶段的联系,……” [2]

应当说,以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因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理论”,这一命题本身是包含合理性的,体现了社会进步(进化)以及历史发展的观点。然而,历史进化论与历史虚无主义之间可能仅一步之隔,如果过于强调事物的当代性特征及其意义的一面,甚至把它看成前无古人“横空出世”般的创造,而无视或不承认它与历史传统之间的联系,则很容易滑向历史虚无主义,从而遮蔽应有的历史视野。在塞尔登看来,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历史辩证法的。他不由得责问并阐述道:“假如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充满核威胁的后人文主义时代,难道我们注定要抛弃我们一切文化的根和一切的连续性吗?本书所收的理论片断可以为读者提供充分的材料,说明我们和历史的关联和连续性和断裂与非连续性一样多。”

基于这种认识和基本观念,塞尔登有意打破按时代和作者来编选的惯例,改为按文学理论的主题或论题来重新编选,“试图把当代理论置于某种历史的视野中”;并且在相同或相近的文论主题或论题中,古今文论家的相关论述同时并置,从而实现古今参照与对话。这一做法的确具有革命性意义。我们姑且不论他所开列的这些西方文论的主题或论题是否妥当,也不管他所选摘的这些文论片断以及编排是否合适,至少他强调文学理论的历史关联和连续性的理念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也是极富启示意义的。

其次,再从横向关系,即文学理论知识系统内的关系来看,也有一些观念是值得进一步反思的。一方面,既然我们承认文学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它就应当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不断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而另一方面,文学理论研究实际上又是极为宽泛和极为开放的,比如文学理论的边界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各种文学理论新说仍层出不穷。那么当今的人们究竟应当如何来理解和研究文学理论呢?塞尔登也未必能提出切实的答案,但他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理出的思路则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塞尔登借用罗曼·雅各布森的语言交流模式理论加以适当转换,用来描述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谱系,从而将其大致概括为五个方面的批评话语,即作者论的批评话语,读者论的批评话语,研究作品本身的批评话语,关于作品符码结构的批评话语,关于作品历史语境的批评话语。他自称《文学批评理论》一书对各种理论观点的编选构想便与此相关。当然,塞尔登对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系统的描述是否恰当又当别论,其实不同的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观照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概括描述,比如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就将文学批评理论概括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等几种基本类型;[3] 也有理论家把文学理论概括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基本形态。[4] 不过塞尔登这里提出的问题在于,面对这些各不相同的文学理论形态或理论观点,人们又将如何对待呢?塞尔登分析了这样一些选择路向或可能性:

一种情况是像有些人所设想的那样,试图将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形态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或者如塞尔登所说“将这些不同的观点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充分的批评话语”,这想法看来是很诱人的。但在塞尔登看来,由于各种批评话语的视角几乎是完全不同的,批评家们总是集中探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的某个特别的方面,这种情形实际上就暗示着,“想要形成一种完整的、面面俱到的、满足各种批评实践的理论模式是绝不可能的。”

不过在我看来,塞尔登的这一看法固然有其道理,但也未必就要完全否定这个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放弃全面系统把握事物的奢望和努力,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等的理论学说,就试图建立几乎无所不包的美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而且至今也仍有人在不断进行各种尝试。我的意思是说,是否可以将文学批评理论区分为两个不同层次来认识:一是从各种具体的批评模式或批评话语来看,的确是各有特定的视角及其观念、方法,彼此难以相互融合,因此要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批评模式,以适应各种批评实践的要求,这的确是困难的。二是从文学批评形态论,即文学批评理论的系统结构的层面着眼,在宏观层面上观照和研究文学活动以及文学批评活动,对其整体的逻辑结构系统进行把握与描述,从而将各种具体的批评模式或批评话语在这个整体结构系统坐标中适当定位,同时又揭示出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这仍然是必要与可能的。[5] 倘若如此,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独断论和相对主义。当然这种理论整合与建构的工作无疑是相当困难的,这在当今文学批评理论充分多元化与开放性发展的时代尤其如此。即便这样,我仍然以为,不宜把这种理论探索的愿望和努力本身也完全否定和消解掉。

