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挖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挖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挖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挖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挖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材料、设备、运输作业机械、水、电等必须进场到位;

2、临时弃土地点必须落实,弃土线路畅通;

3、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4、落实好开挖过程中的加固保护措施;

5、办理好各种报批手续。

二.主要工作量: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6.200m,场地自然地坪平均标高为-0.7~

-1.0m(相对高程,下同),基底标高-5.6m、-5.9,开挖深度根据基底标高确定为-6.1m。总土方量约71100万m3。包括土方的开挖及外运、房屋、构筑物基础、管沟及地下埋藏物的挖运。

三.基坑开挖施工原则

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砼护坡、垫层及砖胎膜施工应密切配合,先东后西由南向北,遵循“先周边后中间,留土护壁,由上而下,分区,分块,对称,限时”的总体原则,施工中做到“五边”即边挖、边凿、边铺、边浇,保证基坑土体不长期暴露,确保基坑稳定。

四.土方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

①、土方开挖过程中为了避免扬尘及操音,影响附近居民或企事业单位等,在土方未开挖前,先铺设临时施工道路,土方外运时,如遇长期无雨及天气干燥,派专人负责在临时施工道路上洒水及时清扫马路;且夜间不施工。

②、根据已建立的轴线控制网放好土方开挖边线。根据地质情况按1:0.5放坡。

③、根据已建立的水平控制网控制土方开挖深度。

④、本工程在基坑周边设置7口井基坑内设置3口井,深20m,内径300mm,成孔直径800mm。管井尽量沿基坑周边及后浇带布设,在基坑开挖前2天开始预降水,水泵在井中抽水并经沉淀排至围墙外市政下水系统。观察水位降至设计标高后可开始挖土。根据图纸要求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底最低高程500mm以下.

⑤、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挖土,土方全部外运。挖土采用边开挖边后退的方法,一次性挖至整板基础垫层以上200~300mm,然后采用人工铲土。基础反梁、承台采用人工清挖的原则安排施工;在挖土过程中不允许挖掘机和任何车辆进基坑,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对基坑底土的扰动。施工中要尽量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塌方,基土遭到破坏。

⑥、在开挖过程中,施工员用水准仪按照图纸设计标高,进行跟踪测平,并派人及时清理浮土,加强在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在基槽底四周设置排水沟,沟底比垫层面低200~300mm,沿基坑边每20~30m设置集水坑,集水坑的排水工作由专人负责,以免基土被泡在水中。

⑦、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派人检查坑壁的稳定性情况,对土质条件不好及坑边堆放过多的地方,及时派人加钢管支撑,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

⑧、边坡采用50厚C20钢筋砼护坡,内配4@200双向。护坡硬化从基坑底排水沟到基坑上边排水沟外侧500mm范围内。

⑨、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基础基槽的几何尺寸,成形后及时报有关部门进行验槽,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土方开挖示意图

五.土方运输的主要施工方法

1、大面积土方开挖时的土方运输主要采用挖掘机直接装上自卸汽车运出现场,

弃置于预定土场。

2、地梁承台后浇带集水坑土方开挖时,土方在坑底的水平运输以人工手推车为

主,垂直运输以塔吊和长臂挖机为主,运至地面后再装车外运。

六.管井降水水位观测

本工程为确保基坑降水及四周构筑物的安全,在基坑内外各设置2个水位观测孔。降水初期7天内每天观测三次,7-15天每天观测二次,15天后每天观测一次。观测记录作降水曲线图,以备指导施工。

七、降水--观测运行

此工作应精心操作,精心使之保持平衡。

(1)首先开启所有抽水阀门,前三天实施最大抽水量。

(2)根据基坑水位下降情况调节水量。

(3)观测孔水位以控制极限水位为下限。

(4)坑内降水时监测坑内外水位情况,根据监测情况对降水施工进行调整。降水过程中如发现坑外观察井水位明显降低,要暂停降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八、质量验收标准:

(1)土方施工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整个土方工程的标高控制由专职负责。

九、安全保证措施

开挖前,首先组织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戴好合格的安全帽,防止机械伤人。并派专人指挥挖掘机。严禁在挖掘机的有效半径工作范围内作业。

边坡挖好立即做周边钢管防护,并及时派人用钢管搭斜坡跳板,搭设钢管时设置不少于两道拦腰杆,且高度不小于1.2m,斜坡跳板用厚度不小于60mm

木板,钉上小木条以便行走,间距不大于300mm,且牢固可靠。

现场电工随时检查路线和机械,防止触电,夜间施工保证照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