话说回来,如果文学批评的确难以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模式,那么对它的研究还会具有什么可能性呢?或者说当人们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时候,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塞尔登指出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批评家只是依据自己的趣味或秉性来进行探索,他们所建立的理论假设和批评方法仅仅是反映他们各自的理论兴趣和“权力意志”,除此之外他们并不关心别家理论的存在,其结果当然是各种批评理论或批评话语各自独立,既互不关联也互不取代,无分轩轾平等并置。对于读者(尤其是学文学的学生)来说,则要求对各种批评理论或批评话语平等对待,给予同等的重视。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与态度。另一种情况是,把不同的批评理论与方法看做是相互竞争的知识体系,每一种批评理论或批评话语都各自寻求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形成彼此之间无休止的争斗过程。这种观点和态度当然不是相对主义的,因为人们对于各种批评理论或批评话语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取必有所弃。然而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任何一种批评理论的过度强化与扩张都会导致自身的危险,都容易造成对别种批评理论的排斥与遮蔽。在历来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中,以上两种情况都是经常存在的。任何一种选择似乎都有缺陷,都难免使人陷入某种误区或盲区,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经验、防备不足的学文学的学生来说,整个文学批评理论简直就是一片雷区”,这往往使人们无所适从。

看来塞尔登既不赞成“趣味无争辨”的相对主义观点和态度,也不认同那种自以为是惟我独尊你争我斗的所谓相互竞争,他似乎更倾向于把文学批评理论看成一个知识体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各种批评话语和各种立场观点可以同时成立。虽然批评家各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也自有其特别致力于探索的方面,但这不同方面的理论探索之间仍然具有相互关联性,甚至更确切地说,当一种批评理论把文学活动的某个方面作为探讨的主要对象时,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作为次要因素就有可能隐含在这种理论建构之中。这其中的道理在于,正如雅各布森所描述的语言交流活动是一个有机系统一样,文学活动同样是一个各种环节和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因此无论何种批评理论或批评实践,虽然主要集中在对文学活动或文学文本的某个方面的研究与阐释,但作为有机系统中的其它方面必然不同程度地隐含其中,“这样,他们就无法否认,没有一种批评方法,没有一种解释,没有一种阅读文本的方式能够避免隐含的理论。”

我理解塞尔登提出“隐含的理论”,是试图为文学批评理论这样一个知识体系寻找到一种内在关联性的纽带。因为如上所述,塞尔登已经认定,要形成一种完整的、面面俱到的、满足各种批

评实践的理论模式是绝不可能的;而另一方面,他又并不认为各种文学批评理论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更未必是彼此对立无尽争斗的,他更愿意把处于同一个知识体系中的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看成是非联系性与联系性的辩证统一。所谓“非联系性”,是指不同的文学批评话语各有其研究的特定视角与独特方面,比如从作者创作的方面与从读者接受的方面,或从作品的内部结构方面与从作品的外部语境方面来进行文学批评,则无论是文学批评的观念、模式,还是方法、话语,都是各不相同的,某些方面甚至是互有冲突的,所以在表面层次或显性关系上,似乎的确看不出彼此之间有多少关联。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它们相互之间内在的、隐含的联系,即当一种批评理论把所研究的问题,作为整个文学活动系统的一个主要方面来加以把握的时候,其他一些方面的理论问题作为次要的因素,总会或多或少地纳入其理论视野,彼此形成某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文性”关系。这种隐含的关系也许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首诗《树》来形象地加以描述:“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塞尔登看来,各种文学批评话语之间,即使存在非联系性的一面,那也不过是一种“相对的”非联系性,其言外之意,还在于提醒人们充分注意到它们之间联系性的一面。这种联系性,从历时态的关系来看,是通过如上所说的历史连续性显现出来的;而从共时态的逻辑关系来说,则是以“隐含的理论”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观念决定方法。也许正是根源于如上所述的这样一种理论观念,塞尔登特别提倡在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中,采取一种“比较的、历史的研究方法”,倡导把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话语看做一种“批评的对话”。虽然他认为不是所有不同的批评话语都能够轻而易举地纳入这样一个对话的理解框架中,但是理解与对话毕竟更有利于建立和加强不同批评话语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我理解塞尔登所提出“比较的”、“历史的”、“对话的”研究方法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前提在于:“比较的”方法首先承认不同的批评话语具有相对独立的非联系性的一面,正因为研究视角与理论观点不同才有进行比较的必要与意义;但另一方面则还需要看到,即使看上去距离较远的批评话语之间,也可能隐含某种内在的理论关联,这样才会有进行比较的可能性。“历史的”方法无疑是根源于文学批评话语的历史关联与连续性,要求在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批评话语进行比较研究中,观照和揭示出它们的关联脉络。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似乎发生了历史性“断裂”的批评话语,实际上也仍然具有“断了骨头连着筋”一般的连续性。比如塞尔登就指出,“四五十年代…新批评?派盛极一时,甚至连他们自我标榜的…客观性?,也是从浪漫主义诗学一脉中发展出的观念。”此外还有“再现”理论与“道德问题”之间,“主体性”理论与浪漫主义之间,20世纪的文学形式研究与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诗学和修辞学之间,都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彼此关联性与历史连续性。而“对话”的理论前提,是一方面

认可批评家依据自己的趣味或秉性来进行探索,从而构建并坚守各具特色的批评话语,各自葆有自己的文学批评主体性;而另一方面,则并不沦为自我封闭的惟我主义和互不相干的相对主义,也力图避免走向惟我独尊排斥一切的竞争主义,而是以开放的姿态,相互理解尊重,彼此平等对话(包括古今对话)。其结果未必是谁战胜谁,更不是谁吞并谁,而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彼此启发与激发,使文学批评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

塞尔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对西方文论的重新选编,的确体现了如上所述的这样一种理念。全书按作者所理解的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分为五编;在每一编的“主题”之下设置若干章,列出相关“论题”;然后在每一章的“论题”之下,将有关这一“主题”与“论题”的不同时代理论家的论述选编在一起。如果说全书的编、章结构的安排构成了文学批评理论横向的系统结构关系,那么每一章“论题”之下不同时代理论家的相关论述选编,则体现了文学批评理论纵向关系上的历史连续性,由此形成了整个文学批评理论系统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既彼此对应又相互参照,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之间纵、横的连续性与关联性都得到了较好的揭示。总之,作为一部另辟蹊径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选编,也许并不仅仅具有作为资料的价值,它所倡导和显示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可能更富有启示意义,这在相对主义、解构主义观念颇为流行的今天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 齐森化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献疑》,《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2] 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中的“原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除特别注明者外,下文中的其它引文均见该篇“原序”,不另注。

[3] 参见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版,第12页。

[5] 参见拙著《文学批评形态论》“导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著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著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 (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1)创作论:《神思》—《总术》二十篇(《物色》提前) (2)批评论:《时序》—《程器》四篇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唐:强调文道并重,文从字顺,务去陈言; 宋:古文家文道观与唐基本相同; 道学家文道观重道轻文,认为作文害道。 三、论述(3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象力] 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 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说改造和发展了前人的见解,对诗歌的本质和功能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出“兴观群怨”四者都是“情”的表现。尽管它们的表现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情”,是人们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事父、事君、草木鸟兽等)所触发的形形色色的感情的具体表现,这就深刻地阐明了诗歌的社会本质。 其二、王夫之还指出,兴、观、群、怨四者并不是各自独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益群,四者的配合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量。 其三、对“兴观群怨”作雅俗得失之辨。这就不是一般地讲“兴观群怨”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而是对“兴观群怨”作审美价值的判断。 其四、诗人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鉴赏都与“兴观群怨”紧密相关。 总之,在王夫之看来,“兴观群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为配合,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故而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境况、经历来接受这种艺术感染。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1)出处 “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2)内涵 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 (3)意义

文学批评B卷 参考资料

文学批评B卷参考资料 一、填空: 1、中国文学批评源于春秋时代对《诗经》的评论。 2、将视角分为三种聚焦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3、俄国的民族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4、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读者、作者、作品。 5、西方的文学批评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理想国》。 6、文体学批评的变异: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篇章变异、语域变异、书写变异。 7、结构主义叙事分析种类:叙事结构分析、视角和叙事者分析、叙事时间分析、叙事话语分析。 8、文体学批评的特征:突出文学的语言性质,审美意识的融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9、精神分析批评,是在20世纪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将心理学批评的触角直指文学活动中隐秘的心里深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 10、俄底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佛洛伊德在分析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时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 叙述话语分析包括四种话语类型: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11、文学批评文章的分类:论著体文学评论、随笔体文学评论、对话体文学评论、书信体 文学评论、序跋体文学评论。 12、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阅读和感受—选题、立意和运思。 13、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复述—描述和论证—文字与结构。 14、文化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注重文学的整体联系,展开文学的文化比较。 二、名词解释: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的批评方法的前提。词语的意义是通过它们所在的语境体现的,对于理解词汇内在含义十分重要。语境包括在上下文中确定该词、句的意义、写作时的话语语境、文化背景与历史沉淀。 悖论: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布鲁克斯将这一术语从修辞学中引入诗歌研究,用于说明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各种平面不断地倾倒,从而产生重叠、差异和矛盾的现象。其特征是把不协调的矛盾的东西并置在一起。 张力:张力原为物理名词,由退特引入文学批评,用于探讨诗歌中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问题。诗的张力就是指诗歌中各种意义的统一体,即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反讽:这个词源于古希腊,其定义不断发展,古典时期有三种含义:1,佯装无知。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里,总有这样一个角色,他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说傻话,但最后证明这些傻话是真理,从而是对手认输。2,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对方在他的请教和追问下不自觉的露出破绽。3,罗马式反讽,字面意义与实指不相符或者相反。合唱队来到俄底浦斯跟前,称他是“万全的人主,聪慧的神明”,然而,他却不知道他处在何处,他是怎样降生的。 三、简答题 1、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的原因 ①文学批评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它的性质和功能不能不首先受到文学特征的制约。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它决定了批评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文学批评的审美性特点,必然吸引着读者的审美关注,并由此产生激发读者美感的功能。 ②文学批评以艺术作品为工作对象,它首先必须以艺术的方式才能进入艺术。这就决定了文学批评不是纯粹客观、抽象的科学活动,它同时还是一种富有艺术情趣的文学活动。批评家通过直觉领会作品的艺术神韵,用形象比喻来传达批评家的美感印象。文学批评的功能,是引导读者去发现艺术的美。 ③批评文本自身的美感吸引力。文学批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通过它的思想和艺术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 2、马克思与恩格斯文学批评中的标准:坚持美学和历史的批评统一,坚持将文学的艺术分 析和科学的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从美学的分析进入历史的分析,发现和理解作品中的审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文学批评方法

第九章西方现代文艺批评方法的借鉴 20世纪欧美文艺批评形形色色,各种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同一流派中也存在不同见解,兴衰更迭,情况复杂。西方文艺批评流派及其方法,产生于外国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即使在欧美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是各具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研究外国文艺批评方法,要联系具体方法产生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了解其理论主张及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加以比较辨析,才能正确借鉴。 特别要指出,西方各种批评理论与方法,往往与某种哲学观。念、美学思想、文艺理论或与某一门学科的理论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欧美哲学表现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峙,随着战后情况的变化,在美学中表现为经验主义抬头和理性主义衰微,一个新的经验主义的时代开始了。在艺术理论上继承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以来,强调艺术创作中的无理性和直觉能力的理论;弗洛伊德学说更加推进了无理性的导向;艺术被排斥在社会主流之外,与现代主义兴起同时表现出反写实、反传统、反理性的偏向,强调主观,倡导表现,关注审美经验,注重形式,从模仿论走向表现论。在文艺批评上摆脱传统批评模式,批评对象从以作家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文本和读者为中心。批评范围由作家身世及社会文化背景缩小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从阅读作品研究接受转移到抛开作品去研究阅读接受。总的看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脱离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注重形式,分析作品本文;二是引进现代学科成果,使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向文艺批评渗透结缘,注重综合互补,开拓新方法。我国80年代文艺研究出现“由外向内转”的趋向,如果走向极端,把作品与外部联系分割开来,将使文艺远离社会,使批评走向歧路。这方面西方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由于西方各种文艺批评理论、方法,都是一门专门学科,加上流派繁多,本章只能就几种主要批评方法概略评介,供大家批判地学习,为发展和完善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提供借鉴。 第一节新批评 新批评的产生 新批评又称形式主义批评、本体论批评或本文批评。它产生于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出现于美国,四、五十年代在英、美红极一时,60年代在法国形成一个高峰,成为一股国际性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潮,之后逐渐衰落。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仍然活跃于西方,特别是大学的文学课堂。美国韦勒克就是当代新批评的著名代表。 新批评得名于1941年美国兰索姆发表的《新批评》一书的标题。所谓“新”,主要是针对英美传统的旧式批评流派而言。它是在反对只注意作家,从历史、道德、心理或社会等外在方面去寻求作品解释的流行批评倾向,一为适应现代派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直是一种适用于现代派文学的批评方法。新批评只强调研究作品本文,中心是探讨作家如何表现他们的经验和感爱?作品如何通过形式产生美学效果?兰索姆的《新批评》提出了“本体论”的主张,体现了新批评的根本特点,即认为文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作品本身,把作品本文看作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批评发展了20年代苏联动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使文艺批评的中心从作者引向作品。兰索姆认为“新批评几乎可以说是由理查兹开始的。”因为英国理查兹所代表的语义分析学为其提供了批评方法。而被认为是新批评派的创始人的文略特,作为新批评派的批评家、现代派诗人,他所提出的有机形式主义的文学观和象征主义的诗歌理论。奠定了新批评的理论基础。 理查兹从语义研究出发,把语言的使用分为“科学性”的和“感情性”的,前者的功用是指事称物,传达真实信息;后者的功用则是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前者是真实的陈述,是科学的真,后者是所谓的“伪陈述”,是艺术的真。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客观事实。他强调文学作品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认为一部作品只要总的效果是统一的,前后连贯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使读者觉得合情合理,就具有艺术的真实。因此文学作品本身符合逻辑,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体,不必仰仗历史或科学来取得存在的理由,因而在批评中也无须用实证的态度来进行。 艾略特针对浪漫主义的表现理论,宣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因为艺术的情感不是个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要表现这些情感就必须找到与这些情感密切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章现代文学批评的先导 一、“新文体”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端 主要批评论著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美术与生活》(1923)《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1922)《情圣杜甫》(192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 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1、政论特征《陶渊明》 2、引进外国名词与语言新变天演、风格、政治小说、心理学、情节、叙述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笔锋常带感情 二、王国维与现代学术话语的产生 王国维建立现代文学批评体系 第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 第二,尝试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 文学批评理论 1、悲剧观:《<红楼梦>评论》(1904) 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革新文学批评方法) 王国维悲剧观产生的文化机制(心理动因) 人生体验:叔本华、尼采、老庄的影响 2、审美独立 第二形式之美说(古雅说)的原创性 探索审美批评理论 3、境界说:《人间词话》(1908) 4、文学进化论:《宋元戏曲考》(1912) 王国维对现代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贡献 首先,他的文学研究主要以非正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戏曲、词等非正统文学给予了更多关注 其次,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美学理论取代传统文论中的经学意识和政教功利主义 第三,他以客观的、理论的批评改造乃至取代了主观的、印象的批评 第四,他自觉借鉴并运用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了解构和挑战,从而使中国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西方文学批评的接轨与对话,实现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 第二章《新青年》批评家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一、先秦 美刺说:《诗大序》的概念,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任务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 诗言志: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今文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 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谓不朽。”(P14) 兴观群怨(P16):出自孔子,意在论述《诗》的社会效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以意逆志(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知人论世(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要求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知言养气(P22):出自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 言辞实质的能力。 老、庄思想:1、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①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②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③表现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④主张寡欲、去欲, 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 2、崇尚自然无为。 3、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 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4、虚静、心斋、坐忘。心思澄明,不被外物所乱,要虚静忘却一切,连自 己的存在也忘却的程度。 5、浪漫风格的表述。 二、汉代文学批评 《诗大序》:1、诗的产生和性质(P38,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情感)。“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诗于政治教化的关系。①诗歌是政治、社会的反映。“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认为社会 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内容、情歌和风格也不同。“故变风发乎情,止 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表示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和感叹当今世道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诗教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易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3、诗的六义(P40)。“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对风雅颂的阐述:“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概要 (1)基本概念: 1、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 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式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3、印象批评: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 评方法。 4、升华: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领域或活动 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 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5、陌生化: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 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6、视角:指叙述者或任务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 故事。 7、反讽:该术语源于古希腊,其定义不断发展。新批评把反讽与语境联系起来,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 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一定的语境使词语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 8、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与“性别”(sex,指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相对应的。它是指社会文化形成 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9、原型:原型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和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 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 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10、身体:身体作为一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可是它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解释为人的“动物性”,它代表 了一种原罪,一直处于受到轻视和被压抑的地位。但后现代文化批评把原先的头脑管制身体的 观点,转为头脑不过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身体才是人作为自身的出发点,也是人存在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个对身体的看法,使得整个文化的意义发生转换。 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述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指一个自主的意义客体和语言结构系统。) 俄国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和以什克罗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指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性质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图像的定义: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在文字时代中,图像在传统社会处于边缘辅助性位置。20世纪由于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图像开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图像化的深度实质上信息表达和接收上的感觉话。图像的世界性传播趋势使之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它便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 2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3文革“十年”文学:(1966-1976):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4新时期文学:(1976-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8月十一大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结束,并把文革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新时期”。文学界虽将文革之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事实上,直到1978年5月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才是新时期的真正到来。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 5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 6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 7潜在写作: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8反讽:是个中外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种叙述方式和美学效果。反讽简单讲就是说反话或反语,目的是造成幽默、讽刺或嘲弄效果。 9元小说:小说家在小说中提示和交代他是怎样在叙事、怎样在虚构,这被称为叙事的自我指涉,有自指性。在此,作者强制将读者带离想象,强制读者意识到叙事的虚构性和想像性。许多现代小说中都有这种叙事的自我指涉,或者也被称为元叙述,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人的小说。大量存在这种自我指涉的小说,理论家们就称它为元小说,或超小说、自反式小说等等 五六十年代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2、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3、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大题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可能为简答题的知识点) 1、复习提要资料一的第一点 2、简述建国初文艺界三大思想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 (1)把思想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处理,混淆了政治问题和思想学术问题的界限,使左倾思潮在文艺界蔓延发展。 (2)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简单粗暴的批评态度和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使正常的文学批评和自由讨论无法开展。 (3)从精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走向单一化。 3、《红旗谱》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艺术描写中透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 (2)对冀中平原的人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刻画,如关于生活场景、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文化心理等的描写,实际上它们成了小说艺术的血肉。 (3)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如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心理,结构上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方式。 (4)语言上以冀中平原农民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地方乡土气息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4、 分析朱老忠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1)首先是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疾恶如仇、坚忍不拔、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特点。 (2)其次是急公好义、慷慨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农民英雄的斩头沥血、扶危济困、豪侠仗义的精神道德特点。 (3)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使他从一般农民中超拔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时代意识的新型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性格是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在革命历程中经历了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的升华,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成长的革命农民典型,在他身上也浓缩了两千余年中国农民的斗争历史。 5、简述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并分析该形象的典型意义 大体上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反抗封建家庭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即逃避她的家庭要她嫁给权贵的压迫),找寻个人出路,这是第一阶段;在种种事实的教训下(同时也受到他偶然接触到的共产党员的影响),她渐渐意识到个人奋斗还是没有出路,个人的利益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在党的思想教育的启迪下,她认识到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坚决献身于革命小说通过林道静这一形象成长和转变的描写,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青春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6、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文革前茹志娟小说的创作风格 (1)从题材取向看,擅长书写受到时代鄙视的“家务事、儿女情”,通过描写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波澜。 (2)从人物塑造看,很少刻画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注重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一些从各自的起点走向成熟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 (3)从艺术表现看,作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盾简洁地将其艺术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作品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婉、细腻、含蓄、优美的艺术格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属于阴柔美的风格类型。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正

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是B.阐释作家作品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B.分寸感 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 要使文学批评不丧失其本质属性.文学批评家必须把他的对象当作C审美的对象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C.判断 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C.思辨性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形态主要是B.评点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世纪 提出“原始意象”概念的是D.荣 在新批评中,把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称为A.含混 德国着名文学批评专着《汉堡剧评》的作者是D.莱辛 按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划分,文本批评的切入角度是D.文学与文本 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着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D.归纳与演绎 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B.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 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B.得意忘言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B.气质 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D.文学性 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B.别林斯基 南北朝时期,将诗歌风格与诗人精神个性结合起来评诗的是A.钟嵘《诗品》 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D.章法 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A.科学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D.艺术思维成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B.古典原则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C.绘画派别 新批评的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一个观点是B.意图谬误 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A.莫奈 西方文体学起源于古代的B.修辞研究 对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B.现代语言学 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B.李健吾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B.孟子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B.大众传媒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C.批判与否定 莱辛的批评具有较强的哲学意识,其《拉奥孔》中讨论了D.诗与画的关系 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 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C.弗洛伊德 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C.对话体评论 心理批评的形态主要有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批评家正面提出和展开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通常有两条途径是A.描述和论证 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 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着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D.归纳与演绎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部分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期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7年1月,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改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形成新文化、新文学的统一战线的团体,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9月迁回上海,成为上海共产小组的刊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1922年统一战线分解后,《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终刊。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胡适,他们在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文学革命发生的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封建帝制结束,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一战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新兴社会力量增长,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与阶级基础;3、更加直接的原因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现代印刷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的引进与发展,晚清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文学市场,出现职业作家。 文学革命取得的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4、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文学革命的重要意义:1、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2、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各种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3、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一.先秦部分 (一)诗经中关于“诗”的两种观念 1.强调诗歌具有一种美刺功能 2.朦胧地拥有诗缘情的意识 (二)史书《国语》《左传》《尚书》中的两种观念 1.献诗讽谏说 2.观诗知政说 (三)孔子 1.确定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1)思无邪 (2)中和之美 (3)尽善尽美 (4)崇尚雅正的锋哥 2.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1)兴:孔安国:“引譬连类。”创作层面。 朱熹:“感发志意。”欣赏层面 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是一种由此及彼得情感体验由诗歌而引起的联想。 《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人的修养要做到精益求精) 《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兴”的历史背景——春秋以来赋诗言志的传统和断章赋诗的风气,不拘泥于原有的诗意,赋予诗更广泛的意义。 A.好处:诗的广泛运动 “兴” B.坏处:断章取义,过分主观化 (这一缺点到孟子时才有所改观,孟子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考见得失。”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具有“观”的功能。因而杜诗具有史谏功能。 (3)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 朱熹:“和而不流。” 诗能聚集人们在一起用诗来互相砥砺。 (4)怨:孔安国:“怨刺上政。”

朱熹:“怨而不怒。 杜甫《客从》仿乐府诗创作泉客珠鲛人泣珠 (5)“兴、观、群、怨”的作用及影响 称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有利武器 《文心雕龙*比兴》:“汉代诗刺道丧兴义销亡。”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是对“兴、观、群、怨”的继承 对创作影响:杜甫、陆游、辛弃疾……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孟子 1.孟子的文论思想 (1)知言养气说 《孟子*告子》《孟子*公孙丑上》 ①浩然正气的内涵 浩然正气,指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形成的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所表现出来是一种由道与义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A.至大(即非常的强大,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特点) 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种客观实体,通过不断的时间可以体会到它的存在,还可以和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达到天地合一。 B.至刚(指浩然之气的无坚不摧)【文天祥《正气歌》】 C.配义与道(以直养)【直:正直。养:培养】 D.集义所生(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 养浩然之气,须积极的行动,不能半途而废 养气:指人的内心道德修养的功夫。即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需要长期修养、锻炼,还要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干扰,威胁和利诱,始终坚守自己的操守。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言(即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尤其是能辨别四种错误言辞的能力)“詖言知其所蔽,淫词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 片面之言辞过分的言辞歪曲的言辞 这种辨别能力应用到文论当中,就是鉴赏判断文学作品的能力。 孔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生”人言为人品的表现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讽喻诗 高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人。 A.知言与养气的关系 养气是知言的前提,知言植根于养气。养气能使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自然而然便加强了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B.影响: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念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韩愈“气盛言宜”——见《答李翊书》 苏轼对李白的评价“气盖天下”——见于《李太白碑阴记》 苏辙对司马迁的评价“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2)以意逆志(孟子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